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师实习生实习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在学习能力效仿能力上特别强,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选择一些有意义、健康的、内容生动有趣、趣味比较浓的音乐题材,在歌曲中灵活生动的表现出来,从而也使幼儿在音乐中可以学到最基本的一些日常知识。比如在教《开车歌》中,老师可以通过歌曲中的歌词,以叙述或让幼儿参加表演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驾驶汽车的节奏,同时也能在表演中懂得红灯停、绿灯行、酒后不能驾车等基本交通规则。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最佳渠道,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体现个性教育、幼儿情感培养的最佳效果。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是否愿意或是是否主动地参与活动中。老师要用肯定、赞赏的语言表达对幼儿的肯定,从而激发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音乐环境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兴趣爱好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使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不断地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激发幼儿发现和表现音乐的美。
(一)加强对幼儿情感体验培养的丰富性
(二)在日常活动中增加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引发幼儿的兴趣培养
一般情况下,很多老师在教幼儿唱歌的时候,通常都是只顾着自己唱就好,往往忽略了对幼儿唱歌技巧的培养和引发幼儿的兴趣。很多时候,老师都只是让幼儿跟着自己唱,殊不知幼儿因为年龄小,很多时候都跟不上老师唱歌的调或是感觉唱起来非常的吃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了唱歌的兴趣,觉得唱歌太难了,最后就索性不学了。在教学中,老师告知幼儿要注意唱歌的时候的发声、呼吸以及所要注意的姿势,而不是让幼儿感觉唱歌是一件特别痛苦又累的事。
不可否认,每个幼儿都是天使,都有爱动的习惯,正因为幼儿年龄小,因此幼儿的可塑性可造性和学习力特别强。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引导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用自己的想象,将音乐用动作来解释和表现。比如在丰收的秋季教《摘果子》的旋律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体会曲中欢乐、活泼的情景,进而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醒,想象自己摘果子的动作,创造各种各样摘果子的动作,从而将丰收愉快的心情都表现在每一个动作上。
最能表现一首歌的灵魂是歌曲的歌词,儿歌歌曲中虽然歌词不多,却又都是简洁易骇,歌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情节、语言、动作和人物对幼儿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再加上幼儿的年龄较小,分辨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简单的将歌曲的内容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幼儿更加容易的理解歌曲的内容增加兴趣的培养。对于一般童话般的故事歌曲,比如《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等,可以让幼儿边唱边表演或者是边唱边游戏,从而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1]杨艳娟.音乐教育中幼儿兴趣和成就需要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7).
一、上海吉臣酒店简介
上海吉臣酒店座落于静安区、长宁区和普陀区三区交汇的中心点——曹家渡商圈,与中山公园商业圈、静安寺商业圈毗邻。距南京西路商务区、上海展览中心仅2公里车程,周边高档餐饮、购物、娱乐、休闲设施完善,是高品质商旅人士的理想选择。
酒店拥有设计时尚、高雅的各式客房,并特别设有高级楼层、商务楼层、日式楼层、无烟楼层、行政楼层。高速因特网接口,国际卫星多频道、液晶挂壁式宽屏电视,国际国内长途直播电话,客房内保险箱,迷你酒吧,全套豪华洗浴用品以及人性化的服务为您的商旅平添一份温馨、舒适。
位于酒店一楼的欧式咖啡西餐厅,其优雅的氛围,可为客户提供融合多样饮食文化并广受欢迎的各国料理,有自助式早餐、全天候的餐点、主题式自助餐,维多利亚及法式零点美食,并适合举办如生日派对、欧式温馨婚礼或团队聚餐等各式活动。舒适的环境、美味的餐点将带给顾客难忘的体验。
由香港顶级餐饮品牌--皇上皇餐饮集团奉上正宗港式粤菜及东北经典名菜,知名港厨的精湛厨艺更是非同凡响,精致美味的日式料理可让客户领略到东瀛风情。
二、实习岗位与内容
(一)酒店前台接待
1、早班工作流程 化妆,签到—了解住宿情况及重要事项——交接班(了解房态、清点帐目及小卖部商品,仔细阅读交班本)——接待宾客(办理入住、退房、续房、换房、预订、问讯、查询、行李寄存、处理基本投诉等各种手续,给客人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随时与楼层保持联系,掌握房态变化,合理分配房间)——配合收银向询问客人是否续住,关注客人消费情况,保证房间帐户有足够押金,帮助客人办理续房手续——接待宾客(以退房为主)——工作午餐——检查、更新房态,确保房态准确,接待宾客(重点催收房费)——做交接班准备。
2、中班工作流程 交接班,清点帐目,了解白天住宿情况以及预订情况,掌握押金余额不足的房间,跟进上班未进事宜——接待宾客(重点催收房费)——工作晚餐——协助前台收银催房费,并跟进餐券发放事宜——检查、更新房态,确保房态准确,整理预订——接待宾客(办理入住、退房、续房、换房、预订、问讯、查询、行李寄存、处理基本投诉等各种手续,给客人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随时与楼层保持联系,掌握房态变化,合理分配房间),18:00以前完成押金催收工作——做交接班准备。
3、夜班工作流程 交接班,清点帐目,了解白天住宿情况,掌握押金余额不足的房间——接待宾客(办理入住、退房、续房、换房、预订、问讯、查询、行李寄存、处理基本投诉等各种手续,给客人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随时与楼层保持联系,掌握房态变化,合理分配房间)跟进上班未进事宜——检查、更新房态,确保房态准确。提取房费、注明余额,处理手工帐目,按类别填写缴款单,保证一天的营业收入全部上交财务。电脑过帐,打印制做报表——对前台日常单据及表格进行整理、归档和补充,整理和补充小卖部商品,做好话务监控和相关记录,打扫前台内部及大厅的卫生——检查叫醒服务记录,为当日预订进行排房并及时与楼层沟通——检查、更新房态,确保房态正确,并做好交接班准备。
(二)酒店餐饮服务
1、迎宾、问候客人:当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后,要在预订前的15-30分钟站在包房门口迎接宾客的到来。当客人来到时,要微笑地问候客人,知道客人名字的要用姓名去称呼客人。
2、拉椅让座:当客人进入房间后,要主动为客人拉椅让座。不用为全部的客人都拉椅让座,但一定要为女士或者是被邀请的贵宾服务。有小孩子的,要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婴儿椅。
3、派送香巾:将已折好的香巾放入香巾托,服务于客人的左手边。并说:“对不起打扰一下。…请用香巾”。如知道客人姓名,要说:“王总,请用香巾!”
【关键词】有效教学;声乐教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日益深入,声乐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对于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广泛的尊重,注重以课堂的内涵性构建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基础,以师生良性互动为保障,以声乐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延伸的有效教学思路,逐渐得到推广。基于有效理念的声乐教学严格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性,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质量提高的基点放置于教师对声乐艺术教学的原则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上。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教学既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又是声乐教学实践的指导依据;既是指导声乐教学的原理和法则,又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因此其为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科学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修养提供有力的课堂支撑。
一、契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创新声乐教学思路,奠定有效教学实践的理念基础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己经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在我国,尤其是近年来,素质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生活的、身体的文化成果,内化为每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积淀于个体的身心组织中”。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多方面的潜能、完善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
因此,结合声乐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功能优势,积极实施教学思路的创新,能够在提高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就要求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扣大学生的“普及”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与人才素质的提高这个基点,在思想中强化每个学生都有喜爱、欣赏、学习声乐的观念意识,彻底改变将声乐学习看作是所谓的少数具有特殊歌唱天赋的学生的专利,同时在具体的实践中,要认识到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普通高校声乐教学面向全体,注重过程的结果示范作用,反映声乐教学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规格标准设定、努力方向明确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声乐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推动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进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多样的甚至多层次的发展,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例如在首都师范大学等学校开设的音乐选修课就是很好的教学尝试与探索,为广大喜爱音乐艺术的大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同时副修班也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提供了进一步提高的机会,还被批准了从专科到本科等不同层次的学位建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的较大的成功,并成为首都师范大学教学的一大特点与优势。
二、突出艺术性,深化思想性,推动声乐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是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延续或高级阶段,受教育者是广大的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接受艺术审美教育,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推进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的有效化,就是通过基本的乐科知识、声乐技能技巧和相关人文内涵的学习与掌握,在广泛的优秀声乐艺术作品的感知、赏析、鉴赏和演练、表演及其创作的过程中使大学生了解历史、了解文化与社会,从中得到了美的感受与体验,达到了美育的效能。同时,植根于教学内容有效化的要求,在具体的形式上,在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努力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采取诸如教师科学的范唱,运用规范的音响资料等多样的可操作的教学手段,通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感知体验的结合,加深对声乐艺术的理性认识寻求两者的科学的统一,以推进声乐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注重启发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和体验,满足大学生的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追求,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的协调健康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三、立足课堂教学,深入主体实践,奠定有效教学的经验基础
课堂教学是现代学校教育最主要的授课方式,声乐艺术教学中集体课教学就是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既能更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有能积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声乐教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技术含量较丰富的学科,课外的自主学习与实践(如视唱、练耳、优秀声乐作品选听,参与声乐表演活动、声乐比赛等等)对课堂学习的巩固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没有课外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很难首到预期的成效的,即使是课堂教学也要坚持“精讲多练”的普遍规律。这样课内外学习、练习的结合,在丰富了个人生活、校园文化的同时,也达到的知识学习与提高的目的。
四、注重以人为本,创新评价方式,形成有效教学的动力基础
以往音乐教学评价只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以量化的分数来评价学生,因而很大的程度上弱化音乐的趣味性与参与性,束缚了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活性。而音乐有效教学,在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更注重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注重学生音乐知识的情感体验,着眼于此,针对音乐有效教学教学的评价可以有多种方式,除了测验等定量评价方式以外,还有定性评价:除了终结性评价以外,还有形成性评价,将评价重点放在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通过关注学生的参与、交往、情绪状态,来引导学生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促使学生关注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令其从内心真整喜爱音乐知识,感受自身参与音乐知识的收获,从而为音乐有效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动力基础。
总之,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不断丰富课堂的呈现形式,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实现学习成果的有效化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论音乐的美》(奥)爱德华.汉斯里克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1版
从故纸堆里总能翻到些沧海遗珠,让人眼前一亮,今天鼹鼠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大器晚成的美国画家摩西奶奶的书《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书中说:“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创造的,只要你热爱生活,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摩西奶奶
1860年9月6日,纽约州格林威治村的一个农场里,一位贫穷农夫迎来了他的女儿安娜・玛丽・罗伯逊的降生,这只是他十个孩子当中普通的一员。27岁时,这个女儿嫁给了雇农摩西,生了十个孩子,但只有5个活了下来。凭着辛勤劳作,他们的家族繁荣起来,从那时起,邻居们亲切地称她为“摩西妈妈”,后来,人们叫她“摩西奶奶”。
如果不是绘画,摩西奶奶或许只是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主妇。她的双手被擦地板、挤牛奶、装蔬菜罐头等琐事占满了。76岁的时候,因为关节炎拿不稳针,她不得不放弃刺绣,开始尝试绘画。虽然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对美的热爱使她爆发了惊人的创作力,在二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她共创作了1600幅作品。她喜欢描绘故乡的山山水水、农场的风土人情,绘画于她,是漫长生命中的慰藉,她因为热爱而作画。
1940年,80岁的摩西奶奶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引起了轰动,此后她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卖品,并赢得了很多奖项。她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明快活泼的色彩画仿佛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人们心中。
她的成功印证了那句话――“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素材运用指南:摩西奶奶至暮年才发现自己惊人的艺术天赋,美国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摩西奶奶效应”,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去唤醒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转化或自行泯灭,也就是所谓“短路理论”。在遇到“正确认识自己”“唤醒内在的潜力”“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这些话题时都适合运用摩西奶奶的故事。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2013年3月15日,一场名为“摩西奶奶在20世纪”的画展在华盛顿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举行,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居然是一张明信片,它是摩西奶奶在1960年,也就是她一百岁那年寄出去的。
为什么这张明信片会这么惹人关注呢?
1960年摩西奶奶收到了一封署名“春水上行”的来信,写信的春水上行是一位迷惘的日本年轻人。他在信中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文学,很想从事写作事业。可是大学毕业后,迫于生活压力和家人的期望,他找了一份医院的工作,但他心里却一直都不喜欢这份工作。现在他快30岁了,他不知该不该放弃这份收入稳定的职业,他就像只迷途的羔羊,希望得到摩西奶奶的指点。
那时,摩西奶奶收到的信大多是粉丝或画商寄来的,信中不是恭维自己的作品就是向自己索要作品,对这封虚心请教人生问题的信,摩西奶奶分外感兴趣。她回顾自己的百岁人生所得之阅历,在印着自己的画作――一座谷仓的明信片上写道:“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因为这张明信片的鼓舞,这位叫春水上行的人后来成为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大名鼎鼎的作家――渡边淳一。 因为一张明信片,日本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没有因为甘于平庸的生活而折断才华的双翼,而摩西奶奶的信正是令他腾飞的那阵动力之风。
素材运用指南:摩西奶奶说:“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在“坚持理想”“梦想与现实”“做自己喜欢的事”“鼓励的力量”等文章中不妨用下摩西奶奶和渡边淳一的这段佳话。
背后的守护者
几乎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会站着一些守护者,他们中有家人、有朋友,还有一个叫作“伯乐”的人。
摩西奶奶开始画画的时候,把自己的画和亲手做的水果罐头、果酱一起,送去剑桥乡间展览会。可是水果罐头和果酱获了奖,画作却没有。那几年,摩西奶奶的画一直摆在药房的窗户旁边,挨着一些工艺品和其他物件,落满灰尘。
直到1938年的复活节,纽约收藏家路易斯・卡尔多偶然经过这个镇子。卡尔多喜欢寻找各地具有艺术气息的作品,摩西奶奶那满是灰尘的画就像沧海遗珠,卡尔多被深深吸引住了。
卡尔多将摩西奶奶的画带到纽约,在各大博物馆和画廊之间奔波。尽管有些人认为作品还不错,但谁愿意为一个78岁高龄的老人组织展览、投资未来呢?
卡尔多并没有放弃,在他的努力下,1940年,摩西奶奶终于在圣艾蒂安画廊完成了她的首次公开亮相。画廊的主人卡里尔(另一位伯乐)对那些自学成才画家的作品很感兴趣,他考虑到人们对摩西奶奶一无所知,所以将展览命名为“一个农妇的画”。
从此以后,摩西奶奶的成就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一个超级巨星,成为她同时代最知名的女性艺术家。
素材运用指南:所有的大器晚成者,都需要一个人,能在漫长的困顿中支持他,直到他绚烂绽放的那天。“伯乐与千里马”“慧眼识英雄”这类文章中可以引用摩西奶奶与卡尔多的故事。
那些大器晚成的艺术家
柴田丰
经历了一战、二战、战后重建、泡沫经济等一系列社会动荡,历尽苦难的柴田丰老奶奶92岁时在儿子的鼓励下,开始尝试写诗。2010年 ,99岁的老奶奶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请不要灰心呀!》,迅速风靡日本,畅销150万册,风头直逼村上春树。她用清新有力的诗句,感动了日本亿万读者。2011年大海啸之后,NHK电视台邀请她朗诵自己的诗,已经整整100岁的老奶奶,欣然登台,用温暖而坚强的诗句和声音,感染了悲痛中的日本人,帮助他们从绝望中振奋起来。在《请不要灰心呀!》诗集中,柴田丰写道:“即使是九十八岁,我也还要恋爱,还要做梦,还想乘上那天边的云。”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
儿童文学经典名著“小木屋”系列的作者怀德从65岁开始写作,十年间共写了九部小说,这些小说以细腻诚恳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女孩的成长、父母手足间的亲情、含蓄隽永的夫妻之情,以及拓荒时代人们的勤奋、勇敢,和对大自然的谦恭。 “小木屋”系列小说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大器晚成的名单上还有很多人:
美国画家哈里・利伯曼80岁才开始学画;法国大画家塞尚65岁左右的画作是他年轻时作品价值的15倍;丹尼尔・笛福58岁时方写成《鲁滨逊漂流记》;马克・吐温费十年之功59岁时才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付梓;当代美国作家本・方汀48岁文名鹊起之前,默默忍受了近20年的人生低谷,几乎每篇录用稿背后都有至少30封退稿信;悬疑大师希区柯克54岁到61岁期间制作的《电话谋杀案》《后窗》《晕眩》《西北偏北》《惊魂记》等影片,皆被奉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年过半百才写成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作《天工开物》……
素材运用指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这么多大器晚成的人作榜样,我们也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对生命品质的追求。“那些大器晚成的人物”“奋斗不止”“人生有无限可能”这类作文中,我们可以列举出很多经典人物。
鼹鼠老师摘抄本
*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运的。有自己真兴趣的人,才会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儿。
*生活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一直是,永远都是。
*当你不计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时,投入时的愉悦、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获与褒奖。正如写作是写作的目的,绘画是绘画的赞赏。
*回顾过去,我的生命就像是一天的工作,我因它的圆满结束而满意。我开心而又满足。我认为最好的生活就是充分利用生活所提供的一切。
【一课一练】
可爱又充满能量的摩西奶奶让我们知道: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你热爱生命与生活,那么每一天都是最美好的时光。读了本期的故事课,你有哪些感悟,请提笔写下来。字数不少于700字。
还有多少无从知晓的上天恩赐
上海复旦附中 陈彦林
我欠这个妩媚的乡下人一点文章两年了。自我在小学图书馆里第一次半懂不懂地遇见《边城》,他已经给了我太多告慰。若要说有什么上天恩赐,那么,于我,上世纪的沈从文便是。
清晃的河水,摇荡的篷船,爬在桅杆上眺望河岸的多情水手,飘着有情人歌声的深谷,溢着野莺鸣叫的青翠竹篁,与山浑然一体的青色城墙,以及一把浮散在少女梦中的虎耳草。这一切被人叫作“纯净”,这里的人被称作“纯洁”。我却想改换一个词,叫这些景致作“清壮”,是道德经那样的柔中兼韧。人情无疑是淳朴、和谐而庄严的,最重要的却是其自然性,一切完全像风里雨里受了滋润的野草一样按照一种弥漫在空气里的秩序生长得格外茂盛。就像柏子的生活,因为生命的风险而本应惊心动魄,却充满了粗犷、野性而温馨的感情。像翠翠的美丽,是一只眼眸清亮的小兽的美,健康而灵秀。像沅陵的游侠者,既好利,又更讲义,有一种生命的韧性。这样合起来,便有了这一方再真实不过的神秘浪漫之土地。
然而一切并不止步于此!沈从文疏朗飘逸的笔法里,实际还隐藏着一种极深沉而宏大的情感啊!那便是对中国人曾拥有过的最好的民族精神的追忆。它让我确信,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某个天高皇帝远的小小山城里,存在过这样一种独有的精神:人们比坡还要通透豁达、专心明白自己的生活,比陶潜还会欣赏身边的山水趣味,有着林语堂时时引以为豪的“悠闲”与“幽默”的国格。人人都从自然里生长出来且熟稔地实践了它的法则,这里有激情,有端午篷船顶上骤然冒出的烟花的热烈,有月下年轻人唱竹雀引发的小小躁动与不安,而笼罩着所有的还是一层宁静。
是的,我们曾经拥有过这样的宁静。可从沈从文所处的时代起,我们就开始忘记了。几十年的动荡战争、横征暴敛与鸦片毒害,夺取了桃源里农人、水手身体与精神上的健康,他们的“性格与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以后,变得如此贫困与懒惰”。而其他那些物质上幸运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及知识分子呢?又不想“知道一点点中国另外一地方另外一种事情,不想明白这个民族真正的爱憎与喜乐”。在我看来,那时方进入民国的他们只关心急急弥补中国两千年来封闭带来的技术上、制度上、形式上的漏洞,以解决当时战争的问题。未必是错的,但“欲速则不达”。人心里内核的东西慢慢地失掉了,自然的破坏不可回转,现代化的发展是历史必然进程,无须亦不可扭转。
――那我们就要忘却、放弃这所有时空里最最独有于我们的上天恩赐吗?
中国人的精神!
用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考试焦虑问卷和考试元担忧问卷调查了广州市1142名高三学生。结果 ①不同类型学校的高三学生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水平差异显著,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考试焦虑有显著的调节作用;②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属于中等偏高水平,男生比女生更焦虑;③考试过程、家庭冲突及前途命运是造成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元担忧因素;④家庭的元担忧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影响最大。结论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教育可作为缓解高考考试焦虑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考试焦虑;考试元担忧;自我超越生命意义
Relationships among Self-transcendence Meaning of Life, Test Anxiety and Test Metaworrie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 Three in Guangzhou. Xu Sian, Zhang Jiji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lf-transcendence meaning of life, test anxiety and test metaworries. Methods A sample of 1142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 Three in Guangzhou were administrated by SMLS, TAS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test metaworries. Result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self-transcendence meaning of life in the three type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transcendence meaning of life moderated the test anxiety; the degree of test anxiety was medium and the male was more anxious than the female; test process, family conflict and future destiny were the main source of test metaworries to test anxiety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 Three; the most source of metaworries to self-transcendence meaning of life was family. Conclusion The strategy of test anxiety to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 Three could be carried on the education of self-transcendence meaning of life.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 Three; Mental health; Correlation study; Test anxiety; Test metaworries; Self-transcendence meaning of life
焦虑作为人类心理失调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一直是心理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1]。考试焦虑则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焦虑种类。研究焦点之一是考试焦虑原因的探讨,而近年较为著名的是Adrian Wells的焦虑的二型担忧模型的研究[2]。他认为,焦虑是由担忧引起,担忧又可分为Ⅰ型担忧和Ⅱ型担忧。Ⅰ型担忧指对特定事件的担忧,而Ⅱ型担忧是在经历了Ⅰ型担忧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对担忧的担忧,即元担忧。其后,许多研究证实,元担忧对一般焦虑、考试焦虑都有重要影响[3-7],是导致个体考试焦虑的重要认知因素。
那么,在教育中,有什么策略可以帮助学生调节认知因素以缓解他们的考试焦虑?近期关于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给我们以启发。研究表明,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心理健康有重要调节作用[8,9]。有研究甚至指出,生命意义在个人危机和重大挫折时具有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作用[10]。有学者还以东方佛教和道家哲学作为理论基础,提出应重视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压力应对和健康调节的作用[11]。其中,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包含了解并相信得和失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都有意义、感知到并坚信得失成败的辨证关系、不惧怕丧失和失败这三方面内容[11]。上述研究触发我们思考:考试焦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已得到许多研究证实[12-17],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又具有调节作用,那么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是否对考试焦虑也有调节作用?它与考试焦虑、元担忧之间关系怎样?对高三学生而言,高考使得他们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作为一种教育策略能否有利于缓解考试焦虑?
1 对象与方法
1.1 测试对象 广州市3所中学的高三学生,1所是普通学校,1所为市一级学校,1所为省一级学校。样本总数为1142人。其中男生524人,女生618人。
1.2 测量工具
1.2.1 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量表(SMLS) 该量表由李虹编制[18],由8个测量题目组成,量表为4点分数量表(1=很不同意,2 =不同意,3=同意,4=很同意)。量表信度指数α=0.79,量表与效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30~0.70之间。
1.2.2 考试元担忧问卷 该量表由郑希付等编制,共40个题目,包括与考试有关的社会评价、考试过程、家庭冲突、前途命运、父母状况等5个方面的元担忧内容。问卷采用正向5点记分,分数越大,说明元担忧水平越高,问卷信度指数α=0.9746[7]。
1.2.3 考试焦虑(TAS)问卷 该量表由Sarason编制,共37个题目,每个题目要求作是或否的二择一回答。研究表明,该量表 α系数=0.64,折半信度r=0.60;总量表分和特质焦虑问卷(TAI)的担心分量表的相关r=0.48,P
1.3 施测过程 将打印好的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量表、考试焦虑问卷、考试元担忧问卷统一装订,为避免问卷题目产生的心理倾向性,问卷只写了指示语,将3份问卷标志为“问卷一”、“问卷二”和“问卷三”。测试程序是,统一发放问卷,在规定时间完成后,统一回收。测试结果用SPSS 11.0软件分析。
2 结 果
2.1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与考试焦虑、考试元担忧测试的总体情况
2.1.1 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测试情况比较 见表1。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测试得分差异显著,进一步LSD检验表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得分中,省一级学校学生得分最高,市一级学校学生次之,普通学校学生得分最低,P0.05。根据Newman[19]的观点,3所学校高三学生的TAS平均得分均在16分或以上,表明即将面临的高考已经给被试带来了相当程度的不适感。此外,表1揭示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对前途命运的元担忧得分差异显著,对前途命运的元担忧在普通学校学生与市一级学校学生、普通学校学生与省一级学校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2.1.2 不同性别学生的测试情况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不同性别的高三学生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学生考试焦虑得分差异非常显著,男生考试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
2.2 考试焦虑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考试元担忧的回归分析
2.2.1 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考试元担忧的回归分析 为查清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和考试元担忧对考试焦虑的影响,对考试焦虑与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和考试元担忧做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对考试焦虑有负面贡献,P
2.2.2 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与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的回归分析 我们也对考试元担忧和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4。
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在考试焦虑中,家庭和对将来工作的元担忧对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影响最大,P值分别小于0.001和0.01。这意味着,学生在对得失的权衡和分析中,家庭和前途是他们最担心的两个主要来源。
2.2.3 男、女学生的考试元担忧与考试焦虑的回归分析 我们将男、女学生的考试元担忧与考试焦虑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可见,对男生和女生的考试焦虑贡献都显著的考试元担忧因素有考试过程和家庭冲突。男、女学生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上,男生比女生对前途命运更担忧。
2.2.4 男、女学生的考试元担忧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回归分析 我们将男、女学生的考试元担忧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由表6可见,在考试元担忧的具体成份中,对男、女学生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得分贡献都显著的是家庭冲突,对女生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得分贡献显著的元担忧内容还包括考试过程和前途命运,对男生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得分贡献突出的元担忧内容还包括父母状况。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学校的高三学生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分数差异显著。省一级学校高三学生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得分最高,市一级学校次之,普通学校最次。这意味着,在3所不同层次学校中,对于得失、成败的分析,普通学校学生相对而言更难以超越自我。不同类型学校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差异不显著,表明所有被试都已明显感受到因即将面临高考而带来的相当程度的不适感,且男生比女生更焦虑。不同类型学校高三学生的考试元担忧仅在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上存在显著差异。普通学校高三学生对前途命运的担忧显著甚于市一级学校学生和省一级学校学生。因此,可以认为,普通学校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主要与对将来工作与生活方面的担忧有关。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考试焦虑有显著调节作用。这表明,在面临高考的严重压力之下,如果能有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支撑,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就会减轻。因此,高应激状态下的高三学生能够从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中获益。这给我们以启发,即可以通过对面临高考的学生进行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的有关辅导和教育,以缓解他们的考试焦虑水平。
本研究表明,考试担忧是考试焦虑的重要成分。考试过程、家庭冲突以及前途命运是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元担忧因素。这与郑希付等的研究结果一致[7]。考试焦虑和考试元担忧的关系也有性别差异。一方面,对考试过程、家庭冲突的担忧对男、女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都很显著,说明对考试过程及对家庭的元担忧是导致高三男女生考试焦虑水平提高的共同担忧因素。另一方面,男生的考试焦虑更多地与对自己的前途命运相联系。
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性别差异突出,这与国内有关研究结果一致[6,7]。男生比女生在社会评价、考试过程、家庭冲突、前途命运以及父母状况方面的元担忧程度更高,这可能是男生比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更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考试元担忧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也有影响。研究显示,对家庭的元担忧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影响最大,这意味着学生在对得失的权衡和成败的分析中,家庭问题是最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女生而言,考试过程和前途命运也是她们做出成败得失分析的主要考虑因素;而父母状况则是男生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也给我们以启发,在进行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有关辅导和教育时,对高三学生应紧扣“家庭”这个主要的元担忧内容展开,并可考虑分别对男生和女生进行不同内容的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的教育。
4 参考文献
[1]Albert Ellis. The treatment of test anxiety: A transactional process model. Advances in test anxiety research,1994,1(5):170-186
[2]Well A. Metacognition and worry: A cognitive model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1995,23:301-320
[3]Cartwright HS, Well A. Beliefs about worry and intrusions: The Metacognition Questionaire and it correlate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1997,1:279-296
[4]Well A. A cognitive model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Behavioral Modification,1999,23:526-555
[5]郑希付.中学生元担忧与一般焦虑.心理学报,2002,34(3):284-288
[6]郑希付.高中生元担忧与考试焦虑.心理科学,2004,27(2):367-370
[7]郑希付,许锦民,肖星.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元担忧.心理学报,2006,38(3):392-397
[8]Newcomb MD, Harlow LL. Life events and substance use among adolescents: Medi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loss of control and menainglessness in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564-577
[9]Zika S, Chamberlain K.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2,(83):133-145
[10]Maton K. The stress-moderating role of spiritual support: Cross-sectional and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s.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1989,28(3):310-323
[11]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06,38(3):422-427
[12]Deborah C Beidel. Samuel M Turner. Jill C Taylor-Ferreira Teaching study skills and test-taking strategies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Behavior Modification,1999,123:630-692
[13]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23(2):156
[14]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96-97
[15]黄高贵,吴燕.考试焦虑与自我接纳及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5):301
[16]刘惠军,郭德俊.考前焦虑、成就动机和考试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64-68
[17]李之宁.高中生高考前焦虑的心理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8]Li H. College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well-being: Vision in life as a coping resour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