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德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下教师的变化
1.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有绝对的“话语权”,教师在一节课中讲授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写。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指挥者、引导者,从以往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随之转变了。
2.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单一而繁重,多讲、多写就是我们的课堂任务,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教师要在备课前想尽各种办法设计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让每个程度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的孩子不但上课有事干,还要将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牢固掌握,这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共同合作的学习模式以及积极活跃的评价体系不但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师自身的工作热情。
4.教师的工作量加大
与传统课堂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似乎工作量减小了,但实际上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而不是减小了。工作量的加大一是在课前备课上,二是在课中的观察与记录上,三是在课后反馈上。课中每环节实施的成与败、优与劣,教师都要做记录,以便课后做细致而准确的分析与改进。
二、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变化
1.学生的自信心加强
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大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讲究的是不同知识程度、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要完成的任务和他们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不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尤其是学习程度较弱、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他们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学会自己该掌握的学习内容,即便是有难度,也会有本组的其他同学来帮助他们,避免了课堂整体教学模式中这些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盲区、跟不上、课堂上没学会又没机会问等等问题。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评价体系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整体评价,这就使得每个孩子都要动起来,为本组赢得好评而出力。我校初一新生由于家庭、小学学习状况等原因,自信心普遍不足。不自信表现在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不敢主动发言,即使被老师叫起来发言,声音也小得只有自己能听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培养和锻炼,他们敢于与同组其他同学进行激烈的争论来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是正确的,他们开始敢于质疑别人的结论,敢于陈述自己的观点,敢于承担自己的学习结论了。所以,在这种新的课堂模式中,学生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自信心加强。
2.学生的爱心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特质使得每个小组中的五六个学生成为一个紧密相联的集体,谁也不能被落下,因此,我们几乎节节课会看到各组帮扶较差同学学习的情景,帮助的同学反复、细致、耐心地教着,被教者认真地学着……同学间的互助友爱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并加深了。
3.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
以自我为中心是当代学生的一个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机制将学生紧紧捆绑在一起,使他们不得不互相合作,只有积极主动地合作,组内所有同学都完成学习任务才能算全组完成任务。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初期学生是被迫进行小组合作的话,那么,等到一学期将尽,他们的合作意识就完全形成了,经过无数次的磨合,相互间的合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4.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评价机制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的,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最终也是要计入小组整体成绩之中,所以,作为小组成员的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会影响小组的成绩。小组各成员会互相帮助和督促组内其他同学一起努力。集体意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并逐渐得到加强。
5.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实施的初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也就促进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刚进校时,学习能力较弱,基本还停留在等老师教的学习状态。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就促使学生要自己动起来。各层次的学生都在行动,在这种人人都有任务和责任的课堂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
1.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而言,传统的教育观念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运用,教学和考试成绩挂钩;教师满堂灌,初中生死记硬背,这些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从而出现了一部分初中生高分低能、高分低德,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有的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把思想品德课作为枯燥乏味的代表课,他们不爱听大道理。有的教师甚至上课只是勾勾画画,让初中生背背,对付考试而已,教法特别单一,教学模式死板,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勇于教学创新。
2.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从某种角度讲,初中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本身的思想品德,知识及能力是对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唐代思想家韩愈用一句话概括了教师的责任重大及对初中生的影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是用自己的良好道德情操去影响、感化初中生,可见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师的素质主要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改变教师自身素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2.1 教师要坚持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去熏陶初中生的心灵,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去影响初中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初中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教师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2.2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社会在发展,教育面临改革,思想品德教师不能局限于原有的知识,要坚持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只有成为优秀的学习者,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品德课是向初中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师要设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1 加强对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要教会初中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初中生学习的方法。根据初中生实际指导学法,善于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路,让初中生主动参与,培养初中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初中生的素质。首先,课前要预习,精读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其次,教师精讲时初中生认真听,大胆提出问题。初中生分组讨论,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把握好讨论的议题并加以引,然后总结。精练也是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手段。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初中生的素质。
3.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初中生的各种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适合本班初中生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发现法”“实践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丰富、幽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创设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交流环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出初中生的主体性。激发初中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初中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初中生学习效果。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教学活动要新颖、不拘常规;作业要精选、适量;题目要新颖,不采取题海战术,让初中生在快乐中学习。
4.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德育工作力度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德育显得尤其重要。但关于初中生德育研究缺乏科学化、人文性和生活化的有机整合,不能达到德育效果。在建构初中生“三位一体”德育机制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初中生“三位一体”德育运行机制,以此更好地促进初中生德育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三位一体”;人文性
一、问题的缘起
初中是学生素质品德提升的关键阶段,纵观相关研究,发现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德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通过一个因素的提升来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德育过程是动态的,但不是简单的互动过程,而是一个多维度的交互过程,通过双因素来提升德育效果,效果是低效的。第三,德育是一个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三因素或多因素试图在德育过程中通过互动合作实现一体化德育网络格局,但这种只重视外因而缺失内在转换的人文化,效
果不可能持久。
二、初中生“三位一体”德育机制模式的构建
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本文在梳理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规范化、人文化、生活化的“三位一体”德育机制。规范化试图通过制度、规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道德知识和认知,是一切德育机制的基础。人文性更加关注学生德育过程中的自我建构和主观能动性,是德育机制的转化桥梁。生活化是学生德育效果的展示,表现在学生品德行为的提升。当然,三者单独发挥作用是有限的,必须将三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相互影响、循环上升的整体,在德育过程中呈现出整体性、交互性和发展性。
三、初中生“三位一体”德育机制分析
1.通过规范化提升初中生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认知
规范化德育知识包括正式的、系统化的,形成于文字的行为规范,如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制度、生活管理制度、学生的礼貌常规和品德测评制度,还包括各班级规定的各类班级管理要求及评比制度等。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学校道德教育太过于注重德性养成而忽视了制度约束和制度建设。而初中时期是学生人格快速形成的时期,因此在德育中应该适当追求实效性、制度化与科学化,即从他律角度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影响人的观
念。同时规范化的知识会把社会核心价值观确定下来,对学生的行为起到规范和指引的作用,规范化的知识系统具有明确具体的表达方式,易于遵循,因此,规范化成为我们在德育过程中最常见、最有效、最易行的方式。
2.人文性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
如果说规范化是从外在因素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过程,那么人文性更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如果受教育者不把德育内容和目标内化为自己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就无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第一,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写反思日记总结得失,提出自我改进的意见和努力方向。第二,通^学生与同伴、长者和榜样对话,激活学生的道德情感自主建构。第三,通过学生自我管理,使学生把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需要,提升道德意识水平。第四,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完善自我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第五,通过优质的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
3.生活化提升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
杜威讲过:“教育即生活的过程,不是生活的预备”,德育更是如此。德育工作必须切实地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使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只有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践行道德,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处理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第一,学生主体应置于生活。杜威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这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第二,德育的目标应贴近生活。德育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应该循序渐进,应使学生的优秀品行得到认可、激发和强化,使学生有不断提升自我素养的动力。第三,德育内容应源于生活。德育的内容应取决于学生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个体。要让学生在了解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讨论、启发、引导,不断促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第四,德育工作应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感知自我、亲情、生活和社会,在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逐渐形成优秀的道德行为。
4.“一体化”提升德育的方向性和聚合力
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需要将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结合、内在素养提升与外在行为表现统一的过程。规范化是德育的基础,人性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生活化是基本保证。规范化、人性化、生活化三者都是德育系统工程的重要子系统,缺一不可,一个人的品德是在整个德育系统的共同影响下形成发展的。它们以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占据了青少年儿童的整个生活,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德育出现漏洞,给不良思想以可乘之机。因此,建立规范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网络,可使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衔接,并在德育的方向上保持一致,使三方的教育力量统一起来,构成一个三维空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陆,冯文全.德育实效:在制度与生活之中[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2).
[2]吴宁建.实施生活德育,促进学生道德自主建构[J].基础教育研究,2007(7).
[3]侯文华.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新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关键词: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品德发展;自我教育
一、引言
品德发展的问题是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品德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即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它作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反映的是个人的精神面貌。而品德发展,是指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品德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即人生历程中品德成分、品德结构及其功能的发展变化。人类伦理道德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认识的结果。品德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个体品德发展在成熟之前存在极大的可塑性、可变性,初中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此时期是其个性与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此时期不注意正确引导,必然会影响他们在品德方面的正常发展。因此研究初中生品德的发展,既不能脱离其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又必须抓紧成熟前的塑造,而维果斯基作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其心理发展理论对品德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围绕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来谈初中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以期对青少年个性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心理学依据。
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初中生品德发展
(一)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品德发展与培养的影响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定因素是人类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文化,是作为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产物的文化。在初中生品德发展与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社会文化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的影响是巨大和深刻的,因此必须为其创建—个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首先,全社会力求为初中生提供—个尊重的主流文化。人的成长发展必须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关系在整个人际关系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对青少年尤其是正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由于他们缺乏起码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缺乏分析判断能力,容易在人生的紧要关头犯错误。因此必须为其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主流文化,从整体而言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另外还要对初中生进行长期的、扎实的、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社会中需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和成人榜样。初中生模仿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但判断能力还不十分完善,加之他们易冲动的特性,遇到冲突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挺身而出,不计后果,最后可能沦落为失足青年。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必须亲自躬行,为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也要做到严以律己,社会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指出榜样的良好品质,不夸大,不包装,准确宣扬良好品质的实际意义。
第三,增强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化迅猛,信息量急增,人的观念更迭迅速,社会竞争加剧。社会氛围越来越淡化社会道德的整齐划一或“异口同声”,学校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个性化和谐发展,家庭教育也不再是一味“听话”的教育,人们给予了年轻一代更大的思维自由度,这一切使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此外。家庭和社区对初中生的品德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全面和巨大的。家庭、社区是儿童、少年所处的重要心理环境,家长的价值观、道德观、理想、爱好等往往会通过父母与子女的活动而影响子女的心理,左右着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因此一定要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促进子女品德的健康发展。健康的社区文化对品德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感染作用。因此有必要建设一个健康积极的社区文化。
(二)重视活动在品德发展与培养中的作用
我们知道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动力是其品德的内部矛盾,即儿童与青少年在活动中所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品德心理水平构成的矛盾。维果茨基强调个体活动是人心理与意识发展的重要基础,由此,在初中生品德发展与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其心理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尊感、友谊感等复杂情感。
具体而言,在学校教育中要多开展一些全校、年级、班级或团、队活动。各级负责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机,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其自觉、自愿的参加活动,而不只是形式上的遵从。另外。作为教师或成人还应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注重培养其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多开展一些课外和校外活动,鼓励其多参加一些社会性公益活动。
(三)基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抓住其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初中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要了解初中生的需要。以选择最佳的德育方法和途径。为其准备适切的德育内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优势需要影响着品德结构不同部分的最适宜发展时期,德育工作者要摸清学生的需要特征,才能更好地抓住德育的“关键期”,通过一定内容的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并促进学生在自身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品质。初中阶段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其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在新形势下产生多种认识及行为上的矛盾,为此在对初中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基于其自身的需要,基于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适切的德育培养。
对学生进行德育,不能忽视其青春期教育,尤其是青春期性教育。维果茨基强调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必须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青春期教育。家长与教师除了给他们讲解青春期及性生理方面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采取宽容的态度,正确引导他们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我。
(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维果斯基指出动机在引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调动个体情绪体验的重要性。在对初中生的品德发展与培养中,学生是德育主体,因此必须真正调动能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激励手段。近年来对德育功能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出德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享受自身的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充分感受、体会精神的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这将是促进学生品德完善的内部激励手段,即学生通过体验自己的道德行为所带来的精神幸福是促进其不断提升自己道德水准、不断完善人格的内部激励手段。
学生是德育主体,学生通过切身体验能够把外部强化教育变为内部激励教育。首先,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能够激发道德需要与道德动机,进而促进道德的内化,为此要充分发挥道德体验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激励作用,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摈弃过去仅注重学生道德经验积累,忽视内化的做法,而是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从人性出发,以学生为本。强调注重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激发自我教育的主动意识。把外在强化教育变为内部激励教育,促进道德的内化。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创设自由、平等、轻松、和谐的体验氛围,唤醒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的道德行为所获得的满足、快乐与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学生通过充分感受、体会自己内在精神的幸福,产生道德满足感,道德的这种自我满足将激励学生实现道德的自我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真正发展。
人在成长过程中,他人的教育力量由强变弱,自我的教育力量由弱变强,最终转化为承担教育“他人”的力量。中学生正处在他人教育力量与自我教育力量转换的关键期。在现实教育实践中开展“五自”教育活动,即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正是适合中学生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这种自我教育力量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德性健康发展的真正内因19l。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必须在掌握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使其树立自我锻炼的独立动机,即主动寻找榜样、选择理想、确立志向,还要具备自我分析、自我剖析、自我批评的勇气与能力,力求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确定自我努力的具体步骤,自觉刻苦锻炼,自我实现,自我总结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
一、战术配合,渗透集体观念
运动可以体现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的意义。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观念。教师们可以利用竞赛的方法,锻炼学生们的协调配合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团队成员的凝聚力。
例如,通过将学生们分组来进行小型的足球竞赛,锻炼学生们协调配合的能力。首先是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在课堂上对学生们的分组,是有一定根据的。笔者在对学生们进行分小组之前,首先对学生们进行调查,弄清楚学生们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形式,足球运动的基本功掌握的怎么样,最后根据调查情况将学生们分为两组展开足球。在竞赛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都十分努力,为了让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配合,每过十分钟就暂停足球竞赛,让学生们讨论进球的战术,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成员们之间相互激励,互相补充,再展开竞赛。
为学生们设置竞赛,让学生们在竞赛的过程中渗透品德素质的教育。在竞赛中,让学生们讨论竞赛战术,总结经验,明确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何与队友们配合等,学生们心中的合作精神油然而生。在亲身经历过后,学生们对集体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坚持长跑,引导坚忍不拔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细心呵护,缺少坚强的意志品格。很多学生们都缺乏锻炼,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不能够坚持跑下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长跑与游戏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帮助学生们克服长跑过程中的“极点”,培养学生们坚强的品质。
例如,在长跑课堂上,首先安排一部分理论教学内容,教授学生长跑的呼吸方法,即两步一吸两步一呼并保持平稳一致的运动节奏,紧接着帮助学生们了解运动极点的现象以及长跑对身体的好处,鼓励学生战胜“极点”,帮助学生们树立信心。之后笔者设置游戏“丛林探险”,课程开始之前,巧设障碍,如跑越、钻越、跳越、穿越等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地形障碍跑,利用各种自然地形或在操场上设置一些象征性的自然条件,如跨过地上画的“小河”,通过“独木桥”、“小树林”等,让学生们通过这些障碍,完成探险。在学生们挑战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有些吃力时,进行言语上的鼓励,最终学生们坚持了下来,完成了长跑训练。
在长跑训练之前,教师们需要给学生们讲述“极点”现象,让学生们明白出现“极点”时的症状,防止学生们在长跑过程中出现“极点”现象时张皇失措。教师们也需要鼓励学生们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去克服“极点”现象。在上述长跑训练中,学生们坚持了下来,这就渗透了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培养了学生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力等优良品质。
三、做韵律操,升华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简单来说就是学生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等,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可以让学生们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陶冶情操。然而初中生对美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在初中体育的课堂上,教师们可以通过健美操、韵律操等内容,让学生们感受运动的节奏之美、流畅之美、动作之美等,通过体育课堂让学生们有“美”的体验和认识,从而不断提高审美意识。
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观看一些小型健美操的比赛,让学生们仔细观察人家的动作编排、音乐风格、整体韵律等,让学生们体会健美操的魅力,感受到健美操的艺术之美。之后,将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六位同学,让各组学生结合之前课堂学过的动作,再进行创编一套健美操,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都亲身设计、亲自进行队形的编排。然后各组进行健美操展示,展示时其他小组的同学在旁边观摩、学习并给予客观的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