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主德育论文

自主德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主德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主德育论文

自主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远程教育的特征随着现代的发展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远程教育是指将课程到校园外的一处或者多处学员的教育,现代的远程教育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学员的教育,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三代,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学生通过远程教育进行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指导学生,实现师生的相互沟通。通过远程英语自主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习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层次,自主决定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习时间的长短,这种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远程英语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更好地掌控学习过程、学习资源,自愿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有效掌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余文森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如果学习与人的客观性、受动性相关,那么自主学习则与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相关,学习者通过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完成自己的认知过程。

2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远程英语自主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往往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使学习的主体更加明确。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的要素主要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建构主义在远程英语自主学习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多媒体不再是教师独有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发展成为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为学生创立了情境。

2.1多媒体环境下知识建构的原则建构主义在远程自主学习的广泛应用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向,并将传统的以课堂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特别是在Web2.0迅速兴起之后,教师可以全网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在分析学生的需求之后自行设计课件,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学习资料和英语交际环境。笔者认为,多媒体不单是一种传播并共享教学资源的工具,它还是完成知识建构的一种手段和知识交流的一种渠道。多媒体环境下的远程教育和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其教学优势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实现知识的共创与分享的同时,还应将教学形式多样化,实现沟通信息化和学习自主化。

2.2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建立的原则首先,要坚持创设情境的原则。建构主义理论坚持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完成教学目标,而是学生技能在各种情境中的自如应用,是一种真实情境的学习体验。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如何设计语言情境将成为远程教育的中心问题,只有将设立的情境与生活情境相一致,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和生存能力。其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建构主义理论坚持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网络提供的大量教学资料,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取学习材料,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学生作为意义的建构者,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不同的消化程度,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并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提供适当的帮助。远程英语自主学习时,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协作,互相帮助,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向能力略高的人请教和探讨,培养其合作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坚持资源多样化的原则。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各种信息资源,建构主义强调其主要目的是用来学习,而不是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应该提供各种类型各种渠道的教学资料,比如网络资源、数字资源、多媒体课件等等,进而支持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和意义构建。

3远程英语自主学习的意义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储备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建构新知识。通过远程英语自主学习,除了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外,还具有以下及几点意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远程英语自主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之后,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优越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学生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在线浏览,完成笔记和其他文档的编写,建立会话情境等,充分感受到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区别,加深对学习的感知力。长期的远程英语自主学习,不仅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还能让他们更加有自信解决遇到的困难,培养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第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远程英语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行为包括计划行为、方法行为等。经常远程英语自主学习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地思考,逐渐摆脱了被动学习的状态。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学生可以多渠道向教师和能力较高的学生提问,比如QQ、邮箱等工具,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这种远程教育的环境下,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不同功能的学习行为,而且反思学习行为和总结学习行为的效果最为显著。第三,提高英语语言能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复杂的语言环境使得英语语言能力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衡量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英语的考试成绩。研究发现,学生通过远程英语自主学习,英语成绩得到明显提升。远程教育创设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会话,学生可以讲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在实现人际交流的同时,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4远程英语自主学习的问题

远程教育虽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是也存在较严重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在网上开设了远程英语自主学习的课程,网络英语自主学习虽然提供了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但是多数同学还不能够深刻理解网络自主学习的作用,对学习缺乏计划、监控和评价。远程英语自主学习的平台一般对学生操作水平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网络学习,对网络学习的认知水平和适应性较低,体会不到网络学习的优势。甚至有些学生从来不在网上进行英语自主学习,既浪费了资源又荒废了英语学习,缺少自主获取网络信息的动力,使得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当前英语自主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学生观念不能尽快转变,多数同学能接受的还是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所以要想推广远程英语教育,就要尽快转变观念、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5建构主义理论应用的远程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性别、年龄、学习环境、语言学能、学习策略等,自主学了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关。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完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等手段,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5.1建构学习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它认为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了指导和协助作用。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究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才是学习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在网络平台上提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在网络上进行检索并结组探讨,在探讨中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学习方式,如看英文电影等,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探究动机,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英语学习。

5.2建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策略训练建构主义认为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具有社会性的特征。目前来看,学生学习英语遇到的障碍主要是缺乏语言环境,无法将已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可以设定相应的语言情境,模拟现实环境,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句式和语法。通过远程教育,把日常生活常见的场景放在网络平台,建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与实用性。学习策略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有利于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除注重建构学习环境外,还应该加强学习策略的训练。在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监控,督促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严格执行学习计划,指导学生熟练使用知识管理工具和具体的学习策略。在网络平台上建构的学习环境并不是真实的场景,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社会情感策略的训练,鼓励学生和老师或者其他同学交流感想和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5.3建构社会性学习,完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英语学习是一种互动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学生在远程英语自主学习时,不仅要有独立精神,也应该具备合作精神,有效地掌握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改进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多参加课外实践项目,通过交流学习经验体会、社会体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总结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方法。实践项目可以涉及商务、旅游等方面,将实践的结果做成PPT上交,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评价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制定与远程教育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可以建立质量监控系统,提示、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学习情况,作为评价的参考。还可以利用网上考核平台,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阶段测试,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通过测试情况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习质量。

6结束语

自主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绘画美

上世纪二十年代,闻一多先生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提出了诗歌“三美”的理论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其中,“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诗人出身的朱自清在现代散文园地里留下了多彩的诗意的散文、美的景观, 生机勃勃的《春》,意境朦胧的《荷塘月色》,碧波荡漾的《绿》,还有充满深情的《背影》等等。在朱先生的文章中,也非常注重色彩的运用,使其散文语言具有“文中有画”之美。

一、层层皴染绘春景

《春》是朱先生早年的作品,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彩。开篇,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粗略地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由于抓住春天的特征来点染,给这幅轮廓画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然后,作者从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写”,细致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先绘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突出草的嫩绿,描绘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次绘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画出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接着是春风图,着力刻画春风的“温馨”“鸣唱”,描绘出春风送暖的胜境。第四幅是春雨图,渲染春雨“轻柔”“湿润”,画出夜雨和郊外的美丽画面。最后作者绘制了一幅迎春图:天上风筝多了,地上孩子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个个都出来了。作者用工笔画的技法细细描绘,慢慢涂抹,层层皴染,描绘出一幅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迎春图。

二、水晕墨章显荷香月色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那时在清华大学教书,他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那原是一个平凡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一般来说,荷塘容易描写,月色则难描绘。画家做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笼罩,因为月下的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幻着,很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画笔所不能描摹的景致,那自然更吃力。然而,朱自清先生却能够把一个月夜死荷塘写得那样的饶有生趣。我们在这篇不到一千六百字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

作者把荷叶比作亭亭的的裙,赋予荷叶动态的美。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突出其晶莹闪亮、隐约闪烁的特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的运用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又把月光比作流水,无形的月光给人以有形的实感,月光不仅能看得到,而且能触摸得到。当描写叶与花的颤动时,“像闪电”,像“一道道凝碧的波痕”。此时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遮住了,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达到了中国画中“水晕墨章”的至臻境界,层层晕染开,逐步渗透;恰似投入湖心的石子,泛起淡淡涟漪,圈圈泛开。这种感觉正像我们忙了一天后,忽然看到宋人的山水画卷一样。

三、“没骨”有骨都是绿

“没(mò)骨”也是中国画技法,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绘画物象。《绿》就是通过描绘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的没骨之文。《绿》中的比喻有二十个之多。如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言其大,言其醉人,言其奇异——“满是奇异的绿呀”。又把梅雨潭的绿比作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突出其鲜润。文中还用博喻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显示绿的特征:“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从视觉、触觉、感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再现了绿的柔美、明亮、软嫩、纯净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作者的笔触,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四、白描手法画背影

《背影》中作者白描的技巧很高。请读下边的文字: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采用白描手法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盈盈泪光中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作者没有什么形容的笔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极朴实的文字,却生动地勾画了父亲的形象。那父亲送行的一幕,是发生在八年前。作者用白描的文字,极为传神地把当时的动人情景再现出来,我们不能不佩服朱自清的描写技巧。

另外,秦淮河的灯影波光、弦歌画舫,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与古朴……时而如一卷工笔画、时而像幅一油画,读来,无不带给我们一种视觉的享受。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就他了。”的确如此,在朱自清丰富多彩的散文世界里,有情感的真实袒露,有情韵的微妙倾洒,有如诗般的意境构造,有带着音乐旋律的演奏,有如画般的景物描摹,更有鲜明的美学色彩。让我们重读先生文章,再品先生细腻、清丽的文字吧!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蒋荫楠、严迪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冯锡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朱自清散文艺术论》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欧秀蓉,《名作欣赏》,2005(16)。

[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吴福辉等,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

自主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标的改革和深化,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选取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能够自觉主动地与其他同学开展讨论,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够提高,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的引路人,语文活动的开展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它是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提升学生当下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与教师和同学沟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意识,能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开展自主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营造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平台

课堂是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好课堂这一重要载体的作用。语文课堂的自主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禁锢,教师不再将知识生硬地传输给学生,而更加注重语文课堂的环境和学生的感受,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进步,也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自主讨论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语文课堂交还给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自主讨论、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例如:在讲解《学会查“无字词典”》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学习,教师不规定小组成员,不规定讨论内容,不设置讨论问题,将课堂完全的交还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自由,还能够在不受任何外界的拘束下,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四、制定讨论原则,规范课堂讨论的秩序

自主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无感恩意识

对贫困生的资助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资助,更体现在感情上的关爱。然而,很多贫困生并没有在享受资助的过程中产生感恩意识,体现在:不知感恩父母,认为父母的付出天经地义;不知感恩学校,认为学校的资助理所当然,还嫌资助金额少,甚至伪造证明材料“争当”贫困生;不知感恩社会,高职院校在校贫困生不仅能享受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还能享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然而部分贫困生将这样的资助视为理所应当,不能将这样的帮助当作恩惠。

(二)无感恩行动

部分受资助的贫困生中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资助的意义,但仅仅有感恩意识,未能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动,不能在受资助的同时在生活方式和解困方式上有所改变。具体表现为:第一,生活不节俭。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的驱使,热衷于与其他同学攀比,不能合理安排资助金的使用,铺张浪费。第二,不自强自立。为了更有效地减轻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各高校均设置勤工助学岗位,但部分贫困生不能吃苦耐劳,对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第三,不诚信还款。国家有贫困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各高职院校也有绿色通道,但部分贫困生当有偿还能力的时候,不能履行合约,一味拖欠。

(三)无施恩主动

感恩不仅是要能感知恩惠,回报施恩者,更要传递和散播爱心,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感恩风尚。然而仍有部分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不能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不能主动奉献,传递爱心,回报社会。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对于高校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周欣、吴小林在《大学生感恩意识的伦理审视》一文中提出感恩文化断层、道德教育讲话、家庭观念错位、缺乏自身修养四个影响因素。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感恩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思潮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正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影响并弱化了部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淡化了感恩主动。

(二)家庭教育的缺位

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父母的溺爱使得本应双向互动的情感成为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献的“单边行动”,这助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凡事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感受,感恩的情怀自然无法产生,更不懂得如何去感恩。孩子只是一味地接受关爱,没能从家庭教育中得到感恩意识的培养。

(三)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感恩教育应当是青少年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情感教育。然而,在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价值取向的现在,我国中小学感恩教育普遍未能实质性地进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范围。基础教育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的感恩教育成为高校学生感恩意识形成的“补偿教育”。而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只注重课堂的教育,未将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形成全方位的感恩教育的格局。

(四)资助模式的权利义务相分离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理念是现代公民最为本质的价值意识,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现实行的是“免费午餐式”的资助模式,这种无条件的资助,导致部分贫困生对于权利过度索取,弱化了义务感和感恩意识,助长了不劳而获的思想的滋生。

(五)个人素质和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整体素质都比较高,但是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在道德素质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高职贫困生在资助体系中的感知能力和回报意识有欠缺。同时,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贫富差距在校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物质生活的不充裕,导致了贫困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使得一部分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虚荣、嫉妒等不良心态,从而冲击和消磨了内心感恩的想法。

三、加强感恩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由于贫困生所处的特殊环境,其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波动较大,是一个亟需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性指导的群体。因此要把感恩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可通过普遍教育与个别指导来引导贫困生消除经济拮据带来的自卑心理,克服依赖思想,培养和树立责任观念。

(二)课堂教育与氛围营造相结合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感恩教育的缺失,我国高职院校背负了更多的责任来做好“补偿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学会感恩”列入大学生守则规范,并列入德育课程中,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除了课堂教育,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因学生生活其间,也浸润于其中,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感恩教育浸润其间,借此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形成感恩习惯。

(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

1.不仅要引导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浓厚的感恩意识,还要在实践中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感恩方式。

家庭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学校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邀请家长参与到感恩教育的体系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影响作用。

2.重视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育人功能。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体验生活,并引导学生用行动回馈社会,关爱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成感恩行动,并主动施恩。譬如,高职院校学生可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践行感恩行动。

(四)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

自主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辞达 实用主义 言尽意 外交活动 个人修养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孔子的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辞达”。这一理论提出后,历代学人不断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阐释,并以自己的方式来践行“辞达”这一标准。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辞达”的解读,大多着眼于探讨其蕴含的孔子的文艺思想,重点论述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辞达”在语言学、修辞学方面对于用语标准的影响。其实,细细梳理《论语》,可发现“辞达”的含义十分丰富,不仅涉及到了孔子的文艺思想、语言观、修辞观,还体现出孔子的政治思想、道德伦理思想、哲学思想等。本文主要从孔子文艺思想的实用主义倾向这一切入点着手,来阐释孔子的“辞达”论。

首先,梳理一下历代注疏家对“辞达而已矣”的注解。例如,何晏的引孔安国注云:“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1](P142)朱熹云:“辞取于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2](P169)刘宝楠解释孔安国注云:“辞皆言事,而事自有实,不烦文艳以防过于实,故但贵辞达则足也。《仪礼·聘礼记》:‘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是辞不贵多,亦不贵少,皆取达意而止。”[3](P349)可见,历代注疏者普遍认为“辞达而已矣”表明孔子强调的是文章的“意”,也就是内容,而不太关心“辞”,即形式、辞采。

其次,从文艺创作方面来说,则相对复杂。孔子“辞达”论题的提出缺少具体语境,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就难免见仁见智。蔡育曙把后人(包括注疏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等)对“辞达”的理解归纳为八种观点:一、辞达即只须达意,无烦华藻;二、辞达要繁简适中,事辞相称;三、辞达要能够达理;四、辞达要在情真意切,可歌可咏;五、辞达要根据写作需要而定修辞手法;六、辞达要工于文而又不溺于文;七、辞达要对物象能了然于口与手;八、辞达要行文中有磅礴的气势。[4](P45-51)上述八种解释有相似或相近之处,从文艺创作角度看,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重内容而轻辞采,观点与注疏家相似,以司马光为代表,其对于“辞达”的理解见于《答孔司户文仲书》:“今之谓文者,古之辞也。孔子曰:辞达而已矣,名其足以通意斯止矣,无事于华藻宏辩也。必也以华藻宏辩为贤,则屈、宋、唐、景、庄、列、杨、墨、苏、张、范、蔡皆不在七十子之后也。颜子不违如愚,仲弓仁而不佞,夫岂尚辞哉!”[5](P547)认为文辞以达意为足,既不必言辞华美,更无需雄辩滔滔。另外一派是重技巧,重辞采,以苏轼为代表,他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对“辞达”论进行了创造性阐释:“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6](P1418)苏轼认为,孔子要求的“辞达”,不能理解为一般的表情达意,也不排斥文采。要做到“辞达”很不容易,必须能“求物之妙”,使之“了然于心”,并运用高超的技巧生动传神地描绘出物之妙处,使之“了然于口与手”。

前人对于“辞达”的阐释,可谓见仁见智。要真正领会孔子的“辞达”论,必须通过深入挖掘孔子的言论与思想来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典籍中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试着探讨“辞达”所反映出的孔子的文艺思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文,文以足志;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这段话可看作孔子对“辞达”论的间接注脚。孔子要求文辞清楚地表达文意,但并不是摒弃辞采与表达技巧,言之无文,则不足以达意,唯其有文,才有动人的美感和极强的表现力,才会有“行远”的效应。可见“辞达而已矣”之“辞”并非是一般的文辞,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言”,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绝非是自然形态的“言”所可比拟的。孔子还提出了“信,辞欲巧”(《礼记·表记》),要求思想情感要真实,文辞表达要有技巧,要体现美感。孔子对于文艺作品的要求是通过具有美感的文辞把文意清楚、流畅地表达出来。“辞达”论正体现了孔子的中和审美理想——“文质彬彬”。《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质朴多于文饰就未免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未免华而不实,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当,才称得上是君子。文质兼备的理论本是孔子就君子的修养而言的,但引申到文艺创作上来,可以理解为要求内容与形式不可偏废,达到完美统一。与此相呼应的是子贡之言:“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子贡生动地诠释了孔子“文质彬彬”的理想,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文质必须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若只有质而无文,则虎豹之皮和犬羊之皮就没有差别了,质的特征与价值就无法真正体现。由上述可知,孔子的“辞达”论,是其中和审美理想的体现,做到真正的“辞达”,既要把文章的内容明确地表达出来,又要饰以文采给人以美感,达到“文质彬彬”的理想境界。

孔子要求用辞以达意,目的还是要通过具有美感的语言形式传达文章之意,孔子在追求“文质彬彬”审美理想的同时,仍然有功利目的存在,即达意。换言之,孔子要求“辞达而已矣”即是要求言尽意而已矣,以言能尽意为目的,这可以说是历代文人从事文字活动(包括学术著述、文学创作、实用性的记述文字)时追求的目标。“辞达”以言尽意为目的,即是孔子实用主义文艺观的一个方面,文字活动的本身不是目的,其中传达的作者之意才是目的。言尽意这一追求最早体现于《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7](P374)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即是希望言能够尽意,文辞能够把意思表达得完整明白。当然孔子已经意识到这是比较困难的,也对于语言的运用产生困惑:“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刘宝楠案:“夫子本以身教,恐弟子徒以言求之。故欲无言,以发弟子之悟也。”[8](P380)孔子认为,不仅天道(自然规律)难以言说,人的德行也难以言说;语言在传授德行修养方面受到很多限制,它表述不尽高尚德行的丰富内涵,所以“欲无言”。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孔子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但孔子又无时无刻不在借用语言表达思想,力图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德行传授给学生,希望言辞能够真正尽所传之意,所以,他深有感慨地说:“辞达而已矣”,这句话开启了后世对言尽意问题的广泛讨论,影响深远。[9](P7)也就是说孔子所谓“辞达”带有实用主义倾向,即借助“辞”达到言传知识与德行的目的,并力求使言辞能够真切、完整地传达用辞者之意。

通过分析“辞达而已矣”理论,还可观照出孔子实用主义文艺观的两个方面,即注重使文艺服务于政治、外交活动,以及注重文艺对提高个人修养的作用。

第一,“辞达”论体现了孔子注重文艺为政治、外交活动服务的实用主义倾向。言辞的运用,尤其是《诗经》词句的引用,经常被孔子摆在影响治理国家的质量以及关乎社稷存亡的位置上。《诗经》是孔子非常重视的典籍,并把它作为主要的教材,从孔子对《诗经》的态度不难看出,孔子认为文艺,尤其是《诗经》,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语·子路》记载:“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结合当时的政治现实,把《诗经》当作处理政事以及参与诸侯国之间交往活动的重要政治工具、交际工具,并力图培养弟子熟练、灵活地掌握《诗经》这一实用工具的能力,借此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士大夫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与教养,都需要借助于赋诗的途径来实现。《左传》记载的以赋诗为邦国外交手段,借以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感情之处就达70次之多。其中既有一些人恰当地引用了诗句,或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要求,或顺利地处理了政治纠纷,增进了国家之间的信任,给国家带来了安定和平。也有一些人不懂《诗经》,就无法领会别人的意图,也不会灵活引申和运用诗的意义,就很可能会失礼而遭人耻笑,还有可能导致外交活动的失败,甚至会给自身和国家带来灾难。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论语·子路》)的戏剧性局面并不鲜见。孔子正是基于春秋时期特有的“赋诗”传统之政治环境,提出了“辞达而已矣”。

第二,从个人道德修养方面来说,文艺的实用主义倾向与“辞达”论的交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处理“言”与“德”的关系时,孔子非常看重用辞者之“德”,做出了“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的著名论断。在《论语》中,“德”不仅指德行,还指言德,二者都来自于人内在的道德涵养与高尚气质。孔子认为“德”是“言”必不可少的前提,“言”必须建立在“德”的基础之上。《周易·乾卦·文言》引用孔子的话“修辞立其诚”,“诚”,即是真实不伪,要求文辞、言辞的使用要注重真实性,做到“言必信”。“诚”与“信”即高尚之“德”的外在表现形式。“辞达而已矣”也蕴含了孔子对“辞”的道德要求,“辞”并非一般的、随口而出的言辞与信手而书的文辞,而应是“有德者”所发之辞,是“立其诚”之辞。“辞”所“达”之情是性情之正,所“达”之意是有德之诚意。孔子在评价《诗经》时,也首肯其中表现出来的德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无邪”,即是“归于正”,以仁德为基础。总之,“辞达”的必要前提即是“有德”。

其次,在君子的培养上,孔子在论述君子修养与文艺的关系时也间接地阐释了“辞达”对于提升君子修养的作用。孔子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把人培养为君子,因此如何成为君子的话题在《论语》中屡次出现。《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提出了培养君子道德品质的基本原则,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君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的必经阶段。“兴于诗”,《论语集解》引包咸注曰:“兴,起也。言修身必先学诗。”即是说《诗经》在君子修身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感性的典范,使人们的言谈立身行事有了可靠的合乎礼仪的依据,[10](P24)个人道德修养必须从学《诗经》开始。《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一个人要孝敬父母、顺从师长、言行谨慎、广泛地爱他人、亲近有仁德之人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学习文献知识。如果没有做到这些而先去学“文”的话,孔子就感叹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没有学到仁德,学习了礼和乐又有什么用呢?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又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王通在《中说·事君》中解释为:“古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艺可游也。”[11](P72)很显然,孔子认为,“艺”和“言”要以“道”“德”“仁”为前提,并与其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君子。简言之,“辞达而已矣”,是孔子文艺观实用主义倾向的一个表现,“辞”要做到“达”,就必须要求“辞”是君子之言辞、文辞,须有道,有德,有仁,这样才能与君子的德行相得益彰,表达出高尚的内容,使周围的人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则君子之风,彬彬盛矣。

综上所述,孔子“辞达而已矣”的论断与其实用主义文艺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考虑“辞达”论在语言学、修辞学上对用语标准产生的影响,只从孔子文艺观的实用主义倾向方面入手,可观照出“辞达”具有几下几种内涵:首先,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确实有实现文章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文质彬彬”审美理想的要求,但不可否认其中含有追求言尽意的努力;其次,在政治、外交活动中能否恰当地做到“辞达”,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质量与邦交活动的成败;最后,只有所达之“辞”是有道、有德,有仁之“辞”,才与君子的道德修养相称,才不会“行而不远”。

注释:

[1][魏]何晏:《宋刊论语·论语集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8][清]刘宝楠:《诸子集成·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4]蔡育曙:《历代学人论“辞达”》,黄冈师专学报,1990年,第10卷,第4期。

[5][宋]司马光撰,李之亮笺注:《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四)》,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版。

[6][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全六册·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郭彧译注:《周易》,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9]李健:《言尽意:语言表意的自觉性——论中国古代“言尽意”理论的发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0]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