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李文?
过年了,爸爸带我和妈妈到奶奶家过年。我和奶奶一起包饺子,奶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居住在海底,经常吃村子里的人,因此,村子里人都非常害怕“年”。有一天,村子里的人说:“今天是‘年’出来的日子。”于是,村长请来一位高僧,来打败“年”。
晚上,“年”果然来了,但今天村子里却截然不同。原来,人们都把门窗关紧,把牛羊拴牢,每家都在吃“年夜饭”。这时高僧穿着一件红衣服,拿着鞭炮走向“年”,“年”马上逃走了,并再也不敢来了。
这次回奶奶家,我又学到了一个新知识。
指导教师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浩瀚如云,那一首首绮丽的佳篇不知撩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佳期如梦,那一阕阕仄仄平平的诗词不知动容了多少人的意愿;凝眸望远,那巍峨巨章,滚滚词藻,不知激荡着多少壮士。
——可如今,如今的地球村,便轻而易举地开工动土,将流淌了几千年的悠扬打断根茎,让现代,真正现代了。 饿死文人的世纪
当不能再花前月下,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沧海桑田时;当那摇落漫天芳华的梧桐兼细雨不再映入眼帘时;当峨冠博带,长袍轻袖已成齑粉时——疲惫了的心,该怎样才能释放?
没有去处!人,裸的暴露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没有去处!
文化,又岂是说去就去的,古往,又岂只是高楼大厦堆砌而成的?
季羡林大师曾倡议“国学”乃根本。中国的根,便在这儿,中国的魂,本就于此。古今多少事。悠悠,切莫让,文人骚客,在其心之初,梦之萌的地方,画上休止符。
没有诗歌的世界
我念,那红酥柔夷,香脂粉腮,定是难得的尤物;我信,那一枚红叶寄相思,蜀女的爱连梧桐叶也载不动的刻骨铭心,定是时空再移,也难再有的佳话;我怜,桃花血泪,落红流水,定是咳断了心肺,也诉不尽哀怨的相思——五千年,便就锤炼了多少凄艳、哀绝的佳话。
这些,你舍得丢吗?舍不得!
钱钟书不知倡议过多少次了,王国维大师也不知提过几遍,就连最“潮”的袁腾飞教授也倡议——人之根本,树之种粒,文化,丢不得!
黑夜寂寥,无人对月怀吟,邀玉盘,端酒觞时,这黑夜,真就黑了,没了心中的那抹光,暗下的,又岂只是世界?
——由此观之,文化,不该丢,也不能丢。
莫忘,当听到“本草纲目”时,也要想想天青色雨下,一把纸伞,撑起的一颗千年执拗的心。
莫忘,当吃到不知油滚了几遍的炸鸡炸虾时,一枚艾叶,还香着,一艘龙舟,还游着。
莫忘,当一切都充斥着尖端科技时,这远古而来,早已泛黄的纸页,是其根本。于是,自己便懂得,雨天,行于舴艋中,缓步轻移,等一缕香,看一缕魂,悠长了,几世的缠绵。
——文化于我
记得《前任》刚上映的时候,我也是有这样的感觉,波澜不惊的看着别人兴奋,甚至不能理解她们为什么兴奋。
很多情况下,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了,那么跟不上时代的潮流,那么容易就和社会脱节。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
其实,我也是有我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比如古风歌曲,古装,古代古朴的爱情故事。
凄惨而绝美,生生不息。
中间还夹带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更是无比热爱。
我觉得那场讲座,那位老教师说的就是对的,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放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去发扬光大,反而被韩国那样的快餐文化迷得神魂颠倒。
有的时候,我也想不明白,这究竟是一种盲目从众呢,还是本质上相同的一种欲望的释放?
传统,指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风俗、艺术、制度和习惯等。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而高考作文,则是考生在考场上以含情之笔在题目约束下完成的对社会生活与人生体悟的深情表达。
当传统、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文题走到一起,“文以载道”的思想、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就浸润其间,这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热点走向;当传统和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走到一起,古典的意蕴,诗句的睿智,历史的名人,文言的精致,就让作文具有了古典意和民族风,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就摇曳而来,葳蕤蔓延,体现出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和较高的文化品位,让阅卷老师惊异之余,高分自然就手到擒来!
无须讳言,当今中学生,少了传统的文化意识,缺了传统的文化浸润,要将考场作文写出饱满的文化意蕴,闪耀出曼妙的文化风情,殊为不易。
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高考作文完美结合,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文化作文写作,必须建立在充分的文化认知基础上。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话题,用体现文化精神与品位的思维和情感照耀考场作文写作,诸如,看桃花,你就能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经》辉光相契合;看炊烟,你就能体察一种源远曼妙的文化姿态;看黄昏,你就能感觉日落辉煌与沧桑;看雨,你就会想到渭城朝雨中离别的王维,你就可以想到听雨而感人生的蒋捷,你就会想到闻春雨而狂喜的杜甫……那雨,那风,那山,你都见出走过千年的沧桑,你都能感知踉跄出的历史和文化。
文化作文写作,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积累的基础上。文化作文的写作,不是面对故纸的无病,不用面面俱到蜻蜓点水,需要对传统文化了解并至于有深入的自我体察,诸如,诗词歌赋名篇佳句,古典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世态风情,重要历史人物生平事迹、轶事典故,重要历史事件里里外外和点点滴滴,面对合适的作文题目,你都能随手拈起几朵诗词的浪花,随意打捞几片历史的细节,激越你敏感的心灵;让古典的意象,让古代名人雅士的内心,让古典文学芬芳和传统文化内蕴,融进你现实的表达与歌吟。
有了对古典文化的充分认知,有了对传统文化的日积月累,有了对历史文化的关注思考,有了与历史、民俗和文学的零距离对视,接下来,就是面对具体话题和文题的具体操作了。下面,介绍几种文化作文创写的几种具体操作:
情景再现绘古意十足场景助阵考场佳作。将重大历史事件、典型历史人物、著名文学形象、诗词意境所体现的情景,着上你思虑与情感的色彩,用符合题意要求的笔法予以再现,以传达在文题笼罩之下的自己的情感与观点。请看以下佳作片段:
白居易,此时跳动的音符,肯定是你痛苦的声音或者无声的叹息。把自己埋藏在季节深处,一场香风正煽动着仅有感动,像卖炭老者无边的忧虑,淹没你之后,又掩过一千多年的历史,在21世纪一个春天的早晨,清远、幽深地侵蚀我……你把凄苦的生命寄于绝望的土地,你曲折的一生是怎样抵御迷途的喑哑?白居易,我随你游历盛唐,入世出世,你是我此刻最好的成长伙伴。
节选片段,作者运用情景再现法,用再现法描绘白居易面对穷苦百姓体现出的悯时伤世的情景,借以表达对白居易这种生活状态的由衷赞美!
勾勒典型人物展示气节和情怀提升情感层次。很多历史人物原本就是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或政治家,他们的诗文是他们的生命与人生的关键处奏出的最强音,如果能够两者结合,让你的考场作文底蕴十足、芳香四溢传达你的情感和思绪。请看以下佳作片段:
思及苏洵少时,正如他自己所说:“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他豪放不羁,喜好游侠,很难坐下来伏案攻读,成天留恋山水,虚掷时光。到了25岁,书没有念成,依然还是一个既无学问又无功名的白丁。但是,对苏洵而言,“留恋山水,虚掷时光”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一定意义上是成就了他的两个儿子:远方充满了神奇的诱惑,太多的艰辛和意外,给了他太多的思考和收获。每次游历归来,他都会为儿子奉上一道精神的盛宴,独特的思考,敏感的情怀,文人的视角,为两兄弟打开了一道神奇的大门,开始了他们对五彩世界的漫游!
节选片段,运用人物勾勒法,简笔勾画了一系列苏洵年轻时虚掷光阴、留连山水的荒唐,却无意间给两个儿子以精神、思考和情怀的浸润,传达出作者对苏洵经历与成就的独特张望和领会。
引用诗词佳句打造韵致生动考场佳作。考场作文写作中,如能或明或暗地引用诗词,既可给文章点缀别致的有文化底蕴的小花,增强文章的文采,生动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也可让相关诗句联袂而来,强力展示古文化的不绝芬芳;还可以吹响诗句大聚会的号角,让一系列的诗句聚合成篇,充分宣示古诗文的活力与魅力,实现考场作文的诗意传达。请看以下考场佳作片段:
雨声中我听到了大地的期盼,雨声中我听到了古今英雄的呐喊,雨声中我不由得想到了那些文人骚客的千古诗篇。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曾梦雨中,遥想故国的失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迷惘雨中,肝肠寸断……雨打芭蕉,那是一种情趣;雨浇人愁,那是一种惆怅。晓来雨过,你不忍心看那“一池萍碎”;漫步雨中,偶遇佳境,当怜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那细小的雨声让人想到春天的美好。看吧,雨后春草绿,清新的绿色让人目睹大自然的本色,让人遐想造物主的恩情,雨打柳枝声,让人聆听天籁。
节选片段,作者运用引用古典诗词的方法,将一群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直接展示出来,集中指向雨所蕴含的期盼与呐喊,使考场作文具有充分的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