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创新文化

企业创新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创新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创新文化

企业创新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 财务文化

一、财务创新文化内涵

财务创新是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企业在调整经营目标、转换经营机制、变革管理体制过程中,在成本管理、资金资本运作、收益管理等方面,根据新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需要,研究探索新模式、新制度、新办法。而财务创新文化正是伴随着新的环境变化而产生,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在财务创新活动中形成的、对企业财务创新具有引导、激励作用的新型变革文化,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环境、创新制度等。

二、财务创新文化目标

将财务创新视为组织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大力加强财务创新理念教育和财务创新实践,使创新观念深人到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并固化到各自的工作之中,引导、激励财务创新创效活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三、财务创新文化理念

树立创新价值观、塑造创新意识,首先要树立创新的价值观;其次是更新主观意识,塑造创新意识。

(一)创新价值观

树立财务创新文化的价值观主要是培养面向市场的价值取向,培养不屈不挠的实干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培养追求开拓、变革、高效和卓越的精神。

(二)更新观念,塑造创新意识

财务创新首要的一点就是观念更新。主要表现在财务工作的重点要从“记账、算账、做报表”财务核算逐步向重视财务的管理职能转换,充分发挥财务当家理财、把关参谋的职能。二是摆脱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全球经济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和法制观念。塑造创新意识,主要是要塑造创新创效意识、塑造创新竞争意识和塑造创新超前意识。

四、财务创新文化内容

(一)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文化需要自上而下的重视和培养,从企业领导到部门领导都需高度重视财务创新,鼓励、指导、推动财务人员的创新创效工作,教育全体财务人员深刻地理解“与时俱进、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深刻内涵,不断超越自我,突破思维定势,提倡挑战性思维,全面推进创新。

(二)财务创新必须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有新的突破

要把创新观念落到实处,还必须有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与之相配套,才能真正达到财务创新的最终目的。管理方法、手段创新要特别关注三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转变;二是由传统的计划管理向预算管理转变;三是管理手段从传统纸质方式向电算化信息化转变,运用科学技术为创造效益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融资手段创新

根据宏观经济,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融资方案。结合当前动荡的金融环境,制定适合企业的债务管理方案。针对企业的债务结构,提高外汇风险管理能力。

2、成本管理创新

将财务创新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财务管理和监控体系。完善内控制度,积极推进总稽核制,强化财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开动脑筋,积极开展纳税筹划,大力落实国家财税扶持优惠政策,最大限度的为企业、为职工节约成本、争取利益。坚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安全和效益两个目标,树立财务创新理念,重点抓好财务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作业成本控制、非信贷融资、风险预防、培养理财专家等方面的工作。

3、收入产品创新

将企业收入管理机制与市场销售机制紧密联系。以精准、及时的数据作为基石,以高效、广泛的分析模式作为依托,为企业销售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加强企业同客、货运人之间的联系,在航空企业与人之间建立更为积极有效的市场开发空间。继续完善与深化企业与其他国内外航空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在共赢的前提下加强与各兄弟企业之间合作,同市场销售部门一起达到共同扩展航空销售市场的目的。按照相关规定加强企业总部与各分子公司、营业部的联系,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加强对各相关部门收入管理,保证各分子公司、营业部的持续发展。

4、加速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核算与管理模式创新

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企业利用互联网,可以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等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以掌握和监控远程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这种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企业在互联网上通过Web页登录,即可轻松地实现集中式管理,对所有分支机构进行集中记账、集中资金调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更加精细、精准的财务管理,为企业的资本运营和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塑造学习文化,提高队伍素质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国家财经法规推陈出新,新的经济业务事项不断出现,财务人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学习,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环境变化对财务人的要求。财务部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重视财务后续教育,结合当前经济热点、最新会计法规、行业经济案例,为全体员工做详细、全面的讲解。通过培训学习,财务人员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对进一步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增强实际工作的业务能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企业创新文化范文第2篇

一、改善企业文化环境,促进创新文化发展

企业当中要想使创新文化得以发展,一定要有企业文化环境给予它有力的支持,企业文化环境包括企业内部文化环境和企业外部文化环境,建设企业内部文化环境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培养企业人员的创新思想,创新主体专注创新,企业发展中的创新,鼓励员工大胆创新,企业外部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有这些方面:政府对科技知识的宣传,重视教育的作用,打造企业创新环境,知识市场发展的制度完善,以上这些就是鼓励企业多方筹措、积极建设企业文化环境,打造激励研究、允许失败、敢于创造的创新环境,突破制度的局限性,给创新主体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和崇高名誉,展示创新成果,人人具备创新意识,以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为基础,在社会中大力提倡创新,使得创新人才自由发展,拥有广阔的创新空间,与此同时,要把企业中勇于创新的人员工资与其所取得的成绩挂钩,在物质分配上给予倾斜,激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创新研究,依据创新成果进行人员考评,在企业创新方面加大投资。建立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力量、各个单位同时对创新行为给予奖励的制度,使创新人员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的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解放思想,努力创新。

二、制定可行的企业创新文化目标

第一,大力引进创新人才。

企业的创新文化利用对全体职工的影响,从而使企业的创新效率得到提升,但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必须依赖人的参与,只有企业内部拥有优秀的创新人才,才能促进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所以,企业应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创新人才的加入,在此基础上,企业从众多的创新人才当中选择表现优秀的人员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创新人才通常都具备一定的自身素质。第一,独立的人格,只有具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超越,达到创新的目的,独立的人格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内容,不受书本知识的限制,认为科学至上,不计个人得失,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独立研究,依据自己的思想做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性格是: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不懈地深入研究与探索,对创新成果进行反复论证,排除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使创新成果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培养独立人格,要做到人人享有学习知识的权利。第二,自由奔放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思维奔放、精神洒脱、心地坦然。在创新活动中,自身不考虑利益得失,不被物质条件所羁绊,排除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达到思维无定式,行为无束缚。

第二,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型组织也是学习型组织,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型企业大力提倡加强自身学习,企业具备学习型组织,能使企业遇到突变时从容面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许多专家学者及企业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企业永保青春、健康发展的强大支撑,只有企业当中拥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保证学习型组织的顺利建设,这种学习氛围能够督促企业员工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这种形势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获得创新发展。企业的创新改革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广大员工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去实践,建造学习型组织的企业,要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采取的方式也会多种多样,各个企业应合理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建立有效的管理创新机制

企业创新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文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6-89 -02

一、创新文化理论综述

创新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型,其定义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的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Fons Boronat,1992)。创新型文化是具有长期的、多样化、创造性和强风险意识等特点的,并以未来发展为导向的文化(张钢,许庆瑞,1996)。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Alan,1998)。创新文化是指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无论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还是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体系和文化环境。

上述对创新文化的论述都指出创新文化是能够激发企业创造力和创新的文化,有利于企业的组织内创新。同时,这还表现在能够符合复杂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因此,对于企业创新文化可以综述如下:企业创新文化就是包括于企业文化中,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行为发生,同时符合企业组织文化。包括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

二、基于创新文化下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

技术创新理论为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创,认为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只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而技术创新则是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产体系,从而使生产系统产生震荡效应。所以,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是一种在纯粹技术意义创新基础上的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与此相对应,技术创新过程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有两个:一是纯粹技术意义上的创新;一是创新了的技术的市场化过程。技术创新作为一个企业行为系统,它不仅要服从于企业的经济目标和功能目标要求,而且还受到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社会之间原有的组织制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制约。也就是说,技术创新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要求人们的观念和企业规范与之相适应。如果企业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相一致,就会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与技术创新活动相适应的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即企业文化,就构成了保证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虽然也重视了文化建设,但却把精力集中在诸如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以及浅层次的企业形象设计上。所以,虽然企业文化建设表面上也搞得轰轰烈烈,但却看不到对技术创新的明显促进作用。企业文化的培养,应重实质而不拘泥于形式,应获得企业上下的认同,应该表现企业日常活动的行为模式并充分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应基于技术创新的特征使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真正的动力源。在一般意义上,技术创新突出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的特征:创造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造出新的资源以及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必然伴随着改进与提高的创造性活动,这是技术创新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基于这一特征,熊彼特将创新活动形容为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并不是所有的技术创新活动都必然会为企业带来增量收益,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又是一项风险系数很高的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因素是可控的,但也有一些因素是不可控的,是事先难以估计或把握的。即便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也有技术创新项目在进入市场实现商业化之前阶段即宣告失败。技术创新的风险性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性风险,二是市场风险,三是社会风险。从技术创新的特征来看,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主要有:创新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合作文化、开放文化以及企业家精神等。

三、构建以技术创新为目的的创新文化体系研究

(一)创新文化建设

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人员大胆创新,不怕失败。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人员难免会顾虑重重。而创新的文化氛围则可消除或减弱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使他们竭力挖掘自己内在的潜能,积极主动地承担项目。因此,应构建勇于创新、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不怕失败、敢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氛围。

(二)以人为本的组织建设

人才的缺乏,特别是科技人才的缺乏是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90年代以后,现代企业对于人员的管理已经从简单的人事管理提高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而且在工作重心上也主要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采用灵活、高效的管理手段,使其管理更趋向于宽松和人性化,并强调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引导知识群体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企业管理从“人治”到“法治”再到现在的“人治”,即“文化管理”,力图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三)激励体系构建

所谓激励功能是指使员工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它的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起创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企业技术创新而拼搏的献身精神,形成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和持久驱动力量,激励企业全体员工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四、结论

(一)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建设是一种管理行为,包括文化建设、企业家精神、激励体系构建等。其目标是将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创新文化,从而通过创新文化的形成达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

(二)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建设是一种创新行为,它必须围绕企业的创新目标而变,跟随企业创新目标而动。

(三)企业创新文化体系建设是一种“人”的行为,这不仅体现在它在管理上是人为的主动之举,而且体现在它的作用对象上是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 水常青,许庆瑞. 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3).

[2] 李艳芝,孟庆伟. 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几条途径[J].科学管理究,2001,(06).

作者简介:

企业创新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文化;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85-02

1 文化引导,构建学习创新型组织

企业文化与学习创新型企业是一种相互包容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包含着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创建丰富着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突破口,衡量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这个企业能否最终成为一个学习创新型企业。所以,塑造和培育企业文化,应该把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作为重要内容,大力倡导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与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努力构建有学习力的创新文化。

广硕企业在学习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广硕公司领导层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重新打造新高品质的广硕企业文化,构建学习创新型的团队,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企业得到永续发展。

为此,广硕以建设高品质企业文化为契机,大兴学习创新之风,加大对普通员工和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广硕企业文化核心内容的学习;精益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算的学习以及结合项目引进、岗位变换进行的业务知识技能更新、充电的学习等等。并在实践中总结各种学习方式,鼓励多层次的交流沟通,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内部融洽的气氛,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坦诚的关系,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的意识,创造学习、沟通的氛围和渠道,减少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崇尚学习、鼓励交流、坚持开放、激励创新,正成为其奉行的新原则。

2 机制保障,提供良好的“学习创新”环境

广硕文化的重新提炼和打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创新的过程。为了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广硕员工队伍,广硕把培养学习创新型人才作为新的创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广硕高层领导搞好协调和服务,坚持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和造就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把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加大培养学习创新型人才的投入力度。

广硕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将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广硕鼓励自学成材,广硕每年拨出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奖励自学成才的职工,奖金高达全部学杂费的60%。广硕公司业余培训中心常年开办各类培训班,还与华南师范大学、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了英语大专班、商务英语班,还与清远市第一职业中学签订了长期培训合同,合作开办电脑职高班,为广硕和社会培训专业人才5000多人。

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政府推动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响应清远市劳动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工实施免费培训的精神,与清远市新时代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电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电脑(初级)、烹饪、插花等培训班。

广硕导入NOS的精实理念,从源头的培训及实际生产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达到最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更有弹性的生产,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需求。广硕特别整合了培训资源,建立了NOS学习中心,不仅含新员工的培训及干部的提升培训。

新员工进厂后,广硕为了使新员工更快适应公司环境,通过职前培训让新员工了解广硕的环境及状况。由专业老师从理论到实地演练,由浅入深地手把手辅导新员工的学习。

广硕不间断地培训干部。现已培训干部73期,免费为广硕和社会培训干部人才4000多人。广硕特别鼓励内部发展干部,普通员工可以通过预训班,一系列的从礼仪到实务操作,提升为基层干部,还有机会经过干训班,学习一些管理经验及NOS实务知识,提升为中层干部,工厂每年从内部提升干部占干部总数的80%以上。

3 制定激励学习和创新的机制

广硕公司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技术创新奖励条例》等激励学习和创新的制度,充分发掘员工学习创新的潜力。其中合理化建议活动,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创新时间、参与管理企业的机会。广硕每年拿出经费,组织获合理化建议奖的员工到外地先进企业学习,给员工以极大的激励。

广硕积极实行技术创新,采用流水线作业,精实化生产。按国际、国家行业及客户要求为标准不断改良工艺,推广无毒低毒的水性环保胶水、外理剂替代传统油性胶水、处理剂,在90%的化学品使用水性产品的基础上,成功将水性橡胶处理剂推上线。广硕2004年通过ISO9001、14001、OHSAS18001认证,2006年成为NIKE全球策略伙伴,并获当年度全球品质大奖。不断提升员工技能及品质意识,完善质量管理。

4 注重实践,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为有“亮点”的人才创造放光的机会是广硕致力于创建学习创新型企业的重要举措。广硕以政策为保证,通过环境的塑造形成良好的“赛马”氛围,在企业发展的实战中锻炼人。

建立“竞争、择优、动态”的用人机制,使学习创新人才“有位”而“有为”。为了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人用人机制,改“相马”为“赛马”。近几年来,广硕公司开展了中层管理岗位竞争上岗、全员劳动竞赛、技术工人技术比武等赛马活动;在公开招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时,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优胜劣汰;在部门人员的选聘中,也采取考核、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末位淘汰制。

广硕每年送职工去越南参加NOS培训,且不定期组织去友厂参访交流,积极派员参加社会各种改善交流的研讨会。在全厂乃至同行业推行品质奥林匹克竞赛,加强员工的品质意识及团队精神。2008年广硕公司一举夺得NIKE南中国区品质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

5 不断提升的NOS创新文化

NOS文化也是广硕创新文化的一种体现。NOS是1美元背面拉丁文Novus Ordo Seclorum 的缩写,指新的秩序已经来临,也就是新的生产模式。广硕的NOS就是把鞋子从原材料到成品中的浪费找出来并消除,也就是不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NOS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只有不断的学习NOS基础知识,并将NOS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实现“成为世界级的精实工厂”的美好愿望。

广硕导入NOS的精实理念,从源头的培训及实际生产中消除浪费,持续改善,达到最高的品质,最低的成本,更有弹性的生产,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需求。广硕特别整合了培训资源,建立了NOS学习中心,不仅含新员工的培训及干部的提升培训。广硕以月刊《广荣月刊》“精实专栏”作为宣传NOS的园地,积极传播NOS文化,以帮助大家创新思维,改善工作,提高效率。

以蓝线(篮球鞋生产线)针车间为例阐述广硕NOS企业文化中NOS线跟传统线相比的优越性。如果人们刚刚进入车间针车区,开始一定会觉得这里的流程有点乱,横的竖的排列着,不像是传统的两条整齐又对称的平行线那么一目了然。乍看的确很乱,但只要细细观察一阵子,就会觉得如此布局其实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比如车鞋舌的这一大套工序,按照传统流水线通常安排在一条线的线头或线尾,做好鞋舌后,用筐子装起来,再由专门的发料员用车子送到另一条线的线尾对鞋舌处,这样线上流动性非常大。而NOS线很少存在这种人员走来走去的现象。只要把鞋舌的几套工序直接搬到对鞋舌处就可以了,减少了人员的流动和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真正使流水线不断地“流”起来。

针车手双脚针车,调了车速。因为学了“纱床”针车培训,把车子提高了一点,天平调到最高点,踏板也退后了,这样操作起来更加科学合理,也更为方便,完全是从操作者身体健康着想。“啦啦啦……”一阵音乐声,稍微抬下头就会看到黄/红灯一闪一闪地亮了,这就是安冻系统。红灯表示“机修请帮我”,如果遇到机器坏了,只要一拉开关,灯一亮,机修就会马上修理;黄灯则表示“干部快点来”,比如缺料了或需要主管帮助时就拉此灯。当然,在线头或线尾都会看到两个很大的物料架。其作用是:裁断把裁好的物料按轮次、码数、部件统一摆放在“清一色”的绿色物料筐里,因为架子是倾斜的,员工很容易找到所要的物料。针车做好的鞋子放在超市车里,也是按轮次、码数一打一打整齐地排在不同的格子里,不再用胶袋装鞋子了。更重要的是不再像原先要把做好的部件先去生管缴库,现在一个轮次的鞋装满后,把车直接推到加工就OK了。

NOS改写了传统,其精细化、科学化、便捷化,体现在日常生产的点点滴滴中,就连每日需要填写的保养卡也变了样。《设备自主保养检验程序表》上,一台针车机有13个部位需要检查、清洁和加油,完成这些动作之后再填写《自主保养检核程序表》;还有《针车标准作业表》也跟以前的不一样,它分为工作步骤、时间要素(手动、机器、走动)、关键点(注意些什么),标明PFC,甚至对针、边距,车线类型、针车型号等都一一标注,细致详尽。更重要的是NOS线减少了堆料,使品质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通过把创新文化融入员工知识结构,通过影响培训机制和学习氛围而影响创新思维。由于企业文化的不同,对创新文化的影响效果也就不同。不同的效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对创新文化积极作用,一种是消极作用。那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起积极作用呢?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企业文化具备以下几点就有可能促进企业中创新文化的发挥:(1)适应时代和企业自身长期发展的合理的价值观,比如重视创新,企业与员工共发展,合理的客户服务理念,合理的经营理念等。(2)完善的培训机制,或者合理的薪酬制度,或者合理的奖罚制度、或者合理的升迁制度,或者能给员工一定行为空间的制度。(3)顺畅的沟通渠道。(4)先进、配套、完善的设备。但是,我们并不是说,具备了这些要素的全部或一些,那么企业中的人就能发挥创新思维。而是说,如果企业文化在上面四个方面中某一点上不具备或相违背的话,那么它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文化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于海龙,孙晓霞.现代企业管理的文化困境与创新务实[J].理论探讨,2000.

[2]王成荣.企业家精神与儒家伦理[J].北京社会科学,1999,(3).

[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企业创新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人本文化

一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涵

文化(Culture)一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霍夫斯特认为,所谓文化,是某组织成员或某一划分方式下的人群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性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关于风俗习惯道德价值观以及心理结构的精神复合体企业文化在这种意义上说不仅是指企业内部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信念价值观及企业的生命力凝聚力等因素,还应包括企业的个体形象品牌形象对外界造成的吸引力及认同感等具体的方面

21世纪将是一个智力竞争科技竞争特别是创新竞争的时代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力之源,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驱动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总要依赖创新环境条件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活动需要具有创新本质的文化来支撑,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技术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建设企业创新型文化

现代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与创新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而形成的关于创新的一系列知识内容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战略新范式的定位

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都离不开企业至上而下的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而创新型文化是基于战略新范式的定位传统的战略竞争的范式主要注重的是市场地位的竞争,即在产业中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已经明确的基础上,关于产品的功能成本价格等方面为夺取市场地位的竞争;而战略的新范式除了关注市场地位的外显竞争之外,更加关注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即对未来产业变化的预见的竞争以及为使产业预见变为现实而塑造核心能力的竞争创新型文化以这种战略范式为基础,着眼于企业和产业的未来来开展和引导创新活动,以推动企业各方面的创新活动来逐步塑造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创新型文化的构建更需要富有挑战性但又具有前瞻性的组织愿景的引导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以及充满激情的管理队伍的带领

(二)人本文化

创新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创造的过程,新知识的创造非常强调相互合作,知识分享和开展建设性的冲突,因此,创新型文化的塑造注重员工在知识专业和思维方式上的多样性;而且员工的知识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默会的知识,只有在员工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知识分享和相互合作传递默会知识的效果因此,创新型文化不仅强调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上要便于员工交流沟通和协作;而且更加强调一种人本文化,重视每一个员工的创新价值,注重决策的民主性,尊重员工的意见,对员工充分授权;注意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鼓励员工进行合作和沟通

(三)鼓励冒险允许失败激励创新的价值观念,是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灵魂

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把高新技术发明应用在本企业的主导产品上,从而不断地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成功,无疑会带来高额利润良好的投资回报一旦研制失败或产品没有市场价值,巨额的投资就会付诸东流,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巨大影响如果缺少激励机制,开发人员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承担失败的风险因此,创新型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冒险,允许失败,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成功的创新型企业无不以“追求卓越”作为经营理念,形成了敢于冒险大胆创新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根据以往理论研究的成果,及对创新型文化的界定和特征分析,笔者总结了构建创新型文化的十二个要素

1.被企业员工理解和广泛接受的富有挑战性的企业目标和愿景:必要要素

2.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和尝试的企业家:必要要素

3.有效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管理队伍:必要要素

4.鼓励冒险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容忍善意的失败:必要要素

5.员工允许参与决策,自由发表意见,欢迎异议:较强的必要性

6.倡导相互合作知识分享和相互沟通:较强的必要性

7.各级管理者在支持创新容忍失败上的表率和言行一致:较强的必要性

8.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给予及时的认可和奖励:必要要素

9.便于信息沟通和创新协作的组织结构和部门设置:辅助要素

10.注重员工知识结构专业思维方式等的多样性:辅助要素

11.树立来自一线员工的创新模范和典型:辅助要素

12.注重培养员工创新自主性和实践的主动精神,授权充分:较强的必要性

三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蕴涵着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管理方法制度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历史传统等等,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在企业的价值观念中要确立创新求变追求卓越的内涵,要形成并推广以创新为重心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激发创新精神,鼓励创新行为,促进创新成功

(一)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其次是制度的创新

创新首先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着企业的市场方略营销策略竞争策略的制定,也决定着企业的各项有利于创新制度的制定

企业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创新,还包括与产品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创新,如品牌商标服务,以及管理方式方法,人力资本运营等,形成一种有效的创新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里,与这个企业与生俱来的企业文化对于催生创新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何进行观念的革新是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关键

企业文化因素决定了企业对市场的选择,影响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而创新观念常常能使企业出奇制胜企业创新从本质上看,是为企业赢得竞争实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只以一种模式是适应不了飞速变化的市场,只有不断创新,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才有竞争力,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获得市场巩固市场,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此,顾客满意度是很重要的,而顾客需求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企业必需靠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一般地说,新产品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顾客在使用产品中产生不满足感,需求功能更齐全更先进的产品,企业顺应消费需求推出新一代产品;二是新产品先于消费需求而产生,企业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引导消费,让公众认可接受新产品在竞争时代,第二种更为重要,企业不能跟在顾客后面,而必需去创造需求,引导需求,指导消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市场走势

其次是将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外化为有利于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建立各种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政策制度,包括创新与政策支持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

创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与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规章条例组织结构等良好的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本保证如果企业只有创新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而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和落实,那么企业的创新只能停留于观念上在现阶段,我国企业设置和构建的创新制度文化应包括:创新组织体系的设置创新的行为规范创新的管理制度创新的激励制度创新的考评制度创新的约束制度等等

美国的硅谷虽有许多企业,但宏观地看,它又是一个整体,硅谷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整体氛围,“硅谷最为崇尚的是尝试的自由创业的快乐和对技术创新的兴趣”①美国《商业周刊》把“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硅谷文化归结为硅谷成功的四大要素之一IBM的成功就在于“IBM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环境,这种环境由于强烈的信心和原则而与众不同它几乎绝对影响着雇员并间接影响着顾客”②

国家的政策企业政策支持同样是很重要的,德国在1995年推出《创新促进计划》,目的就是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发明和创新的环境,意大利也是通过立法鼓励企业创新使创新活动得到法律的保护③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领导的重视,二是全体员工的参与

领导的作用至关重要领导者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是营造环境的重要一环公共关系学中,“公共关系的动力来自最上层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公共关系实务,同样也适用于企业文化企业环境的建立因为,创新既有人员本身素质能力问题,也有机遇环境问题后二者甚至起主要作用有了后二者,才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创新欲望,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一个创新的企业确实需要在管理作风上表现出乐于接受新的观念,在人员政策上鼓励有新的创造发明,在制度上面向顾客并吸收他们的创新意见,在技能上将革新观念转化为行动”④这些都必须依靠领导的重视并在企业政策层面的具体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支持

创新动力的第二方面是员工有了领导的重视和各项制度,“但如果员工不信任企业,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自己的好主意,公司就无法获得新观念”⑤,同时,员工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整体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海尔提倡创新,提倡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提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让每个员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在员工中兴起技术革新之风,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成功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一种“育人”文化,能够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不但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还要使人尽其才

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强调人的因素现代企业的成功,机器设备已退居次要地位,人员素质日显重要加入WTO,企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企业必须重视“会跑的资产”,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如果人才总是外流或者流进的人才不如流出的人才,那就不正常了现在提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还应加上以政策留人以环境留人

人才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人才二是全体员工素质全员素质关系到企业创新环境的建立,长虹文化别重视提高全员素质,并把它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根本手段,投巨资对员工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在全员素质中,特别要重视群体合作精神,也即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卡尔•佩格尔斯认为日本公司获得高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⑥,使每一个雇员对公司的事都负有责任,都负有管理的责任,“这样,每一个雇员就承担起了全部个人责任这种个人承担全部责任的作法,使得每个雇员对团体有一种归属感,并成为很好的激励手段结果,“个人的成就和公司的成功就结合在一起了”⑦,联想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是“三心”,即“高层领导的事业心中层领导的进取心普通员工的责任心”,形成上下的通力合作,是联想制胜的根本保证首钢集团的创新活动与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相结合,形成一种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为首钢集团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3.

[2]王志强.王江.浅议企业文化建设[J].中外科技信息.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