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继续教育学院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理念 课程资源 远程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and Effectiveness of Hanzhong City Implement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Continuing Education
YU Junguang, LI Li
(Ha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zhong, Shaanxi 723002)
Abstract Prerequisit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rge-scal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policy, resources and ideas. Hanzhong City,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taff to continue education base depth research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the courage to explore, extract good practices from a variety of training, take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concep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out of the distinctive road equipment in recent year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rovince by the attention. Based on the other hand, in recent years, continuing education work, to various training institutions, training managers played an "initiate" role.
Key words continuing education; idea; curriculum resources; remote training
汉中市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始于2010年。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组织管理人员研读有关继续教育文件精神,同时开拓思路探索工作方法。2011年10月,在全省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作为大会唯一发言代表介绍了开展继续教育的做法和成效,陕西省人社厅副厅长雷宝岐在讲话中说,汉中市继续教育基地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工作做得实、做得细,有思路,有想法,有成效,在全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几年来,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计生、建设、民政等部门支持下,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状态良好,先后有近50000人次接收了“公需科目”、“专业科目”的培训,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高度评价。为了达到共同学习、积累经验的目的,本文特将我市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探析。
1 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2010年6月,汉中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依托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1年7月,陕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授予“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学院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教育与培训部为基地的常设办公机构,并对基地办公室人员职责做了明确分工,对报名、缴费、注册、选课、考核、学时认定、学时登记、试题管理、网络监测等都安排有专人管理。在基地建设方面,提出以“内敛素质,外树形象”为要求,一直把继续教育基地作为宣传学院、开展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年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审议工作计划,讨论、研究解决基地建设经费、课程建设等问题,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师资建设、工作思路等诸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此推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科学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彦、院长余德华、副院长华百涛、宋汉文等都先后就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发展、信息化建设、课程设置、资源开发、对外联络等问题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协调处理跨部门的工作关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大胆探索、调整思路
在培训管理上,我们采取以院本部开班为主、以送教上门为辅的组织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2010、2011年,我们通过“集中面授”的形式累计完成1.6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
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要求“送教上门”的单位越来越多,我们也深感传统“集中面授”形式的弊端。由于参训人数众多,每期培训的师资、设备、场地等落实起来非常困难,教学组织、考勤管理、考核过程也不太统一,管理服务、安全要求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培训的综合成本较高。我们通过认真学习《陕西省“十二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2011年4月,学院派人到四川省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考察之后,深深地感受到“远程培训”将会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构建全新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于是,我们就萌生了将“集中面授”的培训形式过渡到“远程为主、面授为辅”的培训形式。
在电脑科技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我院先后召开开发网络平台与管理系统的座谈会、论证会、报告会等。会议达成了共识。都认为利用远程网络平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可以改变传统的面授学习方式,使参训人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既可以解决参训者的工学矛盾,又能满足参训者自主学习的需要,而且参训学员的报名、注册、选课、在线学习、学时统计、考核成绩、培训状态等都能通过网络管理即刻生成,各单位管理人员也能通过我们分配的专用管理账户随时汇总本单位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极大地降低培训运行成本、提高培训管理的最佳效益。2011年9月,“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进行测试;11月,学院邀请市人社、教育、卫生等部门领导,部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教师对网络系统进行了观摩、讨论,最后通过了评审。学院决定从2012年起,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将调整为“远程为主、面授为辅”,并在信息化建设推进中,逐步过渡到“远程培训”。
3 深入调研、科学谋划
为更深入了解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研究培训需求,基地领导先后到南郑县中学、汉中市第四中学、汉师附小、汉中市实验小学、汉中市中心医院、汉中市人民医院、汉中公路局等基层单位进行走访、调研、交流,并深入到留坝、佛坪等山区县的单位实地考察,听取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后的感受,仔细了解基层单位对继续教育培训中的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服务支持等意见建议。并结合《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意见》精神,科学谋划培训方案和课程建设。本着“提高素养、创新理念、适应发展需要”的思路,从学院各系部精选“主讲教师”,并将各行业推荐的“行业专家”补充到培训师资库里,组建了学科门类齐全、工作领域广泛的培训团队。
为了使继续教育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受学院委托,2013年4、5月份,培训部继续教育考察组一行先后赴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活动主要围绕“如何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如何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出优秀培训课程”、“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增强继续教育发展动力”三大主题展开。通过学习考察,考察组同志深深体会到: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各院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均达到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教育思维下的继续教育工作附属地位正在被发展前景无限广阔的继续教育现实所改变,全新的终身教育理念像一只无形的手将继续教育工作推向了新世纪教育的又一个制高点上,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4 科研引领、深化内涵
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工学矛盾”,我院拨付专项资金,自主研发,建成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继续教育学习、管理系统,构建起快捷、高效的继续教育模式。使培训工作逐步从“面授为主”过渡到“远程培训为主、面授培训为辅”的形式。通过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项目、拓展服务空间,逐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网上在线注册、选课、培训、考试和管理,使“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的课堂,成为继续教育的专业化网站。
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素质。坚持利用每周例会学习、讨论有关成人继续教育论述,如《教育部关于加快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发展战略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转型与展望》、《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模型》等。通过学习,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在学习基础上,向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申报的两个继续教育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反思》、《利用远程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策略》等有关继续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六篇。2013年,先后又申报了陕西省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继续教育办学行为约束机制研究》、汉中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发展项目”《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与开发应用》。根据“公需科目”培训需要,已经开发、出版了《汉中历史人文专题》、《常用文体与科研论文写作》、《汉中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等继续教育教材;并与电脑科技公司合作,已开发、录制了八门网络培训视频课程。2014年拟开设的“公需科目”《“中国梦”与汉中“三市”目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汉调桄桄的演变与欣赏》、《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变与处理》、《社交礼仪》等课程资源正在规划开发。
5 完善制度、做好服务
我院按照陕西省和汉中市颁布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研究制定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职责》、《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制度》、《继续教育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20项制度和规定,为全市继续教育的规范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政策依据,使继续教育基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在培训期中有工作小结,年底有工作总结。按照年初召开 “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会议”、“继续教育基地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等会议精神,把服务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改善培训环境,并主动走出去为偏远山区集中上门服务,用真诚搭建和沟通交流的桥梁。强化全体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培训过程中,树立一切为了学员、时时处处为学员着想的意识,积极主动为学员排忧解难,做到百问不烦,笑脸相迎,热情周到,主动为来办事的学员提供方便。
6 采取措施、注重实效
自从我市将继续教育工作与职称评审、晋级、备案挂钩以来,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继续教育基地也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克服人员较少,培训任务量大等困难,主动换位思考,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那些偏远山区留坝县、佛坪县以及下属单位较分散、办公地点较远的单位,基地克服困难派人上门现场去开展报名服务工作。同时,通过“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的办公系统简化管理工作程序,让各有关单位少跑腿,提高工作效率。立足实际,变换培训手段,依托“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的学习、考试平台“以网络培训为主,面授培训为辅”。 网络平台根据要求,开发、制作培训课程资源,组织学员在线学习、考试、在网上解答相关问题,收集、整理、提供学员在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
我们为管理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制作操作指南,提供教务管理服务,为培训提供教学、学习、交流的数据,并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通过网络准确统计和反馈网上学习学员考核成绩。在网络培训中,采取以单位管理的形式,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远程培训的组织管理、信息统计上报,提供学习平台,每个单位指定一名专人负责,指导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网上注册、选课、考试和技术指导,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过程的监测与督促,组织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辅导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时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员以及那些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单位,我们以延长报名时间、灵活进行补训。对那些及时完成了网络学习、考试成绩合格的单位或个人,我们主动电话通知来办理继续教育证书上学时登记。
继续教育工作历经四年,实践证明,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它确立了专业技术人员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的理念,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起到的推进作用是潜在的、影响是明显的。目前,全市各相关单位都能够按照省、市的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基地的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7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继续教育基地十分重视培训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将有关培训动态到陕西省教育厅、汉中市人民政府网站、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网站、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站上并及时上报培训信息,加大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基地网站各栏目里的相关材料也及时上传,以促进各单位之间、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每年在各类媒体发表有关继续教育的新闻报道20余篇,在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站信息30余篇,有效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特别是2013年6月5日,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发表了《汉中职院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网站作社会效益明显》,报道了我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情况;汉中日报也在2013年11月5日发表了《我市市级继续教育不断扩面增效》报道了我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情况,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自信心,社会反响良好。
20XX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题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县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共15个学科。这次培训全县共有407名专任教师参加。
08年新课程骨干培训省级培训的工作6月份开设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4个学科。省级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第二期培训班报名我选拔了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或教学能手参加了培训。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广大农村教师心里健康教育水平,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师队伍和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我县选派了中小学2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并于12月份进行了二级培训,共培训县级骨干教师小学76人,中学38人。
为全面提高全县语文、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经与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洽商,沾化县教育局聘请华东师大知名教授、专家对我县初中语文、数学两科教师进行暑期培训。8月11日—13日,全县初中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暑期培训班分别在县实验中学、沾化一中老校区顺利举办。8月11日上午,平金明局长、杨金明委员及华东师大汪晓勤教授、李俊副教授出席数学班开班典礼,王立村副局长、杨福泉主任、郑桂华副教授、沈龙明副教授出席语文班开班典礼。培训班每天授课6小时。全县初中语文、数学各140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班,各初中语文班、数学班各派一名教育干部带队参加培训。
五位华东师大教育专家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讲授各具风格,见解深刻,且紧扣教育实际,表现出了深厚的学术功力和崇高的学术风范,有力地诠释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中国教师精神。参训教师听专家报告,恪守时间,状态投入,如沐春风,一致表示不能再只靠一根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必须凭借教育科研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
三、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开展专项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师范类待就业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近几年来共招聘师范类毕业生385人到学校任教)研究制定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充分运用现代化远程教育等手段,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质量。
四、教育创新人物。为激励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牢固树立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理念,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推动我县基础教育改革顺利实施,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滨州市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的通知》(滨教[20XX]46号)精神,对全县中小学教师、校长开展了“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在自下而上,层层推选的基础上,对乡镇、县属中小学推荐的26名校长、教师进行了认真评审,共选出6名县级教育创新人物参加市级以上教育创新人物评选。
nn40.com
五、中小学校长培训。20XX年新年伊始,按照县制定的“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落实了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对全县中小学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展开培训。对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尚未参加提高培训的校长,以及虽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但时间以满5年的中小学校长(含高中校长)进行提高培训,年内培训中小学校长116人。培养造就了一批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和学校管理的带头人和专家型校长。
六、语言文字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进全县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县语委的领导下,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开展创建“普通话示范学校”、“校本示范学校”和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20XX年教师教育科工作计划
一、为适应新课程实验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推进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工作创新和校长发展,提升义务教育阶段我县中小学校内涵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根据年初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计划,继续开展了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培训。
二、继续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其中小学四个学科,中学三个学科;安排20XX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和高中校长、教务主任及政教主任素质教育专题培训。
三、配合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展示我县多年来推广普通话和素质教育的成果,组织“中小学生普通话大赛”。按照工作安排对部分教师进行了普通话测试和部分教师的普通话换证工作。
四、由单位申报县初审选出部分中小学校参加全市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普通话师范学校’和“校本示范学校”评选。
五、加强中小学名师和骨干队伍建设和新课程师资培训。
六、继续做好新任校长的任职资格培训,规范和加强我县幼儿园园长培训工作。
七、继续组织参加“山东省年度教育创新人物评选”活动。
八、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研修手段,开展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
关键词:学分互认;高等教育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刘华(1974-),女,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研究和项目评价。
姜为(1968-),男,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研究。
一、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学分互认是指已经获得由国家统一认可的各级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给予的学分如何科学地转换为所需的学分,换句话说,以前在别处已经获得的学分能否全部或部分地转换为当前所需的学分。①本研究涉及的学分互认,广义的概念等同于学分互换或学分转换。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杨黎明对此进行了详细介绍。① 学分互认的转换方法包括个人化和结构化两种。学分转换机制也多种多样,包括并入机制、并行机制和合并机制等。②
随着学分互认的发展,其领域内也引申出其他概念,如学分折算、学分银行和学分补偿等。
(二)意义
1.学分互认是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全球化,也意味着教育的无边界。学分互认可以打破教育领域的封闭状态,促使受教育者共享特定区域内乃至全世界的教育资源。③为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学分互换作为校际交流的媒介工具,成为推动国际教育交流的手段,意味着新的教育合作交流模式的产生。
2.学分互认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必然趋势。根据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年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该模式认为,普及高等教育将通过增加入学学生人数实现(往往是通过非全日制学习或夜校的方式),非精英院校将通过学分互换最终与学位授予院校建立进一步联系。④要想实现教育部提出“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教育资源的短缺是关键。学分互认可以整合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教育的资源,解决部分学校扩招后师资、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盘活教育资源存量。
3.学分互认是教育终身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要适应终身教育,创建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就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其内容之一,就是要建立各种类型、形式和各个层次教育的有机联系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网络,最终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因而,学分互认和课程互换作为教育衔接的形式和中介,是实现教育立交桥的前提条件,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⑤
4.学分互认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和受教育者个性化要求的体现。学分制的教育形式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而学分制的更高境界就是实现学分互认。学分互认可以建立起校际之间专业共建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现状扫描
(一)学分互认在国外⑥⑦⑧⑨⑩
学分互认在国外已经有悠久的历史。这一机制的世界级典范当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在美国这一学分制盛行的国家,学分互换很普遍,即使在高中也有推行。北美自由贸易区(含美、加、墨三国)l994年以来,先后五次举行高层次会议,通过了校际学分转换协议。
在亚洲,1991年由亚太地区高教组织组成的亚太大学交流会(UMAP),运行了UCTS机制(学分转换机制);韩国于1997年建立起一种学分库制度(学分银行制度);日本在各类高校实施学分累积加算制度和学分互换制度以及“等效制"教育制度。
学分互认在欧洲、美洲、东亚地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也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一文中也提到“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计划的会员国,应进一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实现未来全球知识社会的大团结,包括通过大力支持六个政府间委员会的联合工作计划(1999-2005年)和制定学分转换制度。"
(二)学分互认在中国
在中国学分互认尚处起步阶段,各种教育领域和各种形式的教育都开展了或多或少的实践尝试。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其归结为普通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网络教育领域和成人高等教育领域。
1.普通高等教育
据文献报道,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普通高等教育领域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学分互认的模式。较近的区域,主要表现为在相邻的学校间或“大学城"内开展合作,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相距较远的高校间教学内容或课程设置等的交流,往往是通过签订合作办学意向书的形式来进行。⑦
以复旦大学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为例。通过“互选课程、互认学分、互借图书、名师巡回讲课” 复旦大学参加了上海东北片9所学校合作办学活动,也加入了上海西南片高校的跨校修读选修课程活动;其次,在“长三角高校间学分互认、资源共享模式”中,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五所高校签订了协议;还有,与香港大学、伯明翰、诺丁汉、墨尔本大学等16所国内外大学互相承认学分。
该校对学分互认(学分转换)的规定如下:学分、课程相近或相同,学分换算时只记入成绩和学分,不计入平均绩点;跨校修读和校内辅修成绩的学分转换限定在5学分;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的学分转换限定在8学分且是单向学分互认。
2.职业教育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在所有职业学校中实现学分互认。各地进行了积极地实践和探索。如厦门市各职业学校通过创办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相互承认学分;青岛市规定,对学生取得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岗位合格证书以及竞赛中的表彰等,按不同标准奖励学分;江苏省推进区域内学分互认,承认学习者已有学习和职业实践的经历,探索建立职业学校学分累积和转换信息系统;上海市允许区县、行业所属的学校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之间相互承认学分,探索承认学生已有的学习和职业实践经历折合学分的途径,并依托教育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实践经历信息库。
3.网络教育
教育部正在规划依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实现异地学分互认制度;同时,在对新增的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25所高校也提出推动校际间的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作为跨地域多高校学分互认的第一案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联合办学"项目,旨在利用天地网远程教育平台开,探索新型的网络教育联合办学模式。该项目涉及到五所学校(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宁夏大学和大学)的普通高校和网络教育的学生。截止2004年9月底,96门课程列入五校教学计划, 24 791名学生共享选课41 610门次,17 056人次获得五校的学分。这是普通高等教育与网络教育之间衔接和沟通的一次试验,为跨区域和跨教育类型的学分互认提供了经验,也为进一步的实践提出体制上的要求。⑩
4.成人高等教育
(1)学历教育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实践方式有两种――免修和联合学分。
免修: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一直以免修的方式承认学生在其他教育形式的领域、其他学校中修得的课程。以复旦大学为例,免修类型包括:高一层次课程的免修;同一层次课程的免修,主要表现在与其他教育领域以及他校的学分互认,如普通高校、自学考试和其他成人学历教育;低一层次课程的免修,如低一层次的专业可免高一层次的某课程;资格证书的免修,如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等。免修课程以英语为主,人数由2001年149人增加到2006年670人,增长了近3倍,比例也从18%上升到29%。
联合学分:成人高等教育早在八十年代后就已经开始试点联合学分这种学分互认模式。1986年,上海市26所职工大学和11所独立设置的区办成人高校分别创办了联合学分制,采取“选课自由、形式多样、就近入学、课程互通、学制灵活”等措施。在成人高校生源普遍短缺的情况下,1987年上海各联合学分制大专班仍拥有学生近5000名,目前各业大还拥有着近七千人的在校生。每所大学的学分包括联合学分和自管学分。联合学分由联合学分处管理,该处负责统一制定教学计划,统考等。跨校修读的费用由学籍所在学校和修读课程学校共同分担,采取学校间结算和学生直接缴纳两种方式。
(2)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开展了与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和学分互认工作,如江苏省自学考试在全日制高校建立“自考学院",浙江杭州商学院率先进行自考与在校本、专科教育的学分互认;试点与高职高专的沟通与衔接,如江苏省将选择部分高校与有条件的高职院挂钩,联合开展自学考试“专接本"试点工作;与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进行合作,如全国自考办陆续承担了清华、浙大、北外等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考试工作。此外,自学考试本身的免考规定,就是对已经取得我国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历的考生,会根据专业具体情况,做出免考安排。
(3)非学历教育(培训)
非学历教育(培训)与其他教育类型之间的融通表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和外语培训两个项目。前者是目前较为流行的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沟通的形式之一,以非学历培训的途径与国外相应的一所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外方学校承认学生在中方院校学习的学分,完成学业后获得国外合作学校的文凭;后者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对英语模块证书课程学分(非全在线学习模式)与学历教育课程学分实施学分互认。
上海正在逐步推进“非学历教育成果认定制”,打破学历与非学历教育间的沟壑。据悉,即将出台的《上海市终身教育条例》里将包含此方面的细则。上海准备以一些民办高校为试点,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学分对接。
三、原因分析
由前可见,国内各教育领域对学分互认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实践程度亦不一样。同层次的学分互认比较多,学分折算和学分补偿比较少;同一教育类型内的实践比较多,不同教育类型间的实践比较少。为此,笔者将其划分为四种心态。
一是强势心态,以讲求质量、谋利益为出发点。诸如普通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中的重点高校,对于学分互认持异议,较少涉及该领域。
二是改革心态,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提高加入WTO的竞争力,促进自身的声誉。如部分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积极进行与国内校际间协作,与国外学校进行意向签订。
三是弱势心态,为生存积极提倡和探索这样一种新的模式,以增加学校生源,提高竞争力。如网络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的自学考试和非学历教育等领域。网络教育属于新生事物,生存问题是关键,需要提高社会对它的认可度,所以对学分互认表现出高涨的热情。职业教育借助大环境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中职业教育的实践,也较重视学分互认的探索,尤其是政府。自学考试随生源的下降,生存问题凸显出来,所以积极进行了各方面的探索。基于市场经济的非学历教育的培训领域,虽然实践不多,但借助终身化教育的趋势也想积极提倡学分互认,增加自己的优势。
四是中间心态,表现为不闻不问、无可奈何。如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其自身地位无法与普通教育相比,属于弱势群体,但与其他教育类型(网络教育、职业教育)相比,它又属于稍强势群体。因其地位的尴尬,成人学历教育自身既有远期的生存问题,近期又可以维持,故采取了中间心态。虽然成人学历教育采取中间心态,但却对学分互认的某些模式(如免修和联合学分)有着不短时间的实践,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学分互认虽然得到了政府、部分高校的重视,看似轰轰烈烈,但目前的实践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突破。为什么大家会对学分互认表现出如此不同的心态呢?
1.各学校在培养目标与培养人才层次方面的不同,给学分的互认带来了难度。由于执行的是不同规格的教学计划,同一专业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亦存在着较大差异,客观上为各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同一教育领域内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中外交流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
2.学分设置及质量标准不规范,没有统一标准。各校各自为阵,情形千样百态。即便在学校内部,学分与学分之间在价格、学时和质量上也是不等值的。学分通兑系数更加难以确定。这种事实存在的“学分不等值”的背后是学校天然固有的所谓“贵贱之分”。
3.管理操作上亦有不少难度。现在高校缺乏专业管理经验和操作技能,管理难度增大,管理成本提高。
4.相关政策不配套。学分制不仅需要教育内部政策的改革,还需要物价、人事、劳动等部门各项政策的协调。学分互认作为学分制的最高境界,需要政策环境的支撑。
5.利益问题。学分互认可以提高相邻高校之间资源共享。但一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按选修课程收费,那么学分的收费问题又会给校际资源共享及其开放程度设置障碍。实质上深层次原因是利益的难以协调。每个学校的资源利用都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保证学费收入。学分互认对其利益是否促进或阻碍,也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各形式、各领域对学分互认采取的心态及现实选择性。
若想建立广泛的学分互认系统,完成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至少需要政府、学校的共同努力。就政府层面而言,政府的功能是管理学分互认系统,管理包含法治法规和政策方面,也包括技术和服务层面,建立管理机构,制定运行规则。就高校层面而言,各高校探索和实施学分互认系统,建立课程体系,实现计算机化管理,探索新的实施模式。
注释:
①杨黎明.学分互认的依据是“知识点”的多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6)19-21. ②丁兴富.论组建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J〕. 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42-45.
③李晓佳.全球视野下的学分互换探析〔J〕 .世界教育信息,2005,(8) 21-22.
④马丁•特罗.濮岚澜.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5-16.
⑤何静.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相互衔接〔J〕.理工高教研究,2003,(1) 32-34.
⑥李志宏.美国、日本、中国学分制之比较及完善我国学分制的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1994,(2) 11-13.
⑦李联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学分互换探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 (6) 17-20.
⑧赵卫平.李颖.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从单一功能到双重功能的转变〔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31-34.
(一)软件工程监理的必要性。
我国软件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今为止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第一,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完善,尤其是在软件的著作权和税收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争议,与软件产业特点相符合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第二,国内软件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虽然我国的软件企业数量很多,但是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因此与其他国外的大型软件企业相比,还缺乏核心竞争力;第三,我国的软件人才非常缺乏,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精尖人才,大多数从事软件工程的人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软件应用、软件教学,真正从事软件开发和软件管理的人才非常稀少;第四,我国的软件企业管理水平落后,一套软件系统在开发或者维护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无疑增加了软件系统的成本,从而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
(二)软件工程监理的紧迫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我国软件产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引入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机制。同时,软件工程监理机制的引入不仅仅具有必要性,而且还具有紧迫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软件企业对监理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国的软件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一些软件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但是一些小规模软件企业的发展却受到了资金、人才和技术创新等条件限制,从而阻碍了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同时,一些大型软件企业需要对人员、技术等内容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软件企业对于软件工程监理机制的需求是迫切的;第二,用户对监理工作的迫切需求,用户作为计算机软件的最终使用者,却往往无法对软件开发进行全程的了解,用户对监理工资的迫切需求主要是:一方面,用户需要慎重选择软件开发商,需要通过软件工程监理机制深入了解软件企业的价格、优势和技术等等,才能够最终确定软件开发商;另一方面,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明确用户的需求,同时用户也需要及时掌握软件研发的进度和质量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软件工程监理机制。
二、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的基本内容在不同的软件工程阶段有着不同的体现。因此,可以保证软件工程监理机制在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和管理功能,从而确保软件工程的顺利实施,解决软件工程在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下面分别根据软件工程的不同阶段介绍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的基本内容:
(一)软件工程需求分析阶段的监理内容。
需求分析阶段是软件工程的重要阶段,也是软件工程开始实施的阶段。做好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对于项目的设计和实现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软件需求分析这一重要阶段,必须要引入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机制,软件工程监理在软件需求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阶段进行管理,促进用户与软件设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由于软件系统的用户和软件系统的设计人员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如何能够将用户的需求清楚地表达给软件设计人员,这是软件工程监理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软件工程需求阶段的重要内容;第二,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另一个内容是监督,监理人员需要监督和确认用户与软件公司之间的需求分析材料,监督和管理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文档和协议等等。软件工程监理人员通过对需求分析阶段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软件工程需求分析阶段的顺利进行,从而推动整个软件项目的进度。
(二)软件工程招、投标阶段的监理内容。
用户在明确自己的需求之后,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选取多个软件公司来竞标,并从其中选择一个实力较强、更适合设计和研发产品的公司。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在该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软件公司的报价进行监督,软件公司在进行竞标的过程中会提供一定的报价,同时提供该报价的支持依据,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监理人员需要对该报价进行监督,通过分析该报价和支持报价的依据,从而确定软件竞标公司的报价是否合理,并协助用户最终选取合理的报价;第二,用户在选择软件公司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参考多个软件公司的报价以外,还需要对软件公司的技术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因此,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监理人员需要在该阶段对软件公司的投标书进行认真审阅,并针对软件系统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深入对比,从而确定软件公司的技术实力。
(三)软件工程实施阶段的监理内容。
软件工程的实施阶段是软件工程中的核心阶段,该阶段的进度和质量直接决定了软件系统的质量。因此,在软件工程的实施阶段也必须引入软件工程的监理机制,其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软件工程的概要设计阶段,监理人员需要根据软件工程的概念,监督软件公司进行软件系统的概要设计,需要与软件公司进行协商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按照工作计划确认软件公司是否按时完成工作内容,这样才能不断督促软件公司进行软件系统的概要设计,并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进度;第二,在软件工程的详细设计阶段,监理人员需要对详细设计的文档进行审阅,确保详细设计的方案与概要设计吻合,同时针对一些需要变动的地方进行及时修改,确保详细设计方案的完善性,不断督促和推进软件系统的实现。
(四)软件工程测试、验收阶段的监理内容。
软件系统在进行详细设计和实现后,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够使用和运行,因此测试和验收阶段也是软件工程的重要阶段,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软件工程监理工作也在该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监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软件在进行测试和验收之前,需要将软件系统进行部署和安装,在这一过程中,软件工程的监理人员对软件实施人员进行监督,确保其安装步骤和部署方案符合规范;同时,软件工程的监理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地运行;第二,在软件工程的测试和验收阶段需要用户的参与,因此软件工程的监理人员需要对用户和测试人员进行协调,使得用户和测试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助,从而确保测试和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当用户和测试人员在验收测试阶段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软件工程的监理人员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协调。
三、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体系的建立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监理工作非常重要,是解决目前软件工程问题的重要方案。但是,由于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监理体制发展时间较短,详细和完善的监理体系还没有建立。为促进软件工程监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监理工作的内容和目标。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软件工程的监理工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在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中引入软件工程监理机制。但是,建立和完善软件工程监理体系,首先要明确监理工作的内容和目标,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软件工程监理工作在软件工程不同阶段的内容和目标,软件工程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都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因此建立软件工程的监理体系,需要明确软件工程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从而明确软件工程监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第二,虽然软件工程划分为各个阶段,但是这些阶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建立软件工程监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紧密联系,不能将其生硬地分割开来,从而保持软件工程和软件工程监理体系内容的完整性。
(二)完善监理工作的质量监督方案。
随着软件规模的逐渐扩大,软件质量问题成为阻碍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难题;软件系统的质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软件系统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问题,都是软件质量问题的重要表现,因此在建立软件工程监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完善监理工作的质量监督方案,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充分了解用户对软件系统的质量要求,软件质量是衡量软件系统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进行软件工程监理工作时,必须要充分了解用户对软件系统的质量要求,并将这一要求充分实施到软件工程的监理工作中,从监理工作的各个阶段提高对软件质量的监督力度,从而不断督促软件公司的软件设计质量;第二,对软件系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软件工程的监理人员可以利用第三方测试机构对软件系统进行独立测试,确保软件系统的功能和质量能够符合用户的需求;同时,在软件公司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要不断确认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这也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