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年级数学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普遍不被重视,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偏安一隅,自生自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施全凭执教老师的自觉,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可想而知。初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甚至不少的学生来自乡村小学,信息技术基础普遍较差,甚至是零基础。在立足学情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以信息技术中考为方向,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以教材为纲,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改造。本学期主要学习了打字练习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windows7系统的操作。信息技术课长期得不到重视,绝大部分家长也视电脑为洪水猛兽不让孩子接触,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差,在学校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也得不到保障。本学期用了一半的时间进行标准指法的打字练习,想要给孩子终生使用电脑打下一个良好的习惯和基础,可由于练习时间没有保障,效果不太理想。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Windows7操作系统的学习,学生大体上明了硬件和软件的作用,以及一些通适行的操作,能对文件及文件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掌握对它们的基本操作。
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很多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用来放松的、换换脑筋的,并没有视其为真正的课堂。首先向学生讲清楚信息技术是中考的一个科目,也是伴随我们一生的必修课,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掌握好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是如虎添翼。
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本学期严格课堂管理,无论是课堂纪律,还是卫生保持都做得不错。学生进入机房不准携带任何零食;课前检查机器和卫生,认真填写上机记录;老师讲课时专心听讲,不准随意说话,对实际操作时无所适从的学生及时提出批评并要求他们站着听课、及时关注他们接下来的操作情况,持续关注并跟踪指导;离开机房时,学生统一把凳子放到桌洞下面以保持机房的整洁,对违规者由值日班长通知本人并扣该生的量化管理分。
帮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信息技术课本并不是每人一本,而课本与我们学生的学情也很不合拍,每周一节课知识点不容易得到巩固,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学期我要求学生每人一个专用的硬皮抄作为信息技术笔记本,不带笔记本不准上机。一开始很多学生都是临时拿一个打草本来应付,经过
两三个星期的整顿,本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怎么记的问题又来了。小学时,他们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对课堂重点内容也不会整理,我对课堂笔记的格式提出来具体的要求,对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及时提醒,并向学生展示特别优秀的课堂笔记,引导他们从书面、格式到内容都逐步规范。为了让学生重视课堂笔记,在每节新课之前,先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阅读上节课的笔记,然后合上笔记,等待老师提问。
宽严相济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老师既要板起面孔严格要求,又要放下身段与学生互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课堂纪律是必须的,适当的惩戒室必要的,但也不能总是虎视眈眈的一副冷面孔,对学生也要适度的奖赏和鼓励,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通过赞赏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敢和你交流、愿意和你交流、喜欢和你交流,进而体验学到知识的快乐。有安静舒心的学习环境,有充满爱意的师生交流,有老师的赞赏和鼓励,学生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才会向往你的课堂。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讲课思路,认真上好每堂课。课前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常常不能很好的吻合,也是正常情况,但我们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每堂课下来我都会做及时的调整,并记录在教案上。一个年级12节课下来,边教边改,到最后不能保证每节课都是精品,但起码能做到这节课很流畅,上起来很舒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了山大附中王占钦老师和本校吴志芳老师的课,对他们的信息技术课由衷地板赞叹。他们对课程精心设计,既让学生既学到信息技术的操作知识,又把具有本地特色的情感教育融入课堂,实在难能可贵。在他们的启发之下,我也尽量把情感教育试着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学到信息技术的同时,对生他、养他的脚下的这块土地有更多的了解、更深的感情,真正把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爱我家乡、奉献定陶”落到实处。
做好教学工作之外,学校办公室主任和电教管理员的工作也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办公室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总总 ,繁杂而琐碎,加班加点是工作的常态;电教管理员的工作就是救火队员的工作,无论是教室的一体机、老师的计算机,还是学校的网络,哪里出了问题都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尽量减少对学校工作的影响;每个星期天都要检查、批阅综合组老师的随笔和教案,统计一个星期的考勤情况。
圣人求缺,凡夫求全。圣人离我们太远,我们只求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克服我们的缺点。钱钟书曾说过,“一个人的缺点就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恕不知,这红屁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对自己的缺点,自己最清楚。
【关键词】数学语言;培养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主要靠语言。通过语言,可以窥视一个人的心理世界,了解他的思想态度、为人处世及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针对性地与其进行有效沟通。语言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口头语言用得最多,也最普遍。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来就使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长大到入学年龄,走进学校,才开始接触使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入学之前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交流惯了,因而到了学校学习使用普通话很不自然,觉得普通话难学。他们听不懂普通话,不会说普通话,给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蒙上了阴影,对提高少数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造成不利。因此,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不能不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如此,数学学科也要如此。那么,在少数民族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几点:
1 利用数学课本中的情景图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课本尤其是低年级数学课本,为了适应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及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每个单元导入数学知识之前,都配有一副情景图。这些情景图内容丰富,色彩鲜艳,非常受到小学生的青睐。学生接触这些情景图,爱不释手,总是翻来覆去地看。通过这些情景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知识,努力学好数学这门基础性的课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数学课本的情景图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我在利用这些情景图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时,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情景图的内容,认识图画里各种事物的名称,然后指导学生用连贯的语言把图画内容表达出来。在看图说话中如有个别学生出现语塞,我则很耐心地给与引导,使其把话说得完整。例如一年级下册第8页“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情景图,我教学这个情景图时,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这幅图画画的是小朋友在娱乐场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说话,如有的学生说“星期六的娱乐场所真热闹,有的踢足球,有的掷圈圈,有的玩风车,有的数金鱼”等等,对说得好的同学,我则请他带领全班同学重复地说几遍,直到熟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后,再让学生细看每项活动,引导学生把每项活动蕴含的数学知识表达出来。如通过观察数气球的活动,让学生说出“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通过看了数金鱼的活动,让学生说出“有30条金鱼,7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等等,通过教师有意的训练,学生不仅提高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里,在自己的身边,给自己带来方便,也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数学知识做好铺垫。
2 利用数学课本例题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知识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彩,而选入小学数学课本里的数学知识,是学生现在乃至将来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小学数学课本里的基础知识几乎以例题的方式呈现。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尤其是一年级数学课本,每个例题都配有图画,这样使例题形象直观,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图画,理解图画进而学会分析例题,理解例题,会做例题,直至通过例题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例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书本上的插图和例题的演算过程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如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9页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我在教学这个例题时,先让学生看懂图画内容。使学生知道这幅图的内容是布置教室迎接“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在教室里挂着彩旗和彩球等,使人感受到节日的浓浓气氛。让学生仔细观察彩旗,学生看了彩旗后能很快地说出“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的数学问题,尔后让学生反复地说,直到熟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知道这个题目是把56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最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教师巡视指导。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让学生说出画面内容和数学问题,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 利用数学算式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算式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小学数学中,数学算式主要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我在教学数学算式时,都在有意抽出一些数学算式训练学生说话,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如我让学生根据“5+3=8”这个算式说话。有的学生说“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3只,树上现在一共有8只小鸟。”有的说“鱼缸里有5只红金鱼,3只黑金鱼,一共有8只金鱼。”又如用“28÷7=4”的算式说话。有的说“有28个学生在做操,7个人排成一排,可以排成4排。”有的说“在六一儿童节到来时,小明做了28朵花,小红做了7朵花,小明做的花是小红的4倍。”还有的说“同学们用28盆花摆图案,要摆成4个图案,平均每个图案用7盆”等等。数学算式看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但只要教师精心安排,引导得法,是可以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用算式说话,不仅理解了算式的含义,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利用数学每个单元的结束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紧扣考标,从“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不同层次和“经历、体验、探究”等过程性目标明确中考命题的知识点与重点,从中寻找中考命题的关注点。
2.重温教材(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完成),近几年中考考题中有些题在教材上可以找到它的原型,并且我在新课授课之际,就要求学生把重点、考点、易错点记录在书上,这样,在复习课中学生就会协同我找出课本的亮点,对课本中的一些典型例题、习题重组或改编,提高学生取胜的信心。
3.以《株洲中考—数学指导丛书》为蓝本,作为复习的主导资料,结合课本的亮点,灵活处理指导丛书的知识点,可以不忙于让学生填完,只需学生口答,五天后再由学生自主填完,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对于例题要精讲,中考连接和深化练习的填空、选择采用快速训练,解答题布置作业。另外认真分析去年中考的副卷与四套模拟试卷,掌握试卷的基本特点,适当编题来加强知识点的落实,考完数学后有些学生很高兴的告诉我,有些我在上课出的题跟考题一模一样,其实这只是我在上课时灵感一来随意编的。
4.要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计划可以具体一点但更要有老师处理问题的灵活性,我习惯了每周的最后一节课通报下周的复习安排,方便学生做好准备,在第一轮的基础知识复习(以株洲中考为主)时,每天上完课就布置要复习教材内容,方便学生看教材;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时,每天上完课就布置要复习的专题和相关内容,这个阶段我还适时串讲压轴题;第三轮的考练讲评我们还做了前期铺垫,从开学开始就是每周的星期一的晚自习进行前22题的考试训练,星期三晚自习进行讲评;第四轮的查漏补缺出台了四组易错填空题你和选择题,还征对学生的情况还选取了部分易错计算(乱去分母)、解方程(分式方程不检验)等。
5.努力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氛围,课堂教师提问、做练习,都由“差生”打头阵,优生来做补充,让“差生”的问题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暴露,便于师生有针对性的辅导,我在课后辅导的主要对象也是“差生”,交流谈心最多的也是“差生”,还布置了一个优生帮助一个“差生”的任务,试卷的讲评还是有点照顾“差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差生”的成绩上升很快,取到了预期的效果。
以上是我在今年上期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或想法,虽有所收获,但也还有些差距,我有决心与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不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再创佳绩。
一年级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01-01
目前,在我的数学教育中,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合作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目标是每一个都要进步,都要有所得。经常性的进行小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互动合作精神,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共同思考的能力,另外合作学习还可以让学生能够学会对自身和他人做有效评价。正因为如此,所以这种学习方式被很多一线教师所运用。
1.注重个性特点,进行合作组搭建
现代社会是一个倡导合作的社会,同样在教学中也提倡合作式学习。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提出课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获得结论的学习方式。为了能够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首先应该将班级里的学生,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组。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且心智还不够成熟,各个小组的学习分工、参与程度等方面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所以在进行小组划分时,笔者会按照班级学生的人数,要求两个人为一个小组。在分组之前还会详细的和大家讲明划分小组的目的以及各自所要担负的学习任务,让其能够真正的整体提升。比如说笔者在讲述《20 以内进位加法》该课时,就会以这种分组形式来检查他们各自的学习情况。首先笔者会根据学号或者是他们的作为进行分组学习,最后由各个学习小组相互检查各自的学习情况[1]。要是哪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达到了预期的水平。笔者会给予每个小组成员一些奖励。并要求其按照目前的情况继续努力。对于那些较差的小组来f,这时候千万不可批评,不然很容易破坏他们的积极性,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他们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完善。当学生们完全习融入并习惯了这种分组学习的模式以后,笔者尝试着让两个小组合成一个大的学习小组,由两人扩充到 4 人。比如笔者在教授《前后、左右》时,所采用的正是这种 4 人一组的学习模式。为了能够让小组内的成员真正起到互助的作用,在分组时应该明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受教育能力、性格特点等。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每组成员的配置。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习小组都能够处于同一水平线,相互促进和提高。学生在学习时,由于小组水平较为平均,也增加了他们的合作动力,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2]。另外在人员配置时,应该在每个小组中都安插一个学习成绩优异且有着一定团结精神的学生,到小组中担任组长的职务。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老师平常的安排,组织组员们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帮助成绩落后的同学一起成长。
2.根据合作学习开展情况,加强指导
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进行巡视,仔细针对每一组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有效引导,同时促进学生彼此合作能力的提升。在合作学习刚开始实施时,会出现一些混乱状态,比如说课堂无秩序,嘈杂混乱,每个学生都各自为政,严重缺乏合作意识。针对这种现状笔者选择用鼓励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逐步深入,慢慢融入到合作学习中。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笔者会有针对性的提出阶段要求,只要小组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所提出的阶段性要求就可以获得一面红旗,每一周获得红旗最多的那一组就是本周最优秀的小组,而该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获得一枚红花。通常笔者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位成员必须发表自己的意见来参与小组讨论,刚开始会有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不会说,但经过一段时间基本都能够参与讨论。第二个要求是讨论时保持平静的语态。第三个要求是任何一个小组成员在发言时,其他的小组成员需要安静聆听,在发言结束后,再对其发言进行评价或补充。
3.依据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合作学习内容
在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主动,积极且有意义的过程。该怎样让合作学习起到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一种形式呢?笔者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寻找一个对的目标,也就是确定一个合适的讨论题目。这就需要教师将教材研究透彻,把握好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第一次接触合作学习,所以教师需要相对严格的要求,同时要注意将任务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小组成员身上,让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时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例如在教授"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该课时,首先笔者会让学生们在小组内摸一摸、玩一玩、滚一滚笔者所拿出来的教学模型。让他们讲述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并描述生活中有些物体时这两种形状,小组内列出这两种形状物体最多的,笔者会在这时对其进行表扬。这样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乐趣。更让他们了解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真理。这对他们日后的成长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每个人都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储存,还锻炼了他们探索事物的精神。还有在学习长度单位时,笔者会找一个参照物让学生们进行长度测量,由于一年级的孩子都非常小,还不能独自完成物体测量。这个时候小组的团结性就发挥出了作用。小组成员这时候就开始相互配合一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不得不说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培养小组之间的讨论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比如我们在学习形状的时候,很多学生错把水管上的弯头连接当成角。这个时候可以让小组进行讨论它到底是什么,应该怎样认识水管的弯头的角"。通过这种讨论可以让孩子正确的明白知识中的内容。这对他们的日后成长来说,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意义。为他们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每一个小组的活动结束后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评价总结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各小组进行自笔者总结,在总结中讨论,每个人都可以充分的进行思维拓展,最终获得的结论提交给教师。另外教师也要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不仅要对其成果评价,还要对每个成员的表现予以点评。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在小组合作中自己的表现如何。
参考文献:
一、课前活动,做好铺垫
要上好一节课,课前准备是少不了的重要环节。我校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时,认为《统计》这课的知识点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原始数据的采集。如果当堂采集数据,一堂课40分钟就会有一大半时间不是用于关键的知识点教学,且相关技能如认真画好图表、认真分析数段关系等教学的效果都会打折扣;如果提供现成的数据,虽然能提高知识点教学的时间效率,提高教学容量,却因数据单调而不能形成深刻的记忆,教学效果不佳。经讨论,我们决定将部分数据的采集融入课外游戏中,在不影响学生课间休息的前提下,采集好本课所需的部分数据,为大容量的高效授课做好铺垫。
首先我设计了一份漂亮的个人信息采取卡,内含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栏目,卡面是喜羊羊等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背面是本班的课程表和一两句激励的语言,学生们爱不释手,喜笑颜开,然后提供两台体检秤,在门上用双面胶贴好有标尺刻度的竖条,老师只要求看谁填得最好,看哪个组填得最认真。结果到周三就完成了任务,本人将以上信息内容在教室里填到电脑上,引来不少同学围观,还有几个同学做了“志愿者”,主动帮我报数据。最后,我将全班的数据清单贴在教室前,同学们都争相观看,可能是在将自己的数据与别人的做比较。这样,我轻而易举地将课堂上要花的时间无形地转移到活动中,为本节课的高效打好基础。当然,数据采集的过程我都没有提醒这是本课需要的数据,以保持授课的新鲜感。
二、课堂活动,竞争合作
课堂教学是授课的主阵地,如何把握课堂节奏是教师执教艺术和水平的体现。除了有效过渡外,本课基本采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的形式,将活动贯穿于课堂始终,寓教于乐,轻松完成授课任务。
“你还记得一年级时的身高和体重吗?”这句话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应,学生们实际上并不记得一年级时的体重和身高数据,但由于前几天亲自测量了身高和体重,所以估计得也不会相差太远,个别将身高“米和厘米”以及体重“克和千克”弄反了,引得大家忍不住大笑,如30克的人被说成比一杯水还轻,110米的人被说成比姚明高很多倍的“巨人”,发言的人做个鬼脸,哄笑的人善意地反驳,嘻笑中老师将准备好的数据呈现出来,每个人都自然接纳了老师提供的数据,并将数据填在老师准备好的身高和体重两个表格中,各组长在讲台前报告本组数据所在的数据段,就自然而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第一阶段的教学。
今年你的身高和体重是多少,你知道吗?由于前两天刚测量,学生回答的积极性高涨,准确率几乎百分之百,课堂气氛热烈。老师要求学生根据上阶段的统计方法,自行设计合理的统计表,并帮助老师进行统计,每个人都动了起来,每个组都动了起来,很快,本课主体授课内容——统计,在学生的活动中轻松地完成了。
接下来便是本题的拓展,看到以上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经过讨论和总结,大家都明白要多锻炼身体,不挑食,要减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使本课主要内容圆满完成。
第三阶段是统计应用,本人结合本校的“弯腰行动”和“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教学,由于发生在每个学生身边,所以自然而亲切。
“弯腰行动”是本校德育处组织的捡拾垃圾做好事的德育活动,本人要求学生将做好事的记录拿出来与小组分享,同学们热情高涨,都为自己做的好事而骄傲,在进行生动的德育的同时轻松完成了捡拾垃圾的分类统计。
“第二课堂”是我校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而成立的各种课外学习小组,全班学生大部分都参与其中,有的参与画画,有的参与舞蹈,有的参加篮球,有的打乒乓球……老师出示表格,点四个学生在台前为全班统计,统计后对学生的喜爱进行了分析,并大力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激励的效果。
在统计技能中,除第一阶段统计表(学生在一年级时的体重和身高)为老师提供的模板外,其他统计表格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看谁的表格做得好,看谁的统计更准确,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技能,在活动中既互相竞争,又加强了合作意识。
三、课后延伸,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