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范文第1篇

课文讲述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困境里两次撰写明史巨着《国榷》的动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下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精神。读完这篇课文,我的脑海中不禁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信念

信念,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可以说,如果没有它,谈迁也不会终日四处奔波,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最后终于完成了明史巨着《国榷》。

信念,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如果没有它,谈迁也不会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50多岁时才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信念,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奋斗。

和谈迁相似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我国古代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如果没有顽强的信念,他不会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史记》。

也正是有了这种信念,我们最尊敬的老师才孜孜不倦,不辞辛劳地用知识浇灌我们,让我们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学习中懂得如何做人。正是有了这种信念,我暗暗告诫自己:我要在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崎岖和坎坷,都不要畏惧,气馁和退缩。因为我知道只有在学习中付出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范文第2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记述了明末清史学家谈迁从小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编了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国榷。但书即将付印时,却被小偷偷走了,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重新回到书桌旁编写国榷。为了使这部书更完备、准确,他拿着书的初稿到了都城北京......最后,新的国榷成了一部名史巨著,谈迁也名垂青史。

当我读到“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的流淌”时,我觉得他不可能站起来了。当我读到“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重新撰写这部史书”时,我又认为他很勇敢,不怕厄运,就像是不可放弃的努力里的一个道理,“放弃”和“努力”是相对的,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只要不放弃,好好努力,会实现别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

因此,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范文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词句,在读中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从谈迁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领悟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初识信念的价值

1.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留给后人珍贵的精神财富;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虽年老体迈,却终日奔波,不懈努力!(点击出示谈迁图片)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出他的名字。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感受他那孤独、倔强的灵魂,学习他那坚强不屈的精神,体会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

3.谈迁的信念是什么?请大家打开课文,用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告诉大家?

4.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容易吗?让我们再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不容易”的依据。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生进入文本的引路人,教师的语言将是打开文本的钥匙。因此教师深情的导入语结合谈迁肖像,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谈迁在信念的支撑下完成的《国榷》来之不易,让学生诵读“20多年、6次、50多岁、400多万字”,感受信念的价值,教学也就有了依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从大喜大悲中感受信念的力量

1.20多年了,4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终于完成了,可以流传千古了,此时的谈迁该有多么高兴啊!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谈迁的家人、亲戚、好友、邻居都为谈迁感到高兴,他们纷纷前来祝贺谈迁。同学们,现在我就是谈迁,你们就是谈迁的亲朋好友,你们打算怎样向我祝贺呢?

2.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谈迁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时,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读想想,是什么厄运降临到了谈迁的头上?

3.交流:什么厄运降临到了谈迁的头上?

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20多年的付出化为乌有,毕生的心血付之东流,谈迁的心都在滴血。此时,老泪纵横的谈迁会想些什么呢?(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教师引读:20多年的心血……这对于任何人来说……更何况此时的谈迁……这是任何常人都难以承受的致命的打击,这对谈迁也是无比巨大的打击,此时的谈迁他……只有……)

5.面对从天而降的厄运,面对致命的打击,谈迁的心中有太多的悲,太多的痛,太多的愤恨,太多的无奈。老泪纵横的谈迁会想些什么呢?“吾手尚在,宁已乎!”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面对厄运,泪可流,但是信念没有丢,他没有在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来感受谈迁重新站起的那一幕吧!(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齐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阅读教学是文本、学生、编者、教师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感知成书的快乐、失书的痛苦,在多角度的阅读中进行对话,营造语文学习的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信念的坚定

1.蒋光宇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里的“崎岖、坎坷、厄运”你怎么理解的?“打不垮的信念”又指什么?谈迁有没有迎来他的希望之光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

2.交流、理解: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①仿照句式“经过______年的奋斗,______次修改,谈迁终于在_______岁时重新完成了一部_____________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对这句话进行改写。

②为什么新写的《国榷》反而更加翔实、精彩呢?

3.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谈迁“打不垮”呢?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静静地阅读谈迁到北京所经历的辛酸。可以适当批注,看看哪一些字词跳入你的眼帘,深深地打动着你?

①句: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逸闻”是什么意思?鲜为人知的故事搜集起来容易吗?谈迁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考察的目的是什么?

此时的谈迁多大岁数?59岁,对古人来说那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但谈迁没有停下前行的步伐,是因为他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②句: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引导理解:一袭破衫——不怕困苦,终日奔波——不怕劳累。

“终日奔波”就是整日奔波。当寒冷的清晨,人们还眷恋着床的温暖,谈迁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烈日当空,人们都坐在树阴下纳凉,谈迁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月黑风高,当人们围坐在灯前尽享天伦之乐时,谈迁依旧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谈迁之所以不怕困苦,不怕劳累,就是因为他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③句: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理解:只有孤灯作伴——不怕孤,不顾年老体弱——不怕病。奋笔疾书,因为他知道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他是在和生命、和时间赛跑。

孤独打不倒他,疾病击不垮他,时间和生命也奈何不了他,就是因为谈迁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4.填空:《国榷》是谈迁用_____________写成的。(生命、智慧、心血、毕生的精力、信念。)

【设计意图:学生对“崎岖、信念”等词的理解要紧扣上下文,因为词语在语境中理解才有了生机与活力。这样做既是对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提取,又能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小学生是用形象思维说话,从能够顾表现“打不垮”的具体语句中感知谈迁形象,化抽象为形象,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品悟到信念的力量。】

四、深化认识,用生活诠释信念的意义

1.新《国榷》完成的时候,谈迁已经62岁了,仅仅过了一年,谈迁就离开了人世。《国榷》真正是谈迁用心血、用信念、用生命铸就而成的鸿篇巨制。谈迁不仅留给后人一部不朽的史书《国榷》,更留给后人一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谈迁一样在厄运面前毫不退缩,乐观进取的人。你知道哪些人?

2.补充出示: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未竟全书。后40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阅了官府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才成就这部巨著。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含辛茹苦地阅读了3000多种政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写出伟大的经典名著《资本论》。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年的时间,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3.此时此刻,老师送大家几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同时播放《从头再来》的伴奏)

只要有信念,绝望就会转化为希望。

只要有信念,人生就一定会铸就辉煌。

只要有信念,就一定会扼住命运的喉咙。

4.同学们,只要大家有像谈迁一样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只要大家在生活的挫折与坎坷面前,能像歌中所唱的一样,从头再来,笑对人生,大家就一定是命运的宠儿,一定是生活幸福的人!

【设计意图:课文是实现语文课程的凭借,语文课堂必须依据课文进行深入拓展,延伸课文的触角,让生活成为语文的源头活水。教师的补充,加强了人文感召的力量,丰盈了文本意象,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深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范文第4篇

一、着眼题目,提纲挈领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课题更是文章之眼,它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引用人物的重要言语,可谓是引导学生触摸文本整体并进入文本的有效捷径。

小学阶段很多课文的课题都有这样的作用。比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讲的是谈迁耗尽了心血的书稿被盗后没有被打垮,而是凭着坚定的信念重新站了起来,编写出新的《国榷》。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厄运”和“信念”设计问题:谈迁遭遇了什么厄运?他是怎样战胜的?又是靠什么战胜的?由这几个问题层层展开,学生一步步走进谈迁,最终理解了谈迁正是因为有着打不垮的坚定信念才能战胜厄运,名垂千史,从而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总避免不了遭受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和谈迁一样有着打不垮、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二、巧抓过渡,明确重点

为了使整篇文章结构清晰,条理清楚,文章往往在中间部分用过渡句或过渡段来架起一座桥梁。抓住过渡句段,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文中事物的特点了。比如《秦兵马俑》一课中,“秦兵马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过渡段就概括了前文所写的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同时又点出了后面写的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找到这一过渡段,学生就能整体感知全篇的内容,了解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了。与此同时,学生对文章的记叙顺序和构段方法也就了然于胸了。

三、抓住首尾,把握课文

文章的首尾往往会有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是作者情感的凝结。这类句子或在开头总起,或在结尾点题,或首尾呼应,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首尾,便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这类文章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很多,特别是议论文和诗歌。比如《谈礼貌》一课,开头就提出了先以中国的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为引子,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尾处明确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这样首尾呼应,说明了讲礼貌的重要性。

四、抓住情感,走进内心

情为心声。许多文章无不蕴涵着作者的情感。这些文章或是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或是号召人们爱护树木、动物,或是表达对人物品质的钦佩等等,而情感又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的。因此,抓住情感设计问题,可直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比如《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就可抓住我们热爱祖国这一感情线来设计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对祖国热爱的?学生进入文本,就可找出课文是从壮丽的山河、物产的丰富、民族的多样、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五个方面来抒发爱国之情的。然后再依照这五个方面逐步展开教学,进行介绍交流,展开想象,从而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五、寻找主线,把握思路

许多文章的作者在创作时便颇具匠心地设计了文章的主线。这些主线也是作者的思路。张中行先生说:“思路是‘流动于脑子中的意念’。”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要能理解文章的真谛,切实把握作者的思路,并按照特定的思路弄清文章的结构、段落之间的联系,进而深入理解文章,体会情感。可以说主线是阅读的捷径,可以“顺藤摸瓜”,快速达成阅读任务。

六、抓矛盾冲突,揭开疑惑

有些文章存在一些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恰好反映了文章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在这针锋相对的谈论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揭开心中的疑惑,最终揭开矛盾,获得对文章的理解。

如《祁黄羊》一课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计个人恩怨、大公无私的人。但如何让学生体会他的这一品质呢?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一课的矛盾冲突——祁黄羊推荐自己的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因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解狐是他的仇人,而中军尉又是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职位,那他为什么要推荐解狐呢?这个问题一抛出,顿时便引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此时让他们去讨论,学生必然情绪高涨,仔细品读课文来寻找原因,教师自然不必担心学生“浅尝辄止”了。最终,学生抓住文章的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找出原因,认识人物的高贵品质。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范文第5篇

一、立足题眼,问领全文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全文的主旨、情感的基点,有的能在内容上起到引领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文章的题目,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即题眼,进行艺术的提问,使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全文的内容,定下情感的基调。比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都知道了“厄运”的含义。大家从“厄运打不垮中”想到些什么呢?

生1:我想到了这个人一定是个坚强的人。

生2:我想到了这个人一定会面临很多的困难。

师:大家说得真好,这是一种信念的支撑,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那文中的主人公遭遇了什么厄运呢?他又是怎样没有被打垮的?我们带着坚强的信念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

立足于题目中的关键词,以几个小问题引领学生对全文的思考,可谓一问多得。

二、紧扣关键,问化难点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意思就是说: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再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进行处理,时间长了,问题就能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在文章理解的难点处,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有效的问题,使学生迅速地找到理解的途径,课堂教学自然事半功倍。比如,《船长》一课的教学中,“船长最后为什么不离开船,而是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无疑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为此,我设计这样的问题:

师:刚才就有同学提出了这个疑惑,可我要问的是:哈尔威船长爱自己的生命吗?

生:爱!

师:对的,没人愿意就这样死去。但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是什么?

生:是职责,是信念。

师:能具体点讲吗?

生:是忠于职守,履行船长的职责。

师:是啊,船长是职责就是与船同在。有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你们可曾想过,这是一位怎样尽职的船长……

这里先设计一个简单的问题,再联系书中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样不仅是化解了难题,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三、把握时机,问出思考

问题的提出需要选择好时机。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有疑”“质疑”“释疑”的阶段时,教师的提问方能真正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教师组织教学要善于为问题铺设情境,善于引导学生去全方位思考。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比如,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教学中,当学生读到“我今年87……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这句话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师: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再来读一遍这句话。

师: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一直在讲人生在于奉献,他一直在说愿意再活一次,让生命开花结果。多么崇高的品质,多么高尚的心灵。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一定有一些问题,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生1:老师,巴金先生是怎样奉献的?

生2:老师,生命怎样才能开花结果呢?

师:大家问得真好!来,我们来看一看巴金老人的一些资料。(幻灯片播放巴金先生的资料)

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那么,同学们,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呢?

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无非是想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对于本文的重点句子,教者以读为凭借,引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再通过资料的提供巧妙地化解了问题,进而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

四、拓展空间,问出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建设开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此,我们应该努力通过提问来体现大语文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比如,在《牛郎织女》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两条作业: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则民间故事,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艺术瑰宝。我想布置两条作业:一是回家用家乡话把故事讲给家长听;二是问一问爷爷奶奶,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有趣的民间故事,明天带过来讲给大家听。

相关期刊更多

出版经济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

冷战国际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国家研究院;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

湘潮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湖南省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