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两学一做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讲奉献有作为先进事迹材料:一位讲奉献有作为的联络员
田xx是xx军休砂山中心组宣科的干事,从2014年开始,一直担任十三支部联络员工作。她认真践行“两学一做”,在完成本职业务工作的同时,把联络员工作做的有声有色。
她把军休干部服务工作当作一项崇高的职业,光荣的岗位。她把军休干部当亲人、长辈、“最可爱的人“。她常说:“休干的事没有小事,再小也是大事”。所以,她办事认真负责,善始善终,有头有尾,从不马虎。支部每次活动、会议、旅游等,73名党员都要通过她打电话、发微信通知,从不怕麻烦;她每年为支部打印总结报告、经验材料、休干基本情况、联系电话等文字材料几百份,为休干打印通讯报道等文字材料几十份,工作一丝不苟。她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多次在网络、报刊上报道支部活动情况。
她与时俱进,为了方便与军休干部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率先在支部建立微信群,由几个人发展到目前近50人。群内思想活跃,信息灵活及时,新闻交流畅通,深受广大军休干部欢迎。在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她研究做微党课,以休干党员所需为内容,优化学习效果,借助手机,突破了休干居住地分散,难以集中的难题,使学习形式更加新颖活泼、灵活生动、方便快捷。为休干提供了实际交流园地,推动了教育活动的开展。
田xx真心服务休干,耐心与休干交流沟通,筑起一道工休和谐的桥梁。是支部的好助手、好参谋,深受广大休干欢迎和爱戴,军休干部齐声称赞她是一个“讲奉献有作为”的好联络员。
支部班子成员,通过组织、开展2017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形成的共鸣和感受:
基层党员的声音主要还是由于组织的一些活动安排而发出,主动发声的机会不多,频率不高,看似热闹,实则微弱。作为执政党一份子,参政议政的热情也就大打折扣,于是混迹群众之中,起不到应有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上应该警惕这种情况,应该通过我们的制度性措施扭转这种局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忙于日常工作,民主生活会召开的次数不够,学习时间不够。
2、在基层中亮身份,表明态度做的不够,没有起到战斗堡垒和纽带作用。
3、基层党员的诉求没有及时重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群众路线坚持的不够扎实。
2、脱离基层,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够有创见性地开展活动。
3、保守、机械、不知变通。
4、工作热情不够强。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及时直传下达,下情上达。
2、到需要的岗位上去,表身份态度、讲原则守纪律。
3、立足岗位,亮身份表态度,在群众这中要起到引领作用。
2017年4月9日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7年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党支部委员制定整改清单检查材料
三中高中 支部
组织 委员
做为支部委员,参加2017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感受: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同志们的帮助,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剖析,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制定的整改措施为行为准则。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的积极度有欠缺,态度不够严谨。
2、工作中有抱怨,有时会有烦躁。
3、理论学习程度不够,主观上有惰性。
4、组织委的工作中有工作滞后的状况出现,有敷衍情绪产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党性修养仍有欠缺。
2、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不够。
3、深入群众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做到上下沟通。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继续增强个人的党性观念。多进行理论学习,多反思,多体会。
2、工作中要积极面对,多想办法,多与老师沟通交流,面对困难不抱怨。
2017年3月28日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7年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党支部委员制定整改清单检查材料
三中高中 支部
宣传 委员
做为支部委员,参加2017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感受:
以前总以教学第一为借口,政治学习不够深入,支委工作也欠主动,更少有时间自我反省。参加这次民主生活会以后,我触动很大,感受颇深。作为党员,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宣传支委,更要牢记职责,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做好高中部的宣传鼓动工作。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才能扬长补短,不断提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理论水平仍有待提高。
2、工作中创新意识仍有待增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全面。
2、工作有顾虑,不大胆。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要加强理论学习,以多种形式开展工作。
2、学习他人长处,尤其是年轻同志,要活到老学到老。
2017年3月 28 日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7年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党支部委员制定整改清单检查材料
三中高中 支部
做为支部委员,参加2017年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感受:
通过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予整改,以进一步增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理论学习程度不够
2、只埋头苦干而与同事交流不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党性修养仍有欠缺。
2、深入群众不够,不能做到及时沟通。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1、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不断增强个人的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交流,要以诚待人,注意团结同志一道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语文即生活,课内外的每一次经历都是写随笔的素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这些经历,捕捉写作的材料,让写作游戏化、生活化、主动化。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能讲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2.学习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从不同的角度写下来,做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
教学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话的欲望,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有条理地叙述并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准备;
硬纸、剪刀、小木棍、水彩笔、图钉。
教学过程
一、认真看一看
1.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你玩过的风车是什么样的?
除了你们介绍的那些,风车家族的成员还有很多呢,你们瞧――(播放风车图片)这些风车虽然制作的材料不同,形状也有差异,但是,它们旋转起来的样子,真是既好看,又好玩。看着这些风车,你们是不是马上想玩一玩?如果玩着自己动手做的风车,一定会有另一番体验的。这节课我们就自己动手做个小风车。
2.板书课题。
二、动手做一做
同学们,课前老师请你们准备了硬纸、剪刀、小木棍、水彩笔、图钉,利用现有的这些材料,应该怎样做个小风车呢?
下面我们就来个做风车比赛,请同学们看比赛规则:
1.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做风车,比赛时,前后两组进行比赛。
2.比一比,哪组做成的风车转得时间更长,更有创意、更漂亮。
三、脑瓜转一转
这节课,我们不单是为了做风车、玩风车,更重要的是请你把这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记下来。所以你不妨在玩时偷点闲,认真观察一下,你们是怎么做风车的?做成的风车是什么样的?你们的风车转起来了吗?比赛的情况怎样?
四、开心聊一聊
同学们,玩得怎么样?下面咱们就以风车为话题聊一聊怎么样?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风车的?做成的风车是什么样的?比赛的情况怎样?你的心情怎样?除了这些,如果你还看到、听到或想到了什么,也可以说一说。
五、畅快写一写
1.通过刚才的谈话,我觉得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一写吧。
2.在习作中,我们常常会描写人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这样的习作会更生动、具体。
六、美文赏一赏
1.启发谈话。美玉是雕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小作家奖”。
2.学生自读、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
3.同桌互评。指出不足,提出内容上的修改意见。
4.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
5.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交流展示。
6.评议“小作家奖”。
一、丰富作业的形式,实现减负增效
一直以来,语文作业似乎总是和“繁琐”、“枯燥”、“机械”想联系,“抄”、“背”、“默”一直是语文作业经久不衰的主题。其实,“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适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1.看一看,记一记
对于一些状物或写景的文章,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观实地,或观察实物,写观察日记。如学习了《含羞草》一文后,教室的生物角上正好有这样一盆植物,我就请学生观察含羞草,看看它的花、叶和茎的特点,联系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以第一人称“我是一株含羞草”写一段话。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接近自然,热爱大自然。
2.背一背,说一说
语文学习如果完全脱离“抄”、“背”、“默”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如何让“抄”、“背”、“默”为学生所接受,不成为一种负担,甚至成为兴趣所在,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需要琢磨的问题。而一旦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找到学习语文的动力,就会不由自主地爱上语文。例如学习了《两个谜语》一课,课后要求学生背诵其中的一则谜语。我将作业改成:请你记住其中一个谜语,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猜一猜,考考自己的家长,好吗?其实换汤不换药,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就很不一样,刚一下课,就看到几个学生热情高涨,已经把其中一则谜语背了下来。有的孩子甚至说,我要把两个谜语都记住,一定考倒家长。
3.想一想,做一做
对于一些科学小品文,最好让学生回家做一做。实验的乐趣是每个孩子所喜好的,也是课文的听说读写所不能代替的。学了《微波炉的话》,让孩子回家试着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微波炉,观察微波炉的工作状况,了解微波炉的工作原理,获知一些使用微波炉的注意事项,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现在40分钟的课堂限制了我们做实验的时间,况且老师做和学生亲身体验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布置类似的作业,将是每个孩子感兴趣的。
4.问一问,查一查
科技的进步,给语文学习带来了更广阔的信息资源。而且,随着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也成为我们语文学习强大的后援。对一些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没有生活经验或闻所未闻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前,问问家长,查查网络,搜集资料。例如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事先去了解“禹”是何许人,更能激发学生对禹这个人物的敬佩;学习《神秘的恐龙》一文,去查找关于恐龙的资料,激发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抓住作业的时机,实现减负增效
新课标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咸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语文作业如果能抓住契机,让作业和生活、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相联系,那么这样的作业就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反而能促进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1.结合重大节日,设计实践性作业
如“三八”妇女节,我在班内开展了“我为妈妈做件事”活动,可以是“我为妈妈沏杯茶”、“我为妈妈捶捶背”、“我为妈妈洗一次脚”活动,要求在实践过程中与妈妈有心灵的沟通,并记录下实践过程。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母子、母女之情。“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让学生设计贺卡,写上贺辞,看谁做得好,写得好,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师生、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2.结合校园生活,设计有创意的作业
如学校英语组秋游活动中,要求学生在公园里找陌生人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结合这次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学生为贫困地区的朋友捐书,结合本次活动,让他们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或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我们的校园情况,或介绍本次活动的情况。通过交流,让学生获得与同龄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3.充分利用时间,设计简单易操作的作业
语文学习,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很多老师会要求学生每天、每周进行词语、句子或片段的积累。内容划成语,或名言,或古诗,或描写的一段话。可是,这些积累却很少有交流和反馈的时间。那么,何不在每堂课中花2-5分钟的时间,用来交流呢?每天让学生轮流或诵读成语、名言,或背诵古诗,或朗诵片段,这样,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又让学生的积累有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能促进他们积累的兴趣和动力。
三、控制作业的数量,实现减负增效
目前,我们只要到书店逛一圈,琳琅满目的教辅材料一定会让我们眼花缭乱。面对如此海阔天空的选择,我们语文老师觉得又省心又头痛。省心的是以后布置作业、出卷命题有了充足的资料参考,头痛的是在如此题海面前无从选择。
新课引入: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表演:将易拉罐斜立在桌面上。(老师先在易拉罐中装少许水,利用平衡的原理使易拉罐斜立在小凳子上)学生感觉很惊讶,发出不可思议的议论。
师:“为什么易拉罐能斜立在小凳子上?”
生:“估计下面有磁铁。”“估计有什么机关。”“估计里面装了水或其他物质。”学生们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议论纷纷。
师:“易拉罐里确实装有少量的水,老师将易拉罐中的水倒掉里面还有物质吗?”
生:“有,因为里面总有水。”(学生的思考很仔细)
师:“如果老师将里面的水全部倒出呢?还有物质吗?”
生:“那没有了。”另外的同学马上辩说“有,还有空气。”
【老师用魔术引入,不仅让学生被眼前不可思议的现象吸引,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课堂上来,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因为在学生原有的经验中易拉罐不可能斜立在小凳子上,促使学生想探知原因,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因为“当且仅当存在问题时,思维才发生”。所以当老师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师:“确实易拉罐里还有空气,但是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怎么证明空气的存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空气的存在
师:“我们学过物质都都有质量,那空气有质量吗?”
生:“有”学生异口同声的说
师:“老师提供以下材料:两个空塑料饮料瓶、两个气嘴、一个均匀的木条、一个支架、一个打气筒,你能用这些器材证明空气有质量吗?”
学生分组热烈的讨论,然后分组汇报。
老师和学生一起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对原来的实验设计不断完善得出以下的实验方案:1、将细木条作为横梁固定在支架上;2、向其中一个塑料饮料瓶打气;3、将两个塑料饮料瓶挂在细木条的两端,调节它们的位置使细木条保持水平;4、将刚被打气的塑料饮料瓶的气门芯打开,观察现象。
教师一边演示实验,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思考:1、将刚被打气的塑料饮料瓶的气门芯打开,你又看见了什么?2、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并板书。
【板书】一、空气有质量
然后就是引导对实验反思:1、我们用的活动装置和什么仪器相似?
生:“天平”
师:“为什么不用天平测质量的变化?”
生:“因为空气质量比较小,用天平测量不太明显。”“不直观,用天平测后面的学生看不见。”
2、这样的实验改进有什么好处?3、这样的改进对我们以后的科学探究有什么启示?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听取他人的建议并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在实验演示后和学生一起对实验的设计、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现象的放大等做进一步的思考,并对学生的以后的科学探究的提供一些借鉴,比如如何将实验现象放大、如何选择更直观的的实验器材等,提高了学生实验思维的能力。】
师:“有三个一样但是充气程度不一样的篮球,你有办法判断谁充气更多吗?”
生:“按一下看谁更硬”“也可以用刚才类似的方法看谁充气更足”“用天平称质量”“用手拍一下看谁弹得更高。”
师:“能不能将实验设计更严谨些?”
生:“可以将篮球从同一高度自由释放,看谁反弹更高。”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老师也有一种方法:
演示三个篮球将注射器活塞推出的情况。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篮球内的空气对活塞有压力。”
【教师通过这个环节将空气有质量和大气压的存在两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使这两个环节的过度非常自然。通过这个问题情景的出现培养了学生利用已有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科学问题的能力,也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科学实验设计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比如说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设计中的体现。让学生看见注射器的活塞被推出让学生觉得震撼。】
师:“上面实验说明了篮球内的空气有气压。能否用集气瓶、硬纸片、水证明空气有气压?”
学生讨论得出:将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集气瓶,并将其倒置。让猜想一下可能发生什么现象?然后亲手做一做。
活动反思
1、集气瓶一定要没有留气泡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吗?自己亲手做一做。
2、集气瓶一定要竖直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吗?自己亲手做一做。
3、纸片没有掉下来,有没有可能是水将纸片粘住的?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吗?
让学生对上诉问题逐一讨论,教师用一个底部有孔的杯子做覆杯实验证明硬纸片不是被水吸住的而是被大气压住的。
师:大气压是否很大呢?
介绍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坩埚钳、水槽、空易拉罐、水。
活动:向易拉罐中加入少许水(约10毫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后,把易拉罐开口朝下迅速倒扣在水中(不要扣得太深),先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再亲手做一做。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现象
师:(边播放动画边讲解)其实300多年前有一位物理学爱好者就向世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民们看到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他们的市长,就是发明抽气机的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为30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16匹马都不能轻易的把它拉开,当两队马用尽了全力把两个半球拉开时,还发出很大的响声,像放炮一样。市民们惊奇的问:“是什么力量把它们压合得这么紧呢?”市长说:“……”。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以致用
思考:生活中的哪些事例与大气压的应用有关?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易拉罐的对比实验,回家用一个易拉罐放在火焰加热,当温度达到最高后用橡皮泥封住罐口让其自然冷却,观察和我们课堂做过的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
2、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应用到了大气压(两个以上)?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处于发展阶段,还不完备。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关注其表象,在观察记忆许多事物的形象后,才去分析研究事物的特点,从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再用事物的本质属性去衡量其他事物,或者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应用于其他事物。具体形象的东西和那些许许多多事物的形象,大部分来自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就失去了认识的基础,没有思考的依据,思维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自然会感到学习困难。所以本节课主要从生活实际、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出发研究科学问题,突破教学难点。科学探究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而应该关注学生的真正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感受实验现象、感悟科学原理,在课堂上创设让学生惊喜的课堂实验,让学生能得到视觉的震撼,也被生动的科学课堂所感动,感动于科学的魅力,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绽放幸福求知的笑脸。另外,对于覆杯实验很多学生潜意识是因为水将硬纸片粘住的,我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坚信硬纸片是大气压压住的,而不是被水吸住的。还有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反思和评价、设计实验的科学性是相对比较薄弱的,所以我增加了实验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