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力资源实习生总结

人力资源实习生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力资源实习生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力资源实习生总结

人力资源实习生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习生 管理平台 人力资源

V公司是一家现有员工达5000人的制造型企业,由于企业管理规范、知名度高,一直是本地区中职院校首选的校企合作单位。多年来,公司持续不断地接纳各院校的实习生,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合作院校完成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将实习生作为企业技术工人的有益补充,通过实习期的全方位考核,为企业挑选合格的后备技术工人。V公司总结多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大胆突破原有的实习生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实习生管理的效能,降低了实习生的流失率,为企业技能人才的储备创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

一、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无统一管理标准。各生源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同,响应速度的不同,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面对同类事件的处理,由于各学校的程序、尺度不同,极易造成实习生心理上接受程度产生差异,加上现今实习生90后人群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等等的个性特点,在缺乏正确引导时主观放大理想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实习生流失率的增加,这样不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影响公司的美誉度。

2.无标准工作流程。由于没有形成标准服务流程的工作指导书,企业与各院校之间建立的是一种松散型的合作模式,在冲突面前无法避免本位主义的处事方式,院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停留在为实习而实习、为就业而就业的层面。对企业来说,由于没有标准的服务流程对照相应的管理考核制约,无法实现对过程管理有效的控制。

3.无联动协调机制。各生源院校的驻厂管理老师各自为政,除了自身管理能力的差异,一般也仅限于按照本校的实习生管理流程或方法去处理事务,且在过程管理中缺乏与实习生所在车间的衔接。这种管理模式不仅造成工作的重复劳动和效率低下,而且无法实现服务中的联动机制和闭环管理,更不要说形成团队协作发挥整体工作效能了。

二、建立第三方集中管理平台

1.实习生管理平台的工作目标。实习生管理平台由拥有资深教学管理经验的机构担当,作为企业和各院校联系的桥梁,是实习生服务的主体,承担生源信息提供、企业宣传、实习生招聘(补充)、现场管理、安全管理、后勤服务及教学计划实施协调等工作。其工作目标是将实习生管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步骤、统一工作对接,并与公司及生源学校三方通力合作,实现一线实习生管理工作的职业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2.实习生管理平台的主要职能。实习生管理平台归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完全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的年度人员计划及管理规范开展各项工作。第一,贯穿招聘流程:制定招聘实施计划,生源院校遴选,配合企业实施招聘初试、复试和体检;第二,办理入职手续:编制入职须知,参与组织入职培训,办理各项入职手续;第三,日常管理服务:人员管理,现场检查,车间沟通,状态分析,建立实习生档案;第四,生源学校沟通:建立无障碍信息沟通机制,发生问题及时响应并有效处理,教学计划实施的协调;第五,生源学校考核:对生源院校实习生流失、补充以及院校老师定期巡视、事务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反馈企业与院校;第六,办理退出手续:毕业手续,离职手续(离职面谈),配合企业过程流转;第七,动态资料统计:在岗实习生数据、异动状况,生源学校考核等报表统计;第八,管理工作研究:实习生流失分析,合理化建议及工作改善等。

三、多管齐下,强化实习生管理

第一,企业参照在岗职工的薪资、福利体系,专门为这一特殊群体设计了一线实习生津贴和福利待遇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为后续毕业转变为企业员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制定并逐年修订一线实习生管理办法,为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全过程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实习生发展通道,以实习期间绩效考核为导向,发展一定比例的实习生毕业后录用为合同制员工,同时结合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实习生二次转正通道,吸纳更多优秀毕业生录用为合同制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

人力资源实习生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习生;角色冲突;角色期望一、问题的提出

酒店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获得组织竞争力,酒店行业倾向使用大量的临时性员工以强化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拥有规模化的高素质专业学生,并且存在专业实践的需要,因此,实习生构成了酒店临时性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而且在酒店整个人力资源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据调查,国内一般中高端以上的酒店实习生比例普遍超过酒店整体人力资源的20%,甚至有些酒店实习生比重占到40%以上。然而,酒店实习生的高流失率是行业中的普遍现象。据学者齐颖(2012)调查,某些酒店的实习生流失率高达84%。酒店实习生临时性人力Y源的高流失率不仅会影响酒店经营的正常秩序及员工的士气,而且也会使实习生对酒店行业失去信心,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及质量。

实习生在实习中的角色冲突是导致实习生流失的重要心理因素。酒店希望利用实习生减少招聘成本、满足对职位的短期需要、缓和对员工的管理、保证解除劳动关系的灵活性、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实习生则希望通过实习获得工作胜任能力,通过深入体验方式掌握课堂上无法通过讲授的隐性知识。但专业实习涉及企业、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利益相关体,每一方都对学生的专业实习有不同的角色期望,这些不同的角色期望可能使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感知到较强的角色冲突。例如,学生角色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系统的培训、多岗位的轮岗轮训的机会,但企业员工角色则要求学生承担某一岗位规定的任务,熟练操作以提高效率,短期轮岗空间不大;学生在校无论专业学习、校园生活和社团工作均具有相对自由的选择空间,但在实习岗位上,企业有一套成熟固定的管理模式和纪律制度,学生行为受到较大制约等等。学生专业实习环节上的角色冲突问题如不能在酒店、学校及学生层面妥善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产生较高水平的焦虑情绪,最终会消极对待工作,甚至离职,长远会离开酒店行业。因此,厘清实习生角色冲突的类型对针对性的解决角色冲突,减少实习生流失是酒店、学校等多方利益相关体普遍关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及方差分析实证探析酒店实习生的角色冲突的具体类型,为解决酒店专业实习生的角色冲突奠定理论基础。

二、酒店专业实习生角色冲突的类型

(一)角色冲突

所谓角色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地位及由此而产生的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规范的总和。个体承担的某一角色的行为即是角色行为(庞世奇)。角色冲突具体表现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内冲突有两种情况,具体表现是:第一种是因为个体所在的角色丛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该角色的角色期望不一致时所引起的冲突;第二种是指个体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知和自己实践行为不同时引起的矛盾冲突。角色冲突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角色丛、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基于上述角色冲突理论的分析,笔者下面将通过深度访谈方式从角色丛、人际关系、个人因素、酒店因素导致的酒店实习生角色间冲突及角色内冲突视角探析酒店实习生在实习前的角色期望与实习后的角色反应之间的冲突类型。

(二)深度访谈过程及结果

首先,笔者在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对酒店管理专业已经完成专业实习的10名学生做了访谈。访谈一共包括5个问题,每个问题限时3分钟回答。访谈得到实习生实习前的角色期望与实际角色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心理落差、复杂的人际关系、岗位的安排、培训等方面。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与工作岗位并不相符,而在工作中肩负双重角色给其带来很大的困扰,并表示不会继续留在酒店工作。然后,笔者将访谈的结果,交与三位酒店管理专家(两位来自学校专职教师,一位来自业界)进行讨论,结果认为实习生的角色冲突可能表现在这些方面:对实习的认知冲突(对总体角色认知、对专业知识应用的认知、对培训角色的认知);对酒店管理的认知冲突(对劳动强度及时间的认知、对管理者的认知、对酒店人际关系的认知);对学校管理的认知冲突(对专业定位的认知、对指导老师的角色认知、对实习小组的角色认知)等。第三,基于专家讨论的基本框架和结果,笔者组织了34名进行过酒店专业实习的学生进行了焦点小组讨论。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角色的频繁转换、不同的角色要求、不同的组织环境、个人的性格、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是影响酒店实习生角色间冲突的原因,劳动强度、岗位安排、培训、酒店对实习生的定位、主管支持、实习生对学校和实习指导小组的期待已及沟通是影响酒店实习生角色内冲突的主要原因。最后,笔者将焦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出29个酒店实习生潜在角色冲突类型,并他们归并到角色间―角色丛冲突、角色间―组织冲突、角色间―个人冲突、角色间―人际关系冲突、角色内―组织冲突、角色内―个人冲突、角色内―人际关系冲突等7个类别中。

角色间―角色丛冲突因素,包括“学生与员工”和“本地人与外地人”两个因素。“学生与员工”指实习生同时承担着学校学生与酒店员工的双重身份。“本地人与外地人”指很多实习生都是在外地实习,在生活习惯上与外地可能会有着很大的差别。

角色间―组织冲突因素包括“自由与管束”“引导与惩罚”“过程与结果”“独立于协作”和“多样与统一”5个因素。“自由与管束”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对自由,在酒店工作则受到的限制和约束较多。“引导与惩罚”学生犯错行为在学校以引导为主,酒店则强调惩罚。“过程与结果”指学生在学校更看重学习的结果,酒店则更注重服务过程。“独立与协作”指学生在学校适应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酒店则更倾向于团队协作;“多样与单一”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可能更加丰富多彩,在酒店工作则往往承担单一角色的任务。

角色间―个人冲突因素包括“学习与收获的冲突”“压力的冲突”“教育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及“个性与职位的冲突”5个因素。“学习与收获的冲突”指实习前对学习知识的期望可能与实习后的感知不一样;“压力的冲突”指实习前在学校预期的压力与在酒店所感受到的压力存在差异。“教育背景”指实习生对自己学历的受重视程度在实习前后的感知差异。“理论与实践的冲突”指实习生对理论的有效利用情况实习前后的感知差异。“个性与职位的冲突”指个性与职位相符程度的期望与实习时的感知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角色间―人际关系冲突因素包括“同学关系与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与上下级关系”两方面。“同学关系与同事关系”指实习生对实习前同学关系和实习中同事关系的利益冲突感知。“师生关系与上下级关系”指实习生对老师和对酒店领导的信任程度可能会有差别。

角色内―组织冲突因素共包括7个因素,分别为“工作强度的认知冲突”“工作时间的认知冲突”“专业导向的培训与工作导向的培训”“轮岗的认知冲突(轮岗机会与轮岗部门)”“重视的认知冲突”“主管支持的认知冲突”和“付出与回蟮某逋弧薄!肮ぷ髑慷鹊娜现冲突”指实习生对酒店工作强度的实习前后感知可能存在差异。“工作时间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对工作时间的实习前后感知可能存在差异。“专业导向的培训与工作导向的培训”指实习生实习前认为酒店培训的期望高,实习后发现酒店培训仅仅只是工作导向的培训。“轮岗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对酒店否会安排轮岗的实习前后感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重视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对自己受重视程度的实习前后感知可能存在差异。“主管支持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对主管对实习生的支持程度的实习前后感知存在差异。“付出与回报的冲突”指实习生对回报与付出是否对等的期望与实习后的实际感受可能存在差异。

角色内―个人冲突因素共包括5个因素,分别是“对学校实习管理的认知冲突”“身体状况”“职业发展的认知冲突”“个体努力与群体影响”及“渴望与失望”。“对学校实习管理的认知冲突”指实习生实习前对学校的实习管理与实习后的实际感受可能存在差异。“身体状况”指实习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实习前的期望与实习后的实际感受可能存在差异。“职业发展的认知冲突”指对实习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的感知实习前后可能存在差异。“个体努力与群体影响”指对个体努力与他人看法的关系在实习前后可能存在差异。“渴望与失望”指实习生对实习的期望与实习后的实际感受可能存在差异。

角色内―人际关系冲突因素主要包括“我与正式员工”“我与领导”及“我与客人”3个方面。“我与正式员工”指实习生对与正式员工的关系的实习前后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我与领导”指实习生对与领导关系的实习前后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我与客人”指实习生在实习前对处理客人关系的能力的期望与实习后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三、酒店实习生角色冲突类型验证性分析

(一)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为了验证上述酒店专业实习生角色冲突类型,笔者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实习生角色间冲突,共有14个题项,包括角色丛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第二部分为实习生角色内冲突,共19个题项,包括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第三部分为被试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学历、实习部门。前两个部分均采取李克特五级量表,题项均来自深度访谈的结果。其次,调查过程。笔者对所在学校本部及独立学院159名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他们的专业实习期均为6到7个月。在他们实习之前进行了第一次调查,专业实习中期进行了第二次调查。两次调查的目的是便于分析潜在冲突类型的角色预期与实际角色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调查时间跨度为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最后,获得了159个样本双测问卷,其中有效样本为147个,有效率为89.8%。

(二)实证分析

笔者通过SPSS统计分析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进行信效度分析。问卷总体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α=0.963,表明量表中33个因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信度。对量表进行Bartlett’s检验,得到KMO值为0.936,大于0.7的参考值。对各潜在角色冲突类型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均大于0.5。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其次,进行各潜在角色冲突类型的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1 酒店专业实习生角色冲突类型差异化分析表

[ 潜在角色冲突类型 实习前 实习后 双尾t检验显著性概率 角色冲突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均值差 角色间-

角色丛冲突 学生与员工 4.03 0.502 1.93 0.360 3.10 0.000 本地人与外地人 3.67 0.772 2.59 0.944 1.08 0.000 角色间-

人力资源实习生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酒店业务顶岗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酒店行业的职业特点要求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就具有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并能迅速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这更强调了实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二、酒店业务顶岗实习的价值和意义

(一)高校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

现代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素质及能力教育,学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外,也越来越重视其实践经验的积累,实习就成为学校对学生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一是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企业实习,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武装学生,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二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途径。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教育质量的试金石。安排学生到酒店企业实习,让酒店企业和学生可以近距离彼此了解,并就此签下就业协议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减轻学校的就业工作负担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三是密切学校与酒店企业关系,使酒店从学校产品的消费者变成合作伙伴。通过学生实习,学校可进一步了解酒店企业需求,以便改进培养的方法,调整培养目标;还可了解酒店企业管理中的经验及不足,丰富教学内容。

(二)学生走向社会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在校学生逐渐意识到通过实习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的学习、消化在校所学知识,还可以明显改善技能,了解社会,培养各种能力,同时降低就业成本,对于在正式就职前消除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障碍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实习也日益成为学生学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一是促进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学生在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实习工作中加以检验,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找出所学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学习。二是在实践中为自己定位。即将毕业的在校生,择业是其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而没有接触过社会及工作的学生往往会很迷茫。此时安排学生到酒店企业实习,可以给学生一个接触工作、接触酒店企业的机会,有助于学生为自己初步定位及毕业后择业。三是通过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现代企业的招聘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瓶颈。而通过设计合理、管理到位的实习,学生则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使其工作技术技能、人际关系处理、心理素质锻炼等各方面有一定的储备。

(三)酒店企业人才引进及其管理的需要

目前,国内酒店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日益激烈,许多酒店企业已走入校园网罗人才。通过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或者面向学生直接招聘并逐步延长实习期限,来大批接受实习生,这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在有些酒店企业中,实习生的比重已占到40-50%。而国内的酒店企业定期成批的接受实习生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可以节约成本。因为实习生已系统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职业意识,也具备了较多的技能。经过培训上岗后,可以与正式员工一样,工作肯吃苦,而且待遇要求不高,这可以为酒店带来两方面的节省:工资支出;培训招聘费用,因实习生都是集体招聘,较之分散招聘成本较低。二是实习生易于管理。实习生到酒店实习前一般由学校进行了实习教育,并有老师参与管理,还由于是在校生,尚无独立择业权,一般较稳定,不存在流失的问题。此外,实习生作为一个群体,纪律性较强。再加之所受的教育,其理解与执行能力也较一般员工强。饭店对其管理也就相对要容易得多。三是人力资源储备的途径之一。在经济变革迅猛的时代,人才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酒店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储备也应将目光放得更远,转向了在校学生。因为未来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常产生于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而实习恰好提供了这个机会,让酒店与其未来的人力资源有一次亲密的接触。四是承担酒店的社会责任,传播酒店企业文化和企业影响力。作为社会的细胞,企业除了追求利润,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接受实习生,正是酒店为社会培养人才,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酒店业务顶岗实习的成效

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较好地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未进行顶岗实习之前,对企业的工作环境、住宿条件期望值较高,对职业的工作特点、岗位职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生活等都没有切身的体验,处于非常幼稚的想象阶段。通过顶岗实习,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了自身的弱点和不成熟,意识到实习表现好坏直接决定着就业机会的大小。所以他们工作起来倍加努力,倍加珍惜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通过顶岗实习磨练。很快适应了职业工作环境,熟悉了岗位工作特点,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学会了服从企业管理。一些学生克服了在校期间纪律松懈、作风懒散的毛病。增强了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团队意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懂得了爱岗敬业,较好地将求知、做事和技能结合再一起,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从课堂到岗位,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使自身的职业素养大大提高。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湖南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期通常为10-12个月,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全真的现场工作环境、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积累了操作经验,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大多数学生实习期未满就能独立工作。

第三,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就业,对于既无社会阅历又无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开通了一条就业的绿色通道,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就业渠道。实习单位在接纳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同时,实际上也就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直接了解到该企业的生产状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也能了解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要求、待遇、用人条件,从而为自己寻求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四、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随着人才争夺的不断升温,企业开展实习生项目的日益火爆,实习生管理也将日趋走向成熟。实践中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值得国内外服务性企业学习和借鉴,但也难免有其不尽人意之处。本文在酒店企业实习生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酒店实习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入职教育

酒店企业中,往往由于实习生没有经过较严格的入职教育而给培训及工作带来种种困难。这提醒我们,酒店接受实习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入职教育。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已然踏出了这一步:深圳喜来登在南开大学招聘暑期实习生,就完全模拟招聘员工的做法,实习生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入职教育,然后再经过三轮面试一轮笔试方可进入实习岗位。录取的实习生将同正式员工一样待遇,并有机会参加公司的重要项目的工作。可见,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入职教育,提前消除实习生因个人能力问题而带来的工作上的困难,酒店企业可以放手他们融入到工作中去。

(二)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培训机制

培训是让实习生了解工作内容、感受企业文化和服务理念等过程,目的是保证实习生能够独立胜任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习生的工作以及酒店的服务质量、声誉等。酒店不应吝惜培训费用而忽视了培训这一关。培训合格的实习生可能给酒店带来好的服务和声誉;而一个不合格的实习生,则会影响到酒店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应给予重视,力求做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保证实习生能够完全胜任工作。

(三)给予合理化薪酬

酒店接受实习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节约成本。因为无论实习期的长短,实习生一般薪酬要求不高,而且比较固定,这从一定程度上给实习生一种不平衡感。随着酒店实习生项目开展的日益成熟,许多实习生在工作中与正式员工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实习生薪酬问题值得关注。酒店应在“节约成本”上做出一些让步,并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薪酬标准,将实习生能力、工作绩效评估与其薪酬挂钩,来更充分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合理的薪酬来消除实习生的不平衡感,并激励其发挥潜能,为酒店做出更好的贡献。

(四)注重对实习生的企业文化熏陶

实习生的管理中,酒店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实习生更好地融入到工作中去。然而,由于实习生实习期较短,而且大多一直呆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使其很难有机会深入了解酒店,更毋庸说对酒店产生认知和认同感。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其员工具有凝聚作用。尽管实习生在酒店呆的时间比较短,但注重对实习生企业文化的熏陶,可以使他们对酒店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实习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可不仅可以使其工作更努力、更有成效,而且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可能吸引实习生,使其毕业后选择到酒店工作。

(五)关注实习生未来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变革及竞争的日益加剧,员工的学习及自我发展意识越来越强烈。然而,大多数酒店企业一味要求实习生工作,忽略了实习生个人感受及其自我发展的需要。酒店要提供实习生自我发展的机会,就不得不对实习生进行再培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酒店很少做出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在酒店生存竞争严酷的今日,激烈的人才竞争更是令酒店清醒的认识到:今日的实习生,正是明日酒店的人力资源――这也是酒店招聘实习生的目的之一。因此,酒店应考虑到并尊重实习生的感受,根据实习生的个人情况,尽量提供其发展的空间。必要时也可为实习生做出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实习生的实习结束后,进一步追踪其职业生涯发展,这有助于酒店开发并留住好的人才。

综上所述,酒店业务顶岗实习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通过精心的安排,加强对实习的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才有可能达到实习目的,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实现酒店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韦金明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

2、叶学群.制冷室调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教育,2008(24).

人力资源实习生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展实习生;会展企业;认同感

一、会展企业应用实习生过程中的范例问题

1、实习生对实习企业的认同感低

不少会展企业有排外现象,部分老员工认为实习生在工作中的优秀表现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实习生在人际关系上的某些“青涩”表现也会让他们嗤之以鼻,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老员工与实习生“划清界限”,给实习生一种难以接近和打交道的感觉。会展企业某些领导认识上比较狭隘,认为实习生的实习期有限,实习期结束后实习生基本上不会选择继续留在会展企业工作,因而对实习生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学生到会展企业实习往往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实习之前他们大多对会展服务和会展项目运营工作寄予较高的期望,对会展企业的方方面面有太多的渴求,当在实习中发现会展服务上和管理中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与问题时,反应过于敏感,很容易对会展企业产生抵触情绪。以上这些现实问题都会让实习生心理没有归属感,从而对实习会展企业的认同感低。

2、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工作积极性不高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一是实习生待遇较低。企业雇佣实习生大多是通过院校或者有关中介进行的,会展企业通过向实习生支付“实习补贴薪金”(500-800元每生不等的报酬)而获得他们在管理上的配合。病假,事假,迟到与早退还会相应的扣除薪金,这样使得实习生本来就不高的工资在扣除后,能拿到的就只是“生活费”了;二是缺乏对会展企业实习的主观意愿。并不是每个会展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准备从事会展业而愿意去相关企业实习的。许多院校在学生毕业前一年或一个学期统一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该实习方式已经成为会展管理专业学生学业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组成部分,这样,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只要想要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技能学分都必须参加学校安排的实习;三是对会展企业丧失信念。学生到企业实习之前通过老师的教育对各类会展企业有所了解,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技能与管理知识,以为会像老师们所讲的那样,只要能吃苦、能持之以恒、能树立客人意识,就一定会在会展这个朝阳产业里创造美好的前程。然而,到达相关企业实习,他们大多做着最基层的一线服务工作,许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活,不采纳实习生的幼稚策划方案,总认为他们的文案太过于纸上谈兵,甚至有些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基本上被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全“颠覆”,倘若这时会展企业仍对实习生能否发挥作用才能不予理睬,对实习生在实习中出现种种困惑、问题不做出正确的引导,片面的只是关心实习生能否吃苦、能不能做好一名无论是接待还是项目运营服务员、是否“好用”等就很容易让实习生对会展相关企业工作感到绝望,对今后的专业方向丧失信念。从而能使实习生对所选专业持怀疑态度,进而造成对此新兴产业的认同感低。

3、认识上的问题

许多会展企业一味的把实习生看作是廉价的劳动力,会展企业招收实习生,可以达到降低人力资源运营成本的目的,这是许多会展企业接受实习生最直接的动机,当然大多数企业都是会期到了临时一用,没有惯常机制。如果会展企业只把实习生看作是一种便于管理的廉价劳动力,忽视对实习生的能力以及忠诚度的培养,缺乏针对实习生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和培训机制,那么这样接收的实习生在实习期满后基本上是留不住的,也就成不了会展企业的后备力量了,那企业到何时也不能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可持续团队了,实习生对于会展企业来说也就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而非进行人才储备和促进会展各类管理环节逐步完善的有效途径了。

二、被认为工作质量差

实习生在会展企业实习期间出现的相关现场服务,会展前期招商招展,后期评估等工作中的质量问题明显,认同感明显下降。比如:实习生在工作中被投诉率高,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实习生在初进到会展企业实习时,都会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包括工作内容的详细了解,与提供会展服务的标准等。但由于实习生对于社会的陌生与对顾客的过于谨慎,总是不经意的就会遭到顾客的投诉与不满,再加上不会很好的处理情绪和人际交往关系,当然也就会遭到客户的投诉和相关部门主管等人的批评。这会使实习生们更加惧怕与顾客相处,越紧张就越会不停的犯错,恶性循环。这不仅打消了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会展企业的服务与口碑有一定的下降。

实习生与客人发生争执,产生对会展企业的消极影响,对企业的认同感急剧恶化,主要表现在实习生在工作中,避免不了与顾客的正面冲突。当大学生进行实习的时候总是抱着一定的憧憬,或者一肚子的委屈与不满。当出现与顾客发生口角的时候,憧憬与现实的碰撞,委屈不满的爆发,争执就发生了。服务人员与顾客发生口角对会展企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对实习生进行安抚与教育,否则将会不断出现问题,变成潜在的危机。

实习生与会展企业管理人员的不满与排斥,也使得实习学生对会展业有了很不看好的观点,在实习生被分配到各个部门的时候,与同事的相处就成为了首要的功课。现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因此大多不懂得沟通,不懂得合作,使得工作进行缓慢。老员工也会出现欺生的情况,认为实习生早晚都会走,不用处好关系,就拿起老员工的身份,让实习生做不属于本职的工作,时而也有刁难。这样一来矛盾就会不停的积攒,直到爆发。直接影响到实习生定位于该行业的热情,对会展企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三、科学使用会展企业实习生

考察实习会展企业,签订实习生用工协议,为实习生谋求利益最大化,这是一个必要环节。实习是各级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实习教学,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以及不断完善学生实习细则管理规定。一方面,学校要认真考察和选择专业对接企业,要选择那些既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日常管理体系又能针对实习生实习培训的规范性、综合性会展企业,来保证学生在会展企业的培训与实习的质量,顺利完成实习目标;另一方面,学校要与会展企业签订实习生用工协议,依法加强对学生在会展企业培训与顶岗实习的保护工作。

强化对实习全过程的管理,实习生在会展企业的表现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就业出路。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不能将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完全推给企业,要针对学生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保证实习的质量,必须与企业密切配合做好实习生实习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1、实习前——思想灌输,促成共识。实习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会展管理中某些通则的灌输非常重要。学校应采取实习动员大会、讲座或报告会等多样形式,让即将第一次上岗的学生们提高认识:做好吃苦并能解决问题的准备;激发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强化艰苦创业、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奠定这样一个理念:千万件小事做不好,一件大事也做不成。训练其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心理;树立“岗位成才”的信念等。

2、实习中——排忧解难,督促指导。学生抵达实习企业上岗实习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不适应、新鲜感过去后的倦怠感、对会展企业工作的困惑迷茫等系列问题,学校应针对每一批的实习生成立实习领导小组,为学生做好指导、排忧解难,敦促实习顺利完成。针对学生集中到会展企业实习的这一情况,还可以派一名带队老师第一个月驻场驻企业协助做好配套实习生的各方面工作,使学生尽快熟悉会展企业环境和岗位职责,帮助学生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学生适应期过后,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每周或每月派专业指导老师到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解决实习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此外,建立实习企业学生干部“反馈机制”,学校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实习动态,及时有效地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途径。

3、实习后——总结表彰,跟踪成长。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一名实习生就实习阶段的体会与反思撰写实习报告或实结;及时表彰优秀实习生,通过表彰,达到鼓励先进,激发其他学生从优秀实习生的榜样中得到启发、教育;学校与会展企业保持联系,跟踪学生在会展企业各个工作中的成长过程,以后好针对性的为学生量体裁衣做好对接就业。

制定长远的实习生使用计划,提前实施人才储备战略,人才是会展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未来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来源之一就是这些掌握一定会展管理和策划等管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服务技能的各级院校会展管理专业的学生,会展企业实习恰好提供了让企业与其未来人力资源有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会展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次提前进行人才储备的机会,让实习生高质量的完成实习任务,毕业后还意愿继续为企业效力。会展企业对实习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避免短期行为,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考虑,企业可依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与院校签订稳定的实习生轮换合同进行长期合作。

一定要加强有效管理,会展企业实习生资源是会展企业的一种特殊人力资源,实习生自身的优势决定了他们是企业人才储备和挖掘的资源库,但有些实习生在心态和认知上存在偏差、社会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也是企业在使用实习生过程中经常抱怨的问题。有效地管理实习生,扬长避短地为会展企业所用是许多会展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1、强化对实习生的培训。就会展服务而言,客人并不关心到底是会展企业正式员工还是实习生在为他提供服务,然而服务质量的优劣,却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因此,企业的培训部门要有专门针对会展工作特点的岗位职责、员工行为规范、岗位技能等不太熟悉的实习生的培训体系。将培训落到实处,重视培训效果,做到事事有标准,在企业老员工中选用优秀会展经验老员工和会展服务优秀员工让实习生人人有师傅带,让实习生从业务技能到心理素质都得到锻炼。企业对实习生的培训要结合实习阶段分期推行:实习初期着重培养实习生认同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方针,树立该企业的文化和服务意识,与企业建立同等的价值观;提高实习生对会展企业的文化认同感,实习对学生来说其实就是一次很好的企业文化洗礼。实习中前期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用制度来规范他们的服务标准;实习中后期,在巩固和熟练操作的同时,向个性化服务延伸;实习末期,可引导一些能力较强的实习生站在会展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突发事件。

2、重视对实习生的心理辅导。从享受服务到服务他人,从学校里的随心所欲到会展企业的条条框框,从熟悉的校园到陌生的企业环境,从单纯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规律的学习生活到加班与随时赶会期赶项目等这些问题,很可能会给实习生带来不少心理上无法排解的问题。企业要重视实习生,预计、理解并有效地开导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实习生的专管人员和实习部门直属上司要多关注实习生的心理状态,发现不对苗头时要主动找实习生谈心并加以引导。

人力资源实习生总结范文第5篇

(一)企业的问题

酒店是盈利性的机构,许多酒店使用实习生工作只是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有些酒店只在营业旺季接受实习生;有些酒店为提高效率,长期要求学生重复从事枯燥的工作,很少、甚至基本不轮换工作岗位;有些酒店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只对正式员工进行培训,而对实习生,为要求他们尽快上岗,只针对某个岗位进行简单培训,或者分配到具体岗位后,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周期长、速度慢,效果的好坏往往是根据师傅的整体素质来决定的。而师傅往往采取压担子的方法,性格好一点的师傅还有耐心去教,性格差一点的对实习生指手画脚,没有责任心的师傅对实习生不闻不问或放任自流。在最初的实习培训期间,没有很好地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使实习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操作技能。

(二)学生的问题

1、实习心理准备不足

从学生对酒店的印象调查中发现,学生对酒店的了解仅限于影视剧、课堂讲授、他人的看法等一些浅显的认识。由于影视剧的渲染,学生往往只看到了在星级酒店客人享受的服务、环境和工作比较光鲜亮丽的一面,希望自己生活的环境就像客人一样,或者一入酒店就能进入管理岗位,对酒店和自己的期望过高,对基层工作的艰苦、对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认为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就只从事管理工作,所以一进入酒店实习,就出现了极不适应的现象,甚至部分同学实习后产生了不愿在这行业继续工作的念头。

2、在实习中不服从管理

大多90后的学生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导致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无法正确定位自己,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学生,到酒店后不应以正式职员的角色要求自己,一不如意,就有回避、退缩的想法;一部分学生认为到酒店实习就是学习,不用干活,进入酒店实习之前很少体验过艰苦劳动,娇气任性,不服管教;而多数学生到酒店后面对较大的劳动强度无法适应,对酒店的规章制度、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以及不容质疑的命令等刚性管理表现出天然的逆反心理,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消极怠工、对管理人员有抵触情绪、寻找借口中断实习等。

二、改革建议

(一)与知名企业建立联系,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专业实习上实现由我求企业到企业求我的转变,要靠耐心细致的实习教育、靠严格务实的实习理论、靠良好的实习信誉、靠理论与实践两手硬的教学管理理念,从而赢得企业的信任,实现良好互动。旅游院校在与酒店企业的互动上应当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位,互利互惠。酒店需要院校帮助的时候,院校及时调整教学安排给酒店以支持,院校需要酒店帮助的时候,酒店应力所能及地为院校提供方便。这既是一种办学、人才培养的功利互动,也是校企间的一种情感互动。

(二)以实习协议保障实习生的权益

学校代表实习生签订的实习协议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各自权益与义务的体现体现。学校要选择符合实习条件的实习酒店,特别是拥有独特企业文化的酒店,因为能在一个具有良好企业文化氛围的酒店进行实习,实习生才能学到更多知识,也有助于不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另外,酒店还应该按实习进度逐步提高实习生的待遇,这也是对实习生不断进步的鼓励;合理地安排班次,不断加强技能培训,让实习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在可能时进行轮岗,让实习生尽可能多地接触酒店的其他部门。

(三)学校与酒店共同制定实习计划

为了实现双赢的目的,实习计划的制定应由学校和酒店共同完成,要充分考虑两者的目标需求,这样制定出来的实习计划既能满足学校的实习目的,又能为酒店创造利益。根据两者的利益分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时间应为一年到一年半,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的实践需求。

(四)学校需加强实习中的专业指导

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也穿插有操作技能的学习,但是长时间的、系统性的训练还比较缺乏。每家酒店都拥有自己特色的服务方式和管理文化,因此,如果刚到实习地就让实习生投入到酒店的正常工作中,他们会很难适应。所以,在正式上岗前,实习酒店应为实习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酒店的服务规范、操作标准和企业文化,使实习生尽快了解酒店并进入工作角色。实习期间,学校也应派具有较高酒店管理素养和服务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到酒店指导学生实习。在工作岗位上指导学生实习时,指导老师不能干预酒店的正常运营和管理秩序,除进行专业指导外,实习指导教师还应经常主动地做学生心理指导工作,排解因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困扰,避免学生对实习产生厌恶或者恐惧情绪。

(五)学生需加强实习中的心理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端正态度,调节实习心理,学校应派专业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而且这些教师在管理实习的过程中最好能与学生一起参与酒店的服务或管理实习,这样既能保证实习管理的连续性,还能培养“双师型”教师,又能有效地防止学校实践教学与酒店行业需求之间产生“盲点”,一举多得。由于带队老师跟学生生活在一起,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容易发现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动态,将各种消极心理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学生以一种快乐、平和的心情进行实习。另外,实习指导老师在带队实习前,应懂得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在遇到学生实际的心理问题时,就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六)校企双方应制定合理的实习评价制度

1、学校的评定制度与酒店相应的评估制度相衔接。一般来说,酒店都会设立实习院校档案记录或保存各校的实习生管理与评估制度,在实习期间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奖惩,实习结束后,实习酒店会表扬优秀实习生并把每位实习生的工作表现记入档案和学校的实习生手册,学校可以此为依据,评出优秀实习生。

2、实习反馈制度。实习结束后,学校与实习生、酒店管理人员召开实习座谈会,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听取学生的实习感受、实习收获以及学生对学校的建议和对酒店的评价和意见。实习反馈制度的建立,方便学校及时向实习学生和酒店了解实习情况、找出问题,有利于学校不断完善实习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