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卫生医德医风工作

公共卫生医德医风工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卫生医德医风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卫生医德医风工作

公共卫生医德医风工作范文第1篇

今年以来,在开展党风廉政工作中,卫生院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十精神为指导,结合卫生院工作特征,通过狠抓领导责任、强化廉洁从政、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改善医疗环境、增强医疗卫生服务意识,提高技术质量,使卫生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一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创建群众满意卫生院”活动为平台,全面推进医德医风建设。

一年来我院进行了多次医德医风教育和医德医风考核。激发了全院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主人翁精神,使全院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以创建“群众满意卫生院”活动为载体,设立了群众意见箱,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实行院务公开、服务承诺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在患者和广大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卫生院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为了认真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我院制定了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制度,下乡为4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0-6岁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进行免费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公共卫生服务各项任务。

2、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行药品三统一,使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3、我院以规范指标为前提,提升优质服务为目的,保障群众健康为宗旨,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核心制度。

4、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公示制和告知制,我院严格执行住院即时结报,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解决群众反应强烈问题

第一,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对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努力,使管理从经验化管理步入了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第二,为方便患者就医,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就医环境,医院投入资金创建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添置了健康教育实施设备、改造了卫生院职工食堂等服务设施,方便了就诊人员,改善了就医环境。

公共卫生医德医风工作范文第2篇

20XX年即将过去,总结过去是为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 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除了顺利平稳完成本职技术工作以外,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提升自身道德水准,以关怀服务为荣,主要从医患关系、医护关系、护际关系三个方面入手,踏踏实实步步为营。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们医疗行业的终极目标,正是因为有了这盏明灯我们的努力才持之以恒,正是有了这份承诺社会对卫生行业肃然起敬。虽然医患关系愈来愈紧张,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我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以人为本,病人首先是作为人存在的,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像对待朋友一样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赢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同时遵纪守法,廉洁行医,婉拒红包、礼物,医德医风个人工作总结。

医生和护士本来就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式整个医疗活动安全有效进行的基础。全国各地的病人纷至沓来,五湖四海的继续教育人员络绎不绝,在临床工作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一切由临床出发,一切为了病人医生护士同心协力。在专业治疗方面尽可能多参加医生组查房交班深层次理解病情,同时对于新轮转的同事竭尽所能帮助他们熟悉环境规范流程,医生护士的关系和谐了,医患关系自然就稳固了。

优质的服务不仅仅是态度,更需要过硬专业素质作为坚强的后盾。过去的一年里我坚持本科课程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在临床工作中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努力学习外语,并利用医院图书室资源定时查阅中、外文专业杂志,学习数据库检索知识,从而了解到本专业新动态开阔了视野,专业技术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2、医德医风具体内容:牢固树立生命第一,患者至上的人道精神。要坚守职业理想,恪守职业准则。以关爱之心,维护伤病员合法权益。要维护职业尊严,坚持廉洁行医,自觉做到公平公正使用医疗资源,绝不谋求任何不当利益。?

公共卫生医德医风工作范文第3篇

(一)卫生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较为明显医疗卫生信息安全标准是医疗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目前,省内只有部分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实施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医院、卫生站等公共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实施,大多数医疗机构对信息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1.远程医疗信息数据传输中的安全隐患较为明显。在远程医疗运行的数据接口方面也明显缺乏规范,特别在区域性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趋势下,数据接口关系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存在被黑客入侵、网络攻击等安全隐患,将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和病人的正常就医。在服务外包方面,医疗机构委托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内部信息系统开发,开发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信息安全的管控,没有对开发人员和访问范围进行有效约束,为不法分子通过系统本身的原始漏洞窃取数据埋下了隐患。2.智能网络化协同导致“统方”的信息外泄事件增多。信息数据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机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统方”等重要信息进行有目标的窃取,必须对信息数据安全性予以足够的重视。目前,医院大多通过用智能网络来共享重要的医疗信息,对于医院而言,网络化协同可以使不同的医疗机构共享重要的医疗信息资源,减少重复投入;对于医护人员而言,网络化协同意味着他们能够以方便、有效的方式,存取患者的电子信息,包括化验结果、处方信息、医嘱和健康状态等。但是,网络化协同带来医疗便利的同时,一些医药机构缺少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和审计机制,并存在账号滥用、业务数据被非法读取的风险,或为本医药机构谋取不当利益而频频发生的“统方”核心信息数据外泄事件。3.有关侵犯患者隐私问题更为突出。推行电子病历是“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方向和主要任务。电子病历将记录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所有医疗记录,属于个人隐私信息,也属于医院医疗级的保密信息。而电子病历的数据集中存储、频繁交换以及与其他公共服务集成使用等特点,使电子病历的有效保障患者隐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市开始推行电子病历,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功能逐渐丰富,数据交换的机构增多,信息安全隐患也在逐步升级,在医疗信息化运作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发生侵犯患者隐私权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是一个法律的难题,更是现代医学伦理、医德的一大难题。

(二)有悖于医学伦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依照有关法律与医学伦理、医德相应规则,针对我国医疗信息化进程中所发生的实情,有悖于医学伦理的主要现象可归纳如下:1.未经患者许可,在网络上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资料;2.利用患者身份、扩大治愈效果而制作虚假电子网络广告;3.将电子病历、医学影象商品化,从中非法谋利,或私自篡改电子病历、医学影象而推脱医疗事故责任;4.通过患者IP地址,越位浏览、收集患者的网络踪迹的活动内容,或违规泄露患者纯个人的隐私;5.在实施远程医疗诊断中,有意刺探患者情感生活,并将患者婚外性生活在网上公开披露,或将患者有关性疾病的电子病历、影象等信息公布于众,严重干扰和破坏他人夫妻正常生活;6.以网络医务者之居,非法刺探患者信用、财产状况,或与网站管理员串通合伙骗取患者钱财,或未经患者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7.行临床网络医生之便,收集、刺探患者的社会关系并从中谋取私利;8.在医疗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因医方原因将患者的个人资料丢失、被盗用或遭篡改;9.违背了守法、诚实信用、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及医学伦理、医德,虚假、带有欺诈性的医疗电子网络信息、医学图像的广告。

二、医疗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医疗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服务,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2.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为使市民便捷地享受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而服务,并创造一个医患关系和谐、合法、有序、诚信、安全的法制保障环境。3.依法治业的准则,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而提供科学、高效、合理的法制支撑,并解决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矛盾,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服务。

(二)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1.坚持统一标准与顶层设计原则,把握国家法制统一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形成分级推进、各方参与的局面,积极争取人大法工委、政府法制办的立法资源,既要考虑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权限,还应充分反映各类各级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做好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体系的顶层设计。2.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原则,把握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把握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在立足于全面、整体推进本市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同时,以完成若干重点立法项目和推进信息化执法工作为主要抓手,特别是在立法工作中,要集中精力,适时推出一些关键性的立法项目。3.坚持立足实际与适度超前原则,把握当前计划和长远规划的关系。在制定市卫生信息化立法、执法和法律服务工作计划时,应当把握好近、中、远期三个关系,在通盘权衡近期法治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储备一批政策法规调研项目,注重前期研究,适时提出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中长期目标以及具体要求。4.坚持力求创新与区域特征原则,把握移植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要研究世界上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比较先进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借鉴国际上一些特大型城市卫生信息化推进的法治经验。同时,在推进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中要注重体现时代特征、区域特点,从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牢牢把握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的总体要求。

三、构建结构相对完整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法规框架

(一)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立法项目医疗卫生信息化法规框架,在立法层面上,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为主体,以行业自律规范、示范合同、行业标准等为补充;在时间安排上,优先安排若干关键领域的重点立法项目,同时安排一定数量的立法调研项目;在立法参与度上,积极利用人大、政府法制办的立法资源,重点推进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的调研起草,对行业自律规范工作则以引导为主。医疗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立法项目主要包括:卫生电子政务条例、卫生信息化网络管理办法、卫生执法监督办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办法、远程医疗管理办法、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管理办法、医疗卫生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办法、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工作实施细则、卫生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办法、市属各级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等。

(二)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基础调研项目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基础调研项目主要包括:卫生信息化条例、卫生信息安全条例、市民健康信息卡管理条例、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卫生电子政务数字认证管理办法、远程就医个人信息保护办法、电子病历管理办法、公共卫生电子信息共享管理办法、市卫生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医院信息标准建设与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办法、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软件及其相关标准的开发和研制办法、医疗卫生网络安全管理和防范网络犯罪办法、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产品和服务管理制度、远程会诊应用和隐私保护的相关工作制度及纠纷调解规则等。

(三)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行业自律规范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行业自律规范工作主要包括:卫生医疗机构与相关行业之间的自律服务规范、协调发展规范、纠纷解决规范等三个方面的自律性文件。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还应结合本部门实际,研究有关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的机制,细化居民健康卡的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和管理工作制度;研究制定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方案及保障措施,落实信息安全、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制订完善适应电子签名、远程会诊应用和隐私保护的相关工作制度,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研究制定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产品和服务相关管理制度,促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全方位的卫生信息化法制监控的有效机制

(一)远程医疗中对患者隐私权保护的有效机制法定的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在远程医疗网络化推进中,构建有关隐私权保护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重点卫生信息化建设部位:1.保守就医用户登录的身份、健康状况信息。网络就医用户在申请上网开户、个人主页、免费邮箱以及申请医疗服务时,医疗信息化管理者往往要求用户登录姓名、年龄、住址、居民身份证编号、工作单位等身份和健康状况,服务商有义务和责任保守个人秘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2.保守就医用户的信用和财产状况信息。网络就医用户的信用和财产状况信息,包括信用卡、电子消费卡、上网卡、上网帐号和密码、交易帐号和密码等。患者个人在上网、网上消费、交易时,登录和使用的各种信用卡、帐号均属个人隐私,不得泄露。3.保守就医用户的IP地址和电子邮箱。网络就医用户的IP地址和电子邮箱同样是个人隐私,就医用户大多数不愿将之公开。掌握、搜集用户的邮箱并将之公开或提供给他人,致使用户收到大量的广告邮件、垃圾邮件或遭受攻击而不能正常使用,使用户受到干扰,显然也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4.严禁窥探就医用户纯个人隐私的网络活动踪迹。法定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也是每个就医患者依法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因此,任何医方都无权借远程医疗网络化管理之便,私自介入包括浏览就医患者踪迹、活动内容的纯属个人隐私。各级医疗机构在远程信息化医疗过程中,应注重和强化保护就医者信息力度,特别是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及问责、追纠机制,重点对患者在医院就医登记过的电话、家庭住址,还有医疗费用清单等信息资源加密给予保护,严禁将患者的远程医疗网络的有关信息商品化而被违法者所利用。

(二)构建电子病历应用中对患者信息保密的监控机制临床信息系统核心的电子病历(Electricmedi-calrecord,EMR)因其存储量大、节省资源、查询方便、共享性好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保障电子病历相关信息不泄漏、不篡改而有悖于医学伦理或被非法商品化,应建立相应有效监控机制:1.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的法律与伦理制度建设。医疗信息化管理的法律与伦理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医院伦理委员会(章程、组织、经费、运作与监控体系等);建立并启动患者及社会评价与监督医疗信息化运作与伦理、医德医风的制度体系;建立并启动医疗信息化管理中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与伦理制度体系;建立临床信息化对患者隐私权的基本保障制度;建立对医务人员不断进行医学伦理道德与法律教育等相关制度并认真实施。2.设置全方位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的网络监控体系。依照国家卫生部有关推行信息化医疗规范性准则,建立和健全临床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网络监控体系,并启动患者及社会评价与监督医疗行为运作与伦理、医德、医风的制度体系,监管重点是防范医院内部利用病人的信息或转借电子签名谋私泄密现象,有效遏制对患者隐私权的侵害。3.推行电子病历信息分级管理和加密查阅限权制度。电子病历信息分级管理及加密限权制,即依据临床医院、医疗保险、远程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而分类管理电子病历信息,同时针对涉及到患者个人的基本情况、疾病发展、诊疗状况等病人隐私方面的医疗信息实施加密级别,并在医院内外网上设立下载、查阅权限,最大限度减少医疗信息和数据的商品化或病人隐私泄漏。4.实行对违背医学伦理和医德行为一票否决制。各级医院都可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和实施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应用监控的同时,加大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对违背医学伦理和医德规范,并构造就医用户隐私权的侵犯,或人为发生电子病历等信息数据泄密事件的,在医疗专业考核评优与晋升职称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构建对虚假医疗信息和医德缺失的防范机制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及医学伦理、医德而传播虚假、带有欺诈性的网络诊疗信息,或言过其实,夸大疗效的网络医疗广告信息,或利用远程医疗及患者现身说法,在网上招揽患者等虚假医疗信息和医德缺失行为,应采取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遏制。1.从虚假医疗信息和伦理医德缺失制作的源头抓起。按照“谁制作,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虚假医疗信息和伦理医德缺失的责任,从源头抓起并不断增强“网络医疗信息安全真实人人有责”的意识,对任何一部网络医疗信息的广告真实性严加审核,对广布虚假医疗信息和伦理医德缺失的信息事件,要严肃追究当事人、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的责任。2.强化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力度和实效性。医生职业操守,是指医生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低医学伦理和医德底线及行业规范。它具备“基础性”、“制约性”的特点,要求每一个从事医生职业者必须做到。各级医院都要重视和强化对医生职业操守培育和执行的力度,将其贯穿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观念和从医职业的神圣感、使命感,并有效地遏制虚假医疗信息和伦理医德缺失事件的发生。3.强化和规范对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服务外包管理。强化和规范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服务外包管理,特别是在实施HIS等重要信息系统过程中,应对外包企业严格审核,在签订外包合同时要增加有关信息安全、真实性的条款及虚假广告宣传违约责任,对外包服务人员要进行规范管理,限制操作范围;在验收和实施阶段,要对系统实施信息安全检查、网络医疗信息真实性审核,避免系统漏洞及虚假信息等情况的发生,从源头和运行过程中保证医疗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真实性。此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各种病毒软件,病毒、木马程序侵袭,造成数据的删除或病人隐私泄漏及医学伦理、医德的缺失。

(四)构建医疗卫生信息化医学伦理的监督及评价机制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搭建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管理的医学伦理和医德监督及评价机制,不仅增多了医院服务患者的窗口与途径,实现方式更加人性化,而且收集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医疗机构在实施信息化进程中的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真实情况,也有利于加快医疗信息化进程中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长效机制目标的实现。1.针对远程医疗设置医学伦理和医德监督及评价系统。就医病人可自助触摸屏设置于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平台窗口,依据自身就医经历有针对性进行监督与评价,也可投诉或举报有关违背医学伦理和医德行为及事件,也可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等,从而促进医疗信息化与医学伦理和医德医风建设同步并朝健康方向发展。2.建立全方位的监督和互补型的综合评价模块运行系统。医院伦理委员会与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无缝集成并连接到政府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模块有机结合,并形成卫生主管部门、院内与远程就医患者的全方位、高层次的监督和互补型的综合评价系统。在医院监督管理平台中医院领导和管理部门可按需要进行月统计或季统计,并以此为依据对医院及医务人员进行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综合考评,表彰先进或推广好的经验,及时纠正错误、堵塞漏洞或查处各种违背医学伦理与医德行为的事件。3.设立相应医学伦理和医德监督及评价系统的操作模式。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包括互联网博客、电子邮件短信、网络涂卡问卷、按键评价、触摸屏、软件系统等,方便不同层次的就医人群使用有关医学伦理和医德监督及评价系统的操作模式。如设置网络电子问卷涂卡,向远程医疗就医病人定期发放有关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满意率问卷表,通过专用读卡器,可批量录入问卷结果,将数据装入系统平台数据库。4.建立专门的网络医疗随访中心收集患者反馈信息。通过患者随访平台软件,操作员可利用计算机自动拨号,全面记录患者每个反馈信息;还可通过短信系统自动对网络远程病人进行短信随访,从而加强对医疗信息化中有关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进行随时监督和实时评价。

五、全面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综合执法的整体水平

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综合执法的整体水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长抓不懈。具体来讲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准确引导、规范、监管全国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针对卫生信息化推进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以推进市卫生行政管理的职能转变、提高民主参与为重点,准确引导、规范、监管、服务于全国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全面提升卫生信息化建设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

(二)切实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全面正确实施根据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工作的特点,加强信息化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采取日常执法检查、定期执法检查、不定期执法检查、联合执法检查等形式,不断完善和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切实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全面正确实施,努力做到权责分明、保障有力、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三)重点加强对远程医疗监管及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以维护公共卫生医疗信息网络秩序为抓手,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处罚手段,处理卫生信息化领域的违法行为,加强对远程医疗监管及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传播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安全、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四)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探索建立和培养专业的执法人员队伍,加强执法业务培训和法律知识教育,建立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制度,通过基本法律法规培训、专业法律法规培训等,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公共卫生医德医风工作范文第4篇

(一)临床研究生对职业的认知和情感在职业选择目的和个人价值体现的问题上,临床研究生都认为“社会地位高”是首要因素,真正因为个人理想而选择医学专业的同学只占18.8%,说明在培养研究生的医德情感和信念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理念至关重要,而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内化方式便是加强医德教育工作。多数研究生对待病人的态度是“有耐心,热情服务”,这反映在临床工作中,他们能照顾病人内心的心理感受,服务意识比较强,但仍有超过10%的研究生把自己当着病人的“救世主”,服务意识淡薄,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现象。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和良好服务三者兼备的标准已取代了以往占主流的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二者兼有的“好医生”标准,这也表明新时代的临床研究生的观念正在逐步更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表1)。

(二)临床研究生对医德重要性的认识绝大多数(158人,占84.9%)研究生认为医德是医生的灵魂,166位研究生(占89.2%)认为医德对医生同样具有制约作用,认为在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是有必要的研究生有175人(占94.1%)。但仍有少部分研究生没有意识到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医德教育可有可无(占3.7%)或者没有必要(占2.2%)。而对医德的怀疑,表明他们自己也在反思道德的规范制约力量,从而间接表明医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形式成效的评价调查显示,导师的言传身教被认为是医德教育成效最好的形式(显著率达63.3%),其次是医疗社会实践,这两者为医德理论应用于医德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研究生医德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的教育成效则一般,反映了《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虽然能让临床研究生的医德理论素养有系统的提升,但其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研究生感到枯燥,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成效;成效较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其成效一般或者没有成效的共占77.3%),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公共道德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造成的,今后应将医德教育作为临床研究生德育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力量,强化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成效,让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表2)

(四)临床研究生对“医院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疗卫生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而在医疗实践中,医院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在转轨过程中因过度追求利益,医德医风建设涌现出新的问题,医德出现滑坡。调查显示:有41.2%的研究生认为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矛盾,50.7%认为两者间并没有矛盾;被调查的研究生中有68人(占36.6%)认为救死扶伤应放在首要位置,有32人(占17.2%)选择经济效益第一,其余学生认为两者应尽可能保持统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医学教育在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当下,对于如何处理好医德医风建设与经济利益的客观需求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当前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目前,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来自社会、学校以及研究生自身。

(一)社会消极因素冲击了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的价值评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他们对医学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又加上一些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影响,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也时常发生,许多医务工作者都表示对职业缺乏信心的担优;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如一些医生生、冷、硬的服务态度、收受“回扣”和“红包”以及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另外,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唯技术论”,容易导致片面强调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良好服务和高尚医德所产生的正面社会效应。类似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给临床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传达了不良信息,诱发他们对医疗职业的不安全感,部分临床研究生受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利益和医德品质之间存在困惑,使其对医德教育的认同度降低,从而影响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的价值评价。

(二)医学院校自身原因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成效医学院校的学科设置大多以自然科学为主,人文课程的比例往往很小;课程设置方面没能从医学专业特殊性的角度出发,比较偏重于医学专业课程,导致医德信念缺乏系统的培养;医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有限,未能形成有力的学术群体。研究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专职教师数量的不足,但其医德教育专业知识仍有欠缺;在临床实践教育环节中,一些导师侧重于对临床研究生传授医疗知识及临床诊疗技术手段,往往忽略了对其进行医德信念教育。这些都使临床研究生不能充分认识医德信念在自身技能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限制了医学院校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开展。

(三)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重视不足部分临床研究生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认为只要学好医学知识,掌握好医学技能就行。加之一些用人单位只注重医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往往忽视了医德素质的考量和评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临床研究生出于择业的实用性,只埋头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重人文修养,往往忽视自身医德素质的养成。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成长,习惯了被关心和关注,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没有建立替别人着想、主动关心他人的行为模式,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思维习惯容易滋生个人本位思想;同时,作为医学生,他们涉世不深,阅历较浅,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缺乏对价值认识的科学基础,在人生理念上只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少崇高追求和远大理想,很多临床研究生还不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将来成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形象和责任,又受到医疗服务实践中不良事例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及道德选择上的迷失,忽视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对医德教育的有效内化。

三、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一)完善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教学的内容医德教育首先要通过课程得以实现,应将《医学伦理学》列为临床研究生的公共课,将先进的医德理念、热点的医德话题引入课堂,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就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及探讨。如怎样看待医疗救助与病人欠费,如何看待和对待“回扣”、“红包”现象,如何看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德案例的教学与讨论,逐渐培养临床研究生道德的判断力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临床研究生医德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他们对医德知识的掌握及对医德问题的分析能力。其次,通过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医德教育,即学校可侧重医德理论教育,而医院则侧重于医德实践教育。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临床研究生的医德培养,也促进了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可以获得“双赢”效果。

(二)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当前,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导师负责制,临床研究生结束半年的在校课程学习后,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和临床实践,这就决定了导师是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主—54—体。导师不仅是医学科学知识的继承人、传播者和创造者,也是医疗道德文化的桥梁和重要影响媒介。调查显示,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成效显著和较好的占93.6%,表明导师的示范、教化和熏陶作用对临床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全面推进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在临床研究生的科研和医疗实践工作中应采取措施,发挥导师在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激发研究生的情感认同,引导其完成由医德认识向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信仰升华的心理过程,逐步完善临床研究生的医德教育行为。

(三)重视临床研究生辅导员在医德教育中的角色作用辅导员承担着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又存在着“重思想政治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辅导员自身医学伦理修养,通过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理论培训,支持辅导员开展医德教育研究,提高医德教育水平,促进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辅导员在临床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应进一步负起育人的重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经常与学生进行谈心,通过这种融洽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达到“亲其师”到“信其道”的情感转变,真正实现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医学职业道德的教育效果方能显著,教育也将实现其根本的功能。

(四)加强临床研究生医疗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贫苦百姓开展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临床研究生力所能及的。通过组织临床研究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到缺医少药的贫困地区奉献爱心,他们的责任感、事业感等多种医德情感容易被病人所回报的感激之情所触动,这种实践的体验对于每个临床研究生来说都是非常刻骨铭心的经历,所带来的医德教育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能让他们在为困难地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做贡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医德修养。

(五)占领网络新媒体等开展医德教育的阵地在当下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了临床研究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对临床研究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有关医德教育的信息却很少,加强医德教育信息的网上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医德教育专题网站、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对医德教育进行渗透,强化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实效。同时,新闻媒体也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比如对“温暖哥”纪名扬同学的报道),对科学的理论进行宣传,让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播,从而激励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弘扬社会的正气,最终营造一种和谐的公民道德建设文化氛围。

公共卫生医德医风工作范文第5篇

一、今年上半年抓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切实加强了对全区新农合的领导和管理,加大了新农合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长效机制,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审核督查力度,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基金运行安全,全区参合农民累计受益194718人次,受益率达22.67%,住院实际补偿比例达到31.67%,门诊实际补偿率为33.84%。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在一定程序上减轻了农民的就医负担,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进一步推广黔江农村卫生改革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拟定《合川区学习黔江农村卫生事业改革经验的实施意见》。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推行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严格实行“六统一”,发挥农村卫生网络的整体效能。编制了20*年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案,争取国债资金1200万元对全区27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有3所卫生院创建*市规范化卫生院。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完成了250个规范化村卫生室的推荐工作,完成新建规范化村卫生室80个。改善基础条件,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继续深入开展卫生对口支援和卫生下乡活动。完善巡回医疗制度,向农村送医、送药、送技术,提高农村卫生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加强重大疫病的预防控制,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配合区政协开展了农村公共卫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工作,已完成对部分镇街的调研,各子项目调研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开展了重大传染病救治培训,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疫情监测和防治措施等四个环节的工作,继续抓好艾滋病、非典、霍乱、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现并治疗管理涂阳肺结核病人342例,涂阴肺结核病人70例。督导全区各级医疗单位继续认真开展“七苗”接种工作,要求建证、建卡率达100%,四苗接种率达95.5%以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两脑”接种率达90%以上。会同*食药监局合川分局联合开展了对生物制品的督查,加强了疫苗及其注射器在进购、运输、储藏、分发及使用环节的监管工作,确保疫苗及器材质量。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提出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工作,设置宣传阵地及站点160处,印发宣传资料18万余份,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意识。以爱国卫生活动月为契机,抓好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启动准备工作,广泛开展卫生镇街(社区)、卫生村创建活动。

(三)增强健康保障能力,构建新型城镇医疗服务体系。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城市医疗卫生资源调整力度,实行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争取*市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专项经费170万元,拟建4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做好东津沱社区卫生院、钓鱼城街道卫生院、南津街街道卫生院结构和功能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目前已完成东津沱社区卫生院、南津街街道卫生院房屋装修评审工作。建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合作与指导制度。推进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四)突出事业发展,打造*北部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4月11日,*市卫生局屈谦局长专程到合川对卫生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明确将合川定位为“*北部区域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这一新的定位,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卫生规划,强化措施。一是积极向上开展对接,目前取得较好成效。*市卫生局已将部分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管理权等下放给我局,我区卫生事业发展已纳入了*市卫生局“1小时经济圈”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我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的国债支持项目,国债建设资金达到1200万元左右。二是积极推进改革。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的原则,目前,区人民医院特需医疗的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特需病房装修工作即将完成。认真开展了农村公共卫生调研工作,正着手制定合川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方案。*市卫生局将合川作为医院财务管理年活动试点,目前会计委派工作已进入草拟方案阶段。卫生信息公示制度进入实施阶段。三是按照打造特色,增强幅射的要求,区人民医院抓紧上档升级工作,加强内涵建设,成为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并申请增挂合川区中心医院牌子,区中医院增挂合川区骨科医院牌子,区三汇医院更名为合川区第二人民医院,已上报待区政府批准,区妇幼保健院增挂了区妇女儿童医院牌子;四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区中医院的综合楼建设方案已上报区政府审批;五是人才队伍建设正加快步伐,已引进5名医学类研究生,卫生局出台了鼓励晋升职称的相关激励机制。

(五)加强基本医疗管理,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

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医疗质量日常监管,每月定期开展了医疗质量督查工作并形成督查通报。选派中心卫生院护士长到区人民医院挂职锻炼1个月,委托*医科大学对全区各医疗机构业务院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管理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管理队伍素质。继续开展了医疗济困活动,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集中开展了“送医助困、卫生关爱”特别行动,共组织义诊活动58次,救助贫困住院病人82人,慰问贫困群众126名。加强无偿献血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市合川区中心血站的管理体制;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大力推进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积极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工作,加强血液质量控制,确保血液安全。积极建立有效的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机制,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积极做好医疗纠纷的接待、调查、处理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积极探索建立医疗卫生责任保险制度,代区政府草拟《合川区医疗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引入第三方解决医疗纠纷,分担医疗风险,化解医患矛盾。

(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不断增强行业依法行政能力。

实行了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了相应工作制度。加大了对卫生执法宣传力度。认真开展了卫生许可证的换发证工作。加强了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三会”期间、重大节假日和“首届枇杷采果节”期间重点对餐饮业、食品生产、销售单位、农家乐、旅游景点开展食品卫生每日巡查。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26人次,提出监督意见150余条,确保了节假日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强化了学校食品卫生的管理,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确保了群众健康、社会稳定。认真开展了医疗市场专项整治,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从业管理进行了集中调查,严厉打击了非法行医,规范了医疗市场秩序。

(七)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卫生队伍整体水平。

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围绕卫生“改革、发展、稳定、和谐”这一主线,以开展“清廉高效、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和“万名干部大下访”活动为重点,制定了《合川区卫生系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召开了作风建设专题动员会,对卫生系统的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各单位正在积极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学习。加强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在系统内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建立学习型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团结协作,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加强了党建工作。发挥领导干部和党员在构建“和谐合川”及“和谐卫生系统”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了“提速发展、跨越赶超,我为卫生发展献一策”活动,收到各项建议46篇。健全工会、妇联、共青团及学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举办了表彰优秀团员及优秀护士暨庆祝“5.12”文娱演出。

(八)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卫生行业作风根本好转。

在全区卫生系统深入开展了“读书思廉”和“八个一”活动,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医院活动。继续坚持“四不准二优先一严格”和“五个必须”,在全系统积极开展了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经济活动清理整顿工作。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继续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全区卫生系统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纠正卫生行业不正之风的常态长效机制。抓好药械购销等重点部位的监管,坚决纠正开单提成、滥检查、私收费等不正之风。强化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党务政务院务公开。在区直医疗单位和部分中心卫生院开展了巡查试点工作,加大医院制度建设的检查力度,促进干部职工廉洁自律。

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区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改革和发展政策不配套、农村卫生技术水平仍然薄弱、城乡医疗机构发展不很平衡、公共卫生水平仍需提高、医院经营困难、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还需加大、卫生人才奇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认真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

(一)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进一步通过完善功能定位,落实职能责任,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信息和指挥系统,加强人员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三大体系建设。拟定*北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方案,认真完成农村公共卫生调研工作。继续抓好艾滋病、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非典、霍乱等传染病的防治,要随时做好监控,预防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抓好“七苗”接种工作的督导,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继续开展好遏制出生婴儿性别比增高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改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群众的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

(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增强群众健康保障能力。

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工作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管好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做好国家和*市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项目,改善基础条件,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加强农村村卫生室建设,完成250个规范化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全面推行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提高农村卫生组织的整体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卫生对口支援和卫生下乡活动,向农村送医、送药、送技术。加强农村人才引进和培养,尽快解决农村卫生人员养老保险问题,解除职工后顾之忧。遏制传染病、地方病的暴发流行,继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开展"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及"医学科普知识-健康家园进万家活动",提高健康意识。

(三)做好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增加政府投入,维护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重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力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过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加强医患沟通,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同意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收费管理,降低医药费用;进一步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建立信息公开公示制度,拓宽社会监督渠道;

(四)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一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镇街卫生院、诊所进行联合及托管。二是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和药品价格管理,强化行业价格监督。三是街道卫生院体现“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职能,逐步过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是指导区人民医院强化管理、做大做强。以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医疗服务向*及四川的周边区县辐射。五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中医院综合楼要加快进度,指导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引入社会资金,利用现有征地,合股建设肿瘤医院。

(五)强化卫生监督执法,不断增强行业依法行政能力。继续开展医疗市场、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加强对医疗机构出租科室、外包科室的监督管理,严格执业准入;整顿医疗服务市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药店坐堂行医和“医媒子”。进一步规范卫生许可,加强餐饮业、建筑工地和学校集体用餐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努力改善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办案条件,开展卫生综合执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整治卫生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

继续深入推进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医院大处方评价分析制度和门诊处方限价制度,推行医生不当处方在医院内部公示和点评制度,探索实行单病种费用限价制度。加强对药品、器械采购环节的监管,整治卫生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严肃查处非法行医、开单提成、拿回扣、滥检查等不正之风。改革医院内部运行机制,规范医院收支管理和人员分配管理,严禁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健全医院内部决策、人事、分配、财务、采购等事项的党务院务公开制度。深入开展卫生系统财务管理年活动,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突出解决群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