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范文第1篇

对于创业型的中小企业用户来说,除了注册公司、办公场地等硬件设施外,最容易忽视的就是日常办公的支出,尤其是办公打印方面的耗材、纸张等持续性投入,并且还有人力维护成本。因此在办公设备的选择上,创业型中小企业更愿意选择高效低成本、智能且便捷的产品,来协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了有更好的客户体验和竞争力,创业型中小企业对效率和成本十分重视。虽然是创业型的中小企业,但是他们的项目资料和合同这样重要的文件,是一定要打印出来并保存的。爱普生L655商用墨仓式打印机正是针对中小企业设计的产品。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是常态,L655这种多功能一体机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L655拥有复印、打印、扫描、传真四合一功能,用户不需要额外采购扫描和传真设备。L655还配备了自动输稿器(ADF),用户无需打开上盖即可进行多张扫描/复印/传真,一次最多可放置30张原稿。在输稿器托盘上,设计有一个长方形橡胶垫,用于增大摩擦力,细心更贴心。

在打印速度方面,L655的黑白输出速度约每分钟33页,彩色输出速度约每分钟20页,可以充分满足中小企业用户的工作需要。L655不仅可以全方位满足商务用户品质彩色打印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成本还超低,黑白和彩色输出几乎成本相同。另外,L655工作续航能力超强,一次注足墨水,使用周期可达数月。喷嘴采用独立封盖设计,黑色、彩色喷嘴均可独立清洗,减少整体清洗造成的墨水消耗。

在耗材方面,L655采用了大墨仓式设计,单套耗材就能够打印黑白文档约6000页,彩色文档约6500页,打印成本比激光打印机低很多,尤其是彩色打印成本只有激光打印机的几分之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范文第2篇

创业孵化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硅谷,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美国孵化器联盟(NBIA)对孵化器的定义是一个商业企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从本质上讲,孵化器是一种资源聚合平台,通过将资金、人才、设备、信息等资源集合到孵化器,来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的创业服务。

在我国,创业孵化器按企事业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完全事业型孵化器、半事业半企业型孵化器和企业型孵化器。我国的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刚开始起步时,大部分采用完全事业型企业孵化器模式。这种模式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政府,其持续发展能力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其创新能力有限。半事业半企业型模式既有事业型的投资主体特征,又有企业型的经营特点,从政府和自身服务两方面取得经济支持,有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在我国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孵化器的经营管理中广泛采用,适合综合性孵化器。企业型孵化器运行模式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模式,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较强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同时,由于孵化器有自主经营权,大大提高了孵化器的创新能力,它常结合风险投资一起发展。目前,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比较多,我国有一批由风险投资企业、上市公司和大学等多元投资主体建立的企业型孵化器正在兴起。

二、2.0时代:众创空间模式

根据2015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的定义,众创空间是指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2015年全国各地的众创空间数量达到500多家,这些众创空间从业务模式和形态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活动聚合型(如车库咖啡、杭州洋葱胶囊)、培训辅导型(如清华x-lab、亚杰会)、媒体驱动型(如36氪、创业家)、投资驱动型(如创新工场、天使汇)、地产思维型(如SOHO 3Q)、产业链服务型(如创客总部)、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创业公社)。活动聚合型以活动交流为主,定期举办想法或项目的、展示、路演等创业活动聚合。培训辅导型旨在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体系为依托,是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媒体驱动型是由面向创业企业的媒体创办,利用媒体宣传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包括宣传、信息、投资等各种资源在内的综合性创业服务。投资驱动型是针对初创企业最急需解决的资金问题,以资本为核心和纽带,聚集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依托其平台吸引汇集优质的创业项目,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地产思维型是由地产商开发的联合办公空间。产业链服务型以产业链服务为主,包括产品打磨、产业链上下游机构的合作交流、成立基金进行合投等。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提供综合型的创业服务体系和平台,包括金融、培训辅导、招聘、运营、政策申请、法律顾问乃至住宿等一系列服务。

三、3.0时代:生态系统模式

当前,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化发展,创业创新服务行业正加速向以众创空间平台为载体,以体系化、多元化的投资基金为资本驱动力,来实现资源链接和开放循环的3.0生态系统模式发展,这一生态系统模式强调创业要在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中实现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循环。它打破了以往孵化器、创空间等物理空间的局限,将创新内部和外部、企业和政府的要素资源有效地链接起来,构建生态循环链,实现开放式整合。3.0生态系统模式包含6大要素,即创新点子、众创空间、资金、创业环境、政策和人才,如上图所示。

创新点子可以看作是种子。如何让创新“金点子”成为创业“金种子”是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孵化制度,在创业项目还处于种子期时,由政府搭建一个平台,由大型企业支持,以大学为依托,打造“金种子工程”,成立“种子基金”,对创新“金点子”进行转化,使其孵化为创业的“金种子”。

众创空间可以看作是土壤。如果把怀有梦想的创业者比作“种子”,那么,众创空间就是“土壤”。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智慧汇集,资源交互的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快速找到发展方向,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获取更多有效信息,结识更多投资者,找到通往成功最快的那条路。

资金可以看作是水。自然界失去了水,一切都将枯竭。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尤其是初创企业,需要充足的资金这一水分,才能保证创业的小苗一点点长成大树。

创业环境可以看作是空气。创业环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内生决定的创业氛围和外部影响的创业条件。现阶段,决定我国创业水平的环境因素是创业氛围,它表现为显在与潜在的创业者行为方式,是一种主观的生态环境,与创业生态的文化息息相关。硅谷文化代表了美国的创业创新文化,硅谷通过营造良好创新氛围,鼓励年轻人去创业,并且容忍他们的失败。对于我国而言,基于社会文化和制度等因素,社会相对来说对于创业失败的容忍程度不足,加上部分创业者以上市圈钱为目的,严重污染了创业空气。

政策可以看作是阳光。政府的政策支持就像阳光,能够使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光合作用。如果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创业“金种子”就能尽快破土出芽,再加上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小苗可以变成参天大树,即小企业可以成长为大企业。因此,政府的政策应该重点围绕如何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按照市场化规律和要求,出台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通过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和提高创业创新主体的生存率和活跃度。

人才作为生态系统的核心资源,是创业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否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知识、技术技能,又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双创人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范文第3篇

创业创新是人类创造价值的基本形式,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中央号召,要掀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更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进大众创业创新,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必然选择。当前,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主要看实物产品、生产能力,不再看生产了多少钢铁、水泥、汽车,甚至也不看其外汇储备多少。纵观世界,凡是能够长期保持强劲竞争力的国家,无一不是创业创新活动普及活跃、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推进大众创业创新,正是这些国家提升综合实力、保持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经验。

推进大众创业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需要通过创业创新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增强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央一再强调要以大众创业创新形成发展的新动力,并接连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数以亿计各类人才的创业和创新潜能,推动我国经济从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不熄的引擎。

推进大众创业创新,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强调,要让全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人民素来就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创新的传统。改革开放30多年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创业创新勤劳致富已成风尚。推进大众创业创新,必将为广大群众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首要的是要积极营造大众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新风尚,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业创新愿望得到鼓励、创业创新行动得到支持、创业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业创新成果得到尊重,形成创业创新无上光荣的鲜明导向。要大力营造诚信守诺的社会氛围,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让每一位投资者、创业者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真正让创业创新在全社会“火”起来、“旺”起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机遇;挑战

0 引言

伴随着经济发展下行的大趋势,经济转型成为新常态,中央政府适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其主要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工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升级换代的引擎。目前,信息经济占我国GDP总量的4%,而根据麦肯锡的评估报告,凭借“互联网+”的强劲动力,十年后其占比可达三分之一。新的时代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创业是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实现自身财富的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融入社会、接受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同步解决经济转型、就业难的良策。

1 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积极应对,理性面对就业困难

统计信息显示,超过七成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参加工作,选择不参加工作的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考研,有不到4%的学生由于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准备毕业后马上参加工作。面对择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身缺乏良好的社交能力和足够的社会关系,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学校名气不够高、专业不够好限制了就业的选择面,大学毕业生们的担忧和自我分析显现了他们对困难有足够的理性。

1.2 过于自信,对工作收入存在高预期

统计信息显示,超过六成的大学毕业生表现出较高的就业热情和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将来的工作。对参工首月的工资收入预期呈现正态分布,超过四成的学生预期在3000元以上,接近一半的学生预期在1500-3000不等,一成多学生的预期达到5000元以上。对比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以上统计信息还是偏高的。

1.3 缺乏创业意愿,创业面有待拓宽,不熟悉创业政策

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适应时代主题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有创业意愿,同时,对创业的理解仅仅局限在零售业、手工品和计算机领域。对创业应具备的条件和将要面对的困难认识还是到位的,随着创业门槛的提升,创业难度也是逐年增加。由于高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大学生们对政府的创业优惠政策了解不多,只有3%的学生熟悉相关的政策,超多一般的学生只是一个印象了解,同时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当他们想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时,很难找到有效的沟通渠道。

2 “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特点

“互联网+”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基于互联网,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它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购物、支付、打车、社交、娱乐、餐饮、住宿等,成为信息时代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农业现代化、工业互联化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市场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定:

1)融合,把其他行业与互联网+到一起,创新业态发展情况;

2)创新,包含产品、技术和思维,以及任意二者间的组合;

3)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受和体验,所有工作都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耦发展;

4)让一切基于互联网,互联一切,交织成一张网。

“互联网+”不只是一门单纯的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业态是这种生产方式实物化的外在表现。“互联网+”向各个行业、领域的延伸,创造了许多增值应用,业务数据在新业态中受到了最够的重视,也引领着未来的趋势。

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式下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双引擎,“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互为条件和推动力的两个基础。通过万众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生产方式、新产品,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大众创业保证了足够的市场主体,使创新充满活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大众创业的开展,带动更多的人从事创新工作,激发了人们参与创业的热情、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万众创新的成果,为更多人创业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基础和前提条件,使创业工作做得成、做得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包含“创新”的创业才算真正的“创业”,或者说这种创业才有潜力和希望。

1)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关键在于创新成果应用于“大众创业”,简化创新转化流程,创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转化体制和流程。核心在于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流程的变革,将股权分红和物质奖励机制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头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文件,使切实利益得到保障、有法可依。使科技人员愿意创业、敢于创业,不断激发创业热情、广度和深度。

2)引导新兴科技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业态代表着高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高附加值收益。新兴科技产业应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良机,要引导“万众”聚集于高科技产业,统筹人才、技术、产品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互联网+”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它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传统行业展现出新的形态,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是对思维方式的一种突破和再定义。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旋律,大学生尤其是大四生应顺势而为,紧密关注政策、动向信息,早作准备,练好自己的本领,在创新创业浪潮中找准自身的位置,发挥创造性思维,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创新社会转型升级进程。同时,要客观冷静地去分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找准自己的位置,以足够地耐心等待、坚持,实现自身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姜奇平.“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52-6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众创新 实践教学 高等学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08

Study on Colleg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HEN Zhiyong[1], HU Zhonghong[2]

([1]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2]Orient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 Raise of the "publ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ise of a wav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nd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o reform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propose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we must to exist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mode, make full use of the variety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platform to carry out innovative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practice teaching teacher training,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optimization, innovation experimen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to provide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Key words public innovation; practice teaching;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2015年3月5日总理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下简称“双创”),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浪潮,在此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形势,大学生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更强的创新能力,高校在人才的能力培养方面更显重要,也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传统实践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双创”的要求

1.1 传统实践教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上世纪末,为满足国家的人才战略需求,高校扩招速度较快,导致办学经费相对缺乏,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实践教学设备台件数量相对不足、实践教学基地数量相对不够和实践教学学时数不足。为此,部分高校采取了减少教学成本的手段,即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课程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学生不同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应用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和创新素养低下。学生的培养目标达不到社会对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毕业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缺乏应有的竞争实力。①②

1.2 传统实践教学评价激励机制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高校对实践教学教师的评价较为单一,创新创业的指导老师没有相应的价值体现,指导老师在职称评聘中没有加分点,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不足。③

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创新成果的形成、保护与转化的意识不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率不高。在教师让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中,学生却成为廉价劳动力,学生实践能力有所提高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而学生的创新项目,其学生获得的成果如何保护和转化没有相应的制度体系是影响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1.3 实践教学人员配置与“双创”教育教学不匹配

目前高校“双师型”人才急缺,高校实践教学过程中只能将理论课教师安排进实验室,这部分教师中多数是学历层次高,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数是博士毕业,但毕竟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多数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科研实践,实践教学过程也是照本宣科,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实践教学的师资数量相对不足,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人员更是成为各类安置对象,这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人员只能在教学中起到承担卫生和门卫的工作。

2 “双创”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

2.1 改变高校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双创”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改革需要对教学体系的整体顶层设计,其中的实践教学需着力打造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特色,改变高校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大幅减少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环节,开展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应用新的实践教学手段,创新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对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规定。把相近课程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按专业分类设立综合实验课程,淘汰落后实验项目、增加新的实验项目,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按实验项目需求有计划添置仪器设备等措施,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创造必要条件。严格按教学计划落实实践教学任务,严格管理,保证所有实践环节正常运行,保证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效果。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平台。以微信为代表的一系列跨平台的社交网络工具的出现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台实验预习与复习系统,它借助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创建了一种虚拟实验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很好地熟悉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而且还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先做模拟仿真实验,对实验的操作规范先有一定的认知,从而更好地达到实验目标。

2.2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加强校企合作与实习基地建设,依托基地资源,构建基于实习基地资源,面向实际问题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开展以企业生产实际为背景的大学生创新训练、专业劳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力度,教学督导应深入教学系、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了解学生实践教学状况和教师教学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协调;开展学生生产实习检查,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及学生互动,大力做好各类实习的服务工作,以保障学生实习的效果和质量。④

加大了实验室开放的力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实验室的规划和利用上要进行充分论证,积极打造个性化教育平台,将实验室划分为日常教学区、学生创新实验平台以及科研实验平台,充分挖掘潜力,使实验室得到充分利用,实验室全天预约和定时开放。学生进实验室需提交实验方案,经相关教师认可后可以预约日常教学区实验室;对成功申报了省级和校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安排创新实验平台,对优秀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按排进行科研实验平台,为其提供更好的学术发展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实验室开放不仅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有特长和个性需要的学生发展个人潜能创造了必要条件,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⑤

2.3 加强学科竞赛、创新实验与创业活动的融合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供科研基金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结合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等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创新项目的跟踪与管理,加强大学生创新项目成果与学科竞赛成果的转化与孵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模拟创业活动和创业路演。同时加大对获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奖励,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鼓励学生投稿、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双创”背景下,各类创新、创业、创意大赛层出不穷,学生在大赛中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不少的学生因此增强了创新的信心,也有不少项目脱颖而出因此获得了社会投资而走上了创业道路。但问题是大赛的成果归属问题、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的诟病,特别是以创意为主的大赛,其创意想法通过大赛而被盗用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学生应该与大赛组织方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4 创新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高校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出发,遵循课程体系内在规律,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全程、全方位监控,以有效教学目标和有效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评价应从教学人员、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规范的评价,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流程,避免评价随意性大、评价过程不规范、主观性强等现象。教学人员从评价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角度,包括教学仪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责任等因素。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组织、教学示范、教学指导等环节。教学管理包括教学文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以及实践教学环境创设等内容。教学效果主要从评价学生的角度,包括学习氛围、创新意识、学习和创新成果、社会影响(获奖、论文、专利等),也包括学生实验课程考核成绩。⑥⑦

2.5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

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实验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加强师资的培养,定期在校内对实验人员开展实验技能培训和开展实验技能比赛;利用假期分期派实验人员到校外进行短期培训,用一到两年时间基本完成轮训;对大型仪器的管理上进行定员定岗,实行专人管理有偿使用的方式,以提高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实验人员自主学习。

3 总结与讨论

创新与创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需要从基本教学规律出发,但需要在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创造良好的学术自由和开放包容的实践教学氛围,在课程内容和课程质量标准上大胆改革创新,大大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逻辑完整性和时效性,在教学过程和育人过程中融入新的方法和手段,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必将在“双创”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

*通讯作者:胡忠红

注释

① 喻淑兰.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3(4):87-89.

② 刘明贵,向梅梅.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9(2):81-82.

③ 李连珍,周艳,苌建峰,李贺敏,李娟,夏至,高致明.浅谈实践教学改革在学生就业中的推动作用[J].价值工程,2010.29(30):150.

④ 白忠喜,鲁越青,梁伟,朱小芳.校政企共建基地开展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2):75-76.

⑤ 李韶华,吴文江,韩彦军.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2(1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