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毕业演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型剧目教学;实践;规范管理
《和平颂》是学院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的一部以和平为主题的原创剧目,直接参演师生达700人,间接参演人员多达2000余人,几乎涉及到学院所有专业:音乐、舞蹈、动画、播音、编导、服装、艺术设计等,既体现了一所艺术大学对战争胜利的纪念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同时这也代表了我院建校以来大型舞台剧目的综合教学水平。董事长王贤俊指出:“大连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这不是单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演出来的,其根本途径是艺术实践教学。我们通过原创《和平颂》等大型演出模式将艺术实践课做到极致。”但《和平颂》这类大型剧目实践教学涉及的专业多、人员多、排演时间长,需要适度调整日常课堂教学,也引发其系列规范管理研究的思考。本文通过实际参与和调查研究,提出尝试性解决矛盾冲突的路径和方法。
一、建立多主体联动的全员管理机制
完成《和平颂》这样一部原创大型作品,涉及创作团队、演出人员、后勤保障、服装设计、舞台监督、道具筹备、场地环境、课程调整等方方面面,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多主体联动的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学院专门成立演出办、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等机构,负责全院的实践教学管理与大型演出活动。为保证像《和平颂》这样大型剧目的顺利排演,管理机构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层次,在学科理论指导下进行艺术实践;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实践内容;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机制;打造实践成果品牌,提高成果等级;加强过程管理,边策划、边实践、边总结。
第二,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加强职责意识。为确保《和平颂》演出圆满成功,所有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必须科学划分管理权限。音乐学院是主要完成单位,演出办和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是主要管理单位,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是协助管理单位,各部门均需充分发挥管理的主体作用,明确管理范围和职责,并建立实践教学与演出相关的规章制度,才能形成从领导层、管理层到执行层的多主体联动机制,从而增强管理的执行力,有效地激发创作人员和参演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强烈的质量意识,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建立多主体联动的管理体系,加强衔接与融合。多主体联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主体之间是互相制约、相互协作的,上述部门管理功能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发挥最大化效能。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管理部门间建立整合统一的信息交流系统和汇报系统,实现各方信息共享,使得跨部门之间的沟通更顺畅,内容更真实,信息共享能力更强,管理协作水平也必将提高。其次,形成工作制度衔接。应当建立常规的工作联系制度,形成协同管理的长效机制,各部门除了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外,还要进行充分沟通。可将工作制度的衔接纳入绩效管理和考评之中,最终形成一条环环相扣、功能强大的工作制度链。
二、建立多层面统筹的全过程管理机制
《和平颂》从创、训、学、演全过程看人才培养,恰恰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训合一和学演一体的表现,促进了我院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一场生动全面的剧目实践教学公开课,引领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授课内容由零散曲目的选择转变为主题鲜明,趣味性强的剧目;授课方式由“一对一”转变为多人多种组合,使学生感受和声音乐的魅力;授课环境由单一的课堂转变为声光电科技与音乐、舞蹈结合的大舞台;授课教师由一位教师到多位教师指导,还能经常聆听到大师和名家的现场指导。
以往,人们总认为实践教学与日常课堂教学存在矛盾冲突,但实质看,实践教学是艺术类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艺术类教学成果检验的平台。从宏观层面看,将排练场、大剧院作为课堂,听国家级、世界级的大师课,感受团队合作,在一场场演出中历练精品,不断打磨积累的经验都是在教室的课堂中学不到的。从微观层面看,我们通过大面积的采访,可以看出每名参演学生都洋溢出的学习热情和排演过程中的专业飞速进步,也是在教室课堂上看不到的。没有参加演出的学生在继续上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可通过多渠道弥补,如有专家指导时与参演的同学一起排练,在排练时观摩,在演出时观看,演出后与参演同学一起总结,等等。
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必须做好实践演出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协调,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学经典剧目,在实践中演经典剧目,在毕业论文中研究经典剧目,建立全过程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按任务、分专业编写《和平颂》实践教学方案;按方案制定《和平颂》教学大纲,包括教学内容、考试要求等;制定《和平颂》纳入课堂教学的计划;制定课程表;要有规范的《和平颂》授课教案;有《和平颂》实践教学考核的资料、成绩单;有各级领导听课、查课的记录、照片、视频;有《和平颂》实践教学成果汇报的相关资料及照片、视频;有实践教学成果的资料、证书和照片、视频;搞好《和平颂》实践教学工作总结。认为“实践出真知”,应用型艺术人才不单是课堂上教出来的,更是从艺术实践中练出来、演出来的。我们将这些授课的优势转变为常态化的教学,形成多层面统筹的全过程管理,不断创新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新模式和新方法。
三、建立多元化考核与评价管理机制
剧目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计划到实施再到考核都应有完整的程序和严格的管理。其考核的对象不仅针对学生,还应对教师和辅助人员进行考核。
首先,建立多层面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把基本能力考核、专项技能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均纳入学生实践考核中。基本能力的考核应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进行,实践中专业能力的掌握与基本技能水平直接相关,如考核学生的乐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专业技能的考核则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分清考核的重点,通过具体考核标准与要求进行系列考察。综合素质考核主要侧重实践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将上述相互融合的三者均纳入学生实践考核,才是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对参加演出和实践教学教师的考核也要确立标准,但对教师的考核管理与学生要有区别,应以提高和激励为主,督促教师将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场实践指导,将课堂管理转变为舞台掌控,从教授者角色转变为指导者角色,保护教师与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但要形成相应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便于提高管理质量。
第二,注重排练和演出的过程性考核。主要从做排练过程记录入手,因为过程记录可以详尽的了解学生在排练过程中专业学习的情况、乐队合作情况、技术问题解决等各方面表现,更能满足剧目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但这要求教师长期坚持和具有足够的耐心,将学生平时的表现记录在本上,最后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依据,也作为教学反思的依据。演出过程体现在舞台上,通过观看学生舞台上的现场表演和录像视频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专业考核。
第三,加强剧目教学终结性考核。从成果方面入手,演出结束后,根据学生剧目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重视多层面、多方向的总结,召开教师与学生座谈会和总结汇报会,研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炼总结成功经验、研究科学管理机制等。还可在毕业考核中的加大剧目考核的份量,从只考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答辩,变为既考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答辩,又考“剧目毕业演出”,把“毕业演出”、综合实践能力同毕业论文并列成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三把尺子,最终实现剧目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建立多形式并用的激励管理机制
在大型剧目演出和实践活动中运用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何使教师持续努力工作、如何更好地关心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如何改善现有教学环境与人文环境等问题,建立教师演员与学生演员岗位聘任制度、业务考核制度、薪酬奖励制度、教学培训等制度。
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均属高级知识分子,对于他们的激励既不是单纯一个方面能够促进的,也不是一个层次一刀切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必须要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激励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大型演出教学实践,排练周期长、环节多,人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发展激励等多种形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神激励要体现在人文关怀方面,管理者必须多角度、多途径地了解他们的需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所做所想,并采取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制度。他们的突出特点是愿意承担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关注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良好平台,注重内心的成功满足体验,注重领导对其情感上的关爱。基于这些特点,要让中青年教师和学生演员认为在学校的发展与学习生活是前途光明的,树立为学校长期服务的信心和归属感。
物质激励要体现在生活细节方面,管理者要凡事想在前、凡事做在前,做得细致周到、温暖人心。需事前制定奖励机制,事后及时实施奖励,体现多劳多得、公平公开的原则,注重制定个人奖励与集体奖励相结合的制度,组建以老带新的团队,凝聚团队力量,才能有利于激励他们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发展激励要体现在提供深造机会方面,为演出付出辛苦并取得成绩的教师与学生提供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同类院校间的交流学习,达到拓宽视野、树立声誉和对外宣传的多重作用。同时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校做学结报告,将培训的情况、学习内容、发现的问题向领导和同事们反馈与交流,尽快培养出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演出团队。
总之,探索大型剧目教学对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大型剧目实践教学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为学院长期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推动艺术学科专业发展和服务社会探索新路。
一、 纳新前(9月1日—10月1日)
1. 确定及公布干部名单。学生职业发展协会作为一支新成立的队伍,协会干部必须经过严格选拔,反复论证,使协会的干部水平能够胜任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届时协会将报请学生工作部审批并以张贴海报的形式公布本协会第一届学生干部名单并制作干部工作证。
2. 开学迎新生。本协会将服从学校安排积极开展迎接新生工作,以期帮助广大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大学生活。新生报到时,协会将张贴海报、打印横幅等为协会做宣传。
3. 初步邀请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戚云松教授在9月18日为本专科新生做关于大学三年或四年的学业规划报告会。使广大新生尽快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规划好在校期间发展方向。
4. 参与迎新晚会。协会将组织人员(含大一新生)制作并参与迎新晚会节目演出,使校区学生再次对本协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 纳新期间(10月7日—10月20日)
1. 按照学校要求组织纳新咨询会。本协会热烈欢迎大一新生积极参与本协会的纳新竞选,届时,本协会在已有影响力的基础上,号召更多有志之士参与本协会,为更多的同学提供服务。
2. 纳新演讲。以演讲为主结合其他考核方式选拔第一届学生职业发展协会优秀干事。
3. 公布干事名单。制作第一届干事成员名单张贴于校内宣传栏内并制作干事工作证。
三、 纳新后常规活动(10月20日—10月30日)
1. 召开协会全体成员大会及各部门会议。这是广大会员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促使会员更直接的了解协会,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为以后协会工作顺利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开展视频讲座活动。组织本协会全体会员,播放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向上方面的视频、讲座,促使协会干部干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于广大同学。
3. 召开第一届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成立大会。届时邀请学校领导、本协会全体成员及其它师生参与,宣布第一届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正式成立,树立协会在学校各社团中的地位。
四、 纳新后特色活动(11月1日—学期末)
1. 为毕业生开展就业形势报告会。邀请企业领导、人力资源分析人士及学校领导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让广大毕业生尽快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及时作出正确的择业观。
2. 简历设计大赛。配合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协助各系帮助广大毕业生提高简历制作水平,提高我校区毕业生在应聘时的竞争力。
3. 开展职场视频礼仪讲座活动。增强我校区学生对职场礼仪的了解,剖析职场,直面就业现场,进一步提高我校区大学生的应聘能力。
4. 策划举行模拟招聘会。邀请校系优秀教师在报告厅为各专业毕业生进行面试,简历分析,及对各面试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等。
5. 模拟招聘会总结大会。针对毕业生在模拟招聘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会后反馈工作,通过面试老师的反馈,使毕业生清楚了解自己优劣势,尽快弥补在应聘中的不足。
6. 正式招聘会。在模拟招聘会的“实战演习”基础上,广大毕业生已积累了丰富的应聘经验,本协会将大力支持校区邀请企业进校招聘及鼓励广大毕业生赴各地参加招聘会,以提高校区毕业生的就业率,扩大校区的知名度。
7. 期末活动总结。在每次活动总结的基础上,对本学期协会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与自我批评,对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加以强化,使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成为校区一支优秀的社团组织。
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xx年9月5日
附:以上活动仅供师生参考,本协会开展的具体活动视学校现实情况而定,具体活动详见协会组织编写的活动策划书。本协会会员除参与本协会组织的活动外,也可以参与学校,学生会及其他社团开展的活动,比如参与英语文化节演出等。
关键词:教学档案 设计应用 实践训练 教学管理 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实践教学是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袋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音乐舞蹈作品、节目单、照片、光碟、策划方案及新闻报道等历史教学实践记录, 它记载了舞蹈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效果, 反映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全部过程。音乐舞蹈实践教学是由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艺术实践两部分组成。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有:观摩专业汇报演出、基本功大赛、毕业专业汇报演出、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有:实地艺术采风、服务地方文艺演出等。通过校内外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将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综合运用于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中,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音乐舞台表演能力和师范技能,培养适应地方文化艺术教育所需的人才;同时,也是检查地方高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育人质量有效途径。
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该校充分利用了高校文化艺术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共享,实施了“文化惠民在身边、流动舞台进基层”下乡演出工程,构建了老百姓文化生活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了高校舞台实践社会化与社区之间文化互动合作,实现了社区文化互动中课堂教学舞台与实践教学的目标。自2013年以来,加强了对音乐舞蹈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注重落实了三个结合:一是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与地方需求相结合;二是课堂教学的专业技能与地方惠民文艺演出相结合;三是学科综合理论知识与志愿服务乡村中小学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探索社区文化与实践教学互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参与了音乐舞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对大学生舞台教学实践中的照片、节目单、新闻报道等资料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了系统收集整理并分类存档,建立了大学生服务地方演出实践教学档案袋, 为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提供了教学实践资料依据。现就我们课题组参加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设计、资料收集、教学管理体会及其方法表述如下。
二、实践教学档案袋设计要求及步骤
(一)实践教学档案袋设计要求
首先,实践教学档案设计要凸显以学生为主体;其二,在符合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三,要结合音乐舞蹈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注重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总结与发展。
(二)实践教学档案设计的步骤
首先,明确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目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达到这些目标,关键是如何修正指导与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怎样通过合作方式或团队协助来完成。其次,收集资料。实践主题鲜明,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作为实践档案材料的决策者,学生根据自己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情况,选择收集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总结在实践学习中取得成绩、反思存在的问题、整改的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是组织整理材料,以艺术实践活动主题为主线,确保组织整理材料的原始性和系统性,要求书写规范,内容真实准确。
三、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袋设计内容
实践教学档案袋是评价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原始凭证。为了完整、准确、系统地把大学生实践活动形成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归档管理,大体归纳设计为三个方面:
第一,学院根据学校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结合音乐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实践管理制度,如大学生艺术实践手册、实践活动工作要求等。
第二,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拟定学年度实践教学计划。以2015届毕业生舞蹈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为例:
计划一,组织2015届舞蹈专业学生有目标、有目的地深入川陕革命红色根据地进行艺术采风活动,收集整理红色文化和大巴山民歌资源,创作贴近基层、展示地域特点的红色作品,培养学生音乐舞蹈创作能力。计划二,在市区周边建立了城乡“中小学志愿服务基地”、支教帮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学生掌握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师的师范技能。计划三,应用音乐舞蹈专业的优势,与地方文化馆、歌舞剧院和社区服务搭建了区域文化互动的惠民演出平台,实现校内实践实训与校外演出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为文化艺术团体、社区输送文艺工作者及管理人才。
第三,要求学生参照以上学院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目标,结合自己参加实践教学事项,收集实践教学档案袋内容材料。一是创建大学生实践档案袋是一种经历,要求学生自主收集材料,包含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同学之间的帮助、建议和相互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鼓励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成长。二是学生对照实践教学计划,将自己参加艺术采风、送文化演出、义务支教完成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如实填写。三是学生对实践内容进行简要的描述,并伴随自己实践过程的总结与反思及文字说明。
四、实践教学档案袋的应用及管理
一是实践教学档案袋实行专人管理,舞蹈专业实践教学档案由舞蹈教研室主任按照时间安排,有计划组织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践活动的内容填写,充分调动大学生有目的选择和收集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舞蹈作品和相关材料,确保舞蹈专业实践教学资料原始性、系统性及完整性。达到形成自我建档、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进步、自我成长的发展性档案袋评价。
二是收集实践教学档案袋,做到定期和日常整理相结合,对实践教学计划、总结、艺术采风的作品,演出的光碟、节目单、活动方案;义务支教的教案、课件、教学活动记录、成绩分析、学生工作检查记录等资料做到及时收集, 分类整理,立卷归档,保存完整。
三是检查资料遗失缺漏, 检查判断应归档资料是否齐全归档,发现问题及时补漏缺少的教学档案资料, 及时收集补齐,使之齐全完整。
四是严把档案袋质量关,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材料做到准确客观,还要系统排列按学年度分类,注明姓名、学号、班级、 时间,这样有利于方便查找,确保实践教学档案袋的质量和管理。
经过三年来对实践教学档案应用及管理, 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档案的各种资料, 才能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有序。2011年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实践教学档案起到了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作用,凸显了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袋的重要性。通过充分利用评估资料、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袋信息反馈等,探讨了舞蹈专业教学特点,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修订了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比重。于2014年至2015年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舞蹈《雨润巴山》参加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荣获一等奖,舞蹈《致青春》、《魂铸巴山》参加全国舞蹈“荷花奖”荣获银奖。由此可见,建立舞蹈专业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办学“四园同心”的办学思路,是对学生参加实践动态、学习过程和专业成长进步的全面记录,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认证评价、舞蹈作品成果评价、关注大学生实践学习效果评判,更加有利于“基础知识结构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管理信息化、考核评价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序推进。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袋不仅可以作为学生成长过程的学习评价,还可以作为教学管理人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方法;亦可以作为评价教师和考察推荐人才的依据,同时达到全面调动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
总之, 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袋设计是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和积累建立起来的, 它更加注重了大学生专业个性的发展,并全面反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舞蹈专业师生受益匪浅。因此, 我们要不断规范大学生实践教学档案袋的收集与管理,实现大学生多元化评价迎合实践课程多样化要求,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
[2] 李晓燕.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与区域文化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37(6):113- 115.
[3] 罗瑾.美国教师评价改革的新动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7):121- 124.
内容摘要: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音乐专业人才应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这一中心,构建“多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人才培养格局,实现“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对接、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音乐人才培养 服务地方经济 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以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的基本格局。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办在各地州市,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特征。地方性高校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地方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抓住“地方”两个字做文章,立足地方、面向社区、服务经济,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地方高校苦练内功、扬长避短的办学理念。
2006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启动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在研究和实施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构建了“多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总体研究目标要求,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以整体设计、分模块同步展开的方式,主要通过多元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多元能力培养环节的设置、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对接等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环节开展研究与实践工作。
一、多元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
根据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围绕省级“多元能力”这一中心,搭建“校内、校外”两个实践平台,开展多元能力的培养。
围绕“校内平台”,研究课程设置,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间的互动作用,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知识结构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围绕“校内平台”,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落实和完善“一赛二会三体验”的实践教学环节,苦练专业基本功,为能力“多元化”打下基础。
围绕“校外平台”,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文化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部门、社区及农村的合作,拓展对外实践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音乐作品表现能力、节目创编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对接。
通过这两个平台的锻炼,让学生的能力达到“在讲台是称职的教师,在舞台是合格的演员,在非专业岗位上是文艺活动的多面手”,把他们培养成为“知识多元、能力多元”的应用型人才。
二、多元能力培养环节的设置
搞好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对于巩固专业基本功,实现音乐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包括“一赛二会三体验”三大模块。
一赛:该环节指每年一届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比赛分5项:声乐演唱、钢琴演奏、舞蹈作品表演、指挥、自弹自唱。面向全体音乐专业学生,要求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每人至少参加3项。通过各单项的初赛、复赛、决赛的选拔来总结比赛和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全面提高教风、学风。该环节利于学生提高较为全面的专业技能和艺术表演能力。
二会:这一模块指各类专题的教学汇报音乐会和校内重大晚会。教学汇报音乐会指以各教研室为单位举行的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等教学汇报演出;校内重大晚会主要指学校接待重要来宾、举办重大事件特别安排的演出活动。“两会”既可检验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又可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锻炼学生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体验:指艺术全能体验、知识创新体验、社会实践体验。
艺术全能体验就是指毕业班的实践活动,包括毕业实习、毕业晚会及学校“五个一”工程的实践项目。毕业晚会是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有专业课程进行综合型的艺术检验,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活动的所有程序、主题确定、内容安排,锻炼学生音乐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学校“五个一”工程包括“一首声乐作品演唱”“一曲钢琴演奏”“一个舞蹈作品表演”“一段自我介绍”“一堂音乐课”,实施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巩固毕业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毕业实习是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阶段,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熟悉基本的组织教学程序,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评课能力得到锻炼。艺术全能体验可提高学生全面的艺术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表现能力。
知识创新体验指学生自编自演各类节目参加学校节假日庆典、校园社团文化节等活动的文艺演出。这类演出主要锻炼学生在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自己选材、选表演形式,自己组织演员、考虑活动组织程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体验主要指校外演出、当地采风、社区辅导等。校外演出是指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与政府部门、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合作的演出活动。通过这类演出实践,可把学生拉到群众中去,把节目带到社会上去,接受群众和社会的检阅,这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地采风指学生们参与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如地方戏、宗教音乐、民俗音乐、民歌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守护、保存、传承、发展,让学生了解当地音乐文化,创造、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更好地为地方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社区辅导指学生走向社区文化单位、农村学校,辅导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外音乐学习和社区群众文艺活动,这是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就业形势使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人要面向非专业岗位,如大中小学的团委、学生会,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等。因此,落实和完善“一赛两会三体验”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建立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构合理、内容完备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现能力“多元化”迫在眉睫。特别是通过广泛的校外演出、当地采风、社区辅导等社会实践体验,让学生了解当地音乐文化市场、当地音乐文化特点和社会发展状况,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社会的具体服务,成为能力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有效途径。
三、能力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对接
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文化传播使者的摇篮。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地方经济服务紧密相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培养方向,立足本地,辐射周边乃至全国,为农村、城镇、区域性的音乐教育、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输送大批合格音乐人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是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体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与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与旅游部门合作的地方旅游文化服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教育服务,以及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等主要形式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1.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
随着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文化建设任务的确立,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多层次要求显得更加迫切和更加直接。为了真正落实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化,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工作者,应该把当地传统音乐的理论研究、传唱传播、创作实验、演出推广等,都作为文化实体强化其学术价值,在交流中建设,在建设中交流。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下的科研服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下,发挥当地高校的优势,与当地文化局、群艺馆合作,建立当地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与整理、挖掘、研究当地传统音乐文化,对其进行守护、保存、传播、发展。把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与开发地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与资源,挖掘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对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丰富、光大地方文化精神,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具有现实意义。
2.与旅游部门合作的地方旅游文化服务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音乐传媒活动的丰富多彩,使社会对地域音乐文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地域音乐文化艺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域音乐文化的社会存在和传播也真正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地域文化能否较好地利用已成为吸引更多游客和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文化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是丰富广大游客的旅游生活及现代审美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把地域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来,与当地旅游直接服务,是非常有效而实用的措施。在教学中,发挥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民间文艺创作人员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定期请他们表演、传授,让学生掌握这类地方音乐文化,为再现和创作当地音乐表演形态打下坚实基础。实践方面,利用节庆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到当地节庆活动点和旅游景区体验生活,直接参与民间音乐活动,收集索材、资料,为今后进行精心加工、改编、创作出优秀的旅游宣传音乐作品提供保障。
3.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合作下的演出服务,主要指与政府部门、媒体、公司企业等单位的合作演出。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可以与需求单位协作,根据各单位活动主题,有组织地创作、编排各类雅俗共赏、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这类合作演出是学生服务社会、学以致用的有效方式,是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衔接点,更是体现地方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措施。同时,这类演出既可丰富地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又能体现地方高校服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4.与本地教育系统合作的地方教育服务
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校教育服务的核心。在音乐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地方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主要是指练好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和素质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为此,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应把提高未来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我们主要通过音乐专业教学基本功比赛、校内演出与排练、教育实习、毕业班“五个一”工程等途径,训练学生“唱、演、编”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学生驾驭课堂及集体活动组织能力等全面的教师素质,为学生今后站稳讲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的农村、社区精神文明服务
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把地方音乐文化纳入到教学研究中,带学生到农村田间、民居小巷实地采访民间艺人、歌手,听他们演唱当地民间曲艺、山歌小调;定期聘请当地剧团的演员、艺人、民歌手来讲课,将地方音乐文化口传心授给学生;并在声乐、舞蹈等课程中将地方音乐文化如民歌、歌舞、戏曲等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使学生掌握地方音乐文化的精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地方特色。有了这个基础,师生们可以针对广大农村的现代农村文化意识及生活方式相对滞后的局面,组建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和演出小分队,与当地农村、社区合作,结合当地风俗,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创作、编排出更多贴近当地群众生活和审美习惯的节目,开展“大学生与农民心连心、与市民心连心”慰问演出等活动,把地方特色音乐文化和时代的主旋律带到社区和农村去,服务社区和“三农”,有效地为新农村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地方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地方高校音乐办学在地方现代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服务的培育、形成及其净化、规范、提升等方面是否能较好地起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表明,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大学与行业、地方大学与区域的关系将日益密切,地方大学只有走出“象牙塔”,主动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向公众传播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才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便是教育的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杨健.试论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2).
[3].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2003(7).
[4]金清云.办好地方高校,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J].德州学院学报,2001(3).
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篇【一】个人资料:
姓 名: 政治面貌:
性 别: 学 历:
年 龄: 系 别:
民 族: 专 业:
藉 贯: 健康状况:
知识结构:
主修课:
专业课程:
选修课:
实习:
专业技能:
接受过全方位的大学基础教育,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在地震、电法等各个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野外实践和研究分析能力。
外语水平:
98年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99年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有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
计算机水平:
熟悉DOS、Windows98操作系统和Office97、Internet互联网的基本操作,掌握FORTRAN、Quick-Basic、C等语言。
主要社会工作:
小学:班劳动委员、班长。
中学:班长、校学生会主席、校足球队队长。
大学:班长、系学生会主席、校足球队队长,校园旗班班长。
兴趣与特长:
喜爱文体活动、热爱自然科学。
小学至中学期间曾进行过专业单簧管训练、校乐团成员,参加过多次重大演出。
中学期间,曾是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和地理课外活动小组骨干,参加过多次野外实践和室内实践活动。
喜爱足球运动,曾担任中学校队、大学系队、校队队长,并率队参加多次比赛。曾获吉林市足球联赛(中学组)最佳射手称号并参加过98嘉士伯北京市大学生足球联赛。
个人荣誉:
中学:xxx优秀学生。 xxx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xxx英语竞赛三等奖。
大学:校优秀学生干部 96、98年度三等奖学金与97年度二等奖学金。
主要优点:
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公关能力,如:在大学期间曾多次领导组织大型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并取得良好效果。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小学至今,曾多次作为班、系、校等单位代表,在大型活动中发言。
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如:在同学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善于协同作战。
自我评价:
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
求职意向:
可胜任应用xxxx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科研工作。也可以从事贸易、营销、管理及活动策划、宣传等方面工作。
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篇【二】个人概况
求职意向: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
出生年月: ____年 __月__日
健康状况: ___________
毕业院校: 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 _______________
传呼: 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
通信地址: ____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背景:
____年-- ____年 ___________ 大学 __________专业(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主修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如需要详细成绩单,请联系我)
论文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请注明是否已发表)
英语水平:
* 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能力
* 标准测试:国家四、六级;toefl;gre.....
计算机水平:
编程、操作应用系统、网络、数据库......(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获奖情况: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实践与实习:
____年__月-- ____年__月 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工作
____年__月-- ____年__月 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工作(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工作经历:
____年__月-- ____年__月 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工作(请依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个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描述出自己的个性、工作态度、自我评价等)
另:
(如果你还有什么要写上去的,请填写在这里!)
* 附言:(请写出你的希望或总结此简历的一句精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