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年中国说朗诵稿

少年中国说朗诵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年中国说朗诵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少年中国说朗诵稿

少年中国说朗诵稿范文第1篇

我不信佛,但这次去台湾,在高雄佛光山听星云法师说佛,我听得懂。星云法师自己也说,他们佛家讲道,的确有很多人会把“道”讲得让大家特别不明白,其实,“把佛法讲到不明白是容易的,而要讲得大家都明白就很不容易。我自己的努力就在于让大家能明白佛法”。

星云法师把佛光山的佛法称为“人间佛法”,体现的也是这个意思。在佛光山的艺术展中,他们请了大陆画家把禅理画成有趣通俗的画让大家看,还做成了《禅话禅画》这本书,这些都可以在佛光山的网站上看到。

听星云法师说道理,也很有意思,而且与生活结合得很紧。比如他说自己“不怕死怕疼,不怕冷怕风,不怕鬼怕人”;比如他讲因果报应,需要自己去收获,而不是简单地从佛那里求得,“好比一块田,你要自己下种子,当然可以求,但是没有下种却去求,就求不到什么”;比如他讲佛教所区分的生命的十个层次与十愿,就用很现代、感性的语言说出来,甚至很有表演的天分。我问他怎么那么会表演,包括摆姿势拍照?他说做小和尚的时候,师父对站相、坐相都有要求,底子好;后来到宜兰开始传道的时候,当地没有年轻的和尚,每次走过街道都有很多人看,知道自己成为了大家视觉的中心,因此很注意自己的走路以及站立的姿势动作,“自觉成才”。老法师这样说的时候一点都不做作,也很实在。

我因此想起我的研究生导师,看完我的论文草稿就马上说:“不行不行,你这个写得我一看就明白,你得至少写得有三分之一我看不懂才行。”在学术界做学问,跟社会越隔绝,就会越来越按照圈子规则来行事,大家都以写得让人看不懂为准则,别人看不懂,自然关注度越来越小,圈子又更小。我有一位学术界的朋友,因为写过一两篇有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文章,后来得很费劲地在圈子里表明,那不是自己的真作品,自己的真作品其实是符合一般人看不懂的圈子规则的。

我读过不少杰出的学术著作,其实就是作者的演讲集。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很多哲学、社会科学的著作就是作者在贵族家庭沙龙中的朗诵、演说稿,同时接受评论,因此他们的著作很容易读得懂就不奇怪了。“五四”时期出来的中国学问家,学问做得深,而在让自己的学问为学生以及更广的受众明白这一点上所做的努力,可以说一点也不逊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而今天我们的学术界,很难说是进步还是退步。

少年中国说朗诵稿范文第2篇

近10年,富大龙一直出演农民、小兵、残疾人等这类人物。他小时候饰演过《少年》,此后主演了《战争子午线》《紫日》《走西口》《少年包青天》等剧中角色。他因在电视剧《天狗》中出色的表演而获得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第二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因此被称为“双料影帝”。“物不经锻炼,终难成器;人不得切琢,终不成人。”这句话用在富大龙身上十分贴切:少年得志,青年失意,还送过每小时3元钱报酬的外卖。难怪富大龙曾经说:“我很感谢爱我的人,是你们让我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我也非常感谢那些给过我痛苦、磨难,未来也将给我更多挫折的人。我觉得你们才是我真正的老师,因为是你们让我明白,人就像一块宝石,越是磨砺越是精致,越是价值连城。”

少年大龙小梦想:开家小酒馆,有毛豆和烂肉面,但不能赊账

在富大龙的童年记忆中,甘肃省天水市是一个黄土浑厚、黄沙漫漫的地方。因为父母是双职工,富大龙就和一群小孩野打野闹,玩的是黄土、沙子和石头。他童年中最奢侈和最快乐的就是看电影。那时,他们很长时间才有机会看一次电影。父亲就带着妈妈、姐姐、弟弟和他,翻过几座山去看电影,全家人高兴得就像过节一样。

母亲经常面对一座大山凝望。后来富大龙才明白,山那边就是伏羲庙,他就出生在庙的附近。让富大龙迄今都感到惊讶的是:有些普通的天水农民,却能够出口成章。很多老年人操起一把古琴就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富大龙5岁时,父亲因故打了他,富大龙十分伤心,说:“你打死我好了!”他说完就背过气去了。家人急得手忙脚乱,父亲抱着他去厨房让妻子想办法。正在做饭的母亲摇摇头:“这孩子这么小,脾气却这么大!”

1998年,富大龙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了。他由于具有理想主义情结,加上不善与人沟通,使得他熬过了7年无戏可拍的日子。

无戏可拍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得挨饿。为此,他不得不送过每小时3元钱报酬的外卖。每到过年,母亲都会塞钱给他,这让富大龙觉得十分对不起父母。但富大龙坚持即使挨饿也不接平庸戏,更不愿意低头去找制片人和导演。那段日子,他不像个演员,更像个诗人;他不像个现代青年,更像个魏晋文人。在痛苦、寂寞中的富大龙躲进房间里,先后创作了诗集《牧歌》《在河套边缘行走》《杂花诗册》、小说《计红梅》和电影剧本《废琴》。他曾经去内蒙古骑最烈的黑马,牧民担心地对他说:“你骑上去,我可不给你收尸啊。”富大龙却无所畏惧,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牧民,只不过是游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罢了。

富大龙热衷于参加、组织诗歌朗诵会。一天,一个朋友过生日。富大龙和其他几个人掏出了所有的钱,但只够买五六瓶啤酒。在摇曳的烛光中,他们像阮籍一样吟诗喝酒,像嵇康那样弹奏古琴,空气中洋溢着美妙的歌曲、美酒的气息。他们忘情地喝、忘情地唱,不去想第二天去哪里解决肚子问题。

富大龙还梦想成为最棒的爵士小号手。他在书里写道:“我一定要在又脏又破的贫民酒馆里漫不经心地吹到凌晨,再到午夜。所以,我要开一家这样的酒馆,只有毛豆与烂肉面,可以买几角钱的酒,但不能赊账。”

富大龙一直迷恋着嵇康,希望在39岁时能够主演他,因为嵇康就是在39岁被杀害的。于是,富大龙决定自己写剧本《嵇康传》。为了更好地了解嵇康,他一次又一次地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相关教授写信。北京师范大学一位研究魏晋史的教授找他交谈后,富大龙立刻扔掉《嵇康传》第一稿。接着,他屡写屡改,屡改屡毁。直到现在,富大龙依然在不断地思考、钻研着嵇康。离39岁还有6年,富大龙还有不短的时间可以去实现愿望。

富大龙一度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天水富山”,他不想把自己当龙,而要脚踏实地生活。他还想:“如果一辈子都是如此穷困潦倒的状态,我能接受吗?我能接受。我绝不后悔。”但是,面对家人的期待,他决定不能再这样困顿了,不能再让家人养着他了。

“双料影帝”小嗜好:喜欢穿着破背心、大裤衩,坐在椅子上和街坊聊天

“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有力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在富大龙窘迫无比的时候,电视剧《天狗》剧组找上门来。其实,《天狗》剧组一开始找的是陈建斌,因为他没有档期才想到找富大龙,想让他饰演一个为保护一片树林而和全村人为敌的护林员“天狗”。

副导演找他时,富大龙的手机没有开。第二天一早,他起床看到短信后就急忙打电话要剧本。翻开剧本后的一分钟,“天狗”的故事叫醒了他的嗅觉――那是地下泥土的腥味。半小时后,富大龙打长途电话承诺立刻到剧组报到!

当晚,富大龙坐上了开往山西平遥的火车。那时,他除了车票身上只有200元钱。后来,富大龙觉得,那一切隐约和“狗子进村”相默契。由于整夜没有睡,刚下火车时,富大龙胡子拉碴、形象邋遢。不料,前来接他的导演一看便当场拍板:“我们就是选定你富大龙了!”回想起那段经历,富大龙至今还感到十分有意思:“如果再迟一点开手机,我说不定就与这个角色擦肩而过了。”

“天狗”是伤残退伍军人、战斗英雄。富大龙接触过很多士兵,特别是老兵,觉得他们头脑里总是有一根“弦”,一旦军令哨响,比谁都行动得早、行动得干脆。而“天狗”这样一个曾为祖国浴血舍命的战地“一班长”,又有所不同。他是一个为国家的土地尊严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受过无数次苦的人。富大龙认为,“天狗”是普通人,但他异于常人。“天狗”心里有别人永远体会不到的疼。他珍惜每一口饭,每一滴水,每一个人,每一寸土,每一棵树。日常的争斗、老婆的责骂……对“天狗”来说,都是一种幸福。

2007年8月26日晚,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晚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富大龙参加颁奖典礼前,父亲对他说:“如果你真能拿到奖,就意味着你要忘记‘天狗’了。”

结果,富大龙和陈坤分别凭《天狗》与《云水谣》荣获“影帝”。听到获奖名单的那一刻,令人高兴的是,富大龙十分高兴,但耳边立刻响起了父亲的话:确实应该给“天狗”划上一个句号了。参加完颁奖典礼,富大龙就直接回家了。父母也在家等着他,他们的反应比富大龙更平淡。

10月27日晚,第二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晚会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令人高兴的是,富大龙再次夺得“最佳男演员奖”。晚会结束后,富大龙和参加完“华表奖”颁奖晚会一样,直接返回北京。回家后,一家人依旧平平静静地休息了。富大龙就如父母说的一样,要戒骄戒躁,把奖杯收起来,去重新出发。

富大龙参加演出的电视剧播出了,他的父母从来不会特地守着电视机看,偶尔看到一眼,也是很平淡地说一句:“哦,是你演的戏啊。”富大龙获得一些奖,父母从来没有特别为他庆祝过。富大龙还为此伤心过,但也正因为父母的这种态度,让他对自己演的戏总有一种“羞于见人”的心理。他认为,作为一个演员,演戏就是自己的工作,演得好是完成工作,演得不好就会有一种羞愧感。

2008年1月,富大龙家乡的报纸《西部商报》记者采访他。富大龙谦虚地说:“我是工人家庭出身,一直喜欢普通人的生活。哪怕以后很出名了,很有钱,也会觉得过普通人的生活是最幸福的。我觉得舞台和生活是应该分开的,在舞台上我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也许会是很朴实的农民,也可能是光鲜的人物。但在生活中,我还是喜欢穿着破背心、大裤衩,坐在胡同里的破椅子上和街坊聊聊天。我平日真的就是这样的,包括拍戏也是穿得破破烂烂。出去闲逛时,近一点的地方我就乘地铁,或坐公交车过去。生活中,我没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富家少爷”苦下功:头发剃了“块瓦头”,两鬓光秃,始终身着西服三件套

2008年春天,年度大戏《望族》在北京开机。该剧以后的大上海为背景,通过杜氏兄弟和一系列势力展开的商战和情战,对长三角地区一些商帮文化的诞生发展、精神传承做了挖掘。由于《望族》的故事发生在老上海,许多场景早已沧海桑田,不复存在。剧组为了能够真实再现时代原貌,辗转北京、上海、浙江东阳、江苏无锡等地拍摄。在北京,剧组选择了丽思卡尔顿酒店作为内景地,耗资近百万元。除了豪华酒店,北京的拍摄点还逼真复原了后的股票交易大厅。在上海车墩拍摄的一个多月里,剧组通过宏大的布景,恢复了老上海十六铺码头原貌,并且沿街种下几十棵树立在旧上海记忆深处的法国梧桐。在江苏无锡,摄制组搜罗了5个码头进行实地拍摄。而在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城的拍摄,总制片人周冰冰和导演胡玫都作为群众演员上阵,为的只是完美呈现一个镜头。

在《望族》中,富大龙饰演的石锦麟是王家父亲的义子。富大龙出演石锦麟一角,可谓是胡玫慧眼识人。早在筹备拍摄《望族》之前,胡玫就对富大龙在《天狗》中的表现留有深刻印象。可是,残疾退伍军人的形象实在让人难以与一个富家大少联系在一起。直到“金鸡奖”颁奖礼,看到穿着时尚得体,神采飞扬而又不失文雅谦和的富大龙时,胡玫很坚定地告诉自己:“他,就是石锦麟!”

第一次饰演反面角色,富大龙不敢掉以轻心。富大龙心目中的石锦麟十分能干,开始他并不很坏,后来由于想要在家族中争夺位置而和杜家的大公子有恩怨,加上对殷桃饰演的王雨秋心存感情,才导致了其性格的日渐变态。富大龙认为石锦麟应该比较消瘦,便有意地控制了饮食,减肥近十斤。

富大龙为了变成戏里呼风唤雨的富家少爷,他首先从头发上下了功夫。富大龙和化妆师商量,头发设计要符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上海的潮流。他两边头发搓得高高的,干干净净,就是所谓的“瓦片头”,是那时最具代表的发型。在服装方面,富大龙没有穿长衫,他始终是西装三件套。这种打扮很贴近潮流,显得时髦。富大龙还认真琢磨表演抽雪茄的动作。抽雪茄的标准动作不是往里吸,而富大龙却抽得很不标准,跟抽烟一样,故意表露当时上海的时尚是拿来主义。富大龙演戏认真,在剧组有着很好的口碑。有一次,导演把他的一段台词做了修改,他知道后就把场记手中的剧本按新内容一字不差地改了过来。

2009年夏天,富大龙再一次走入广大观众的视线。他在横店影视城参加电视剧《神探狄仁杰4》的拍摄。由于《神探狄仁杰》前三部在无数观众心里的优异表现,所以,第四部的演职人员不敢有丝毫懈怠,尤其是接替之前由梁冠华扮演狄仁杰这一角色的富大龙。在拍摄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富大龙除了研读剧本、熟悉台词外,更苦练琴棋书画。对于富大龙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7月19日晚,年代大戏《望族》登陆中央电视台八套。富大龙因为饰演“反一号”而受到大家的关注与赞叹。对此,富大龙笑着坦言:“有些事不能自欺欺人,我不是天才,就不敢耍飘儿。我发现写一个最简单的‘一’字,败笔处往往是有贪念,不踏实……”

延伸阅读

富大龙谈事业与情感

问:不用拍片的时候,你喜欢做什么?

富大龙:我的爱好属于比较安静的类型,喜欢写写东西,也喜欢书法、古典音乐等。在生活中,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学习。

问:你不当演员的话,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富大龙:如果可以达到一种完美状态的话,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去山区的学校,给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当老师,带他们读书,发现生活里的美。以前我觉得,自己的水平虽然比较有限,教低年级的孩子应该还可以胜任。但是现在我又觉得,反而是教越小的孩子,责任越重大,也越难教。所以,这应该算是我的一个梦想吧。

问:不知现在的你在感情上有没有归宿?

富大龙: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我在这个问题上不会向外界隐瞒什么。不过说实话,在感情上目前我还没有归宿。其实,我是个比较重家庭的人,甚至比事业看得更重一些,渴望传统的家庭生活。如果有了合适的女孩,会尽快找的。

问:对于你,什么样的女孩才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