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毕业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的经历和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专科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专科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职业兴趣,结合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对将来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设计出方向性方案的过程,其最根本的目标是实现初次就业成功,并能拥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相匹配的职业岗位,为自己未来的人生绘制理想的蓝图。
二、专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全面认识自己,增强个人实力
由于高中时期应试教育的惯性,专科生在大学里的学习普遍存在盲目性,导致学习缺乏动力,知识结构失衡,对大学校园的社团活动盲目参与,毕业前忙着考证,却不了解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大专生应当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和社会环境进行充分地评估和探索,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修正自己模糊或不客观的职业观念,通过反思和学习,改变自我认知缺乏的现状,挖掘自身的潜能,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增强职业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有效激发为实现自己的各阶段目标和职业梦想而学习、实践的动力,不断提升个人价值。
2.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现在的就业形式已经由“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取代了传统的计划分配制度,从企业人力资源的角度看,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新员工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目标是否与公司的发展相一致。例如乐意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用三至五年时间熟悉业务,掌握相应经验,然后向高级主管职位挑战等。多数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在求职时能明确写出未来发展规划的做法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毕业生如果能立足现状,明确职业目标,再在求职活动中将之付诸实践,就可以避免出现盲目择业、抉择困难、选择错位等情况,成功就业的机会就会更多。
3.专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时间表
学校应该从新生人学开始就引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定大学生涯的短期目标和职业生涯的长远目标。依据自己的才能、性格、兴趣、最有利环境等信息,评估行业发展趋势、职业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为职业目标与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专科生在不同年级的职业规划任务也互不相同。
专科生要在一年级尽快适应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优势与知识水平,了解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明确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和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多和老师、师哥师姐们交流,提高沟通技巧,多询问就业情况,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有初步的设想,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力求达到什么标准。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侧重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
二年级则要锁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执行什么方案,如何完成计划,本年级结束时需要达到何种预期效果,了解未来想从事的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利用节假日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课外工作,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定期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考虑清楚未来是深造还是就业,通过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年级就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学会写求职信,掌握简历制作的方法,熟悉面试技巧,提高求职技能,强化求职技巧,学会搜集、保存与分析职业信息,争取面试机会,进行模拟面试,详细了解职业的工作内容与任职要求以及行业的特点;拓宽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了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单位资料信息,学会如何向自己初次就业的方向和目标靠拢。根据择业期的特点进行政策、技巧、心理测试等方面的学习,掌握签订协议、合同时必需的法律知识,提高推销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
4.专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专科生的在校时间较短,毕业后大多成为社会上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大专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侧重于毕业班,低年级以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对职业定向的教育不够明显。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大多数只负责政策宣传、召开思想动员大会、传达上级文件、公布招聘信息、办理就业协议等一般性工作,内容也仅限于思想教育、形势分析,没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在二级学院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数是辅导员,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较少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能力,没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素质特点、结合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及社会、市场的发展趋势,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在校大专生往往忽略个人的职业愿望和社会的职业需求,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学识、业绩、关系、口才等条件,而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只会浪费时间。
笔者于2008年5月18日至21日对本校不同年级的1538名学生(其中应届毕业生738名,大二学生424名,大一学生376名)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学生仅占总数的7%,22%的同学没有进行过职业规划,62%的学生没有“职业生涯”概念,也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适合做什
么、不适合做什么。在被调查者中有38.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一般,32.7%的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乐观,39.3%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或没兴趣,29%以上的同学希望毕业后的薪水在2000元以上。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并不很了解,对社会的需求也知之甚少,表现出对就业前景的茫然与缺乏自信。对专业不满意主要是由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缺乏了解,其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而所读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就会影响到对自身潜能的挖掘及今后的择业。对月薪的过高期望恰恰反映他们不了解社会岗位的基本条件和待遇,求职择业时对经济价值的取向比较突出,倾向于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和单位,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艰苦行业。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到的不是是否符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的物质条件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大专生对职业目标的定位相对模糊,毕业时面对求职表现恐慌,导致在职场上屡遭挫折,失去方向。
三、加强专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1.完善运行机制和网络服务平台,定期开展职业规划大赛
学校应当成立职业规划指导组委会,成立服务和帮助大专生做好职业规划的专业指导部门,把职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切实把“短期促销”的就业指导模式变为“长期辅导”的职业规划指导。省内大专院校要结合全国及广东省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平台,为同学们建立职业规划设计的网络系统,提供职业兴趣测验等服务平台,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自我。建立咨询机构,聘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其主要职责要包括:政策咨询、心理咨询、职业方向咨询、就业途径咨询和个案咨询,指导形式应由集中突击教育转为全程辅导;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做好舆论氛围营造和宣传报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工部负责对学生的归档和奖励,由系部做好活动的动员、组织、总结和评比,由社科部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小组,在撰写文稿及职业选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由校团委负责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成职业规划实践环节,
2.举办系列专题培训与讲座,加强职业规划过程指导
学校可以邀请正处在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生涯发展阶段、拥有不同背景的校友与学生开展座谈、作报告等不同形式的交流,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什么样的毕业生最受欢迎,使同学们确定就业方向,修正自己的择业观,也能促进学生主动了解企业相关情况,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通过举办系列的讲座、座谈、咨询等活动,丰富和深化学生对职业发展愿景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职业规划的知识面,使学生明确在校期间自己的所学所用,从而更理性地制定大学的学习计划与目标。
学校也可以组织和聘请现代人力资源的开发专家、校内外专业机构人员以及各行各业优秀的管理者和技术型青年专家,根据当前人力资源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以及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和心理发展阶段,结合学生相应的专业特点和个性需求帮助其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充分考虑学生所选择的职业方向(管理类、服务类、技术类、深造类),指导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注意对个人感兴趣的职业领域、职业特性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对职业目标的差异性及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行动计划措施当中普遍存在的认识偏差等问题进行指导和咨询。求职指导不仅包括求职面试、简历制作、仪表礼仪等“外在”的技巧培训,还要拓展到职业修养、价值观等等“内在”的素质教育。尤其要指导在校学生多从事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工作实践,使学生获得对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及实际工作经验,为就业储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3.建立一支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师队伍,完善奖励机制
大专院校应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党政工作的重点,成立职业规划指导师聘任委员会,由校领导、学工处、人事处、教务处等负责人组成,根据职业规划指导师岗位基本职责、任职条件等要求,制定职业规划指导师具体聘任条件。按学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在各系部合理设置职业规划指导师,建立一支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熟练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具有与职业规划设计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师资队伍。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指导教师还要具有一定的学科背景,指导老师要主修或辅修过职业教育和咨询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包括职业心理学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必修课,在职业生涯设计、职业心理调适、就业市场分析、人才素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要求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有把握就业市场脉搏的能力,才能有效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和就业策划。
学校应设立职业规划师培养的专门经费,职业规划师的培训应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的同等待遇。对于在职就业指导员,学校要多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定期安排就业指导员进行半脱产或在职培训进修。学校要建立职业规划指导激励机制,制定职业规划大赛奖励标准,定期举办职业规划总结表彰大会,对被评为校、系两级“十佳职业规划之星”的个人及创业组团体、单位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颁发大学生职业规划荣誉证书,并将评比结果作为综合测评加分、奖学金评定、评奖推优、推荐入党的重要依据。对于校级的“职业规划之星”。学校要加强指导并推荐参加广东省职业规划大赛,进一步巩固职业规划指导成果。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要计人工作量,并发放相应的课时酬金和业绩酬金,作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以推动职业规划大赛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
4.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化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毕业生的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由于原有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对职业规划教育的关注也逐渐提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尚有许多问题存在。很多学生没有想过做一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少数意识到职业规划重要作用的同学,又苦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方法指导而无从下手。导致许多高职生在面试中错误百出,找到工作后又无法安心工作,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无所适从。为何此类问题层出不穷,有什么改进的办法?
一、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已经是各院校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各个学校也在积极寻找原因。其中,设立独立的就业指导部门,在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学生就业、做好毕业生派遣工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作为就业指导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却还显幼稚。以下就是一份针对1000名高职在校学生关于职业规划内容的调查。
(一)调查方法
今年9月,针对我市现有的几所高职院校1000名大二学生展开职业规划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涉及市场营销、会计、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应用电子、护理、中医药、幼教、烹饪等10个专业。共发放问卷1000张,收回有效问卷945张,有效率为94.5%。
(二)调查结果
从以上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只有不到60%的同学表示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只有17.30%的同学的专业是自己选定的,其余相当部分同学的专业都不是自主选择的,有些同学因此根本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就难怪他们不能认真学习,取得优异成绩了。进入高职学校以来(到了二年级)还有许多同学(超过50%)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都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学习中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而缺乏动力,再由于对本专业缺乏了解,急于实践上岗学习的迫切,以及他们对未来所表现出来的渺茫和无奈,折射出目前我们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迫切解决。1、专业选择上缺乏主动性;2、学生没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3、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或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往往实践能力缺乏、职业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够;4、自我评价和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大多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
在面对高职在校学生的访谈中,未上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很多同学都表示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是“毕业班就业前要开的一门不用考试的课”。上过相关课程的同学则大多反映:没意思、不重要。上课的老师就是德育课教研室的老师,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因此,也难以实现正规的职业规划教育。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设计问卷时,特意把“其他”选项换成了“无所谓”,有多份的无效问卷上都全选择了“无所谓”的选项,个别同学的这种对自身发展、对未来职业的漠视表现,正是目前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缺失,未能对高职在校学生进行正确职业规划引导的一个小小缩影。
二、目前高职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主观上看,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不够重视,工作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了解,不知从何做起。从客观上看,毕竟高职院校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是情理之中的事。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社会、职业院校、家庭重视不足
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单一的培养和封闭的办学模式加剧了学生择业的困难与竞争。学生如何规划未来,选择职业,毕业后如何发展,从家庭、学校,到社会都重视不够,导致高职生毕业后面对职业选择手足无措。职业院校对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育偏重于教学和科研,并未意识或者是刚刚意识到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作用。而很多家长则认为,推荐就业是学校的事,也是自己孩子受教育的一个终点。对孩子们未来的职业他们虽然寄予很大期望,但实际行动上除了在报考时“帮”孩子选择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好(热门)的专业,其余则按兵不动,把对孩子的所有期望寄托给了学校。
(二)职业规划课程各方面存在问题
1、高职院校职业规划的课程设置,一般只有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而职业规划是一门系统科学,实践性很强。缺乏持续的跟进和调整,职业规划只是空中楼阁。另外,职业规划的内容涉及兴趣爱好、课程选择、生活安排、技能培训等许多方面,简单的课堂学习显然难以从现实的角度进行指导。
2、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课堂教学最多只能告诉一个概念,教会一个方法,分析一个案例,再让学生自己去规划。事实上,学生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让他们自己做职业规划,不仅针对性不强,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
3、职业规划课师资队伍有待加强。在国外,有资格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严格考核,并要求有多年实际从事职业咨询和规划的操作经验。教师缺乏经验,给学生指导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国内的高职院校甚至其他高等院校还尚未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咨询和规划队伍。
三、改进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探讨
(一)高职院校自身的一些改进
1、调整职业规划课程设置。将职业规划教育的时间尽可能地提早,最好早到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学专业之前,达到自主选择专业的目的。因此,笔者甚至大胆设想,能否进校后第一学年,先不分专业,在学习基础科目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再让同学们在已有职业规划知识的基础上,去决定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
2、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的内容要扩展。不能局限于帮助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更要指导学生规划好自己在学习生涯中的学习和活动。通过丰富职业规划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职业意向,对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学校要主动与企业联姻,牵线搭桥,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专业实践,了解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发展前景。学校还要主动面向社会,积极为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实习场所,通过实践环节更好地完善职业规划,使他们能够在较高的起点进入职场。
3、通过多种方式在校园内营造职业规划的氛围。比如,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经常开展技能竞赛、作品展示(设计类专业适用)、精英论坛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竞赛的主题和方式,让学生在其中体会不同的职业角色,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真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规划。如今,有许多本科院校开展的企业家论坛、精英讲坛的形式,邀请社会名流,特别是业内成功人士(校友更佳),回校与在校学生交流,使学生们获得职业知识和职场经验,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形式,可以作为校内职业规划教育的有益补充。
(二)教师指导高职生进行个人职业规划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将经历不同的过程,因此职业规划的方向和重点也不同,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有所不同,但有一些因素是必须考虑的。我国人事科学研究者罗双平用一个精辟的公式总结出了职业规划的三大要素,即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这也应该的职业规划教育者指导高职生进行个人职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1、对自己进行自我剖析与正确定位。对自己做出准确评价:我的优点、缺点,性格特点,适合职业,目前能力水平……对自己做出全面分析,形成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基本定位。有了准确的自我定位,才能有效地开发自身潜能,不断提升。这是一个知己的过程。
2、对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分析。选择职业是一种社会活动,必须受到一定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要以自我分析为基础,定位一个职业的方向,然后在这个方面去分析自己在目前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这是一个知彼的过程。
(三)高职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职学生的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这一时期,着力于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方面的学习,将会为将来的事业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1、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练好行业基本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书法、速记、文书写作(国际信函书写)、计算机录入等技能的学习,这些技能或者说是特长,无论是在激烈的面试竞争还是今后的工作较量中,都将成为有力的武器。根据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不同,选择外语的听说读写、粉笔板书、珠算、CAD设计、机动车驾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内容精益求精,提高职业素质。
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校期间的社会兼职,带给学生绝不仅仅是一点外快收入,更多的是实际岗位的锻炼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试想哪个公司不愿意在同等条件下,招个“熟练工”呢?
3、注意良好习惯、性格的养成。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良好的兴趣爱好,是形成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前提。工作中,我们都喜欢无不良嗜好、遇事冷静、不易冲动,与人相处融洽、团结协作能力强的同事。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加强对自我的分析,使他们更加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和奋斗方向,总之,职业规划对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教师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必须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引入会计教学课堂,要科学引导会计专业学生规划他们的未来,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会计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进中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由于会计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实用性也比较强,而且相对比较容易就业,因此,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会计专业。而随着我国会计专业毕业学生数量在逐年增长,我国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这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缺乏学习主动性
中职院校学生大多数在初中学习中,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他们在进入中职院校选择专业的时候具有盲目性。中职院校学生选择会计专业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会计专业比较容易就业,有一些学生是遵从父母的安排选择了会计专业,个别学生是不明白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这个专业。在他们进入中职院校之后,他们对这个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或者自己并不喜欢,因此,在学习上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必须要在教师的监督之下才能完成学习。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专业的学习上十分被动,无心向学,为了混一张毕业文凭采用的是应付式学习,使得中职会计教学效果不高。
三、职业规划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
(一)职业规划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我的分析和认识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我,只有了解和认识自我,学生才能够制定出明确的奋斗目标,针对自身知识的薄弱点进行加强学习,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开设的各项课程中,促进学生全方位提升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会计专业学生为了实现奋斗目标,不仅会主动采取各种手段去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地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他们还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以便能从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更加清晰,并且会想方设法全方位地提升自我,使自己的奋斗目标更快实现。
(二)职业规划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增添动力
对于部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他们不愿意花心思在学习上,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家长和教师,学习态度不端正,严重影响了中职会计教学效果。而做好职业规划的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为谁在学习,就能够在目标的驱使之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尽管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去克服战胜这些困难。
(三)职业规划有利于学生提高核心竞争力
当前社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我国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拔高,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学生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且认真实施学习计划,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激烈的竞争机制所淘汰。
(四)职业规划能够增强学生的考证意识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为了实现个人的目标和证实自身实力,学生就会积极考取会计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考证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会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通过考取不同等级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使得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五)职业规划能够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中职会计教学当中,能够改变传统会计教学中教师填鸭式进行教学,学生机械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清楚自身会计技能跟企业的实际要求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亲自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相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中职会计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得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中职会计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
清晰地认识自我是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教师在进行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他们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后,教师还要帮助和鼓励学生掌握当前社会经济形势,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动态,有利于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能够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必备的两个内容。学生初入中职院校的时候对未来都会感觉很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走出迷茫,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短期目标,如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各类会计证书,为长期目标的实现做好扎实的基础准备;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要让他们明确毕业之后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前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长期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努力奋斗。
(三)中职院校要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
要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首先学校就必须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机构,让学生在迷茫时能够有专门的求助机构;其次,学校要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师资建设,为学生提高更加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最后,学校还要开设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职业规划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有系统地开展,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更加规范。
五、总结
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划年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
言
记得看过一本书,作者是一名职业规划师,这样的工作及职位在中国还很少。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能有幸福感的工作。看到书中很多因为做了不喜欢的工作或是对职业前景迷茫的人,我不尽也在思考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呢?我是一个的以兴趣为导向的人,对我来说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是件痛苦的事情。那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同时对此有浓厚兴趣的工作呢?这一切的疑惑将我引到了职业规划的面前。与其在进入职场后叹息迷茫,不如现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探索。职业规划是要依据个人的特殊情况、特殊才能,考虑社会背景等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结合职业发展的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和教育的一个综合体系。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合乎现实的职业规划,不仅能帮助我们学生在进入职场时省时省力,还能帮助我们能健康发展职业能力。在大学阶段,为自己规划一条职业之路是很有帮助的。
一、自我盘点
我是学习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水平可以,能流利沟通;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思维敏捷,表达较流畅;在班级担任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很有热情为自己的将来奋斗.
二、社会环境规划
社会一般环境: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的重要角色。经济发展有强劲的势头,加入WTO后,会有大批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将走出国门。
生物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l
优势
社会认可度高,对本专业有较高期望,知识范围广,生物学基础强,工科知识扎实,二者有机结合,基础扎实,应用广泛,可以很容易的转到生物科学方向或其他相关应用专业,比如食品科学,制药科学,理性思维强,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可以进行独立课题实验,并提交专业论文,保研考研比率很大,很多学生有机会出国继续深造。
l
劣势
专业课设置不是很成熟,各学校参差不齐,生物科学专业课和工科知识学习均深度有限,所要求的科目较多,课业较重,想要学好学精必须投入大量精力,所以课余时间不是很充足本科毕业工作前景不是十分明朗,相关就业领域要求更高学历
l
机遇
培养高级科研和技术人才学科,出国比例大,各大有名高校都十分注重其发展,专业适用面广,易转专业,可以进一步学习上游的生命科学,也可以学习下游的实用工程学科。就业领域广泛,比如制药,食品,科研,或技术开发等,把先进高端的生命科学和应用联系起来,是非常火的专业,前景十分看好
l
挑战
相对口专业要求更高学历,本科毕业后工作相对难找,为此很多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就业的一般从事层次较低的技术工作或干脆放弃本专业而转行。
如果有志与从事相关科研工作,需要培养扎实的钻研探索精神,并注重锻炼动手能力,进一步深造学习,定会成为该方面的高级科学人才。
三、具体行动规划
大一:为试探期和定向期:首先要适应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其次,要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特别要重点了解自己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熟悉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交际沟通能力,在职业认识方面可以向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在学习方面,要巩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加强英语、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掌握现代职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要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虽然感觉大一的学习任务不重,但应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在定向期,应考虑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来填充自己。
大二:为准备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地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上。参加与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并确定自己是否要升本或考研。要积极锻炼自己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积极常识并加入校友网络,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大三:为分化期(冲刺就业):目标应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两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两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做出充分准备。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可大胆提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另外,要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通过对职业自我的分析和职业信息的搜索,我对自己、对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将职业自我和职业信息的匹配,我初步判断出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合适的工作方向。进一步规划,让我对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公司类型有了了解。思索自己的职业环境要求和职业目标计划,让我对职业有了一个细致的描绘。现在我比较清晰的理清了自己的职业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职业规划,拨开迷雾,次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职业之路。但是我也了解现实变化很多,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所以我有了心理准备,面对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职业规划的细节,长期目标是明晰的,职业自我系统是明确的。我会有原则的根据现实实施自己的职业规划。
规划人:____________
关键词 高校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综合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实践体系建设的背景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越发严峻。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面对摧枯拉朽的大学生求职狂潮,社会已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很多毕业生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找不到符合意向的工作。因此大学生若想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就需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大一新生从入学伊始就应使其树立就业压力感及就业准备意识,合理规划四年大学生活,充分发展自己的才智,提升核心竞争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针对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开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职涯规划综合实践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职涯规划课程成为我们高校教育改革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
面对近年来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式,高校应当成立职业规划发展中心,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以职业生涯教育为突破口,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以课程化和学分制为手段;以课堂教育、实践教学为阵地,深入推进大学生职涯规划实践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实践体系建设思路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有利于促进大学新生高效转变思维模式的人力资本投资。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形成了就业市场一对突出且难以解决的矛盾,其实质则是学校人力资源培养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脱节。为此,从大学新生开始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从入学伊始完善学生自我概念,转变思维模式,并结合客观实际辅助学生做出人力资源的自我合理定位,提早做到自身人力资本的高效投资,避免人力资源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的供需矛盾;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们最实际的需要,给予他们个人适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生涯目标,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达到学校有教无类、学生各取所需的层次。
面对就业环境的新形式、90后学生的新特点,高校应当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积极探索并集思广益,借助社会资源以及新媒体全方位开展职涯规划创新,创建“四个一”为主导的立体化工作实践平台,即“组织一支强有力队伍,团结一批既有理工学科背景,又具有较强理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高学历的师资队伍;构建一个立体式平台,充分联合职业规划发展中心、自媒体平台、名人励志讲演、学长领航计划等多重形式,搭建一个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职涯规划综合平台;完善一套规划课程,将职涯规划新生理论教育与企业实践实训相融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效果;优化一套实践体系,分层次划阶段将职涯规划从大一新生入学到大四求职毕业贯穿始终,将职涯规划持续动态理念与经典理论相结合。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实践体系建设方法与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应用性、实用性很强的新型学科,有其特有的理论体系、教学规律和研究方法。针对以上问题和归因分析,各校应建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和教学研究机构――大学生职涯规划发展中心:负责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工作。发展中心集教育管理、教学研究、职业规划指导和个体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举办辅导讲座、模拟招聘、规划比赛、个体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规划,学会职业规划,进行职业规划,完善职业规划。同时发展中心将职涯规划的实践内容和精髓在全校范围内中进行推广,以点带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1组织一支强有力队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团结一批既有理工学科背景,又具有较强理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高学历、高层次的师资队伍。避免闭门造车,应多外派教师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培训,走访合作企业了解需求,组建一支业精于勤、与时俱进的职涯规划师资队伍。
3.2构建一个立体式平台
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仅凭借辅导员老师在课堂上的几节理论课未免力不从心,稍显薄弱,因此需要学校融合多方面资源,集合多种形式,拓宽教育理念,开展特色鲜明的职涯规划教育,搭建一个全方位、宽口径、高层次的综合型平台。发展中心应配备专用办公室及相关教材办公设施,制定发展规划、集体备课、个体答疑、中心管理等相关细则,构成了职涯规划实体阵地;利用学生经常浏览的自媒体平台将职涯规划教育融会贯通于四年的教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形成职涯规划网络阵地;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给在校生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经历,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对在校大学生非常有说服力,“优秀学长”创办或任职的企业也是学生进行职涯规划的外延阵地。
3.3完善一套规划课程
依据新生问卷调查,了解新生对于职涯规划的困惑和诉求,从四个层面、三个理论知识点开展职涯规划课程。
3.3.1四个层面
意识层面:使大学生尽早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意识,以及就业主体意识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意识。知识层面:使大学生了解职位,了解社会、产业和行业等的发展规律;清晰地认识自己代表个性特性的人力资本;了解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和类型。技能层面:使大学生掌握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环境分析和职业目标定位的基本方法。眼光层面:使大学生明确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和社会需要什么,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做到扬长避短,高瞻远瞩,争取在未来的职场生涯里有立席之地。
3.3.2三个理论知识点
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设置教学内容:(1)个性特征与职业选择匹配理论:主要包括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罗伊的人格发展论、霍兰德的职业个性理论等。(2)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主要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从发展的观点来探索个人职业生涯选择和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人的职业行为、生涯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3)职业生涯决策理论:着重于就业、职场决策过程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形态的探索,主要包括韦恩的SWOT分析法、斯温的生涯规划模式等,目标是使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决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制订可操作性的策略和行动计划,促进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3.4优化一套实践体系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职涯规划的三个主阵地,在新生课程学习后,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根据大一新生入学到大四求职毕业不同阶段的特色,实践体系可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
3.4.1寻梦大一,了解自我一确定目标
从职业规划角度来看,大学一年级是试探期,大一学生刚完成高考进入大学寻找自己的梦想,是完成从稚嫩朝成熟的转变的初始期,此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我,了解职业,特别是要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是十分重要。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以及内心愿景方面来认知自己,带领新生参观校外合作实训基地,以达到使学生增长见识,培养兴趣,发掘自己的潜能的目的。
3.4.2逐梦大二,锁定职业―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达到个人人力资本调用最大化。大二的学生普遍开始思考人生,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恐惧,徘徊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无所适从,此时针对大二学生开展多场具有鲜明企业特色的座谈会,鼓励学生利用暑期社会时间的机会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为学生的职业定位引路筑基。
3.4.3筑梦大三,提升修养―实践行动
大三的学生已经对自己的梦想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走出迷茫,开始为实现梦想做准备,构建自己的梦想立体结构,此时他们开始分专业进行学习,所以重点应放在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就业信息,以提升竞争力。学生可根据兴趣和自身情况,参加导师的项目。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在科研和创业方面有所作为或打下基础,积极争取企业实践实训的机会,进一步用实践提升自己的职业修养。
3.4.4圆梦大四,完成转换―总结收获
大学四年级,代表着大学生活走向终点,也意味着自己的大学梦也到了实现的时候,在这段时间,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全面总结,思考自己走过的大学路。首先检验自己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招聘活动,强化求职技巧,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等待offer到来。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实践体系的成果和经验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实践过程中得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其一,把生涯规划的理念贯穿到从入学伊始的整个大学期间,既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生涯认知,又要给予他们生活中各种自我潜能开发的生涯规划体验。开设职业生涯测评与咨询系统,举办职业生涯论坛,职场角色体验等活动。
其二,积累教学中的经验,把握课程研究方向,充分吸收国内外职业规划理论精华,结合本校教育实际情况,进行适合自己学校情况的教材和案例编写,做到课程内容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三,职业规划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的横向扩展上,应不拘泥于书本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系统、严密;通过添加典型案例、生涯人物事例、就业形势分析、最新理论成果等内容,增加课程的吸引力。
其四,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中,应采用灵活性、参与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应该积极探索研讨式、互动式、开放式、情景式、体验式的教学,并善于从学生的问题、困惑和讨论中,探寻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的动力和途径。
最后,加强职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环节的权重性,增强校企合作力度,在高年级适当渲染企业文化,为减少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打下基础。
5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实践体系
进一步加强职涯规划教育实践环节的权重性,将职涯规划课程的三分之一课时分配给相关企业的HR经理,让学生在学习规划的理论知识后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当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诉求和期望,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以更好地规划未来三年。
充分利用校园微平台,可建立“职涯规划发展中心”微信平台,和“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遥相呼应,做到从新生入学到求职毕业全程网络式服务,做到宏观引导和个体指导相结合,把握好学生职涯规划教育的入口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