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摘抄加赏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赏析:这段话描写了狼蛛这种昆虫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看到了狼蛛的繁衍过程,十分有趣的是,狼蛛似乎和人类不太一样,它们对于分离问题并不像人类一样脱离带水,为了生存和发展,小狼蛛在可以自由生活的时候就独自觅食去了,各自生存。在昆虫的世界里,这些行为是我们难以理解的,但反过来想一想,又充满了自然法则,毕竟它们不像人类有很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也是为了生存和自我保护为需求。
2、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赏析:在作者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读者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着重于对螳螂的,生动形象的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中的一幕,不仅体现了螳螂的英勇凶猛,表达了作者对螳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还巧妙地借用昆虫折射了人类的一些特性。
3、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一、多措并举,营造读书氛围。
课外阅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所以不解决语文教师的思想问题,推行只能是空谈。我们通过教研会、例会进行全员发动,让语文教师甚至每一位教师认识到要从孩子们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课外阅读,并且根据学校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1、师生共读,共同成长。
学校倡导师生共读,要求教师做到“四统一”:和学生统一书籍版本,和学生统一读书进度,和学生一起写读书笔记,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尤其是教师的读书笔记,每月检查一次,全校公示结果,督促教师和学生同步读书。同时鼓励教师经常逛逛书店、上网搜索一些畅销新书,自己先读,再和学生聊一聊内容及读后的感受,学生们最易受老师的影响,对老师的推荐,他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去阅读,同样,学生一旦有了新书,也会抢着向老师介绍。
2、家校合力,书香弥漫。
我们深知家校合力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一减一肯定等于零,一加一也许大于二。学期初我们下发《“亲子共读”倡议书》,首先让家长明白孩子本学期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其次鼓励家长做好“四个一”:为孩子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周月至少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一次;每周至少和孩子读一个小时的书;每周至少在孩子的读书笔记上留言一次,让每一个家庭都能远离电视、电脑,让每一个家庭都弥漫浓郁书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3、纳入评价,注重过程。
经学校读书工程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我们将课外阅读的情况纳入到学生期中期末语文成绩中。学生的语文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课外阅读成绩,将每周名著测验或者交流的成绩记录在册,满分10分,期末取平均成绩,名著读完对读书笔记和书上的批注进行打分,满分10分,共20分;二是练字成绩,每周测验一次,成绩记录在册,满分10分;三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120分,三者相加共150分。这样学生平时阅读的情况就能和最终的语文成绩挂钩了,名著所占的比重也由原来试卷上的5分增加到25分。这一举措在推行课外阅读初期效果非常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师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二、系统阅读,让读书成为习惯。
具体阅读时,我们通过“导――读――理――悟――展”五个环节,引领学生真正走进名著,与文字展开对话,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1、导――经典未读,指导先行。
阅读之初先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可以以课内为切入点,由点到面,如由《荒岛余生》的解读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也可以以媒体为切入点,新旧结合,如从《百家讲坛》鲍鹏山“新说《水浒》”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大部头作品的兴趣;也可以以活动为切入点,拓展视野,如让学生搜集与作品、作家相关的资料,和学生一起分析作品的文化背景,人物关系,历史地位等等,多管齐下,充分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消除陌生感,融入名著。
2、读――注重过程,读测结合。
学期初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内容分为摘抄词语、内容概括、赏析感悟三个板块。但是每个年级又略有不同,比如摘抄词语,初一至少摘抄五个词语,初二至少摘抄七个词语并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初三至少摘抄十个词语并用其中两个词语造句。然后利用课前5分钟小组交流,从中推选一位“说书小达人”、“小小评论家”,并进行全班交流。
没有评价就没有提高,我们还是采取了最原始的评价办法――抽测。按照每周读书的进度,整理测验题,每周五进行周评价,成绩直接与小组评价考核挂钩,和自己的语文成绩挂钩。对于没有认真阅读的同学,教师通过家访、家校通等方式,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加强对孩子的督促力度。
3、理――二次阅读,梳理内容。
阅读完毕安排一课时的“二次阅读”,让学生再次回顾经典,篇幅短的可以整体浏览,篇幅长的可以重点阅读。回顾的同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内容梳理,如引导学生用画关系图的方式梳理出简爱和其他人物的关系及发生的主要故事,学生兴趣盎然,甚至一页纸都不够用。这样简单的梳理,既让学生的“回顾”变得有了意义,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悟――分析感悟,深入挖掘。
名著阅读后的写作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证质量,每个年级都根据名著的特色进行相应的习作指导。可以写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写对书中人物的认识评析;也可以写读后受到的教育启发等等,引导学生抓住任意一点,深入挖掘,达到读有所悟,悟有所感,悟有所积,积而能用。
5、展――分级展评,共享成果。
那什么是“语文味”呢?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这个中三味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也是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的教学境界,是给人的一种生命体验,具有趣味、情味和韵味。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其中愉悦的体验过程是根本,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创作欲是目的。我想,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寻觅那份正在失落的“语文味”。
一、在情景的预设中去创造语文味
“预设”体现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那么语文的预设就可以注重语文味的体现。从导语的设置到文本的解读,从字词的赏析到课外的拓展,无一不可设计成“语文味”的精彩篇章。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为此可以预设个性解读,尤其是可以预设文本的情感点,对文章的“动情点”要进行细致深入地挖掘,促使学生情感的迸发,从而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我在上《再别康桥》时,预设了“母校情结”的写作,其中有个同学写道:“九月的秋风徐徐地吹来/桂花如往常一样悄然地打出了花苞/我,嗅着桂花的香味回到了母校……跨出校门的那一瞬/熟悉的下课铃声响起/从教室里涌出的人潮/跑向四处/我回首傻傻地笑着/发黄的记忆正翻开了崭新的一章。”刚刚踏入高中的学子,对母校的那份儿想念和对新生活的憧憬交织在一起,一份诗意的母校情结书写着浓浓的“语文味”。
二、在课堂的生成中去寻找语文味
高中语文的课堂应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对生活已经有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其见解往往具有创新之处。因此,在上课时一定要善于引导和倾听,运用知识的联动生成问题,问题的驱动点亮智慧,方法的指点适可而止,从而抓住那些“生成”中展现师生互动的火花,深挖细掘,演绎出“语文味”来。依然是在上《再别康桥》时,学生质疑提出作者为何将“那河畔的金柳”写成“是夕阳中的新娘”时,我就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来思考,小组讨论完成。其中第三组的刘彩同学用了一段抒情性的语句作了回答:“波光摇曳的康桥,随风飘拂的弱柳轻摇,一如新娘的万缕青丝,娇美的人儿呀,我美丽的新娘,我们刚刚新婚燕尔,却立即仿佛刚刚新婚就要跟新娘离别一样,而夕阳西下又给这样的离别平添了一份忧伤。”正是在课堂的随机生成中,我抓住了这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景物进行解读,给学生一个机会,演绎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三、在生活的交流中去激起语文味
有人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的学习,更是在生活中培育学习的兴趣,对语文具有高度的敏感度,随时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因为生活中的语文更能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这也符合“大语文观”。为此,我在班上建立了一个QQ群,将班级中爱上网的同学吸收进来,随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一次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向张芳同学打听去后山的路径。她开始给了我一个路径,说得比较清楚,但我有心再让她感悟生活中的语文,就说道: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告诉我吗?她又采用了说明文加图解的方式给我发了过来;我继续逼问,她居然告诉了我一个有趣的方法:“直接坐个车子告诉他去香山丽景后山,包带到还不会迷路。”第二天,她找我说:“老师,昨天我才明白怎么学语文,那就是在生活中去学习,而且是那么的有趣!”这就是“语文味”,语文的趣味,也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
四、在文本的赏析中去唤起语文味
赏析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人为本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在赏析课文中强化审美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多元赏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活动能力。而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语文味”。我曾听了江北区黄老师的《荆轲刺秦王》,就深深地体会到了浓浓的“语文味”。黄老师用换字法解读题目,从而纲举目张,以“刺”、“白”、“歌”等几个字就将易水诀别的悲壮场面读解出来,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将这几个字作了读解,最后老师给予了解读。整个过程既显示出了教者的深厚功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的情味与韵味得以彰显,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五、在作业的批改中去践行语文味
最后,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随时都要谨记用“语文味”去影响学生。如果教师的文采飞扬、语言妙趣横生,学生就会钦佩甚至仿效;如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用“语文”对话,就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感染学生,让他们耳濡目染,并进而将“语文味”进行到底。记得有位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刚刚踏入高中校园一个月,我就感受到了那非人般的高中生活,炼狱般的军训,如山般的作业,更可怕的是那些强大的竞争对手,让我从心底升起一股寒气,潜意识里我就打起了退堂鼓……”我在篇末批注到:“同学,只要在心中种植起一片信念,翻过去,就会是一片晴空。相信你站在实验中学的起跑线上,只要策马扬鞭,就一定会为自己赢得美好的未来!”第二周,这位同学就以一首小诗作了回答,其中他引用了汪国真的那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份浓浓的诗意写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总之,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充分交流,让学生不断揣摩体味文本语言的妙处,去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进而内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东西,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语文味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对文本深层把握,个性解读,加上丰厚的生命体验,雄浑的文化积淀,才能在语文的教学中驾驭自如,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关键词】职高;作文;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职高语文教材中听、说、读、写、思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为什么能言善道的学生一到纸上就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了呢?为什么一写作文,他们就弘扬母爱的伟大,一讴歌母亲,他们要么就写自己发高烧,母亲如何在深夜里艰难地背着自己去医院;要么就写母亲在半夜里给自己盖被子,自己看到母亲的白发很是心酸;要么是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母亲冒雨送伞到学校,结果自己淋湿了,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全天下的妈妈都是这样的吗?显然不是,那这些学生怎么了?百般思索后,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不得不考虑。
一、作文与生活不能很好地兼容。他们认为作文是作文,生活是生活,硬是在这两者之间挖出一道鸿沟。殊不知,没有生活这个源头,哪有作文的清如水。
二、职高学生课余生活较为枯燥,基本上就是对着电脑打游戏,网聊,或是拿着手机看视频,甚至借助网络看小说的都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又加上懒于观察思考。对时时刻刻发生在身边的事或视而不见,或见而不思,致使思维僵化,语言干瘪。
三、学生厌恶情绪较重。职高学生语文基础差,写作文时经常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可仍是无计可施,最后只得草草了事甚至直接在网上百度,被批的命运在所难免,教师一批评,学生更加没动力,于是恶性循环就使得学生一听作文两字就头疼。
四、教师在布置作文、批改作文时形式单一,事实上还是有一些所谓的差生作文写得还不错,但他们作文的兴趣不在教师布置的作文上,比如说很多同学QQ里的日志,或者相互的调侃经常是既幽默又耐人寻味。(1022班一个上课除了上厕所就是睡觉的同学这样调侃自己:试卷就要发了,我还隐隐记得,试卷上残留的口水痕。希望老师能给我加分,老师说我睡觉时千姿百态,非要给我加100分,但是我硬要拒绝,最后她给了我一个鲜红的0分!最光荣的不是100分,0分也是很光荣的。一般高手是深藏不露的,我身为睡梦罗汉97代传人,我确定我是比较低调的。像我前桌,非要在0前面加一个10,搞得自己很厉害,想小学时都考100分,老师像对儿子一样的好,现在考0分,老师像对待孙子一样,坑爹吖!老师不要,不要啊!)教师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当然没兴趣,又怎么指望他们能够写出一些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到作文批改时,教师经常打个分数,划个等第,教师累得半死,学生拿到手后往抽屉里一丢完事,他压根儿就没想到这背后的粒粒皆辛苦。
针对以上的种种,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
一、积蓄能量 ,也就是多读书、读好书阶段。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说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以“多读书”作为手段和途径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职校生知识积累少、思想贫乏而缺少创造力,但他们也有较强的模仿力。所以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读书的氛围:多推荐一些好书给同学;早读时多朗诵一些课外的文章给学生听;每天规定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多摘抄,一星期一次交流;寒暑假开展读透一本名著活动,等等。这样持续一年半左右,效果还是明显的。
二、厚积是为了薄发,要多角度地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
每一个同学都渴望着能够在同学面前洋洋洒洒地表达自己,但是更多的同学一到这样的场合就手足无措。这就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第一阶段不妨让同学利用视频介绍自己的一张照片,着重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听故事看照片,无论是讲的人还是听的人都有兴趣。第二阶段可以给学生看视频《职来职往》。《职来职往》是一档很受学生喜欢的职场栏目,学生看的时候很有兴趣,看完后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时不妨让同学评价一下他们自己最喜欢的达人、最喜欢的应聘者,说说应聘者成功应聘的原因,等等。这个阶段既给学生以后进入职场提供了宝贵的应聘经验,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阶段可以加入一些演讲、辩论赛、影评等一些即兴口头表达作文,多角度地刺激他们的表达欲望。时间一长,同学们的作文水平自然能上来。
三、静悟。
【关键词】文学审美;核心理念;目标;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20-03
【作者简介】李洪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南京,211100),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省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被评为全国教研工作先进个人,系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法国当代哲学家埃德加・莫兰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文学作为“人类在他的宇宙中的自我反思”,作为“生活的学校”,应该恢复它“完全的权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从所选作品的文学质地到组织教学的理念和操作方式,都距离文学教育尚远。而审美体验,作为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有着深厚的哲学与教育学基础,它应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以自觉的课程意识对文学教育进行逻辑重构,方能使“失衡”的语文教学真正走向敞亮。
一、文学审美,文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语言教育追求实用的、科学的语言,重点在于训练;而文学教育追求感性的、审美的语言,重点在于感悟。文艺理论家童庆炳说:“审美性就是我们理解的文学性。”[1]审美、文化、语言是文学的特质,而审美则是文学特质的本体,因为“没有审美特性,根本不可能存在文学这种意识形态”。[2]
1.诵读涵泳,把握审美方式。
从内容方面看,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体现在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对真善美等人类终极生命价值的关怀。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首先应是审美的对象,但过于重视解读和阐释,忽视诵读和涵泳,是当前文学作品教学的一大弊端。朱作仁先生在谈朗读时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朗读对于关键词句的揣摩、情感的传递、作品的理解、意蕴的领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文学作品语言的和谐婉转、抑扬顿挫,还有文脉的开合变化、起承转合等等,在反复的诵读涵泳中,学生方能较好地理解、领会。
比如我们常说的“千山万水”,为什么不说成“千水万山”呢?因为“千山万水”体现的是“平平仄仄”的韵律,“千”“山”都是长音,表示延展,有千叠万重之意,而“千水万山”则有违这一平仄规律。诸如此类的成语,不胜枚举。再如陆游的《示儿》,“万事空”“九州同”“告乃翁”尾字的韵母为“ong”“eng”,这两种韵母开口度大,音域宽广,能很好地体现出悲壮的意味来。
对文学作品的涵泳体味,还可采用同一作家相关文章集群阅读,以及同一题材不同作品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这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进行创造性的阅读理解,从中读出单篇文章所读不出的新意和意味来。比如:学习苏教版六上《夹竹桃》,可推荐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二月兰》,从中感受季老那乐观豁达、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及朴实无华的文笔风格。再如:品味苏教版五下《望月》中月亮的清幽之美,可拓展品析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亮的朦胧之美,贾平凹《月迹》中月亮的传神之美,斯妤《小窗日记》中月亮的飘逸之美,从而让学生对月亮这一中国传统意象有着更丰富、细腻的感知。
2.驰骋想象,丰富审美情感。
文学的审美始于感知,但审美层次的深化和提升,则依赖于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发挥。儿童与成人相比,缺少的是知识与经验,但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这些恰是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教师可抓住文学作品中的情境、意象,引导学生思考联想,也可利用文学作品中留白的地方,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任思想自由飞翔,在审美感知、审美情感激荡的同时,唤醒、复活文本中的形象,进而探究、体味文本的意境结构,使审美对象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比如:学习苏教版五下《月光启蒙》,就可化繁为简,让学生和着轻柔的音乐朗读文中优美的语段,借助想象随作者一起徜徉在夏夜美妙的月光下,去聆听母亲那动听的歌谣,去感受那动人的旋律中蕴含的浓浓的母爱,这就是运用想象进入“语言所营造的世界”。
3.依据文体,确定审美重心。
不同的文体往往蕴含着不同的美学特征,教师可针对文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鉴赏。比如:诗歌的语言凝练,力求以最恰当的字句来表达情感与思想。阅读时,要仔细琢磨、反复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感受诗歌语言鲜明的节奏性、丰富的意象美以及重复、押韵等基本的表现手法。童话本身是对儿童审美心理及成人理性的隐喻,又是一种游戏精神的体现。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文学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幻想和实际巧妙融合的表现手法,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二、审美情趣,文学教育的培育目标
“从20世纪以来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来说,快乐原则和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主要创作精神”,具有丰富审美趣味的作品应有效地传递到学生心中。[3]在课堂上,文学作品不应作为训练阅读能力的教学载体,而要“让学生为文学而感动,从而热爱文学,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乐于探讨文学及人生的真谛,这是文学教育的真正目的”。[4]
1.交流对话。
美国作家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详尽地列出了儿童阅读的20种乐趣,诸如和他人交流的乐趣,在故事中游戏的乐趣,结构的乐趣等,并由此认为,激发学生乐于阅读是文学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些乐趣的核心就是“加入与他人沟通的行动”。[5]课堂上,教师要满足儿童阅读文学作品时的内在心灵需求,可通过推敲比较、情境表演、观点争辩、迁移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在积极的对话中综合表达对文学作品的响应。
让我们来欣赏特级教师蒋军晶的童诗创作片段:
师:这首诗是老师写的,也没发表过。只要你写得确实有诗的味道,你的“最后一句”就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出示课件:我是一枝黑色的笔/我要把小妹妹的牙齿涂黑,让她变成笑掉牙的老奶奶/我要把红玫瑰涂成黑色,让它以为自己中了剧毒/我要把白天鹅的羽毛涂黑,让它以为醒来变成了乌鸦/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是把雪花涂成黑色,让人以为它生病了。
生:是把雨水涂成黑色,让人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掌声)
生:是在夜晚给星星提供一个闪耀的舞台。
师:太棒了!这么好的创意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生:是把夏日的太阳涂成黑色,让大家以为凉爽来了。
师:你说出了我的心声,老师是怎么写的呢?
师:是把天空涂成黑色,让爸爸妈妈和老师以为天还没亮,还可以继续安睡。
文学课上的对话,是多向的、动态的、生成的,其本质是文学想象力、形象性思维的唤醒。蒋老师让学生在阅读经典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创作,学生也在创意想象中,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感受到了儿童诗的无穷乐趣。
2.呼唤有“我”。
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学生从作品中发现自我、理解他人和社会的过程。文学教育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审美经验,投入情感来与文本展开积极对话,获得各自不同的认识。因此,文学教育在指导阅读时,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一个既定的诠释,而是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回应。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上《珍珠鸟》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⑴如果你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会喜欢这限制了你自由的“舒适又温暖”的笼子吗?⑵如果小鸟明白正是这个信赖的人限制了其自由,小鸟会对他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⑶你认为对于小鸟来说,什么是真正的信赖呢?这样,学生的理解不会一味地盲从文本。再如:学习了《狼和鹿》后,推荐学生阅读汤素兰的童话《笨狼的故事》、《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中的第一个故事《洛波,喀伦坡的大王》、沈石溪的《狼狈》,学生在对狼的贪婪、凶狠与团结等多维形象的认知冲突中,就能进一步感悟到不要人云亦云,而要多角度、辩证地看待一种事物。
三、阅读课程化,文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应把文学阅读作为整体来加以考量,经过选择、编排,以序列化的形式进入课程,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组织,使之真正纳入语文课程内。这就要求教师要由文学文本的教学者转变为文学课程的积极建设者。
1.取法乎上,经典读本的选择。
文学教育读本除了教科书外,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开放的、多样化的补充读本或阅读书目,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尽早进入儿童的精神世界。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现在的语文课堂可以挤出一半时间来教国学、诗歌、儿童文学经典,因此他为小学生编著了以国学、诗歌及儿童文学为主体的《12岁以前的语文》,推出了《走近论语》等课例。特级教师陈琴则用“素读”将十几万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文字储存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
2.多样课型,阅读方式的探寻。
文学教育应该在语文课程的整体框架下,寻求更为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每周一节的文学阅读课可开发成读物推荐、读书汇报、经典赏析、主题阅读等多种课型,还可利用晨会、午读等时间开设15分钟的微型课。微型课程的方式可多元化:感受式――作品朗读、个人阅读、好书推荐、故事讲述;回应式――班级讨论、给书中人物的一封信、改写、续写、阅读后的创作;图像式――绘画概念图、故事插图、设计封面。笔者就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PPT,进行“阅读推荐”。推荐内容包括主要内容介绍、根据目录预测、精彩片段赏析、读后感分享、你问我答等环节。在交流中,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3.评价激励,阅读成效的跟进。
激发和保持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文学教育走向成功的标志。为此,教师可开展阅读考级、淘书乐、编辑文学小报、图书漂流、博客之星评比、亲子共读等活动;及时进行文学阅读成果的展示,如学生的阅读记录表、摘抄笔记、作品发表及获奖的班级会……引领学生不断感受浓郁的阅读氛围及阅读带来的乐趣。
教师要突出阅读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可从阅读数量、行为和态度等几方面来进行评价。以五年级教学为例,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价:(1)阅读兴趣浓厚,每天都能坚持阅读30分钟。(2)能积累阅读中的优美词语及精彩片段,并能创造性地运用。(3)能把握所读作品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4)积极参加展示交流活动,获得师生的好评。评价的结果可作为班级评选“书香少年”的主要依据,并按一定比例纳入学期成绩考核。
主张文学教育,不单单是要解决儿童学习母语的兴趣问题,提高言语素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儿童与文学相遇,为儿童建构自由的、开放的、可选择性的文学世界,进而促进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当然,教师是文学教育的引领者和实施者,是影响小学文学教育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逐渐形成深厚的文学素养,应是每一个有使命、有担当的语文教师不懈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谈谈文学性[J].语文建设,2009(3):55-59.
[2]钱中文.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J].文艺研究,1987(6):13-30.
[3]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
[4]王尚文.走近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