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视野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曾提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其中所谓“关心”是指关心人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高校人才培养强调培养“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与内涵。
1.音乐欣赏课程有助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饱含丰富的思想情感,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老师的尊重,对父母的感激,亦或是对朋友的珍惜等等,这些作品能够带来思想上的鼓舞以及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电影《上甘岭》中《我的祖国》,独唱部分抒情委婉,一唱三叹,合唱部分气势磅礴,增强独唱部分情绪。聆听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背景下人民对祖国的深情歌颂,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以及保卫祖国的果敢决心。通过不同题材的作品欣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音乐欣赏课程有助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文学、历史、戏剧、舞蹈、绘画等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引导学生欣赏分辨不同文化传统下产生的世界音乐,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与不同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音乐,感受东西方音乐在文化上的差异,培养学生用“平等”与“差异”的人类学视角去看待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如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楚汉之争,古琴曲《广陵散》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的聂政刺杀韩相,这些作品都蕴含了大量的文学、历史知识。
3.音乐欣赏课程有助拓宽学生思维上文中提到,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世界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起全新的文化研究视野,从多元文化视角多维的去看待世界。聆听音乐的过程是人们在头脑中对音乐形象的在塑造过程。每个人的先天遗传情况不同,思维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大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后天学习与训练。音乐欣赏在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的同时,也有益于人们对于运动控制、记忆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使大脑功能得到更广泛地开发和利用。二胡曲《赛马》中具有许多对现实世界的音响模仿,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音型的听觉联想,进而展开创造思维。李岚清同志说:“音乐的美育功能还不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意动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对他们进行这方面普及的教育,给他们补上一课……使得这批跨世纪的青年知识分子能够有这方面必要的修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高人的思想意境和高尚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1.量化教学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关于教学方法的评价指标,应该在教学改革与建设中作为重点。教师能否融汇本学科前沿知识、能否将跨学科知识贯通与课堂,实现教学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较少。因此,增加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的确定性、可操作性,能使教学评价体系制度化、标准化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各层次评价体系的构建。
2.完善音乐教育的考核、评价系统构建完善的音乐教育考核评价系统,从课程教学工作量、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及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成果、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设立相应指标,更为符合音乐教育的本质特点,能够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活跃丰富教学气氛。
3.多元化教育与教学评价音乐教育具有其本身所特有的区别于其它人文学科的特殊性,在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上,更为侧重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应建立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与教学评价机制,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察,可采用课堂问答、讨论,学习调查问卷、单元作业、课程论文、笔试及相应的实地调查等形式完成,并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将教学重点更多的关注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上,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做出整体性评价。
20世纪末,城市形象设计的概念被提出,受企业形象设计的影响,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的历史特色、传统特色、地域特色和城市功能,强调城市形象设计要注重地域文化与风格特点.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城市视觉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设计中最基础的工作,一般包括城市定位、城市标志、城市导视系统和基础设施等.系统的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的宣传体系,是对城市形象的规范化设计,通过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视觉符号系统,在各种场所进行标准化的视觉传播.例如,苏州城市形象以古典园林和现代科技等为元素;杭州也确立了航船、城廓、建筑、园林、拱桥等为元素的城市标志,既具有地域特色又不失现代感,地域特色鲜明.重庆、大连、武汉等城市先后确立了城市标志、城市色彩和市民形象识别体系,得到广泛认同并让城市及市民收益匪浅.
2影响城市视觉形象塑造的主要因素
城市形象的最大魅力在于差异,差异形成特色,特色产生吸引力.每一座城市都位于一个不同的地理区域,这一地域中不同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经济水平以及历史变迁等因素构成了这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差异,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作为城市形象设计基石的地域文化一般可分解为自然、人文、社会三个层面:
2.1自然层面
阜阳地处于安徽省西北部,中国南北方交界处.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平原地带,是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产区.古时,阜阳因水而兴,水运便捷,战国时《中都志》载“颍寿,古今舟车交迹之地”.淮河的重要支流沙颖河、汾泉河穿境而过,支流星罗棋布遍及全城.位于市区西北部的颖州西湖,是我国古代的四大西湖之一.发达的水系可以南下长江,东达大海,为淮河以北城市中所独有.可见自古以来就阜阳地区就与水紧密相连,同时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水文化.
2.2人文层面
阜阳自古就是“襟带长淮,东连三吴”的灵秀之地.在阜阳文化史上,最辉煌、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教文化.在两千多年发展历程中,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以楚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特色.阜阳城周围遍布管子,老子,庄子,曹操,华佗、刘福通等名人的故址.境内出大量文物,其中汉简为首的汉代文物居多.同时这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更呈现出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阜南嗨子戏、颍上花鼓灯、阜阳剪纸、界首彩陶等都以这一特色而享誉盛名.
2.3社会层面
阜阳地处南北要塞,由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古代的阜阳地区,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同时,历史上阜阳地区水旱等自然灾害频发,淮河一直泛滥成灾.阜阳人经常流离失所,等灾难过后,人们又开始重建家园.这种敢于直面生存环境,以顽强的生命力拓展生存空间,成为阜阳人民极富于抗争精神的渊源.在新的时代,这种精神主要演化为王家坝精神和农民工精神.这种“忍辱负重、艰苦创业”的农民工精神,成为阜阳的城市精神之一.
3阜阳城市视觉形象系统构建
阜阳的城市视觉形象塑造应以深刻理解与尊重地域文化为前提,塑造出形象鲜明、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形象.根据城市视觉形象系统的内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建:
3.1以城市标志凸显城市特色
城市标志和城市色彩是城市形象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设计系统的核心.阜阳城市形象标志的设计,在图形构思上,可以从城市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城市精神等方面挖掘图形设计资源.以体现道家文化、南北兼容地域文化为基础,从中提炼设计元素.标准字的设计可以结合楚文化、汉简等进行字体设计.把文化层面的概念转化为形态、色彩、造型等要素来构成视觉符号.公众通过这一鲜明、独特、易于识别而又内涵丰富的标志识别阜阳.
3.2以城市色彩营造适宜环境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包括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色彩,生活的常用色彩等人文色彩,建筑物、广告、交通工具等人工色.”城市色彩是城市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色调,是城市给人们最为直观的视觉印象.已经有很多城市根据地域特色确立了不同的城市色彩.例如,北京的城市色调是灰色,来源于建筑的灰瓦、灰墙和绿树.城内的新建建筑和翻新建筑都必须遵循着一色彩原则.前几年的前门大街改造中,从垃圾筒到商业店面再到临街建筑外立面都以灰色为主色调.这一灰色的沿用透出了古都浑厚、朴实、宁静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衬托出紫禁城的金碧辉煌.阜阳的城市色彩根据植被与不同时期的建筑色彩,将城市色彩的主调定为“青、绿、灰”这三种朴实的色调.老城区以古商城为中心,资福寺等一系列的文物古迹延续了徽派建筑色调,以淡雅的青色为主,而东城河、西城河沿线为绿色覆盖.阜阳的主要街道,颍州路、颍上路的一些欧式建筑色多为米白色,即浅灰色调.在灰色的基础上,也可以加入一些亮色进行点缀.比如在一些商业街区,可以采用一些相对而言比较明快的颜色来烘托商业气氛.
3.3以视觉导视系统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的导视系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是现代城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如识别公共设施、寻找道路、提供警示等功能.城市导视系统一般包括交通视觉导视、公园视觉导视等.交通导向系统在遵循法规性管制的基础上,应该融入人性化设计和地域特色.如在公交站亭的视觉导视系统不仅要具有识别与导向功能,更应该集城市文化和艺术美感于一身,特别强调导视符号的地域性特征,在其形态、材质、色彩等方面加以体现.阜阳的交通导视系统可以在遵循简洁明快的基础上,融合当地优秀的美术资源进行设计,让人们透过标识产生联想,领悟城市文化.公园视觉导视系统同样以此为理念进行设计.阜阳有青颖公园、文峰公园、生态园、尤家花园、刘琦公园、迪沟公园、张庄公园等十几个公园,还有西三角、南三角、东三角等几个城市街心花园.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阜阳公园的导视标识大多破落不堪、严重缺失或各自为政,没有实现指引的基本功能,更谈不上视觉效果的美观.因而我们目前需要做的是统计需求数量、合理设置和精心设计,让它成为展示城市文化与特色的窗口.它的设计可以从当地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景观化的设计手法进行设计.这样既凸显了标识的识别作用,给人们带来舒适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传播了城市文化.
3.4以标识物强化城市特色
城市标识物是城市给人的第一视觉和第一印象,是这个城市的标识性符号.北京的故宫和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都是各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具有象征的意义.目前阜阳的标识建筑是什么?文峰塔、奎星楼?这些古建筑随着周围新兴建筑大规模发展,逐渐被淹没,标识作用已经逐渐退化.一截老城墙、一条古沟渠、一段老护城河、一幢古建筑只要保护起来,以标识的方式予以突出,就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独特的标识物.阜阳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滨水城市,“襟带淮河,怀抱西湖”水自古以来就是一大特色.历史上阜阳因水而建,水路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就是到了今天,水依然在城市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孕育了阜阳的城市精神“王家坝精神”.阜阳的城市发展首先要做好水的文章,按照水清河畅、岸青柳绿的思路,精心整治每一条河道.在打通阜十八条河流连接为一条水系的基础上,再适当添建凉亭、石凳、小游园等设施,贯以道家三子文化,建立以水系为载体的文化河流.同时应对被誉为阜阳城市后花园的西湖水域进行景观改造,形成曲水流觞、人文浓郁,城水相依的城市特色景观.因而“水系”这一地域存在物是阜阳城市的象征和符号,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名片.
4结语
[关键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013-02
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定义和区分
通常,人们把公益性、非营利的文化活动称为文化事业,而把通过资本运营达到利益诉求的文化活动称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文化具有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文化产业生产的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通过市场流通而体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文化产品事实上就是精神的载体,人们享受文化产品的过程,其实就是满足精神需求的过程。因而,从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角度讲,文化产业永远都属于文化事业的范畴。就文化的事业属性来说,它是一种公益性、非营利性、主要由政府部门提供、面向广大百姓、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的公共产品;就其产业属性来说,文化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具备时,其运营主体能够在自身投入产出的核算和循环中变化发展。2004年我国首次公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有关活动的集合,并将文化产业界定为核心层、层、相关服务层三个层次,以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用品等十几个行业。从文化产业分类来分析,可以看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2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分化是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密切配合、共同存在和发展,也是两者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文化的精神内容与物质内容互为载体,其物质内容只有具有了精神内容时才有价值,而其精神内容则又只有借助于物质内容才能得以存续和传播。任何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都只有在具有了思想光彩与智慧内涵之后,才会获得受众的青睐,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条件是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必须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文化产业在本质上要与文化事业相协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兼顾社会效益。
一般来讲,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对于一个社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稳定、延续和发展,起着基础的、能动的促进作用。文化事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要通过和借助于市场或产业化的载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国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组建了相当数量的产业集团,这些产业集团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无不借助于现代产业运作机制积极组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占据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加大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3 文化事业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振兴、强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大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增强综合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文化的客观世界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纵横联系。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无论是艺术文化、历史文化、物质文化还是观念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其自身相对的稳定性,正是这种纵横联系起的作用。它能使每一种文化内容的价值不断成为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又把其他文化反馈到这种文化中来,使内部不断调整,这就形成了社会文化群的自动调节机制。但这种自动控制和调节性能还不是文化调控,只有通过政府行为把这种性能社会化,才有可能产生有效的社会调控。社会文化调控的本质是在异文化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时,能够作出极为敏感的反应,并且能够运用社会力量消除异文化的影响;基本法则是培育群体文化的自控能力和群体内聚力的规范,以此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主要方法是经过政府主导文化的中枢调节作用,如决策、指导、信息、咨询、监督等途径,对社会产生控制作用;社会文化调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文化发展总体的平衡,从客观总体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必须在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实现调控机能。
发展文化事业有一个发展观的问题。文化事业的发展观是关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它回答什么是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谁发展文化事业和怎样发展文化事业等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首要的问题是为谁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谁是发展的价值主体的问题。毫无疑问,人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客体,离开人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文化事业领域要特别注意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价值主体。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文化事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即让其价值主体――人的发展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是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动力的终极源泉。如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样遵循社会的、历史的规律。文化事业的发展只有面向公众、面向市场才能繁荣。
发展文化事业第一必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样式的文化活动。积极保护、挖掘、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第二,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和规范文化馆、站评估定级制度,实施分类管理。要加强社会文化事业管理人才培训,使文化事业管理人员素质逐步提高。第三,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以建设小康文化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要把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巩固农村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第四,要大力发展少儿文化事业,加强少儿文化工作的行业管理,完善监督保障机制。第五,要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单位的核心和辐射作用,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事业与产业互动,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赢机制。大力开拓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等社会扶持力量,为文化事业长足健康发展建立良性运营机制。
4 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不但已经形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今天,已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政府对人民的组织动员能力、参与国际化程度等,都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文化产业日益深刻地融入市场经济的整体。
文化的作用是由其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的。文化产业市场化,主要是从经营和运营方式来讲的,它要求文化产业进入市场领域,遵循市场规律。但文化的内容特别是涉及意识形态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容,不能简单地交给市场来定夺。文化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大,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小。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文化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较高产业关联度的新兴产业,而且文化产业作为联系经济和文化的纽带,其发展有助于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刚刚起步的中国文化产业,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住自己的特色优势,扬长避短,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思路与对策。没有特色的文化,必然缺乏内在的创造力和拓展空间;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很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第一,结合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来把握特色优势。文化产业具有综合性极强的特点,人才、品牌、资本、信息、科技,以及市场需求和拓展水平对原创产品的规模孵化能力等,都将在其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综合性的作用。必须优化配置各种有可开发性的文化资源,选准重点突破口,再利用它们所具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其他领域的良性发展,进而逐步实现整个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第二,必须在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这一巨大的杠杆,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提高市场拓展能力,有效培育市场。第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规范化。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各地各行业自发自流开发的状况。同时,要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市场准入、投融资、市场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参与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助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终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到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规。第四,在文化产业中,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文化经纪人的作用,以促进文化产品的市场转化。要发挥现有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使他们的知识、技术、艺术才华有效地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并使他们能够以知识产权为股本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人的作用,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产品。第五,在有效保护丰厚资源的前提下,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让文化产品在传承创新中发挥其功能,增强其活力。牢牢把握住特色文化产品与主流市场需求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体制与机制保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步伐,使其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文化产业资产存量结构和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多层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并通过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重点发展项目,尽快实现人才、资本、技术和市场的有效整合。对政府主持的有关文化产业项目,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制度。
参考文献: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之初,商业文化属于商业系统的“行业文化”,它的舞台是全国商业行业,对流通环节的商业活动、商业行为发挥作用。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了。商业的地位与作用在计划经济时期并不突出,是作为生产的补充形式和辅助环节而存在,其功能受到压抑。这个时期的商业文化自然带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色彩,属于行业文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赋予了商业更高的地位与作用,它不再是作为一个行业而存在,也不再局限于充当生产的补充与辅助角色,转身成了一个社会性产业,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这个产业链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自身,甚至把生产环节也纳入进来了。现在所讲的商人,也不仅仅是指从事商业流通活动的人们,而且包括一切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人们,无论生产者还是流通者均属商人。从社会分工角度上看,无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它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商业活动。商业涵盖了市场经济的所有领域,所有环节,集中反映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因此,商业文化也就必然的从原来概念下的行业文化延伸到了全社会,成为社会所共有的文化形态。商业文化的社会性来自市场经济的社会性。凡是从事经济工作的人都知道,计划经济下的商业职能是分配生产部门的产品,而市场经济下的商业,则是市场经济的枢纽。所谓的市场经济也就是高速发达的商业经济。实际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以这种经济为主流的商业社会。不仅商业活动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生命线,而且商业活动的原则理念和精神,正在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改变着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例如,各行各业都在重视的品牌文化、促销文化、时尚文化、健康文化、休闲文化、养生文化、旅行文化、娱乐文化等,都是受商业活动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是商业文化新的元素和表现形式,延伸着现代商业文化的内涵。全球经济一体化催生的移动互联网,更是创新了互联网文化,是新时代商业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它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全球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巨大影响。这就是商业文化的力量。它从一个侧面有力的反映出商业文化的广泛社会性,说明商业文化已经在客观上上升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层面,起着主流文化的作用,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能够与时俱进的认识它,正视它,因势利导的培育它,扶持它,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
商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同,它的生存土壤是整个社会,统一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意味着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培育和建设的商业文化,是全社会、全民族共有的。尽管市场经济千姿百态,错综复杂,但商业文化所包涵的文化发展方向,基本内涵,核心价值,以及倡导的商业精神,都是统一的,体现的是全社会和全民族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意志,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追求。但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宽,涉及数以百种行业,数以千种产业,数以万种市场,数以亿种商品,犹如一条奔腾的江河,浪淘不尽,生生不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商业文化也就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每一种不同的商业活动都反映出特色不同的商业文化,每个商业活动均是这一文化海洋的一滴滴水珠。他们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反映出多样性的一面。就拿商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饮食文化来说,我们是一个饮食大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饮食文化千差万别,每一种饮食文化元素都反映着它那个民族与地域所独有的特点,众多的饮食文化汇集在一起,就如同春天里漫山遍野盛开的鲜花,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还有近几年来随着商会经济的兴起,商会文化也伴随产生,并且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相互辉映,构成了我国现代商业文化一副灿烂的画卷。虽然商业文化是建立在各种商业活动基础上的文化,每种商业活动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是,任何特殊性均反映着普遍性和一般性,商业文化既有多样性,也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反映着商业文化的共同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性。因为各种商业活动必当遵循诚信经营、文明经商的商业文化本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行走天下。商业文化建设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既要以改革的精神提倡多样性,鼓励不同商业文化特色与风格的培育发展,更要强调统一性,要在统一性中呈现多样性,在多样性基础上实现更高层面的统一性,在“百花齐放”中繁荣我们的文化,彰显文化的魅力。
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步伐加快
当前我们正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切经济活动都面向世界,以整个世界为舞台。尤其处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所有商业活动已经没有什么行业界限,也打破了国界的概念。在这个背景下,商业文化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独享走向共享,从分割走向融合,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在这个趋势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提升,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现象也变得更加突出。这种碰撞的结果,不像过去形成了对立,而是走向了融合。这种不断发生的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现象,也就推动了现代商业文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近代社会以来,大量的外来文化随着国际交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涌入,不少先进的外来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例如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于农耕文化具有强烈的、正面的积极推动作用,带来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这是外来文化的历史进步意义。当然,外来文化对于本土文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外来文化中的糟粕成分对于本土文化的精华成分的伤害和破坏。例如,西方文化中对于资本追逐利润的贪婪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深刻的揭示,当这一外来文化涌入当今的中国市场经济之时,由于长期我国农耕文明所导致的缺乏抵御这一西方文化糟粕的能力,结果,在盲目照搬照抄,甚至于全盘吸收之下,为了贪婪地追逐利润,不惜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近几年来社会上假冒伪劣盛行,正是这一现象的表现。从文化高度反思,本质上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被稀释、被冲淡、被抛弃的结果。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大碰撞、大融合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从现实来看,这种碰撞与融合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正面的碰撞带来了有效的融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建立交融的新机制,在文化基因层面由正能量的对接而互补、互生,水融,由此创新和丰富了商业文化的内涵,使之赋予了时代的新特征,推到了一个新高度。第二种情况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中并没有形成新的文化元素,只是在表层上部分的结合了,遇到文化内核的排异,出现文化隔阂,甚至于缺乏融合的机制。这主要是由文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所造成的。但不管怎样,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步伐将会越来越快。我们所要做的是既要以积极的开放姿态参与融合之中,再也不能自我封闭起来,同时又要在融合中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要通过融合洋为中用,而不能丧失自我,当了文化俘虏。
四、商业文化建设重点由传承转向创新
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的经济体制,最需要的是创新。近几年来人们都感受到了创新所带来的变化,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活动与商业模式不断出新,商业文化也正在纳入互联网元素,吸收互联网的文化精髓,使之具有新的内涵与特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文化,突出的标志就是融入“互联网思维方式”,将传统商业与移动互联网实现新的全面嫁接。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工具,绝对不可能离开其他产业,过去所讲的“颠覆思维”也许并不正确,互联网并不是一个颠覆工具,而是一个融合工具,将各个产业在互联网平台上融合起来,成为新的更加强大的产业。如今,商业文化也融入了“互联网+”这一新元素,“电商文化”就是商业文化创新的一个标志和主要方向之一。如今不少传统商业转型困难,根源之一是在文化上出现了瓶颈,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互联网文化这一先进的商业文化,结果在惊慌失措中找不到方向了。其实,互联网文化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关键是将商业文化提升到互联网水平上,具备“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连接一切思维”这十个“互联网文化”的核心元素,我们就可以从容地推进传统商业的转型与发展。“互联网+”成为当今时代的强劲动力,传统的商业文化随之进入互联网商业文化这一崭新的阶段,我们要主动拥抱互联网,让商业文化注入互联网基因,丰富商业文化的时代内涵,提高商业文化的整体水平。
五、商业文化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
摘要:企业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中国,20多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在各企业不同程度引起重视。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认真考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客观。恰当地分析。评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对确定我国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多年来。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形成了各自的企业精神,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部门主要有人力资源部。宣传部和工会,他们各自不同的分工和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系统,但还存在: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中,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缺少统一规划;各部门没有协同行动,形成整体,发挥合力;没有全面开展企业cI工作。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理念;没有深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许多职工包括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宗旨及内容存在模糊认识等不足。
二、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与对策
随着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生转变。国家的体制、制度、结构、政策等也随之发生转变,社会转型必然对人们的信仰。追求。价值观。社会文化等产生较大影响,也必然对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给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文化全球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渗透。思想观念,管理理念,文化意识的转变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与国际接轨的新思路。二是区域经济和文化的融合更加深入,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竞争、合作、多赢。发展的新理念。一方面,我国东,中,西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合,要求企业文化与区域经济和文化更好地衔接;另一方面。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问进一步融合。要求学习,借鉴合作方的先进文化。三是文化市场化趋势促使国企传统思维向混合文化转型,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四是“和谐社会”的社会理念,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三个误区。一是要防止务虚的。无效的企业文化。一些企业管理者在形式上搞出浓厚的文化味道,而在实践工作中却将所谓的理念束之高阁。这种将企业文化简单化。表现化,廉俗化。空泛化的做法。最终只能是短期效应,无效的企业文化。二是防止趋同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企业优秀的、好的做法是有益的。必要的,但一味盲目地照搬。简单模仿别人的管理手段。经营策略、文化口号。发展规划等。忽视了本企业的实际和特点。抛弃了本民族传统中优秀的文化。这样即使建成了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最终将会抹杀个性。三是要防止僵死的企业文化。有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立后,没有根据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模式进行深化与创新。恪守旧的理念与思维定势,势必使原本对企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的文化变成企业发展的桎梏。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从领导层开始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并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切实提高领导认识。企业领导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领导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认真进行总体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努力形成合力。企业文化建设牵涉面广,不仅需要企业中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主要部门特别是人力资源部、宣传部和工会发挥主导作用。协同努力:全面推进企业。
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者的相互作用,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塑造企业形象;深入进行宣传教育。要以坚定的信心。坚韧的千劲,长抓不懈,让教育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一线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一流的工作表现,体现企业文化成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同时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并不断吸收先进文化成果。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叶生:《创建支持战略变革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2006.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