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三的学习计划

初三的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三的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三的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三化学复习情境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说,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有这样一种看法,即学习主要是指在学生跟周围环境的互相作用进程当中,学生逐渐构建出与外部世界息息相关的知识,同时促进自身知识架构获得良好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并非是由教师讲授而被学生获取的,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相应的情境条件下,通过别人的有效帮助,再配有必需的学习资料,由建构意义的具体形式所取得的。可见,在初三化学复习中,合理的进行情境创设来展开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初三化学复习课——碳酸钠专题为线索展开情境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的相关知识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教师应该努力进行学习情境的合理创设,设置一定的问题,将课堂复习重点难点问题点出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在质疑中成长,不断展开积极探索,完善知识要点。

例如,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复习。

(1)纯碱是碱吗?学生答:不是。纯碱是碱吗?学生答:不是。那什么物质类别? 学生答: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2)问: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以后,溶液变红,则这个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

学生答:不是,这个溶液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溶液,譬如说碳酸钠溶液。

(3)问:是否可以使用酚酞溶液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变质?

学生答:不能使用。这主要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以及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其遇酚酞都会变红,所以,无法采用酚酞试剂检测其是否变质。

一连窜的几个问题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由易到难,将知识整合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有效运用实验,展开教学情境设计

化学这门学科主要是以实验活动作为基础来开展教学的,化学课程教学与实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初三化学复习中,通过良好情境的有效创设,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起来,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促进其思维的不断创新,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复习质量的优化提升。

比如,实验活动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在长期敞口放置的过程中已经发生变质现象。设计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可以依照某个问题有创造性地设计出可行性较强的合理的实验方案,并逐个进行有效验证,这些设计内容的充分实现要求学生必须可以扎实掌握相应的知识,有着良好的创新能力,可以灵活地进行知识运用。在设计实验的实施过程当中,可以将学生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经过小组实验讨论以后,让其提出相关方案,第一个方案,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表明其变质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稀盐酸用量是多少?少量还是过量,让学生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以后得出是过量,原因是少量稀盐酸可能只会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会导致现象不明显,教师肯定答案的正确性;第二个方案,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其变质;第三种方案,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经变质。

通过实验情境的合理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地深入探讨问题,层层递进,使其可以深化理解知识难点与重点,不断完善实践能力。

3、进行开放性情境的合理创设,实现学生思维的不断扩展

在初三化学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创设开放性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鼓励学生多角度地利用发散性思维来进行问题认识与分析,并寻求更多的方法以及途径来探索任何一种问题的可能答案。

譬如说,在相应的实验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情境来鼓励学生探究,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知道,纯碱以及食盐、氧化钙是腌制传统松花蛋的主要配料,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并设计实验验证。由此可以将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再和碳酸钠反应进行有效的复习,使学生思维活跃,同时这个设计实验的顺利实施使得学生能够对碳酸钠专题的部分知识考点进行有效巩固,及时反馈,加深记忆。

综上可知,初三化学复习过程当中,合理地进行情境教学设计,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知识复习巩固过程当中,所学知识从模糊到清晰,从巩固到提升,更加实现学生思维的合理发散与扩展,扎实其知识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加至关地感受学习内容,提升自身化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桂兴.强化概念,培养能力——化学基本概念复习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10(22).

[2]张.谈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创设方式[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初三的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

化学是学生升入初三后新开始学习的一门课程,相比其他学科,初中化学由于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内容并不多,难度也不大,复习起来较其他学科简单易行,下面就多年的从教经验谈一下初三化学复习的几点做法。

一、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初中化学课本内容的特点是比较零散、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常被学生称为“第二外语”。针对这个特点,认真阅读课本,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课本在复习时至少阅读两遍。第一遍,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全面看的基础上,对每节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的印象,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等,认真反复琢磨。看书时要积极思考,掌握重点,逐步突破难点。第二遍,学生独立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每一章、每一节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即每名学生都要将主要内容以表格或网状的形式总结出来,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提高了学生的总结能力。

二、注重典型化学实验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而化学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能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方法。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化学实验,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可以帮助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学好化学,就不能脱离生活,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及时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历年的中考化学都在向生活实际靠拢,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绝不能脱离实际,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必要时可让学生上网查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四、加强化学计算能力

初三的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因此,计算题的训练和解答研究,对于培养初三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有关金属类计算题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选用合适的方法解决此类计算题,不但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对常见六种计算题解法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悟出不少想法与读者们共商榷。

一、 方程(组)法

例1镁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解析设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镁的质量为x时,完全反应可生成氧化镁质量为a,则(100-x)g碳酸镁完全反应可生成氧化镁质量为(100-a)g,

2Mg+O22MgOMgCO3MgO+CO2

48808440

xa100-x100-a

48a=80x84(100-a)=40(100-x)

解得x=44,带入得=

点拨(1) 列方程(组)解化学计算题是最普遍的一种解法,使用面很广,遇到计算题,应先想想列方程(组)。

(2) 列方程(组)解法要注意争取题设未知数少,这样能压缩解题步骤解题快,差错少。

二、 差量法

例2将10g纯锌放入93.7g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中,反应停止后有锌剩余,过滤后滤液质量比反应前盐酸质量增加6.3 g,试求:

(1) 还剩余多少锌?

(2) 反应前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析设反应用去Zn的质量为x,HCl质量为y

Zn+2HCl=ZnCl2+ H2增重

6573136136-73=63

xy6.3g

=, x = 6.5g

剩余锌10g-6.5g = 3.5g

反应用去HCl为=,y = 7.3g

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 =7.8%

点拨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或体积差)列比例式进行计算,往往要比直接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容易得多,利用差量法计算,尤其适用于解答一些难以下手的计算题。

三、 关系式法

例3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3.2g不含杂质的铁的某种氧化物,将反应完全后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石灰水中,生成6g白色沉淀,求铁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析设铁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

FexOy+yCOxFe+yCO2①

CO2+ Ca(OH)2CaCO3+ H2O②

为与①式统一CO2 化学计量数,②式应写为

yCO2+yCa(OH)2yCaCO3+yH2O

关系式FexOy~yCO2 ~ yCaCO3

56x+16y 100y

关系量3.2g 6g

=解得 =

故铁的某种氧化物化学式为Fe2O3

点拨(1) 建立正确的统一的几个相关连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这是正确建立关系式的关键。(2) 运用关系式法计算比分步计算要简便得多。

四、 十字交叉法

例4由氧化镁和氧化铁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8%,求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解析MgO和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100%=40%×100%=30%

根据十字交叉法:

则Fe2O3的质量分数为×100%=20%

点拨(1)哪些化学试题能用十字交叉法求解?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

X1M1+X2M2=MX1+X2=1 ①

通过通常的代数运算可以得到X1和X2 满足比例关系:

由此可见,凡是能建立如①式的方程组的化学题就能用十字交叉法求解。

(2)应用①式的一元一次方程组解此例题,可体会到凡可用十字交叉法解的题也必定可用代数法解,只是十字交叉法简便,但不深刻理解其使用范围时容易出错。

五、 守恒法

例5有铁、氧化铁的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到的溶液中不含Fe3+,且亚铁(Fe2+)离子数与放出的氢气(H2)分子数之比为4∶1,求反应中氧化铁(Fe2O3)“分子数”、铁(Fe)原子数、硫酸(H2SO4)分子数之比。

解析根据题意,列出包含Fe2+与H2的化学计量数为4∶1的总反应的化学反应式。未知化学计量数的物质分别用a,b,c,d表示,则根据反应中原子(或含离子)数守恒的原理建立思路可速解。

aFe2O3+bFe+cH2SO4 4FeSO4+H2+dH2O

由硫(S)元素的原子守恒,可推知,c=4

由氢(H)元素的原子守恒,可推知,d=3

由氧(O)元素的原子守恒,可推知,a=1

由铁(Fe)元素的原子(含离子)守恒,可推知,b=2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Fe2O3+2Fe+4H2SO44FeSO4+H2+3H2O

可知:Fe2O3∶Fe:H2SO4= 1∶2∶4

点拨守恒法是解化学计算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守恒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守恒关系即可速解。在初中化学可能用到的守恒有:

① 原子(或离子)数反应前后守恒;

② 总质量反应前后守恒;

③ 溶液内阴、阳离子电荷总数(不是离子数)守恒;

④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合价升价与降价总数守恒;

⑤ 某些反应中的增量与减量守恒。

六、 讨论法

例6某金属7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得到氢气0.25g,该金属11.2g可和21.3g氯气完全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求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设金属元素符号为M,相对原子质量为x,与盐酸反应生成MClm,与氯气反应生成MClm,

M+mHCl=MClm+H2M+Cl2=MClm

xm x 35.5n

7g0.25g 11.2g 21.3g

7m = 0.2521.3x=11.2×35.5n推之得x = 28mx=

推之得,3m=2n

该方程有两个未知数,无确定解,但因m和n都表示化合价,它们的绝对值必定是小于8的整数,讨论:

(1) 当m =1时,n≠整数(不合要求,舍去);

(2) 当m =2时,n=3;

(3) 当m =3时, n≠整数(不合要求,舍去);

(4) 当m= 4时,n=6;

(5) 当m=5或m=6时,n≥8(不合要求,舍去);

由此列出两组答案:

(1) m=2,n=3,则x= 56,该金属为铁;

(2) m=4,n=6,则x=112,没有与它相对应的金属(不合理,舍去),

故该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初三的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成绩下降或者一直没有提升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学生可根据平时做的试卷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在学科上的薄弱点,然后开始定学习目标,从小目标到大目标,循序渐进。再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好时间,然后认真执行。很多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开始很有自信的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长久坚持,如此,再好的学习计划也是无用的。因此,要想学习计划生效,制定了就要努力去执行。

2、应科学预习,及时复习。

从历年中考的压轴题可以看出,这些题目多出自于初三的课程,比如二次函数、力学等,因此在学习初三课程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每当上课之前,预习下课程内容,对于没看懂的知识点,等老师上课的时候认真去听,并做好课堂笔记,带着问题听课,会更有效率。下课后,一定要抽出时间复习,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以免遗忘。如果不能及时复习,遗忘之后再去学,会浪费更多时间。

3、新开设的化学科目需重视。

进入初三后,会增加一个新学科,即化学。由于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一定要引起重视,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化学科目需要大家记住的基础知识很多,而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们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联系现实生活,学会运用。虽然中考化学占的分值不高,但是对于中考总成绩而言,这些分数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毕竟离大学录取线少一分都进不了。

4、科学记忆知识点,研究题型。

初三的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1、首先制定学习计划,认真查漏补缺,狠抓薄弱学科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努力将学生复习状态调整到最佳,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寒假学习!

比如:每天学习时间最少保持在7-8小时(上课时间包括在内);学习时间最好固定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晚上19:30-21:30。

既不要睡懒觉,也不要开夜车;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但主要是以保证每科的学习时间为主。例如:你数学定的是2个小时,但2小时过后任务还没有完成,建议你赶快根据计划更换到其他的复习科目。千万不要出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局面。

晚上学习的最后一个小时建议把安排设置为机动,目的是把白天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没有完成的任务再找补一下。

每天至少进行三科的复习,文理分开,擅长/喜欢和厌恶的科目交叉进行。不要前赶或后补作业。记住,完成作业不是目的,根据作业查缺补漏,或翻书再复习一下薄弱环节才是根本。

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或置之不理,可以打电话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吧!

寒假中,要认真、客观地对期末考试进行分析。看看哪些题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比如,是基本知识没掌握好,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同学们在分析“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后,为自己制定一套寒假学习计划,并坚持实施。

因为寒假时间有限,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所以,寒假学习中要多补习“瘸腿科目”,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分析看看哪科没考好,冷静分析丢分原因,判断该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则要抓紧寒假时间,多补弱科基础知识,避免中考时“瘸腿科目”拉分。

2、有计划的梳理学科要点,形成知识体系与纲要结构

成绩落后生要静下心来,加强概念、单词和公式的记忆,将初二初三教材上的概念、规律、公式等知识梳理一遍。首先可初步整理出各章节中的重点、难点、考 点,找到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使每块知识形成体系。其次要将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加强对比、区分,配以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再次,把握重点难点以及课本中的 知识点融汇在一起,理出线索,留在中考后期复习用。

对于语文学科,文科目中文言文有欠缺的同学,可以把初中三年的文言文通读一遍,掌握相关词语的用法,并在练习中巩固。

数学:平面几何比较重要,在寒假消化老师课堂上讲的基本知识。要多看公式及相关题型,多做证明题,培养解题思路。

英语:听英语广播、看阅读、记单词、朗诵课文,复习必须掌握的语法。每天坚持用半个小时背单词,把不能背诵的单词整理成小卡片,便于随时复习。

物理:掌握电学、力学重要的原理和公式。力学中,分析题比较多,要多做练习,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要好好复习,并掌握解题方法。

化学:由于初三才学,接触比较晚,感觉生疏,主要就是看课本,夯实基础。

3、收集和整理做过的错题,选择中考真题及时训练

寒假期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尽量多做历年中考真题。在做完一套真题试卷后,要及时核对答案,看看哪些题目丢分,弄清丢分原因。通过做真题可了解中考命题范围、题目深浅以及相关题型。

同时,还要把做错的题记录在错题集里,或用红笔作上记号,便于下一次复习。比如,英语若是客观题丢分,要认真研究该题失分的原因,数学或其它科目也可以 用此方法进行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汇总在一起,记在事先准备的小册子上,开学后请教老师。通过有选择性的做中考真题,可以体会 和熟悉中考题型,同时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使训练更有效。

4、有序安排寒假作业,有选择的让孩子进行“家教”或学科辅导

寒假里,完成寒假作业往往会呈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放假前两天拼命把所有的作业都写完,以后的时间光顾着玩,到了开学把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另一种是先尽情 玩,直到快开学的前几天才慌忙写作业,保量不保质。因此,寒假要有计划性的安排每天应完成的书面作业,不要作业量要求起伏变化太大。

在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后,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家教”或学科补习。应注意到,过多的假期补课会使学生厌学,并容易发生重复训练。好的课外辅导班和家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但是不要过分依赖家教或辅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