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经济调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 审计监督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宏观调控,审计监督是宏观调控的重要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前提的。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消极,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入,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规则不健全,财经法规不完备,人们对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不仅利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发挥价值的作用,同时利用“有形的手”加强宏观调控,以保证供求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合理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两大部分:调节和监督。执行调节职能的主要是计划、、税务和财政。他们通过国家计划、信贷、货币投放、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支持等手段进行调节,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地发展。上述部门在调节的同时,还通过其业务履行监督的职能。
目前,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工商、财税、物价、统计以及各专业管理部门,以上多数是属于专业性监督。通过各自的专业对经济活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行业依法进行监督,所监督的仅限于分管的专业活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审计进行再监督。审计在监督范围和关系上不同于其他经济监督,是具有独立性的综合监督。审计监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居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审计不但同其他专业经济监督部门一样负有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的责任,而且还要对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实行经济再监督,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审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供宏观决策。因此,审计监督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监督维护经济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是法制经济,绝不是完全自由经济,也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它需要完备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首先是立法,制定或修订适合市场经济的法规制度,然后有关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这些法律制度。但是,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项法规制度的贯彻,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是不可能得到切实贯彻的,法律也成了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关进行监督,对执行好的予以肯定,对执行不好或违反的予以处罚和纠正,保证法规制度的正确贯彻。依法审计是审计部门的神圣职责,审计又是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对保证法规的贯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审计,可以检查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保证法规的落实;可以把贯彻的情况和反馈给立法机关和管理部门,以改进立法工作和改善宏观调控。
审计是综合性经济监督,与其他专业监督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范围宽。监督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他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覆盖的面很宽。二是层次高。不仅对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而且对财政预算执行的情况和决算,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国有资产及国家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三是内容实。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全面反映了它的经济活动和成果。这些特点充分说明了审计在各类监督中的重要性,是其他监督无法替代的。
审计的任务是监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审计的任务也将不断扩大,服务、咨询、公证的任务也将不断增加,审计对推进廉政勤政,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将发挥重要作用。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强化国家审计,并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我国的审计组织是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部分组成。各审计组织在市场经济中担负着不同的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对经济活动要从直接管理转到宏观调控上来。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能转变到宏观经济监督上来。
国家审计监督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就是要将审计重点转向审计执法部门,对使用国家资金较多的综合管理部门和单位,通过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经济秩序,促使合理的使用资金,讲求效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督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并反映执行中的问题。监督政府部门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廉政建设。
国家审计监督在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培育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审计。一是在促进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应着重抓好财政、税务和金融机构等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这些部门是执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部门,通过预算、税收、信贷、利率等经济手段调节经济和市场。审计监督的任务就是规范他们的业务行为,使其按照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市场规则组织财务收支,以维护国家利益,保证政令畅通和国家资金的有效运用。对掌握国家资金较多的政府部门,以及有权收费、罚款和预算外收入较多的企事业组织作为必审单位,检查资金管理、分配、使用和效益情况,监督其遵守财经纪律,节约支出,加强廉政建设;对重点建设项目及技改项目投资进行审计,检查资金流向的合理性,防止资金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对国际援款、贷款项目的审计,重点是监督各方面履行合同,督促资金及时到位和配套资金的落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在促进建立制度方面,要深化企业审计,转向对企业的真实性审计。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国民经济全局较大的国家财政给予补贴、上缴较多的以及在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所占控股地位的企业资产负债及损益。其他企业实行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查证或内部审计机构审签的。对政府综合经济部门责任人、厂长(经理)要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指导企业监事会开展监督管理工作。三是在促进建立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要积极协助纪检、监察、财政、税务等部门对侵吞公有财产和采取偷税、抗税、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非法手段牟取收入者进行审计监督;要积极开展养老、待业保险基金审计,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管理。
4 大力审计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的需要
社会审计是随着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保护所有者的经济权益不受损失,市场经济秩序稳定、正常运转,客观地要求处于这种经济关系之外的客观公正的而又具有权威的独立组织,对其参与市场经济的各种经济活动予以证明,这个组织即是社会审计组织。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市场经济是必备的条件。市场经济的建立为社会审计发展提供了营养及其丰富的土壤,而社会审计为市场经济主动的积极服务关系,又起到了推动和促进其不断正常发育,维护其良好秩序的作用。社会审计业务活动范围十分广泛,不受地域、单位、所有制形式的局限,可接受政府、国家机关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组织的委托,承办财务收支审计查证、经济案件鉴证、注册资本的验证和年检,提供、财务、税务与经济管理等各项咨询服务。
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要素市场,而且还包括社会审计在内的咨询服务市场。只有社会审计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才能将微观经济管理权限分离出去,实现职能的转变,才能在市场中得到必要的服务,建立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审计通过转变职能,弱化微观管理,工作重点转向宏观调控,过去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的大部分管理业务将逐步由社会审计组织代替。比如,对企业年度财务报表的审查,将由社会审计来查证和鉴证,逐步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一项法定程序。
建立并大力发展社会审计,标志着市场建设走向正规化。社会审计在市场经济中将起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是促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健康成长。在市场经济活动趋于频繁,市场事务急剧增多,社会审计能分担很大一部分市场中介、执行市场法规和市场监督工作,活跃和规范市场,从而成为市场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是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媒介。社会审计组织能够把触角伸及市场的方方面面,灵敏而准确地反映市场变化和趋势,把市场信号反馈给政府部门,有助于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三是增强各种经济实体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审计立足于市场之中,各种经济实体易于接受他们的,从而逐渐增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依法经营等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四是为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信任提供保证。我国经济组织成千上万个,如何使他们在市场经济中顺利运行,信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信用经济。对涉及信用的一些,如企业的资产负债、财务收支是否真实,是否依法经营、依法纳税,是否信守合同、契约等等,需要有社会审计等中介机构为之服务,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社会审计可以大显身手。
5 内部审计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监督服务
内部审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审计监督制度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本部门、本企业、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和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审查、考核和评价,审查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合规、合法并提出建议,帮助建立和完善各项财经制度,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行最有效的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的经济,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否则,市场经济将会出现一种无序状态,也不可能正确健康地发展。内审工作是国家对企业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离开了内审工作,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就难以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转换职能、简政放权,赋予企业更多的活力,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要达到这一目的,从企业本身来讲,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内部环境。这一内部环境除了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外,关键就在于要有一套的以自我控制为中心的内部管理。而内审工作正是实现自我约束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内部审计,就无法实现自我约束。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内审工作就越重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审监督是企事业单位中一种较高层次的监督活动。它既要对本单位中的生产、资金、成本、效益等诸方面进行监督,同时,又要为本单位争取市场、发展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因此,监督和服务是内审工作的基本职能,在二者关系中,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服务通过监督表现出来,二者相辅相承,密不可分。当前企业面临着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使企业尽快走向市场,内审工作要根据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根据市场变化,扩大内审功能,强化内部约束和内控力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促进内审工作与市场连接,企业与市场连接,保证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使生产经营行为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内审的建设性作用。
总之,审计监督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可以保证国家有关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得以认真贯彻落实。可以打击违反市场规则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公平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 吴月文,黄秋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J].经济纵横,2002(12)
2 赵国栋.改进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财会,2003(1)
关键词:宏观经济 调控体系 价格 汇率
中图分类号:F8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5-009-04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结构失衡日趋严重。对内看,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储蓄始终大于投资;对外看,表现为顺差、外汇储备激增,国际收支失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根本症结--资源要素价格扭曲
中国20余年的市场化改革主要集中于最终产品部门,通过在最终产品部门引入了市场机制,改善了对各经济主体的激励机制,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促进了技术进步(这一政策意图清晰地反映在农村、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实施的经济责任制、承包制以及后来的股份制改造等,同时实行的开放政策也稳步地降低了进出口产品价格的扭曲)。现在看来,产品部门市场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除了能源和水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产品之外,绝大部分产品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决定机制。
然而,中国要素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则明显滞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要素配置与定价的高度管制,使得中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国外相比普遍较低。要素市场的高度扭曲,降低了整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中国经济的短期竞争力,因此,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创造了中国经济的超常增长的格局。与此同时,这些扭曲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结构失衡,大大增加了中国经济中长期的风险。
资源要素价格的扭曲,有禀赋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性过强
我们认为,造成资源要素价格的扭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其一,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存在禀赋的因素。
在一个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经济体中,工资水平的螺旋式上升而引发的通胀似乎很难发生。劳动力市场的充分自由的特征没有改变,中国的工资水平就不可能有显著的和过快的增长。也就是说,中国企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增长并持续超过工资水平的增长率的状态中长期内难以改变。因为生产利润分配给高工资和劳动力受益只有在充分就业的环境中才可能实现。中国存在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应的禀赋条件。
此外,继续保留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和尚未普遍实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进一步压低了劳动力的成本,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乃至全球产业链转移提供了一个相当可观的“租”(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将中国劳动力成本与人均GDP的比例设定为100,那么马来西亚的比例则是114,韩国为132,泰国为157,菲律宾为203)。
其二,最核心、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政府对经济主导性过强。
客观上讲,近年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对于经济的主导性均呈现明显上升态势,大量的经济资源要素配置权还集中在中央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手中,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程度很低,此外还有税收、市场准入等各种花样翻新的优惠政策所制造行政垄断,导致整个资源要素价格被人为的扭曲。
在中国,土地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的,政府基本上可以决定土地的使用价格。提供廉价土地使用权,是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采用的“招商引资”的主要手段。另外,缺乏严格执行的环境保护政策也降低了企业的直接生产成本。在经济改革的初期以及当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很少考虑污染治理,目前的发展通常是以延后环境治理的成本为代价的。换句话说,目前企业的盈利中包含了本应由子孙后代享受的好处。
问题的复杂之处还在于,由于政府对各种资源拥有强大的掌控权,企业被资源控制权所“挟持”,得不到政府支持的企业生存下来是难以想象的,大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得不以变异的行为寻求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机会;银行同样被政府的资源控制权所“挟持”,因为土地、税收、市场准入等各种花样翻新的优惠行政政策,是当下银行最值得信赖的抵押物和政治担保,故此,在这个层面上,金融资源自然就服从于行政权力而配置,达成了资本与权利的结合。
简单核算一下吧,2006年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3.9万亿,预算外财政收入5000个亿,加上国有部门企业当年盈余近1.1万亿和各级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6000亿,政府可支配的财力高达6万亿,接近占到GDP的30%。这是非常惊人的比例。我们现在常讲的中国的“高储蓄”问题,实际上主要是政府部门储蓄在大幅增长,按照2003年资金流量表测算,在高达44%的储蓄率当中,政府部门的占比高达21%,也就是,有9个百分点的储蓄率是政府形成的,政府部门的高储蓄导致政府及政府主导投资趋势近些年明显上升,按照2003年资金流量表测算,政府直接进行和通过企业间接发生的投资目前已经占到整个经济中总投资份额的1/4左右。可以预知的是,这一比例在近三年可能以更为惊人的速度在上升。中国的“高投资”问题远非规模之忧,实则政府主导的体制之虞,因为这关系到一个投资效率的问题。
资源要素价格扭曲下的经济失衡
其一,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为直接的驱动方式。近年来企业和项目的微观盈利的飙升尽管这里面不乏宏观景气因素、企业管理改善因素,但资源要素价格扭曲所制造的“经济租”显然是带来 “超额利润”的最为基本的因素,更多反映为一种权力与资本的结合或者说是权力资本化在加速深化。这是中国投资持续高烧不退的最主要原因。
其二,扭曲的成本会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也会增加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加速了全球产业链向中国转移,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外部需求。
其三,最根本的,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造成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扭曲。因为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要素分配偏向于资本、偏向于企业、偏向政府(因为政府通常是资源要素的最终所有者),而劳动要素的比重低下,劳动收入部分和资本收入部分的相对比重降低。宏观上表现为地区差距拉大、城乡差别拉大、收入差别拉大,全社会整体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此外,政府主导经济模式使得经济建设型职能替代公共服务型职能,政府必然将资源更多地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保障整个市场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如法治环境、诚信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居住、收入分配等一系列公共服务产品)由于得不到的政府财力支持而建设严重滞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社会保障缺失导致居民出现大量预防性储蓄,金融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困难重重(由于金融生态的缺陷),一方面中小企业、民营资本融资困窘,而另一方面金融资源越来越向着大企业、大客户和垄断部门集中,信贷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国内储蓄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有效的投资等等,故此,消费增长始终低于投资增长,由此陷入一个“高投资、高储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国内消费启动不起来,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不了,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外部需求来平衡。
其四是内外失衡的格局下,旨在控制投资规模的宏观调控越来越陷入一个“死局”。
从国民收入恒等式看,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必然出现贸易顺差,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寻求外部需求平衡。所以当在投资受到抑制的时候,国内的庞大储蓄就转化成了更大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就是讲,在高储蓄率既定的情况下,投资和贸易顺差是一对跷跷板。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中的贸易顺差乃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信贷投资扩张、内需不足、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激增等等所有这些矛盾的因果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独立存在,内外失衡之间相互交织、相互转化。
这或许是当下以收缩流动性和限制流动性运用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总是难以持续的根本因素。即便是在加息和提升准备金率起作用的情况下(当然目前更为直接的效果是通过行政措施,如信贷控制)或许短期内能将过快的投资增长控制下来,但显然消费需求在短期内是无法形成内需替代,而中国进口基本取决于国内的投资需求,因为进口的90%是投资品,如原料和能源包括技术等,消费品进口比例已经下降到很低(这是当下国际产业分工以及产业链不断向中国转移的必然结果)。所以投资需求受到抑制必然导致进口需求减速,而外部需求依然强劲的情形下,顺差增加只可能加速(我们的研究表明,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投资增速与进口增速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而与出口增速的关系不甚显著),此时投资消费的内部失衡就转化为国际收支的外部失衡,也就是说,宏观调控直接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人民币升值压力。事实上,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的情形便是如此,2004年以抑制投资过热为核心的宏观调控一个直接的效果是,贸易顺差从2004年的300多亿美元一下子激增至2005年的1000多亿。这种效应在2006年的宏观调控后愈发显著,7月后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逐步减速,贸易顺差开始逐月扩大,当然其中也不乏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化和贸易政策调整所导致的贸易部门企业行为的改变。
随后必然是增加的贸易顺差又形成基础货币的供给,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的过剩,自我实现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热钱更快涌入,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泛滥,货币市场利率低企,房地产、股票等资产泡沫开始急剧膨胀。中国的风险在于金融压抑使得金融市场发展极其滞后,资金基本靠银行体系,而当下中国银行体系的信贷又主要是抵押贷款,资产快速升值意味着实体经济信贷条件事实上的放松,实体经济的利率事实上的下降,加息效果又化为无形,经济中投资过热局面又可能卷土重来,如此循环使得中国的所谓经济周期因素已经越来越难觅踪迹,每一次调控的效果保持的时间可能会越来越短,直至根本不起作用。
未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着力点
理清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后,就需要为宏观经济调控体系重新定位。我们认为,中国未来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定位应该紧扣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症结,方能达成解决问题的根本。其核心内容和逻辑顺序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资源要素价格体系的改革。
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目标是要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内在的价格形成机制。换句话说,只有当资源要素价格上涨能成为投资规模的"自动刹车器"之时,市场机制才可以说真正得以确立。当前最为主要的措施是,使用税收机制根据其稀缺程度和社会选择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进行调控,严格管理资源行业包括交重税,利润上交国家,限制资金利润使用,服务于国家战略,优化竞争,履行环保义务等,可以使其从名义上和事实上成为社会福利的重要来源回馈社会,抵消生态环境与福利欠缺。这些配套的监管措施是放开资源价格促进经济二次循环发挥效果的基础。
当然,从深层次看,资源要素价格体系的改革最终必然涉及到政府职能转换、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边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边界如何界定等等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二是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要想办法让政府和企业的过高的储蓄率降下来,从投资转向消费,为此应减少财政对竞争性行业的转移支付;加强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力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等。如此,上下游企业顺畅的价格调整机制方能得以构建,也就是说,资源要素价格上涨因素一定要能向下传导,否则如当下,资源价格的扭曲而根本无法传导经济过热的影响,造成日常消费品价格不增表面没有通胀,而实质上是挤压下游企业利润,导致下游企业亏损面扩大,导致投资消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三是要注意资源要素价格调整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次序协调。
对于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国内越来越倾向于让人民币以较快速度升值,但是,如果在国内要素价格不能反映其真实成本的情况下,快速升值的直接后果是,在继续用国内资源无偿补偿国外消费者的同时,主动通过汇率调整削弱了本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结果很可能是得不偿失。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在市场经济体中,通胀与升值存在天然的替代关系:一旦资源要素价格上升,对外销售价格自然上升,从而抵消了汇率上升压力,也就是说,价格与汇率乃是两大互相制约的相反的点,而资源价格是根本,中国的资源要素价格的扭曲夸大了汇率升值的压力。
故此,稳定汇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在商品成本逐步反映其实际成本之后,再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波动幅度。届时,由于产品实际成本的适度上升,人民币升值的实际空间有限。并且由于没有持续升值的政策性预期,进入国内的热钱总量会较小,相应的升值压力也小,升值幅度也会更加科学合理。
进一步讲,与其让本币升值提高我国商品的成本价格,不如让国内的要素所有者得到这块利润(因为资源要素价格上升的利润不是在外资手中,主要是中国企业受益),最终同样能够达到倒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并且还有利于启动国内消费。
我们认为,在一个以构建市场价格体系为核心目标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当下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有必要在价格和汇率之间做出权衡,是否需要对于通胀目标过分谨慎,并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是值得探讨的论题。
客观上讲,中国目前的价格上升,反映的主要是由于工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相对要素价格调整。这种轻微的通胀反映的主要是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后的成本推动型价格调整,而非全面的市场供不应求。
“轻价格、保汇率”应是货币当局现阶段的最为现实的选项:尽一切可能稳定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为中国的资源要素价格的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争取更多时间。
一、经济增速回落是主动调控所为,国民经济正在向预期方向发展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2007年全年回落1.3个百分点。初步预计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2%,由此推算,上半年GDP增长应保持在10.4%左右。该速度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2007年全年回落1.5个百分点。
从目前形势看,经济运行正在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结论有四:
第一,连续6年的经济扩张后需要一个稳固调整期。本轮经济景气周期始于2002年下半年,当年经济增长9.1%(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之后连续5年经济增长逐年加快,由2003年的10%提升为2007年的11.9%,年均提速0.38个百分点。2007年经济已出现过热苗头,而且长时间高速增长对物价也有滞后影响,因此经济需要一个调整和稳固期,此时政府出台降温调控政策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夯实未来的增长基础。
第二,经济主动回调是应对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的策略选择。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铁矿石、钢材以及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进口资源的依赖不断增大,2008年中央通过紧缩性政策主动回调经济增速有助于避免国内需求过旺、国际供给不足导致生产链条断裂,引发经济大幅度衰退的现象出现。适度降低经济增长,减少资源类产品消耗需求,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向平稳过渡的策略选择。
第三,调低经济增长速度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但是,2006―2007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缓慢,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2008―2010年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只有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粗放型过快增长,才能向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和谐社会迈进。
第四,目前的经济仍处于正常增长区间,没有快速下滑的迹象。虽然今年经济增长比前两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且高于1979―2007年平均增长0.6个百分点,经济由偏快平稳转入正常增长区间,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且增势好于预期,充分说明政策调控的节奏和力度把握准确,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健康发展。
二、三次产业的供给结构趋于优化,主要行业的增长格局有所调整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有所降温,但是三次产业回落幅度不尽相同。一是农业投入大幅增加,夏粮连续第五年获得丰收。2008年夏粮单产将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将首次实现连续五年增产,产量超过2300亿斤。二是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回落幅度小于二产。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从产业内部看,第二产业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三产回落幅度明显小于二产。今年一季度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为50.1%,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2.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2008年三产的贡献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三是工业主要行业增长格局较好体现了“有保有压”的调控意图。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增速明显减慢。1―5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6 %,比上年同期降低11.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7 %,比上年同期降低7.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0 %,比上年同期降低7.3个百分点。而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2.1%、21.6%和17.8%,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3、1.2和2.5个百分点。
三、需求结构有所改善,“三驾马车”贡献按照调控预期有降有升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受到顺差大幅增加、投资持续高增长的拉动,而出口需求在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之后,引发了较大的国际贸易摩擦,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也带来了经济结构失衡、经济过热的隐患,基于多种考虑,政府采取了加快人民币升值、降低出口退税、扩大进口、控制货币信贷规模、限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等宏观调控措施,其宗旨在于适度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积极调整三大需求结构。1―5月份经济数据表明,三大需求的增长结构有所改善,呈现出外需减弱、投资降温和消费强劲的良好增长态势。
首先,贸易顺差同比减少,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年来首次呈现负值。
今年1―5月,我国对外贸易完成出口5450.5亿美元,增长22.9%,增速同比降低4.9个百分点,进口4670.3亿美元,增长30.4%,增速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1―5月累计贸易顺差为78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6%,净减少73.2亿美元,这是2005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同期首次出现下降。净出口同比减少,意味着出口需求对经济新增量的贡献是负值。初步计算,一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2%,如果今后几个季度净出口继续保持一季度的下降幅度和贡献率,那么全年由于顺差减少将拉动经济增速下滑约0.3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出口增速下降受到世界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加快、出口退税降低和宏观经济主动调控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进口增长明显加快的影响。在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主要品种进口均价大幅上涨是推动进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净出口增速减慢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依然有竞争力,出口增速稳定在20%左右是可以实现的。
其次,投资实际增长明显下降,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呈现负增长。
本次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是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在政策调控下,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稳中有落的态势,而投资实际增长回落幅度更是大于GDP,可以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下降的,国家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发挥了一定作用。
与自身相比,今年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1―5月增长25.6%,增速略有回落。与去年相比,投资名义增速变化不大,但是,扣除投资品价格指数后,今年投资实际增速大大低于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7%,同比实际增速回落6.2个百分点,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6%,同比实际增速回落6.8个百分点。总体看,投资在结构调整的同时实际增幅出现回落,是可喜的事情。
投资增速回落还表现为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不增反降。新开工项目是投资持续增长的源泉,但是,今年1―5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7212亿元,同比下降2.5%,如果考虑价格因素,降幅应在10%左右。
再次,消费名义、实际增长皆达较高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
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是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也是经济由偏快向正常增长平稳过渡的重要支撑。今年前5月消费品零售额始终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这是1996年以来相隔11年之后,消费增速首次再现20%以上的高增长。今年1―5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01亿元,名义增长21.1%,增速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实际增长12.7%,与去年同期持平,但高于去年全年0.2个百分点。在净出口贡献由正转负、投资实际增幅下降的情况下,消费实际增长与去年同期持平,甚至高于去年全年,充分说明在外需和投资需求减弱的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承担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加大。
四、从紧货币政策见效,减轻了由于货币失控引发物价上涨的压力
我国本轮价格上涨周期受到供给不足、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国际输入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也不排除前期基础货币发行较多,货币增长较快对物价水平的上推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去年以来央行坚决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年连续6次加息,2007年至2008年6月连续1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配合窗口指导、票据融资和控制信贷额度等等手段,积极回收货币流动性,仅2008年1―6月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冻结资金10000多亿元。截至今年5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33万亿元,增长17.93%,增幅比上年末低3.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37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12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2万亿元,增长12.88%,比上年同期低1.02个百分点。5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29万亿元,增长14.86%,增幅比上年末低1.24个百分点。
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得一定成效,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得以缓解,流通中的货币较为适量,使货币供应量这一重要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带动影响弱化到较小程度,有效减轻了物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
五、政府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宏观调控的能力显著提高
首先,面对雪灾、地震和暴雨汛情等自然灾害政府从容应对。一方面政策信息透明,定期,另一方面灾后的救援和重建积极有序,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负其责,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投入抗震救灾,并形成一个有效的指挥系统。此外,对于灾区政府迅速出台了增加财政支出、减免税收和暂时不调高准备金率的政策倾斜,为灾后重建营造了有利的环境,灾后建设有序推进。
其次,面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政府果断出台了取消了粮食及其制粉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和进一步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制度。严格控制农产品出口,有效地保障了国内粮食生产的供需平衡,避免了国际市场农产品大幅上涨对国内市场价格的输入性冲击。
【关键词】经济调控,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2011年,国家为了管理通胀预期,加大了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二次加息,银行信贷不断收紧,施工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以及融资困难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困扰和挑战。
更严酷的是施工企业又遭受到了来自铁路市场的一场空前的“寒流”,铁路基本建设“紧急刹车”导致铁路市场急剧萎缩,施工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据铁道部公布的数据:
2009年、2010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分别6004亿元、7074亿元,而到2011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铁道部2011年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通报显示,2011年全国铁路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610亿元,这较全年原计划7000亿元的基建投资减少了239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8%。,凸显了铁路建设资金的紧张。在此期间,全国陆续有近七成的铁路在建项目因资金吃紧经历了停建、缓建。铁道部现任部长盛光祖在2011年底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还表示2012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额为4000亿元,这一额度大大低于铁道部2011年原计划的7000亿元投资额,铁路建设放缓的趋势仍然明显。对于过度依赖于铁路基建市场的施工企业来说,企业的财务运行日趋困难,财务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
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客观深刻认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在,强化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诚待解决的课题。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是指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的预期收益偏离实际收益而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施工企业从事的主要是建筑施工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等,其在生产和经营各方面与其他企业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使得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除了客观性、全面性和不确定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特点:一是复杂性和多变性,每项施工任务因其施工环境的不同,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的不可复制性使得工程的施工设计、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以及工程量大小等各不相同,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和施工过程呈现的多样化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多样化,使得财务风险更具复杂性和多变性。
二是高危性,施工企业绝大部份是露天野外作业,没有固定的施工场所,施工劳务人员变换频繁且素质不一,施工环境恶劣,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施工安全质量问题始终是悬着的一把剑,一旦安全质量出了问题势必给企业带来损失。再加之施工点多面广、工程施工周期长、财务风险源多而分散,财务管控难度很大,一旦疏于管理,管控不能及时到位,则引发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极大。
三、当前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分析。
1。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施工企业经历了2009、2010年度施工规模迅猛扩张,所承揽的工程项目和产值量增长迅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产和负债同时随之增长,致使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财务风险显现。
2011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转变,铁路超常规发展之后又面临着大幅萎缩,但债权债务双高、资产负债率偏高的财务状况改变并不大,有许多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8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90%,财务风险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建筑市场中比较多的企业投资项目或合资项目存在投资不到位的情况,施工企业不能及时向业主办理验工计价,工程项目清算周期加长,大量的未完施工形成了高额存货挂账。另外铁路融资困难造成资金极度紧张,铁路项目拨款滞后及拖欠工程款现象明显增加,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施工企业又因资金紧缺无力偿付应付款项,以致债权债务居高不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支付风险。
2。债务纠纷诉讼上升。由于施工企业经历了前两年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已埋下了债权债务双高潜在的偿付风险隐患,2011年突逢铁路基建停建、缓建,融资资金迟迟到不了位,业主不能按合同约定及时给付施工企业工程款,施工企业融资又受信贷额度限制,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使得施工企业与劳务分包队伍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刚性应付账款的偿付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对到期债务管理不够重视,不主动与债权人协商取得理解,反而以资金紧张为由,消极等待、一味逃避,信用危机引发了债务危机,银行账户存款冻结事件频发,债务纠纷诉讼案急剧上升,涉案金额有增无减,这些法律诉讼最终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是经济和信用双重损失和资金安全风险。
3。资金运行困难。由于受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紧缩”、商业银行信贷额度紧张、铁路和地方融资平台逐步清理、铁路基建投资骤降等多种因素影响,施工企业的现金流入锐减,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大额净流出,资金紧缺的严峻形势凸显。再加上有些已竣工项目清概时间过长,已完工作量的合同概算外资金以及施工过程中扣留的工程质保金迟迟不能到位,企业施工垫支资金无法及时回收,使得资金紧张状况呈现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资金运行极度困难。另外,在资金的管理运作上,由于业主对建设资金的监管越来越严,大都要求项目建设资金在项目范围内封闭运作,以确保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这使得施工企业内部调剂资金的功能大大受到限制,有限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就目前形势看施工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的改观,时间越久,企业的财务风险将越大,一旦风险水平超过了企业短期承担风险的最高限度,那么企业就将陷入危机之中。
4。闲置资产增多。
2008年底,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政府果断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随着高铁建设的兴起,各铁路参建施工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扩大生产规模购置了大量的生产设备和周转料,大量的资金沉淀在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上。随着项目的陆续完工和高铁建设项目的缩减,此前购置的大型专用固定资产、钢模等周转料由于施工产品的流动性、单件性等特点,将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使企业面临着不能获得预期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的投资风险。
5。项目潜亏风险增大。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变化的影响,国内建筑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多、波动大,施工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融资成本增大以及融资困难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使得施工企业成本不断增涨,成本控制难度和风险增大。随着铁路市场的萎缩和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国内外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市场经济行为还不够规范,企业间为了中标而竞相压价,而业主对工程项目质量、标准上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工程项目的低造价水平和高质量标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施工企业的高投入、低产出大大降低了盈利空间,如果施工企业管理粗放、内部控制流于形式的话,则亏损项目存在的几率较高。再者铁路暂缓新开基建项目和已开工在建项目的资金短缺,致使部分项目停工窝工或放慢施工进度,打乱了企业施工组织的方案、机械设备的配置、劳动力的安排,施工工期延长、人工和机械设备的清退场及重新进场将造成施工企业投入的成本费用大幅增加,最终导致项目实际收益远低于预期收益,项目面临着非常大的潜亏风险。
四、当前背景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举措。
1。加大对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力度,从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抓起。注重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文化,通过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全员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及综合素质、履职能力的提升。坚持财务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鼓励员工风险管控的自觉行动,从源头上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同时要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完善风险识别监测与防范体系,正确认识风险之所在,明确风险控制对象,加大重点、重大风险源的控制,使企业的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2。调整思路,理性经营,确保平稳。
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基调是稳中求进,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调结构、促转型。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对于过度依赖于铁路基建市场的施工企业来说,关键更是要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要正视铁路基建市场当前的严酷现实,要及时调整思路,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要在承揽施工任务上下足功夫,全力拓宽经营区域,快速实现承揽和施工重点由铁路向路外、从地上向地下、从境内向境外等多方面的转变,使企业保持稳健发展。同时还要实行“理性经营”,即在开拓市场时不跟风,杜绝饥不择食“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做法,对于那些业主诚信度低、投资不落实、降价幅度过大、投入太多和保证金过重的项目要勇于放弃,审慎选择承揽工程,规避经营中的潜在风险,以确保企业稳中求进、财务运行平稳。
3。狠抓清收清欠,加速资金回笼。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一旦运行受阻,整个机体便无法健康运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将难以为继。为了确保资金运行顺畅,最关键的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流入,施工企业在面临承揽任务锐减、银行融资受限的形势下,最直接快捷、最有效低成本的举措就是及时回笼外欠应收账款资金。在狠抓已完工作量验工计价和拖欠工程款回笼的同时,还要加强工程尾款、质保金和各类到期存出保证金等各类债权的清收力度。可适当采用应收账款转让或保理的形式回笼资金,创新清收清欠手段。近期,铁路建设项目资金严重短缺、大面积停工等问题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铁道部的“维稳”资金在逐步到位,施工企业要抓住时机最大限度地回笼资金,要集中精力做好铁路项目的变更、概算清理和调差补差工作,针对当前形势铁路缓、停建造成的延误工期等情况,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做好索赔工作,将应收客户合同工程款变为有效债权,最大限度地回收垫资款和补偿成本。
同时还要强化资金预算管理,认真把控对外结算,加强合同管理,严格计价拨付,坚决杜绝好不容易要回来的钱白白流失。
4。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施工企业面对目前资金紧缺的严峻形势,更要加强资金管理,聚财力,控财物,防风险。针对施工项目点多面广、逢项目就开立银行账户、内部资金分散难以管控的现状,施工企业应积极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按照“统一管理、分级授权、科学调配”的原则,建立内部融资平台,强化银行账户管理,加大资金集中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金调剂职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目前业主资金监管和开户银行利益保护仍然是资金集中的最大障碍,施工企业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大与业主和开户银行的协调、沟通力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努力实现资金的回笼和集中。
5。积极盘活资产,提高使用效率。施工企业应加强企业转型期的市场分析和研判,认真摸清自身资产家底,严格控制施工设备购置,合理配备施工主要设备,并积极推行资产内部调剂和租赁,尽可能盘活闲置的房产、土地、机械设备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升资产投资收益。同时还要加大对低效、无效资产的清理和处置力度,加速固定资产沉淀资金的释放和回笼,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
6。努力苦练内功,强化自身管理。要向管理要效益,增大企业经营积累,做强做优企业,以提高抵抗财务风险能力。
6。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减少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应完整地涵盖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和事项,有效地贯穿经营、施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施工企业要彻底根治粗放管理顽症和内部控制上存在的弊端,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在经营各方面、施工各阶段、管理各层面实施精细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使财务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6。2加强精细管理。企业越是面临困境,越必须高度重视经济运行质量。面对着经济“寒流”的施工企业更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入扎实推进精益化管理,推动企业由规模效益型向管理效益型的转变,努力实现“低成本竞争,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责任成本全过程、全方位管控,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起“凡是有花钱的地方就要有人管成本”的大成本理念,增强全员创效意识,努力提升创效水平。
施工企业在向内部管理挖潜的同时,也要推进技术创新,积极研究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实力。
6。3高度重视安全质量效益。当前业主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都非常重视,项目的安全质量是直接与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和工程计量相挂钩的,涉及到企业的切身利益。而且作为高危行业的建筑施工领域不乏安全质量“一失万无”血的教训,因此施工企业对安全质量应尤为重视,在安全质量管理上一定要舍得投入,当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宁可牺牲经济效益也要确保安全。另外,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参加社会保险来分散和转移安全风险影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通过为特殊工种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针对工程的特点参投工程保险等,可有效地避免和降低不可预见费用的发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要未雨绸缪,审时度势,科学研判,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审视,剖析自身的优劣势和长短处,勇于面对挑战,找出化解危机的制胜之道。在清醒认识企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机遇的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好的形势没有改变,建筑业仍处在难得的机遇期,施工企业要找准自身的定位,明确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做强做优企业,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确保持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统计公报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因 因子分析 VAR模型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增加本文论证的严谨性,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法对各时间序列与LNCPI序列进行格兰杰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汇率水平、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燃油动力购进价格均与CPI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GDP和M2与CPI有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以及工厂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成本上升,都会导物价的上涨。GDP和M2与CPI有双向的因果关系,表明经济的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的上涨,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物价的上涨同时也会刺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居民和企业的名义货币需求上升,这会进一步要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二)因子分析模型原理
格兰杰检验结果初步证明的CBR、YRD、E、GDP、LC和M2会造成物价的上涨,但不能说明各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具体影响程度,以及各个时间阶段其主要作用的因素。因子分析模型则能够分析各因素对物价上涨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时期对不同因素对物价上涨冲击量的大小。
假设原有变量有p个,分别用x1、x2…xp表示,且每个变量的均值是0,标准差是1,现将每个原有变量用k(k
即X=AF+ε
在这个数学模型中,F称为公共因子,因为它出现在每个变量的线性表达式中,简称因子。因子可理解为高维空间中互相垂直的k个坐标轴;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aij称为因子载荷,是第i个原始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负荷,其绝对值越大表明xi与fj的依存度越大;ε称为特殊因子,表示原始变量不能被因子解释的部分。其均值为0,相当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残差。
分别计算出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选择方差贡献率较大的几个因子,然后根据因子得分计算公式,进行因子得分计算。
(三)因子分析模型求解
为了更全面、更理性的考虑各变量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在分析模型中加入了CPI滞后一期的影响,即增加变量―LNCPI-1。
本文对通货膨胀各影响因素的相关矩阵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和片相关系数的KMO值为0.708,符合做因子检验的条件。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为388.064,其对应的F值为0.000,说明通货膨胀的各因素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本文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个数的依据是: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模型共提取了2个因子,累计的方差贡献率有83.497%,也就是说包含了原有变量83.497%的信息量。
由因子载荷矩阵可知,CBR、CPI-1、E、LC以及M2在第一个因子上的载荷较大。因子1共解释了通货膨胀的57.783%。因子2则主要包含了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GDP。因子2解释了通货膨胀的25.713%。
由表1可得因子得分公式为:
F1=0.218x1+0.139x2+0.184x3-0.196x4+0.093x5+0.226x6+0.221x7
F2=0.177x1+0.379x2+0.165x3+
0.324x4+0.397x5-0.197x6-0.228x7
x1、x3、x4、x5、x5、x6和x7分别表示LNCBR、LNYRD、LNCPI-1、LNE、LNGDP、LNLC 和LNM2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
综合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
F=0.57783F1+0.25713F2
由表2可知,分析CPI、F1、F2和F较高的时间段,发现以下结论:
第一,在近十年有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时候,相应时间段公共因子的得分也比较高,排名靠前。这充分说明公共因子所包含的因素确实对通货膨胀有非常大的影响。
第二,不同的时间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不同。在第一次通货膨胀时,F2得分较高,而F1得分不高,说明第一次通货膨胀主要是F2所包含的因素即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与GDP的增长引起的。在第二次通货膨胀时,F1与F2的得分都非常高,直接导致CPI增长突破了8%,而且持续时间也长达五个季度,说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R、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汇率水平E、劳动力成本LC、货币供应量M2,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GDP共同波动时能够极大的推动CPI的增长。在第三次通货膨胀时,F1得分较高,而F2的得分不高,说明第三次通货膨胀主要是由F1所包含的因素即CBR、对通货膨胀的预期、E、LC和M2等因素引起的。
第三,从三次通货膨胀的波峰值大小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来看,不同因素的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冲击力是不同的。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
F2的冲击力
因子分析模型将六种因素分成了两类,很好的解释了这两类因素对通货膨胀的不同影响,由模型推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也是相符的。但是,因子分析模型没有很好的解释,每个变量对CPI的冲击力度。于是,本文还将建立VAR模型,以求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清晰的分析单独的变量对物价上涨的影响。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VAR模型原理
VAR的数学表达式为:yt=A1yt-1+…+Apyt-p+εt (t=1、2、…、T)
其中,yt为k维内生变量向量,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εt是k维扰动向量,他们之间可以互相同期相关,但是不和自己的滞后项相关,并且不与等式右边相关。各序列平稳性ADF检验结果表明,LNCPI序列和LNYRD序列符合平稳过程,所有序列的一阶差分均符合平稳过程。所以,为了方便下文中的计算口径,对以上的时间序列,将全部用其相应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分析。各变量的一阶差分符号为ZDLNCPI、ZDLNCBR、ZDLNE、ZDLNGDP、ZDLNLC、ZDLNM2、ZDLNYRD。对VAR模型的稳定度进行单位根检验,其单位根均在单位圆内,说明VAR模型非常稳定。
(二)脉冲分析
对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其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CBR指数在初期对CPI的影响较大,在第二期达到峰值,随后出项震荡。说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浮动能在第一时间传导至国内,也说明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外的通货膨胀能迅速引起国内的通货膨胀。
第二,在初期CPI的滞后期对CPI的影响效果最大,随后冲击效应慢慢减弱,到第十期才完全消退。说明当人们预计通胀会继续的时候,为了防止手中的货币贬值,就会用货币去购买物品,当以过多货币去竞争少量商品的时候,就会导致输入性通货膨胀,从而加剧通胀程度。
第三,GDP、LC、M2和YRD,在第二期和第三期都会对CPI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相当。但是影响的滞后期长度却有差别,经济增长与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影响时间长,劳动力成本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时间短。
政策建议
本文从各种视角综合分析了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现针对控制物价水平、合理治理通货膨胀提出以下建议:
在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该及时出面,向人们说明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出台各种调控措施,积极的向人们表达政府努力调控通货膨胀的决心,提高人们面对通货膨胀的信心,从而降低人们对物价水平上涨的预期,这样有利于在实际中控制物价。
我国应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大国形象,增加在世界的影响力,以提升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话语权,从而更好的控制国际通货膨胀对国内的影响。
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还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体制建设还有待完善,国际热钱的大规模进出会对我国资本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我国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努力实现有效的汇率改革机制,让汇率起到一个良好的调控作用,控制国际热钱短时间内大规模的进出。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上已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来了,世界经济出现较小但平稳的增长。同时,国内经济形势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前期财政刺激政策背景下开工的项目仍将继续推动投资上升,消费需求依然强劲增长,这两年我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大。所以,要配合合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避免同时扩张或同时紧缩而造成物价的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的过程中,为了促进社会公平,使广大劳动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提升劳动力成本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要注意工资的调整步伐,应避免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增加工资。同时,共享改革红利,也可以更多的利用二次分配手段来促进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丁守海.工资与物价的螺旋上涨研究.刘元春主编.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力.对1996-2005年间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证研究[J].理论月刊,2006(1)
3.薛洁.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J].经济视角,2012(4)
4.陈彦斌.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