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思修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改善教学模式 注重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社会化能力
本文就高校政治类课程因习惯的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束缚、考核评价体系的滞后而长期忽视对大学生应用理论观察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社会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和同仁商榷。
一、政治课现行的教学模式及其方法存在的缺陷
本专科、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概论》)和《思修》。该课程系、教育部审定的全国高校本专科和高职院校大学生必修课。但现行教学模式、方法、评价体系均不能体现科学性和效能性,不能实现以上的教学目的,就其基本模式和方法来说,还基本上是以“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和“教师灌讲”的课堂观为主宰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习惯性的给学生“发桃子吃”的过程,纯理论知识宣讲的过程,欠缺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进行“融合、增减、重组、精化”,不能通过实践环节增加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认知的社会实践能力,就书本讲书本,就理论讲理论,还存在着以下诸方面的问题:
1.“三贴近”严重不足:贴近学生实际不足、贴近现实生活不足、贴近社会发展现状不足。理论不能变成解决问题的武器,教学的针对性不足,必然实效性不够,教学的效果和效能也就不尽如人意;
2.情绪“感染力”不足:有些老师上课缺乏激情,角色强度不足,或者是角色意识不鲜明、突出,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主客观之间,主客体之间不能达到“一一对应”,教学脱节,方法呆板、单调,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忽视对学生的感悟启发,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着较普遍的“空对空”现象;
3.知识应用性不足:不能启发引导学生用中国化的基本原理回答和解决学生对社会诸多矛盾的认识困惑,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社会焦点、难点问题,而主要把它当作一般的政治常识课、党史简介课、基本理论宣讲课、法律常识课;
4.能力培养不足:不能使学生形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回答人与社会发展、人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个人全面发展与职业能力发展的认识能力,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统一的原则;
5.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目前的评价方式大都局限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这种呆板、单一的传统方式上,既忽视了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也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考查,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若干概念的定义就可以过关结业,这个制度本身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化能力是相背离的。
二、建立以社会化能力为本位的思政课教学观
思政课教学要使学生明白:自引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是用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的,它不是用来装潢门面的。不管是的过去,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在,我们之所以仍然坚持,我们之所以用相当的气力研究和学习,都在于过去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今后还将继续用以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问题,这是由本身的实践性、科学性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概论》和《思修》课教学的基本模式,要尽快转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轨道上来,转到培养学生社会化实践能力、使学生科学发展的方向上来,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革新教学思想和观念。加强新教学观、新学习观、新学生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的学习,加快老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转变,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立足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注重学生实践性感知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和谐校园建设活动开展学生自主倡议、自主设计、自我组织的多种活动,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同实践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
3.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大力创建学生团体自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体制机制,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位。将思想教育融会于文娱活动中,使学生在美感欣赏、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潜意识和形象化的教育,变枯燥的讲解灌输为充满趣味的心灵体验;
4.增加观摩、调查等实践性活动。适当组织学生到周边企业、社区、农村观摩考察企业经营现状,新农村建设的状况,把学生的所见所闻同相关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增加学生对当前国情的感知度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社会问题的意识。
三、建构具有符合能力培养的政治课考核评价新型体系
1.改革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及检索搜集信息的能力。老师把整堂灌讲变为上一节课让学生提出思考和自学的问题,提出学生阅读的书目和查阅的出处,下一节课老师开始抽查或普查学生预习、搜集信息的情况,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老师解疑释难,归纳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可概括为:“提出问题、预习自学;查阅资料、获取信息;一般问题、启发点拨;重点问题,归纳概括”。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主动配合学习;
2.老师的教学重在于搜集合适的案例,设计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范围,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
3.由考查一般知识点转到考查学生撰写“观摩企业后感想”“为新农村建设献策”“为建设和谐校园箴言”等有关的调查观摩报告,真正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
4.老师着力把创新方法体系、应用教学策略、精心选择案例、学生对社会观摩调查作为重点,并突出对学生的优秀调查报告和创意作品给予特别的奖赏和加分;
采取“学科本位”还是“能力本位”的教学观,考核评价体系都具有(下转第60页)(上接第59页)重要的牵引作用和动力源作用,不能小看学生学业成绩在各学科、教学各环节、平时和期末所占分值比重对学生发展方向的影响,它实际上是学生学习过程学习力投入的分配器。尽早构建“能力本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对思政课教学的效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高职英语 英语教学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英语A、B级考试,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主持进行的家级考试,用于反映和评价高等学校专科层次修完英语课程的在校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它主要从5个方面综合测试学生的英语能力:听力,词汇与结构,阅读理解,翻译,应用文写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这几个方面各有侧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考试通过率。
1.抓好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教师应加强语音知识的教学,例如:连读、弱读、同化、异化等语音知识模糊就会干扰听力效果,影响词汇填空。教师可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生活语境和在语境中常谈到的问题。如:在某个具体的地点,提问方式主要以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这种情况试题中的选项比较短,常以表示地点的介词开头,例如:in,at,by,on,并且和名词一起构成表示地点的短语。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
词汇是构成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在阅读、听力和写作等方面都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2.1了解词性、熟悉构词法。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的词根、前缀和后缀,懂得构词的方法,学会分析词的内部形式,了解新词产生的理论依据,从单词的结构来理解单词的意思。
2.2分析复合词,熟悉组词法。可在每课课文中找出一、二个复合词加以分析、练习,这样既能牢固掌握,又可补充大量词汇。如出现single-handed一词时,需指出a.+v.+ed构成形容词,通过剖析词的形式结构使学生掌握构词规律。
2.3学握词的搭配关系,在短语和句子中学习词汇。把词汇学习与语法学习结合起来便于理解、记忆和使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技巧
3.1扫描式阅读法。对于以检索、查阅或捕捉信息、了解情况为目的的阅读,可采用扫描式阅读法。商务信函的信头、编号和日期、封内地址、称呼、结尾敬语及签署部分或招、投标书、合同、协议、各种单证的标题和结尾及技术说明书等大多用的是扫描式阅读法。扫描式阅读法的阅读速度往往是很快的,眼睛看到的不是具体哪个字,甚至不是具体哪个词组、哪句话,而是把所看到的内容像图像一样一起收入视野,映入大脑,然后凭经验、凭这幅图像上的一两处特征,来判断其目的和用途。
3.2精读法。对于有必要把握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的文章,可采用精读法。
3.3全景式阅读法。在技术说明书、科技文摘及技术专利等的阅读中,可采用全景式阅读法。以往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会采用跳跃式的略读,它确实会提高阅读速度,但也很可能会丢失一些重要的信息。应用文中常常是一个称呼,一个惯用语,一个提法,一个落款,甚至日期、标点不同就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不能忘了全景式阅读。
3.4善找“头”和“尾”。有的应用文格式中规定有事由行、标题或导语部分,例如商务信函、招投标书、合同、协议、科技文摘、调查报告、新闻之类。事由行、标题或导语部分就已经把全篇的精华扼要地先呈献给读者,有的则直接点明中心,或把最主要的信息交代明白。看了这类处在开头部分的标题、事由和导语,文章的头绪也就十分清楚了。有的应用文没有结尾,例如消息等,有的应用文有结尾并不显示中心,而有的应用文则有“卒章显其志”的结尾。商务信函的结尾敬语部分就可充分表达意图。
4.提高写作能力
4.1规范书写训练。秀丽的字体、整洁的卷面会使人赏心悦目,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即使有些错误,也可能不多扣分。反之,书写潦草,卷面邋遢,会使阅卷人心烦意乱,反感油然而生,哪怕错误不多,也可能得不到应得的分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规模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机构所占用的社会资源也相当可观;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的贡献良多,影响日益增强,因此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国家、社会与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问责和评价,使得从不同维度、采用不同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大学评价应运而生,林林种种的“大学排行榜”既引起高度关注也招致质疑和批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都要全美最佳大学排行榜,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本来主要是对全英大学进行评价,2004年起开始推出了“全球大学排行榜”。20世纪90年代初,武书连课题组每年的“中国大学评价”,网大蒋继宁等的“大学排行榜”,是我国最早的两个“大学排行榜”。后来,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校友会等等也都在进行大学评估与排名。另一个影响范围更广、对高教界震动也更大的排行榜,则是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简称ARWU)。这些大学评价或者排行榜更多地关注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知识创新贡献,更多地关注大学和教授的学术声誉,而忽略了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的评价。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德里克•博克2006年一针见血地指出:“令人遗憾的是,大学排行榜并没有真正带来教育质量改革,因为大学排行所依据的评价指标与教育质量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行为例,它在改善本科教育质量方面几乎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它对大学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外显的名次上。”曾经担任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哈佛学院院长八年之久的哈瑞•刘易斯则更直截了当地斥责哈佛、MIT和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其实存在着“不实的卓越”和“失去灵魂的卓越”。他说:“大学已经忘记了更重要的教育学生的任务。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存储地,这些大学是成功的,但他们忘记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十几岁的人成长为二十几岁的人,让他们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毕业时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事实上,诸多大学排行榜的一个共同的负面影响,在于过分突出大学的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实际上用学术研究水准代替了高等教育的质量,而在将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问题边缘化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哈瑞•刘易斯所批评的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现代大学的质量内涵固然是丰富的、多元的,既指人才培养的质量,又指科学研究的质量,还包括社会服务的质量。但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体现为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的质量。因为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最初始、最根本、最最重要的职能;淡化了这一点,忘怀了这一点,即便“卓越”,也仅仅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当我国高等教育迈过大众化的门槛之时,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了诺贝尔奖得主彭齐亚斯所说的“以质量取胜的时代”。如果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得到社会的基本认可,高校“所授予的资格和技术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时”,社会将“拒绝制度化教育所产生的成果”J。这就提醒我们,对于质量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进人大众化的初级阶段以后,教育部果断地将工作重心从规模的扩张转向内涵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从2003年即启动并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工程”,在2012年还将出台新的“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宏观决策和具体举措是切合实际、适逢其时的。
二、学生“投身学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对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的评价,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但评价往往注重大学的物力、财力、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教师的学术成就、图书馆与实验室的现代性和充足度等等,这些因素对本科教育影响很大,但它们都只是教育质量的“替代物”或者“输入物”。其实,早在1984年10月,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就强调,这些“替代物”和“输入物⋯‘都没有向我们说明:学生实际上学到了什么;经过高等教育后,他们又取得了多大进展。它们没能向我们说明教育成就的任何情况”J。其实,衡量本科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即大学毕业生与其四年前进人大学时相比,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诸方面有无长进,有多大长进,其中包括在自信心、想象力、理解力、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和创造精神等方面的进步或提高。而要取得这样一些实实在在的进展,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条,还在于学生“投身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只有学生投入了,经历了,体验了,领悟了,才是收获。才是绩效,才是质量,其余都是“浮云”!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许多高等院校,本科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学习的消极、被动和茫然,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而学生是否适应大学教学,能否有效地“投身学习”,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授能否投身教学,能否密切与本科生的接触与交流,能否对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做出敏锐反应,能否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这样看来,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与教师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度”(既有时间和精力的“量”的投入,更有对教育的热衷以及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注这样一些“质”的考量)密切相关。通常的教师评价侧重于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时间和精力的“量”的测评,例如承担本科生教学的学时数和工作量;而教师投入的“质”的程度,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力和感染力,教师对学生“投身学习”的影响力,只有学生才最有发言权,因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本科教育质量评价必须聚焦大学的教与学,必须将学的“投入度”和教的“投入度”纳入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特别是学生对大学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的“满意度”,应当成为衡量一个大学教授、副教授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重要尺度,也应当成为评价一所大学是否卓越、是否合格的重要维度。
三、将“学生满意度”引入评价的初步尝试
五年前,我和张红霞、余秀兰、曲铭峰等3位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同事合作,承担了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课题“大学教授讲授本科课程的调查研究”。我们带领研究生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兰州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我们对学生问卷调查样本的抽样设计,兼顾学科类型(分为文科、社科、理科、工科四类),年级为大三,抽样方法为以班级为单位的整群抽样。平均每校发放问卷400份,共3200份。8所学校共收回有效问卷2775份;有效回收率为87%。有效回收率最高的学校达96%,最低学校为72%。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男性占64%,女性占36%;独生子女占63%;地级市以上的城市生源占51%。学生的专业分布如下:人文与社会科学占33%;自然科学占33%;工程技术占25%;其他类占9%。。问卷涉及学生对院系教学的“满意度”有多个问题。其中“您对本院系的教学质量满意吗?”一题有5个答案选项,各选项的学生数分布为:非常满意占7%,较为满意占42%,一般占38%,不大满意占9%,不满意占4%。也就是说,超过5o%的学生认为教学质量一般或不大满意、不满意,而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百分比之和(下文简称“满意度”)仅为49%。对问卷中“在本学年您所修的所有课程中,令您满意的大概占百分之几?”一题的回答情况:该题的选项及学生分布。"dZ就是说,有四成三的学生(15%+28%=43%)对50%以上的课程不满意,而只有1/5的学生对70%以上的课程满意。对本院系课程内容和开设的“合理性”评价:在问卷给出的4个选项中(多数课程、少数课程、个别课程、没有课程),选择“多数课程存在下列问题”的学生占4个选项总数的百分比。可见,学生们对上课班级人数过多、规模过大很有意见;近1/4的学生认为多数课程内容与国际水平差距很大。这与其他类似项目调查结果一致。此外,课程内容的适切性也有问题。学生对问卷中其他教学质量问题的反映如下:(1)“回顾几年的大学经历,您对自己在学术上的成长进步满意吗?”学生对该题的5项答案选择的百分比如下:“非常满意”占2%,“较为满意”占22%,“一般”占44%,“不大满意”占24%,“不满意”占8%。(2)“回顾几年的大学经历,您对自己在人际交往上的成长进步满意吗?”学生对5项答案选择的百分比如下:“非常满意”占5%,“较为满意”占38%,“一般”占43%,“不大满意”占10%,“不满意”占4%。(3)“如果让您重新选择,您是否仍然选择这所大学?”学生选择的总体情况为:“是”占52%,“否”占25%,“不确定”占23%。而且在学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O.001)。选择“否”的学生,即后悔选择目前就读学校的学生比例最高的学校达47.5%,最低为7.7%。我们在本科教育质量调查研究中引人“学生满意度”的初步尝试很值得深入思考和检讨:上述所调查的8所大学都是列入985工程建设的高校,应当说都在我国最好的大学之列。但我们看到,学生对所在高校的教学状况的满意度并不很高。这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学生的满意度调查相去甚远。美国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一书中引用了好几份专门的研究报告:“学者们已经对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做了无数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经历非常满意。美国人不喜欢自己的政府,对大多数的社会机构也充满质疑,却有超过75%的校友对本科经历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而我们所调查的这8所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只有1所大学有七成以上学生表示“满意”,而“满意度”不足五成的却有3所之多!在“如果让您重新选择,您是否仍然选择这所大学?”这一问题上,选择“是”的大学生占52%,而美国大学却有“2/3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再做选择,他们仍然会选择现在就读的大学”_8J,德里克•博克引用这些资料时特别强调,那些像斯坦福、普林斯顿、哈佛、耶鲁这样顶尖大学的“学生的满意度甚至会更高,校友从不吝惜对母校的溢美之词”。为什么学生满意度会有如此的差异?是我国大学的本科生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还是另有原因存在?德里克•博克认为,美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和潜在的危机,对本科生进行的满意度调查“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识别低质量的教学,然而,何为高质量的教学,学生对此却并不敏感。他们一直生活在同一个校园里,缺乏比较的视角,因此并不清楚学校是否已经尽其所能提供了最佳(或者说接近最佳)的教学”。而当我向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汇报我们课题组的调查报告时,当我们的满意度调查引起关注甚至震惊时,有一位著名大学主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对此作出解释:“中国的985大学的本科生期望值高,批判性强,他们的满意度不高,也许是与自己的预期相比有些失望,也许是与他们所了解的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相比较而不甚满意”我认为至少学生会在自己所接触到的不同教师、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比较,至少他们“能轻而易举地识别低质量的教学”。因此,如果我们在大学评价和教师、课程评价中引入“学生满意度”这一指标,是否会影响大学领导层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是否会改变重研轻教、忽视本科的倾向?是否有助于扭转一些大学越来越严重的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的趋势?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农村社区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01-0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战略举措,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发展和强大,离不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其中,教育是关键。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无法推动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能够为新农村培育与塑造建设主体的源泉。鉴于此,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办学模式,承担起作为教育龙头应该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尽的责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面对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结合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霍尔西说:“中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的逐步世俗化,增强了大学作为技术变革因而就是社会变革的发源地的潜力,直至今日,大学正开始成为新型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来考虑,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一方面,需要高等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培养能够“下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对新农村的辐射力的增强,既可以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改变我国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又可缓解沉重的就业压力,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代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进步都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指出:“巨大的经济运动总是伴随着教育上的扩展,今天的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发展所需求的新的就业机会的出现强烈地刺激了教育上的扩张。”
1.新农村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建设。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各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他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而受教育程度则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马克思说:“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体力是一种人体结构上的生物功能,是有限的;智力则是一种认识上的、观念上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智力的发展,实质上是“延长了他的自然肢体”,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体力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然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于科技。科技将成为未来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科技的水平如何,又特别依赖处于龙头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高等教育为新农村的生产发展服务,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新农村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综合能力差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43%。农村缺人才,缺技术,这在根本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新型农民的塑造,对农村丰富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原有的教育层面上,需要高等教育的积极加人。
2.新农村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扩张
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业群,这就需要大量的农业产业工人及各级人才,促进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形成,这对目前处于扩招与低就业矛盾境地的高等教育来讲,是一个新的就业推广渠道。“农业系统最需要毕业生,具有消化吸收能力的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站和农场、渔场、牧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实: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民比受过较少教育的农民对从事农业特别是非农生产活动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而且在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产过程中,受过较多教育的劳动者处于有利地位。当前,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居民希望接受更丰富、更多样的教育,他们对教育将有更新更高层次的追求,而且对教育的需求将变得更为主动和理智。这种需求必然引起高等教育规模上的扩张。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他们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和高等教育投资的意向增强,这就为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高等教育面临新的选择
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选择,尤其是受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的:“我们现在所设想的这个教育机器是否真正满足了我们时代个人的与社会的需要和愿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首先应考虑农村市场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树立为农服务的就业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决定了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层次。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求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长传统农业产业链,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以服务业带动工业,农工贸一体化的新农村产业群,将带动至少三成的农业人口从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成为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农业工人。同时,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要求超过半数的农业人口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农村和乡镇服务业从业人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调整专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仅过窄,而且重复设置,“千校一面”、“千系一面”现象严重。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根据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开设新的专业,开设新课程,主要包括:市场农业、国际化条件下的农业生产与经营、农业科技常识、新型农产品的推广与普及、农村基层的管理以及各类实用技术,如美容美发、裁剪、烹饪、花卉栽培等技能培训。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摒弃传统习惯的糟粕,传承和引领科学、合理的风俗习惯,不断建设乡风文明,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乡风习俗、文明习惯,呈现“乡风文明、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新农村精神风貌。要求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开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专业课程,进一步扩展高等教育的功能,充分发
挥高等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辐射源的作用。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仍是以学位为本位,以培养社会精英人才为重点。而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变观念,以长远眼光放眼于高等教育的未来,以社会贡献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树立新的人才观,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积极探索为新农村培养更多、更实用的科技人才的办学模式与道路,树立新的为农村服务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下乡”,在农村就业、创业,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向农村渗透的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农村社区学院是高等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模式
新农村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其中之一便是为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新农村建设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教育机会。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应更为灵活、更为多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人学率达到22%,但仍有78%的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其中,大多数是农村青年。主要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很不合理,过分集中于大中城市,而农村的高等教育机构寥寥无几。这是城乡教育发展巨大反差的缩影,很难想象文盲充斥的农村能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很难想象农民教育可以缺少高等教育载体而仅仅委托给农村中小学校;很难想象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赶到省城接受培训。空间上,没有高等教育机构在农村的分布,发展面向新农村的高等教育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基于新农村建设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时,要力求建立一种“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新模式,在本地区办高等教育,既可以把最好的教育送到乡下,又能让农家子弟人人可以上大学。纵观多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及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一)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成果
美国社区学院正式成型于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哈珀先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创建现代意义上社区学院的开山鼻祖。1907年,社区学院的办学形式被引入西部的加州地区。到191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已达70余所。1925年,全美的社区学院数量激增到200多所。1945年,二次大战的尘埃落定,给社会学院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并使社区学院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加完善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出来。现在美国有1400多所社区学院,约占全美国高等学校的三分之一,而社区学院的在校学生人数则占近全美大学生总数的一半。
美国社区学院具有显而易见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近年来被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借鉴与效仿。社区学院建院投资小,回报快;学费低廉,受到中下阶层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开放式的自由入学制度,即只要拥有高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力证明,则可以被社区学院无条件录取;课程设置丰富多彩且富有弹性,力求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区和市场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两年的学制,毕业后可以拿到一张文凭(相当于我国的大专文凭),拿这这张文凭就可以以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或者可以凭借这张文凭直接转入四年制大学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相关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士学位文凭。
(二)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模式在我国的出现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早在1995年上海成立了金山社区学院,之后,上海相继成立了长宁社区学院等七所社区学院。1999年北京成立了朝阳社区学院,2000年成立了石景山学院,之后,城区相继在原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学院。现在。天津、南京、浙江绍兴等许多省市都已经或正在筹备建立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基础和雏形基本上都是在地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整合社区内教育资源,本着“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的原则和“面向社区、服务社区”的办学宗旨,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内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
(三)发展社区学院的现实意义
自社区学院在上海、北京等地区出现后,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区的实践去探索,虽然社区学院还有待教育部的认可,但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学院是与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任何其他类型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它将深深根植于社区这片沃土,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成为社区高等教育的中心、文化中心和培训中心,真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中高级农业技术与农村管理人才严重短缺,但由于当前的城市高等教育与农村教育存在严重的脱节,无法及时填补新农村建设人才的空白。而在农村地区开设社区学院,可以有效填补这一空缺,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为城市高等教育输送合格生源。
1.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满足人才的供给与需求
高等教育机构大多设在大中型城市,远离农村地区,对新农村建设的信息了解相对滞后,可能会导致对人才的培育出现专业上的偏差。当前的高等教育的门槛较高,广大农民被排除在外,即便是进入了高校接受学习与深造,但可能会由于无法适应长期的封闭式的教育而选择放弃,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应的技术与技能。而农村社区学院能够根据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需求变化作出相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的调整,采用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2.发展农村社区学院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
当前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抓教育就是抓升学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受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追求学校教育的专业与学历,没有意识到项目与实效是其应有的追求。可以说,农村教育未能很好地实现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我国进行了多年探索的“农科教”结合,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未能形成良好的机制,处于发展的两难困境。而农村社区学院属高等教育的范畴,实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开放的、灵活的、自由的、不脱离群众的教育路线是集学位教育、技术教育、转岗教育、继续教育、文化补习、短期培训等多项教育服务的综合性的实用型大学。同时,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成本相对较低,学生又能够就近学习,花费较少,而且,部分学生还可以再进人本科学习。这种符合农民需要的高等教育,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高等教育的行列,迎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加速农村教育社会化与农村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学院办学与管理
坚持“就地取材、就地消化”的办学方向,培养建设新农村的新型人才,是农村社区学院办学的立足点。农村社区学院是一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高校。通过建立一种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与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理论知识特别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
高级人才,同时,培养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意识,帮助他们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维权的法律意识,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农村社区学院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办学地点的选择上,还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
(一)农村社区学院的教育形式
根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结构和层次的要求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农村社区学院应该开展职业教育、通识教育、升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开通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的联动渠道,建立开放的教育系统,构建各类教育相通的“立交桥”。
1.职业教育
农村社区学院应把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优先发展职业类教育。全国第三次全教会提出了“根据需要和可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社区性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农村社区学院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或者初中教育的广大农民群众,对他们进行必要的、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级职业专项技能教育和培训,强化从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专项技能。农村社区学院无疑对有志于从事新农村建设但又缺乏技术和技能的农村人口打开了一扇大门,对急于脱贫致富的农村居民来讲开拓了一条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效益的道路。而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他们需要职业转型所需的技能和技术。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居民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职业类教育,把教育方向拓展到工、农、商、技艺、服务等领域,按照不同行业领域的要求设置专业、制定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是农村社区学院教育形式的重要内容,旨在强化学生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议是:“通识教育是全部高校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而不管其所在院校和课程如何。”忽视通识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会使得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越来越片面。农村社区学院塑造的不仅仅是技术能手,更应该是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识教育能够为个人的进一步学习和专业化培训奠定基础,是农村社区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3.升学教育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高等教育面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该与本科教育建立有效的联动,为有潜力或能够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部分学生提供了机会。只要能在两年学制内修满课程就可以顺利毕业,并领取资格证书。只要凭此资格证书并通过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攻读三四年级的课程。
(二)农村社区学院的教学方式
农村社区发展学院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中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农村社区学院具有跟研究型大学“课堂为主”所不同的教学方式。农村社区发展学院以职业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对技术技能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对技术技能的掌握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针对职业教育,应采取“学院+基地”的教学方式。“基地”主要是指农业示范农场以及工业实习企业,“基地”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新农村的生产实际决定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职业课与培训课等三个部分。基础课主要包括德育与体育课程,加强了法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可以选修其中部分或者全部课程,其中实践培训部分应占较大的比重,实验课与生产实习课的时间应不低于总学时的1/3。这种让学生边学文化课程和专业知识,边进行生产实践,边创收致富的“三边”教学,或者称之为“三园”(校园、创业园、家园)的教学方式,把学校、学生、农业产业紧紧连在一起,使教、学、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就业上岗有优势,回家创业有技能,能很快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合格建设者。
(三)农村社区学院的管理
由于农村社区学院生源、人才培养方式、目标等方面的特殊性,农村社区学院在招生、学制、师资等方面应实行可选择性的管理模式。
农村社区学院主要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需要接受技术技能培训、需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开展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因此,在招生方面不能采取严格的统一的质量标准,而应该在“宽进”的基础上,根据具体专业及求学者的教育文化程度采取多元化的入学标准,尽可能地为有需求的农民提供教育服务,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学院可试行学分制管理,以两年制教育为主;推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多证齐发等制度,为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多种形式完成学业提供制度便利。
农村社区学院是当地的人才库,能够聚集到区县一级较高水平的人才。可以委托其他大学帮助培育或者抽调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教师扩充师资力量;也可以聘请各种技术人员和企业家、厂长、经理,或某一领域的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或辅导教师;还可以聘请大学的离退休教师做兼职教师,这是农村社区学院解决师资紧缺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我国有60万退休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这是一笔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兼职教师将是我国农村社区学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6.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3-54.48.
[3][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0,203.
[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6]国家教委学生司调查组.关于改进农科院校毕业生培育工作的调查报告[R].
[8]王凌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08(5):1.
[9]苏湘晋.社区学院:高等教育多层次办学的一种有益模式[J].山西大学学报,1999,(1):74.
[10]王保华,张婕.高等教育地方化――地级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64.
[11]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EB/OL].http://henannu.省略/gc/jwc/jwc.sjfw3.2.htm.
[12]蒋凯.世界银行关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新观点[EB/OL].http://edu.en/20020710/30610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