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c语言程序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c语言程序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探究教学 实施目标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26-01

一、 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实施的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认知目标

1、体验C语言程序设计的编程思想,激发和保持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参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探究活动的态度。

2、能辩证地认识C语言程序设计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可以利用C语言程序设计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确定程序功能。

5、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并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6、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函数等,熟悉语言的语法规则,熟悉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

7、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掌握编写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二、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实施的条件

1、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由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需要在计算机上调试程序,所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如:开关机、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文件的建立与查找、常用软件的使用等。

2、良好的C语言程序设计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是学习者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是针对新学习内容的影响(即迁移)提出的,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知识的提取和正向迁移。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强调在已有知识经验上的主动建构,面对新的问题和任务,需要学生及时从头脑中提取信息,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已有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的基础上思考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并试图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3、良好的探究环境

良好的探究环境是学生顺利进行探究的保证,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要有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灵活的探究条件。探究时间应该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假设错误时所耽误的时间以及讨论交流所需要的时间。探究教学中可能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教师还应该准备书籍、网络等辅助资源。(2)学生在探究学习的时候不能有太多压力,不同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因素不可能以相同的速度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应该因人而异,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机会和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进度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三、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情境的创设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教学情境是指教师人为创造的“典型场景”,创设目的在于引出教学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教师把将要学习的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通过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认知结构与周围环境不平衡,引起他们对学习目标的注意和兴趣,并通过探究活动把学生过去的活动和将来的活动联系在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教学情境是指教师人为创造的“典型场景”,创设目的在于引出教学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教师把将要学习的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通过一定的情境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认知结构与周围环境不平衡,引起他们对学习目标的注意和兴趣,并通过探究活动把学生过去的活动和将来的活动联系在一体。探究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做到:(1)创设的情境是为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服务的,要以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目标为依据。(2)探究情境要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和求知欲。(3)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感觉到问题的存在,自然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4)情境中必须包含学生未知的新内容,而且是能够通过探究掌握的。

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探究形式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探究教学主要有4种形式:探究性提问、探究性讨论、探究性演示和探究性实验。这4种形式是相辅相承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中,需要用到多种形式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探究教学过程。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通常都是由探究性提问开始,然后进行探究性讨论、探究性演示或探究性实验;也可能从探究性演示或探究性实验开始,在演示或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探究性讨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内容和课堂情况灵活地选用这些形式。

五、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各种策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评价是对C语言程序设计探究教学过程及其影响的测量、分析和评定,评价中我们更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需要。评价对探究教学的积极作用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评价指标制定不合理,或者评价方法的选用、评价结果的表述不当,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对学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17号.

[2] 保罗 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15~31.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979,p2.

[4]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p68--71.

[5] 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

c语言程序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TP3-4

C语言是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级语言,受到很多大学的青睐,有不少学校将其作为第一门程序设计教学语言来进行学习。在我校C语言也是各理工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基础不好,而程序设计课程逻辑性又很强,有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算法,编写程序也很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要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检测和评价的作用,有利于教学目的明确化,应用能力培养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我院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对信息化发展变化的良好素养。

2 教学内容的更新

2.1 从实际问题出发开展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有的同学课堂上老师讲的也能听的懂,课本上的例题也能看明白,可是等到自己动手编程时,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他们所谓的听的懂看的明白,只是很肤浅的语法知识,而编写的程序或软件则是需要根据相关问题的实际需要结合相关的逻辑分析,编写语句控制程序的流程,如果没有深刻地理解C语言的语句的执行流程,是没办法编写程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所以笔者经常提醒同学,当拿到相关问题时,首先结合实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再结合C语言语法语句编写相关程序。

2.2 注重实践环节教学。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光学不练、“纸上谈兵”是学不好C语言的。笔者在进行C语言教学时,讲解了相应的C语言语句语法等理论之后,都会根据相应的理论知识布置1-2个相应的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同学通过编程并上机运行调试求得问题的结果,来刺激同学们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编写程序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实验指导书,也是旨在让同学们逐步的由阅读程序、分析程序内容及结果、补充程序、程序改错慢慢过渡到能够独立编写程序,每一个实验所安排的内容都比较多,若仅靠课堂上有限的90分钟来完成所有实验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每次实验之前都要求同学们对相应的实验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实验前完成对程序内容分析理解、有需要填充程序的提前结合题目要去及上下程序段意义完成填空、有需要改错的结合实际意义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在实验指导书上改正过来、有需要编写程序的提前在课下编写好程序等,在上机实验时,将补充完整的或改写好的或编写好的程序输入C语言编辑器中进行编辑、运行,这样在上机实验时只需要调试程序中的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对程序进行运行查看运行结果,用来检验实际运行结果与分析结果是否一致,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利用率,而且还锻炼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注意提高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调试程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俗话说,“人无完人”,所以即使是比较优秀的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也难免会出错,而且还可能是那种最低级的语法错误,但他能快速的发现错误并改正,这是因为他们一般都具备相应的程序调试能力;而对于大多数C语言初学者在面对错误提示时,却无从下手,不知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这就是差别。笔者在C语言的教学中这样引导同学进行调试:

首先要求同学们按照教材上的程序实例进行原样输入,运行一下程序是否正确。如果能正常运行,再要求同学们在该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试验性的修改,然后再运行一下程序对照一下看程序运行结果发了什么变化,并引导同学分析结果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

有时还会引导同学们将教材中的正确程序改写成错误的程序,并上机运行,让同学注意查看出现的错误提示信息,并记下该信息,然后再将程序改写成正确的,并再次运行。不过要求同学每次只改错一个地方,目的是让同学能准确找出发生该错误的真正原因,避免因为改动过多,搞不清发生错误的真正原因;另外,要求同学们上机调试程序时每个人都带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当程序出现错误时,记下英文错误提示信息和解决相应错误的方法,用于积累调试程序的经验,避免以后编程时再犯同样的错误。同学们通过这样的反复修改、运行,就能够掌握相应的调试C语言程序的方法,找出C语言程序发生错误的原因及相应的修改方法提高修改错误的能力。

当同学们有了一定的C语言编程基础了之后,要求同学在不看教材的情况下,根据给定的实际问题完成程序编写、上机调试、运行,如果所编写程序不能正常运行,看自己能否找出错误原因并将其改正过来,使其能正确运行。这样经过多次练习,必然能提高学生的编程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2.4 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笔者经常鼓励同学可以先编写一些小程序,然后对多个相关小程序进行连接,形成一些稍大一点的程序,提高自己的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同学在上机实践的同时多动脑、多思考,多了解并借鉴别人优秀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多看别人优秀的源程序代码,尝试着自己独立实现编程或者模仿着去实现编程,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

3.1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来说,相关知识点繁杂,概念多,理论抽象,学生不容易掌握,在授课过程当中,需要根据授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分小组讨论、任务驱动、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适当的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同时,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使这些方法得以有效实施。

例如课堂上,不再采用教师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在新课教学时,合理采用任务驱动法:先提出待解决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和具体步骤,之后再结合C语言语法给出源代码,并对源代码进行分析,再将新知识点引出,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最后再留给学生一些相应任务,学习小组经过讨论、研究,将任务完成,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新的授课方式使同学们更易接受,更为直观形象,而且同学们可以直接参与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同学上课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提高,上课质量和课堂效率得到很好的保障。

3.2 采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原始的三尺讲台,一面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多元化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的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讲解,能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行讲解,同时对同学们的多个器官进行多方面的刺激引起学生更浓厚的兴趣,并且还减少了板书时间,使课堂效率得到更有效的提高。

3.3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在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予我们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并且课堂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凌乱繁杂,在一堂课中这么繁琐的内容要求学生仅靠课堂90分钟就能熟练掌握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精品课程网站,将电子课件、教学大纲、经典程序、经典算法、练习题和解答等资料上传至精品课程网站这个平台,供学生复习、巩固和自学,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这个公共平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并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谢延红.C语言程序设计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0,12:45-47.

[3]陈国章.TurboC程序设计技巧与应用实例[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

c语言程序设计范文第3篇

(一《)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并不是要求他们只要学会理论知识就可以,各个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看重于他们的实践能力,要求他们能够把所学习过的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学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要达到的认知类目标包括: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理解标记控制循环与计数控制循环;把握程序性的知识,并学会如何应用。学生要达到的能力类的目标包括: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进行程序计算;熟练运用与、或、否命题,以此来解决实际中的程序问题;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逻辑运算符;能够使用break和continue程序控制语句;学会编写基本字符模式下的简单程序;另外还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培养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养成学习工作中严谨、务真求实的良好态度,培养解决程序问题的开放性思维。

(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策略设计

对学生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并且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而教学策略的设计,就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1《)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践法等最为常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从而选择最适合教学工作的一种方法。同样的教学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的学生合适,对于另外一个班级也许就不适用,因为每个班的学习氛围不同,同理,对于某一位学生教学方法很恰当,而对另外一个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阻碍学习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各个方面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让教师能够更大程度上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通过小组间学生相互帮助,分享交流学习经验,从而获得更多提高成绩的机会。另外,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比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为顺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从而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其他人,同时向其他同学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小组教学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组织形式学习组织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在程序、人员、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运用适合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有助于学生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将一些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学习敬仰在学习组织形式中进行运用,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分为基础知识与课程设计两种基本形式,我们把以问题为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组织形式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C语言程序设计》所有课时中,基础知识的课程占据了绝大多数,教学地点可以选为网络机房,以问题为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彼此之间的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勇敢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与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种类型是课程设计探究学习。课程设计的时间一般比较短,在此期间,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彼此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监督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3)网络环境下的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则是利用网络科技来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与辅助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设计好学习任务,明确每一位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与整合。学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合作、自觉约束自己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掌握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收获成功之后的成就感,增强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真正做到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2以问题为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践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会暴露一些问题,如教师讲解不到位,学生不能理解理论知识,教师讲课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以问题为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要如何进行具体的实施,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呢?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的课程设计

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所有的课程设计的大方向要以教学目标为准则,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与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另外还有考虑哪些教学设备可以供学生使用,做到最大程度利用现有的资源,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要求要合理,要求过高,学生难以完成目标,将会打击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信心,要求过低,将会浪费时间,学生的实际能力达不到质的飞跃。因此,课程的设计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的原则

1.遵循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创新性的学习。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让学生出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大胆地参与到其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敢于回答教师与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具有挑战性的任务。3.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与辅助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并且监督学生对问题作出总结,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应当注意的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C语言 实验教学 任务驱动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语言是通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其数据类型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生成目标程序设计代码质量比较高,对硬件也能直接进行操作,因此C语言将作为大部分高校的普遍程序设计的首选课程,也是其编程的基础性课程。学习程序设计必须具有语法规则、算法思想、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C语言比较复杂,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较难掌握,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以前C语言运行环境是以Turbo C2.0为主,现在虽然可以在VC++6.0运行环境下进行编程与调试,但是它的程序运行还不能完全可视化。就对我校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具体调查发现:学完C语言后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学生为10%左右,基本掌握的学生为45%左右,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掌握其编程技巧。为了提高和改善学生学习C语言的教学现状,根据C语言自身特点,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促使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其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和技能性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想象空间较窄,因此,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能力,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力求教学内容浅显易懂。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般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三种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等教学内容,对于其中过繁过深的知识,例如指针,结构体等,我们则可以进行取舍,使学生知道它们即可。对于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不仅掌握它们的理论知识,更能灵活编写类似程序以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总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并力求能熟练灵活运用C语言进行编程。

2 重视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模式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则采用黑板式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大部分理论知识都要在教室来进行学习,很少在机房来进行程序的编写。C语言程序设计运行环境一般以Turbo C2.0为主,但Turbo C2.0的调试环境采用DOS模式,调试不是很直观,且操作采用命令和键盘来实现,界面不可视化操作使学生很不理解,因此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尽管C语言实用价值很高,但理论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再不讲究其教学方法,则难以达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了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必须利用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改进以往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让知识变得有趣而生动化,从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动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利用黑板式教学手段在教室进行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别是在讲解如何利用运行环境进行上机步骤、程序调试方法,程序运行过程和程序运行结果的查看等内容时,课堂教学则显得枯燥无味、不够清楚,也不直观,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大部分学生则会对C语言这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动力和学习信念。高职院校多年来进教学改革和更新教学设施,基本上来讲,教学设备都比较齐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出现后,被广泛使用在许多课程的教学上,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的优势,能够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化。但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不完全代表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则必需精心制作出适合自己课程的教学课件,把传统教学不能很好表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重新设计,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

4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C语言的概念,语法规则,又要动手编写程序,并进行上机调试运行得出结果。所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教师必须为每次上机习题做到精心挑选,认真对待,在实验内容上应做到有较容易的题目,也要有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题目要求不仅要顾全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也要做到使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达到学习的系统化。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将其分组来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再进行分解,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由易到难,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找出解题的关健,并且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大胆讨论,这样不仅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

5 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最终成绩评定也是体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要评价,采用单一的试卷考试方式已经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考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综合考评。即要更多地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可持续发展的方略去评价每一位学生,更好地体现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其做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议的考评标准为:理论占40%,实践技能占60%,或进行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C语言考试,凡通过者可获得一定奖励。

在目前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因此,高职院校的责任重大,学院在进行计算机教育中应依据培养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C语言时,都能由浅逐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培养,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真正使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成为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编程知识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张长海.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为主线讲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计算机教育.2005(5).

[2]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

c语言程序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任务驱动

C语言是通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许多职业学校,在高职学生和中职学生中都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程序设计必须具有语言、算法、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而C语言本身又比较复杂,较难掌握,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C语言教学一般以Turbo C为主,Turbo C的调试环境不是可视化的过程,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的难度。在职业学校中,《C语言程序设计》的授课时数一般为76课时左右。通过对我校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观察和调查,学完C语言后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学生为5%左右,基本掌握的学生为25%左右,大部分学生只能是应付考试,甚至还有5%的学生采取放弃的态度。为了改善C语言的教学状况,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有必要依据学生的层次及所选的专业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一些探索。

依据培养学生的目标,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中职层次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所以,如果在中职学生中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则必须考虑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依据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教学内容力求浅显易懂。以谭浩强主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一书为例,以76课时为总授课时数,一般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数组、函数等内容即可。对于其中过繁过深的例题、习题可省略,如“用二分法求方程2x3-4x2+3x-6=0在(-10,10)之间的根”之类的题目。对于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详细讲解,如“选择结构中的闰年的判断”、“循环结构中的素数的判断”等经典例题必须设计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消化吸收。强化练习也不能缺少,但也不能搞题海战,要巧设计(题意新颖有趣,贴近实际)、巧安排(当学生跃跃欲试之时布置题目最有效)。总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并力求能熟练灵活运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

高职学生高职教育着重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一般比中职学生学习基础都要高一个层次。所以,高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相对也要强一点。因此,除了每堂课的容量要增加外,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留一些知识点给学生自学,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次,教学内容也应有所增删,尽量使教学内容多和实际的程序设计相联系。对于一些经典例题要讲清所采取的解决方法,如“小猴吃桃”问题,必须讲清“递归”方法及“递归”问题中“回推”和“递推”的两个阶段,并且还要讲清如何设计结束“递归”过程的条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同样以谭浩强主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一书为例,以76课时为总授课时数,一般高职学生能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文件等内容。当然,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还必须掌握更深层的知识内容,并且要求学生参加国家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等级考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目的,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满堂灌,其中上机一般占30%左右。《C语言程序设计》的授课一般以Turbo C为主,Turbo C的调试环境很不直观,使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尽管C语言有实用价值,但生涩的教学内容,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如果不讲究教学方法,则难以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必须利用现有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改进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力求显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有趣而生活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以致用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都是当前比较受推崇的教学方法,代表着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并不等于适合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必须加以革新后才能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

采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案例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较能典型地反映教学内容的事例。一般的课堂举例并不等同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学生能由特殊归纳一般,掌握知识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准备案例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哪些是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再精选能够说明、反映这些知识点的案例。在案例的设计中要不拘一格,巧妙使用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或Flash动画设计软件。不要拘泥于C语言的语句格式,而要注重案例的生动、形象,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记忆C语言的语句格式。如在讲授选择结构中的多路选择结构时,利用VB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一个红绿灯自动变化(红灯:2秒;绿灯:3秒;黄灯:1秒)的案例,使学生掌握多路选择结构,更主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多路选择结构的用途(如表1所示)。实践表明,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教学容量大,知识点的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传授的知识点印象深,能灵活运用。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当传授完一个知识点或知识结构时,为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经常会采用再现式教学。如何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探究式教学呢?答案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学生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其中的任务既蕴含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学生应该获得的能力训练。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复习选择结构时,可以借助Flash动画制作一个模拟“打火机的点火效果”,其中火苗的出现与否即让按钮实现点火的功能,就可以利用Turbo C程序设计中的if条件语句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表2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展示型教学、拓展式教学等,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各行各业需要不同层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所以,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育中应依据培养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每一个学习计算机知识特别是C语言的学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索,真正使C语言这门课程成为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知识的基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忻州师范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赣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