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监测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防雷接地地网的作法多种多样,有利用建筑物基础建设而构成的地网,也有增加人工地极做成的环型或直线型的人工地网[2]。防雷接地地网中有时由于土壤的原因也会加入了如降阻剂、离子地极等,从而使地网电阻值符合要求,总的概括防雷地网就是由接地地极(或建筑物基础)、水平地极及引线组成,并对土壤高的地区进行土壤改造或加入高性能地极。对于地网的构成与做法就不再一一探讨,以下就防雷地网建造好后的后期检测与维护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2防雷接地地网的检测方法
防雷接地地网的接地电阻的测量有多种方法,一般有电压、电流法、比率计法、电桥法等检测方法[3]。如图1所示,无论采用哪种检测方法,均需要采用二到三根辅助地极放至于合适的位置上,并采用相应算法的仪表—接地地阻测试仪进行测试。以接地电阻检测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电压、电流检测法为例进行探讨,在实际检测中,防雷接地电阻检测中要增加辅助地极及地极引线,每次的检测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辅助地极的选点(辅助地极插入点)并安插到地面泥土层及引线接线,比较麻烦。当选点处后期被占用,如加上了水泥、沥青地面、其他装饰构件或建构物等,这样就对检测造成困难或无法检测。
3防雷接地地网的周期检测的实用性方案探讨
针对于检测的特性及每次检测时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及由于加上了水泥、沥青地面、其他装饰构件或建构物等影响后期的检测问题,均有理由对检测方式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为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第一步可以在从开始地网建设时就设立好检测点,并在检测点上安装上检测辅助地极,并从辅助地极处敷设好导线,导线一端连接辅助地极,一端在接地电阻检测仪检测点处引出,每次检测时,只要将接地电阻测试仪和引出导线连接上即可检测。辅助地极导线的敷设可按现场情况敷设,建议采用管道保护,从而增加其耐用性。当辅助导线敷设好后,复检时就不再受检测点处的再建物的影响(当再建物在建设时,应当对所敷设的导线进行保护),且每次检测时花费时间更小,又因辅助地极选点无变化,得到的数据对比性更强。
4实现接地地网的实时监测方案探讨
如上述,接地地网解决了选点问题和再建物的影响问题,但仍然要操作人员选择时间并到现场进行检测,对地网的监测仍然达不到实时监测的要求。要做到接地地网接地电阻值的实时监测,则应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可以在辅助地极引出导线处加入智能检测仪表,或增加控制线路,控制线路可使仪表周期性动作,时间可内定,并可读取接地地阻测试仪所检测的数据。读取数据后再由一个如DTU(无线数据发送模块)的设备通过GPRS网络进行无线发送至服务器或其他方式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后,再由服务器通过Inter⁃net网络传送到监测端如用户电脑,用户电脑并安装相应的软件平台,用户电脑接收数据后并分析,对防雷接地地网电阻值进行统计出表,对不合格的地网进行报警或告知管理人员,从而实现接地地网接地电阻的实时监测。
5结语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T2与规划中的T3航站楼之间拟建两条隧道,两条隧道主体部分相互平行并穿越使用中的机场跑道。两条隧道施工时要求不能停航,为此,在两条隧道基坑开挖施工时,在两条隧道的工作坑外设立2个观测基站。以观测隧道基坑开挖施工时机场跑道及地面各建筑物和设施的变形情况,以指导隧道基坑开挖施工,确保施工和飞行安全。
2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案
2.1跑道监测难点
要确保跑道正常使用不停航,对监测有以下要求:①监测人员不能进入跑道;②跑道上不能做明显的标志,确保飞行员视线安全;③根据机场安排时间进行监测,听从机场塔台安排;④确保监测精度。
2.2解决监测难点的方案
①监测人员除布点的几个小时外(安排在停航后的夜间,4h内完成)不进入跑道,采用徕卡TCRP1201+系统,对跑道进行不间断的扫描,数据通过监测基站发回办公室,进行实时处理,实时反馈;②跑道上不做明显的标志,在跑道上间隔贴上反射片,反射片数量要少,贴在隧道中间、两边等关键位置的跑道上;③采用徕卡TCRP1201+仪器进行数据采集,莱卡具有激光系统,可保证夜间正常监测;④距离观测站越远的测点误差越大,反之则越小。全站仪的误差为1s,经过计算,采用反射片的关键部位最大误差可控制在0.7mm以内(距离150m),最小误差0.3mm。通过以上措施,数据实时采集、实时监测、实时反馈,同时与其他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3监测技术要点
3.1测点布置
在跑道设31条测线,共设置测点402个。根据专家意见,为尽量减小影响,将贴反射片测点位置定为10m。平面布置见图1。为确保反射片与跑道粘结紧密且不受飞机发动机气流影响,用打磨机在跑道上打磨,测点比跑道低3mm,清理干净,用环氧树脂胶打底,将10cm×10cm反射片贴在跑道上。
3.2监测基站设计
监测基站(见图2)设置在工作坑与隧道开挖影响范围外,基站位置距离跑道150m,视野通透,可以观测到每个监测点。根据方案比选,为满足机场安全要求,基站材料采用易碎的PVC材料,确保即使飞机冲出跑道与基站相撞基站首先碎裂。基站做成一个高6m、边长3m的等边锥形网架结构,全站仪在结构顶部,并设置防护。在基站顶部设置太阳能警示灯,夜间警示灯自动工作。基站结构底部采用1 000mm×1 000mm×500mm素混凝土底座,底座内埋设锚杆螺栓,螺栓与钢板连接,钢板上焊接钢管,钢管与PVC塑料管热熔连接。基站结构表面刷红白相间的警示图案。每次运送仪器及测量人员通行采用升降梯,测完升降梯收回。在网架结构顶部设操作平台,平台上设全站仪保护装置。
3.3数据采集
3.3.1监测点坐标的测量
如图3所示,A、B、C三点坐标分别为(XA、YA、ZA)、(XB、YB、ZB)和(XC、YC、ZC),假设全站仪位置为A点,B点为后视点,D点为瞄准点,则由A点的三维坐标(XA、YA、ZA)和B点的三维坐标测量出D点的三维坐标(XD1、YD1、ZD1);同样,后视点为C时,也可测出D点的三维坐标(XD2、YD2、ZD2)。直接按三维坐标精度分配,两次得到的坐标取平均值,即为最后得到的布置点D的坐标(XD,YD,ZD):XD=(XD1+XD2)/2,YD=(YD1+YD2)/2,ZD=(ZD1+ZD2)/2。
3.3.2地表位移
先测得监测点D的初始坐标为(Z0D),随着施工的继续推进,根据监测频率的要求跟踪监测坐标的变化,当监测点的坐标基本稳定时可停止监测。第k次测量后,计算得D点的坐标为(ZkD),则有在k周期的垂直位移为:ΔZkD=ZkD-Z0D。
4实施效果
为比对监测基站测量的数据是否满足监测要求,在机场停航期间,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比对,发现人工测量误差与基站测量误差在0.5mm以内,监测基站数据采集真实有效,方案取得成功。
5结束语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环境中有机污染日益严重,因此有机污染物监测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斯德哥尔摩会议规定禁止或限制使用12种有机物,“加强环境调查,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是该次会议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受到农药和有毒物质污染的食品,禁止出口,许多国家提出了更高的卫生要求,出口食品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规定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高效、快速地监测有机污染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生物积累性和“三致”作用,甚至有些痕量有机物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因此不断寻求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是当今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监测工作高效率的迫切需要,研究高效、快速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
沉积物是水体污染物沉积的归属地,污染物在水和底泥的两相间存在着迁移转化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如洪水爆发、河道清淤)又会污染水体。因此有效地分析监测河流和水库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对于治理水体污染有重要意义。此外,沉积物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水体中的生物间还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因而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课题。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源地特定监测项目中规定了68种有机污染物的标准限值,因此,迫切需要有机污染物监测的先进技术普及与推广,特别是在水利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研究不够,急需先进的监测技术支持并指导水质监督工作的发展。
有机污染物监测主要包括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检测两部分。而样品前处理技术在有机污染物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就是一项先进的用于固相、半固相物质中痕量有机物前处理的方法。
二、有机污染物前处理现状
固体样品有机物的前处理主要是采用液固萃取方法,即利用有机物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将待测有机物提取出来,传统的方法主要有索氏提取,以及后来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自动索氏提取、超声萃取、微波萃取、超临界萃取等,但有机溶剂的用量仍然偏多,萃取时间较长,萃取效率不够高。
水环境监测具有采样点多、样品数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特别是需要一些应急监测措施,上述前处理方法不能满足水环境监测高效、经济的现代化需要。近几年来发展的全新的前处理方法——快速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在提高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用于萃取固体物质中有机物的自动化方法,与前几种方法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有机溶剂用量少、快速、回收率高,该法已被美国EPA选定为推荐的标准方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是解决水环境中底泥、土壤等固相物质中挥发性、半挥发性和持久性有机物(POPs)分析、监测的有效方法。
三、快速溶剂萃取技术
快速溶剂萃取(AcceleratedSolventExtraction,ASE)技术是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利用快速溶剂萃取仪,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溶剂,实现高效、快速萃取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在高温条件下,待测物从基体上的解吸和溶解动力学过程加快,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由于加热的溶剂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因此可减少溶剂的用量;在萃取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可提高溶剂的沸点,提高萃取效率,保证萃取过程的安全性。
3.1技术原理
(1)升高温度。温度的提高有利于克服基体效应,加快解析动力学,降低溶剂粘度,加速溶剂分子向基体中的扩散,提高萃取效率。该仪器的允许温度范围:50℃-200℃。常规使用的温度范围75℃~125℃,对于环境中一般污染物常用温度100℃。
在高压下加热,高温的时间一般少于10min,实验证明热降解不甚明显,可用于样品中易挥发组分的萃取。
(2)增加压力。液体的沸点一般随压力的升高而提高,增加压力使溶剂在高温下仍保持液态,并快速充满萃取池,液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远大于气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提高了萃取效率,并保证易挥发性物质不挥发,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该仪器的允许压力范围:(1000-3000psi),常规使用压力一般保持在1500psi(10MPa)。
(3)多次循环。根据分析化学中少量多次的萃取原则,在萃取过程中利用新鲜溶剂的多次静态循环,最大限度的接近动态循环,提高萃取效率。常规采用2~3个循环,即可达到良好的萃取效果。
3.2工作过程
(1)样品的准备。含水样品会降低萃取效率,萃取前需通过自然风干或加入干燥剂(例如硅藻土等)进行干燥,但不要使用硫酸钠,在高温下会凝结。样品颗粒的表面积越大,萃取的效率越高,萃取前需研磨颗粒粒径小于0.5mm,聚合体样品最好在低温,例如液态氮保持低温状态下,通过加入添加剂后进行研磨。在萃取时要加入分散剂,例如颗粒较细的海砂或硅藻土,提高萃取效率。
(2)萃取剂的选择。合理选择萃取剂对于有效地萃取目标化合物有着重要的作用。除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外,有机试剂、水和缓冲溶剂均可用于ASE,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萃取剂的极性应接近目标化合物。不同极性溶剂的混合物可适用于多类型化合物的萃取。常规使用的溶剂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石油醚、丙酮等。
(3)技术特点。溶剂被泵入填充有样品的萃取池,加温、加压,数分钟后,萃取物从加热的萃取池中输送到收集瓶中,经净化、脱水、浓缩处理,供色谱分析用。加速溶剂萃取仪的构成和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如图1)。
ASE有机溶剂用量少,10g样品只需15mL溶剂;快速萃取,完成一次萃取全过程的时间一般需15min;基体影响小,对不同基体可用相同的萃取条件;萃取效率高,选择性好,已进入美国EPA标准方法,标准方法编号3545;便于方法的开发和发展,已成熟的溶剂萃取方法都可用于加速溶剂萃取法的开发利用;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可达到12个样品连续自动萃取,全程自动化。
3.3适用范围
ASE可用于底泥等固体物质中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的萃取,尤其对水环境中的有机氯和有机膦农药、氯代除草剂、多氯联苯类物质、二恶英、多氯二苯呋喃,总石油烃、柴油和废油等的萃取十分有效。
四、ASE与其它前处理技术比较
4.1与各种传统萃取技术比较
ASE方法可以完全取代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的液固萃取方法,如索氏提取、自动索氏提取、超声萃取等。表1是几种传统的萃取方法与ASE方法的对比情况。
从上表的对比数据可见,ASE萃取同样的样品量所用的溶剂最少,溶剂样品比仅为1.5∶1;其它方法的萃取时间用小时计算,ASE仅需12-20分钟。ASE是一个节省时间、节省溶剂、高效率的全自动萃取技术。
4.2与超临界萃取技术比较
ASE技术比超临界萃取技术具有更多的优势,二者比较情况见表2。
由上表可见,ASE技术操作更简便,适用范围更广泛。由于ASE萃取池最大为100mL,故一次可处理大量样品,更适合于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萃取。ASE已列入美国EPA标准方法,符合标准化要求。
4.3与索氏提取技术比较
索氏提取是传统的萃取方法,也是目前大多数实验室普遍使用的方法。ASE可以完全取代索氏提取,并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二者比较见表3。
采用ASE技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萃取效率;萃取溶剂的用量明显减少,从而使得单个样品的提取费用也显著降低;由于采用密闭系统,大大降低了有机组分的损失,提高了回收率。
五、问题与展望
ASE是近年来发展的现代化萃取技术,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已受到环境污染监测工作者的极大关注。ASE技术在处理底泥等固相物质中具有强大的优势,但仍具有其局限性,它不适于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因此在水环境监测中应进一步提高水中有机物监测技术水平。
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也应改变传统的顶空气相色谱法,发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对于水中半挥发和难挥发、难降解有机物的监测,应发展固相萃取技术,促进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ASE技术的高效萃取性能及其仪器高度自动化的完美结合大大改善了环境污染物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实现环境监测的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水环境监测中,应系统地发展吹扫捕集、固相萃取、快速溶剂萃取(ASE)技术,这三种前处理技术的结合可对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进行较完整的处理,再与色谱技术的联合使用,即可较全面地监测水环境有机污染状况,为进行污染趋势分析及研究控制对策提供可靠、全面的科学依据,从而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景明.水样中痕量有机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中国环境监测,2001,17(3):31~33
[2]牟世芬.加速溶剂萃取的原理及应用.环境化学,2001,20(3):299~300
[3]刘晓茹.我国水环境有机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水利技术监督,2002,5:58~60
关键词:计算机;检测;维修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日益普及,计算机已成为企业和个人日常使用的基本工具,但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软硬件故障,因此掌握计算机基本维护维修方法已成为应用人员的必备技能。虽然计算机故障诊断和维护手段多种多样,但笔者长期从事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维修经验,本文弃繁从简避开了计算机维修方面繁杂的理论,将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检测维修方法进行简化归纳,以此寄望普通操作人员都能掌握维修计算机的方法,简化维修程序,使计算机维修技术得以发展普及。
一、辨识真故障与假故障
平时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现象中,有很多并非真正的硬件故障,而是由于软件故障或者不熟悉某些设置、系统特性而造成的假故障现象。认识下面的微机假故障现象有利于快速确认故障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故障检索工作。
1、检查电源线、插座、开关和各外设连接线。各种线、插座开关等脱落、接触不良均会导致设备工作异常,遇到独立供电的外设故障时,首先应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正常,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检查微机各部件间数据、控制连线是否连接正确和可靠,是否有松动现象。
2、检查系统新特性和设置方面的问题。很多“故障”现象其实是硬件设备或操作系统的新特性造成的,也有设置方面原因的造成的。例如:显示器设置、硬盘跳线、多了解主机、外设、应用软件的新特性,有助于增加排除假故障发生了故障,首先应先判断自身操作是否有疏忽之处,而不要盲目断言某设备出了问题。
3、辨识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计算机故障中因病毒、软件损坏、冲突等原因导致的软件故障占有较高的比例,可通过判断计算机硬件启动过程是否正常,或重新安装系统软件等方法辨识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
二、常见硬件故障检测维修方法
1、直接观察法:观察是维修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时运用“望、闻、听、切”四种方法。“望”即观察系统板卡、芯片表面是否有烧焦、变色、开裂痕迹,还要看有无异物掉进主板的元器件之间(造成短路)。“闻”即辨闻主机、板卡中是否有烧焦的气味,便于发现故障和确定短路所在地。“听”启动时内置喇叭、电源风扇、软/硬盘电机或寻道机构、显示器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切”即用手按压各接口和活动芯片,看是否松动或接触不良,另外在系统运行时可用手轻触CPU、显示器、硬盘等设备的外壳,根据其温度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观察要认真全面,兼顾设备运行环境和用户操作习惯,有助于对故障准确定位。:
2、拔插添加/去除法:计算机运行的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另外采用拔插添加/去除法也可确定故障在主板或I/O设备上,关机将部件逐块拔出,每拔出一块板就开机观察机器运行状态,一旦拔出某块后主板运行正常,那么故障原因就是该部件故障或相应I/O总线插槽及负载电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后系统启动仍不正常,则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
3、替换法:本法是将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或同型号外设相互交换,根据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所在,此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维修部位,使用交换法可以快速判定是否是部件本身的质量问题。如果没有相同型号的计算机机部件或外设,但有相同类型的主机,则可把部件或外设插接到该同型号的主机上判断其是否正常。
4、比较法:运行两台或多台相同或相类似的计算机,根据正常机与故障机在执行相同操作时的不同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故障产生的部位。
5、敲打法:敲打法一般用在怀疑电脑中的某部件有接触不良、虚焊的故障时,通过手指轻轻敲击机箱外壳、振动、适当的扭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从而判断故障点。
6、升降温法:根据故障促发原理,人为改变计算机机运行环境的温度,可以检验各部件(尤其是CPU)的耐高温情况,因而及早发现事故隐患。在降低微机运行环境温度时,如果微机的故障出现率大为减少,说明故障出在高温或不能耐高温的部件中,可以帮助缩小故障诊断范围。升降温的方法有:室内空调升降温法、关机冷却法、电风扇加速降温法、电吹风升温法、长时间开机升温法等。
7、程序测试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焊接工艺越来越复杂,同时随机硬件技术资料较缺乏,靠硬件维修手段如果找不出故障所在,则根据随机诊断程序专用维修诊断卡及各种技术参数(如接口地址),使用专用诊断程序来辅助硬件维修则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程序测试法的原理就是用软件发送数据、命令,通过读线路状态及某个芯片(如寄存器)状态来识别故障部位。此法往往是用于检查各种接口电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参数的各种电路。
关键词:环境监测;问题;策略
Abstract: One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the most direct way to protect environment. If we do not detect environment, it is not organized and not clear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ork, it is clear that, if there is n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head of time, all the work here is can't do anything. Therefor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ese indispensable ste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blem;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X83
1、环境监测工作概述
要想搞好环境监测,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1)技术教育与人员培训。环境监测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和贯彻执行都需要人来进行。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应分门别类举办各种类型与不同层次的技术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操作技术、统计分析等业务技术水平保证监测质量。(2)标准化工作。标准是以特定的程序和和形式颁发的统一规定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制定的技术准则的法规管理标准是为合理地组织力量正确指导行政、经济管理机构行使其计划、监督、指挥、组织、控制等管理职能而制定的准则是组织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和手段。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是执行标准的保证。(3)计量工作。环境监测向社会提供监测数据。有许多采样、测试等分析仪器是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为此环境监测必须按计量法要求进行计量认证和对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定或校验同时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保证量值的统一和准确可靠使数据具有公证性。(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与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与各项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使监测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5)质量信息工作。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耳目。一般有来自监测站外部的也有来自监测内部的它是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也是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监测质量的依据。
环境监测工作结果要结合四个方面去体现:其一,结合国家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科学评价环境质量结果。其二,结合污染分布状况,确定主要污染源的位置,或判定污染源成因,为环境监管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执行依据。其三,逐步积累监测资料、 技术文件等资料,为环境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总量控制监测资料。其四,通过实际样本监测数据的分析积累,为完善、更新、制定国家相关环境建设法规、标准等提供有力依据。由此可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是确保环境监测工作执行结果的必要前提。
环境监测工作的当前状况和存在的问题2.1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颁布了不少,但是却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是专门规定环境监测方面的,现在唯一执行的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就是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管理方法》,但是这部管理法的内容太概括,没有具体的管理事项,这部法律是在2007年9月1日实施的,这部法律对当前的环境形势已经没有太大的实用性了,它已经跟不上环境监测的发展了。因为只有这一部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现在来说还没有太大的意义了,所以在当前没有一部相对统一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环境监测的工作,使得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很不明确,使得环境监测的工作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来作为保障,这样就造成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钻了不少法律不完善的空子。2.2我国没有统一的、完整的可操作的环境监测的标准和方法。现在,我国建立了不少的关于环境监测的管理部门和相关的工作单位,例如,除了国家的检测局外,还有农业部、水利部、科技部、环保局等以及一些地方的相关的管理部门都已经对环境监测的工作作为重点之中的重点,这些部门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关于环境监测的调查以及研究一个合理的方案,环境监测的工作现在处于一个多管理,无法律,多部门的不同的管理规范之中,最终导致了国家检测局得到的关于环境监测的数据也不统一。
2.3环境监测的硬件的设备不够先进、活动的经费不充足。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是要依靠先进的环境监测的仪器,如果没有先进的仪器和先进的设备的投入使用,那么就不能够顺利的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使得上级分配的任务一直无法进行,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即使我们有先进的技术人才,也没有办法顺利的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上面说到的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够强烈,环境监测的技术还不成熟,所以,我国境内普遍存在环境监测的设备不充足,技术人员的技术不够先进等问题,对于环境监测的设备的造价是非常高的,环境监测的工作本来就经费不充足,所以造成一些老化的设备没有资金改善,先进的设备没有资金购买的状态,这就影响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了我国环境的发展。2.4关于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监测数据的不真实、没有纪律性。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的环境监测的机构主要是政府部门,所以对于环境监测的监测的结果有很浓重的行政色彩,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为了地方的政绩而谎报环境监测的数据和环境监测的结果,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环境监测的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控制对策研究
3.1我国应该加强立法,提高环境监测的重要地位。环境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应该从实质上解决,首先我们应该尽快的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上严格的要求。我们还应该高度的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在大的前提下,颁布一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依据的关于环境监测的专门的法律,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制度的建设,让环境监测涉及的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都有法可依,法律人员都有法可执。
3.2提高观念意识,强化素质建设。目前,国家对环评监管、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高度重视,不少组织关联活动的如期开展越来越多。如环保模范城市评选、环境监管指标考核等,这些组织活动的进行都已经成为不少一线、二线以及包括城镇城市领导政绩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工作的积极开展必然会涉及到环保监管大量数据的监测与综合评定。因此,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促进城市发展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相关政策的完善,组织领导意识、观念的改变则需要势在必行。此外,除了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内部的人力素质建设也是重中之重,需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重视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并强化专业监测体系知识,以此才能在环境监管工作约束标准要求下,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工作团队的集体素质,从而才能科学掌握环境质量及各项污染源的动态变化。此外,强化素质建设,也必须要全面涉及到环境监管工作相关技术、方法等的不断创新,而这都需要长远计划,认真落实业务培训工作、人员教育年度计划、以及能够长此以往落实、坚持下去,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强化地方领导、环境监管从业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强化职业道德观,本着自觉、认真、科学的观念及心态完成自身工作任务,实现合理分工与各司其职,促进环境监管及相关执法服务工作流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