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教育论文

学习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教育论文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要从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背诵习惯、课外阅读习惯等,这样才能够逐渐让学生养成英语学习的好习惯。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例,养成预习习惯能够让学生获得上课的主动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一英语主要是对话教学,教师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预习新课的词组、听录音、跟读或者阅读短文等,有根据的进行提前预习,在课堂学习时,会主动求知。例如,学习Teachers’Day(Book3)这篇章节时,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题材等进行思考预习,并通过找资料,了解教师节内容以及教师节活动等。然后经过上课、复习、背诵、课外等习惯的养成,能够使学生养成上课积极思考、课后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能够很大的促进英语学习。

2.英语良好习惯养成实践研究

2.1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学生的训练,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被动变成主动的一个过程。在加强训练阶段,首先由教师进行对学生的管理与约束,然后进行团体的管理,最后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良好的英语习惯养成是一个从练到熟、从熟到巧的一个过程,将训练贯穿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2树立榜样在初中阶段,学生具有模仿性的探知欲,喜欢效仿师长或者崇拜的学生,给学生讲一些关于习惯养成的激励故事,能够对学生起到暗示的作用。在树立学生心目中的榜样的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养成英语良好习惯的环境,让学生拥有更好地环境进行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

2.3持之以恒的毅力培养学生养成英语良好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长期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这就需要学生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来进行习惯的养成。首先,第一次的示范要完美,不能有意外的破坏,其次,鼓励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行为,再次,鼓励学生每天对习惯复习,最后,没有都去认真的做,直至养成英语良好习惯。

2.4统筹安排要对上述习惯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先后顺序,有秩序的进行。先由浅到深,再循环渐进。不能有“习惯会在一天内就能形成”的心理状态,要有耐心、有毅力,才能够使学生对英语的良好习惯养成有所收获。

3.结束语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1移动学习系统的结构设计

现阶段的远程教育,必须满足不用用户的不同需求,要能够根据用户的学习目的和方向,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构建,首先应该在系统的结构设计上努力。文章认为,结构设计应重点把握以下几项工作:第一,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课程学习资源,应充分联合网络教育资源,为用户配备更多的教育课程和资源,实现自主选择。第二,系统结构的设计,必须结合多项子系统,包括教务管理体系、课程学习体系、考核系统等等,要提供全面的教学服务,就好像是在课堂学习一样。第三,移动学习系统必须通过多种终端来应用,换句话说,其适应性要强一些。现阶段的手机、平板都拥有较多的系统,移动学习系统的软件,不能与终端出现冲突,应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1.2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设计

相对而言,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的构建中,还应该在系统的功能设计上努力。由于目前的软件发展速度较快,而移动学习系统又是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工作,因此其功能设计,必须符合现实的教学工作,既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并且在一段时间的应用后,应给人持续应用的动力,而不是用完就丢弃的冲动。文章认为,远程教育体系下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应主要体现在移动学习的内容版块,但是在开发更多更好的移动学习的课程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入远程教育的简单教务管理、教学支持服务等功能模块,方便教师参与管理和教学辅导。在模块划分上,移动学习系统按用户类别主要分为:学生模块、教师模块和管理员模块。另一方面,由于移动学习系统中的部分功能与基于Web的网络教育平台有重复,在功能版块的设计上应该更注重移动性,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更多地考虑移动通信传输速度的局限性等具体困难,将提交作业、课程学习资源的、论坛交流等数据量较大的业务交由基于Web的网络教育平台来完成。

2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2.1通过移动学习系统进行选课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时候,很难实现自主选课。由于学校课程的安排相对固定,因此部分偏科的同学,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成绩追上来。为此,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中应用后,专门为学生设计了选课的功能。第一,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等一些终端,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是自己薄弱的课程,根据现有的学习水准,定制相应难度的讲解习题和针对性的课程安排,在自己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为自己安排相应的课程学习,实现较大的成绩提升和能力进步。第二,通过移动学习系统进行选课的时候,系统可以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成绩、爱好、科目等等,为学生推荐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情况和系统的推荐,决定最终的选课,而不是单纯的从主观上选课。

2.2课程学习

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移动学习系统时,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创造出较大的积极影响。为此,课程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当下的系统情况,课程学习融入了较多的技术和功能,实现了学习上的更大进步。以“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为例,本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由“课程公告”“课程学习”“我的任务”和“在线提问”四个部分组成。第一,“课程公告”主要向学习者告知本课程近期的教学动态信息,方便学生安排学习任务;第二,“课程学习”主要包括本课程的文字、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由于流量资费问题,一般建议在WLAN(无线局域网)中浏览音频、视频资源;第三,“我的任务”可以提醒学习者近期(例如一个月内)的学习任务;第四,“在线提问”可以方便学习者及时向任课老师或者同学提问,解答自己的疑问。

2.3课程学习的评价反馈

移动学习系统毕竟是一种虚拟的学习系统,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有些人持肯定态度,有些人持否定态度,并且在很多的学习中,都表现出了不同的观点。由于目前的移动学习系统正在广泛的推广,而远程教育工作也要持续展开。为此,除了上述的几项工作以外,我们还应该对课程学习的评价反馈进行收集,将得到的信息和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此来实现移动学习系统的更新和远程教育的持续提升。在评价反馈方面,应根据课程安排、功能应用、系统稳定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来设定,可采用问卷调查、简单评价、细节问题举报等方式,对移动学习系统有一个综合性的反馈结果,之后在对移动学习系统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以此来实现系统的提升。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再比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清扫用具的数量、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生人数等,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真可谓一举多得。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他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听着,最后说:“嗯,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四、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

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先前分得的还少呢?’大家听了都笑了,而八戒却还是莫名其妙。”(同学们都笑了)这时教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而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提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僵化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产生兴趣,学生很难在学习中产生问题意识,探究动力也无从产生。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只是机械的学习与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而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传统教学中以课堂为主渠道的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延伸到课外。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跟同伴交流,向教师请教,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教育教学云平台、微课资源、慕课等进行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优势,自主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进度,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在网络学习中可以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也可以通过辩论、实验、动手操作等形式进行实践性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空间,引导学生学习,如上传微课资源让学生点击学习,也可以在云教学平台上布置相关探究课题,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这种以网络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学习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利用网络,强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网络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创设教育情境,提高教育效果。最首要的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只是生活与学习的辅助工具。通过班会、讲座、网络交流等形式,在学生中展开“如何利用网络促进学习进步”的大讨论,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教育与学习。要引导学生自觉抑制网络黄、赌、毒等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拒绝腐朽思想观念的侵蚀。要加大健康教育信息网站的建设力度,净化网络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片纯净的网络教育空间,引导学生自觉利用健康资源接受教育。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博客,开辟品德教育园地,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与多向交流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通过交流互动,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判断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充分运用微信、QQ群、云平台等网络媒体工具对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网络教育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如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与敏感问题,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出现的不良现象,都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参与讨论、辨析、辩论,在学习中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利用网络,构建心理健康咨询平台

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心理特质等方面的差异,许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与生活,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是摆在学校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网络这一平台的辅助作用,如建立心理健康网站、校园班级微博、心理健康网络园地等,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自身情况进行在线咨询,在网络交流中对心理进行疏导,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紧密结合,增强了心理咨询工作的亲和力与便捷性,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学生心理综合素养。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1调研设计

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前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网络教育教师与学习者面对面、电话或在线讨论方式确定研究主题与调查问卷框架,设计相关问题,再经反复推敲完成问卷的整体内容;然后在学习者中进行小范围的初步调查,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并正式使用。

1.2调研内容

该次调查内容除了解学习者基本信息之外,主要从当前拥有移动设备及对其使用情况、网络学习状况、移动学习现状与意向,以及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期望与顾虑四个方面进行设计。整个问卷由28个问题构成,题型包括多选与单选。基本信息:包括“您的性别、年龄、专业及职业”等问题。拥有移动设备及使用情况:笔者从“您拥有哪些移动设备;您所拥有的移动设备其操作系统类型;您的移动设备常用于哪些功能;是什么原因导致您未使用设备的学习娱乐等功能”等方面设置了四个问题,以便了解学习者拥有与使用移动设备的状况。网络学习状况:包括“您上班地点固定与否、使用台式电脑上网是否方便;通常在什么场所完成网上学习;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长;喜欢哪些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通常在网络教室获取哪些资源;除了作业与考试,哪些资源浏览较多;现有资源是否满足您目前的学习需要;现有资源不满足您学习的原因”等方面的问题,试图反映学习者对现有网络学习的态度。移动学习现状与意向:包括“当前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学习的频率;通常在何时何地进行移动学习;如想访问移动学习资源,每月用于移动学习的花费;是否愿意通过移动学习辅助您完成课程学习;您将关注移动学习哪些方面”的设计,以期分析学习者当前使用移动学习的情况及意向。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期望与顾虑:问卷设计了“您期望学院提供哪些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期望获取课程中哪些学习资源;希望提供什么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您喜欢的移动学习方式有哪些;除了浏览静态资源之外,是否期望通过移动设备完成在线作业以及查询成绩等学习活动;影响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等问题。

1.3调研实施

该研究兼顾了不同专业、年龄、性别、地区、职业等网络教育学习者,选择来自重庆、河北、湖南、贵州、江苏五个不同省份共200名学习者作为调查对象,他们分布在医院、教育、企业、铁路、建筑、政府等不同行业,就读于护理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铁道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等不同专业,年龄跨度大。该次调研一方面通过中南大学2014年6月份学习者集中笔试的机会,向学习者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为80%。所有有效问卷数据主要采用“二分法”录入,并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学习者拥有移动设备及其使用情况

对于移动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移动设备种类也日趋多样化。在此,笔者在问卷中将移动设备归类为:普通手机、3G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SP、Ipod/mp3/mp4、电子书阅读器、手提电脑,等,以便于问卷的填写与统计。

2.2对当前网络学习状况及对现有学习资源的满意情况

2.2.1当前使用电脑学习情况

通过电脑进行网络学习,相对于传统课程教学来说,在教学模式上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但对于网络教学而言,由于其学习对象都是在职人员,学习过程中工学矛盾不可避免,仍然身受时空的束缚。他们没有在校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与固定的学习地点,调查数据表明,每天能学习2h以上的学习者不到10%,75%以上的学习者上班时候不方便使用电脑,尤其对于一些上班地点不固定的学习者,如铁路维护、建筑施工等一线当班的学习者确实很难通过电脑体验网络学习过程,甚至难以一次性完成课程考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的移动学习,可以为网络教育学习者所接受。

2.2.2对当前学习资源的满意程度

学习资源是网络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提供给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主要有Web课件、流媒体课件(高清大视频与三分屏)。其中,Web课件包括课程导学,课程内容、案例、辅助资源、实验、在线练习/作业,等。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所有学习资源中浏览最多的是教师授课视频,其次是Web课件;同时,学习资源基本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但仍有超过20%的学习者认为当前学习资源形式单一,没有提供移动学习资源,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

2.3进行移动学习的现状与意向

移动学习发展至今,多数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移动学习以其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延伸了网络学习的优势,同时也为实现人类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此次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一半以上的学习者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化时间尝试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经常进行移动学习的学习者占到24%以上。尽管当前他们的这种移动学习只局限于查阅辞典、浏览网页课件、查看通知公告,等,因缺乏适合手机的移动学习内容、交互的移动平台,等,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学习,但足够说明学习者逐渐喜爱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调查还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习者只考虑每月10元以下的资费用于移动学习,只有7.5%的学习者能接受每月25元以上的费用;但庆幸的是,绝大多数学习者有兴趣尝试手机移动学习,尤其是他们最关注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的易操作性,而不是学习费用。因为,这些学习者拥有或将拥有智能手机,他们希望能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形式的学习符合他们的工作特点与工作环境,辅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甚至实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

2.4对移动学习的期望与顾虑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搭建合适的学习环境总是整个学习中最基本的条件。移动学习中,移动设备、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及相关软件是移动学习中的组成部分,而移动学习资源与平台则是手机移动学习的核心,关系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通过对移动学习的期望调查,我们发现:期待开发专业性课程与英语类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者比例基本持平;期望提供的学习资源内容丰富,更新快。对于移动学习方式,他们不满足于通过即时上网浏览页面获取这些资源或直接下载资源;还希望通过平成平时的在线作业、能查询成绩等交互学习活动,混合网络学习,辅助学习以最终达到他们想要的学习效果。对于资源媒体呈现形式的期望调查中,有将近一半的学习者选择集文字、图片、Flash、视音频于一体的电子书,方便下载观看。同时,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学习者延续网络学习的部分学习习惯,他们对课程教学视频仍然青睐有加;由于理性考虑了视频的流量及手机资费问题,对音频的选择相对较多。在对学习者移动学习的顾虑调查中,学习者认为首要的是学习资源质量问题,其次才是移动设备费用、通信费用、资源格式,等。他们期望开发适合移动学习的资源,而不是PC学习资源简单的移植;他们期望开发者考虑移动学习资源文件格式、大小,等,在不影响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为文件“量身”、“瘦身”,以降低学习成本,提高传输速度。毋庸置疑,这些期望与顾虑对移动学习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媒体的设计以及平台的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开发适用的学习资源,突出移动学习的优势,吸引学习者注意;另一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移动学习平台,便于学习者学习,并能即时引导学习者真实学习。

3结论

3.1绝大多数网络教育学习者具备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调查表明,拥有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学习者数量最大,且大多数学习者对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各种应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他们意识到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能快速获得所需学习资源的明显优势,因此,对移动学习方式持有较积极的态度。这预示着为学习者构建一个移动学习环境是可行的,有其价值所在。

3.2多数网络教育学习者对当前网络学习表示满意,但更愿意尝试移动学习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经过十几年的沉淀与发展,拥有比较成熟的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体系完整的网络课程、较完善的教学活动组织与交流平台,等,能满足绝大多数学习者的需求。但由于所有学习者是在职人员,他们受工学矛盾的影响,每天使用电脑上网学习的时间有限;有些学习者工作在一线,环境不便等造成网络学习盲区,难以发生真正的学习。因此,他们期望能够在工作闲暇之余、候车或等人的零碎时间,通过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利用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同时,学习者期望获取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除了专业的课程内容,他们更趋向于课程辅导资源、跟作业考试相关的资源,以及生活类的资源;资源的媒体形式也趋向多样化,可以有视频、音频、动画、文本图片,等。除此之外,他们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使用并不是掌握得非常熟练,期望移动学习平台、资源软件界面友好、易于操作,节省时间成本。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教育学习者对移动学习的兴趣与期盼。

3.3移动设备功能与学习资费受限、学习资源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