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明确管理职责,完善管理制度
在2001年省卫生厅印发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后,我院就针对医院感染管理问题,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长任委员会主任,同时建立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由科主任、科护士长、兼职监控医生和护士各1名组成。建立健全了院领导、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科室监控小组三级监控网络。
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院科两级培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考核奖惩制度等,使各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任用专职人员
任用爱岗敬业、专业知识过硬的专职人员,是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专职人员应具备如下素质。
具有扎实的工作作风: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认真按规章制度办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格把好监测、检查、反馈关,为院领导提供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可靠资料。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监测技术:专职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业中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本工作范围内技术操作要求,甚至应掌握诊断、检验、护理技术操作等相关专业知识。只有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只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成效。在实际工作中,专职人员既应具备熟练的感染病例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情况的检查能力,还应做到“会看、会想、会做”。会看: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对照上级部门制定的规范,看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看出问题的实质、关键所在。会想:有活跃、灵敏的反应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想办法、订措施、堵漏洞。会做:实施想到的,改正不足的,变想法为实践,身体力行,主动进行常规监测和随时监测,搞好协调,及时总结、汇报给院领导,反馈给科室。
具有宣传讲解意识,当好宣传员,提高全员防感染意识。专职人员要注重宣传讲解工作,经常利用各种形式给全院各科有关工作人员讲解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保证医院感染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发挥监控员的管理作用
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消毒、灭菌技术和隔离制度的落实都是通过科室每个工作人员来实现的,只有充分发挥监控员在科室的监督管理作用,才能保证医院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正确实施。监控员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每月填报一张科室感染病例报告表,医护两人都签名。对本科室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查找感染原因,提出并实施控制感染措施,发现感染苗头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上报科主任和院感专职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关系到医患人员的健康,医院感染控制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做好这项工作不只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全体医务人员甚至包括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与支持。我们试图通过调查来了解临床工作人员对感染管理工作的认知情况、管理意识和服务需求等,找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需求方向,进一步认识和计划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可开展工作项目,以针对性地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进一步服务好临床。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医院各科室医技人员,共发放调查表158份,回收调查表154份,其中有效表格152份,有效回收率96.20%。
1.2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分为5个方面:(1)对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对感染管理相关知识了解的情况;(3)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的作用调查;(4)对感染管理各种必要工作的认识情况;(5)了解临床对感染管理工作的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由我们亲自发放,采用统一解释语,调查时要求被调查者独立回答每个问题,不得相互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调查为无记名调查,因此部分被调查人员的自身信息提供不全,导致不同分类的统计数据不一。调查对象职称情况:初级职称83人,占61.94%,中级职称42人,占31.34%,高级职称9人,占6.72%。调查对象职业情况:医师36人,占31.58%,护理人员66人,占57.89%,技师5人,占4.39%,麻醉师7人,占6.14%。调查对象部门分类情况:共16个科室、7个部门的临床医技人员,共计152人。
2.2 对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情况:按照不同职称人员来看,充分认识到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初级职称人员83人,占100%,中级职称人员40人,占95.24%,高级职称人员9人,占100%,总认识率98.51%。按照不同职业,充分认识到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医师36人、护理人员66人、技师5人、麻醉师7人,合计114人,总认识率100%。按照调查对象部门分类,共16个科室、7个部门的临床医技人员,共计150人认识到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总认识率98.48%。
2.3 对感染管理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见表1。
2.4 对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的作用认同情况:见表2。
2.5 对感染管理各种工作的认同:见表3。
2.6 临床对感染管理工作的服务需求:见表4。
2.7 不同人员对医院内重点监测和管理科室的认同:见表5。
3 讨论
3.1 不同职业、不同职称、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达成了对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一致认可,绝大多数医技人员都认为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部分医技人员对各种感染管理相关知识了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前瞻性调查的认同比率在医技人员中均为最低,说明有相当比例的医技人员对感染管理工作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尽管感染管理科每日都在进行着感染管理工作的前瞻性调查,但并没有让医技人员对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感染管理工作方法形成足够的认识。其中,在不同职业中,技师的认同比率为最低,其次为临床医师;而在不同职称中,其认同比率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升高;在不同部门中,则是内科和门急诊医技人员认同比率为最低。
3.2 医院感染在医师和麻醉医师中知晓率最高,应与其工作中直接接触较多有关;在不同职称中,其认同比率也是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升高。
对《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掌握,医护人员知晓率较高,应与我院感染管理科在多次业务学习和检查中强调有关,而门急诊医技人员知晓率明显较低,知晓率较低的技师人群也主要分布在门诊,应与门诊医疗废物处理工作人员较集中,检查较少有关,值得我们注意。输液、输血反应登记报告制度直接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主要由护理人员操作和报告,因此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医师,符合其职业特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规定》知晓率恰恰与输液、输血反应登记报告制度相反,由于医师为直接使用者,因此医师、麻醉师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护理人员和技师。但ICU、门急诊的工作人员知晓率明显低于其它部门,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将是我们今后宣传教育的重点部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技师人员、中级职称、门急诊的工作人员是不同分类人群中的薄弱环节,对各种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均偏低,是今后感管工作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
3.3 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的作用总体认同率偏低:不同人群对不同网络人员的认同率有所差异,对感染管理网络员的作用,医师和技师的认同率显著低于护理人员和麻醉师,分析原因为医师和技师与各科室感染管理网络员(大部分为各科护士长)在感染管理宣教工作上直接接触较少,与感管信息员(大部分为各科科主任或直接为临床医师)接触较多;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其与感染管理网络员所具体分管的感染管理工作细节上接触较多,容易影响对其工作的满意率。
对感管信息员的作用,技师和麻醉师的认同率较低,而医护人员认同率较高;不同部门中,ICU、手术室、门急诊等部门的认同率较低,由于这几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中技师和麻醉师占据比例较多,因此部门的认同率与职业的认同率数据相吻合,其原因应与不同部门感管信息员的工作责任心、重视程度的不同有关,说明应加强这些认同率较低的部门中感管信息员的作用。
对感染管理科的作用,医师和技师的认同率较低,职称越高认同率越低,门急诊的认同率较低,说明在我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指导方向偏重于护理人员、低职称人员的工作,偏重于常规性、简单化的感管工作,对高职称人员、一定难度的感染管理工作指导较少,应与我院感染管理工作一直由护理人员担任,眼光较为狭窄有关,这也是感管科今后工作需要努力和改进的方向。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的作用总体认同率较低,说明医院感管网络的作用距医技人员的预期相差较远,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的作用。
3.4 在不同职业和不同职称中,技师职业和中级职称的医技人员对感染管理各种必要工作的意义认识情况普遍较差,这也与我们前面的调查结果相吻合,由于这两类医技人员多处于医院二线部门或岗位,对各种感染管理信息不敏感,直接接触各项感染管理工作检查的机会较一线医护人员少得多,因此调查结果再次说明技师职业和中级职称的医技人员确实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人群,他们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今后的重点人群;对感染管理知识每月业务学习的必要性、《院感简讯》编制的必要性等,医师认同较低,说明感染管理知识业务学习和《院感简讯》的影响范围较小,对医师临床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够,需要我们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不断充实自我,长远眼光,改进工作,提高感染管理工作对临床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另外,同前面调查结果一样,数据说明,在不同部门中,门急诊医技人员也是重点部门和重点人群。
调查中, 大多数的医技人员认为保洁人员的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有待进一步规范化,也与保洁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有关,需要针对这一特点进一步做好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编制《感染管理应知应会》是我们感管科的一项工作打算,希望能对医技人员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通过调查,我们坚定了决心,编制《感染管理应知应会》应该是符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的;调查中发现,只有不到一半的医技人员有兴趣纂写感染管理专业论文,但有大半的医技人员倾向于感染管理工作有必要进入医院的HIS系统这一观点,应是我科今后走向网络化管理的方向。
医技人员认为医院内应该重点监测和管理的科室基本顺序相同,依次为手术室、ICU、内镜室、口腔科、急诊室、家庭病床科,各科室也因为站在各自科室的立场上,对所在科室或接触较多的科室有一些不同意见,但总体看法基本相同。
3.5 我院部分科室人员较少:例如ICU、社区等,高级职称医技人员、技师、麻醉师参与调查人数也较少,可能导致部分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看法;但通过这次调查,还是能在数据中找出一些规律,得出一些结论,了解到我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临床需求,对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可开展工作项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计划,为今后的感染管理工作指出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唐维新.医院感染管理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记录。
三、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10%,漏报率<1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2、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并24小时上报感染办,科室做好记录。
3、按时做好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4、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确认后立即通知感染办,并做好调查和登记工作。
五、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对科室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有记录。
2、医院下发的有关院感资料齐全,科室及时组织学习。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合格。
五、抗生素应用管理
1、抗生素使用率<50%,医院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菌检率>60%。
2、抗生素联合使用有指征,有上级医生意见,联合使用合理。
3、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越级使用有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同意记录,病历明确记录。
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5、无菌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合理。
6、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六、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志清楚。
2、专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清楚,登记齐全,交接记录保存三年。
3、输血完毕后,科室保留输血袋24小时,无异常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七、人员及手卫生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时戴手套。
2、严格执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脱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执行标准预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骤正确
5、执行手消毒指征。
6、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损伤能及时处理。
八、医院感染检查考核
【关键词】生化检验;感染管理;防护处理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型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生化检验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带有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的标本,集医院内几乎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之大全,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潜在的生物传染源,因此,医院检验科的感染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医院生化检验工作中感染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管理者在思想上、制度上不重视随着医院内感染造成医院重大损失事件的时有发生,医院不断加强医院内感染的监测和管理,但往往侧重于临床一线科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防护,对检验科等医技科室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监控力度不强,检验科人员很少参与医院感染方面的学习。检验科内预防感染的措施及制度不健全,对突发事件如血液及体液的飞溅污染,个别医院检验科为节省耗材不使用真空采血管而造成离心机开盖时气溶胶扩散污染等缺乏明确的制度约束。硬件上往往检验科房屋紧张,更谈不上布局的合理,有的甚至不能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有的甚至工作区与生活区同在一个区间。
1.2检验人员在技术操作上医院感染观念淡薄多年来一直认为检验科是一个医技科室,只注重检验设备的添置和更新,忽略了与检验专业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的培训,由于检验工作的性质,许多检验人员上午忙着被动地应付工作,对医院感染不重视,为操作简便,不严格按实验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办事,忽略了自身防护与患者的保护,造成如工作时不戴口罩和帽子;不戴手套;或戴着手套接打电话;在污染区、半污染区进食、饮水、吸烟等。
1.3不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和检验科预防感染的规章制度现今医疗体制下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的因素,导致个别医院手套的限量使用,感染性医疗废物不能坚持高压灭菌,止血带不能坚持一人一带一消毒,或消毒液浓度不达标,紫外灯老化不能达到消毒效果,随着我国新型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这些现象有望得到杜绝。
2加强医院生化检验工作中的感染管理
2.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预防感染制度,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加强检验科人员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同时,认真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国家、省、市各级文件,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和检验科规章制度的学习,定期组织考试,医院成立监督检查小组,监督执行。
2.2 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对检验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教育,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在工作区严禁摆放个人物品,严禁将食物、书籍、报纸等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工作区。检验人员接触的所有标本必须全按阳性标本采取防护措施。工作时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认真执行六步洗手法。工作结束后,严格执行手消毒。建立检验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3.1 实验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1h/d,各物体表面在每天上班前和工作结束后用含氯洗涤剂擦拭消毒。做好登记,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定期检查登记是否完全,84消毒液的浓度是否合适。
3.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采血小枕上覆盖的卫生纸巾,每采血一人后换一张。无菌棉签、棉球、纱布等开启后使用时间为4h,未用完的重新消毒灭菌。
3.3 检验样本及废弃物的处理检验科的样本包括血液样本、体液样本、分泌物样本、排泄物样本等,检测样本来自于病人,多带有大量的病毒或病菌,是极其危险的传染源。应将其高压灭菌后装入黄色医用垃圾袋中,由卫生员集中回收送固定焚烧点焚烧处理,并做好登记,检验的废弃物包括试剂的外包装、试剂瓶、酶标板、加样头、细菌鉴定药敏板等,试剂的外包装按生活垃圾处理,使用完的试剂瓶根据试剂进行分类先进行酸或碱处理,然后浸泡于按要求配制的84消毒液中,浸泡30min后焚烧处理。酶标板,加样头浸泡于按要求配制的84消毒液中,浸泡30min后再由各科卫生员毁形焚烧处理,细菌室所用的棉签、一次性接种环、培养基、生化鉴定管、细菌鉴定药敏板等要进行高压灭菌后,再由各科卫生员焚烧处理。
3.4 检验设备的消毒清洗定期对微量加样器、试管架、显微镜等检验用具及计算机键盘、鼠标、电话等办公用品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水浴箱定期更换水,冰箱定期用75%的酒精擦拭内表面消毒,一般情况下一周一次。
3.5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处理为了确保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不流入社会造成医源性污染,必须先进行消毒毁形和无害化处理,有操作人员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注射器分开,针栓去掉活塞,分类浸泡于盛有按要求配制的84消毒液硬质带盖容器中,浸泡30min后,再由各科卫生员负责,进行毁形焚烧处理并做好记录,月底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定期检查核对领取与毁形的针管数量是否一致,一次性采血针、针头、玻片等使用后放到专用锐器盒中,进行焚烧处理。
3.6 检验科有条件的话最好安装LIS系统,检验报告单采用终端打印电脑打印报告单,使检验申请单和报告单分开,解决检验报告单消毒的问题。如无条件打印,则检验报告单提倡用微波炉消毒。
预防院内感染,涉及面广,其基本手段是消毒、灭菌、隔离、空气保持新鲜。护理人员每天要进行大量的技术操作,处理物品及污染物,护理病情各异的病人,与医院内感染密切相关。如不强化护理管理,严格执行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就易造成院内感染。
护士长
护士长在医院内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各种规章制度的宣传、落实、监督,要依靠护士长来执行。并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落实感染控制的各项工作。
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在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涉及每个护士。消毒、灭菌、隔离等技术均有护工承担。通过护士的操作落实到病人身上。大多数工作人员会自觉地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但有的护士则因工作忙而简化无菌操作程序。对此,必须让他们熟练掌握院内感染的知识,认识清楚院内感染的严重性及必要性。明察暗访,及时发现、纠正他们不规范的行为。特别是手术室护士,从洗手、消毒到提供各项无菌物品均要有无菌观念。这一环节必须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因为他们的缺失有时很难被发觉。
高压灭菌人员
要让高压消毒灭菌人员掌握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操作。对消毒的时间、压力大小应了如指掌,消毒器械合理放置等。对它们进行专门的培训,讲授消毒、灭菌和灭菌技术方面的知识。并有科室负责人对消毒人员的工作进行每月检查。通过考核,确保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
清洁工、陪护人员
清洁工和陪护人员在病房直接从事生活护理和保洁工作。与病人的接触十分密切,但又缺乏基本医学知识。要对他们进行医学内的感染知识的教育,否则很可能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中间媒介。比如,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合理配置,拖得用的消毒液。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生活护理,要做到保持病人的口腔卫生,身体洗擦,衣物的整洁,床上用品的清洁进,食品的适宜温度、新鲜、卫生等。护士长对以上工作均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认真抓,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
对病人的排泄物必须及时处置。如病人的痰液及时擦净,对尿床病人及时换床单。对大便失禁者,及时保持的干净干燥,并对排泄物及污染的物品,按医疗垃圾及时处理。
对高危区域的管理
高危区域是最易发生院内感染的特殊区域,如手术室、供应室、新生儿室、传染病房、口腔科、内镜室、抢救室等部门,这些部门医院内感染的几率更高。针对这些部门护理管理这一特殊区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制定控制感染的目标,预防对策与措施,经常考试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无菌技术的操作。定期对容器、手、物品表面消毒器械及无菌物品的抽查采样,进行微生物监测。查看高危器材、高危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查看高危病人的感染情况。
对气管切开的病人,内导管必须定期消毒。如有痰液及时吸干净,帮助病人翻身、拍背,保持伤口敷料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