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美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模糊性特征,阐明了模糊美的表现形式,即虚实相生、流动性和复合空间,并将这种模糊美的根源归结为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念和认知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审美具有模糊性特征,模糊性即不确定性,不是把事物和盘托出,而是使其存在于似与非似之间,是一种“离方遁圆”形式。模糊绝非含混,而是根据主观把握的情感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的取舍与安排,排除无关紧要的因素而使之变得模糊。这种处理方法,由于它的不确定性、多义性而产生了极大的思维能动作用。留有余地,发人深省,往往可使一块小天地、一个局部处理,变得隽永耐看。
空间在我国古代只是以一种无形的、不可量度的、无法触及的、宏大而连续的客观存在被感知。其范围、内容和意义的不确定性,使感知它的主体产生极大的主观联想,不能一语道破,或隐或现,知其然而又不易知其所以然。仅在人们体验了整个空间历程后方能悟出其真谛,且其理解又因人而异。审美过程同时也是创造过程,这就导致了空间艺术本身的模糊性—让丰富的生活感受见于言表之外而让人们自去领会,即寄不尽之意于言表之外。这种模糊美往往通过虚实相生、流动性和空间复合等组织方式来表现,而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念和认知方式。
一、空间模糊美的表现
1.空间的虚实相生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谈到虚实相生时说:“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处,一开而可同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可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都是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
虚实相生所产生的模糊感,主要表现在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上,“水必曲,园必隔”,“景贵乎深,不曲不深”。一些构思精妙的佳景常常隐藏起来,使游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一转身,一抬头,出乎意料地发现了柳暗花明的景色;或者从漏窗花墙中露出几分讯息而引起游赏者“满园春色”的联想。这种虚实相生的模糊感在园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隔”—《长物志》说:“凡人门处,必小委曲,忌太直。”园林空间越分隔,越有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的空间,因此大园包小园即此理(大湖包小湖,见图1。曲折的云墙是围还是引?是引,却阻隔了人们的视线,分隔了空间;是围,却引导人们寻路探幽,渐人佳境。粉墙上的花窗欲挡还是欲透?欲透,却又要遮挡;欲挡,却又用窗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也是造园的重要处理方法。佳者如拙政园之海棠坞(见图2),批把园(见图3)、颐和园的谐趣园(见图4)等,都能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如果人门便觉其是个大园,内部空旷平淡,令人望而生畏,即便人园也罕有兴致游完整个园子,所以园林不起游兴是失败的。
“曲”—古人早已指出“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计成在《园冶》中也一再强调“曲”的意韵。他说开池须“曲折有情”;叠山应“蹊径盘且长”;小屋要“数椽委曲”,驾屋要“蜿蜒于木末”,厅堂立基要“深奥曲折,通前达后”;对于廊,更是“宜曲宜长则胜”。
在园林中曲和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运用,曲直自如。就像画家讲画树,要无一笔不曲。曲桥、曲径、曲廊,本来在交通意义上,是一点到另一点而设置的。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性曲折,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离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而有些曲桥,定要九曲,不临水面,(园林桥一般要低于两岸,有凌波的意味),生硬屈曲,行桥宛若受刑,丝毫没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如上海豫园前的九曲桥.
“隐”—前人论画,很注重“隐”的意蕴,布颜图说:“山水必得隐显之势,方见趣深。”唐之契说:“能藏处多于露处,而趣味无尽矣。”张彦远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画境如此,园林意境也是如此。例如:屋后山后用高树、竹林、楼阁等穿插其间作为背景,使得房屋山林向上层层推远,可以造成景外有景的印象;在临水处架石为若干凹穴,使得水面延伸于穴内,形同水口,望之幽邃深奥,有水源不尽之意,拙政园著名的小飞虹就是采用相似的手法,在水面的尽头处架了一个廊视觉上水面似延伸至远方。
2.空间的流动性
空间艺术,有点儿类似电影镜头的时空性,它们都有流动的画面。只是观看电影,人坐在观众席上不动,而借助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的镜头移动,在银幕上映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建筑则是景物不动,通过人在建筑中的活动,产生视点移动而形成一连串的连续画面。
(1)“动”中寓静。在流动的空间中,要感受的是静谧幽深的环境。在动观的线上串上了一个个静观的点。游人必须步游廊,攀假山,穿曲洞,渡小桥,在动态中来欣赏各种景色。而在一些重点构思的风景主题之前,造园家常常设计了一些亭台轩斋,让人们驻足流连,静静地揣摩欣赏,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审美。这种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既赏景又抒情的极为自由的欣赏方式,是园林艺术动静结合的又一特色。
这种不断改变视点的运动欣赏和中国传统绘画所采用的运动透视(散点透视),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绘画为了集中表现出大自然的典型性格和本质,反映出空间无限延伸的客观存在,摒弃了模拟人眼看事物的一点透视理论,而采用随看随画的运动透视。如清明上河图,视点可任意升降移动,既可以描绘事物的立面形象,又可展示平面组合,这样就能动地缩千里于尺幅之中,在方寸之间展示千里江山。园林艺术也要凝集自然山水的精华,在小范围内再现自然之美,就要让游人尽量多地欣赏到各种不同的风景形象,所以动态的、在时间进程中的连续观赏是必不可少的。
人们沿着园中主要游览路线进行的观赏活动,实际上就是不断改变视点的一幅幅风景画的连接,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景色,领略各种山水林泉的风光,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流动中体会空间美。
(2)静中有“动”。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艺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只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如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领人们“游”,而且引领人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正是这种“望”,使人的视线有了流动的方向,即便是站在园中任何一个固定的地点,都会感受到空间的流动,视觉的通透,进而产生丰富的联想。而这种流动性的实现恰恰是空间模糊美的真实反映。
在园林中处处都可见漏窗、曲桥、长廊、亭台轩阁,它们是建筑的一部分,同时也参与到空间流动性的组织中来,它们的存在,将传统空间的模糊性推向了更深更微妙的境地。
窗子在丰富空间、引导视线的流动性上是很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大教堂也有窗子(见图8),但那些镶嵌着彩色玻璃的窗子,不是为了使人接触外面的自然界,而是为了渲染教堂内部的神秘气氛。中国园林建筑的窗子(见图9-11)则是为了接触外面的世界。中国传统的建筑空间就是巧妙地运用门窗空洞和漏窗,打破墙围合出的封闭局促的格局,变封闭空间为渗透空间,增强了室内和室外的联系,把绝对的室内和室外空间变成了虚实相生的空间。
中国园林中多处设置“影壁”,不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其带动空间的流动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它可以是一个屏风、一块石头,一堵墙。苏州狮子林一进腰门便是一座假山为屏(见图12),留园则是一个石头屏风(见图13)。即使像残粒园那样的小园,在人园洞门处,也以峰石半露。这就是所谓的“景愈藏,景界愈大”。一个屏障,既隔断了空间,又联通了空间,给人们更多想象的余地,暗示人们前方难以揣测的空间变化,也在引领着人们的脚步。
除此以外,还有层层进深的庭院、高大的牌坊、蜿蜒曲折的廊子、镂空的门,等等。无一不把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中的流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3.复合空间
复合空间指的是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复合,即“亦内亦外”的中介空间。从这个角度讲,复合空间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模糊空间。在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这种空间处理的方法以徽州素有中国民间故宫之称的“承志堂”为例。这是一个富商大宅,其内部空间以串联的方式展开,蔚为壮观。
将其内部封闭空间(如卧室)、墙体等涂黑,厅堂向阳一面完全开敞与天井之间无一墙一柱间隔,此处的空间表现出半室外半室内的特性,空间实体性降低,在空间封闭性示意图中显灰色,天井由于没有屋盖而呈白色。最后得出这个院落的空间封闭性示意图。这一居住建筑的内部主空间—厅堂就是模糊空间,居住生活中大部分活动如会客、宴席、家人交流等均在此进行。将空间封闭性示意图中的封闭空间去除,只留下代表模糊空间的灰色图块,从而得出模糊空间分布图示(见图16),其中可以看到内部模糊空间以天井及庭园为中心展开。众所周知,居住建筑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其私密性,然而从对“承志堂”的分析中发现其主空间本身却是半室外的复合空间。设计者的目的如此鲜明,其对模糊空间灵活而务实的态度得以体现出来:模糊空间以天井及庭园为中心展开,天井在此的作用就是创造一个私密的室外环境,而天井的高墙确保了居家的要求。在天井内,自然的要素如风、雨和阳光等被引人到了日常生活中,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空间认知与模糊美
这种模糊美得以表达并被感知,追根溯源,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一条贯穿始终的“根”,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的中国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即强调人自身的内在修养,并以此达到与天地相合,从而实现人的内在价值,显示人自身的意义,正如成中英所言“自然被内定为人的存在,而人被认定是内在于自然的存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基础上发挥浪漫情调,使无生命的建筑具有生命的情调。
1.空间观念中的模糊美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建筑空间的理解在精神境界上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是站在固定的地点,以固定角度透视深空,其视线失落于无穷。其对这无穷的空间的态度是追寻的、冒险的、控制的、探索的。中国人对于这无尽空间的态度则是如古诗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人生在世,如泛扁舟,俯仰天地,容于中流,极目悠远。其空间意识的象征不是埃及的直线角道,不是希腊的立体雕像,也不是近代欧洲人的无穷空间,而是迂回曲折,遥望着一个目标(道)。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其意趣不是一去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说:“行到无穷处,坐看云起时。”中国人不是向无边空间作无限制的追求,而是“留得无边在”,低徊之,玩味之,点化成音乐。
2.空间联想中的模糊美
清代邹一佳在《小山华普》中说:“一卷如涵万壑,寻尺势若千寻”。在绘画中,画山石,要概括高山大川的形象,使欣赏者如临其境。园林中的叠石堆山亦然。我国古代园林中的假山,多堆叠于庭院之中,以限制视点的距离。同时即使是一块山石,其体型也以能引起名山大川的联想,或为崇山峻岭的缩影为上品。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的大观园中有一景:刚走进门时,“忽然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色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其中描写大观园山石的处理手法,首先是限定了视点位置,加强了假山插天的高度感染;其次是山石旁没有配植高大的树木,只是点缀了草本植物。如果在假山旁边配植大树,就会在尺度上把山石比小了,那样就会破坏联想,游人也就不会对一块大的山石引起名山大川的联想。
1.完善的功能当代博物馆建筑功能完善,是一个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休闲、办公等于一体的场所,各区域都针对各自不同的用途,经过精妙的设计,发挥着各自强大的功能。在藏品区域重点考虑安全、温湿度等问题,针对藏品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通道,满足藏品出入库和布展的需要。宣传区既要注意宣传内容的导向功能,又要考虑宣传对象的复杂性,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休闲区是当代博物馆建筑的重要功能区域,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休息需要而设置的,要充分考虑博物馆的规模和人们的实际需要,注意与展区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影响参观者。独特的建筑寓意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其他建筑有着较大的区别,体现出独特的美,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地域、人文、历史等特征,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当代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风格迥异,但又能从实际需要出发,与周围建筑和谐统一,使建筑功能与实际需要完美结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不同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目的和背景不同,导致建筑寓意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寓意能让参观者记忆深刻。
2.科学合理的采光博物馆的展品是通过视觉传递给广大参观者。因此,当代博物馆建筑特别注意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采光照明,合理的采光能提高展览效果和观众的视觉效果。目前博物馆的采光主要有自然光、人工照明、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三种方式,充分运用自然光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任务,自然光既能更好的发挥光的作用,又能让展品得到有效的保护。当代博物馆大都采用透明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相结合的顶棚设计方式,充分地利用自然光并配以先进的照明设施,让展厅光线充足,使参观者的心情愉悦。CENTURY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博物馆藏品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适应发展的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需要不断增强,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也要不断增加和完善,这就为博物馆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博物馆的各项服务,是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的方向。因此,当代博物馆设计建设时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更新服务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当代博物馆建筑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当代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功能
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表达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当代博物馆建筑包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处处体现出博物馆展览的主题内容,博物馆建筑成为展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要与展览之间进行完美的融合。随着美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建筑能利用自身特征充分体现展览的文化内涵和理念,注重建筑空间带给参观者的体验,利用博物馆建筑无声的语言,将真实的感受通过视觉传达给了参观者,使参观者的精神和心灵受到强大震撼。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提升博物馆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不断提高,当代博物馆的功能也不断完善,从过去单一的展览、陈列、研究基本功能向教育宣传、休闲娱乐的服务性方向发展。博物馆已不仅仅是人们参观学习的地方,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其他机构连成整体,增加了一些娱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成为了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和服务设施的综合体。当代博物馆建筑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当代博物馆建筑作为建筑领域的代表作,具有独特的造型、迥异的风格及完善的功能,体现出较高的建筑的水平,并能与所在城市的建筑和谐呼应,成为城市建筑美景,呈现出强大的美学效应。随着博物馆建筑造型和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博物馆建筑成为一个城市标志性建筑,以独特的美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带动旅游业,促进城市的发展。
三、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现状分析
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盲目追求大型化当代博物馆建筑规模的盲目大型化,导致了博物馆建筑造价及日常维护费用增加,使博物馆的投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博物馆的正常运行。博物馆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需要与城市的文化环境相融合,大型化的博物馆建筑难以与城市文脉融合,容易出现二者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效果。当代博物馆建筑风格单一,忽视功能要求博物馆完善的功能是博物馆建筑的直接目的。当代一些博物馆建筑的风格单一,大都是西方古典式的复古主义风格,片面的追求符号式或直接模仿某建筑,忽视了所在城市的环境因素,没有充分考虑博物馆使用功能的需求,这样就造成博物馆建筑造型与功能相脱节,博物馆建筑风格与环境因素不协调,博物馆建筑布局与博物馆的陈列要求不符等诸多问题。当代博物馆建筑忽视参观者的活动博物馆建筑主要用途是为广大观众参观提供公共场所。参观者是博物馆建筑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当代博物馆建筑要把建筑本身功能和广大参观者的需求有机结合。但是当代博物馆建筑过分关注陈列展品的设置,而忽视考虑参观者的主体因素,常常把参观者严格限制在一个规定的空间区域,忽视了参观者的活动。
四、基于美学视角下的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势
1.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方向随着人们素质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当代博物馆建筑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这就要求博物馆建筑改变传统的风格与造型,不断提升美学水平。在新美学观念的引领下,当代博物馆建筑运用新的美学思想和手法,在保证满足完善的功能前提下,合理采用新美学观念进行创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博物馆建筑的美学水平和艺术品位,使博物馆建筑与展示内容更加融合协调,符合当代博物馆建筑新的美学发展方向。
2.当代博物馆建筑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具有美感,就必须符合大众审美观念,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人对美的需求,体现出博物馆建筑的美学价值。当代博物馆建筑要努力符合不同人群的审美要求,实现与当代大众审美观念的有机结合。同时,当代博物馆建筑应顺应美学发展潮流,努力塑造成为公众乐于主动参与,可以实现公众全方位提高与完善的公共活动场所。参观者去博物馆不仅能探寻到历史文明的印迹,欣赏到博物馆建筑美,更重要的是能享受到一种新的美学体验和交流的乐趣。
农业电视传媒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现有发展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距离国家政府的要求和满足广大农村受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1从节目供给环节来看,农业电视节目总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受众需求。
从纵向来看,尽管农业电视节日已经取得一定发展,但就整个电视事业的整体飞速发展横向比较,农业电视显然大大滞后。对农专业电视频道和农业电视节目在整个电视格局中只占据极小一部分。在全国现已上星的41家卫星电视台近60套节目中,只有中央电视台第7套这个惟一面向全国的半农业频道。在中央电视台400多个栏目、日播出近270小时的节目中,对农节目栏目总数不到10个栏目,日播出时间不到5小时,播出量对应着的是占中国人口70%的农村市场,资源的匮乏是显而易见的。另外,我国各类电视台的频道总数已经超过3000多个,但是农业电视频道尚不足10家,各省级电视台开办的农业电视节目只有20余个,个别省市甚至没有相应节目。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调查,在对农专业电视频道中,对农节目所占比例最高40%,最低仅9%。可见在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设置及内容城市化、泛娱乐化、去农村化现象严重,对农服务类节目少,离农村群众对广播电视需求差距很大。
2从节目传播环节来看,农业电视节目传播渠道急待拓宽。
长期以来,农村广播电视收入低,投入少,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薄弱,发射台、转播台设备陈旧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农村普遍采用模拟无线的电视覆盖方式,传送的节目套数有限,而且容易受发射功率、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电视信号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收视效果。许多地方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的开机时间不足,发射功率不足,无法满时间、满功率转播中央台和省级台的节目,农户只能在每天某一段时间里能够收到电视信号。目前央视七套的入户率不足10%,而且多通过有线覆盖。据调查,绝大部分地区农户只能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到2套-3套、不超过5套的电视节目。仅有的几家专业对农频道,对农节目少之又少,而少量的对农节目由于覆盖问题农民很难收到。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原在省级卫视频道播出的农业电视节目改在地面频道播出,受有线电视网络限制,一些地区接收不到,这更限制了农业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如原在吉林电视台卫视频道和乡村频道同时播出的农业电视节目《乡村四季》自2009年开始,仅在乡村频道播出,由于乡村频道覆盖问题,导致部分观众流失,节目社会影响力和收视数据下降。
3从节目生产环节来看,部分农业电视节目选题内容狭隘、定位失衡,编排不当。
一些农业电视节目的主创人员固守“传者本位”传统观念,缺乏对“三农”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农村受众的深入了解。在进行选题策划、组织拍摄过程中,思路狭隘,想法单一,或者板起面孔说教,生硬灌输;或者过分关注生产问题,对于农民的“生活”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缺乏关注。即便是农业技术类节目,也不够深入浅出,农民难以理解接受。此外,节目样态陈旧,拍摄制作单一,难以吸引受众注意。曾有多位学者组织过农业电视节目观众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发现广大农村中喜欢看电视的农民常常觉得电视节目和他们比较疏远,许多节目实用性不强、指导性不力、针对性不够。在整个调查中发现,农村和城市因生活习惯不同,收视习惯也相应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城市观众一般要求主打新闻节目放在晚7点左右,而农村受众60%以上要求主打节目放在20:00点以后,因为这时农民才刚刚回家吃晚饭。由于生活作息习惯不同,对农节目也应有别于一般都市节目。
4从管理机制来看,农业电视节目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支农惠农政策,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例如旨在解决农村地区接收广播电视信号难的“村村通”工程,但仅就媒介现状而言,绝大多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在电视台内并未享受到优惠政策,仍按照商业电视的模式来运转、经营和接受上级部门的评价。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农业电视是一种“公共性”较高的准公共文化产品——九亿农民目前还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应当由政府进行扶持,而对农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数量如何,不仅与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有关系,而且与国家稳定直接相关。如果将农业电视作为准公共产品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就可按照国家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对“三农”多予少取的方针,要求中央及地方各级电视台开办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并加强资金和政策扶持,引导各种电视媒体资源流向“三农”服务领域。
在电视媒体内部的各种考评机制和执行的考评标准中,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没有享受到特殊优惠政策,被迫与都市频道、影视频道以及娱乐节目同台竞技,争夺受众。而且,在现有的以收视率、市场份额为核心的节目评价体系中,收视数据样本的选择大多都集中在城市各类观众群体中。由于多种原因,农村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评价很难在现有的各种收视数据调查中真实反映出来。作为以农村观众为主体受众的对象性电视频道和电视栏目,在面临以数据为排名主要依据的竞争排序中,无疑处于“话语权丧失”的尴尬境地。时刻面临“末位淘汰”的威胁。在现行的收视调查规则下,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大多排名靠后,直接影响合内经费的划拨。更对广告创收带来巨大影响。有实力的广告主紧盯收视排名,把广告经费大量投放在排名在前的电视频道和栏目。涉农广告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也给广告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很少有广告公司专门经营涉农广告。广告创收的困难直接影响到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日常节目生产运营。影响到频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目前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仅靠频道对农节目创收的部分,大约只占频道创收总额的1/8,尽管经营创收困难,但缴台里的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高达60%。这就迫使他们将创收的目光投向其他预期有良好收视的非农节目,在黄金时段,农村节目也让位给了能拉动收视率的电视剧等娱乐节目。
二
在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电视传媒肩负着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历史任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发挥现代传媒优势,推进这一历史进程成为电视传媒人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农业电视传媒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首先,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界定包括电视在内的农业传媒的公共服务属性,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
近年来,按照“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营”和“制播分离”的原则,我国电视传媒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节目资源进行市场化、社会化的定位和开发,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改革后仍然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管理部门对电视传媒的经营性产品和公共服务类产品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准确界定。国家尚未对频率、频道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在管办不分、所有权与使用权合一以及“财政差额拨款”的体制下,缺乏对频率、频道栏目性质的科学界定和分类依据,因而,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电视台难以避免的行为准则,其结果是导致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此类带有明显公共服务属性的频道和节目处境尴尬,甚至是举步维艰。因此,把农业传媒定位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国家投入资金运营,由本级政府财政纳入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要求对本行政辖区无偿解决农业电视频道落地和覆盖问题。同时,在对其进行考评时。应根据农村受众实际。建立单独的考评标准,对频道和节目进行独立评价,建立绩效奖惩机制。这样使从业人员能够摆脱后顾之忧。专心从事农业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例如安徽省在2002年。为了改变农民收看农业电视节目困难的现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七套农业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的试点以提高央视七套农业节目的覆盖率,并用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收视。13个试点县农业节目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提高到了80%以上。“农业节目进村入户”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据统计,在试点县,每年就有9,200多条七套农业节目的信息被广大农民所采取,产生了可喜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试点县的收视表明,七套农业节目落地后,有70%~80%的农户收看。其中40%~50%的农户是经常收看,有的农户常年坚持记收视笔记。农村出现了看着电视种田,跟着七套赚钱的新观念、新景观。农业节目进村入户让农民踏上了信息致富的早班车。
其次,在节目传播环节,要加强传播渠道和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落实“村村通”。
传播渠道畅通,传播基础设施完备,保证农民能看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是农业电视节目成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等旨在加强电视覆盖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尽管进展顺利,但是完成难度仍然很大。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覆盖或者自己架天线接收。行业主管部门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覆盖盲区要采用村村通补点,通过卫星接收、小功率转发、小片网分配等方式,数台卫星接收机集中接收信号后,再通过多道小功率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将接收机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无线发射,用户采用开路方式接收。电视与调频广播两套发射天线可共杆架设。这样,对于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复杂、难以架设线缆而又适合采用卫星接收无线转发的地区,可以妥善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电视传播、在全国开办第一个专业农业电视频道——吉视乡村频道的吉林省广电局最近又有新举措,采取微波传送等措施,达到有线传输与无线传送混合覆盖,使吉视乡村频道的节目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吉林全省覆盖率。这一有远见的举措无疑值得借鉴。
再次,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环节上,找准定位,精心编排;在节目选题内容上要拓宽思路,转换视角,贴近生活;在节目形式方面。要形式新颖,寓教于乐。
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必须紧扣定位,突出“农”字特色,做对象性特征明显的专业化节目,通过在对农村受众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电视节目和电视剧进行合乎农村受众收视习惯的精心编排,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电视频道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农业电视节目应该具有强烈的“农味”,要在准确定位观众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观众的参与、节目的长度、观众的收视习惯与作息时间也要准确把握,合理安排,精心设置。把受众关心的乡村气息浓重的节目进行现代化的包装,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农业、为了农村、为了农民。农业电视节目要强化服务功能,贴近农民生活,服务农村产业,使得电视传媒的文化内容。或给农民以充分的电视话语表达权,或在节目中融入农民的情感,使电视节目既能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又能体现电视媒体对农民的关注。
为适应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需要农业电视传媒采取全新的报道视角,展现全新的报道内容。有学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提出的观点颇有见地:首先要从生产视角拓展到生活视角,要广泛报道农民的衣食住行,展现农民的喜怒哀乐,探究农民的内心世界;其次要从经济视角延伸到社会视角。真实再现农民的生存状态。真情讲述农民的生活故事,增强报道的服务意识;再次要从精英视角转换为平民视角,以普通平民作为报道主体,全面展示普通农民的全景图象。
农业电视节目要想增强吸引力,就必须在节目形式上多下功夫。要采用更加新颖的表达方式。主持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亲和力和口语化表达方式,多走出演播室,亲临现场感受乡村的变化,与农民朋友直接对话,让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既反映了农民的呼声,又拉近了电视与农民朋友的距离。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自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新闻立台的办台理念,致力推进新闻的改革与创新,力争提升公信力,锻造权威性,掌握话语权,努力构建海西传媒旗舰,打造海西、海峡最具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体。目前,已经搭建了较为成熟的新闻构架:首先是强化新闻中心的报道力量,成立屏山记者站,将原新闻综合广播的时政记者划归屏山记者站。其次是增设新闻评论部,专门制作新闻深度报道栏目。第三是继续办好新闻频道。第四是开设多档对台对外新闻栏目,如《海峡新干线》《看东岸》等,逐步完善新闻节目类型。经过五年来的改革与发展,集团打造了由新闻资讯、新闻专题、新闻评论、新闻访谈、新闻调查、新闻直播等较为完备的新闻种类,形成了多档新闻节目精品和新闻品牌,凸显了海峡特色和权威性,有效提升了广电传媒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的能力。
新闻产品
正面宣传是新闻舆论引导的主要方式,但是,正面宣传难做。破解“正面宣传难”,就要把“新闻宣传品”转变为“新闻产品”,①使正面宣传成为受众喜欢、“适销对路”的品牌产品。因此,正面宣传要更看重受众市场,更深入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习惯,从而改进传播的方式方法。与“新闻宣传品”不同,“新闻产品”的核心意义是从受众的角度来制播新闻节目,将党的政策、理念与百姓的需求相结合来进行传播。
我们破解“正面宣传难”的做法是:确立从民生看国计、以细节见理念的方针,通过大型活动,坚持从百姓生活变化和切身体会出发阐释党和政府的意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海西战略的宣传。海西战略是福建省根据发展实际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从2004年正式开始实施。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西战略经过五年的发展终于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接到加大海西战略新闻报道任务后,集团对如何宣传报道好海西战略进行深入研讨。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更多的受众,更大层面的人士了解、支持海西战略,不能仅仅是在常态新闻中加大正面宣传,也不能条条框框式进行解释。这样的政策宣传起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决定通过栏目、节目数量的增加以及节目质量的改进,开展大型主题性报道,扩大新闻宣传的覆盖面,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提高海西战略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2005年开始,集团相继推出了120集大型系列报道《海峡西岸正春风》《海峡西岸乘春风》,两岸电视媒体同步现场直播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海峡西岸行》《海峡东岸行》、空中地面双线展示的航拍节目《飞越海西》等等。
鲜活
要使典型宣传鲜活、可信,必须落实“三贴近”。以“社会的普通成员”为基点,以“真实鲜活感人、可信可亲可学”为标准,注重细节,还原本色。这几年来,集团从这个基点出发,推出了许多典型宣传。其中,反映“抢险救援勇士”郑忠华英雄事迹的电视专题片《青春无悔》,“海峡西岸群英谱”人物推选及电视展播活动是比较突出的两次典型宣传。郑忠华是一名消防战士,在抢险救援中落水牺牲。在树立这个英雄典型的宣传中,我们确立了“立体宣传、突出细节、还原本色”的报道原则。立体宣传就是通过结合抢险救援的新闻报道,以消息的形式,报道郑忠华参与救援的事迹,重点突出其奋不顾身抢救落水群众的镜头;突出细节就是通过访谈、走访,以通讯的形式,报道郑忠华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品质;还原本色就是通过制作系列专题节目《青春无悔》,全景式表现郑忠华的工作、生活、学习的环境以及他成长为英雄的一种必然。
“海峡西岸群英谱”是群体式的典型宣传。2006年,由福建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集团联合举办“海峡西岸群英谱”人物推选及电视展播活动。三家主办单位初选了为海西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30位典型基层先进人物,在电视主频道黄金时段的新闻名专栏《新闻启示录》进行了历时半年的展播。在“海峡西岸群英谱”人物推选及电视展播活动中,记者编辑深入基层,真实记录模范人物的工作生活状态,跟踪采拍模范人物身上最闪光的细节,并对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涵进行精心提炼,进行情景式采访,现场感强烈;后期制作中,取消了常规的演播厅播报,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典型人物“动漫”开场,让节目形式更加轻松活泼。展播节目可看性强,塑造出一批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内涵,形象真实、感人、丰满的海西英雄群像,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影响力。
建设性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职能。如何使舆论监督做到建设性舆论监督,而不流于表面?笔者认为,广电媒体的舆论监督一要定位清晰,二要完善审查制度,三要建立反馈机制,四要联合各方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做到帮忙不添乱。
首先是定位清晰。集团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是“帮忙不添乱,与人为善,着眼整改”。监督着眼于“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上级已经作出决策而地方或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的事”。力求从选题策划阶段开始就确定舆论监督节目的建设性,避免说情阻挠。
其次是完善审查制度。为了对被监督对象负责,做到正确监督、建设性监督,集团完善了选题、审查、播出的各个环节,杜绝监督的随意性。即选题――原则上由所在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审定,遇到敏感话题或把握不准的选题,应逐级上报集团舆论监督领导小组。如遇突发事件,可以先期进行拍摄采访,然后补报手续。审查――舆论监督节目应严格按照三级审查制度执行,对敏感话题或题材重大的选题,必须经过集团分管领导和董事长审查,一些涉及敏感性的舆论监督节目,还要请省有关部门或领导把关。否决――舆论监督难免会遇到有人说情,给节目播出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舆论监督的否决权归集团编委会和集团领导。使舆论监督节目制作从选题、拍摄到审查、播出等环节均有正式文件规定,按科学、严谨的程序进行,避免了舆论监督节目摄制播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第三是建立反馈机制。集团建立了舆论监督的反馈与解决机制。以《监督网》为例,播出的节目绝大部分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反馈,节目所反映和探讨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且没有一期节目因为失实或偏颇受到投诉或非议。例如有一次《监督网》栏目组根据群众举报,对福建省诏安县路政部门在反超载行动中以罚代管,违规放行超载车辆并存在乱收费不给票据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省交通厅党组闻讯后高度重视,分管副厅长和路政处负责人先后调阅记者的录相资料,之后迅速派出了由路政处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同志参加的联合调查组,按记者提供的线索,逐一明查暗访,对违规现象迅速纠正并对相关负责人作出处理。栏目组跟随调查组进行了再次采访,然后将两次采访资料镜头汇编成题为《如此反超载》的节目播出,对维护运输市场正常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是联合各方力量。集团所属经济生活频道与福建省政府纠风办、省效能办合作,于2010年元旦首开“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这是全国首家省级电视媒体推出的“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节目由《热线777》的《纠风・效能之窗》制作,它依托全省统一短信平台“10639777”,省政府纠风办、省效能办定期安排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进入直播间,通过短信平台和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投诉。下线后,节目组将根据各上线部门的承诺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报道。这条便民、惠民、利民的热线开通,开创了全国在省级电视媒体报道“政风行风热线”的先河,也开辟了一个政府、媒体、民众之间全新的互动模式。直播节目自2010年1月1日开通以来,接到的短信和热线电话总量达数万个。
活动、拓展
拓展广播电视的节目外延,以节目资源和品牌为立足点,跳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本身,通过大型活动,扩大传播影响力,拉近媒体和受众的距离,提升舆论引导的规模。特别是民生新闻,常态报道侧重于张家长、李家短。如何提升新闻品质,提高频道和新闻节目的公益性?结合新闻事件,开展线下公益活动是一种有益的形式。
例如,2010年7月,都市广播联合其他单位,发起为寒门学子募捐的“绿丝带”爱心助学活动。7月26日―31日,活动在福州市区的各个捐助点现场举行,由都市广播主持人现场主持,都市广播每天9点―12点现场直播,报道活动现场的感人情况,感召了许多收听广播的爱心人士前往捐助点献爱心。特别是31日,12名参加高考并被录取的学子被多位爱心人士认捐,一次性解决了他们四年的学费。有一个九岁的小朋友独自一人打车到现场捐助积攒了半年的零花钱;一位当天八十大寿的老爷爷自己无法前来,要孙子代他到现场捐款,领回绿丝带作为他的生日礼物;一名从香港回福州的爱心人士,从机场坐车听到了都市广播的现场直播,感动得掉眼泪,当即要求她弟弟前往认捐寒门学子,并捐款两万元。还有很多人都是听到现场直播后赶来的,他们在捐出爱心的同时,也感谢都市广播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
(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关键词:建筑设计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人类的创新文化中,建筑设计与审美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建筑设计、审美以及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融合。个国文化在世界经济的影响下渐渐出现融合的趋势,建筑行业在这种状况下也受到一定影响,建筑设计不断改革和创新,审美标准成为建筑设计改进的关键性因素,而这些改革和创新都跟文化息息相关。本文将建筑设计与审美同文化相比较,对彼此的差异和融合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一、建筑设计与审美的相关解释
建筑从产生一直到现在,在技术、材料、形式和功能等多种方面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演变,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标准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也不断提高和丰富。到底何谓建筑设计和审美的呢?以下给出了相关解释:
1、 建筑设计
不是所有的建筑设计都是为了人们的生活需要服务。不同的地理条件与环境变意味着人们对于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是不同的,不同的地区,建筑形式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便是世界各地的建筑物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南方建筑以防潮隔雨为主要考虑因素,而北方的建筑却以防寒保暖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发展,施工技术已经大大地改进,建筑设计受到地域、天气的限制大大减小,而且完全能够满足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居住和生活的需要。相对的,人们开始重视建筑物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2、 建筑审美
审美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建筑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建筑要呈现在公众面前,人们对建筑审美标准非常重视,尤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如今,对审美要求更加丰富。同种功能的建筑可以采用多种设计,每种设计都渗透了设计师对建筑审美的诠释。如今建筑物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样的趋势正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都有其不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因此也会产生阶级性的审美冲突。建筑物的审美标准取决于当地人文文化,不同的生活习俗以及不同的自然条件会造就不同形式的建筑物出现,而不同形式的建筑物也在向人们传递着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及文化底蕴。
二、建筑设计与审美中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建筑无不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而文化又对建筑设计和审美活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既有差异存在有紧紧的融合在一起。建筑设计与生命同文化相互促进的关系,决定了文化的发展和品位的提高时促进建设设计与审美标准的关键因素。
1、 建筑的设计与审美是文化的创新形式
建筑的设计与审美是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活动。人们对于环境地改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建筑设计与审美是人们在对自然界认识以及自身主观需要的状况下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活动,同样也是一种文化创新形式。人们在改造建筑物的功能之外,同时也加入了人类的文化成果,为建筑物注入新的活力与重要价值。
南方防治虫害、通风透气的吊脚楼以及广州的通风透气、有益于防潮骑楼无不体现了建筑的功能性。这是根据气候、地理环境特点而造就的。这实际也是人类对居住环境进行改造的创新活动,在实践中总结出改造方法,将实用性与艺术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建筑物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
2、 建筑物设计与审美中的文化差异与矛盾
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建筑的设计与审美体现了同一阶段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情况,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外在体现。两者具有一定的历史具体性,其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不同民族在自身居住的地域里经历不同的发展历史,从而他们的精神文化成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便决定了建筑设计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其建筑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其审美也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特点。当区域文化遇到外来文化的侵袭时,会产生封闭和排斥心理,便产生了审美上的差异和矛盾。文化上的差异同样也会造成建筑设计的差异。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审美观念和标准,更说明了审美活动的具体历史性。
3、 建筑设计与审美的文化融合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民族文化遗迹审美活动具有共同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相交错发展、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从而使得建筑设计与审美呈现文化交融的趋势。建筑的设计与审美是在各种不同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的知识体系上体现的,而这些学科的进步,是在相互交往、借鉴的过程中实现的。
印度佛塔在印度文化的基础长产生,我国的佛教文化有起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由于佛教文化的共同性,使得我国的佛教建筑承袭 了印度佛塔的建筑的特点,然而由于我国本身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区域地理条件的影响,两者的设计又不尽相同。中国在采用印度佛塔的设计特点的同时又坚持了中华民族建筑的审美标准,并与审美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实现了印度佛塔建筑设计与审美的中国化。
不同地区建筑设计与审美活动与该地区的特殊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相适应。在建筑设计与审美同具体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尊重自然环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筑设计与审美活动中的共性和目标。不同国家区域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协作,不断推动和谐目标的实现。
三、文化创新对建筑创新的推动作用
建筑的设计与审美是文化的创新活动形式,其中的文化存在差异当又与之融合,而文化的变化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的演变进程。文化中的一切有积极作用的创新活动对建筑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文化创新与建筑设计创新密切相关
文化创新与建筑设计的创新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文化创新带动建筑设计创新,相反建筑设计的创新业可以丰富文化的内容。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与建筑设计创新步调几乎一致,两者在改革开放之后,几乎同步协调发展。而我国古代的建筑物都是按照等级贵贱来来进行设计的与当时的文化状况相适应,但也限制了文化创新活动的展开,而这种建筑设计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与文化氛围的基础上产生的。
2、 文化创新与建筑审美密切相关
建筑中的造型、色彩、材料以及装饰等是建筑审美不可缺少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创新与运用又离不开文化创新对其的推动作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把握建筑审美的标准无疑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文化的创新与建筑审美的创新相互促进,彼此砥砺,建筑审美的创新离不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离不开文化的创新活动,建筑审美抛弃旧的审美观念与规范,积极吸取新的审美特质,有利于建立新的建筑审美文化体系,推动文化创新活动的发展进程。
总结:建筑设计本身体现出来的文化思想观念,同样也是一种审美价值的体现,是不同的社会团体审美标准的具象表达。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活动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建筑的实用性,具备最基本的条件,更应该考虑到建筑的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风情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尤其是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只有做到建筑的客观方面与人们对于审美标准的主观追求的有机结合,才能造就更多更好地建筑,同时也会满足文化的要求,符合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盛忠谊. 论建筑设计与审美中的文化机制[J]. 装饰, 2010,(04)
[2] 吕怀谱. 建筑设计与审美中的文化机制探析[J]. 民营科技,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