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商管理描述

工商管理描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商管理描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商管理描述

工商管理描述范文第1篇

工商管理是本科高等院校中十分常见的专业课程之一,属于经济商科范畴,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们常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属于探究式教学的一种,具有较强的可讨论性与开发性,经实践证明其教学效果较优。本文从工商管理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入手展开分析,以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为基础,着重探讨其教学策略,希望与广大教师、学者共同分享、探讨。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本科院校;工商管理

案例教学法源于西方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由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教学实例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反响。工商管理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主要以经济案例为主要内容,通过事件的提取与组织、问题的提炼和优化以及案例活动的开展、案例分析报告的分享等使学生从实际事件中获得知识的巩固与内化[1-2]。案例教学法于工商管理课程具有积极意义,学生在管理知识的学习基础上通过案例实现应用教学的成效,符合现代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1.案例教学法于本科工商管理课程的重要性分析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针对已有的事件、过程进行剖析,并由其中汲取具有参考价值的教学精髓。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思维的发散、逻辑的延伸,来完成对同一案例的不同角度审视,或可在问题的原有解决基础上提出新的应对方案,由此完成一套整体的创新解析过程。因此,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巧妙利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提升具有重要教学价值。

1.2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案例教学的特点在于其实践性与多面性,但如何使学生能够由案例表面现象上升到理论高度,还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需通过利用自身经验及认识,向学生传达同一案例下可能引申出的不同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也将得到的一定培养与积累,对于个人进步也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1.3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其教学资源提取于实际情况,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指导意义。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在就业适应能力上往往弱于拥有实践经验的求职者,而通过接受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到部分企业在实际情况下的应对框架,或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总结出相关的参考条件,从而促进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提升[3-4]。

2.如何在本科工商管理课程中有效应用

案例教学法从上文论述中可知,在本科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日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1案例的选择。工商管理课程的案例选择既要符合教学的规律以及要求,同时考虑到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影响,选用符合时展以及经济实际的最新案例。首先,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加强教学目的的影响力,在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基础上进行案例筛选,避免案例超出学生能力范畴;其次,案例应具有教学意义,除了简单的量化解答外,还应可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展其创新能力;另外,案例应充分结合教材的理论知识,既不能离开实际空谈理论,也不能离开理论蛮干。总而言之,案例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符合教材、符合实际。

2.2案例的描述与引导。在呈现案例后,通常进入描述与引导环节;其中,描述指对案例的阅读、理解、分析以及总结,引导指教师以教学规律为基础,通过语言、活动、规则等使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则开展学习活动。在描述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应保证案例本身语言与表达的合理性,既要符合实际,也要符合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在阅读案例材料时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且具有代表性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其案例分析的涉猎水平;其次,教师可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初次阅读案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案例描述,可遵循一定的问题与格式。

2.3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作为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如何提高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质量,已经成为决定案例教学成效的一大因素。因此,在引导学生的进行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首先,教师可针对案例中的关键点进行问题设置,问题除应紧扣案例核心外,还应进行适当的延伸,以供学生自行探索不同的解决方向;其次,在学生表达自身观点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将其向相对独立的方向引导,避免形成思维上的局限性;再次,在引导学生朝案例主要结论思考的同时,应保护学生散发型及创新性思维;另外,教师可针对分析过程中的几种主要观点方向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明确思路,摸清方向。

2.4案例报告的撰写与分析。案例报告是案例教学法的末尾阶段,也是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时期。在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在案例开始前就注意提醒学生充分考虑案例报告的要求开展学习的组织活动,使其一切活动都具有基本的目的与计划性。在撰写案例报告时,注意规范学生的报告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创新平台,以不至于走入教学桎梏的误区。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案例中得到理论知识的应用机会,不仅对学生课本上所学的基本知识的巩固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其实践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杰.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5(07):64-65.

[2]齐鑫,张晓梅.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5(07):91-93.

[3]李传裕.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173-174.

工商管理描述范文第2篇

1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授予工商管理、信息技术科学、应用组织技术等学士学位。其中工商管理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家族企业创业、金融、金融理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市场学、运作与供应链管理、组织领导与管理、销售等专业。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共修课程包括工商管理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职业发展、专业沟通等课程。各专业还有各自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市场学专业为例,市场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顾客行为和关系营销、市场研究与数据库管理、营销分析与决策等共计12学分的课程,然后从模块一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再从模块一和模块二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其中模块一包括国际营销、网络营销、营销沟通原理、企业营销、实习、销售。模块二包括供应链管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广告战略、直接营销、销售渠道管理、国际采购物流与运输、高级营销分析、产品价格管理、专题、购买与企业关系管理、销售领导力[3]。在表1中,多数专业方向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家族企业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的课程以必修课为主。

2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美国托利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通识教育基础雄厚,专业教育目标明确,课程关联相互支撑三个显著特征。

2.1共修课程教育基础雄厚

如前所述,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通过共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坚实而雄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基础,形成了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的框架。在四年制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中,第一年和第二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全相同。在这些课程中,大学写作、报告写作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能力学习的平台;微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商务应用数学、商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统计数据工具基础;财务会计信息、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原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财务分析基础工具;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生产与服务、宏观经济学、经营环境、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等课程将工商管理的各类要素和相互关系整体呈现给学生,从工商企业外部环境的关键要素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的管理过程,从企业产品的生产到企业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给学生呈现了清晰的学科内容。同时,托利多大学在通识与专业基础教育中贯穿了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具备学习知识同时思考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2.2专业方向教育目标明确

托利多大学为进入商学院选择不同专业的学生确定了明确而清晰的职业定向,并用与工商管理实践紧密相联系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销售专业是托利多大学获得AACSB认证的第一个重要专业,获得了美国国家级的荣誉和大学销售专业的领导地位。所有销售专业的班级被设计成真实的企业,学生未来可以成为企业销售领域的领导者。销售专业要求学生必修商务营销、购买与商务关系管理、销售、会计与区域管理、销售领导力、高级销售、销售实习共计21学分课程,同时需要的人文科学课程分必修和校级核心课程,包括心理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或者社会学初步(校级核心课程)任选一门,个体沟通(校级核心必修课)、批判思考(人文社科领域)和逻辑学初步(自然科学领域)任选一门。在沟通原理与实践、公共演讲、群体沟通、劝说理论、非语言沟通等课程中选择两门课程。这些课程为培养学生出色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聪慧的关系管理和科学推理能力、审慎的决策和领导能力提供了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托利多销售专业的教育目标。再如电子商务专业是AACSB的特色项目。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职业轨迹,一种是让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辅修市场营销、信息系统、金融、国际商务或者创业等其他专业方向,成为在这些专业领域中有电子商务专长的人;另一种是学生成为专业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这两种职业轨迹可以使他们将来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经理人才和网络开发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学院要求该专业学生必修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网站设计和商务传播、商务智能管理、电子商务模型和计划管理课程,同时选修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网络营销、财务营销和制度、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等课程,并积极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方向课程。

2.3课程关联相互支撑托利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支撑促进了学生对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较快融合。所设课程之间由浅入深、由工具到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以工商公共必修课程(第一层次)为例,图1显示出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微机在商务领域的应用课程是信息技术管理课程的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和决策会计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课程的先修课程,工商管理学生的发展方向课程是职业发展Ⅰ和职业发展Ⅱ课程的先修课程,职业发展Ⅰ是职业发展Ⅱ的先修课程,商务初步是各管理类课程的先修课程,统计在决策中的应用是生产与服务系统原理的先修课程,商务数据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4],在以上课程先修的基础上,才能进入高级商务政策论坛的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形成的先后关联,使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均学有所用,并随着课程的进展反复应用所学理论并不断深化。同时,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在公共类必修课中,分为信息技术类、财会工具类、数据分析类、职业方向类和管理核心类五大类课程。其中信息技术类课程为数据分析类、财会工具类和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最先进的手段,数据分析类课程为管理核心类课程提供缜密的分析工具,财会工具类课程为管理核心课程提供理解工商企业信息的专业技术。而职业发展类课程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管理核心课程中不断调整职业心理预期,在职业选择调整中不断增强学习信念和能力。在专业选修课和必修课(第二层次)中,需要在以上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入特定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和实践。

3教学手段及其资源特色

在科学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基础上,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选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3.1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商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新教学楼中的每个阶梯教室里,所有课桌都安装电源和网络插口,这为学生提供了同时上网、与教师同步进行对网络信息资源操作的机会。教室中多媒体设备齐备,面积较大的阶梯教室中甚至设有三个屏幕装置,教师利用教学软件或幻灯片切换都非常方便。另外,商学院学生有利用学院机房资源免费打印课程资料的权利,学生自由打印课程学习资料。

3.2教师发挥各自特点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托利多大学的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角色和引导角色交替进行。学生随时在课堂提问,教师立即解释和引导学生讨论。每名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尽相同,选择的商务模拟系统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教师通过固定答疑时间、电邮、网站等交流方式与学生在课外积极沟通。同时,商学院教师大多数具有企业背景和经历,结合案例内容指导学生到企业调研或在公共企业数据库查阅资料完成各种调查或研究报告。

3.3网络模拟和视听教学资源的选用

在商学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教室里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实践对接。例如,商务初步是一年级新生在第一个春季学期就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在旁听该课程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Capsim公司开发的企业模拟系统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环境下进行公司管理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当课程进行到管理各项职能的介绍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新产品市场预测、进行生产决策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及时了解学生课下对自己公司的运作情况。为了让学生理解公司发展中创业者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计划中安排了Film计划,加入苹果电脑公司成立的影片,并组织讨论。

3.4以应用为第一要素选择教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中,教师选择教材考虑的重要环节是是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能否有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应用价值。以统计学为例,我国国内的统计学教材内容涵盖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内容,虽然很多教材中也注重各章节后面加入案例内容和Excel、Spss等软件应用内容,但大学本科教材基本涵盖描述统计、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体系等内容,并以理论阐述、例题的数学推导类课程模式阐述统计学的内容。托利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将统计技能课程分为商务数据分析和统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两门课。前者教材主要以贯穿案例的形式阐述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后者教材以企业决策案例的形式阐述推断统计学的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实用的教材为蓝本要求学生使用统计软件根据模拟或实际的企业数据完成作业或报告。

3.5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

在托利多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受到学校网络资源的人性化支持。例如,在教师方面,学校网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电子图书、电子视频等资料,而且专门设计了软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做教学计划的技巧、做多媒体可见的技巧和素材资源推荐、各种情境下的教学技巧推荐等信息,这些软资源帮助教师职业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非常具有人性化特征。同时,在学生方面,商学院为了辅助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网站上特别设计了RealConnection模块,主要作用是收集学生社会实践的需求信息,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历设计,与企业联系帮助学生搜寻就业信息。这不仅成为商学院职业发展课程的主要工具,也直接帮助了各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和就业。因此,人性化的课程辅助网络资源对教师更好教学、学生及时学到求职技能起到了“授人以渔”的功效。

工商管理描述范文第3篇

一、课程研究基础

(一)信息技术的涵义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一般,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其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信心技术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现代人们常把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二)工商管理专业的内容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基础比较宽的学科,一般专业的范围比较光,所学的课程也比较多,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二、信息技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深化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

随着时展的不断进步,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教育方面,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教育行业的方方面面。但是,目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学一般只是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并没有充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具体表现在,一般的高校在实现工商管理教学当中,老师都是通过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概念性知识的讲解,并不会结合信息技术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课堂上深化工商管理的教学方法。因而要想充分实现信息技术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就必须不断发展,深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

(二)有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观察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整体形式来看,排除专业类院校,一般的高校对在进行有关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时,基本都是采取“填鸭式”式的教学方法,由于大学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很多高校的教育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很多学生在课桌下玩手机,面对枯燥的学习内容,学生基本都是采取“不愿意听,不想听,不听”的方式来完成专业类课堂学习。这完全没有响应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授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将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不在只面对冷冰冰的书本和老师,而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下,享受学习,对学生来说,这才能够充分调动他们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课堂形式,充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学习的兴趣。

(三)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一般,研究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普遍课堂参与率低,课堂学习效率低。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强,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都比较充沛,面对信息技术与工商管理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想必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运用了信息技术的工商管理课程对于老师来说可以代替他们讲解一些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助于老师早日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说,信息化的工商管理课堂有助于学生全方位了解和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整体来看,信息化的工商管理课堂有助于缩短课长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三、信息技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信息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工商管理教学方面,这无疑给工商管理教学带来了新活力,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堂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因此可以看出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还是有很大帮助得。

(一)运用信息技术做好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

在研究高校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式改革中发现,几乎所有老师都比较头疼学生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学习。要想充分改善这一现象,就需要将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理论课课堂学习当中。进而弥补学生工商管理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校工商管理理论教学当中应当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学材料的全面,从实际出发,运用新型多媒体技术,為学生讲解工商管理理论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从理论方面丰富学生对工商管理知识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工商管理教学的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因为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在实现课堂教育的过程当中,都是采取主动向学生授予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探索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提倡下,很多课堂开始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模式上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开始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在实现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同时也可以将课堂的教学课件进行备份,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的复习研究,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工商管理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为学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时代下的信息技术,已经遍布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的,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当中。如在讲解工商管理运行流程部分的课堂学习当中,面对比较抽象的理论学习,老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分局域对学生进行抽象化的具象解释,同时引导学生针对课堂所学,进行举一反三,通过自己的创新意识,研究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理念。

(四)利用信息平台实现老师与学生的沟通

在高校学生学习工商管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具体,比如利用信息技术首先让学生与老师进行沟通,学生为老师阐述自己对教学中哪个部分的学习不够清楚,是因为概念模糊还是基础太差,根本没听懂。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需求的整合,了解学生具体的情况,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部分针对性的讲解。在实现学生与老师关于工商管理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注意首先应该通过信息平台实现老师与学生沟通,其次,由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专项的作答给予学生课程学习改进的意见,从而帮助学生尽快的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针对此项课题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而后针对信息技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措施等一系列改善策略。最终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相关的工商管理教学,提供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工商管理描述范文第4篇

一、确定多维性的教学目标

案例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对象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法学案例向学生介绍过去的判例,是作为一种可模仿的范例来起作用的,并不要求学生如何自己去处理;工商管理案例则提供了认识、解决管理问题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一名管理者如何处理,以培养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因此,目标的明确是案例教学的前提。

1.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带动理论教学。大学阶段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持续的学习能力是理论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现代高校纷纷实行“多课少时”的做法,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全面灌输”的讲授,教师和学生都会疲于奔命,而案例教学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虽然是单一的、具体的,但造成问题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要用到的知识是全面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去了解案例环境,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在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巩固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觉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开课之前针对课程的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布点”,从而实施“以点带面”的教学战略安排。

2.增强学生的实践感悟,体现工商管理教育的特性。案例教学是促使管理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既符合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又紧扣管理学科的特点,具有传统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权变性,任何管理制度和方法都要在具体环境中结合具体的人和事来进行。因此大多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多的不是靠“学”,而是靠“悟”,实践感悟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特性。而案例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的管理情境,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分析环境,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一步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不同的管理人生。

3.培养学生的管理素养,提升管理潜质。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工商企业实务工作,又已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者潜质。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冒险精神及诚信品质等,在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培养。而通过案例教学,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合作中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决策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日渐形成一定的管理者潜质。

二、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通常是指一个管理问题或管理决策的描述,提供有关存在问题及所需决策的各个事实与资料,再现管理者曾经面临的真实情景_引。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一般不包含案例所提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有思考或分析某一情况的“确切”方法,没有唯一的“最佳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提供给学生争论、问题、选择以及信息,并希望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适合的行动方案。每个案例往往最后需要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面对案例中描述的环境,我将怎么办?”因此,在案例选择时应注意几下问题。

1.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特点,针对成教生和硕士生,可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融于案例中,而不必拘泥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针对本科生,教学应在强调知识内容完整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画龙点睛,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

2.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阅历。对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开设较早的基础类课程案例的选择应更多地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将基础打牢,如果过多地涉及其他知识内容则可能使学生很难深入分析下去。而对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则可以运用综合性案例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案例的选择应考虑国情。有人提出管理无国界,一段时间哈佛案例曾经成为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首选,但不考虑国情的管理往往是无效的,管理方法、手段的运用离不开社会环境,针对本国企业编写的本土化案例更能满足学生应对未来工作场景的需要,从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4.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内容的补充与调整。工商管理对象内容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工商管理案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不能一个案例多年使用,一成不变,对于已有案例应不断地更新和修订,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教师应主动编写工商管理类案例。相对而言,根据文献资料或实地调研、走访各类机构和组织而自己动手编写的案例更加具有针对性,编写的案例应将现实生活中各经济组织所遇到的市场营销、生产运行、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仓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以通俗易懂并引入入胜的语言,紧凑的结构,生动的情节形成故事描述出来,避免出现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评价。在案例编写中关键是搜集数据,可以通过查阅文件、档案资料,对编写对象的相关人员访谈,直接观察编写案例对象的运行状况。在选择数据搜集的方法时,编写者必须综合比较各种数据搜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管理的不同流程和阶段进行选择。

三、强调教学过程的全员参与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全员参与、充分互动作为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1.教师应明确自身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知角色,而是可以局外第三人的角色评判案例,或以辅导员的角色推进案例的有序进行,或以智库的角色不断地答疑解惑,或以企业最高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居间协调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可以公司竞争者的角色寻找案例分析中的漏洞。

2.强调全员的参与,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案例教学应在学习型团队中进行,课下将教学班级划分为5~7个人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表明观点;课堂讨论时以学生作为发言主角,鼓励小组之间展开争辩,教学营造讨论气氛、引领讨论话题、进行必要的点拨,师生之间相互启迪、共同思考、分享体会,通过脑力激荡共同感悟管理真谛;课后学生撰写案例分析体会,组长对每个组员的参与情况作出详细说明,作为评价成绩的依据。

3.案例教学处在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可能会遇到节外生枝、偏离主题的情况。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些条件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合理地把握教学节奏,防止偏离主题。

四、强化案例教学的支撑和考核体系

工商管理描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2012版专业目录)中规定,管理学为12个学科门类之一。其中工商管理类是管理学大类下的一个分支,包括工商管理专业在内共有10个专业。我国大部分高校均设有工商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一般包括工商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专业。目前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虽然各有特色,但其内容基本与2012版专业目录的培养目标一致。

(二)课程设置

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1.课程模块趋同。大部分高校在课程模块设置上均由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和毕业论文、选修课等模块组成。其中必修课程占70%左右,选修课程占25%左右,实践和毕业论文占5%左右。2.基础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大多数高校在基础课程(包括通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方面,主要设置大学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体育、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市场营销等。3.核心课程各有侧重。许多高校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校所在地域和师资具体情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高校侧重于运营管理,一些高校则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或市场营销等。4.实践课程比重逐年增加。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从最初的传统理论教育,逐渐向实践型转变;从最初的全理论教育,逐渐转变为以理论教育为主、技能教育为补充的培养模式。纵观近几年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类课程比例逐渐增加。

(三)教学安排

近几年,部分本科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安排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网络课程等。但课堂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也广泛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

二、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并且多数高校提出的目标没有自身特色。培养目标大体描述为:培养具备管理、营销、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科研方面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应领域的管理工作以及工商管理学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内容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课程内容应以应用为目的,与实践紧密结合。但由于教材的实践性不强、课程内容陈旧或完全照搬国外教材等原因,导致学生学量理论知识,却很难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2.课程关联性不强。关联性强的课程,先修课程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时,能够加深对先修课程的理解,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群。而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没有考虑课程间的关联性,只是课程的简单堆砌。

(三)实践教学薄弱

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仍比较低,居于从属地位。大多数学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大多数院校由于专业实验室过少,实验教学设备不足,实验教学软件落后等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薄弱还体现在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少而且与专业匹配度不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大量实践才能锻炼其应用能力,但企业出于自身经营考虑很少接纳实习生,这使得高校很难建立满足自己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强,也是实践教学薄弱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导者,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的开展。如今,高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几乎没有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践就更无从谈起。

(四)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单一

多数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也采用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无实质性区别,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在学生成绩评价方面,多数高校一般采用期末笔试考试方式,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实践证明,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实验课程不应采取这种方式考核,但目前尚未有普遍通行的实训实验课程的评价方法。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工商管理专业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诉求,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社会对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来构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企业培养具有计算机和外语基础,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经济管理知识,具备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中基层管理人才。

(二)优化课程设置

采用模块式的课程设置体系。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实训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目的。设有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数学、计算机、外语、大学语文、体育、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社会人文类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模块,包括经济学、高等数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和市场营销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必修课程为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为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实训课程模块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各类实训实验课程和企业见习实习课程。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以实验室实验、实训为基础的模拟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见习为拓展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实验通过ERP沙盘实验、企业经营模拟实验,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教学。专业实训通过VBSE综合实训平台,进行岗位专业实训。通过企业实习见习,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熟悉企业管理模式。并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如ERP沙盘大赛、会计手工大赛以及营销策划大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兴趣。

(四)丰富教学手段及评价方法

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区分为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两个方面。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以掌握基础理论为主,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专业技能教学方面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教学方法应采用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强调授课教师要完成角色转换,授课时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教师由“讲课老师”转变成“辅导师”和“培训师”。在实践类课程的评价方法方面,应加强对课程学习过程的控制和检验。采用包括课后作业、案例讨论、平时测验、平时出勤、期末测试在内的全过程考核方案。在课程的每个重要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而不是期末一次性的笔试考试。

作者:李福生 韩 东 孟祥霞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姚晖.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