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小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各种冠以“微”的热词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国已悄然进入全新的“微”时代,教育也烙上了“微”的印记:“微课堂”、“微教研”、“微观察”、“微课程”、“微公益”……“微”时代下的课堂内外会有什么样新的风貌呢?能否给我们教育教学新的启示?让我们跟随几位老师一起来体验“微”教育吧!
策划:李 淳
不确切地说,“微故事”是“微博客”的衍生物,其共同点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本学期,我担任高一7班的语文科任老师,结合班情,开展了“语文微故事”征集活动。
我发出的征集通知是这样的:
同学们:让你的脑细胞兴奋起来,一起跳个舞吧! 这是一次对灵感、睿智、情感和文字驾驭能力的挑战―― 用140个字,讲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跟高一7班有关,要跟高一7班的语文课(含课内课外)有关。征文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培哥)
这里先说明三点:一是我的最初动机。我的初衷其实是要训练学生们记叙文的细节描写。因为我发现,学生们升上高中后,复杂记叙文特别是复杂的亲情记叙文写得越来越不知西东。要么把父母写雷同了,要么文章平平、毫无亮色。在与学生面批面改作文的过程中,我针对他们屡教屡不改的作文“硬伤”,总结了五口诀:一是“把句子陌生化”(不自言自语、不搬用照抄现成词语);二是“一步三回头”(行文要反复扣题);三是“一美遮百丑”(以词、句、段的某个亮点“抢救”整篇文章);四是大题小写、虚题实作(构思要巧、切入点要小);五是“真人实意”(写个性化的人,表达真实的情绪)。而要训练这“五口诀”,我发现采用“微故事”的方式最为“经济”“实在”。三是上述通知中的奖品是种诱惑,平日在推动某项“额外”工作时,我会“刻意”拿出一起令学生们感到“意外”的奖品,比如自己经常开会发的本子、水杯等纪念品,比如《读者》杂志社赠送的订刊“优惠券”,比如自己手写一首诗或一幅对联等等;三是通知中的“培哥”指的就是本人,学生们课余无尊长,沿袭毕业了的学长们的戏称,而用“培哥”的称呼也吻合“微故事”的轻松调侃色彩。
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微故事”有意想不到的“功效”,竟把学生们的德育、智育、美育总体提领起来。
德育:管理是严肃的爱
每当想起放学后培哥的身影,总会让我们不寒而栗。“哎呀,培哥又要让我们留下来了!”同学们窃窃私语。果然,第四节数学课后还得留下来。数学老师后来就习以为常了。“是你们培哥又要留你们吗?”“是。”全班异口同声地说道。“数学老师,要不你多拖拖课吧,这次我们不怪你。”有同学小声地建议道。只见数学老师狡黠的眼睛一闪。“好,我们接着讲课。”放学铃响了,只见数学老师向我们挥了挥手,说:“祝你们好运。” (陈海强)
一直在不紧不慢地背着《离骚》,谁知道老师要我们马上默写《氓》。正在辛苦回忆时,老师说:“不会背的自己出去外面走廊背。”因为自己真的不会背,所以我迅速拿起书走到外面。一阵风吹来,我立马知道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天上还偶尔下了几滴雨,伸出手去接凉凉的。可能是温度让脑子更清醒,让自己更有前进的动力,没用多少时间我就背下了《氓》。(肖雅彬)
语文教学管理中的细节数不胜数,但如何做到精细呢,这对老师来说确实难以把握,在我的教学管理实践中,主要靠规则。我把规则分成两个部分:一是程序,即该做什么,怎么做;二是制度,特指规则中警示学生不该做的事情,包括做错了怎么办。我美其名曰“基本法”。
陈海强同学写的微故事是写“留课”,上学期期末考临近,为了让大多数同学语文成绩能明显进步,我采取“留课”形式,陪着学生们一起“补读”和“补默”。为了不使初衷太霸道和强势,我动员的时候说:“刚下课,食堂太挤,你们也买不到饭菜,我们可以多读20分钟。人在饥饿的状态背书效果最理想;而且此时校广播台的钢琴曲刚播出,伴着音乐读书,人生大享受啊!培哥也陪你们一起享受。”动员之后就定方案,即背诵的量和默写的质。这样试了十次,效果还不错,学生也尝到甜头,有部分家长还打来电话表示支持。
肖雅彬同学的微故事是写“背书”。在“基本法”中,不会背书或不及时背书会受到适当惩罚,这次的惩罚是到走廊上站着背书。我的“动人”解释是“让全年段都知道你的刻苦”。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会背的有荣誉感,能安静的在教室里默写;其次是让不会背的同学有紧迫感,下次不会再犯。教学管理有松有弛,但总体应是严肃的,对学生的“惩罚”不能娱乐化。我的体会:管理,先把学生当“傻瓜”。当然,不是真说学生傻,他们聪明着呢!但制订“基本法”时就要假定所有人都不聪明。规则做得不细、不透,学生就可能心存侥幸。
智育:告别“哑巴语文”
一天,班里的同学都像往常一样被语文老师留下背文言文。当晚,在宿舍,林海强同学在熄灯后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放着好好的觉不睡,突然念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生管老师在门外看了看后,摇了摇头,便无语地离开了。午夜时分,大家鼾声正起,我起身小解。回来时,正欲关门,突然听见海强兄喊了一声:“岂不痛哉!”惊得我一身冷汗。(陈俊豪)
七班的背诵秒秒算开始了!培哥计时,俊豪用23”29完成《离骚》第二段,伟东因紧张耗时1’43”37,毓新以43”49暂居第二。很快,比赛进入胶着状态,伟东与毓新以34”33获胜。就在大家以为一切已成定局时,学霸江河以23”48差点撼动俊豪的地位。迫使俊豪再创新高,仅用时22”34。最后,他拿到培哥的奖励:一张电影票。(黄晓娜)
语文教学能不能让学生从“哑巴”走向“响亮”呢?我在本学期的尝试首先是推行课前荐读,让大家按座号上台演讲。其次就是经典文段诵读。诵读似乎与提高语文成绩没有直接联系,但是诵读能培养良好语感,能增强学习自信,同时能积累名言警钟,提高作文水平。
陈俊豪同学的微故事写的是背《兰亭集序》的例子。这则微故事期末被评为一等奖,奖品是水杯一个。这则小故事写得形象动人的原因在于“岂不痛哉”四个字上。情景错位会产生美,同时也体现班上开展的背诵活动既“痛苦”(即“折腾”人),也“痛快”(即会背的感觉真好)。
黄晓娜同学的微故事写的是“背诵秒秒算”,这里补充说明一下,为了提高大家背诵的积极性,我开展了“倒背如流”“流水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刚好万星影城与我校联合举办观影征文活动,我把获得的赠票当作奖品奖给仅用23”29的陈俊豪同学。为什么要选择《离骚》这篇文章呢?因为我把《离骚》“戏称”为高中阶段最难背的文章,鼓动他们“上了大学,可以把背诵《离骚》当作晚会节目保留下来”。
美育:领会“难言”的精彩
如同往常一样,39号同学羞涩地捧着阿来《尘埃落地》轻声细语并保持此姿态完成了此次荐书。不过座下和者寥寥,培哥说:“其实这本书中有一些的描写。”我们一听齐刷刷地睁大眼,等待培哥的下文。“老师,《白鹿原》也有啊!”钟炜靖挥动着手中的书,娇羞地说道。倏地,全班笑翻了。(林婕)
培哥讲到《红楼梦》“送宫花贾琏夫妇白日宣”一节,很“猥琐”地问宝玉第一次性经历是几岁。同学们异口同声“九岁”。我嘴快补了一句:“在第六回”。说完看见培哥很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又讲到薛蟠有龙阳之好,调戏柳湘莲,遭到苦打。我扯着同桌袖子,深情看着她,戚戚地说:“亲爱的,你为何离开我?”原本嘈杂的教室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培哥说:“海林是个老手啊!”我羞了……(郑海林)
这两则“微故事”共同提到一个话题:“性。”是文学恒久的母题,一直是被阐述和颂扬的对象。如何跟学生们讲“性”,如何把握讲“性”的尺度,一直以来是困扰我的问题。本学期班上开展了名著荐读活动――我在卓越网上代学生们购买了44部书,然后每天由书籍持有者向同学们荐读。而这些荐读的书中,不能回避的似乎就是小说中的“性”。
在林婕同学和郑海林同学的微故事中,我最后都把“难言”的“性”娱乐化,让学生发笑。现如今与“性”有关的文字描述或图片在电脑里比比皆是,回避肯定是回避不了的,只好正视。我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告诉学生“性”对于《红楼梦》薛蟠、贾琏之流无异于道德败坏、诲诲盗,但是对于《白鹿原》中田小娥的“性”则有求解放、求生存的一面。“性”有本身的文化营养,“性”是爱的进一步,“性”的基础是爱,否则与动物无异。
这时,只见一位老渔夫一手提着一个满身是补丁的水桶,一手扛着一根破旧的长鱼杆,他刚刚看到了露出水面的小蹲鱼,欣喜万分,顿时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还贪婪地咽了咽口水,又舔了舔干躁的嘴唇,兴奋的直搓手……心想:哈哈,今天我的运气真好,我要发大财了!记得以前有一次,我也是在这条河里钓鱼,由于我的耐心等待,最后一下子就钓到了一条很大的大鲤鱼,不仅卖了很多的钱,还给我老婆买了衣服,儿子买了玩具,他们娘俩都乐坏了,直夸我能干,机灵,聪明;这一次要是能把这条蹲鱼给钓上来,那一定能卖上个好价钱,就可以给我老婆买香水,给儿子买玩具飞机了,他们到时肯定都不知道该怎么夸我了,呵呵……
水中的小蹲鱼听到了岸上的脚步声,知道有人来了,连忙停止了玩耍嬉戏,立刻躲到了石头的后面去了……
老渔夫轻轻地来到小河边,轻轻地放下鱼具,拿出香气扑鼻诱饵,他从大面粉团上揪下了一块小面团,挂到鱼钩上,接着把鱼钩使劲地往水里一甩,然后就坐下来一动也不动地盯着飘在水面上的浮标,心里默念道:求求你了,我亲爱的小蹲鱼,我都等你好久了,你一定饿了吧,那就快把这香喷喷的美味吃悼吧,这可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午餐呀!
小蹲鱼看到一个白白的东西在一点一点地下沉着,便游了过去,望着眼前这胖乎乎、香喷喷的东西,便试探地用头顶了几下,又立即警惕地躲到了一边去……
老渔夫呢?他正坐在河边,目不转睛地盯着静静的水面,额头上都急的是汗珠滚滚,心想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吃饵呀,真不知道今天啥时候才能完成任务?
小蹲鱼看到没有什么异常动静,便又游了过去,用一个“神鱼摆尾”就把面团给打落了,便立即扑了上去,快速?籽首糯蛳碌拿嫱牛?缓笥智那牡赜巫吡恕?
老渔夫看到水面上的浮标动了动,连忙拿起鱼竿,以为蹲鱼上钩了,可是过了好一会儿也不见鱼杆往下沉,只好拉起鱼竿一看,面团竟然被鱼给偷吃了,他顿时火冒三丈,拿起一根长长的木棍,放在水里使劲地搅啊搅,直到把水变浑浊了,这才收手;随后他又揪了一个更大更肥的面团挂在鱼钩上,使出更大的力气把鱼钩甩进了水里去……这回他想:哼!看你这次还上不上钩?
小蹲鱼在浑浊的水下,一点儿也看不清楚,可又抵挡不住鱼饵香气的诱惑,只好怀着侥幸的心情,扑向了肥肥的面团……结果“唉呀”一声,一不小心就上钩了……
老渔夫看到鱼标直直地往下沉,急忙拿起鱼竿猛地往上一拉,蹲鱼就被钓了上来……看着这美丽的蹲鱼,渔夫一阵狂喜,因为他今天终于完成了任务;只见他手提鱼桶,哼着小曲,高兴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让我很受触动。
世界上有太多不真实,有太多幻想。当你沉醉在某种意念之中时,你会感到幸福,但你打破此像后,发现这只是一个梦境时,你也许会痛苦。就像故事中的作者一样,对待真正的人鱼,从前不懂得珍惜,到失去时,才知道后悔。关上房门来默数眼泪。花谢了会再开,草枯了会再绿,雁子去了会再来。而人的生命则是一去不复返的。所以,我们在有生年间应该活得开心,问心无愧。在生活中,我们从不指望幸运,也不能指望幸运,因为即使你因为幸运而获得了成功,那也只是饶幸得,以后的日子里,如果你一直停步不前,不加以改善,创新,那你永远只能是失败者。
儿时,我曾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奇妙的幻想。但这一切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像一个个五彩的肥皂泡,消失了。如今,我完整地生活在现实中,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我看来,这种生活是很充实的。
小人鱼死了,王子却幸福的活着,小人鱼是有“成人之美”吗?全然不是,一开始,它就选择错了,到了最后,也只有无可奈何了。
关于愚人节的故事一4月1日早上,我无意中翻了翻日历,“愚人节”三个字便映入我的眼帘。“哈哈”,今天可有好戏看喽!
我背上书包走向学校,“毛同学,你的鞋带散了!”“哦,谢谢!”我低头一看,鞋带却是好好的,烂桃子哈哈大笑,我恍然大悟:哎!中招了!
我正兴致勃勃地和朋友在说“守护甜心”的内容,忽听到“小毛!你的水撒了!”我冷笑着说:“想骗本小姐,哼!”小卢还一本正经地说:“是真的,快低头!”我很平淡地说:“我没带水!还有,你的鞋带散了!”3秒后,听到她的尖叫……哼!想愚我,我先愚你!
信息课上,烂桃子又对我说:“你的鞋带……”我笑着回答说:“谢谢你的提醒,我的鞋带的确系的不紧!”
今年的愚人节比去年更好玩了。去年,我们只是说:“ㄨㄨㄨ老师找你!”记得去年,也就是在四年级时,老师几乎快被烦死了!一分钟进来一个,都是说“老师您找我?”老师只又不停地回答“没有!”
愚人节真好玩,是我们第二快乐的节日!
关于愚人节的故事二今天是4月1日愚人节,哈哈,往日我为了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就没说过谎话,今天,终于能大骗一场,当一回“江湖大骗”了。
先把谁当作“试验品”呢,我深思熟虑,对了,就班长小红吧,谁叫她平常总爱向老师打我小报告,今天,嘿嘿,看我不整死她。早上在校车上,我对她说:“喂!昨天老师的短信收到了没?”“什么短信啊?”她一脸无辜的问我。看她那样子,我感到非常好笑,但我咬住嘴唇,强忍住了笑。“就是,就是昨天词语还要抄三遍,该不会你没抄吧!”她听了,显然害怕极了,忙问我:“我怎么没收到,完了完了,这下语文老师要好好批评我一下了。”我把手搭到她肩上,假装可怜的说:“唉,默默地为你祈祷,希望老师不会劈了你。”
到了学校,第一节就是语文课,她显然非常害怕,远远的我就看到她大腿在颤抖着,使我不禁笑出了声,下课了,她才发现自己被耍了,忙跑我来“杀”我,嘻嘻,还好我有先见之明——跑!边跑我还边说:“今天是愚人节,该不会你不知道吧!”她停住了跑,说:“好像是诶,为什么我刚才没想到,被愚了!”
嘻嘻,今天这个愚人节真有趣!
关于愚人节的故事三早在愚人节前的几天里,我就开始计划着跟妈妈开个玩笑。我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几个方案:要么把隐形墨水滴在妈妈的衣服上,要么把玩具蛇放进妈妈的被窝里,要么。。。。。。不行不行,这样的做法都有了先例,妈妈肯定不会上当的。
为了找到更好的办法,我去了一家EG商店(恶搞商店)。一圈转下来,并没有什么收获。刚想离开,突然一张奇异的贺卡映入了我的眼帘。贺卡的形状像一股烟的轮廓,上面还写着:快打开我吧!我小心翼翼的打开贺卡,从里面弹出了一条毛毛虫,还发出了它在树叶上爬的声音和吐唾液的声音,真是恶心极了。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亲爱的妈妈大人,就让这条可爱的毛毛虫跟你一起共度愚人节吧!回到家我将贺卡贴在妈妈爱看的《笑话16则》里。为了安全起见,我还特地将书的封面压平,以保证万无一失。直到做完这一切,我才放心的离去了。
晚上,我做完作业,妈妈还在干家务。这时的我,早已把恶搞妈妈的是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看到《笑话16则》,我随手一翻,竟被书中的毛毛虫吓得大叫了一声,妈妈看见了,赶紧跑过来。她看了看贺卡,又看了看我狼狈的表情,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你想捉弄别人,没想到自己倒成了受害者,哈哈哈......”
唉,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啊!
关于愚人节的故事四早晨,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剧中人物的表情把我深深地吸引住啦。
突然,去上班的爸爸杀了一个“回马枪”,恶狠狠地对我说:“今天星期几?还在看电视!老师刚才打了一个电话,说你逃课,我还不信,原来你真的在这儿!”
我一愣,不会吧?今天不是星期六吗?难道我记错了。我望了一眼爸爸,他正气得满脸通红,不像开玩笑的样子。我正要去看日历,爸爸把他的手机递给我,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星期四。我睁大了眼睛,呆住了,猛地想起星期五好像没有美术课,而我好像在昨天上了美术课,莫不是昨天晚上梦游了吧?梦见过完了一周。
( 万景文学 )
我糊里糊涂,不知所措地去收拾书包,装上了书,穿好了校服。但我又吓得冒冷汗了,因为我以为今天是周末,作业一个字都没有动,死啦。这回,一定让老师骂个半死。我慌里慌张地准备出门,爸爸像个“变色龙”,和颜悦色地对我说:“我开车送你。”
唐高宗时,有一个名叫范叔的穷秀才才思出众,虽然衣食无着,但仍苦读不辍。
有位姓钱的富家公子与范叔是同窗。钱公子仰慕范叔的才学,跟他结拜为兄弟。
过了几年,这位钱公子平步青云,当上了襄阳县令,而范叔仍是一介穷书生。
这一年年底,范叔冒着风雪进京赶考。他路过襄阳时,盘缠花尽,饥寒交迫。但让他感到幸运的是,当地县令竟是结拜兄弟钱公子。范叔满怀希望直奔县衙寻求接济。
范叔兴冲冲地来到县衙,衙役见他衣衫褴褛,开始并不理会。后来经范叔好说歹说,他们总算答应向钱老爷通报。谁知他在雪地里等了半天,传话的衙役却回复说:“县太爷根本没有一个叫范叔的同窗,不肯相见。”
范叔气愤异常,想不到当年的友情竟荡然无存。于是他发誓定要上京赴考,金榜题名。
后来,范叔果然考中了状元。当他想起在襄阳所受到的冷遇时,挥笔写了一首诗:
残年风雪上长安,举世谁怜范叔寒?寄语襄阳县令尹,查名需向榜头看。
范叔将这首诗送往襄阳,钱县令看后无地自容。
缝衣藏诗
唐玄宗开元年间,由于战争所需,朝廷下令让一批宫女为征战沙场的军士缝制寒衣。
有一个宫女想到那些守边塞的士兵在寒风中难以成眠的征戎之苦,以及有家不能回的思乡之情,不禁忧从中来,赋诗一首,缝入征衣中。
征衣送到边塞,一位军士忽然发现在自己的衣服边上缝着一张纸,拆开来一看,是一首诗:
沙场征戎客,寒苦者难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
那位军士看着这首诗,又惊又喜。他不敢隐瞒,向主帅报告了此事,主帅又禀奏了朝廷。
唐玄宗读了此诗深受感动,决定找到这位宫女。缝衣的宫女被全部召集在一起后,他问道:“这首诗是哪位写的?不要隐瞒,朕不但不会降罪,还有封赏呢!”
那位缝衣藏诗的宫女站了出来,说:“诗是我写的,自知罪该万死,请陛下发落。”
唐玄宗既同情又感动,当即传旨让这位宫女与那位军士完婚。
逐留两可
有一次,明代江南才子徐文长外出访友,正值黄梅时节,阴雨连绵。由于行走不便,他就呆在朋友家中,谈古论今,安吃稳睡。
几天过去了,朋友见徐文长并无离开之意,想逐客又难以启齿。于是,他就在客厅醒目处写了一张纸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不一会儿,徐文长便在客厅瞧见了那张纸条。他立刻明白是逐客令,不禁十分恼怒,暗想:真不够朋友,你以这种办法相待,我偏要反其意而行。于是,他高声朗诵道: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人强调“天”与“我”,徐文长强调“留”,并借助停顿,将逐客令变成了留客令,使主人哭笑不得。
此句还可有以下几种断法: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