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校园环境卫生,确保全校师生有一个整洁、有序、安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经过学校研究决定,特制本清洁卫生大扫除工作常规要求。

一、打扫和检查时间要求

1.每天常规打扫:对教室及卫生区进行常规打扫,每天由各年级安排检查,学生会派人抽查。

2.每周重点打扫:每周五下午第三节之后大扫除,按照“管理要求”的各项标准进行彻底打扫,然后行政干部检查。

3.重要节假日进行全校大扫除,由行政干部检查。

二、教师要求:

1.学校行政领导在大扫除时,要到楼层班级巡视指导。

2.班主任要给学生做好具体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按照岗职要求具体指导打扫卫生工作,带有危险性的工作一律不能让学生做(如窗户高处玻璃、风扇、灯管、高处卫生等)。

3.其他任课教师要做好本办公室、功能室卫生工作。

4.所有教师要高度重视打扫卫生期间的学生安全工作,强调注意事项,及时制止和纠正不安全行为。

三、学生要求

1.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和工作职责认真彻底打扫卫生,出色完成所负责的工作。

2.严禁在打扫卫生时追逐、打闹、嬉戏、奔跑等,要时刻保证自己和他人安全。

3.发现不安全和为及特殊情况及时报告老师。

4.爱护劳动工具、注意保持已打扫完的区域卫生和个人卫生。

5.打扫卫生期间不乱倒水、不乱丢垃圾、倒垃圾时不将垃圾在途中、要将垃圾倒在垃圾。

6.使用拖把拖地时,必须有专用的拖桶清洗拖把,不能直接在卫生间的洗手盆或水池里冲洗拖把,拖完地面后将拖把在专用的拖桶清洗,脏水要倒到卫生间的水池内。各班打扫教学区卫生需要用水拖地时只允许在下午放学时段(早上、中午不能用水拖)

四、教室和卫生区清洁保洁要求

1.地面:干净、无灰尘无污迹。

2.门窗、灯、电扇、空调:明亮、干净、无灰尘,无出现故障长期没有维护的现象;门窗无乱张贴,窗台无杂物。

3.窗帘:干净整洁、按学校要求统一悬挂。

4.墙壁:干净、无灰尘、无蜘蛛网等,其他要求如下:(1)除规范的学习园地、制度外,一律不得乱贴乱挂,力求教室整洁美观。(2)按学校统一要求,在指定的位置悬挂学校统一制作的国旗、班风、班级公约、“三表”(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等。(3)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美观、大方、整齐划一、有激励性的标语口号,能体现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

5.学生课桌面必须干净整齐,无乱放书籍、纸张等杂物。

6.卫生清扫工具必须整齐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7.教室的所有用品必须干净、无灰尘,统一摆放;教室走廊外的小花坛上无垃圾。

8.讲台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教室内多余的椅子摆放整齐,教室走廊的墙壁上无乱张贴现象。

9.黑板每天放学时擦干净,黑板槽内及地面无粉笔灰。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师生关系;道德修养;日常活动

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对矛盾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以及学习效能。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尚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作为小学生除父母以外接触最多的群体,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非常突出的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智发育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大有裨益。文章基于此,就小学班级管理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树立生本管理理念

生本理念,也就是以生为本的理念,它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作为管理活动的根本,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管理服务学生。班级管理活动归根到底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因此,管理目标的设置、管理环节的规划、管理行动的采取都必须紧扣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此,班级管理活动才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强化管理效能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第二,管理依靠学生。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之所以会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或者学生惧怕教师的情形,和教师过多地介入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举例而言,教师每天亲自检查学生的眼保健操情形,会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疏离师生关系。对此,教师需要依靠学生自主管理,比如,设置完善的班干部体系以及其他管理岗位,让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在减少师生冲突的同时,活跃班级氛围。

二、采用柔性管理制度

制度构建是班级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提升班级管理效能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多为硬性制度,即制度规定了什么,学生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稍有不足,便会受到相应的惩戒。比如,班级制度规定早晨7点半必须到课堂早读,学生哪怕是晚一分钟,都要受罚等。此种管理制度虽然有助于令行禁止,但对和谐课堂的营造以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都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制度,所谓柔性管理制度,指在突出制度执行力、公正力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柔性的内容,它包括以下两点内容:首先,柔性管理制度注重制度内容的弹性空间,尽可能避免使用刚性化的管理标准,比如,学生每天早晨7点20至7点40到校早读。其次,柔性管理制度注重制度执行中的特殊性。学生违反制度内容大部分是无意为之,比如,交通拥堵导致的迟到、身体不舒服引发的课堂无精打采等,教师要先探究学生违法制度的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教师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价值取向、行为过程等直接决定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效果,这除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外,还需要教师做好个人道德修养的强化工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成长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造成极大的示范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及校园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在仪表上,教师要注意庄重、得体,不能过于轻佻,如此,才能给小学生一种稳重感和可信任感;其次,在言语上,教师要注意文明用语,无论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还是在与学生的私下交流中,教师都需要注意文明用语,语言要柔和,不能过于犀利,如此才会产生亲和力;最后,在知识上,教师要努力拓展自身的认知视野,加大知识储量,以应对学生提出的形形的问题。

四、介入学生日常活动

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现状的准确把握,这取决于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及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并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需要主动放下身段,多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就学生喜欢的话题进行讨论,如卡通片、英雄人物等,消除师生间的隔膜。此外,教师还需要介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步转变学生对教师身份的认知,成为学生的朋友。比如,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非常喜欢玩游戏,对此,教师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在课后游戏老鹰抓小鸡中,老师扮演保护小鸡的大母鸡,这对师生关系的和谐与深化效果显著。

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以及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变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而言,尽管管理效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管理过死、管理过严等弊端,影响了生关系,对此,教师需要从理念、制度、形象等多个角度出发,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翟艳春.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师生关系的构建[J].人才资源开发,2015(24):56.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 问题 原因 对策

班级管理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影响着班级管理和教学的正常进行。

一、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思想落后

在小学管理中绝大多数班主任往往忽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停留在老套的教育模式上。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希望小学生在思想、学习、各项活动方面都遵循他的思维、套路,不愿学生越过他规定的范围。这样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破坏,不能进行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二)管理方式“一刀切”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分时间、地点、对象和具体事件,经常是一个模式、一种腔调的单一教育方式,往往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性管理,致使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这样的管理方式,违背了小学生独立个性培养的原则。

(三)缺乏与家长有效沟通

大多数班主任把与家长的联系采取“告状式”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这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在学生受到家长的斥责后,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厌恶,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增加管理的难度,无形中削弱了教师的管理效果。

(四)忽视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教师不注重自身形象,言行不一,作风松垮,精神涣散,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班级管理质量。

二、小学班级管理问题探因

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埋没了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冲击着班级管理工作,这种片面、狭隘的应试教育迫使大多数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如何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上,完全忽视了教育的时代特征与被教育对象的年龄、性格特征。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在学校制度层面,缺乏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机制。班级管理以经验型为主,重视班主任的常规活动。通过出勤率、活动参与、学生违纪情况、学生的成绩等来量化班级工作。

(三)家长对班级管理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会支持学校的工作,支持学校和班级的各项管理措施,但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在向学校管理上提出的要求多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班主任管理素质不高

第一,班主任行为的专制型。这种类型的班主任主要依靠传统力量和强制力量来影响学生。班主任强调指导、控制和监督学生,自己决定管理中的一切事项,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容易形成对管理消极适应。

第二,班主任行为的放任型。这种类型的班主任不运用社会影响力来影响学生,一切任其自然发展。在这种行为类型班主任的管理下,师生关系疏远。

三、优化班级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管理观念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本着服务的精神建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做到与小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进行民主管理、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通过自主管理,组织成员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选择组成团队,自己选定进取的目标,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价自己。

(二)完善激励管理制度

学校要围绕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建立班级管理制度,以激励管理为主,辅助以必要的处罚措施。运用榜样激励可以使学生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运用责任激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中重要的一员,都要参与班级的管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运用公平激励实行量化管理,用数字说话,把公平落到实处;运用荣誉激励,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促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

同时,班级除了严格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外,还可以制定班级的纪律,对学生严格要求,以确保正常秩序和各种工作、活动的开展。通过班会、学生座谈等形式,反复强调校纪班规,让学生牢记在心,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工作和学习。

(三)全面提升班主任素质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进步与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奠基石。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班主任要有敬业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新世纪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是当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思想基础。

第二,班主任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世纪的班主任应具备下列能力:一是组织管理能力;二是创造能力;三是协调能力。学生与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社会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班主任工作则是这些联系的纽带。班主任不仅要善于做小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要善于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为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四)与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联系

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做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经验、好做法。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与家长好好地沟通,指出并改正其在教育子女上出现的偏颇。

【参考文献】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越来越完善,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如何把握班级管理的创新,是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所以加强对小学班级创新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首先,在小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渴望得到平等,所以如何把握教育的平等性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点。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这样就打破了师生之间的平衡状态,中等学生往往会觉得老师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学习成绩本来就差的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就更多,这样会给班级日常管理造成影响,也不利于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如何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怎样掌握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平衡呢,笔者认为:

一方面,应该开拓师生交流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能局限于办公室、教导处,师生之间的谈话也可以是在学校的小花园,甚者,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微信平台,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学生进行沟通,营造一种轻松的交流氛围,增强师生沟通的效果。

另一方面,应该掌握班级的舆论导向。在平日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应该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在与学生平时的交流中,班主任老师应该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同时根据班级现象、学生评价等等,引导班级舆论的走向,形成一种好事人人夸、恶事人人批的班级风气。例如,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具有远大的理想,身上存在书生的傲气,对身边的一些小事漠不关心,甚至不屑于关心班级事务,将班级事务当做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时,班主任教师应该及时的发现这种现场,并召开以“细节决定成败”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对身边小事的重视程度,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其次要将“减负”进行到底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以及巩固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有不少学科,每一科每天都会留有一定的作业量,但是如果每一科老师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作业布置,就会导致学生作业一大推,最后每一科作业都无法完成,甚至学生在作业压力下会采取抄袭等违纪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于此类想象,班主任教师应该告知学生,让其明白作业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检测,能够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解题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工作。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做好各科教师的沟通工作,改变以往各科教师各自为政的现象,让各科作业量平衡发展,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真正的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就是不能让作业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学生肩上,成为学生们的负担。

最后要优化班级管理制度

小学生班级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自主管理;实践

培养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增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可在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优势。因此应当适当转变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从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实践的重要前提和目标

目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承担对象主要是班级班主任,不仅仅班主任的工作量和负担较大,也不利于实现班级整体的自主管理,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日常不仅仅需要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有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予以关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无法全面有效的保证班级的管理工作,而为加强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首先需要转变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为成功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班级的过程当中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重要成果。可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一份子和协调者,进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发挥学生自主性,逐渐的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并且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农村较多家长外出打工,随之而来带来了较多留守儿童问题,而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的关爱下再加上与长辈存在隔代教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而言心理具有逆反心态,也因此增加了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困难。为实现班级自主管理应当增强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管理认知意识,让学生明白班级自主管理的最终是为了改善小学生性格中的劣势,增强个体发展的优势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从而为日后的成长和生活提供有力的帮助。在学生日益增强的管理观念下可最终由自身的管理发展为班级的自主管理,可以对班级的事务处理和学生关系的调节更加得心应手从而创建出民主、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提升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一)共同制定班级制度,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在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中由于学生缺乏班规、制度的清楚认知导致自主管理能力实践程度不高,而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为学生的实践确立章程从而便于学生的实际执行。在班级规章制度中,可以让学生和班主任共同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中,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同时体现民主管理的理念。首先组织学生对自主管理和班级管理参与认知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其次在结合班级实际的情况之下展开共同讨论,制定关于班级学习、纪律和行为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并不断讨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操作和执行。此外在制定班级制度实施后需要在实际的不断执行过程中予以完善,让学生成为制度的监督者和修改者,作为不断约束和监督自身行为的标尺从而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

(二)健全班级管理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实践参与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健全班级管理的评级机制实施轮流管理,可不断的激励学生参与到班级的自主管理工作中,持续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评价机制中首先要求使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身上的每一个亮点,可通过有效的鼓励语言提升学生的管理热情,实现对学生长久的激励。例如通过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成长档案”等对学生进行表彰和鼓励,为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带来了全面的认知,小学生在日常点滴中的举动都成为档案的在册内容,很大的鼓舞每个学生做好班级管理事项,发挥自主管理的实践优势为班级增添活力和动力。其次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实施动态化的评级激励制度,实现班级管理的锻炼和教育功能,可制定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在直观的等级和数字考核下提升学生的有效健康竞争,不断让学生发展和进步。

(三)班主任予以引导,纠正班级自主管理的问题

在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权,应当随时关注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不断成长和锻炼进而成为班级自主管理的优秀帮手。对于学生能做好的事情班主任要让学生自由发挥同时给予鼓励,对于学生有疑惑和困难的事情应当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发挥聪明才智。此外若班级自主管理中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切记严苛指责应当用耐心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措施,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自主管理模式,在日后的生活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让自主管理经验成为人生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三、结语

农村小学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评价机制和班主任予以指导纠正三个方面不断实践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志德.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2(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