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作文训练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什么是微格作文教学
所谓微格作文教学,就是将写作学的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有机的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分解教学的方法。如:从体裁上分,中学生可以重点分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块,即三个“微格”。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四个“微格”,其它方面依此类推。
二、中学作文教学微格训练网络(一级)
根据教学大纲有关听、说、读、写的规定和要求,我大体上将作文微格训练分为两大系列,即口头作文训练系列、书面作文训练系列。如下表:
(一)中学口头作文微格训练系列(一级)─────┬────────────────────────────命题方式│教师命题学生命题题库选题─────┼────────────────────────────训练形式│看图说话、联词说话、自我介绍、口述见闻、课文复述、讲
│故事、讲演、辩论、口述作文构思、口头作文─────┼────────────────────────────评改形式│作者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
训练层次及目标─────┬────────────┬───────────────目标│初中│高中层次││─────┼────────────┼───────────────
│初一:读标准音,说普通话│高一:能按自拟提纲,用普通话
│初二:听人说活能正确理解│有条理地叙述事件。
│意思。│
│初三:听一般报告,能简述│高二:培养辩论能力,观点正确A初级│内容、归纳要点,参加讨论│,思路清楚,论据较充分。
│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高三:做有准备的演讲。
│。│───┼────────────┼───────────────
│初一:能注意听别人说话,│高一: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已的思想
│听懂意思,回答问题│,说明事物,阐述观点。B中级│清楚、准确。│高二:能较有力地进行辩论,观点
│初二:说话意思清楚,用语│鲜明,论据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恰当。│。
│初三:能作简短的即席发言│高三:可作即席演讲、
│,有中心,有条理,│
│态度自然。│
││───┼────────────┼───────────────
│初一:能较完备地介绍各种│高一:稍事准备,即可作即席演讲。
│内容、简单的读物、│高二:能较熟练地运用议论文知识
│见闻。│,准确有力地进行辩论。
│初二:能借助资料做口头作│高三:可作即席发言、演讲、辩论
│文。│、说明,口头作文。
│初三:讨论问题,能正确地│C高级│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
│服力,条理清楚。│
──┴────────────┴───────────────
(二)中学书面作文微格训练系列(一级)书[1]作文过程微格训练系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面│[2]观察——分析——表达微格训练系统:意化雏形化物化作│材料:收集材料、选择材料、使用材料文││主题:主题提炼;怎样确定主题微││表达: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格│[3]分格训练系统│结构: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训││结尾练││语言:规范(信达雅)体││修改:主题、材料、结构、语言、修辞系│文风:文风的要素、对文风的要求(一级)│[4]文体微格训练系统:记叙文(简单记叙、复杂记叙)、议论
│文、说明文、应用文。
│[5]综合微格训练系统:即上述四种训练系统,根据需要有机分
│解综合。
三、有关微格训练网络的说明
(一)微格作文训练网络的科学性。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微格作文训练网络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反映作文训练的客观性。现在这个初步构建的训练网络,基本包容了三个已经实践验证了的组成部分:写作学基本理论,中学作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层次和要求,近百年来根据实践总结出的作文训练体系和方法。如微格作文训练体系基本包括了写作学基础理论的思维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及写作的本质、过程、规律、技巧等等科学规律。可见,微格作文训练体系不是作者主观臆断、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为依据的,微格训练体系其内容、目标、训练层次则完全依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而制定的。可以说,微格训练网络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作文训练体系。
(二)微格作文训练网络的特点
(1)强化了写作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透析性。多年来,由于教材编写体制、中学生年龄、心理、知识层次、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学作文训练不强调写作理论的系统性传授,写作知识只在高中部分散布在课文或知识短文中。初中部分有一套《作文·汉语》,这套书适合学生自读,感性现象描述较多,理论透析较弱,而中学生又似乎不大适合系统地讲授写作学的“纯理论”,微格训练体系恰好弥补了以往中学作文训练中缺乏理论指导的不足。它由于化系统为局部,将写作基本理论分解成若干个“格”,老师在训练时就可以将这一个“格”的有关理论系统,透彻地传授给学生,既可不讲成“纯理论”写作课,增加学生负担和困难,又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写作理论透析给了学生。这样三年下来,“格格”相连,就联格成面,最后完成了一个理论系统网络工程。使学生不再是“盲人骑瞎马”的摸,而是在系统写作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
(2)符合人类认知规律,适合中学生作文特点。人类认识客观规律总有个由局部到全局、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循环往复的认知过程。中学生对作文规律的体会和认识也有这个特点。由于他们自身的年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写作经验及现行中学教育体制诸方面因素的限制,使他们很难系统地钻研和把握写作的各种规律。微格作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一个个“格”里体会和认识写作的相应的规律,经过系统的训练,可以使他们由浅到深,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形成认知过程,并进而把握。
关键词:思维训练 作文 写作
思维训练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对生活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生活
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最终形成,而客观生活又是那样纷繁复杂,且有曲折变化,这一切都影响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需要他人引导,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生活呢?
1. 要教学生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既要看到矛盾肯定的、主要的、正面的一面,也要看到否定的、次要的、负面的一面,这样才能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体,如果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就会出现片面性、以偏概全的错误。
2. 要教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所谓联系的观点,就是必然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去分析事物,不仅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而且要看到各个方面的联系和统一,否则,就会出现孤立地看问题的错误。
3. 要教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应该从发展上去揭示事物的矛盾运动,不仅要看到事物存在的稳定性,更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变动性,否则就会出现静止地看问题的错误。
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议论文之所以难写,就是因为“它的思维要求高,已脱离了具体的形象的依托,是在理性概念的范围内对某一道理进行抽象思考”。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世间的任何道理,往往是隐藏在一定的事物之中,要想把这些道理发掘出来,需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等能力。下面着重从分析与综合两方面来谈。
讲分析,就应该讲综合,因为“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与综合贯穿于思维的整个过程”,并且“只有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矛盾的总体,才能真正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1)分析,就是把一个较为复杂、庞大的事物或问题分割开来认识,肢解开来考察,从而将大化小、将难化易、将暗化明、将隐化显,以便于掌握事物、把握问题。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挖掘道理的一种方法,表现在论证中是:通过对论据的分解、比较、发掘其中蕴含的规律,找出其中隐藏的道理来。
如何来分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a. 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来分析。它是将事物发展的纵向过程分割成若干阶段或若干部分,然后一一认识、辨别和考察的方法。例如同志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在分析了人的认识过程之后,从而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b. 从事物本身或与其周围联系上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既包括将一事物本身分割成若干部分来进行考虑,也包括将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再分割若干侧面来认识,从而很好地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例如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为了认识并批评自由主义这种无政府意识,首先指出了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并且对每一种表现都做了分析,其次指出了它的危害、产生根源和克服办法,这种分析是科学的、深入的。
c. 从事物的由表入里中分析。这就是将一个事物或一个问题,从外向内、从表面向中心逐层分割、逐层考察,渐次加深认识,以至最后发现本质的一种方法。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是如此,对马克思一生所从事的科学与革命事业所进行的科学而精辟的分析,就是由表入里,层层加深。
论证借助分析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能将隐藏在事物内的道理发掘出来,将那些不易被人发现的规律提取出来,上述的三种方法,在具体使用时常常不是孤立的,它们常常相辅相成。
(2)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分析的结果概括和归纳,剥除其表面现象,排除偶然因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将分散的个别的认识集中起来,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在论证时,借助综合能力,帮助人看清事物的本质、问题的要害,将很深刻的道理,用简明、概括的语言表达出来,在综合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a. 综合要自然。就是在综合时,要做到合情合理,不牵强,不生硬,顺乎自然,令人欣然接受。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结尾:“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种综合,是在蒋氏以及村人的悲惨遭遇的基础上做出来的,自然、合乎情理。
b、综合要科学,少而精。就是说综合要合理、恰当、科学,要抓要害,揭示本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韩愈的《马说》一文,在分析了千里马的品质,并指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样的事实之后,颇有感情地写道:“策之不以其道,食者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其真不知马也”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的综合一针见血、一语破的,这样的综合促人深思,令人回味。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注重分析与综合的区别,又要注重它们的联系。
三、创造性思维训练
新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a.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训练创造性思维的首要环节,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学生,往往顽强勤奋,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b. 倡导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求答的思维。善于发散思维的学生,其思维应是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点兼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产生独特的思维成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用的方式,使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应注重改进评分标准,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的见解。
c. 鼓励逆向思维。这是由目标发出,往回推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逆向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在人们普遍认可的事物或现象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校里,那些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反叛性,他们对书本上的内容、教师的权威、已成定论的东西,通过逆向思考,往往会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富有创造性的逆向思维,但也要把一些学生钻“牛角尖”与逆向思维分开来。
以上是笔者对思维训练与议文写作的一点粗浅看法,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62页.
[2]王宝大.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3]文艺研究,1985年第1期.
[4]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321页.
[6]睢文龙.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7]魏灿金.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合作训练能够实现学生足球训练对抗的积极性和实战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合作训练中,学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参与,不再是被动接受者和机械训练者,而是新知识、新战术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在训练中还能享受到足球运动带来的愉悦,有利于对足球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让学生自己主动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是足球教学的主要任务。团队合作中,让学生体会每个动作,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如何改进动作,敢于在同伴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善于暴露自己的弱点,对错误的动作敢于请教改进,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并能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训练目的,这样就保证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将一些枯燥的技术性训练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在默契配合中,与队友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和友谊,认识到足球这一集体项目只有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对手。为了能满足个别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难度敢于超越自我,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学生合作训练不但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提高团队集体素养。
2教学形式不拘一格,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训练效果
足球教学要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力求做到个性化、多样化、人性化,要做到形式不拘一格,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相长,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训练来解决问题,并在不断地实验中得到提升。让学生在学习中直观的发现问题,借助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足球知识及内涵的认知和能力。
2.1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更加逼真生动讲解法和示范法是传统足球课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引领下,学生往往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极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的接受和认知能力。多媒体教学具有声音、图像、动画结合等优势,做到了图文并茂,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还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复杂的技术要领通过慢镜头回放或定格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示在学生面前,做到了讲解更加细致,动作的要领讲解、分解更加轻松,适时演示动作的全过程加以强化。运用现代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现代足球训练的先进理念,有利于学生模仿动作,培养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活化了教材,改变了以往的枯燥乏味的教学。
2.2以人为本,优化授课中小学的足球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习一项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意识和科学的锻炼习惯。通过网络知识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足球知识,又能促进中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巩固。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特点,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情景式教学、协作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做到以人为本,开发出适合于自己学校的的足球校本课程,以此优化授课质量。中小学足球教学中采用“小群体式学习”的体育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提高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共同发展,教师应对学生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适时开展游戏教学,强化基本技术训练
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为切入点,强化基本技术的训练方法,将足球训练巧妙融入游戏之中,可有效调整练习中学生产生的抑制心理。足球教学具有广泛的活动空间,足球教学的特点就有异于其他课堂教学,这也正为趣味游戏提供了场所。开展游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也会让学生对足球产生浓厚的兴趣。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特征,符合青少年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所以教师恰当地开展各类体育比赛(竞赛),对抗比赛或者个人竞技,进行有意识的比赛活动,确实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并提高练习兴趣,在比赛之中,学生学会了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并培养起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能力。积极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氛围,以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强烈爱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足球活动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积极认真地投入训练。在熟悉球性的训练中,通过各种颠球技巧结合颠球才艺展示、颠球比赛等游戏,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球感”会明显增强。因为良好的球感是控球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练习者必须只经过大量的接触球和训练,才能获得良好的球感。在此技术之上,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正确的踢球方法,并能提高身体各部位对球的控制能力。因此,在训练初期要把发展球感作为第一要务,并且循序渐进地贯穿于训练的整个过程。在训练中,教师及时提示和讲解要领,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强化基本技术训练。
立体式训练的方法:训练思路:课内、课外齐步走,课内细分听、说、读、写四项训练。这四项又分别按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训练。课外训练重在素材及语言的积累。
1 小学低段
1.1 课内训练。
1.1.1 听力的训练:由于刚从幼稚园跨入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约束能力差。老师讲课,同学发言时,自己做自己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听课习惯。因此,一年级的新生,老师首先要强调听课的习惯:听别人说话时。听课习惯至少要两年的时间反复强化。上课时,只要看见学生听课习惯不对,马上给予纠正。
1.1.2 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①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姿势有一定的讲究。低段的学生,在声音洪亮的基础上,只要能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就可以了。如果学生刚开始说话结结巴巴,老师不要批评,要多表扬。说得不好,下次努力改正。这种情况总比不说要好一步。只是在二年级下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1.1.3 朗读能力的训练:低段的学生,要求读书姿势正确,书呈30度角斜放在课桌上,声音洪亮。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1.1.4 写话的训练:同样的,写话也要严格要求。刚开始练习写话,就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一句完整的话句型如下:谁 干什么 ;谁 是什么;谁 怎么样……写的形式可以多样:用词造句;补充句子;看图写句;写一句观察日记等等。写的内容也可以变化无穷,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感觉到的。从感觉上来说,有味觉,有触觉,有嗅觉等。还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景物、建筑物等。人物还可以细分:可以用一句话练习写人物的五官;可以用一句话练习写人物的动作。动物、人物、植物、 景物、 建筑物也有相通之处,让低年级的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写它们的某一部位的颜色、 形状等。
对于写一句话,开始写一句简单的话,逐步要求写一句复杂的话。复杂的话,如,用“因为……所以……”造句,“一边……一边……”等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或者试着写一句生动的话。怎样才能把句子写生动呢?一是给句子加上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二是换一种说法;三是用上一些简单的修辞手法。同样,在学生熟练写一句话的基础上,慢慢训练学生写意思连贯的几句话。
听说读的训练,可以渗透在每节课中,写的训练教师渗透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
1.2 课外训练。
1.2.1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2.2 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事物。
1.2.3 刚开始要求学生每天写一句话日记。
1.2.4 多看课外读物,低段主要是看拼音读物。
2 小学中段
2.1 课内训练。
2.1.1 听力的训练:从听的习惯上说,到了中段,应该基本养成。但是在听的能力上,应该有所提高。
在低段的基础上,除了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外,应该尝试说几句简单的、连贯的话。同时,要求语句要生动、准确。
2.1.2 读书能力的训练:中段继续强化读书的姿势,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种训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或生读师指导;或生读全班学生指导;或同桌互纠;或小组互查。
2.1.3 写作能力的训练:中段要求写几句连贯的话,也就是一个自然段。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利用阅读教学,让学生用各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口头造句,然后写下来。在训练学生写开头段中,教师拿出许多“无开头”的文章,分类训练学生练习写各种形式的开头。同样的,拿出一些“无尾巴”文章,教会学生写各种形式的结尾。至于文章中间部分,教师要拿出一些只有“开头、中间、结尾”的三段性文章,教会他们把中间一段分为几个自然段的写法。
2.2 课外训练(素材+语言的积累)
2.2.1 平常指导学生写各种类型的日记。
2.2.2 中段要看40万字的课外读物,平均下来,一周接近看4千字的课外读物。
2.2.3 摘抄优美词句。
3 小学高段
3.1 课内训练。
小学高段 听、说、读的习惯已经全部养成。听的更高要求是不仅能听懂别人说话的表面含义,而且能听懂其深沉含义。说最好能做到即兴演讲。
3.1.1 写作能力的训练:分六次完成。要求学生写亲眼看见过、亲耳听到过、亲自感受过的事物。
3.1.2 每一次作文后,多种形式的修改十分重要:教师讲评;学生互评;学生自改等。
3.2 课外训练(素材+语言的高段积累)
3.2.1 背诵优秀诗文60篇。
3.2.2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一)教学现状。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普遍处于无序状态,高耗低效现象极其严重,且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文教学的随意性与无序性是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不如人愿,直至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教材现状。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阅读与写作分开编写。写作教材将高中的写作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第一册),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掌握写作规律,提高写作能力。第二阶段(第二至五册),主要培养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小创作。第三阶段(第六册),按照写作过程的几个方面编排,力求使学生把握书面语言表达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第一阶段编排的序列为:感受与思考、想象与联想、再现与表现、个性与创新。第二阶段编排的序列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其他各种文体(散文、诗歌等)。第三阶段编排的序列为:立意与选材、思路与结构、文体与文风、本色与文采。很显然,教材编排是从写作的三个角度来体现其序列性的。但教材序列的不合理性也是显然的:第一,教材中三个阶段的划分是按时间的线性来进行的,而在写作实践中这三个序列不是线性发展的。尤其是第一、第三两个阶段的安排,各用一学期时间且是第一学期和最后一个学期,分别从写作心理与写作过程来要求学生掌握写作规律和表达规律,其不可操作性是显而易见的。第一阶段目标难以达成。第二,写作教材内容与阅读教学内容错位。如第三册阅读教材是诗歌与散文,而写作教材却是两个单元的议论文。读与写相背离是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形成的。第三,写作技巧的指导没有得到重视。这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写作技巧指导无本可依,进而盲目随意。目前作文教学较多地以高考为指挥棒,师生都急功近利,更使写作指导忽略了学生写作能力的逐步建构过程,写作学习偏离了方向,甚至于在压题虚构上耗费精力,这不仅本末倒置,而且也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结果当然是事与愿违。
二、重建高中作文教学序列的构想
(一)目标定位
高中作文教学应遵循定向原则,即高中三年有明确的总目标,每学年、每学期乃至每单元都要有明确的分目标,这些目标环环相扣,形成合理梯度。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作部分要求“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根据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根据这两份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要求,我认为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可以理解为:
1.培养学生敏锐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并能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在真切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学会各种搜索写作素材的方法。
2.掌握相应的写作知识,能根据思想与情感的表达需要恰当地选用文体,自如地展开联想与想象,自如地运用写作技巧。
3.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发现其中的本质。能辩证地思考,力争能创造性思考。
4.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自由地、有个性地表达,并且能进行创造性表达。
(二)教学序列
1.高中作文教学四项目标分解内容及其序列:
(1)积累生活素材:观察与感受生活(观察方法、积累素材的方法)――思考生活(思考身边生活、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2)写作知识:第一,文体知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他文体(散文、小小说、随笔、寓言故事等)。第二,章法技巧:立意、选材、思路、结构。
(3)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4)表达能力:表现、再现、文采。
2.各学期作文教学内容及序列:
(1)高一上学期:熟练驾驭记叙文文体;积累生活素材,学会观察与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正确地选材与立意;表达上恰当地运用再现与表现。序列安排:五次记叙文训练的内容:①了解观察生活的途径,训练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养成积累的习惯。以写人为主,恰当地运用各种写人的技巧,力求写出人物的个性。②正确处理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训练学生思考生活,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出自己的独到认识。以叙事为主,力求叙事完整流畅。③熟练地运用再现与表现,叙述清晰流畅,描写绘声绘色,说明简明扼要,抒情议论能成为文章的点睛之笔,揭示与升华作品的主题。④再现与表现做到能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⑤写出有个性的记叙文。重点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初步训练创新思维。散文写作训练一次,训练目标为写景抒情,学会借景抒情,托物抒怀。
(2)高一下学期:训练记叙文和说明文。记叙文三次,说明文两次,创新作文一次。记叙文训练目标为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事件的波澜;说明文的目标为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创新作文的目标为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序列安排为:①训练记叙文,写出人的个性,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传神地刻画人物的心理、肖像、言行或细节,自如地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手段,写活人物。②训练记叙文,叙述出事件的波澜,学会运用悬念、倒叙、巧合等手段。③训练记叙文,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掌握开头、结尾与过渡的技巧,巧妙地运用叙述、描写、抒情与议论。④训练说明文,抓住事物特征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合理地安排好说明顺序,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⑤训练说明文,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恰当地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描写的表达方式。⑥创新作文训练,力求写出学生的个性。
(3)高二上学期:训练散文
四次,诗歌一次,个性作文一次。学期目标为:掌握散文写作方法与技巧。训练想象与联想能力、再现与表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序列为:①散文,训练联想能力。运用各种联想方法,拓宽文章的思路,丰富和加深文章的内容。②散文,训练想象能力,运用想象开拓思路,丰富表现内容,塑造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③散文,训练形散神聚、开合收放的技巧。④散文,训练“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化理为事等构思技巧。⑤诗歌写作,训练选择典型意象用简洁且富有韵味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思想情感。⑥个性作文,训练创新思维。
(4)高二下学期:掌握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尝试小小说写作和寓言故事写作。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了解常见的作文题型及审题方法。写作训练六次。议论文三次,小小说、寓言故事各一次,个性作文一次。序列为:①议论文,训练有理有据地说理。积累相应的事理论据和典型的事实论据。②议论文,训练有条有理地论证,掌握议论文常用的几种思路。③议论文,训练辩证地分析事物。④小小说,尝试选择恰当的角度虚构人物和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⑤尝试寓言写作,学会寓理于事。⑥话题作文,学会话题作文的审题,尝试以寓言故事言理。
(5)高三上学期:自如地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文体,尝试札记、随笔和社会生活评论的写作,掌握文章的修改,写升格作文。全面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训练八次,序列为:①记叙文,较为自如地运用写人叙事的技巧,力求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动人。②说明文、议论文,训练图画作文的题型。针对一幅漫画或一幅哲理性图画写作说明文和议论文。训练联想或想象能力,条理清楚的说明能力,对生活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说理能力。③散文,处理立意与选材、构思与结构的能力。④针对上次写作的散文进行修改,写作升级作文。训练作文修改能力。⑤札记、随笔写作,训练学生用这种写作方式提炼思想,积累素材。⑥尝试社会生活评论写作。⑦材料作文,区别材料作文与读后感、话题作文的不同,掌握这种题型的审题与写作方法。⑧个性写作。
(6)高三下学期:训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应试能力。按照高考大纲中写作能力的要求,前五个学期的目标是基础等级,本学期则力求达到发展等级。即: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写作训练八次。①话题作文,训练审题、拟题以及文体选择。②话题作文的变化类型,训练此类作文的写法,在文体形式上尝试创新。有文采地表达。③训练图画作文,了解图画作文的不同形式及应试措施。④训练材料作文,训练准确审题,在内容上尝试创新。⑤训练续写与改写,训练想像能力与创造能力。⑥训练话题作文,重点训练辩证思维与有文采地表达。⑦升级作文,训练考场作文修改能力。⑧话题作文,训练结构艺术与语言艺术,讲究巧妙的开头与结尾及恰当地选择表达方式。
3.训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