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美文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美文学是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作家的风格纷繁多样,以及不同时期的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这门课一直是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渗透与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各个领域与世界接轨带来的压力,正在高校的学子们为了在即将开始的人生中一展雄姿,眼界放得更宽,胆略变得更大,英语是他们必然要攻克的堡垒,然而他们所瞄准的英语已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研读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18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原著上了。他们的时间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为了就业,他们要学法律英语、商务英语、经贸英语;为了考研,他们可选的方向有语言学、翻译学、英美文化以及英语教育等等。虽然他们的专业仍然是“英语语言文学”,他们的学位仍然冠为“文学学士”,但在实际中花在文学阅读上的时间已经大打折扣,他们的精力不得不用到对考研、出国和就业等问题的考虑上,使本来已经很少的文学学习空间被挤占到更为可怜的地步。除了文学的特殊爱好者以及立志要考上文学研究生的学生外,能完成外语专业规定的阅读量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英美文学教学自身的因素,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都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使之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和教育对象的要求所致。为此,本文欲就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作些探索,以求教于方家。
二、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者们关注英语本科生文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角度有别,但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问题一: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当前从事英语文学教学的一大障碍就是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殷企平教授在最近一次题为“文学教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的发言中指出,文学课有面临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危险。文学有可能成为一件“饰物”。殷教授的担心不是空谷来风,相当数量的老师撰文主张利用文学课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像《英美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英语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文学教学课对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等。
对于英语文学课的本质目的,孙琳等在《谈英美文学教材的选编问题》中总结如下:“可以丰富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批判能力。”“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郭英剑总结了四个层次:“学其语言”、“学其文学”、“学其文化”和最高层次的“学习人类之文明”。这些观点都表明,通过文学课学习语言充其量只能是其目的之一。
文学作品是表层文本与深层文本之间的并存与互动,文学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区别不是“正式”与“非正式”,也不是“优雅”与“通俗”。读文学作品不能只关注其中的语言,而是要读出表层文本中的语言与深层文本中主题的关联。这种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索绪尔的所指与能指的对应关系,而是文本在一个动态的“能指链”上滑动的过程。在索绪尔那里,能指与所指是一张纸的两面,是静态的共存关系。而文学语言,可以作为一般语言来读,即是表层文本。在这一层面上,语言才呼应索绪尔及其它结构语言学家们的观点,是能指与所指的统一体,也只有在这一层面上才具有语言的正式或非正式特征,有雅俗之分,有文体之分。由于表层文本的掩护,我们不容易看到深层文本意义,因为“表层结构隐含或遮蔽了深层的、更难到达的、因而也就更难得到社会认可的意义层面”。
问题二:读而不批的现象。文学教学的目的第一步是让学生阅读原作,第二步是让学生产生相应的阅读反应。但如果将文学内容作为语言教学的素材,文学课就会在“阅读欣赏”的招牌下,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只进行文学阅读而没有相应的批评活动。而批评行为恰恰是人类更高一级的智力行为,首先表现为记录我们阅读作品时的直接反应,但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对英语毕业生的统计中显示“14%的人表示如果重回大学学习将选择文学课;46%的人认为文学课应当成为选修课”,其中又仅有“6%的人认为毕业论文应侧重文学内容”。这些数据显示出文学教学只会与6%的学生的阅读反应有联系。
三、改进英美文学教学的对策
基于以上谈到的英美文学课的种种特点以及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teacher-centered”教学法也毫无例外地主宰了英美文学课堂。在这种课堂上,教师是演讲者,他作为知识的源泉,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源源不断地灌入到学生头脑中去。不可否认,教师讲解是传输知识的一种方式,但是就文学课来说,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还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文学知识的吸收更有赖于接受者的参与、交流和体验。从本质上看,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读者的理解只有靠交流——把个人的人生投入进去与作者进行交流时才能实现。因此,文学课教师应该启发引导学生,唤起学生的感受和参与热情,而不是处处用透彻的讲解去代替学生的思考。
文学是一种资源、财富和修养。一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管以后从事何种工作,最起码的文学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英语的工具性变得愈来愈迫切的今天,更要提防不能让英语的职业技能取代英语的人文思想教育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发文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在文学阅读的初级阶段,采用多媒体文学课件,用丰富生动的音、画、影、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到了提高阶段,采用Internet开展自主化学习,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开放广阔的文学世界中去。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教材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
术的结合的改进,英美文学课一定会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黄源深.思辨缺席[J].1998,(7).
[3]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4]杨自伍.英国文化选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Caldwell,LarryW.AResponseLotheResponsesofTapelineandWeichseltoElhnohermeneulics[J].JournalofAsianMission,2000.
理工科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由于受到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英美文学课虽然是一门文学课,但它却是英语与英语所涉及的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的结合体,所使用的语言比较生涩和难懂,内容上涉及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纷繁复杂。因此,要想让学生把这门课真正学好,必须通过教师长时间讲解与逐渐渗透。但是这门课在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的课时都非常少,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分别都是一个学期的课,一般是每周2学时,总共16周的课,一学期不过32学时,而且这门课在有些理工科院校还是选修课,导致一些学生对这门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教师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他们想要讲授的内容都传授给学生,只能走马观花似地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把一些主要的文学流派和著名作家及其主要文学作品一股脑地“扔给学生”,至于学生懂与不懂、接受与否、有无疑问,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种非常严峻的折磨与考验,教师教起来累,学生学起来更累,有些学生由于听不懂,看不懂,读不懂,就干脆放弃了对这门课的学习。
1.2学生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兴趣除了课时少与授课内容多的矛盾之外,理工科院校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生原有的文学知识严重匮乏,或者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素养的相对低下。因为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数都是理科生,或者是从本校的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这其中可能还会包括一些本身英语就不是特别好的学生。由于他们在上大学之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对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学习上,对西方的人文社科等方面知识了解和掌握得非常少,对西方文学几乎更是一无所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严重匮乏。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对英美文学这门课还缺乏足够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精神动力,也就没有了把这门课学好的可能性。很多同学对这门课都很淡然,学不学好没啥关系,学和不学没什么差别。在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客观条件下,这种学习态度所导致的学习状态是可想而知的,一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不注意听讲,人虽然在课堂上,心早已飞出校外,只有少数学生认真听讲,加之很多学校都是大班授课,教学任务重,老师根本无暇顾及他们的学习状态。大部分学生在期末开始之前才开始大规模的“突击”,拿同学的上课笔记复印一下之后就开始死记硬背,考试及格就算完事,考试过去了就几乎忘得一干二净。
1.3考试与考核体系的不健全有部分理工科院校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英美文学这门课的期末考试,一般都会“暗示”教师要尽量给学生一个期末考试范围,学生只要把这个范围内的相关内容背下来,通过考试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另外,英美文学这门课在一些理工科院校还是考查课,根本没有期末考试,学生只要在期末的时候交一个论文就可以了。这样的考试与考核方式根本无法在客观上激励学生把这门课学好。
2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由于理工科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在课程设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考核体系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使得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过于平淡,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好。这样的教学根本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根本无法实现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需从各个方面努力,努力提高理工科院校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与应用型的英语人才。
2.1增加课时量与调整教学内容相结合由于英美文学这门课在理工科院校的课时少,加之授课内容过多,给教师的授课任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首先,学校应该适当增加这门课的课时量,可以把周课时由2学时变成4学时,课时量的增加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在讲英国文学时,应该重点讲以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华兹华斯、哈代和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一些知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及其所在的文学流派,其他的可以略讲或者不讲,让学生课下自己看。课时的增加与教学内容的调整可以使教师更有效地利用授课时间,提高授课的效果和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使他们有一个宏观概念,同时对一些知名作家及其作品也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与把握。
2.2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兴趣的缺乏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对于学生学好这门课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必需努力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学要多样化,使之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既不能是单一的照本宣科,也不能是简单的播放电子课件,而应该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预习下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在课堂上采取讨论的形式,争取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其次,教师在课下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和某些文学作品相关的电影和视频,这些影像资料会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和文字材料相比,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还可以让学生以短剧的形式展现电影中的某些精彩片段,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2.3完善考试与考核体系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考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学习态度。理工科院校的英美文学课在考试与考核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做出适当的改革与调整。首先,将这门课都改成考试课,不再以考察课的形式给学生开设。其次,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可以增加到50%,同时,期末考试之前不再给学生考试范围,这样就可以在客观上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预习质量和作业的完成质量。
3结语
(一)缺乏适当的教材
开设选修课就会发现,可供选择的教材种类繁多,但想要找到一本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教材却不容易。有的年代太过久远,对学生来说通篇生词,语法结构也不同于现代英语,无从下手;有的只有文学史,枯燥乏味;有的只有选读,缺乏背景。我们需要的理想教材是集文学史、文学常识、社会背景、作家作品介绍、作品概要、作品选读为一体的教材。但是在学生的词汇量普遍较小的情况下,这一系列的内容教下来,学生很容易迷失在浩瀚的生词中,产生厌烦情绪和抵触心理。
(二)选修课的局限性
学生对选修课的期待是简单易懂、趣味性强。这就对我们选择合适的教材、作品产生极高的要求。但是我们又试图给学生涵盖尽可能多的内容,最终结果就是,学生最后只有非常模糊的印象,连“知”都未必,更不要提“识”和“欣赏”了。再者选修课课时较少,难以对目标知识进行深入学习。
二、影视欣赏课的弊端
(一)教材重点的偏差
现有影视欣赏教材的重点多放在故事梗概、作品类型、导演及主演的介绍、电影的制作条件和背景以及主流媒体对该作品的评价、市场对作品的反应等方面。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专业词汇较多,理解比较困难,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巩固机会不多,对语言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而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影视欣赏课程应该明确课程的目的,即拓展辅助大学英语课程。所以教材和作品应以有益于学生的语言提高和文化扩展为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
如上文所述,现有影视欣赏教材的重点大多不在文化背景方面,而这正是大部分学生欠缺的并亟待提高的。没有了文化背景的支撑,对于影视作品的欣赏只能停留在语言、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的层面上,难以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对动作片的欣赏,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影视类型,人们往往因为其华丽的特技、大牌的明星、夸张的动作忽略了其中更深刻的内容,甚至认为动作片大都没有什么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影片反映的社会问题、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等方面。比如《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大量影视作品中有着或显性或隐性的存在。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影片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为他们欣赏其他影片打下基础。再如基督教作为对英语国家影响最深远的宗教,其门派、教义、教规十分庞杂,在影视作品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呈现,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对学生理解影片,理解人物的思想行为大有裨益。
(三)作品选择的问题
在选择影视作品的时候,我们倾向于选择符合下列标准的影片:首先,语言相对清晰规范的作品,尽量能够重现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惯用语和习语。其次,应该选择热门影片,这样能够保证影片及其相关材料的获得。再次是能够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具有看点和幽默效果的影片,学生会对这样的作品充满兴趣。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因为教材和其他条件的限制,作品的选择往往难以达到上述标准。比如《七宗罪》(Se7en)这部作品,虽然是黑的典型代表,但是语言粗俗下流,内容颇多争议,就很不适合我们的教学。
三、二者结合的必要性
由上述两点可以看出,英美文学和影视欣赏两门课程各有弊端。笔者在大量阅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与英语专业学生不同,我们并不要求非英语专业学生细读原著并具备文学分析和文学评论的能力。通过名著影视欣赏课,我们的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通识,对文学名著具有“快餐式”的了解是开设这门课程的最低要求。基于上述目的,影视作品的优势十分明显。影视作品使原作变得立体,有了具体的声、像、特效、情境、配乐等,在享受视觉听觉盛宴的同时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原著的情节、人物有较直观的认识。为了得到同样的认知,学生在阅读原著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大部分文学作品还具有较大的语言难度,而影视作品就能规避语言方面的障碍,避免学生因惧怕漫长的阅读而半途而废。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影视作品欣赏是不能取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想要了解作家的写作特点和写作风格,对作品形成自己独特且客观的观点继而对作品有更高层次的认识是不可能通过看电影获得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改编成为电影,不可避免的弊端在于,为了迎合市场和大众的要求,通俗化倾向较明显。在一百多分钟的时间跨度内呈现原著几百页的内容,影视作品显得太过仓促,必然会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我们看到的作品是结合了原作作者、影视作品编剧和导演三方之力的作品,一百个读者眼中不同的“哈姆雷特”变成了导演编剧眼定的“哈姆雷特”。其弊端在于编剧和导演对于原著的理解和侧重点的选择会被强加给观众,作品的主题可能被歪曲,既所谓的“文本误读”。二者结合,不可或缺的是对于原著的选读,与影视欣赏不同,阅读原著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语言特有的魅力,在阅读的同时,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感受到掩卷沉思的快乐,体会到字里行间隐藏的含义,形成对作品独特的理解,产生与作家跨越时间空间的交流。在影视作品的抛砖引玉下,阅读作品能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此为基础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二者结合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很多名著经过多次改编,有不同的版本,我们可以从中知道语言和社会的发展,摒弃已经过时的语言,学习使用现当代的语言。这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增强语感,使我们的语言跟得上时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四、结语
每个民族在其形成、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都会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这种约定俗成的民族文化是其他没有参与文化建设的外人很难理解的。比如说对动植物或颜色态度的不同。
(一)动植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种事物的态度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dog,英语中有大量俚语: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itsday(人人都有幸运之时);Heisaluckydog(幸运儿)等都表现出对狗的喜爱。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是受人鄙视的动物,一般带有狗的习语都是含有贬义色彩的、骂人的话语。比如“猪狗不如”“狗仗人势”“走狗”“狗腿子”等。又如猫头鹰,在中国是不吉祥的,预示着要死亡的鸟;而在英国等一些国家则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aswiseasanowl”,owlish都是形容人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另如goat,中国人认为goat(羊)是温顺、听话的动物,但在西方国家有“色鬼”“牺牲品”的意思。
(二)颜色鉴于各地所处地理环境与生活处境各异,颜色词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偏差,而即便是相同的色彩,从东西方环境和文化角度来说也包含着各自迥异的含义。中国红代表大吉大利,是喜庆、美好、欢快的象征,在结婚宴席等大型庆祝活动上,都以红色为主调来装扮环境、突出氛围。中国的鞭炮是红色的包装,过年的对联一定是红颜色的,送人的一定是“红包”,“开门红”蕴涵的一定是好运开始的寓意。另外,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红”代表和年轻女子有关的事物。“红妆”是女子的衣着,“红颜”指美丽的女子,“女红”指以女人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然而英语中的“red”和汉语中的“红”所代表的意义就有所不同。例如“paintitred”的意思是意为“把某事物描绘成骇人听闻的样子”,这样就含有贬义。在中国,白色意味着悲怆、哀伤和死亡。同样的白色在西方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思,它是洁白和纯真的化身,在教堂,结婚的女方身着飘逸的白婚纱,喻示着纯洁和贞洁。而在中国,充满喜气的红色却在西方象征着战争、对抗、流血,总之和暴力甚至死亡密切相关。外国翻译家在翻译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时,对这部著作的书名就采取了回避态度。而是使用了《石头记》这个与红色无关的名字。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原著的开篇本意,又不至于让西方人一看书名就产生排斥反应,从而达到了很好的翻译效果。再比如在翻译《红楼梦》时便对“红”做了灵活处理: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译者把“怡红院”译为“GreenDelights”而不是“RedDelights”,主要是从西方文化角度出发,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对等转化,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二、价值观念对翻译的影响
价值衡量会因为文化审美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地域文化和东西方文化差异构成的结构原因,也是区域文化的深层烙印,它深刻左右人们的心态、视角和审美方式。
(一)道德观念西方法律文化是一种个性化突出的以人为本的法律观,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维权思路。于这种利益环境脱胎下生成的人性文化,这种体现生命个体意识,高扬公平、奋斗以及自由的人文思想严重冲击着东方地域文化和法律意识。“individualism”这样的价值观到了中国汉语中则是“个人主义”,完全成为一个贬义词,它与“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相背离,在中文中被解释为“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体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仅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观念和做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对于这种“喻于利”的小人,是要受责、挨罚的,严重者还要入刑。
(二)神话传说不同的沃土孕育出来的文化是有区别的,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学作品也是异彩纷呈。要想深入地解读作品,把握文中的思想,就必须了解其形成文化背后的沃土。古希腊、罗马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得非常频繁,许多西方文学艺术家们都曾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过程中,多次出现引用了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场景,极大地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效果。但是如果对希腊、罗马神话故事的了解不充分,就不可能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所以在翻译工作中,需要有效把握多元文化下的表达方式,通过掌握神话的内涵思想,传达出原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就最广为人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来说,“ShynessisherAchilles’heel”。Achille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战争英雄,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把他浸到冥河中洗浴,这样他的身体就可以刀枪不入,然而入浸的时候他的母亲是握着他的脚踵的,这成了他的致命弱点,结果他被对手用箭射中脚踵而死,所以“Achilles’heel”代指一个人的致命弱点。所以“ShynessisherAchill’heel”是“害羞是她的致命弱点”的意思。明白了这些神话故事,有助于翻译工作的进行。
三、多元文化下的翻译策略
对于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论述上,关注文化间的差异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做到“信、达、雅”的信息完美传递。翻译的终极任务就是拉近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在中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地传递信息。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曾经极力呼吁要学会“拿来”,这是基于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文化立场。“我们的文化落后,无可讳言,创造力当然也不及洋鬼子,作品的比较的薄弱,是势所必至的,而且又不能不时时取法于外国。所以翻译和创作,应该一同提倡,决不可压抑了一面,使创作成为一时的骄子,反因容纵而脆弱起来。”既然是翻译,就要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翻译,实际上也是一种再创作。从鲁迅所译的《死魂灵》可以明确地看到他通过积极能动的翻译活动,对促进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在充分认知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异文化采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与气魄,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翻译的实质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存在的,语言是服务于文化思想的表达的,文化的性质决定了翻译的艺术形式。在小说《名利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SheisjustasrichasmostofthegirlswhocomeouttoIn-dia.Imightgofarther,andfareworse.”在这段话中,并不能只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进行翻译,它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正如杨必所翻译的,“跟那些出国到印度去的女孩们比一比,她不见得穷到哪里去。说不定我左等右等,反而挑着个不如她的”。在原文学作品中,并不是要强调路程的远近和所花路费的多少,所以译者将原文蕴涵的深层内涵结合文中的语境转化成了汉语的表层结构,反映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减少了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
四、结语
[关键词]英美文学 跨文化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I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93-02
引言
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文化存在于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公开的文化层主要指已暴露的物质文化,包括服装、道路、建筑物、街道、村庄等。而文化所隐蔽之物大大甚于其揭示之物。美国符号学家迪利在20世纪80年代把文化看作是“后语言结构”,包括绘画、建筑、民俗、文学、仪式、音乐、电影、其他等等(Deely,1986:xii)。对表层文化的研究是必要的,它也是深层研究文化必不可少的一步,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体现在民族思想观念等十分隐蔽的领域,在众多研究目标中,文学宝库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顾嘉祖(2002)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学文本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对象。浏览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文化意识与英美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而在语言学习者所学的众多科目中,英美文学属于有着一定难度和深度的课程。如果对西方文化一窍不通,那么英美文学的学习势必枯燥、晦涩难懂,这样作品的美感和作家的独到就无从领会。因此英美文学的学习与文化学习相得益彰。英美文学和英语文化的学习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与英语文化的体现
英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等,战后英国文学浮现出从写实到试验和多元的走势。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文学文本以外的各种现实、历史、政治、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呈现着反映。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不再是英国文学的分支,美国作家在创作风格和体裁上找到自我,进入20世纪更是日趋成熟,战后历经50年代新老交替,60年代的实验学说,70年代到该世纪末的多元发展阶段,形成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点和特征。文学的发展趋势鲜明地反映出社会的变迁、文化的沉淀。
(二)英美文学的认知功效、艺术价值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关系紧密
文学作品隐含对生命的思考、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西方人对其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文学名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艺术技巧,孕育着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能有所提高,有助于养成高尚的人格。同时英美文学是英语使用者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较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样,有的高雅、通俗,有的含蓄、明快,有的婉约、粗犷。这些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文学作品里得到了详尽的发挥。研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领略和感受英语富有音乐性的语调和简单而又意义深远的词汇。
(三)英美文学作品的剖析有助于了解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习英美文学就要开展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剖析,这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懂得外国文化,增加我们的知识,启发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作品和创作方法。与此同时,更能品味异域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了文化差异才能消除交际障碍,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融入世纪多元化发展,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潮流中,从而促进了处于不同文化之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语言学习者蜕变为语言使用者,实现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我国现阶段高校英美文学的学多还依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文学史+选读”的模式。文学教学以外部研究为主,教师往往罗列文学史实,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这使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独特性认识不够,处于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家作品往往处于“千文一面”的尴尬境遇。这种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使文学课成为各种史料和纯理论的简单堆砌,使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失去生机。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会有多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力的锻炼。
另外,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大多是讲授式,也就是以“教”为中心,教师是主体,承担所有的解释责任,从作家生平、创作背景、作品内涵、人物分析、意象等。这种教学使学生不能主动地与作品交流,而作品的生命力是读者和作者共同赋予的,如果读者不去更多地接触作品,只是聆听和记忆作品及其相关内容,那么再好的作品也失去了它鲜活的生命力,难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批评能力。
再者,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过多注重文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文学所折射出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不是很在意学生是否在一定的文化意识基础上研习英美文学作品。这样原本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就有些单薄且略显晦涩。
针对上述英美文学课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新时期的文学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改进方法:
首先,利用随机通达教学模式(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进行“多角度切入”学习。随机通达教学是让学者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相同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使用这一模式的英美文学教学可避免抽象地谈文艺理论,对同一文学作品的多角度意义探讨可以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
其次,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这样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又不忽视师者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建构空间。然而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又不客观,因此课堂上教师应侧重欣赏作品的方法讲解。课堂上教师重视作品阅读与分析,更多、更具体地向学生示范各种理解策略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适当介入到以学为主的教学活动中,适时刺激学生的好奇感,使其主动去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另外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堂,恰当地使用英文原版电影,让学生可以直观地领略西方文化,形象地欣赏文学作品。
最后在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上,应尽量减少甚至放弃传统的闭卷考试,用不同的题型考核学生对不同文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应多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读后感。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生若能主动参与到文本意义的寻找、创造过程中,势必养成敏锐的感受力,掌握分析方法。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
英美文学的研究应包含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两个目的,从文学的性质上看,利用英美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习者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这就要求英美文学的学习者要不断地强化文化意识,才能成功地进行语言的学习和使用,而且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能更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免受交际障碍的干扰,因此,英美文学的研究要有文化意识并逐步展开、深入。
【参考文献】
[1]Deely,J&B.Williams,F.Kruse(ed).Frontiers in Semiotics[C].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
[2]Hall,Edward,T.The silent Language[M].Doubleday:Anchor Press,1973.
[3]毕继万.第二语言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