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春天的诗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天堂电影院》;成长主题;叙事艺术

1988年上映的《天堂电影院》是意大利导演朱塞佩?多纳托雷的“时空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该片获得了1989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以及1990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影迷心中的经典。每个人对经典亦有自己的看法,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文仅从成长的主题和时空交错的叙事艺术两方面来对影片进行简要分析。

成长的主题

影片讲述了意大利西西里岛吉安加村中小男孩萨尔瓦多的故事,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主人公多多的成长,而多多的成长故事又分为童年、青年、中年。不同时期不同出场人物给多多以不同的影响,这些人也见证了萨尔瓦多由小男孩到中年男人的蜕变。

首先来看多多的家庭。影片中多多在油灯下翻看父亲的照片,母亲这时在缝衣服,而妹妹在床上熟睡。多多问:“妈妈,仗打完了,爸爸为什么还不回来?”“过几天他就回来了,你会看到的”,妈妈答道。多多的父亲没有回来,等来的却是他已经死去的讣告。可怜的多多甚至“不记得他了”,从小就失去了父爱。由于缺少了男人的支撑,多多的家里很贫穷,从他家的陈设就可看出其贫困程度。他的母亲给他买牛奶的50里拉被他偷偷拿去看电影了,结果被母亲收拾了一顿。这就是多多童年时的家庭。多多青年时期,关于其家庭情况影片涉及很少,但从其生活侧面也可知道他仍然是个穷小子。中年多多回来时,由于他的功成名就可看出其家庭环境的明显改善。这里影片的细节展现了母亲对多多的无限牵挂和爱。正在织毛衣的母亲听到门铃响,潜意识中就知道是多多回来了,她马上放下针线去开门。而她走得太急,线被刮到针也落地仍未注意,画面中是织好的毛衣随着线被一圈圈地拆开直到妈妈和多多在门口拥抱在一起。这拉扯的线就是母亲对多多的爱,即使30年未回家也无法割舍这份深沉的爱。

再来看看多多生命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艾尔弗来多。艾尔弗来多是村子里影院的放映员,也是村子里惟一会使用放映机的人。从10岁起,艾尔弗来多就走进了放映间,放映电影仿佛是他存在的全部意义。对于萨尔瓦多来说,艾尔弗来多既是他的朋友,又是他的导师,甚至多多还从艾尔弗来多那里感受到了父爱。与新一代人萨尔瓦多相比,艾尔弗来多是老一代人的形象,他缺乏主动性,一生都留在乡村小镇上做他的放映员。他自己不愿意改变,但是他清楚自己的这种命运不该在多多身上再次发生,因此他督促多多改变现状,勇往直前。艾尔弗来多第一次给多多解围让人印象深刻,多多拿着妈妈给他买牛奶的50里拉看了电影,被妈妈发现后胖揍一顿,恰巧艾尔弗来多和影院管理员经过。“你是免费进去的,快告诉妈妈”, 然后艾尔弗来多问管理员:“你今天在座位底下捡到什么了?”在管理员拿出烟草瞬间他变戏法一般地从烟草盒“变”出50里拉交给多多妈妈,巧妙地保护了小多多的自尊心。多多和妈妈一起离去时转身冲着艾尔弗来多挤眉弄眼,艾尔弗来多像个老顽童一样也作出了同样动作。

小多多总是想进入放映室弄清楚电影是怎么放映出来的,而艾尔弗来多不同意。在小多多通过给他送饭的方式进入放映间后,艾尔弗来多从小多多的举动和话语看出了他对放映电影的渴望,但是他还是坚持“我不想教你,这份工作不适合你”。然后给多多讲了这份工作的枯燥无聊,“像驴一样工作”,但他还是没能阻止多多对放映电影的热情。在他去厕所这段时间,多多把放完的影片换带继续播放了,气急的艾尔弗来多把多多赶出了放映间,而多多却像小鸟一样欢快。利用考试的机会,多多给艾尔弗来多传答案换来了艾尔弗来多允许他进入放映室,而艾尔弗来多像老师教学生一样把自己放映电影的技艺完完全全教给了多多,从此多多的电影事业开始了。旧“天堂影院”被烧毁的事故也毁了艾尔弗来多的双眼,新“天堂影院”建立起来只有小多多会用放映机,他成了小镇上理所当然的放映员。小多多的想法是:“我现在有了工作,可能不上学了”, 艾尔弗来多以长者的态度教育他:“总有一天,你会去做别的事情,比这重要得多的事情。”由此,多多才没有辍学。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赏析;延伸;底蕴

小学语文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就阅读提出了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要求。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古诗词,而在小学课文中选取的古诗词只是古诗词海洋中的沧海一粟。如何在教学中将课内的古诗词向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淀,并使其从中理解、体会到古诗词的美,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进行课外古诗的阅读赏析。

一、景物延伸,内化美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对于古诗词中描写的美丽景物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因此,笔者首先从学生较为喜欢的美景入手,除了欣赏教材上描写的景物外,还给学生补充了大量的同类古诗词。比如说:在学《春日》时,诗中写到:“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说:春天总是让人陶醉。黄澄澄的迎春花、粉红色的桃花、紫红色的紫荆、淡白色的梨花、鲜红的海棠花、开满山野的杜鹃花等,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笔者又给学生补充了唐朝杜审言的诗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意思是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这些都是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学生从大量的课外诗词中,品味到了古人描写春景语言的凝练与优美,受到了美的熏陶。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笔者还让学生将自己从所有古诗中看到的春色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来,深化了理解,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二、作者延伸,开阔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人中,有浪漫主义、诗风豪放、不拘一格的李白,有现实主义、诗风严谨、忧国忧民的杜甫,还有爱国主义、情感内敛的陆游以及边塞诗人王昌龄……因此,笔者抓住作者这一素材进行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了解诗人的兴趣。学过王昌龄的《出塞》之后,又给学生补充了《从军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一位边塞诗人对边塞官兵的感情以及对于战争的思考和忧虑;在学了李白的《静夜思》之后,补充了《古朗月行》《月下独酌》《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名篇,学生在朗诵、赏析的过程中,感受到李白豪放、浪漫、放荡不羁的诗风;学习了陆游的《示儿》,引入了《剑门道中遇微雨》、《枕上做》……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于心。学生对诗人的诗风有了了解,也就非常好奇地想进一步了解诗人,激发了学生赏析古诗的兴趣。

三、内容延伸,深化理解

中国的古诗词很多内容都是相似的,如: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对统治阶级残暴、贪婪的抨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以及离家思乡的愁绪等。我们在进行课外古诗词赏析探索的时候,将教材中的此类内容延伸到课外,将当时相同的时代背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打通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轻松地化解了难题,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比如说,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后,学生又赏析了杜甫的《登高》、王维的《使至塞上》、王之涣的《凉州词》等,美好的景物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品读延伸,感受诗情

“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课堂将失去活力”,因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载体,以“读―思―悟―读”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感悟,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深刻地领悟诗意,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五、激发延伸,迸发创造力

新课标把“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感想”作为写作目标的第一要求。“兴趣、想象、感想”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有鲜明个性、有自的学习主体来定位的。在古诗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也值得一试。

以《村居》为例:(1)绘画比赛。画春天,也可画想象中的春天。(2)音乐比赛。关于春天的歌曲演唱、乐器演奏、舞蹈。(3)词语接龙比赛。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课外阅读与积累。(4)朗诵或是演讲比赛。(5)写作比赛。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范文第3篇

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是乡镇小学,但无论校长还是普通老师,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因此编写了校本教材――《杏花春雨》(主要由古诗、词组成)。学校建议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把课本内容与校本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单就古诗一项进行了小的试验。

首先,古诗,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背下来?明白古诗所讲的意思?依我之见,初期让学生可以背下来即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与阅读量的增加,很容易就能明白诗句中的意思。

其次,古诗最能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课堂上能够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认识。

再次,就现阶段情况的语文学习而言,一是课堂、二是积累。而古诗的积累又是简单而有效的。

笔者执教五年级语文,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把学生背诵的内容加入课堂中,如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课《只拣儿童多处行》时,这节课主题是赞美儿童的,同时又是写春天的,因此在常规教学结束后,引导、启发学生在积累的内容中寻找关于描写儿童、描写春天的诗句,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写儿童的: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等。

写春天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等等。

通过这些诗句,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起到积极的作用。课下问学生:知道诗句是什么意思吗?很多学生说模模糊糊知道,我觉得这就已经可以了。

当然,单纯的一节课与古诗相联系是不够的,如果能够做到所有语文课都使用这样的方法,时间也不用很多,一节课能够做到五分钟左右即可,日积月累下来,学生对于诗词的记忆,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就能够建立起来,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也就成为必然。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诗歌鉴赏 教学法

古诗的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认为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语言,探析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汲取古诗的营养,探索古诗的真谛,使学生充实、灵秀起来。

一、指导感情朗读,引导学生体会音韵美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古诗以它特具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最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古诗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的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其次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反复诵读。宋代万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古诗学习要有一定的目标性

目标性是指规定学生古诗背诵的任务,而且要求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甚解。有的老师虽然也为学生制定背诵任务,但是缺少监督性,背过的篇目不检查,也不复查,很多学生虽然背了很多诗词,但是记忆效果往往不佳,这是一个需要注意,并且要加以避免的问题。

比如,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但是,并不是说今天背过的就再也不检查,而是要定期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评估。这个评估即对上一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加强重复记忆,让背过的诗词在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每周的周一要总结上一周的背诵情况,以督促学生复习背诵为目的,还要进行一些相关测试,不仅涉及默写,还设计关于诗词含义和中心思想。再以两个或者三个星期为另一个阶段,深化复习内容,这样不停地向前“倒带”,就能很好地督促学生总结和复习已经学过的诗词,最终将诗歌记牢。

背诵任务要落实在笔头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一遍比单纯的朗读记忆加深效果更显著。而且将诗词写下来是提升学生书写水平的一个主要方法。教师定期抽查学生的诗词背诵作业在无形中加强了对于学生诗词学习的监督。

三、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如下。

1.介绍作者背景。每一首古诗的作者都有他特定的生活背景和个人阅历,学生了解了这些以后,就能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如教《游子吟》时,由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当时环境相差甚远,我对《孟母三迁》的故事作补充,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值得一提的是,介绍背景只是古诗教学的前奏或插曲,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抓住重点,言简意赅,不能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讲得太多或面面俱到。

2.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如袁枚的《所见》描绘的是骑牛高歌的牧童,忽然停歌静立捕蝉的生活画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时的体验,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

3.运用直观形象。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就容易理解诗意。

4.丰富情感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再现能力、想象能力,又帮助学生弄懂了诗意,感受了古诗意境之美。

四、融情于境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却十分深远,它往往包含了非常丰富的语言、意义。在古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会古诗的意境,加深理解。如贺知章《咏柳》中的千古佳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学中,我们启发学生想象:“春风看不见,摸不着,作者为什么把它比做剪刀呢?”学生说:“春风轻轻地吹过柳条,柳叶响,仿佛春风正在修剪柳叶。”等等。这样再造想象,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能使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各种物象所构成的和谐的艺术整体形象。我们进一步启发学生想象:“是谁在握着这把剪刀呢?”学生的想象进一步被激活了,是“春姑娘”“春天的使者”,还是“风婆婆”“春天的力量”“大自然”……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创造的活力,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诗的情韵徐徐展开,让人思接千载。

总之,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小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利用学生的记忆特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诗歌的记忆效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关于春天的诗古诗范文第5篇

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选入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加强经典诗词的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记忆能力、培养想象能力、拓展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开发古诗词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有效的小策略。

一、情感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力戒刻板。

在进行每课古诗教学时,教师都应找准激情点,以此为契机:如《赠汪伦》是挚友篇;《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含哲理,每首诗作都饱含诗人的深情厚谊。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从中汲取文学营养。

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用具体形象的事例突出古诗的现实背景,帮助学生通过联想作用,认识诗中描绘的形象,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或朗读过去学过的、感情相似的诗歌,从诗歌引到诗歌;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或由教师讲述诗歌内容有关的事物或景物,以事物引导诗。例如,教学《江南春》这首诗前,先让学生留心观察春天的景物,谈谈春天独特的美,再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春晓》《游园不值》《咏柳》……另外也可以利用插图、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由画面引到诗。

二、推敲字词,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凝炼而富有表现力。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推敲,感悟诗歌语言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一个“照”字表现了月华倾泻、树影婆娑的景象,一个“流”字则渲染出万籁俱寂、唯闻水声潺潺的林间幽静,给人的视觉和听觉都留下了美的享受;“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个“闹”字就将红杏那满树繁花、竞相争艳的美好春色及那蝶舞蜂唱、风轻日暖的无限春光展现在读者面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碧”与“红”就是与诗人所抒之情相和谐的色彩,这两字令读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获得色彩美感的享受。

如在教学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时,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这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捕捉阅读深入点“送”,因为“送”是两首诗共同的理解点。可在学生多元、零散思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同样写“送别”,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指导学生抓住诗篇中的关键字词品味。

・不同点:送别的地点不同;送别时的天气、情景不同;送别时的心情不同……

・相同点:同是写送朋友;同是写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三、展开想象,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古诗中的“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经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的艺术图画。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

可以是闭眼想象、配乐想象,也可以是古诗续编、情景表演……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中“瑟瑟”“红”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语,描绘了一幅“暮江夕照”的美景,教学中可让学生闭眼想象,充分领略诗中安详、温馨的美感。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续讲故事,他们的故事给了我意外的惊喜。生1讲:“诗人兴致勃勃来游园,主人不在,万般失望,抬头看见盛开的红杏,没想到红杏开口说话,向诗人介绍了园中美景……”生2讲:“看到诗人即将扫兴而归,便主动招呼诗人,告诉诗人它们的烦恼,它们被关在园中只能看到头顶上的天空,它们多么渴望外界的自由……”看,学生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思维的火花得以迸发。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加强朗读,品味古诗的音韵美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铿锵。读,是引导入境的重要手段,通过读,学生可以理解字词句,感知形象,体会情思,并感受古诗的音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