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活动论文

德育活动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活动论文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拟就语文活动课的本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语文活动课中的“活动”

    “活动”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何谓“活动”?认为,活动是人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形式是实际的感性的活动,即变革自然、改造社会的外部实践活动,然后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内部意识的、思想的活动等。主动与能动是活动的特征。活动既指具体的行为,又指抽象的行为;既指外部的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也指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具体到教学领域,活动指在教育情境中学生认识世界与发展自身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收间接经验的活动,二是取得直接经验的活动。活动课中的“活动”指的是后者。活动课程最初是作为学科课程的替代物提出来的。其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忽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也割裂了儿童生活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口号,主张“从做中学”,并进行教育实验,试图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在课程发展史上,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由于矫枉过正,犯了“有我无你”的错误,改革没有成功。但其理论对各国课程编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们发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非冰炭难容。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大量知识,活动课程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势互补,是我国新的课程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关于活动课的基本特征,人们已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这就是“四性”。趣味性: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活动课涉及多种知识技能,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实践性: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自主性: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顾问和协助者的角色。很明显,活动课是一种与传统学科课程相对的新型课程。其基本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是以学科课程为参照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活动课中的“活动”有着特定的含义(“活动”的狭义):它不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片为主要媒介的接受性、传承性活动,而是指变革现实的操作性活动。按照这一认识来考察当前的语文活动课,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不具备“活动”的特点。下面是几则摘自报刊的起示范作用的实例。修改病句。发给学生有病句的试题,学生当“医生”修改病句,对了给予奖励。唱读结合。教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师生齐唱《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温故学新。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指导学生回顾《的睡衣》、《温暖》和《一个降落伞包》。填字游戏。设计一些纵横交错的方格,填上一些字,留一些空格,让学生填字组词。……这里仅从“实践性”角度作一简析。乍一看,上面这些“活动课”均具备“实践性”,但其实践方式并未超出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范围。换句话说,这些“活动课”算不上真正的语文活动课。“实践”是与“认识”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人们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感性活动。对数、理、化等学科来说,学科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认识过程,即通过接受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而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虽然也要学习间接经验,但主要是培养言语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叶圣陶语)。故“实践性”是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活动课的共性。二者在实践方式上有区别:

    第一,二者对象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围绕教材进行。活动课中的“实践”要解决的是课本以外的听、说、读、写问题。

    第二,二者难度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是间断的,任务是单一的,且有教师指导;而活动课中的实践过程是连续的,任务是综合的,实践中的问题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解决。为发挥语文活动课的特有功能,设计语文活动课时应体现这种“区别”。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2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理解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十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一、语文实践活动应该突出“五性”

1.突出趣味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是萌发创造思维的最佳动力。要使学生从单调的听说读写中走出来,就要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拨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2.突出实践性。“实践出真知”,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自主选择,探究体验,这样,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主动地学,会有事半功倍之奇效。

3.突出综合性。首先,语文课堂教学是有局限性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拓展和延伸,这就要求课内外联系;其次,语文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学科间融合,努力淡化学科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4.突出创造性。人类与生俱来就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也具有本能的想象力。在实践活动中,要针对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大力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想象范围,解放思维空间的束缚,激活创造思维

5.突出语文性。虽然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各种各样,它包括自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科学、数学、思想品德等多个学科。但它首先姓“语”,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语文实践活动。要“五环”并举

1.转变课型,课内实践。

(1)因材制宜,“画”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把画笔引入课堂,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索语文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宿新寺徐公店》时,我让学生勾画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景物,出现了稀疏的篱笆、茂密的树叶、奔跑的儿童和金黄的油菜花,学生如临其境,何必再要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呢?

(2)生动活泼,“说”语文。说,即口语表达,这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把教师烦琐的讲解,变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说”语文。例如,学习散文《五彩池》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为别人做小导游,介绍五彩池的美景。

(3)注重实效,“演”语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表演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语言、表情、体态,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的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例如,《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形象鲜明,故事性强,我就采用了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揭示寓意。

2.学科融合,渗透实践。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行家里手,是出色的导演,其实并不为过。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让教学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感受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读一读、演一演、唱一唱、讲一讲等多种形式,将音乐、美术、科学、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涉及到的知识带入语文教学中。例如,将习作课与科学科的实验课、美术课的手工制作联体,学生多了亲身感受和体验,就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走向自然,课外实践。语文作为母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着广泛的学习、实践空间。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促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走向自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兴趣,给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其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内容的确立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例如,春天来了,小河解冻了,小草返青、柳枝发芽时,不妨带着学生走向自然,开展“找春天”的活动。学生在课外了解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角活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0

1 当前幼儿区角活动存在的问题

1.1 对课程的认识还有差异

自新课程观改革后就要求幼儿园在日常的活动中都必须看作是一种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区角活动也就成为了当前教学的主要部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管理下的教师的理念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幼儿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此,有的大型幼儿园将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放在了幼儿园的课程教学方面,因此必然忽略幼儿区角活动,即使存在区角活动也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对于区角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是否和幼儿活动相匹配都是不在考虑的范围内。而一些中小类型幼儿园却将幼儿区角建设看作是课程整体中的重要部分,他们在注重培养幼儿独立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的同时,对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开展幼儿区角对于培养幼儿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在学习中不断取得预计的效果。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对课程有着充分的认识,进而采用合理的对幼儿活动区角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幼儿园更好的发展。

1.2 幼儿区角利用效率底下

建设幼儿区角的主要目的是给予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进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这种情况已经被教师所认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儿区角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区角缺少开放性等现状,例如很多幼儿园为了开展更多的区角活动,甚至将走廊、午睡室、教师办公室等空间创设区角,教师们化了很多的精力收集、制作,为区角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虽然满足了幼儿区角建设的要求,但是他们为了加强课程教育常常限制幼儿在区角娱乐的时间,造成了幼儿区角利用率低的现象。

1.3 教师指导技能欠缺

可以说区角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但是幼儿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指导,由于当前教师缺乏指导技能就会严重影响区角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对教师指导的实际能力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对幼儿不够尊重,其次教师对幼儿的内心想法不够关心。总是习惯采用直接指导的方式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无法达到开展幼儿区角的实际效果。

2 关于完善幼儿区角活动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对幼儿区角活动的理解

我国教育部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该对个别差异进行关注,进而达到促进每个幼儿具有自身特点的目标,那么幼儿园在开展区角活动的同时首先需要意识到这项活动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从多种形式入手来强化教师的个人能力。通过学习的方式彻底转变教师对区角活动的观念,尽可能的将区角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到一起,主要实现将集体教学活动与区角活动联系到一起。根据现阶段幼儿园区角建设的实际幸亏,认为可以将托班和小班也可尝试在作息时间与空间的组织安排上,让区角活动成为主要的活动,从而改变以往那种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倾向。

2.2 增强开展区角活动的自信心

虽然区角活动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都知道开展区角活动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挑战,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的活动室空间范围很小,那么建设的过程中就不得不利用午睡室、走廊、整个活动室甚至户外场地充分利用起来。同时有的中小类型幼儿园的资金较紧张,那么教师为了达到建设高标准的区角活动,就必然发动幼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还与幼儿一起创设区角,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相反,也有幼儿园及教师却总是以活动室太小,教师配备紧,不会带区角活动等种种理由不愿去实践,不敢去尝试。那么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增强开展区角活动的自信心,进而达到促进幼儿更好发展的目标。

2.3 增进合作交流

由于交流是分享智慧、引领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中的重要途径就是展示,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对各个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建设情况进行学习,特别是开展区角活动先进园的介绍,让人深有感触,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区角活动的开展中站在全市幼儿园的前列,是因为园领导注重教科研结合,重视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大家互相信任、合作学习的教师群体。许多幼儿园从区角目标的设定到区角环境的创设与指导都体现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在教师们不断的反思研讨―实践探索―反思调整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各年龄班区角发展目标体系,以及具有园本特色的区角活动指导计划和观察、反思记录。一次次区角活动观摩、疑难困惑问题研讨、观察案例交流等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研究的热情和集体感、凝聚力。

总结

通过对当前幼儿区角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幼儿区角活动的开展不但为教师创造了更多的研究空间,更主要的是为幼儿增加锻炼的机会。同时还需要引导教师不断总结反思,深入实践研究,把新的先进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丰富的活动环境,最终达到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教师在研究、探索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晓辉. 浅谈如何创设适合学前班年龄特点的区角活动[J]. 中小学电教(下). 2010(12)

[2] 张琴.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09)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4篇

小学科技活动是小学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技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小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等)的形成,施以影响的有计划的活动。

科学素养对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今天的小学生将是明天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科学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扬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

小学科技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有着重要影响。科技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科技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在家建一个小小气象站,或观察小猫小狗的生活习性,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蒸汽机,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有时,还可以按教师的布置,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其中的一些规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二、小学科技活动开展现状

目前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而言,通过科技活动,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学科技活动项目不全面,科技含量不高

多数小学选择科技活动项目时,除兼顾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外,参与竞赛、争取名次是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主要动力之一。能参与竞赛项目活动的学生人数是很少的,而那些未列入竞赛项目的科技活动则受到忽视。

很多学校将英语打字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作为学生科技活动项目的主要内容,在这些项目上参与人数较多,但这些项目主要是知识的学习和简单的手眼协调能力的练习,科技知识的含量是很低的,更无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参与。还有一些学校则以艺术类的活动代替了科技活动的开展。

(二)升学压力和经费阻碍科技活动开展

科技活动项目在小学以四、五年级学生参加为主。教师和学生均受升学影响,认为组织、参加科技活动浪费时间,积极性不高。有文艺特长、体育特长的学生,较有科技特长的学生更能受到升学攻策的优惠.这也影响了小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由于部分小学对科技活动不如文艺活动、体育活动重视,所以很多中学觉得缺乏科技活动好的苗子。

一些学生喜欢的科技活动项目因受场地、经费的限制使普及面不广,有的科技竞赛活动需学校或学生购买一定的材料方可让相应比侧的学生参加,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参与自己喜爱的科技活动。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无法提供一定质量和档次的科技活动器材,很多科技活动项目开展面不广,质量不高。

(三)科技活动教师的科技素养不高

虽然现任科技活动教师在职称、学历上不低于平均水平,但很多教师缺少科技活动方面的一技之长。科技活动教师自身的科技素养不高,就很难胜任这一工作。同时,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影响了其对科技信息的敏感度和对科技新技能的认识和学习。而且,现有的培训课程对科技辅导教师的需要考虑不足,职称评审亦无科技辅导教师系列。

三、加强科技活动,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

(一)开设专门的科技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真正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科技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首先,要明确科技活动课程的目标:在科技活动课程中,学生亲自实践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扩大学生视野、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技能。培养少年儿童在科技实践活动中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促进全体学生科技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在观念方面,能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在动力方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追求,鼓励学生去追求和探究。在感知方面,使学生接触科学,感知科学。在方法能力方面,能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其次,科学确定科技活动课程的内容。要根据课程目标有侧重的挑选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比如:科普知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古今中外科技发明介绍、科技小论文介绍、创新方案、思维训练、课后实践题、科技信息会。

(二)通过课外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1、开展趣味科技节活动

为了让科技教育深人人心,学校可每年举行一次趣味科技节活动,以趣味科技节为载体,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科技活动的行列。趣味科技节中,可以设计阅读科普读物、科普故事演讲、科普讲座、科学小论文、趣味实验、科普网页、科普海报、科普黑板报、科幻画现场竞赛、车模竟速、风筝航模制作、科技小发明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较为浓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科技活动,向学生宣传科技知识,启迪同学们的思维、拓宽思路,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感受玩科学带来的乐趣,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以及活动后的反思,都引导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开展少先队科技主题活动。

科技教育自身的特点赋予了它的实践性。因此,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寓科技教育于少先队活动之中,是提高科技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每年都可组织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如:“科技与创新”主题班队会竞赛、“科技天地”队角评比、“科技小报”评比等等,学校广播站还可定期进行科技教育专题广播,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演讲”,也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科技教育演讲。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第5篇

1、自主体验我们提倡幼儿能在活动室“自主体验”。为此,各个项目组为幼儿提供了不同表达形式的区域,每个区域为幼儿提供多种表达表现的材料。幼儿在轻松、丰富的活动室内,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选择活动的区域,挑选自己感喜爱的服装、乐器、道具、材料,结合自己对艺术内容的感受与理解,进行自主地表达与表现。

2、自主评价本学期初,我园结合大班幼儿自主评价的特点及艺术活动评价的形式进行思考,设计并制作了人手一册的“艺术护照”。“艺术护照”内呈现的内容有:幼儿基本信息、幼儿体验、活动中的我、我的好朋友、全家福5项内容。同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三枚不同的印章,分别是“手拉手”、“笑脸”、“五角星”的图式印章,幼儿可以从合作、情绪、自我表现的满意情况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每次幼儿自主评价环节,都认真、投入地的自主敲章、自主记录、自主评价。幼儿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持和激励作用,也强调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二、改变活动形式,营造自主、开放的活动氛围

1、让区域活动成为更有利于幼儿自主表现的主要活动形式如何打破幼儿受控的局面,实现幼儿在艺术感受与体验的空间中,更自主地表达与表现?我们从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改变活动形式做起。各个项目组通过思考与研讨,在活动室内尝试开展区域式活动。创设自主性的区域活动打破了原有艺术活动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幼儿的主体活动,它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主动的特点,赋予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度,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活动形式的改变为幼儿提供了更适宜、更自主的空间,从而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兴趣、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需求,使幼儿主动性得到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

2、“我的活动我做主”———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自主性艺术活动是自主的活动,每一位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人,对于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式、活动的场所等,幼儿都权发表自己的主观意见。在每次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选择活动区域、活动内容,她们能主动其他同伴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活动结束前,教师和幼儿共同商榷下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共同进行后期的材料收集、调查等任务。如:在舞蹈组,教师在活动中提供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舞蹈的视频,幼儿成为选择舞蹈内容的主人,她们根据自己对舞蹈的兴趣与理解能力,以投票的方式进行公平公开的决策。

三、创意活动环境,实现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求

1、创设独特而富有情趣性的环境,提供开放的区域活动空间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活动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大胆表现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次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表现的欲望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获得信息。我们从儿童的需要出发,通过创设更多的区域活动,给儿童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将教育目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区域中,让幼儿在玩中学习与发展,最大的限度地增强区域活动的实效性。通过区域的形式尽可能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和需要,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2、因人而异地提供开放性的活动材料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我们在进行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时,由于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能力差异,个性表现,兴趣爱好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创设环境时,我们也进行了相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