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组织行为学论文

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双语教学与跨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并对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学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教师应熟悉西方文化知识,学生要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2] 吕雪松.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31-33.

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教学改革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实施价值在于弥补心理学课程的不足,通过它全新的教学理论的延伸和辐射,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来,实现管理者管理思维的转变,这对于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做好管理的基本前提。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成为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辅助资料,但由于课程本身的难度和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要求的匹配度出现了失衡,使得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具体情况如下。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理论体系的价值与现实取向的偏移

教师在实施该课程时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本身的辐射性和延展性,使其对其他后续课程的辐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一是课程体系的内容更新的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就业所需。特别是由于组织行为源于西方理论,很多结合中国实际状况的分析还很欠缺,再加上授课老师本身的科研水平有限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导致知识体系的不完善或者与中国现状脱节。二是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较多。组织行为和领导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存在很多交叉部门,如何实现有效的整合和横向比较研究,这对授课教师来讲是个难度很大的教学问题。

2.课程执行的难度与教师知识背景的薄弱

该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既具有较高的心理分析和实践应用能力,还要求教师对企业管理角色的能力认知把握得非常准确。但是,本课程教师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毕业后作为教师所受到指导的过程,主要是在分科教学的环境中,受学科教材、教法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多年来所受到的影响以及所从事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更适应传统的学科教学形式,难以形成课程整合和总体上把握课程体系的目标,离不开单一教材的束缚,摆脱不开“教”的方式,在头脑中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反思和运用。理论教学色彩较浓,无法与实践的融合。

3.课程支持的需求与现实地位的缺失

组织行为学缺少应有的关注,课程支持严重不足。实施的难度与课程相关支持程度不成正比。特别是组织行为案例往往涉及到很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无论从案例的设计还是到讲解,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出现了案例使用较少,或者案例与课程内容不符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上课的时候只是将知识点全堂灌输给学生、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上课往往是“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有的虽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也常表现为投影出简单的文字讲义,没有任何声音或影像等配合,所谓“多媒体”教学变成“单媒体”。这样很本不能达到令学生“学活”目的,更谈不上创新和提高。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按项目化教学模式建设立体化优秀教材

在教材建设上应注重立体化建设。文字教材要注重内容深度、广度,应包括符合组织行为学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全部知识点的教学信息,应该非常强调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电子教材在阐释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动态、色彩和互动。以提纲式的幻灯,阐述课程的重点、难点,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释解教学难点,摆脱学生在组织行为学课程学习中的枯燥感和沉闷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媒体互动中得到满足,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效率。

配套习题集是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习题应少而精,力求突出重点,难易适度,知识覆盖面广,题目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习题类型应多样化,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对单调题型的厌倦感。另外可以利用引人入胜的进阶引导方式,一步步地将学生带入更高层次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充分体现趣味性和启发性。试题库建设是实现考教分离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更加客观、公正地评判教学效果,可使考试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开放智能化的题库平台,可动态增加或修改,教师可以随时生成形式各异的试卷,学生可以随时生成需要的模拟试卷。

2.形成项目化教学特色

(1)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自身也应当具有相当的实践应用能力。近年来由于承担教学的老师以年轻教师居多,他们通常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学科的系统性不强,知识面较窄,缺乏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实践能力较弱,这些都对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讲授形成障碍。由此,教师后续的学习和教育成为必然,教师应在学习中弥补自身的不足并探究新的组织行为研究思潮和发展方向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教师的再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比如可选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派往国外进修学习深造,以加强其理论修养;另外,也可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多接触实际,可采用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能对教学工作起到辅的展示、演示、模拟、拓展的一切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常指为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示平台、幻灯机以及其他影音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充实了课堂的知识容量,丰富了教学的手段,使课堂教学在影音声色上不断生动,即调动了学生兴趣。

组织行为学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同时形成电子教案、教学幻灯片、习题集、试题库等。

(3)使用创新教学方法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建立分析组织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内在素质的提高。

①案例教学

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专题进行案例讨论,将工商企业经营的背景和组织管理的资料引入课堂,通过结合组织行为学中相关理论的分析和讨论,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体会丰富多彩的管理情景,产生丰富的设想和创意,树立管理权变的理念,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组织行为学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组织处理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个性测试

青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急迫感,他们自我认识和评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因此,开展个性测试等与课程紧密相关的课堂实践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测试中更加了解自己并启发他们自我反思。

③管理游戏

管理游戏是一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法相比较,管理游戏更生动具体。通常将学生分组,并分配一定的任务,通过小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有效的观察和测试学生的领导特征、能力特征、智慧特征和关系特征等。由于管理游戏模拟内容真实感强,且富有竞争性,更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在参与游戏中掌握了理论,学会了方法,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④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模拟训练方法。角色扮演的情境具有拟真性,由学生扮演某种任务的角色,要求扮演的学生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认知自发地投入,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与行为,以发现及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表现。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从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去分析人们在管理工作中会怎样或该怎样说和做,同时表演者也在互动和沟通中体验到管理的困惑和乐趣。

3.组织学习小组,倡导团队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团队学习的方式,以学习小组的表现作为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基础。具体来说,是把学生分成5-7人的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指定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管理游戏以及课堂小组讨论课后实践调查等方面等工作,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中的五大转变

1.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课程结构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的转变。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

4.课程实施的转变。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课程考核的转变。改变和突破知识考核模式,体现能力考核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建议采用闭卷笔试、课后作业、课堂作业和到课率等综合的考核方式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力纬,赵洱岽,余顺坤等.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7).

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做法体会

《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统设必修课,也是该专业若干课程中的主干核心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学好该课程对于提高学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笔者多年来一直担任该课程的教学辅导工作,深深体会到如果沿袭对全日制学生的教学方法,往往事与愿违,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从开放学员的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一、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其产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兴趣是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欲望的内在心理动力。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人变得越来越实际,行为的功利指向性越来越强。开放学员也不例外,促使其参加开放学习的动机既复杂又很实际:有的是单位要求,形势所迫,拿个文凭是为了“巩固”现有岗位,以免下岗之虞;有的是为了寻找工作或调换岗位;有的是为了晋级评职称或未来提职需要。更有甚者,极个别学员是因为在家闷得慌,上开放教育课程仅仅是为了认识几个朋友,多一些与人交往的机会,从心理学角度上开放仅是为了满足其“社交需要”。当然,不可否认在这群学员中也确有部分学员上开放教育课程是为了学点真才实学,为以后的事业发展打点基础,但已不是主流。学习目的的功利性造成开放学员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行为被动,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因此,要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使其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动力入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放下面子,丢下架子真心和学员谈心交友,实现“零距离”沟通,让学员们感到你既是良师更是益友,这样你的观点才更容易被他们理解接受;二是要从宏观上教育学员认清形势,理解电大举办开放教育的实质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终身学习社会,光靠一张文凭,原有的一点知识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终将被竞争所淘汰;三是从微观着手引导学员了解《组织行为学》学科性质,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学好该课程的意义。《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组织管理人员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核心支柱作用。学好该课程对于提高学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也是该专业学员以后写作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理论依据。兴趣是学员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就会产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会增强学习效果。

二、系统梳理与重点精讲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开放学员大多来自公司企业管理和生产一线,社会阅历丰富,实践知识和理解能力都较强。但对管理的科学原理、结构、方法知之较少,对管理理论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弱。同时由于他们平时在单位大都是业务管理骨干,工作任务繁重,学习时间紧张,工学矛盾突出。因此开放老师在教学时就不能沿袭全日制学生的教学方法,对教材逐篇逐章串讲,逐字逐句分析,事无巨细,无所不及,而应从开放学员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为此笔者总结了八个字:系统梳理、重点精讲。

所谓系统梳理就是首次上课教师要对教材的编写体例、基本结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高屋建瓴,使学员对教材体系有一个通盘了解。如《组织行为学》就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一共六章三十六节,内容包括概括讲述学科性质(绪论)、组织管理的最基本元素(个体行为)、管理的基本方法(激励)、管理的基本单位(群体行为)、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行为)和组织结构与职能(组织行为)六部分。厚厚一本书表面看来体系庞杂,内容繁多,其实经过梳理既清楚又概括。这样做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消除了学员的畏难紧张情绪,《组织行为学》其实是与我们的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相伴而生的一门学科,不是高不可攀。这样就增加了学习兴趣,克服了畏难情绪;二是通过系统梳理,使学员对教材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课后个人自学提供了导引;三是为教师讲授以后的内容打下了良好基础。

所谓重点精讲,就是教师要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切割成若干个知识点,并进行梳理,根据教学大纲筛选出若干专题进行重点精讲。如笔者把《组织行为学》分成6大部分15个专题,包括经济人理论、社会人理论、个性理论、气质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成就需要理论、民主行为、专制行为等等,每个专题相对独立,有理论,有案例,组合起来就是组织行为学。每次辅导重点讲授四五个专题,学生听起来兴趣盎然,理解深刻,老师讲起来津津有味,挥洒自如。这种讲法效果明显,笔者每次上课总能有好几个忠实“粉丝”。有的学员说他们在学校学的课程就这门最实用,把在课堂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到管理实践还真收到了超过预期的效果。

三、针对《组织行为学》课程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法,精心导演好每一堂课

每门课程都有其学科特点。《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本身就是管理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的总结,因而实践性是该课程的本质属性。国内外多年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的重视和管理实践都证明,加强该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现状,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员,改进领导作风;对于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绩效,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这么重要的课程如何实施教学需要我们辅导教师认真研究。如果照本宣科,高度抽象,理论说教,学生必然云里雾里,兴趣寡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一套适合开放学员学习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此外,在开放教学中还要通过组建学习小组以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克服自主学习的孤独感;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给学员提供复习资料,以解除学员的考前焦虑心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指导学员参加网上讨论,个别辅导,解难答疑,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员在理解中接受、识记等等。总之,开放教学必须从学员的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才能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契约 高职院校 教师管理

论文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着教师对学校的信任感降低,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对教师管理过于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制度完善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心理契约是教师和学校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学校和教师的心理纽带,本文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师管理。

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本,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和创新能量,高校教师与其他员工相比,由于其职业特点、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精神上的追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使其形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进行教师管理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是当前西方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代中期以后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1960)在其《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率先应用“心理契约”这个概念,他认为在员工与组织之间,除书面契约外,还存在非正式、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这些期望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美国管理心理学家Schein首次将契约的概念运用到心理学领域。他认为,在任何时候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和管理者,都存在着正式契约外的的一整套期望,这些期望就是心理契约。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读,这些期望可表现为“爱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概括以上学者的说法,心理契约是在书面合同外,员工和组织之间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隐含的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对相互的权利、义务所抱有的主观的、非书面形式的期望和承诺。体现在学校管理中,心理契约就是学校和教师彼此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一种主观约定[3]。

二、心理契约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的意义

(一)满足教师高层次的需要,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心理契约以满足人们的高层次的需求为起点,人的需要决定人的行为。心理契约能正确认识人的需要,所以对激励人、调动人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心理契约能正视教师心理上的期望,使其人生拥有努力的方向与目标,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有助于增强学校组织凝聚力。

心理契约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种手段。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契约,可使组织形成良好凝聚力和团队氛围。教师喜欢具有自主性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特别享受工作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后的成就感。所以,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有助于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有利于教职员工个人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之间的协调。

教师不断用心理期望,查看自己的发展是否和学校的总体目标发展方向相一致,努力将个人发展整合到学校的发展中去,充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特点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目标有机地融入学校的组织目标之中,从而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推动学校发展。

(四)有利于学校工作顺利并高效地开展。

新世纪,师资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兴衰。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如何根据教师的特点来管理师资队伍,成为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心理契约,了解和把握不同教师的不同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心理契约的方式来吸引和留住教师,将有利于学校工作顺利并高效地开展。  三、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措施和途径

(一)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组织文化作为信念、道德与心理的力量对于组织成员行为具有支配与引领、规范与调节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并为广大教师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态度、工作方式。只有在全体教师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师努力工作的动机转化成行为,使学校和教师达成一致的期望,才能充分开发教师的潜力,提升教师努力工作的热情。

(二)实施有效地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手段与措施能够起到调动人积极性的目的,正确运用激励可以保证组织持续正常运行。因此,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该结合实际,引导教师明确学校所期望的与所不倡导的是什么,深入了解教师在不同时期的心理期望,并合理地做出组织承诺,满足员工积极的心理期望与需要,使之对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达到学校所期望的目标。

(三)明确双方的期望。

心理契约是以组织与成员之间相互的心理预期为基础的,所以心理契约的管理应从双方的需求出发。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期望,当人们看到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目标时,就会受到需要动机的驱使产生期望。因此,教师心理契约管理的基础就是明确期望:了解教师所抱有的合理期望,同时也使教师了解学校对教师的合理期望,使双方的需求达到统一和协调。

(四)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

教师追求的是一种有前景的职业,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而不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教师的职业生涯如果在某一个组织得不到发展,就会产生离开这个组织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组织的动机。学校应当重视对他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为其提供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贯穿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使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从而间接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波特·马金,凯瑞·库帕,查尔斯·考克斯,组织和心理契约——对工作人员的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罗珊,马家荣,论“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特区经济,2005,(1):214-215

组织行为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资本;人力资源;心理干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始逐步认识到员工心理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又一重要来

4。众多研究也表明,员工优秀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工作态度等心理资源是组织产生高绩效的重要4泉。因此,如何获取、开发和利用员工的心理资源,提高组织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投资收益,进而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心理资本理论是近几年来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心理资本的概念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1心理资本及其要素 心理资本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通过投资并开发”你是谁”来获取竞争优势,其基础由”你是谁”组成而不是”你知道什么”或”你知道谁”。心理资本基于积极的心理学范式,关注人的积极方面和优点,体现个人对未来的信心、希望、乐观和毅力,关注个人或组织在面对未来逆境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个人层面上,心理资本指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的心理资源。在组织层面上,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类似,心理资本通过改善的员工绩效最终实现组织的投资回报和竞争优势。心理资本具有独特性,能有效地测量和管理,通过投资与开发心理资本,能改善绩效,并形成组织竞争优势。 由于心理资本的内容比较广泛,因此确定其要素选择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蕴怎贼澡葬灶泽等人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心理资本的要素选择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淤组织行为学研究领域中积极、独特和具有动力作用的要素;于具有理论与研究依据;盂可以有效测量和评价;榆属于能够被开发和管理的心理状态品质。这些选择标准的提出使心理资本研究有别于那些具有积极导向的大众化文献或读物对积极心态的倡导,也有别于那些宏观积极组织研究。另外,研究者还指出,心理资本是基于状态的,那些相对固定的特质性自我评价不能包含在心理资本的范畴中。例如,良心、自尊、积极情绪、情绪智商等,尽管都有其理论研究背景,而且也可以有效测量,但是不易开发、改善与管理,因此不应该属于心理资本的内容。也有研究者认为,某些基于特定任务的心理状态变量也不能作为心理资本的内容,如自我效能感等。

2心理资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2.1心理资本在管理中的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心理资本的竞争,谁能够持续获得、开发并有效利用员工的心理资本,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与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