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混合身边的物质(一)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2、指导学生学习几种混合与分离物质的操作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4、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制造混合物,并学习观察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5、教育学生要学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学生都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6、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
7、感受实验前的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做出判断才是科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混合与分离的动手操作,对混合现象仔细观察,并做出判断。
难点:认识到混合后的沙豆、油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三、材料准备
每组透明杯子两个、一次性塑料杯1只、纱网1块、筷子或玻璃棒1根、黄豆与砂子各半杯、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引入课题:
出示杯中的黄豆和沙子,谈话: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观察的本领,这里有一些黄豆和沙子,比比谁发现得多?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尽可能从多方面进行观察。
学生从杯中取一些黄豆的沙子,分别放在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观察后放在一边待用)
学生综合观察结果,发表观察发现。
通过观察了解混合前的沙和黄豆是怎样的,为判断混合后是否发生变化做好准备。
混合沙和豆
实验
谈话:把这些豆和沙混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
设问:你打算怎样把它们混合到一起?
谈话:仔细观察,混合后的东西是怎样的?
谈话:想想,给杯中的这些东西取个名字?
综合学生的观点,引出“混合物”的概念。
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设计混合的方法,各组合作进行混合。
观察、描述观察后的沙子和豆子。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说这样取名的理由。
依据已有经验进行思考与判断。
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观察认识混合后的物质的主要特征。
通过取名进一步对混合的物质进行观察与认识。
分离混合物
实验
创设问题:你有办法再把这些豆和沙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吗?
让学的方案。
看看教师能为你提供什么帮助,动手将它们分离开。
让学生评价自己小组的分离结果是否理想。
谈话:与纸上的沙与豆比一比,分离出来的豆与沙子有没有发生变化?
设问认为变化的学生:你认为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这时还能叫作豆,叫作沙吗?
各小组议一议,制定各小组的分离方案。
各小组交流方案。
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或自制装置分离。
小组观察、比较。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从多角度认识问题。
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
促使学生认识,沙与豆并没有发生本质特征的变化。
油与水的混合
出示一杯水,一杯油,设问,将它们倒在一起会怎样?
先将水倒入试管再将油倒入试管。
设问:有什么办法将它们充分混合在一起呢?
将水和油充分混合在一起。设问水和油的混合物是怎样的?
创设问题:你有办法将水与油的混合物分离开来吗?
静止一定的时间,让油和水分离开来。
让学生观察分离出来的油与水有没有变化?
学生猜测、判断。
观察试管中的水和油。说明见到的现象?(油和水明显地分为上下两层)
说说自己的方法。
说明见到的现象?
小组讨论,说明自己的设想方案。
观察,发表意见。
小结
设问:这节我们主要作了哪些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混合身边的物质》。
设问:我们身边有这类混合物吗?
设问:这些混合物你能将其分离吗?
回答:……
回答:……
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一、教学目标
1、继续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2、继续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3、继续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质制造混合物,并学习观察混合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4、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了解混合的世界有两种情况;
5、帮助学生理解观察到“发生变化”和“不发生变化”具有同样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研究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难点:对混合现象仔细观察,并做出判断。
三、材料准备
每组透明杯子五个、火柴、碳酸氢钠、醋、石灰水、自来水一杯
教学过程
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引入教学活动
与学生谈论上一节课。
出示研究材料,提出探究内容:仔细观察,说说两个杯子中的物质有什么特点。
介绍所观察的物品的名称。
提出探究任务:你认为,小苏打和醋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
回忆上节课的活动,说说上节课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仔细观察,交流各自的发现。
学生猜测,并交流。
从观察与讨论中捕捉探究的问题,明确探究任务。
探究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的情况。
实验
谈话:打算一下,你们准备怎样去研究,研究时注意什么?
谈话:你看到了什么?和你猜测的情况一样吗?
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讨:
1、你认为,气泡是从哪里来的?
2、气泡到哪里去了?
3、你认为跑出来的是什么气呢?
学生小组制定简单的研究步骤,明确研究的过程和注意点。
学生小组展开研究活动,观察研究现象。
学生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看法。
明确研究任务,保证有序合理地开展研究活动。
重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
通过问题的引导,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
实验
教师演示点燃的火柴伸进空杯和装有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物的杯子。
教师设问:你见到了怎样的情况?有什么想法?
从师生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混合中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一般空气的气体。
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说说见到的实验现象,并与同学交流对此现象的想法。
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整合两种混合的现象
设问:今天的混合后的结果和沙与豆子的混合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呢?
归纳学生的话得出:上一次的实验中,混合后的沙与豆子是能分离开的,也没有什么新的物质产生。今天的混合实验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
小组组讨论,交流观点。
促进学生新旧经验的融合,使其更全面地理解混合的世界。
扩展
实验
教师出示一杯石灰水,让学生向水中吹气。要求观察现象。
设问:这个实验属于哪一种混合。
(机动)混合1/4杯自来水与石灰水,引导学观察现象,判断属于哪一种混合。
学生做一做。
交流现象,并做出判断。
扩展认识,形成判断。
生活中的混合
学生说说,见到过哪此混合物。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混合物,引导学生看标签,说说是由哪物质混合成的。
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两种混合物,并记录它们的成份。
想一想说一说。
观察教师提供的混合物。
分离混合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几种分离混合物的操作方法;
2、学生通过对面粉和粳米、铁钉和木屑分离方法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指导学生根据物质本身的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
4、指导学生按物质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几种分离物质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根据分离物质的本质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粳米和面粉、铁钉和木屑的混合物每小组一份。
2、纸盒、筛子、彩色墨水、滤纸、烧杯、滴管等每组各一份。
内容
教学
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实物
投影
仪展
示
。
1、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齐读课题。
通过回顾生活中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为下文作好铺垫。
粳米
面粉
纸盒
1、
1、辨别物品。
2、回答对面粉和粳米的认识。
3、小组讨论分离的方法。
4、动手进行分离面粉和粳米的混合物。
5、汇报分离的结果。
6、分析不成功的原因。(得出要根据事物的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
7、再次进行分离操作。(运用其它方法。)
8、汇报分离结果。
学生通过辨别和猜测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对面粉和粳米作用的认识,知道分离的必要性。教师通过启发指导学生自己研究设计分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木屑
铁钉
磁铁
水槽
等
1、
1、说出物品的名称。
2、小组想办法分离铁钉和木屑的混合物。
3、汇报分离的方法及选用此方法的原因。
4、分析这两种物品还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5、根据不同特征再次选择分离的方法进行分离。
在学生对分离混合物要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选择分离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对铁钉和木屑特征的研究,选用有效的分离方法进行实验,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滴管
滤纸
墨水
等
1、
1、观察分离好的黑墨水的样品。
2、听介绍。
3、动手试着分离黑墨水和绿墨水。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黑墨水和绿墨水是不是混合物。
墨水对于学生来说很想到它是混合物,特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分离更是无从着手,教师通过出示分离好的样品可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很顺利的进入对墨水的分离这一环节。通过分离黑、绿墨水,使学生了解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很多,激发学生对分离混合物的研究兴趣。
1、
1、总结这节课中使用过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说说分离混合物要根据事物本质特征选择分离的方法。
3、在家长的帮助下分离盐和水的混合物。
通过对本堂课中运用的分离方法的总结,加深学生对常用分离方法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回家对盐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的分离方法,同时也把有限的课堂40分钟打破,使之延伸到了课外。
研究土壤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综合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度简单的研究计划。
2、教育学生要学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同学都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3、通过讨论参考再讨论的过程,使学生在实验设计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教学重点: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研究实际问题,思维在前,实践在后,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
三、材料准备:学生采集土壤,并记录采集地点;
小组材料:土样、白纸、透明塑料瓶、水、放大镜、筛子、
酒精灯、石棉网、火柴(证明有腐殖质的器材)、
玻璃杯、水(证明有空气的器材)。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一、导入
1、土壤是混合物吗?
师板书学生说的要点。
2、如果土壤是混合物,可能是由哪些物质混合而成的?如果土壤不是混合物,有什么事实可以说明土壤不是混合物?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不是混合物?
学生讨论和交流
1、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研究实际问题,思维活动在前,实践活动在后,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和表达,促成学生把所有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二、设计研究计划和实验
土样、白纸、透明塑料瓶、水、放大镜、筛子、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玻璃杯、水
1、实验前,先说说打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样分工和合作。
2、研究土壤
参照“王康这一组的研究方法”分组实验:
(1)用放大镜观察土壤里有什么,找出土壤中的小石子、植物的根和生活在土壤里地小动物。
(2)取比较干的土壤捻碎,然后用不同网孔的筛子筛。
(3)加水混合、摇晃、沉淀,借助水观察土壤中有死亡了的植物、动物变成的腐殖质、泥土和细砂。
3、然后按计划研究土壤。
4、土壤里还有什么?用什么方法证明?
学生讨论并协商。
讨论以后再参照“王康这一组的研究方法”分组制定计划。
学生实验。
先按经验作出判断,再想方法证明的方式证明土壤里水分和空气。
先讨论并设想,接着参考一个较完整的实验过程,再讨论和设计。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在实验计划设计的能力得到加强。
四、交流和表达
1、你们都观察到了土壤中的哪些成分?
2、我们可以判断土壤是不是混合物吗?
学生综合得出结论:土壤是泥土、沙、死亡了的生物残体、水、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五、拓展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第25页的内容以及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一些新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让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一)乘法交换律。
1.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出例5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1)4×25=100(人)
(2)25×4=100(人)
3.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两个算式中两个因数的位置不同,但计算结果相等,即4×25=25×4。
4.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试着自己验证一下。
小结: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
(二)乘法结合律。
下面我们继续观察植树情境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6,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指名汇报。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3.你能说出算式中每一步的意义吗?[算式(25×5)×2中,25×5是先算一共有多少棵树,再算一共要浇多少桶水;算式25×(5×2)中,5×2是先算每个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算25个小组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4.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5.你能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吗?
总结: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6.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因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这样表示:(a×b)×c=a×(b×c)。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25页做一做。(独立填写,同桌互相说说是根据什么填写的)
2.练习七第1题。(独立计算,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五、拓展提升
在“保护护城河,献一片爱心”的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捐款。已知四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班55人,平均每人捐款5元,你知道四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5×8×5=2200(元)
六、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定律。
乘法运算定律与加法运算定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对比记忆。
七、作业布置
练习七第2、3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解题过程。学生组内讨论。
小组内举例验证。
学生独立解答,并说明每一步所求出的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组合作,举例验证。
小组内讨论,选派代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5×4=4×25
(25×5)×2=25×(5×2)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完成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观察、列举等形式,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算式等式)去感受,再经过大胆交流,自然地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内容,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