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女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女
随着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其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普通高校女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4%左右。现实社会中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远远大于男生,这就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准确把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及归因,重视女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心理困扰的主要表现
1.1安稳与实惠心理
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就等于捧到了“铁饭碗”,不会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的风险,这些思想导致了女大学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偏爱心理。实惠也成为女大学生的普遍价值取向,有部分女生在“大款”、“大腕”面前,放下清高,挽起“款爷”的手臂,把金钱实惠作为人生目标。
1.2自负与自卑心理
大学女生往往存在自负心理,就业时易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又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由于性别原因,女大学生在接受用人单位选择中多受冷落,“宁招武大郎,不要穆桂英”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女大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她们产生“女生学习再好,将来也难找到好单位”的自卑心理。
1.3依赖与从众心理
一些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依赖心理较大。有些女大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盲目从众,追求大多数人特别是同性选择的“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等职业,而忽略了对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分析。
1.4焦虑与恐惧心理
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内,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奔波于用人单位之间,心里非常疲惫。加上就业市场上男女机会的不平等,使女生就业受挫的经历更多,造成女大学生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有些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女生甚至出现“就业恐惧”。
2产生心理困扰归因
2.1社会因素
传统观念的束缚及传统教育方式的后果。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己被现代社会所摒弃,但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仍左右人们。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造成不少女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受经济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工作范围和社会效果,忽视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等。
2.2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还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教育还显得比较被动,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2.3自身因素
(1)不正确的自我定位走入心理误区。有些女生很难给自己正确定位,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时忽视所学专业特点,忽视自身特长,不从个人发展和事业前途考虑,而是盲目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单位,一味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热门职业。(2)低职业成就动机导致行为偏差。女大学生虽然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但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职业成就动机却较低,有些女大学生将人生幸福寄托在“找个好丈夫”上,将很多精力放在身材、美容、穿着打扮等外在的形象上,而忽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引发心理危机。
3措施与对策
3.1国家和社会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
3.2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失败,使其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参与竞争,引导她们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成功立业。
3.3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尽快转变社会心理角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就业这对女大学生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归属的改变,还意味着自身社会心理角色的转变。女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克服自卑、依赖等不健康心理,尽快完成心理角色的转变。(2)发挥性别优势,正确自我评价,选准职业切入点。女大学生在性格、语言、交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比男生略胜一筹,又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耐心细致的特点,因此女大学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爱好特长等,通过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拓展知识面,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找准职业切入点,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3)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转移、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在遭遇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合理就业、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海榕.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2000,20(2):5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压力 缓压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08-01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是全社会以及政府部门都十分关注的事情。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兴旺和发达。为此,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及相应的缓解压力为课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分析
(一)专业技能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实行扩招政策以后,由于资金投入方面的原因、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生源的数量方面以及素质良莠不齐等限制,对于培养毕业生将来就业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高职院校在专业实训和素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学生缺乏充分的专业实训能力,校企之间的衔接不紧密,所以很难适应激烈的择业市场竞争,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不被部分企业所看好。
(二)性别歧视
近些年来,与以往相比,女性就业总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发现,多数高职院校的女生数量要多于男生数量,可是女生就业数量却远低于男生。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女生在就业市场上属于弱势群体,即使有部分女生愿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和培养自己,可是传统的思想观念观念往往导致女生较难取得成功。(2)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不久就面临着怀孕、生产、养育子女等各种问题,而企业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而使企业必须对用人进行选择。换言之,企业要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效益。因此,多数企业不愿意接收女生,从而导致女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非常大的性别歧视。
(三)城乡差异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由城乡差异带来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在目前就业形势整体严峻的情况下,农村籍女大学生的就业率远低于城市籍女大学生;(2)农村籍女大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大学生就业后的提升空间;(3)与城市籍女大学生相比,农村籍女大学生可利用或依赖的社会资源有限,绝大多数只能通过学校推荐、现场应聘等途径来选择就业。(4)大多数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均会在不同程度上遭遇就业歧视,尤其是对于农村籍女大学生就变得更加严重。在传统观念落后、法制不完善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背景下,大部分农村籍女大学生更容易成为社会歧视的对象。(5)多数农村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缺乏认识,对职业定位缺乏了解,导致其就业比较迷茫或者缺乏自信心等。
二、缓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可操作性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补充女性生育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用人单位解决后顾之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这是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尽快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加强专业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做起:(1)从新学生入校开始,就把就业指导的理念融入到全部学习过程当中,要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2)老师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设计,要使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学校给他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认真做好高职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还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根据新形势对专业和课程及时地做出调整,使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3)重视并做好毕业论文,完善各项步骤,合理地处理学生毕业前的学习、总结任务。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就业自信心
首先,女大学生尤其是农村籍女大学生应当树立自主就业意识,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观念,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其次,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抓住女大学生所具有的细腻、稳重、有耐心、有亲和力等优点,把农村籍女大学生特有的品质转化成优势。第三,农村籍女大学生应当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挖掘自身潜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第四,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端正态度,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融入大学生活,努力拓宽交际圈和提高社交能力。
三、结语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缓解和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校、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都应当各司其职,为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为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训提供一定的场所,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除此之外,大学生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科女大学生 就业 现状
【中图分类号】C23 【文献标识码】A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4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只有280万,而2014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27万,十年来增加了近450万人,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近年来,每年或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初次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更为艰难。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基本都集中在第三产业,对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关注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研究促进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
成本更高。在求职过程中,工科女大学生往往要付出比男生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对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往往也更高。女生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赶往各地参加招聘会,参加招聘会的数量明显多于男生,这也要求她们投递更多的简历,承担由此带来的更多的食宿、交通等方面的经济成本。即便如此,她们获得的面试机会仍然远远少于男生,由此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女大学生更加依赖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来获得面试机会。
机会不均。第一,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直接在招聘信息中声明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所以女生还没得到任何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被拒之门外,导致她们直接输在了起跑线上,这其中不乏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女生。第二,许多用人单位采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拒绝女大学生,他们虽然表面上不直接拒绝女大学生,但他们都坦诚女大学生来单位工作后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或者直接建议女生回到学校继续深造,很多时候即使他们在招聘会上接受了女大学生的简历,但是在录用环节会以种种理由拒绝,并不真正考虑录用她们。第三,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生的条件更加苛刻,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和就业岗位的减少也为企业单位提高用人要求、设置就业门槛提供了条件,同样的岗位、学历、专业要求,男生的录取条件相对宽松,而女大学生则要附加很多的隐性条件,不仅对女大学生内在素质、外表、成绩、学生干部经历、受奖励情况等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在女生未来结婚、生育、家庭等方面也有较为苛刻的附加条件,如果女生不同意则不予录用。
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企业工作性质的影响。工科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对口单位大多为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施工企业、工矿企业等,这些企业相对其他企业单位而言,工作强度大、危险程度高,经常需要员工加班、倒班,有时甚至需要长期出差在外,这些都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毅力,所以用人单位往往更倾向于录用男生。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员工还要长时间在车间、开采现场、建筑工地等一线场所工作,甚至需要与工人同吃同住,这些一线场所基本上都是以男员工为主,女员工会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遇到很大的不便。
企业成本的限制。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会千方百计地压缩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则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招聘女生所带来的更高的成本付出导致企业更愿意招聘男生。女生的工作时间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在怀孕期、哺乳期这段时间内会大大减少工作时间或者完全停止工作,然而这段时间内她们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仍然需要由企业来承担,同时她们的工作也需要由其他人来顶替,这也间接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此外,女员工要比男员工提早退休5年左右,能为企业工作的时间相对更短,但在退休金以及其他福利保障等方面企业还要对其负责。所以从整体上而言,企业对女员工的投入成本往往更大。
女生自身素质的原因。其一,人文素养不足。工科女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素质和技能,她们对自己的技术工作比较熟悉,可以胜任自己初始的工作岗位,同文科女大学生相比,这是她们最大的优势。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和职位的变化,企业对工科女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往往会越来越高,而在校期间,大多数工科生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人文社科教育,尤其是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涉猎过少,这就导致她们在工作中出现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抗压能力不够等情况,将会极大地影响她们的事业发展。
其二,动手能力不强。工科专业对口的企业对动手能力要求都较高,他们在招聘中把实际操作能力列为招聘对象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比较注重书本知识,学习成绩相对较好,扎实的功底和多年的学习也使她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一旦涉及到实际动手操作,很多女生望而却步,有些女生是由于对机械操作不感兴趣,更多的则是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实习条件相对较差,女生嫌脏嫌累而让其他男生代完成。因此,总体来说,工科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在就业中体现为职业能力不足。很多企业在面试女生的时候,经常是看到成绩单很漂亮,但是问起实习经历或实习细节,女生的表现往往不够理想,所以动手能力的欠缺成为制约工科女生就业的一大瓶颈。
其三,缺乏良好的合作协调能力。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无论是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除了要求从业者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以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①工科女大学生到企业工作之后也是一样,她们不仅要负责技术上的工作,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工人、企业的技术部门打交道,千方百计的协调、配合本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使大家能齐心协力地做好工作,所以合作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工科女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②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承担科研课题等活动是锻炼工科女大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良好途径,但是现实中很多女生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往往只关注书本和课堂学习,对各种课外活动及学生会工作不屑一顾,这也导致她们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能力的好机会。
其四,缺乏正确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认知。一些女生不求毕业之后有多大的发展,取得多大的成就,只要求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单位,做着一份安稳又不特别累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时间和精力可以相夫教子,这种就业心态往往让企业认为女生在工作上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女生对于本职工作只能完成而不能有所突破,所以企业对招聘女生有着极大地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此外,很多女生既希望自己能够像男生一样获得一份高收入、有前途、有发展的好工作,又希望所从事的工作相对轻松,不用吃苦受累,然而事实上,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都需要从基层干起,工作条件艰苦不用说,出差、加班更是常事。于是这种职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导致工科女大学生的职业定位不明确,就业认知存在偏差,使得女大学生的求职成功率偏低。
传统文化观念的性别偏见。虽然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教育的发展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与男性一样参加工作,但是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观念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惯性分工模式依然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种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左右下,人们往往会低估女性的价值和能力,认为女性在事业上不如男性有发展潜力,这为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投下深重的阴影,使得女大学生在实际择业中处于弱势地位。③
促进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加强就业形势教育,鼓励先就业再择业。要做好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教育,介绍现在企业招聘情况、毕业生情况等,降低她们就业的心理预期,鼓励她们先找到一份工作,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有了工作经验之后可以再适当选择新的就业单位。在第一次找工作时往往不能要求太高,有的女生挑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等,结果与很多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导致最后找不到工作,想再回头去之前的单位求职也变得不可能了。所以,了解就业形势、适当降低心理预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是工科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第一步。
重视心理教育,培养自信心。社会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和工科专业男生占大多数的现状导致了女生潜意识里存在弱者心态,使得她们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削弱了其对于自身能力的准确定位。个别企业用人制度的偏见也使得工科女生对于以后的前途产生了过多的忧虑,一方面,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勤奋工作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成功;另一方面,她们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劣势,自我期望值过高,形成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导致她们经常产生迷惘、悲伤的情绪。
对此,高校应该重视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构建符合工科女大学生发展特点的指导咨询、课堂教学、危机干预、调查研究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效地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依据工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在学校开课讲授心理健康知识,成立女生心理咨询室、网上心理辅导站,通过面对面咨询、网络辅导等形式,及时发现女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采取团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共性问题进行团体专题教育,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认识水平,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各个击破,并针对那些比较显著的案例建立心理档案。同时可以邀请校外成功女性来校讲座,并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校电视台以及其他网络资源,介绍优秀女性的先进事迹和成长经历,展示时代女性的风采,用这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帮助工科女生悦纳自我,增加她们的自信心。
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质。当代工科大学生文学素养普遍不高,他们过度依赖互联网,平时在网上交流、阅读,极少阅读纸质书籍和报纸;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撰写专业论文过程中经常出现错别字、搭配不当、语意不通、逻辑混乱等错误,对概念、原理、观点、结论等的论述和表达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在撰写入党申请书、活动策划、工作总结时,常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混杂。在口头语言表达中,网络语言成为主流,语言表达缺乏思想性。这些现象在工科女大学生中也十分常见。
高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人文性,增加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数量,还应该丰富课堂教学之外的人文教育形式,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设计中突显人文、学术氛围,发挥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发挥学生自治的作用,通过学生社团组织人文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锤炼自我,巩固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
丰富校园活动,培养团结合作精神。高校不应只重视女生的学习状况,更应该根据她们的年龄和特点,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女大学生锻炼能力、增长见识、拓宽眼界、了解社会创造机会和条件。
首先,通过举办女生书画展、女生技能竞赛、女生风采大赛等,提高女大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她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其次,鼓励和组织广大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如组织女大学生深入到农村、社区进行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等,让她们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提高她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强的意识。④最后,还要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专业实习和实践,让女生深入到基层和一线,使她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磨炼她们的意志。通过以上三步走,努力把工科女大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使她们在未来的就业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和更强的适应力。⑤
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学校的就业指导应从新生入校开始,按照不同年级的特点有所侧重的进行指导。一年级阶段要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专业就业状况,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和专业认知教育;二年级阶段则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全面提高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三年级阶段要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招聘会等来了解企业对招聘人才的需求标准,学习求职技巧;四年级阶段要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的择业和就业目标,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明确求职范围。
针对工科女大学生,尤其要利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育和引导她们明确自己今后的就业发展方向,早做准备、早谋发展,帮助她们较为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并让她们对从事工科类工作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如果她们下定决心选择工科类专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除了教育她们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外,还必须让学生们在思想、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还可以结合女性特点和专业特色,指导女大学生进行自主研发、自主创业,学校也应当加强对工科女大学合作创业或自主创业的指导,拓宽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对于就业特别困难的个别工科女大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中找出其就业特别困难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该群体以及社会的稳定。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促进其就业的有效机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争取实现企业和工科女大学生双赢的局面。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注释】
①中华女子学院广东分课题组:“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跨世纪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第1期,第21~31页。
②徐少红,温梅英:“大学实施女性教育探讨―50名理工科女生毕业发展的调查分析”,《高教论坛》,2010第1期,第126~129页。
③田淑梅:“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第10期,第15~17页。
④石俊山:“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考试周刊》,2012第10期,第139~140页。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新的就业价值观尚未真正确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呈现出积极和消极并存的双重特征。我国高校应把关注大学生的经济需求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使命意识和自求意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作为开展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具有双重影响,但在总体上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普遍重现“双重性”特质。面对这些,教育者需要用冷静的态度,认真研究形势状况,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尽快从困惑中解脱,重建科学的就业价值观。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双重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对就业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综观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其主流是健康的,是朝着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的,但也呈现出消极的特点。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积极特征
1.就业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日益明显当今高校实行“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使得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调查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毕业生在离校前两三个月才逐渐关心毕业去向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才考虑就业去向问题。而近几年,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已比较敏感,有的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运作,部分人在大学入学后即开始关心就业问题,了解就业政策、规定,关注各专业的需求状况和各类职业的基本情况,积极准备参加“双向选择”就业会。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大学生就业适应“双向选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职业风险意识、流动意识不断提高随着就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铁饭碗”意识逐渐淡化,大学生以往的终身职业观念已经改变,职业风险意识已被普遍接受。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较多地考虑到目前的、现时的利益。从整体上看,当前大学生仍然希望专业对口,热门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将来在市场上的竞争充满信心,希望将来就业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而非热门专业的学生对将来就业与所学的专业对口要求则低一些。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只要将来从事的职业经济收入高、对个人发展有利,即使专业不对口也可以接受,可以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职业,经过自己努力,寻求机会,然后再逐步过渡到位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3.就业取向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自主创业意识增强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社会利益结构的重组,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也加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明显增强。2003年以来,在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校学生涌现出的创业激情和不少毕业生毅然走上自主创业之路,成为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择业的新动向。据统计,2005年全国自主创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大约有26万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7.65%,比2004年增加了55.2%。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的消极特征
1.就业期望值过高,社会价值观淡化
当前的大学生与过去相比,就业社会价值观有所淡化,存在着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他们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多以自我为中心,就业目标从“关注社会”转向“关注个人”。大学生就业的自我意识突出,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就业期望值也往往脱离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兴趣。据统计,当前有43.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单位“条件好、待遇高”,他们愿意违反已签订的就业协议;33.1%的毕业生表示用人单位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_2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物质利益放在首位,人生价值发生倾斜,就业理想趋向务实化。
2.职业奉献意识弱化
现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计划经济下的一元化社会贡献型,而是走向自我实现型。很多毕业生明显把风险与索取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来,与社会的需求有时反差太大。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后去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农村的比例逐渐减小,在“求职方向”上,选择国家机关、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体、教育部门、军队的比例分别是29%、20%、32%、4%、8%、4%,选择前三种部门的比例占81%,选择后三种部门的仅占16%。有的单位急需高层次人才,而毕业生们往往是不得已而求之;有的单位却人才积压,大材小用,致使人才资源配置失当。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真正愿意到基层、教育、科技、军队就业的人较少。可以说,大学生的就业标准已从“内在精神型”转变为“外在功利型”,大学生就业的功利色彩凸显。
3.诚信意识明显缺乏
当前,大学生人才竞争市场中,人们感到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诚信。由于高校就业体制改革后,大学生成了就业市场的利益主体,就业、签约、违约、毁约都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致使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更多的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学校的声誉。多数大学毕业生会在毕业之前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竞争实力,但也出现了少数大学毕业生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的现象,造成了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认可度不高。如有的大学生在应聘材料中无原则地抬高自己,有的大学生随意修改成绩、编造更多获奖荣誉,等等。笔者调查发现,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就业违约率达5%一8%。由此说明了部分大学生因诚信意识缺乏导致就业价值观偏失方向。
4.女大学生就业自设障碍
近年来,“女性就业难”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来自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表明,女性求职者的人均岗位要多于男性,女性就业压力总体小于男性。实际上女性就业并不比男性难,但是她们人为设置了障碍,自己给自己贴上了“难”的标签。很多女性求职者不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同时又缺乏就业目标,导致准备不足。女性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岗位一般不外乎环境好、规模大、收入高、稳定等,但这些想法带有明显的理想化倾向。一份针对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10所高校近千名女毕业生进行的“女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在面对“职业和婚育”关系问题上,有三成女生害怕激烈的竞争,表示如有条件想做全职太太,最多的答案是“找工作太难”。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一)关注大学生的经济需求
任何一项投资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教育投资
也不例外,如果毕业生离开学校之日即是失业的开始,必然会严重挫伤人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毁灭人们通过教育获得地位升迁、经济改变的设想。在就业价值观教育实践中,要教育毕业生合理地追逐能够满足经济需求的职业,特别是急需通过就业获取的收入来还贷的那部分大学生,他们的底线不是能够就业,而是尽快弥补教育投资成本。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要适当提高新就业大学生待遇,防止新一轮“脑体倒挂”。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加工、制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有明显的提高,而大多数脑力劳动者和新就业的大学生的平均收入仍旧维持在五年前的水平。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的木工、瓦工的日工资标准已经达到了140元至160元,按月工资计算能达到4200元至4800元,普通体力劳动者日工资是80元,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基本达到1200元。相比之下,一个新就业的大学本科生的月工资在1500元左右,即使是有多年工龄的,其工资也不过2000元左右,劳动力的短缺导致了“脑体倒挂”。
造成新一轮“脑体倒挂”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民工短缺。农民工是支撑中国工业化发展和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逐步形成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二是高校不断推出“舒适职业”的专业。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只片面追求就业率,一味地增设各种热门专业或学生就业后相对拥有轻松工作环境的专业,而很少有为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行长远规划的责任。当大量学生一心钻进舒适专业后,一些依靠体力劳动的岗位就产生了空缺,所以“脑体倒挂”的现象就出现了。
(二)呵护毕业生求职逆境中的负面心理,关注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
可以说,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的和就读于名校、强势专业的学生就业十分灵活,基本可以实现自己较高的就业期望值。而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资本欠缺的毕业生将会陷入悲观、被动、消极、痛苦的就业状态。不少大学生因没有实现自我价值而失去舞动生命的勇气,极端的还有因找不到工作走向犯罪或生命不归路。虽然现今的就业压力比较大,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供大于求,而是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山区去、到落后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将目光放远,要以变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人生。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长期的考虑,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从长远目标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外企、大公司固然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但是也要看到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是中国的民营经济和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最快的时候。大学生应该适应环境的需求,尽力发挥自己的价值。
(三)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使命意识和自救意识大学生的就业使命意识,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我国的就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上所出现的各种坑蒙拐骗、转型滞后、管理混乱等不规范和不合理的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为就业困难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自救意识强调大学生要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与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自我价值。扭转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其实就掌握在毕业生自己的手中。因此,就业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引导毕业生树立就业使命意识、自主创业意识以及就业自立感、自豪感,改变传统的坐等分配、高地位、高工资的就业价值观念,树立注重自身长远发展、个人特性发展的就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在市场化就业和国际化竞争就业形势下自身的优势,诸如年龄、精力、知识、信息、观念等,培养自身的各种能力,通过创业就业、中小企业就业、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国际企业就业和政府部门就业等不同就业方式,改变当前被动就业局面。
(四)抓住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
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贫困大学毕业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变得更不平坦。各级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应该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充分认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创新思路,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就业障碍,成功就业。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千方百计地全方位、系统周全地帮助贫困毕业生实现就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济和社会等资源对这些制度加以渗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入学机会,而农村阶层则因缺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录比即将城?(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19]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