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伊索寓言读后感

伊索寓言读后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伊索寓言读后感

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第1篇

   暑假里,我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

   它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组成的,每个故事里都蕴含着大道理。

   这本书的作者是古希腊寓言家,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伊索。传说他是的、个奴隶,后来获得了自由。这些故事经过后人加工,编程了《伊索寓言》。

   其中《蚊子于狮子》 告诉我们骄傲没有好下场。《狼来了》告诉我们作人要诚实。

   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孔雀与天后赫拉》。

   故事是这样的:孔雀向赫拉诉苦,说:“夜莺以动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使大家非常喜爱她。而她一开口唱歌,便遭到的是人们的嘲笑。天后赫拉安慰她说:”但你的外表和身材是出类拔萃的。绿宝石的光辉闪耀在脖子上,开屏时,羽毛更是光彩照人。“孔雀说:”既然在歌唱上我远远不及他人,这种无言的美丽,对我又有什么用呢?“

   赫拉回答说:”各人有各人的命运,这是由命运之神所注定的。他注定了你的美丽,老鹰的力量,夜莺的歌声···所有鸟类都满意神所赋与他们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有缺点,也有优点,不是每个人都是完美的。

   2022年 《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

   读了《伊索寓言》我明白了许许多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处事的经验与本事,这本书让我从一个个精辟的故事中体会着,吸吮着,那存于万物之中不变的道理,对我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启示。

   例如《蛇与荆棘》,讲得是“一只饿蛇被绑在一棵荆棘上,十分痛苦,狐狸看见了,说:’船夫与船很相配。‘”从这个故事里,我懂得了恶有恶报的道理,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我们班的蒋易就是典型。

   美术课时,教室里仅有订正作业的蒋易、甘宇还有我,其余人都去美术室上课了,甘宇正在座位上认真地思考,一切十分平静,可“无事生非大王”蒋易非要挑起是非,他的眼睛骨碌一转,嘴角一翘,想出一个歪点子,谁也不明白他想干什么?突然蒋易拿起甘宇的文具盒,赶快地爬到桌上,迅速放到吊扇上,可怜的甘宇先是一愣,之后脸色急得渐渐变红,开始急得手舞足蹈起来,赶快爬到桌子上,想伸手拿放在吊扇上的文具盒,蒋易见状,哪肯善罢甘休,疾步向吊扇的开关冲去……,霎时间,吊扇飞转起来,甘宇手一缩,吓得一身冷汗,脸色苍白,手差点被吊扇绞进去……我在旁边看得触目惊心,也被吓坏了……

   这件事情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全班皆晓,教师已知,应对全班的谩骂,教师的指责时,蒋易却毫无愧色,教师说:“这样的人以后必定会遭到良心的谴责!”

   相比之下,我觉得我就做的很好。

   一天,教师发米糕,每人一块,发现剩余了一块,教师思来想去,不明白给谁好,他突然想起我今日作文写的比较好,于是就奖励给我,我欣喜地望着教师,教师说:“这是奖励给你,快吃吧。”我没有独吞,而是把米糕分成4块,给我们小组成员每人一块,我们小组所有人都很开心,他们说李宇恒把欢乐传给我们,我们应当好好分享,说着我们一同吃下米糕,还共同欢笑,教师看见了,也表扬我乐于分享,将来会得到善报。

   所以人如果想歪点子,必然会遭到良心的谴责,反之,如果人一心向善,自会得到善报!

   2022年 《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

   寒假里,我读了《伊索寓言》这本故事书,书中的小故事揭示了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察觉的道理,故事通俗易懂,内容十分有趣,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我越看越喜欢。

   《燕子与蟒蛇》小故事说的是一只燕子妈妈带着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在一个法院的庭院安了家,燕子妈妈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每天不辞劳苦,东奔西走地为燕宝宝找虫子吃。燕宝宝在妈妈的悉心照顾下慢慢长大了,是时候要学习独立生活,学习本领的时候,燕宝宝却以站不稳,很胖为理由不想学习本领,而燕子妈妈太疼爱自己的宝宝,推迟了学习飞翔等本领计划,谁知道危险不久将发生,有一天,燕妈妈很早就出门去找食物了,燕宝宝叽叽喳喳的叫声引来了一条蟒蛇,在危险当前,尽管小燕子怎样拼命拍打翅膀,也没能飞起来,最终补蟒蛇吃掉了。燕子妈妈回来后,后悔都不得了。

   我认为燕子妈妈太疼爱自己的孩子,燕宝宝们也太懒惰和娇气,应该早点学会逃生和独立的本领,不致于在危险来临之时,不能自救,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做人不能懒惰,要认真、勤奋、刻苦,不怕艰苦,才能学到真本领。

   2022年 《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

   我在寒假中读过不少好书,惟独觉得《伊索寓言》最好看。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个故事都会有一段深刻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数千年以来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艺术魅力令人爱不释手,历传不衰。

   其中,《狼和小羊》这一则寓言中讲得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种方法和小羊狡辩。揭穿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龟兔赛跑》这则寓言,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乌龟赢了。因为他不懈的努力,换取了胜利。而兔子却高傲、自大。低估了别人,总认为自己最厉害,其实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过于自信,因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骄傲。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北风和太阳》也是大家熟悉的故事:北风和太阳要比赛,比谁能让路人脱掉衣服。北风刮着猛烈的风,可是路人没有脱掉衣服反倒把衣服裹紧。而太阳则散发出一阵一阵的热度,让路人觉得很热,于是脱下衣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劝说胜过强迫”。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不要自私,不要虚荣,不要瞧不起别人。我相信,这其中的故事,就算很久以后我仍然会记忆犹新的。 世界上各种人的缺点,优点都在此书中一一展现了,如果世界上没有坏人,那也就不会有好人。

   2022年 《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

   寓言是一颗魔豆,虽然小,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寓言是一根魔杖,虽然短,但能变出许多趣味的东西。

   在《伊索寓言》这本书中,全是一个个短小故事。可是,每个故事里都讲着不一样的深刻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龟兔赛跑》。

   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嘲笑乌龟的步子慢,可是,乌龟笑了,说总有一天它会跑蠃兔子。它们立刻开始了比赛。乌龟拼命地爬,一刻都不停止。而兔子却一个箭步冲到前面,并一步当先。看着乌龟被抛在后面,兔子心想,比赛太简便了,自我先睡一觉也能蠃。它坐在树下,睡着了。乌龟却坚持爬行,它慢慢地超过了兔子,成了冠军。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道理,稳步向前者,往往能获得最终胜利!

   此刻,你们想明白我为什么喜欢这个故事吗告诉你们,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哦!

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第2篇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伊索,他是传说中的人物,他写的都是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批判、启示和教训。

??用大家最熟悉的几个寓言来举例吧。

??《狼和小羊》这一则寓言中讲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种方法来和小羊狡辩。揭穿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龟兔赛跑》这一则寓言,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乌龟赢了。因为他不懈的努力,换取了胜利。而兔子却高傲、自大。低估了别人,总认为自己最厉害,其实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过于自信,因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骄傲。

??另我感触最深的是《胆小鬼》这个故事,他讲了一个人,胆子很小,生活条件不好,却很贪财,总想得到不劳而获的财物。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累极了,背着柴下山回家去了。在山脚下的一条小路上,看见了一头金色的狮子,他不敢碰,心想:这到底是活的,还是雕像呢。那狮子一动不动,也不出声音,一定是雕像,这是神恩赐给我的,看我这样的穷,想让我卖一个好价钱。

??他向四周巡视了一遍,确定没有人,就抓起“狮子”的前爪和后爪,可它太重了,拿不起来。他好像很聪明似的想:人多力量大吗,我回去把家人找来一起搬。之后,他就跑回家去了。

??等他把家里的,男女老少都找来时,那个金狮子已经不见了。

??他告诉人们,做事一定要果断,不能拖拖拉拉的。否则,什么事情都变的很糟糕的。有一句话说的好,“效率就是金钱”。做事要讲究效率,如果做事慢了,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了。这就叫做“一事无成”。

??《打破神像的人》是我觉的最有趣的故事,大家不妨来听一听吧。

??有一人,他穷的落花流水,给一个大户人家做马夫,这个人家很富裕,他问自己的主人:怎样才能富裕起来呢?

??主人认为这个问题很复杂,像一道永远也解不开的数学题,但他好像很明白的样子说:“只要买一座神像放在家里供着,就可以变得富裕起来了。”马夫信了。

??过了几天,富人就开始吃喝堵,把钱财都花掉了。不过他死前却在神像里藏了很多金币。

??他要死了,把儿子叫到身边,说:“你不要把神像卖掉,宁愿摔了也不要卖。”

??他的儿子以为父亲在说胡话,就没当回事。可他穷的不行了。家里只有这个神像值钱,就把他卖给了马夫。

??这个马夫把他放在家里。一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富裕起来。一气之下,马夫把神像摔了。这时,金币都出来了。他生气的说:“我尊敬你的时候,你却装模作样,我把你打碎了,你这时才知道来帮助我。”

??道理:想富裕,就要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挣钱,才能富裕起来,不能靠别人。

??我还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驴和马》,古时候,有一个国家总是发生战争,所以,人们家里都要养一匹战马,准备在战争的时候骑。

??一个年轻人,养了一匹非常好的战马和一头很普通的驴,战马每天都吃的很好。而驴天天干重活不说,吃的也不如战马。

??驴不明白,就问马:你为什么吃的好,还不用干活?而我一天天却很累?”

??“我也不知道主人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但我知道每一头驴都是要干重活的。”驴不说什么了。

??不几天,又要发起战争了。战场离这个年轻人家很近,年轻人骑着战马去打仗了。

??驴跑去看,他看见所有人都在打仗。这时候,他的主人被别人砍死了,马在他身边很难过。敌人看不过去,把马也砍死了。

??驴回到家,伤心极了,知道主人为什么对马这么好了,它也不计较了。

??安逸的生活的背后是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危险的,代价实在是太高了,而忙碌的生活,看似艰苦但却可以平安无事。

??是不是这个故事太有趣了,还想再听一个吗?那我就再讲一个《牧人和驴》的故事吧。

??一个牧人在打猎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狼,他见它可怜,就把它抱回家,和狗一起养着,它们长大后,就看护羊。

??有一天,一匹狼夜里来叼走了一只羊,狼就去追,可这羊已经被咬死了,它就和那一匹狼一起吃羊,它这时候才发现,羊肉是那么好吃。

??回家后,它什么都不想吃了。又有一天,狼又来偷羊,家狼就假装去追那只狼,跑出去后,就和野狼又一起吃羊。

??野狼好几天都不来了,狼就把羊叼来和狗一起吃。这一切都被牧羊人尽收眼底,第二天,他就把狼给杀了。

人不能相信恶的东西,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确是这样。

??最后再让我讲个附有生活哲理的小故事

这则故事讲的是一只蚊子自认为能战胜狮子,想和狮子比比谁厉害,它吹着喇叭飞到狮子那里,向狮子挑战。它冲到狮子的脸上,专咬狮子鼻子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脸都抓破了,还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认输,要求停战。蚊子战胜了狮子,非常得意,它继续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骄傲地在空中飞来飞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网上,被蜘蛛抓住了。在临死的时候,它悲叹道:“我已经战胜了强者,却被弱者所消灭。”

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第3篇

有一位同学曾这样描述他读书的感觉:“小时候,我真是太爱读书了。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到《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那精彩奇妙的故事只有书中才有,那恍如隔世的境界只有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书籍中才体味得到。我发疯般地迷上了书,读起书来废寝忘食,飘飘欲仙,如醉如痴。书籍开启了我人生中第一扇智慧之窗。”这正如高尔基的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感觉真的十分神妙奇幻:在弥漫着墨香的书斋里,尽情地神游于书海之中,驰骋在天地之间,想象就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在狂奔,在疾驰,被保尔"柯察金的坚毅与顽强所鼓舞,被简"爱的勇敢、自强所折服,为斯佳丽与白瑞德的浪漫凄美的爱情潸然泪下,更被于连的遭遇深深打动。莎翁带我徜徉在英国文学的圣殿中,鲁迅领我来到旧中国那段最黑暗的日月,余秋雨引我穿越历史的时空去感受祖国悠远绵长的文化,经历沧桑岁月的艰辛……我将全身心融入书中,与作者对话,与伟人对话,与那个时代对话,我惊奇地发觉:我原来是属于书的。我真不知道,如果离开了书,我是否还能维系我微不足道的生命。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心灵的一隅——一个静谧、恬适、安然的角落,一首为书与我谱写的心曲回荡、盘旋在心的峡谷里,不断地升腾,升腾……

读书无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它不仅有趣,还十分重要。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人问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贡献一个爱因斯坦?专家回答: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除了需要超常的数理知识之外,还需要广阔的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丰富的文学艺术素养。

不错,文学艺术不能直接帮助爱因斯坦推导数理公式,然而它扩大了爱因斯坦的文化背景,强化了他的想象力,升华了他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对他来说,两个世界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可见,文学艺术素养多么重要!它可以成就一个人辉煌的事业!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呢?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在书海中遨游,汲取营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多么深刻的感受!知识的力量无穷由此可见一斑了。我们是新世纪的学生,有着光荣的读书传统,在初中阶段认认真真地读上几本好书,你将终身受用。

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把你读书的心得、感悟记录下来,以利提高。怎样写读后感呢?

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文,把握要领。只有理解原文精神,才能由此悟出道理,引出自己的见解。“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

其次要抓住重点谈自己最深刻的感悟。一部作品很长,涉及的面很广,你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一定要在思考、分析之后,把感受最深的写出来,这样才会有意义。

还要联系实际,努力开掘。通过读书,指导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学以致用。

有人把读后感的写法归纳为四个字:引,议,联,结。

具体指引原文观点或内容,在引的基础上生发开去;发表议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从中得出结论,给人以启迪。好懂,好记,你在写作时不妨用一用试试。

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第4篇

触动·思索

阅读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心灵风景,进入了一个或喜或怒或哀或乐的心灵世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唯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有与孩子分享的不竭财富,也才有站在一群如饥似渴的求知目光中侃侃而谈的底气。

给孩子们讲述的一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那是在指导孩子们写作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之时,我给他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屠夫买来一头膘壮的母牛,正待宰杀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母牛突然双膝跪地,双眼含泪。可残忍的屠夫并没因此放下屠刀,当他剖开母牛的胸膛时,里面竟然有一只还没来得及出世的小牛……说到这,我停顿了一下,问道:“母牛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时我听到了一个响亮的声音:“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旁边许多孩子围着我好奇地问这问那,迟迟不愿下课。记得当时有一个孩子说道:“老师,您这些故事都是从哪里读来的?我也想读!”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索:农村孩子对课外知识渴求如此强烈,我们该怎样给他们提供一个汲取营养的平台,让他们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享受阅读乐趣,让阅读像呼吸般自然呢?

实践·引领

心动不如行动,我决定要让孩子们的这种渴求化作一种力量,透过课外阅读这扇窗,让我们的孩子能拥有更丰富、更广阔的精神家园。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曲由此拉开了序幕。

第一步:我要读!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要读”不仅仅是某些孩子的声音,而应化作所有孩子的心声,于是我利用每周早自习前及每周三第七节给孩子读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以及各种儿童文学读本中的精彩片断。渐渐地,我也由“扶”到“放”,孩子们也由阅读“配角”成了“主角”,我的引读也成了师生共读。我还惊奇地发现,自课外阅读活动推广以来,课余时间教室里打闹嬉笑的声音少了,静静地阅读课外书的孩子成了班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甚至有的孩子还悄悄跟我说:“老师,我再也不吃零食了,我要把所有零花钱存下来买书。”这让我惊喜不已。甚至连班上最调皮的男生也能够安心地坐下来了,因为他与课外书也成了好朋友。

第二步:读什么?

那么,对于课外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农村孩子来说,我们给他们推荐哪些书更加合适呢?我采用梯级阅读方式来引领他们,因为阅读技能的提升与儿童心理、生理、认知规律密切相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一开始我给孩子们推荐的是一些初级读物,如各类《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导刊》《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等。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实践,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提升了,我就向他们推荐了一些适合中高年级阅读的各类儿童文学读本,如《草房子》《昆虫记》《绿野仙踪》《格列佛游记》《爱的教育》等。

第三步:怎么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活动不是简单地扔给孩子们一本本课外书,而是要教给他们读书方法。阅读活动为达到一定目的必须采取一定特殊技能,而阅读技能包括各种阅读方式,如略读、精读、跳读、连读等。我以指导阅读《昆虫记》为例,首先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法布尔的一些个人资料以及对《昆虫记》的整体了解,然后了解书的目录,把握全书主要内容,再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来读,也可逐文阅读,最后就是要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让自己读有所获。

收获·提升

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开展已几月有余,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幼苗在书香的浸润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写作水平与日渐长。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尤其是提高了写作水平。有一个作文竞赛获一等奖的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课外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它让我忘记了烦恼,学会了感恩,也让我迷上了写作……”

书签制作精彩纷呈。2013年5月25日,我班举行了一次“好书我来荐”的书签制作比赛。有一个女孩子制作了一张特别美的书签并写道:“我想向同学们推荐《漂亮女生夏林果》,因为夏林果是个聪慧、能干、善良的女孩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本书真值得一读。”

不一样的读后感再现了不一样的童心。“言为心声”,在孩子的笔下倾诉的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最真挚的情感,他们俨然是一位“小作家”。有一个男孩子在读《爱的教育》有感中这样写道:“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之后,我感觉爱意似乎也在我心间流淌,生活中我们如果能用爱去支持、理解、包容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我们的世界永远会阳光灿烂!”一行行跳跃的文字跃然纸上,令我感动不已!

伊索寓言读后感范文第5篇

一、阅读情感:情感碰撞后的感性流露。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的人物或情节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欣赏或遗憾等态度体验,这就是阅读情感。它与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深度有关,同时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制约着阅读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阅读情感的挖掘需要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中去,和主人公一起苦难着、欢乐着……随着学生阅读的不断深入,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引起了学生的同感,这两种情感碰撞在一起产生的火花,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共鸣。

假如走进文本的情感碰撞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走出文本的情感流露就是一种情感宣泄,此时,学生不再拘泥于文本的情感,个人的感情犹如插上飞翔的翅膀自由驰骋,得到充分而真实地流露。

二、阅读思考:思想交汇中的理性审视。

我们接触任何事物,都是感性在先,理性在后,没有情感的理性是苍白无力的,同样没有理性的情感是粗浅的、不成熟的。阅读,只有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之后,思考才深刻,才显得有意义。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沿着从感性到理性这样的一条轨迹永恒地向前发展的。

1、领悟文本的深刻思想。个性形成于共性中,文本所包含的思想价值总会具有一般认同性。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体验了文本中的主人公的一段感情经历后,必然会在思想上达成比较一致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基本领悟了文本所表达的内在思想。做到这一点,有时还要经过一番周折,一场激烈的讨论。例如:我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时,触发了这样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生:老师,书上说“给”永远比“拿”愉快,我有些不明白?

师:这句话寓意深刻,每个人切入的角度不同,理解就千差万别了,下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生:我认为这句话是说“给”了别人美好的东西,让别人得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感到愉快。

生:我认为“给”了别人,留给自己的是痛苦、难过,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把它深深地藏在心底了。

师:对!有时候得到快乐的前提是战胜痛苦,满含泪水的快乐。

生:……

2、触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当学生阅读的情感和对文本思想的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引起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思考,一种充满着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只有经过学生充分感悟、体验后才能爆发,是建立在对文本思想作进一步的挖掘和引导的基础上的。我在一次班级读书会上和学生一起欣赏《伊索寓言》这本名著时,以《椋鸟》为例让学生说说读后感:

生:椋鸟太骄傲了,刚学了一点本领就得意洋洋的了。

生:爱慕虚荣的椋鸟,总喜欢和别人攀比高低。

生:椋鸟见异思迁,缺少恒心和毅力。

师:同学们说得很精彩,一语道破椋鸟的缺点所在,但有人认为它还是有一定的优点的,老师希望大家能从更高的层面上去评价椋鸟,并给它提一个好的建议。

(学生似乎略有所悟,重新阅读文章,反复揣摩椋鸟前前后后的表现……)

生:我认为椋鸟要求进步,有上进心。

生:椋鸟见好就学,说明它好学,这样能取长补短。

生:虽然椋鸟一开始学夜莺失败了,但听众不应该嘲笑它,椋鸟再继续努力就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