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收音机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目标
《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按照工艺卡片选择焊接常用工具(电烙铁、改锥、钳子、镊子等),并熟练使用;能够按工艺卡片选择产品所需的制作材料(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集成电路、导线、配件等),并能够使用万用表对元器件进行检测;能够按产品安装工艺要求对照工艺卡片,正确装接线路及元器件;能利用信号发生器进行产品检测与调试,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与处理;能够按照日常工作要求完成工作台的整理、日常清扫、电源检查;能够对万用表、信号发生器进行使用检查;能够通过安全用电、电工技能知识的学习解决实训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知识目标 了解工艺卡片的内容,掌握产品装配图知识;了解小型音频线路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集成块等)的参数选择要求;掌握常用焊接工具的选择标准和使用要求;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工作步骤和焊接质量的评价方法,了解印制板的基本知识,熟悉插件焊接的工艺要求,熟悉元器件装配流程;熟悉收音机整机安装工艺规程和收音机整机总装工艺流程;熟悉收音机检验和收音机调试方法及要求;掌握实训台用电安全常识;了解现场生产管理流程;了解信号发生器、万用表使用保养要求。
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电子装接工职业标准、安全规定、实训场规则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法规意识;严格执行每日安全检查工作,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不臆测工作程序,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通过每日工具、设备的使用和整理要求,培养学生爱护工具、设备的职业行为;通过工作中的情景设置、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集体任务和组内工作互检、互评、工作交流、故障排查等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观念;通过任务安排,引导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且工作质量合格,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
电子工艺实训项目设计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项目选择的条件和要求:根据教学目标的内容进行选择项目设计,考虑项目是否能够承担《电子工艺实训》的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目标;由于校内实训场地环境和设备条件有限,项目的选择应能在实训课中顺利开展;考虑到现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本素养,设计的项目学生应能独立完成;实训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设计项目时应考虑能否与企业产品生产流程相对接,项目的实施过程能够体现企业的工作流程。
针对《电子工艺实训》的特点以及对各种要求,我们将教学项目设定为:收音机的制作。具体工艺制作流程见右图。针对《电子工艺实训》的项目工作流程,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相关任务,并根据项目特点、教学组织要求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学习评价的设计
整个实训课程中运用的考核评价主要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工作期间各项任务完成的情况,具体到每一项任务、任务结果、任务实施等;而终结性评价则是通过学生的总结与产品完成情况两方面进行评定。在评价体系中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包括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要保证标准统一,考核要点明确,即可给评价者提供标准,使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考核评价从情感态度、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三个维度进行考核,以达到对学生学业的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1-0116-01
将项目法引入电子产品检测教学课堂指的是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运用相关项目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学习主体,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深刻的掌握,同时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及应用知识的能力。项目法的有效应用建立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电子产品检测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直接进行实践,提升知识的理解能力。本文以收音机相关知识为出发点,对项目法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项目法在电子产品检测教学中的优势
(一)通过情境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应用项目法进行电子产品检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重组的过程就是构建教学情境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首先,将电子测量过程中的理论与措施、相关概率及工装简介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并应用八课时左右时间对其进行简要讲解,而将重点放在质量管理体系指标的讲解当中;其次,引导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例如,在对收音机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其组装过程引入课堂,同时将组装中的关键环节,如检测及元器件分类等进行详细讲解。这样一来,就能够促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教师通过有效的课程重组及课堂设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在实践中对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能够对收音机不同部件进行重组,同时还能够对关键环节进行分解学习,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同时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加深及扩展理解。例如,在进行收音机组装讲解过程中,首先应当检测并划分其元器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关键的二、三极管及电阻特性等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在对引脚名称及三极管种类进行判别的过程中,应对其中的误差等进行绝对掌握和精确的计算,学生在详细掌握实践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的记忆。同时,检验收音机的过程中,学生应将自己检验所得数据同教师给定的数据进行充分的对比,从而积极寻找自己所制定数据及参数中的不足,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从而相互鼓励,并促进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项目法在电子产品检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组装收音机通常可以分为对元器件分类、焊接、调试和参数检验四个步骤。
首先,教师应首先将收音机组装的四个步骤同教材知识内容进行紧密结合,一一对应并促使学生对知识整体进行掌握。其次,结合实践。对实践中岗位责任进行明确,并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中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发挥。这一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模拟情景的构建,不同小组在学习中分别进行元器件分类、焊接等工作,同时对小组内各学生的具体工作进行规定,最多八个学生在学习中模仿二线调试岗位职责,并调试收音机,五个学生在学习中有效检验调试过后的产品,同时指派两名学生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维修。这样一来,整个收音机调试教学从组装到检验再到维修工作能够统一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整个流程进行掌握,避免了知识脱节的现象,经过实践,对知识也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掌握,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其次,为学生提供相关电路图,引导学生根据电路图要求实施元件分类工作,并对分好类的元件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其中包含测量显示的电阻值和色环显示出来的读数值,由此完成元器件分类工作。在测量过程中误差是难免的,而该误差值有两种形式,即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学生应对这两种误差的计算参数进行详细的掌握,对各元器件的两个误差值进行确定。这是促使学生将理论同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的有效措施。最后,学生在完成自身任务以后,应积极投入到其他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当中,在充分掌握各个环节知识以后,对自己学习程度进行总结,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及认真情况进行反思,并由教师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归纳,促使学生更加深入掌握自身的不足。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在开展电子产品检测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应用了项目法,通过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促使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在充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创新应用,提升了创新能力。项目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在完成相关项目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因此,对于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重.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张丹.实践引导下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电子技术 教学 能力培养
电子技术是学习电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听”的教学模式会使不少学生把刚开始的学习兴趣变成了厌烦、逃避,甚至和老师对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会越来越差,学生学完了相关课程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仍然无从着手,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也无所帮助。
要想改变这些问题,在教学中可采用项目教学法,以适应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一、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实践能力
“黑板加粉笔,是培养不出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与根本优势就在于培养学生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历,比较过硬的操作能力。单单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形成职高类学生有利的就业能力的。所以在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完善实验内容,增强实验效果。本着“实验联系理论,实验巩固理论”的目的,实验内容紧扣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各个实验项目。如在开展实验《二极管的应用》前,可先安排一次有关示波器使用的预备实验,使得后续实验能够顺利开展。为培养学生自主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还精心设计符合本校学生基础的实验实训内容,每次实验课先简要讲解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便于学生顺利开展自主实验。
二、将电子线路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之中
(一)提出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出在日常生活中收音机的电子线路会存在哪些问题,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再由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在实际生活中收音机的电子线路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a. 元件击穿。击穿包括过电压击穿或过流、过热引起的热击穿等。击穿有时表现为短路形式,有时表现为断路形式。由于电路故障引起的过压、过流击穿常常是不可恢复的。b. 元件老化或性能退化。这包括许多方面,如电容器的容量减小、绝缘电阻下降、晶体管的漏电增加、电阻的阻值变化、可调电阻的阻值不能连续变化。c. 线路故障。这类故障包括接线松脱、接触不良、潮湿、腐蚀等导致的绝缘不良、短路、旁路等。这类故障一般与元器件无关。
这些问题的提出更有利于学生对电子线路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思考,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二)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是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每一个小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收音机电子线路故障进行探究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最后由教师来补充可能会被学生所遗漏的方式。
现在我们可以针对上面的问题来提出科学的检修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a. 要分析电路原理、弄清总体电路及联系。一旦碰到不熟悉的线路,常常要自己动手,分析电路原理,甚至测绘必要的电路图。b. 注意元件替代的可行性。如一些收音机上的电子电路,虽然可以拆卸,但往往缺少同型号分立元件代换,故往往需要设法以其它元件替代。这涉及到元件替换的可行性问题。c. 防止电流过载。不允许使用欧姆表及万用表的Rx100 以下低阻欧姆档检测小功率晶体管,以免使之电流过载而损坏。d. 当心静电击穿三极管。更换三极管时,应首先接入基极;拆卸时,则应最后拆卸基极。对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管,则应当心静电击穿。焊接时,应从电源上拔下烙铁插头。防止烙铁烫坏元件。拆卸和安装元件时,应切断电源。如无特殊说明,元件引脚距焊点应在10mm 以上,以免烙铁烫坏元件,应使用恒温或功率小于75W 的电烙铁。
相信以这样的方式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知识的积累会更有帮助,同时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会得到同步的提高。
小结
对职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的是应用能力、操作能力,课程内容要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和应用性,讨论的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在我校电子技术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获得了较好的反馈,学生对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了一定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专 电子技能训练 原则
引言
由于我国民众传统认识的局限,家长们会优先考虑把自己的孩子送往普通高中就读,除非学习成绩太差否则肯定
不选择中专。近年来,多数中专的招生门槛越来越低。进入中专的学生,其素质之差可想而知。在进入中专以前,许多学生就已经成为“双差生”了(学习成绩差、品行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新生缺乏自信心,没有上进心,自控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实际表现是养成了抽烟、上网、乱花钱、打架、敲诈勒索、拉帮结伙、夜不归宿等习惯,至于迟到、旷课、旷操、上课睡觉、做小动作、不做作业等现象更是家常便饭了。
鉴于以上情况,若想把中专的教学工作搞好,应试教育的路子显然是走不通的。我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这样一条办学思路:加大班主任工作力度,做好组织、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先成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后成才”。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大力加强电子技能训练课,学生一改过去理论课上睡觉、看课外书、玩手机等毛病,学习态度明显改观。但是,一些年轻教师对实训课却望而生畏。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电子技能训练教学经验的教师,我想在此探讨一下技能训练指导教师应当把握的一些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在进行电子技能实训时,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人身安全。因为在电子技能训练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工频交流电和电烙铁、手电钻、刀子、钳子、螺丝刀等工具。如果使用不慎,就会造成触电事故,也会出现工具伤人事故。例如:焊接训练时,会出现被电烙铁烫伤事故;用手电钻给电路板钻孔时,如果使用不当会侧滑伤手;电烙铁和手电钻等电源线绝缘不良可能会导致使用者触电;组装好的电子设备,如不进行认真的检查就贸然通电,往往会由于电解电容引脚焊反而爆炸,或者因为短路而烧毁保险管或烧毁电路上许多元件,等等。
在进行技能训练前,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并且在每次训练之前都要针对本次训练项目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训练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要严密监控,一旦发现违章作业,立即查处,不可大意。因为“生命重于泰山,安全在于防范”。
例如,在进行“串联稳压电源装配与调试”实训时,通电前教师一定要检查每一个学生组装的电路板,看电解电容是否装错,让学生清楚交流电输入端和直流电输出端,千万不能把输入端和输出端弄颠倒。
在“焊接技能训练”时,为了防止烫伤手、烫坏衣服、触电等情况的发生,教师要在训练开始前讲清楚实训时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随意走动,防止身体触碰他人手臂导致电烙铁晃动伤人;绝对禁止拿着通电的电烙铁打闹戏耍;千万别让电源线缠绕在电烙铁的发热部分以免电源线绝缘损坏。
2.趣味性原则
让学生感觉技能训练的每个项目都很有意思,激发学生动手做的欲望。譬如,在进行了焊接技能训练之后,我让学生焊接“音乐集成电路”,当他们手中的电路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时,所有的学生都异常激动:有的聚过去看原件如何插装焊接,有的埋头加快了焊接速度,有的拿着自己的产品向我请教。一节课下来,装配成功的学生个个兴高采烈。
3.由浅入深的原则
在刚开始的技能训练中,实训项目的难度不能太高。如果难度过高,多数学生就会“知难而退”。所以我们必须先从简单的开始,让所有学生能够在初次的训练中得到成功,一次次小成功的逐渐累积会增强他们的信心,进而敢于面对有一定难度的项目。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我会把焊接技能训练、万用表的使用、电阻器电容器的识别放在前面;音乐集成电路焊接、三五集成电路插接训练、稳压电源焊接与调试、音频放大电路放在中间;示波器使用、表面贴装元件焊接、PCB设计放在最后。循序渐进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各项电子技能。
4.注意财产安全原则
尽管学生都知道偷偷拿别人的钱物是不对的,但在电子实验室里,电子元器件、工具、收音机、声控电源等丢失现象时有发生。每次分发电子产品套件时,虽然教师都要带着学生核对一下元件是否齐全,但在焊接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找要元件,理由往往是:发套件时就没有这个元件;刚才还有,一转眼就丢了;焊接时不小心损坏了,等等。更可气的是整个产品丢失了,曾经有个学生把自己的收音机焊接、调试好后放在实验台上后就出去了,一会儿回来后,却发现自己的收音机不见了,实验台上扔了一个不知谁的坏收音机。
究其原因,是一些学生不注意保管自己的财物,随意放在公共场合就离开了,等到丢失后才后悔。一些学生拿别人的东西不打招呼,用了之后又不注意及时归还。还有些学生自己的产品做得一塌糊涂,瞅着别人的好,趁机调包。因此在实验室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财物安全,学会保管自己的东西。譬如:在离开实验室前,小物品要随身携带,大的物品要委托同桌照看一下。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理论知识,就像小孩子不愿吃胡萝卜。但如果把胡萝卜剁碎拌了肉馅包成饺子,小孩子还是非常爱吃的。所以在进行技能训练时,我们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揉进一些理论知识,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同步得到提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把理论不露痕迹地参杂进去,需要很多办法。譬如:在调试、维修“串联稳压电源”时,许多学生急于知道如何维修不能正常工作的稳压电源,我趁机给他们讲了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反馈的概念、维修的思路等,学生再去维修时就很容易了。
6.巡回指导原则
在学生积极训练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及时发现没有掌握实训要领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做示范,让他们尽快跟上来。这样可以及时纠正他们实习中的错误,使教学得到及时反馈,达到讲评客观全面的目的。
在巡回指导时,教师还可以发现一些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有些学生并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玩手机、看课外书等。有些学生甚至搞破坏,如在实验台上乱涂乱画,拿着电烙铁烫坏实验台,用螺丝刀卸掉实验台上的东西,把实验台柜子里的器材拿出来玩耍,等等。及时地纠正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有利于所有学生都能在实训课上获益。中专生的心理很微妙,一节课跟不上,他们就会灰心丧气,甚至干脆不学。
7.充分准备原则
电子技能训练需要使用许多器材,因此在实训课开始以前,教师要把工具准备齐全,设备维护完好,原材料满足课题要求。防止实训课开始后才发现缺这少那,教师为了找元件、修设备、拿工具而东奔西走,学生坐等器材。
8.教师的各项操作要规范、熟练
电子实训指导教师要注意技能水平提高。在学生训练前,指导教师往往要做几次示范。实训指导教师的操作示范要准确规范,分解动作合理,连续动作熟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有关技术规范演示光盘(如焊接工艺光盘、双踪示波器使用光盘等、PCB板制作流程光盘等),加强演示的直观性。
9.强化训练原则
教师把基本要领教给学生后,学生可以进行多次的强化训练,达到由生到熟、熟能生巧的境界。譬如说焊接训练,要求每个学生一次课焊接200个焊点。提前完成的学生可以利用废弃的元件引脚继续焊接。再譬如万能插件版试验,插接成功的学生可以把元件拔下来重新插装。
理论教学是基础,就如同高楼的地基,必须打好。因此,在理论教学环节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纯理论讲授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学习难度大。授课中采用生动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半导体导电原理的时候,可以把学生比喻成价电子,座位比喻成空穴,每一排的学生向前移动一位,后一排的学生即来填补空位。学生向前移动,座位则向后运动,座位的移动类似于空穴的移动。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堂效果较好。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1.巧设疑问
古人云:“学贵知疑”,教学中可以采取设置问题的办法,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有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问可以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例如:收音机是如何把声音信号传送给出来的;手机充电器是如何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
2.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可以把彼此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地联系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有序。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认识新知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结构原理的理解。同时,通过观察比较对象间的异同,学生也能更好地对新的知识点形成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三)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适当引入CAI和网络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和教学时数较少的矛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较快的实现教材内容的更新,扩大学习知识面。
(四)改革课程教学环节
1.适当增加课堂讨论
从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填鸭式的讲授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课堂教学。理论课讲授中可适当增加课堂讨论,针对课程的重难点设置讨论课题,组织学生分组或集体讨论;对电路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故障,交由学生自由讨论,分析可能的故障成因,提出解决办法,教师指导总结。
2.课后作业改革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进一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知识点讲授之前可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事先查找相关资料,增加感性认识;讲授之后可安排一些设计型作业,安排一定时间完成,由学生自己提出设计思路,教师指导。如:本人在计数器部分讲授之前,先布置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数器的结构、分类以及计数原理。讲授之后,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并设计一个由JK触发器构成的四位二进制的计数器,不限定计数器的计数方式和触发方式。作业完成后在后期的课程试验中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组成电路,验证结果。课后作业改革,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单元测验
单元测验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单元测验根据课程重难点可分为两种形式:非重点单元考试时间可安排在20~30分钟,考试可采取开卷形式,允许学生看教材、笔记、作业;重点单元测验采取闭卷形式,测验时间一般为45~90分钟,一般安排在一个单元结束新单元开始之前。测验题应反映单元教学重难点,体现单元主要概念、原理、分析方法等,尽可能避免复杂计算。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子技术》课程一定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留必要的基础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
高职学生理论知识比普通高校的学生相对薄弱,因此,基础实验必须保留。但是传统的基础实验教学往往是验证性的,这样学生将会缺乏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职业技能。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可将传统验证性实验变为设计性实验。对于某些实验可以给出实验题目,实验目的。要求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和学校的实验条件,自己写出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在教师的认可下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实验结束教师总结,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同时,实验要和理论课内容相配合。例如:理论课讲授了三极管电流分配的原理,但学生对三极管认识很少,因此可以及时组织学生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真正掌握新知识。
(二)将计算机教学融入实验课
根据实验教学计划,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不仅能完善实验教学的结构,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验中可以运用PSPICE、EWB等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功能仿真。例如: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实用性较强,因此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之后安排一次EWB仿真实验。仿真实验参数修改方便、分析直观,也有力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设兴趣小组
兴趣小组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业余时间到实验实训场所进行进一步提高,对学生全面发展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安排了与课程相关的兴趣小组,例如收音机、电视机等等设备的组装调试。学生自愿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完成各个部分的安装调试,通过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生产实训环节必不可少
生产实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完善和补充。生产实训环节可以安排在教学中或教学后。教学中可采取校内实训的形式,教师根据课程的重难点模拟生产情境安排实训课题,由学生分组完成,期间教师负责指导。通过校内实训可增强学生对课程重难点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动手能力。教学后可采取校外实训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理解,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处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外实训,还可以检查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拓宽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