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管理学论文

基础管理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管理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管理学论文

基础管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文化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群体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思想、理念、社会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等,我们把这些整合在一块,称之为文化。它也是支撑人类发展,改造社会的内在动力。而在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上至学生所学习的各项专业知识,下至学校自身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都受到文化的强烈影响。因此,“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其实就是除了依靠“服务”以及“命令”等方式来实现对管理对象行为的一种驱使,更重要的还是依靠自身营造的一种精神氛围来实现对管理对象人积极性的激发,并且以上层管理者自身具备的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形象等实现对管理对象思想及行为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1“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激励性

生理需求、社交需求以及安全需求等都只是人们维持正常生活所须的低层次需求,而更高层次的需求是被尊重以及自我实现,这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就是激励因素。而“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正是强调学校管理者通过这样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来满足管理对象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2.“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方式

2.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基础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2.2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机制

在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评价,它对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发展具有监控、甄别、选拔以及改进等许多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前提是学校必须要构建一套科学、健全的符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人本化教学评价机制[2]。传统教学评价机制中,人们更加侧重的是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而缺乏对实施教学的主体的道德素质、文化素养以及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等方面的评价。这往往使得教学中的教学评价机制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就是要确立一种和学校实际情况相符、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一种评价标准,以此来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从精神以及物质等方面入手,积极奖励广大教师,激发其从事教学工作热情。就学生的评价而言,“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强调的是摒弃过去我们过于重视课业成绩的评价模式,而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的评价。

2.3创造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学校文化

文化是一定的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思想、理念、社会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等的整合[3]。可以说它是支撑人类发展,进行社会改造的内在动力。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等,深受其影响。因此,学校积极创造一种既能够反映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又具备共同价值观的学校文化,已成为其实现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它不仅能够使学校实现对管理对象积极性的激发以及思想及行为等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学校实现师生改善心态,陶冶情操及增强学凝聚力的保证。

3结束语

基础管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文;班级管理

一、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性且不囿于课本知识进行班级管理

《慧人慧语》中说:“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做人是做事的主要内容。”各个学科的教学皆是如此,语文亦复如是。我经常告诉学生,美好的人生就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旅途,伟大的成功包括半个看似荒诞的梦想。要善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追求;做事情,搞创业,做发明,写文章,都要把“先要求最不同,再要求最完美”奉如圭臬。之后要有远大的志向,志须如宇宙恢弘,心要似莲花高洁。要善于分析万事万物,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比如说我告诉学生:“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提出不同的见解,感悟非凡的思想;做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活好,而是为了找到更佳的归宿,发现伟大的永恒。对先人的论述应懂得辩证地分析,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不一定全面,而“己所不欲,若人欲之,也可施人;己所欲者,若人不欲,亦不可施”就较之完善。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的力量就像和沙子的水泥,团结的作用如同串念珠的丝线。我还告诉学生:一定要珍惜同学间的情谊,遵守学校的纪律,功在一人莫骄,功在众人可骄;谤在一人勿争,谤在众人须争。

二、学习语文、阅读诗歌、班级管理要联系生活

语文学习需经常阅读诗歌,阅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够获得独特的生活情感体验,能够调动起学生阅读诗歌的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对诗歌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每一首诗歌都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诗歌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阅读诗歌,能够加深生活的经验,反过来也能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因此,也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灵感的火花。阅读一首喜欢的诗歌,一定要找出喜欢它的理由,例举出诗歌的优秀之处,每一个学生都有鲜明的个性,所以他们也会有独到而精彩的见解,把这种见解和其他学生分享,就会取长补短。使用正确的方法朗读现代诗歌,使朗读和理解有机结合,促进了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既能够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学习到诗人的动人情怀,走近诗人,洞彻诗人的内心深处,亲聆謦,对诗作产生共鸣。例如,教学《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走近作者,仰慕诗人的心灵境界,消除与诗作的情感隔阂、时代隔阂、空间隔阂,学生自然就能领会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并学到了真善美。

三、班级管理应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视友好的师生关系

1.期待学生

管理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进行的活动,若要学生热爱学习、喜欢教师,教师必须做到敬岗爱业和关心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容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而且在管理与教学过程中,要对学习优者赞美,对学习差者鼓励。

2.遵循管理、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规律

《教育论》中谈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从教学任务上来说是责任与义务的关系,从人际关系上来说是平等的关系。”每一个教师都应将此牢记于心、耳熟能详。

3.关爱学生无微不至

良好的师生情感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是一种纯洁的心灵沟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于激励和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基础管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化学是一门严肃的自然科学,它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就其学科的特点而言,它是通过可知的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再把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中去,从而得出研究未知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并指导实践。任何重大的发现都要靠化学实验予以证实。在化学领域中,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将造成巨大损失,延缓科学发展,因此,严谨、求实、准确的态度是从事科学的工作者必备的品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科学家优秀事迹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科学精神、文化素养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不作弊浮夸、不马马虎虎、不粗枝大叶,要有一种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发现”是一个极好的例子。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多次测定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72克,从氮气的氧化物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06克,两者在第三位小数上存在差异,相差0.0066克,相当一个跳蚤的质量。瑞利没有忽略这一差异,更不认为是实验本身的“误差”加以“修正”,而是把他的实验结果与研究的论文一起公开发表,这引起了他的朋友拉姆塞的注意,并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是惰性气体最初被发现的过程。试想瑞利如果忽视了小数点第三位差异,会使惰性气体发现推迟多少年呢?化学史上这一著名的发现,真正体现了诚实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这一事例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二、设计科学性训练提纲,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能力

准确的表达和准确的记忆是分不开的。教学中要按照科学的记忆精心安排训练内容,训练题可根据内容有规律地排列起来。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记忆和表达,首先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把它的基本精神和逻辑结构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进而准确地叙述下来,这就是通常学习时所作的提纲。经过自己的分析,用自己的语言作过提纲的材料是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的。记忆是建立在联系和巩固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直观的材料,如实物、图片、模型、图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等,并与之建立广泛的联系,有助于记忆,这比单独的记忆效率高。另外,复习在记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记忆是建立联系、巩固联系的过程,联系要经过强化才能巩固,复习的作用就在于强化联系。同时复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理解,使记忆更牢固。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经常复习,就可长期不会忘记,能够准确记忆的知识,也就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基础管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图书馆事业已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服务带来很大的便捷,除此之外,阅读推广也在日益发展中成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1]。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电子阅读成为人们的主要阅读形式,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图书馆主要推出阅读推广这一举措应对这一挑战, 并不断对阅读推广赋予新的定义。阅读推广能作为最核心区域存在于图书馆中,主要原因则是在这个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人们对阅读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注重对自身文化素养的培育。而政府对此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设为“世界读书日”, 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并通过组织各种大型的读书活动来促进阅读的推广,从而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一、关于阅读推广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分析

现如今,图书馆事业在长期的发展中渐渐步入专业化以及规范化,成为职业化的存在个体,主要表现在:(1)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在管理与服务方面为图书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阅读推广属于图书馆实践性质比较强的领域,支撑性理论也包括应用性特别强的理论。其主要作用主要是对阅读推广的实际操作进行正确的指导,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推广活动的提出、前期宣传和推广、组织策划与实施以及效果评价理论、阅读推广所处环境的设置和评价、管理人员的前期培训、用户需求与心理理论、对于目标人群的阅读推广理论,而且还有与儿童健康发展、残疾人士心理疏导相关的理论。对于这些理论,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体系还不完善,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所以还需要深入对这方面的研究。(2)支撑阅读推广的理论还包括图书馆学基础这一理论,主要是研究阅读推广的概念、推出阅读推广这一理论的原因、怎样才能把阅读推广这一理论做到最好,在一定程度上对阅读推广的服务人群和服务目标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定位,提高了图书馆管理人员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对目前阅读推广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阅读推广在基础方面的理论比在应用方面所需理论更加的缺乏,而且逐渐成为图书馆人自发进行阅读推广服务,提升阅读推广活动的价值以及全民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障碍之一。当前在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要解决的主要有四个基础理论问题。

1.如何正确定义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顾名思义就是对阅读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推广或者促进。这一词汇广泛使用于中外图书馆学,但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因为定义的难点主要是对于阅读推广的基本认识还不够,例如在国外,阅读推广的主体就是休闲阅读,那么问题来了,帮助读者进行专业的学习是不是也属于阅读推广,或者为学术界的一些专家或者学者找寻一些课外读物是不是也属于阅读推广。

2.阅读推广与图书馆的主流服务两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图书馆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和阅读有关系的服务,将图书外借,让读者进行阅览的服务是直接帮助读者阅读的,将图书馆的书籍进行分类并编号等业务也是为了读者能够方便找到书籍,在此基础上,又有一个问题产生:既然图书馆中的所有服务都是与阅读紧密联系的,为什么大多数的图书馆服务还要对阅读进行不同程度推广?而且阅读推广能够在传统图书馆的业务中一枝独秀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3.阅读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图书馆传统服务[2]的扩大还是属于服务的新类型

原有图书馆的一些传统服务项目,如对于新书的推荐和阅读指导,这些服务项目现在依然承担服务读者的功能,那么, 图书馆阅读推广究竟是不是原有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扩大? 如果说不是,那么新服务与传统服务的区别与联系又有哪些? 它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4.阅读推广符不符合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

现代图书馆学确立了对于所以读者,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公平的这一核心价值理论,现代图书馆学还定义了智识自由的核心价值理论观点,主要强调尊重读者的阅读自由,对读者的阅读不干涉等一系列行为。但是,现在生活中所推崇的阅读推广,主要服务人群也具有特定性,并且受到相关干预,那么,关于图书馆理论对此又如何解释?

二、阅读推广主要针对的群体

1.普通的群体

主要指的是喜欢阅读的人,即使没有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他们也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或刊物,即使这样,普通人群也会因为本身的知识素养文化程度[3]没达到一定的程度,不能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这一资源。对于这一群体,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能够对图书馆进行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工作人员更应该尊重他们的阅读意愿,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为他们设计一些服务型的阅读推广项目。

2.特殊人群

在图书馆的众多读者中,有一些因为不同原因而不能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人群,主要是自身生活条件或者身体方面等原因。对此,工作人员应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服务,这些人群主要包括:(1)没有阅读的欲望,所以不愿意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人群;(2)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不会或者不善于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人群;(3)因为身体上的残缺如残疾等不方便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籍的人群;(4)因为年龄的原因无法正常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人群。对于以上人群,图书馆工作人员可采取服务到家、组织户外阅读活动、讲故事等方法进行阅读推广。

基础管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柏拉图也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由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领衔的“越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群体风格”也是以“和”为核心:以平和之心、润和之情、谐和之境,体现兼容并蓄、以柔克刚的鉴水文化内涵。他在自己的语文教育观中提出一分为三的观点,强调和谐融合的“三”。确实,辩证统一、强调和美能克服许多小语教学痼疾,略举其要者如下。

一、交互“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对立,和合于“提高语文素养”之中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大部分教师紧随潮流,不假思索,大有“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语文课”之态,认为课堂中不见合作学习、不见探究性学习就定然不是好课。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新课程理念,教师不敢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实在憋不住想说的东西,也要想方设法绕着各种圈子(认为是引导)引诱学生说出来,才突感喜悦,顿觉轻松。有些课堂情景,细细一品,实感啼笑皆非。

殊不知,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取代或否定接受性学习,只是过去我们国家的教育太不重视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精神,所以在新课程中予以提倡。其实,在芬兰一所全球最早倡导研究性学习的中学中,真正运用到研究性学习的学科也仅占10%左右。汉字是表意文字,汉语语法讲究,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有较强的实践性,这都说明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接受性学习尤显重要。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举足轻重。更何况,语文教学的根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训练,即教师训,学生练。

在2004年全国小语研究会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中,专家们一致认为要修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要“防止滥用合作学习”。的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人类的两大主要学习方式,后者是在接受他人知识过程中获得经验,更适合于课内学习:前者是在探索、深究、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更适合于课外学习,适合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生获得新经验并引起内在素质与外在行为变化的过程,我们不宜将它们对立起来,用一方排斥取代另一方。转变学习方式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而是将两种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入我们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去,和合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去,相得益彰。

二、融通“多元解读”与“文本回归”的对立,和合于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之中

新课标倡导“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重阅读教学的多元感悟。显然,这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重大时代价值的转变。然而,在前进道路上,我们的教学往往会矫枉过正,老师们打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旗帜,对学生的所有文本解读都予以肯定甚至赞扬。课堂的“多元性”是有了,但因此而“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价值导向,学生在多元感悟上无视课文的时代背景、体裁特点、话语主题,如说《南辕北辙》违反了科学,否定了地球是圆的;说《景阳冈》中武松“滥杀珍稀动物”;说《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有参与意识,善于把握机遇,能灵活应付,有胆有识……甚至当学生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大呼“‘报仇’‘要消灭英国,让英国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还要斩草除根’‘一定要让法国人下油锅,进地狱’”,教师居然还大加赞赏。试问:文章作者若听到学生这些充满血腥昧的文本感悟,会是什么感受?我们的语文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若是如此这般,那与罪恶滔天的英法侵略者有何区别?这样的多元解读岂不令人担忧!学生是稚嫩的幼苗,他们的思想受到侵蚀、动摇,都是难以避免的,他们的健康成长不能没有教师的悉心呵护!

纵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他只能是“哈姆雷特”,我们总不能把他解读为“林黛玉”或其他什么人。我们要善于使“多元解读”和“文本回归”和谐统一。如一位优秀教师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问学生喜欢谁,竟然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说她勇敢,百折不挠;说她孝顺老母亲,吃唐僧肉时不忘把母亲接来。这位教师让学生进一步讨论白骨精的勇敢孝顺带来什么后果。如果她越勇敢越孝顺,结果将会怎样……在讨论中,在师生“价值探究”中,学生自然明白了这种严重违背社会道德和人性的勇敢与孝顺,绝对不行!

回归“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不能成为重走“以本为本”老路的理由,关键是如何应对、调节。笔者认为,须融通“多元解读”与“文本回归”的对立,使两者同构同生,和合于学生、教师、文本的平等“对话”之中:或将学生多元解读中不违背文本价值的“节外生枝”联系到文本中,巧妙“嫁接”;或尽可能引导学生去自己发现并纠正不确切的感悟;或细心关注学生多元解读与文本价值取向发生矛盾时,两者是否还有“异中之同”可以包含学生的独特体验;或善于把握学生散乱的自由感悟,作因势利导的梳理概括,及时地依归于课文的价值取向……

三、克服“训练”与“感悟”的对立,和合于“学语习文”之中

新课程实施后,“感悟”一词如雨后春笋般从语文教学领域冒出来,语文课堂、报刊、讲座中无一不在。“训练”一词则从新大纲颁布开始,它就销声匿迹了,甚至有些“臭名昭著”。我们不禁困惑:注重感悟与情感体验,摒弃烦琐分析,以读代讲,注重学生主体体验,活跃课堂氛围,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深入思考,我们便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学追求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喧哗与热闹,缺失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常常是浅尝辄止。一位教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这样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本: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感悟,接着说:“如果再读一遍,边读边想象、体验、感悟,我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然后请学生个别读,在读时教师未作任何指导,只问“有感情吗”,之后让学生再读。发现学生读得不好,就引导:“你没有感情,再体验感悟一下,定能读好。”……教师就这样引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反复强调“感悟…体验”,但学生只是为了读而读,浮于表面,不显进步,感悟成了高屋建瓴、虚无缥缈、毫无目的的行为。

周一贯老师在专著中提出了“训练”这一古老概念与时展的统一观,即“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技能的操练,科学的时代语文训练也必然具有综合性特点,即也包含了智力的开发、情意的熏陶、习惯的培养和人格的养成等等。为应试而进行的机械化训练固然不可取,但纯粹的感悟之路也行不通,将两者有机地和合在一起,使“训练”包容“感悟”,促进“感悟”,加深“感悟”,在感悟中体现“训练”,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才能使阅读教学焕发鲜活的生命力。孙双金老师在《二泉映月》一课中的朗读引导,就使“感悟”与“训练”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刚上课,孙老师就让学生带着感悟朗读训练三组好词,通过体验感悟、指导朗读加以积累;为使学生感悟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孙老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练写“卖艺度日”的苦难生活,练说阿炳如何战胜坎坷的生活及如何以音乐抗击不幸的命运,从而使学生明白阿炳为什么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使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感悟层层加深,再加以孙老师恰如其分的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课末,学生动情的朗读令听课老师叫绝!

总之,感悟与训练决不可偏废一方,不可割裂开来,必须使两者融为一体,和合于“学语习文”之中;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不可做出“买椟还珠”之事。

四、消解“预设”与“生成”的对立,和合于教学的“现场”之中

在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开展的“语文公开周”活动中,有位教师教学《春》一文,正当大家美美地读着“春雨”这部分时,一学生高举小手说:“我觉得朱自清写的这篇文章有个地方抄袭了古诗的内容!”

霎时,大家面面相觑,教师为之一震,稍一沉思后,随即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生:文章中的“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这个句子不是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一样吗?

师:是吗?你真厉害,学过的古诗掌握得那么好,另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

生:我觉得这应该不算抄袭,朱自清和诗人一样,都发现了这些春天的景物,只是写法不同。

生:我也觉得,而且朱自清的句子也写得很美,读起来亲切顺口,很有味道。(有感情地读了一遍)

师:你们说得真好!对于这些春天的特征性景物,朱自清和诗人张志和都有共同的体验,古人用诗词来讴歌,朱自清用散文来传情,虽然方式不同,但都将春描绘得生动优美。难怪有人评价本文写得如诗如画,能与诗媲美。你们再仔细读一读,文中还有这种类似写法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班学生课外好学古诗,许多描绘春天的诗句一下子涌入了他们的脑中,纷纷说道: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和古诗“千里莺啼绿映红”相似;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和《村居》中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的情景一样;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与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是同一幅画面。

教师也补了一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与前几天背的‘人间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也有异曲同工之效。”

……(师生共同将文中句子与对应的诗句对比着读)

(注:以上诗句均为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课外古诗)

该教师没有死搬“课前预设”,对学生的“胡说”轻易阻止,而是结合文本,珍视“意外”,顺水推舟,巧妙引导。于是亮丽的课堂风景产生了:文如诗,诗诵文,学生不但在美文与古诗的对比中,发现了美,领略了美,而且在拥抱文本、超越文本中,感悟了美,创造了美!

不知该如何去掂量“生成”在教学中的分量,但相信没有生成就意味着没有创造和发现,没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但也有教师不注重预设,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地展开教学,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就算哪,宝贵的课堂时间在学生的嘻嘻哈哈、玩玩闹闹中悄然流逝,这怎么行?其实,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生成”,而所有的“生成”,其实都是有意无意的“预设”带来的。生成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缘之木。即使是教师以教学机智所作的临场应变,也是教师的学识见闻、人生经历和教学经验的融合。前面案例中,教师若无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及古诗运用能力,何来这临场信手拈来的“偶然得之”?所以,一个优秀教师总是会非常注重平日的勤奋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这样的“远预设”,更会十分看重课前有针对性的“近预设”。

因此,“预设”与“生成”的对立,应当统一于教学的“现场”之中。“现场”就意味着你非得在那里。这样,才能成就师生情感共振的绿洲。

山一程,水一程,注目凝望新课程;风一更,雪一更,追寻本色新课堂。行进之间,终于发现: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逐渐走向常识,走入现实,返璞归真。欣赏语文课堂的和谐之音,让人欣喜快慰。但仅凭几篇课文的和谐创造,只能是过眼昙花;凭几位教师的和谐实践,也只能是孤枝独秀。语文学科要真正实现和谐教学,要踏足蜀道,踌躇艰行。因而我们期待: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人们共同研究,努力实践,不断探求语文课堂和美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