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化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教师融入行业企业,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是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前提条件。当然,这种融入,并不只是走出去几次的融入,更是一种心的融入、情的融入。
1.夯实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
源于对文化育人功能、高职优势竞争力打造、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行业企业用人信息反馈、高职生就业准备等诸多问题的关注及德育课程教改的思考,近几年来,我们关注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尤其是与学院校企合作比较紧密的单位的建设类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现场参观、座谈访问、资料征集、书面问卷、网站跟踪等方式多种途径开展企业文化调研活动。我们通过调研所了解的行业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所见证的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所把握的企业用人理念及对人才职业素质中观念态度精神类素质的要求,夯实了德育教师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加强校企文化对接的认识基础,从而为探索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实践路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实践证明,教师融入行业企业,收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人才素质培养信息,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所传递的信息与自己现在的学习与未来的入职及职业发展有紧密联系。这是增强德育教育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重要基础。
2.丰富德育课堂的育人资源与内容。
优秀企业有着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教育因素于一体的品格,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基地。尤其是现代制度下的企业,更是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广阔天地,是学生职业体验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舞台。一流的企业,有一流的风范、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作品,就如“亚厦”装饰总经理丁海富在评述公司总部大楼办公室的装饰效果时所说,这里的每一件装饰用品乃至灯光的配置都在无声中展示着亚厦、彰显着亚厦的品位,展示他和亚厦的奋斗历程、经营理念和未来蓝图。优秀企业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对高职人才培养来说,是很接地气的德育资源。如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使命、职业精神、职业责任、职业诚信、职业价值观、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等在一个个优秀企业中都有比较全面的涵盖和体现。如歌山集团的“豪迈如歌,诺重如山”、“务实,诚信,向善,进取”的核心价值观;如亚厦装饰的“装点人生,缔造和美”的企业愿景,“为员工创造平台,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美丽”的企业价值观;如五洲项目工程管理公司的“两富五洲人:知识精神富有,物质富裕”的企业目标,“想做好,不想混”的核心价值观”,“廉洁是最好的信用”、“廉洁自律,干净从业”的廉洁文化;绿城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企业的生动实践,是增强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和感染力的德育资源和教育内容。
二、融入课程设计
在德育教育中,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载体,将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整体设计,是实现优秀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的重要路径。我们尊重高职教育不同参与主体教育目标的差异性,探索和谐德育目标实现的课程教改思路,以“校园人”与“社会人”、“职业人”的结合,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的统一为主线,从课程的基本定位,到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式与考核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三个结合。
1.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
在遵循教育部、有关精神的前提下,我们从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系统设计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以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提高为重点、素质培养为根本,强调德才兼备,以德提才、以才强德,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价值观,实现基本理论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2.基本理论传授与职业人生指导相结合。
我们从学院所依托的建设行业发展对建筑人的素质要求及所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系统整合课程内容体系,有针对性地回答高职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有关人生、事业、理想等方面普遍关心的德行修养和职业现实问题,如就业准备、
创业实践、职业选择、生涯规划、文化适应等。我们配合专业教育,实现职业指导的零开始,服务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3.基本理论传授与实践体验参与相结合。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以及高职教育与实践一体化的要求,我们应对高职教育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突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整体设计与安排,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企业,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参与中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思想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三、融入教学过程
遵循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自然地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各种元素,是实践企业文化进德育课堂最便捷的通道。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与高职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普遍不足的情况,学校应从加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入手,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将全国统一的教材理论体系转化为有层次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五个教学模块,即领航导引模块、理想情操教育模块、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模块、道德观教育模块、法治观教育模块。在教学内容的五个模块中,教师要自然地融入校园人、社会人、职业人相结合及好学生、好公民、好员工相统一的育人目标,多视角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内容与要求。
2.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结合点。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不仅把调研中所汇集的行业企业发展的信息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在课程教学的五个模块内容中进行有机渗透与融入,而且还将理想情操、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等问题放到行业发展的现实环境中去把握,积极引导学生直面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企业文化调研,引导学生在调研中去感知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力量。教学中,教师将优秀企业的用人理念,企业的愿景使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等,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内容,有效地实践了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工学结合”,是比较“接地气”的德育课程教改探索。
四、融入活动开展
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强调“学”,而不是“教”。两者在教学方式、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见表1。很明显,信息化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任务设计
教学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载体,它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是工作中的问题。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学任务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来完成工作任务,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分析、体验、检查等活动,建构起与此相关的知识体系并形成能力架构。
(二)教学情境设计
教学情境,是学生处于其中进行学习的客观环境,教学情境要能对学生产生直接刺激,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习需求。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创设贴近工作实际的真实情境,这对工科专业课来说不难实现,如教授《汽车维护》课程,可通过汽车维护仿真软件实施教学,仿真软件创设了一个模拟真实汽车维护操作环境,让学生既能完成独立的操作任务,又能节省实践教学中的耗材使用。
(三)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指教学中所需的相关信息、材料、手段、器具、设备和场地等的总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其中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字化素材、资源、网络课程等等。近几年随着教学资源库、精品资源共享课等项目的建设,大量的教学资源已实现网络共享,体现出明显的信息化特点,图1列举了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类型。由于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因而在设计选用时应特别注意,须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围绕教学目标选用合适的信息化资源,决不可用手段代替内容和目标。
(四)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媒介。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设计普适性的教学策略外,更要注重如何达到各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性教学策略,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任务均可能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计算机基础应用学科文字录入教学策略、汽车故障诊断的教学策略等。在高职工科专业课教学中,教学策略的设计包含所使用的教学组织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激励策略、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指教与学过程中的环节安排、时间规划、环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情境创设、任务导入、任务实施、检查评价等环节并确定其先后次序、占用时间、教学环境与场所等,确保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资源的合理使用。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因而教师在设计时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规划,但在教学中亦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传统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内容之一。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由平时考评、期中考评和期末考评三部分组成,忽略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过程考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因此应注意评价的过程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特点,同时还要兼顾评价中的互动性和动态变化性。高职工科专业课常用的评价方式有:①小组互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强调自我评价;②期末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评价。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一)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图2为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中滑动轴承装配图,该图对学生来说,专业技术性强,复杂难懂。而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将滑动轴承装配的平面三视图转化为三位立体动画,并将各个零件分别移开生成爆炸图,通过三维动画,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各零部件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一目了然,如图3所示。
(二)教学策略设计案例
广义的公用事业是指所有为公众或公众的一部分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及活动,包括电信、邮政、电力、铁路、航空、道路、桥梁、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在我国,城市公用事业一般是为城市生产、流通和居民生活服务的各项事业的总称,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即城市建设部门分工进行行业管理的范围。本文所谈及的公用事业主要是指此范围。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可以理解为更多依靠民间机构,而更少依靠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它针对的是“城市公用事业只能由政府统包”的传统观念,强调民间资本的进入是超越社会政治制度的世界性浪潮。
二、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公用事业由政府部门垄断性经营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对民营化提出了要求。我国的城市公用事业是改革二十多年来触及较少的一个领域,传统体制所带来的弊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随着其他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而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1.垂直垄断的经营模式带来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在城市公用事业中,多数行业长期以来采取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如供水、供气、供热等行业。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机构所属企业垄断了这些行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输送和分销等所有环节,垄断企业利用垄断优势强行交易、限制竞争行为屡有发生。
2.低效率的价格形成机制使企业缺少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激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格改革主要集中在私人产品价格领域,而对传统的公用产品价格体制触动较少。因此,目前我国公用事业的价格形成机制仍然延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价格的制定主要依据企业的自报成本,企业增加的成本可以轻易转嫁出去。在这样的机制下,企业很难形成降低成本的激励,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亏损--涨价--再亏损”的怪圈。同时,由于缺少竞争,公用事业企业服务意识差,服务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
3.投资主体的单一化,给政府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对城市公用事业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难以弥补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建设资金的缺口。城市公用事业建设资金的来源单一,吸引民间资本成为当务之急。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扩大,缩小了原有自然垄断的范围,创造了新的竞争领域,使公用事业民营化成为可能。传统理论认为,诸如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网络性特征,更适合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而由于其同时叉具有公用性和公益性,加之投资大、网收期长等特点,垄断权理所当然地落入政府手中。但现实的情况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分工的扩大,人们对传统自然垄断行业垂直一体化经营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在2O世纪7O年代,电力、电信等传统自然垄断行业的纵向拆分就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其中也涉及到一定数量的城市公用事业。拆分之后,除网络部分仍保持垄断经营以外,其他部分均以引入竞争,为民间资本的进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公用事业民营化使多方受益,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对民营投资者来说,涉足公用事业风险低、现金回报稳定,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从政府角度来讲,民间资本的介入,对于减轻财政压力,及时筹集资金加速城市建设,提高地方政府政绩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实施民营化以后,公用事业的竞争性加强,可以向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公供服务的质量也相应得以提高,从而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三、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现状及其障碍
(一)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城市公共服务由事业单位提供,事业单位隶属于政府,是政府权力的衍生物。因而我国的事业单位具有十分明显的政府特征: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活动与服务依赖政府,机构设置有行政级别,事业单位人事有行政编制,高度封闭而自成一体,事业单位由官办、官管、管养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过分依赖于政府的公共事业愈来愈多地表现出矛盾和问题:政事责任不分,管理方式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事业单位也存在兴办主体结构单一、内部机制不活、效率不高、增长过快、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财政负担沉重等弊端。为了改革上述弊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行了以公共事业组织自由化、公共事业服务社会化、事业人才流动市场化、公共事业经营多元化和公共事业管理法制化为特征的事业单位和事业体制的改革。在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业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些民营化的项目,如今,我们探索出或引进了BOT和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移交”和合资、股权出让等模式,以投资和生产主体多元化,政府与生产者角色分离,政府管制与市场竞争有机结合,契约约束取代行政管理,投资的风险、责任、回报分散等方式,实现了建设资金来源的多渠道、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并且引进了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减轻了财政补贴压力,分担了政府投资公用设施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存在的障碍
1.立法比较滞后
我国一直没有一个大的法律方面的规定为民营化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表现在:(1)制度安排的层次低,法律效力不高。(2)政出多门。相关规定从多个部门出台,如建设部国家计委、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及有些地方都对之做出一些规定。(3)内容陈旧。以往建立在计划经济模式基础上法规体系远远赶不上实践的需要,一方面许多旧有条款已明显不适应甚至背离改革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还有许多新的市场行为亟待法规的调整和规范。
2.公共责任缺失
无论是承包还是特许经营,民营化之后政府都不应该把公共服务当成包袱甩掉,它仍然需要政府承担相应责任。毕竟,公共服务可以民营化,但公共责任不能民营化。公共行政理论认为:政府是一种委托机构,它必须对其委托人即公众负责,确保公众利益得到维护是政府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文.E.休斯指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责任机制。与此同时,市场行为只有在满足利润的前提下才会对消费者负责,如果没有利润,即使是公众不可缺少的服务,市场也可能不会完善供给。由于管理主义的责任机制来源本身就存在责任问题,所以就无法期望公共机构在确立一种新的责任制时不忽略或削弱另外的一些责任,其结果可能如欧文.E.休斯所言:“管理主义的责任机制确实需要适当的确立并被公民广泛接受,如果责任机制含糊不清、或很容易被回避,那些潜在的问题必将形成对整个管理主义模式的挑战。”
3.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对行业的监管没有跟上,现在的监管还是完全用计划经济的思路。监管的构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不仅表现在对市场准人的监管上不够,还表现在对价格监管、质量监管上的不够。如:沈阳市政府在将沈阳第八水厂民营化过程中准人监管不够,没有引进竞争,只将中法水务公司作为惟一的候选伙伴,致使政府处于被动地位。
4.政府的诚信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项目合同对政府的约束力不强,政府容易产生意向变更,破坏投资规则,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者处于劣势地位,挫伤民营投资者的积极性,也给外国投资者造成了不稳定的预期。
四、化解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主要对策
(一)完善政府监管机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
由于公用事业的公共性,在保证民营化高效运作的同时,政府应保证公众的利益不因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趋利性而受到侵害,具体应做到:
1.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既保持适度竞争,又要维护各时期各类竞制者的公平权益。
2.立法规定控制权。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在某些特定的关键性基础设施领域保持绝对控股地位或相对控股地位以及必要的决策权或否决权。
3.建立公共服务定价机制。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公众可承受能力,通过专家论证、召开价格听证会等形式,吸引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对公共服务的合理定价,并进行严格监督执行。
4.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绩效评估制度。通过设立公共服务质量投诉机构和利用社会中介组织定期对民营化所表现的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并公布于众,采取奖优罚劣的形式对民营化中出现的服务数量不足、质量低劣、漫天要价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进行整改。
(二)建立腐败防范机制,规范政府行为
通过减少政府控制的资源,民营化可减少腐败。采取以下措施可使腐败机会最小化:(1)加速民营化进程,不给腐败交易留更长的时间;(2)按照标准程序操作,减少推行过程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即小要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改变规则);(3)确保透明度,做到民营化进程、企业价值、最终结果等方面的信息公开;(4)对进程拥有独立控制权,避免由企业原来隶属的政府部门控制一切,因为这可能导致利用原有关系搞幕后交易。
(三)加强监督,建立独立规制机构
规制机构一定要与规制对象分离,保持独立性。借鉴国外的规制经验,笔者认为确立可以成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作为规制的主要机构。这可以:
1.在结构上使其与政府政策部门分开,可以独立地执行监管政策而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干扰,特别是作为现有公司股东的政府政策部门的不必要干涉。
2.监管委员会由一个合议机构来集体领导,从人员构成来看,该机构应当由行业管理专家、技术专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等组成,这些委员具有固定的、得到保证的、任命时间与政府的行政领导错开的任职年限,这种安排既可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也可以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3.监管委员会要有足够的经费与人事支配权。建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后,要在政府与公用企业之间形成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并存的法律关系。同时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使公用事业得以真正体现其公共性。
(四)加强政府对民营资本的支持力度
某些行业本身微利,在没有政府支持或支持不力的情况下,私人获取利润的空间不大,必须直接给予一定的支持才具有投资获利的吸引力。另一些行业,由于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私人进入最初成本较高,这时应给予一定的补贴、税收优惠或其他支持,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成本下降了,则可减少支持,实现其正常发展。
[关键词]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a)-0151-03
Optimiz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sis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major of public health
GAO Shuangshuang QIU Yongqia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qihar 16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form effectiveness of thesis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major of public health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sis teaching system. Methods After thesis teaching reform in our school, the satisfaction differences in various aspects before and after reform were compared by using the return visit and on-site survey methods. Results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major,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sis form and timetable after the refor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reform (χ2=5.896, P = 0.015; χ2=18.471, P < 0.001). For public service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jor,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sis form after the reform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the reform (χ2=0.488, P = 0.485), but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imetable after the refor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reform (χ2=19.918, P < 0.001). In general, the satisfaction level after the reform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reform. Conclusion Reform of thesis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sis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major; Thesis; Teaching; Reform
毕业论文能够使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并就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毕业论文能够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基本标尺之一[2]。因此,在大学生毕业实习考试设置毕业论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预防医学专业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把毕业论文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是取得学士学位的重要课程之一。我院于2010年进行了毕业论文管理模式的改革,为比较改革效果,为以后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特此完成此项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目前存在的问题
渭南师范学院有5个化学类本科专业一化学(师范专业)、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每年毕业学生约200~300人,毕业论文有综述和实验(包含设计)两种类型。据作者近5年的毕业论文指导经验,发现在论文完成过程中主要存在下述几个问题。
1.1论文格式问题突出
论文格式问题集中表现在中英文摘要、结论和参考文献部分。摘要是对整个论文的高度概括,必须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方面的内容,然而学生一般对此不甚清楚,过多强调方法和结果,忽略了目的和结论;而在英文摘要写作时,多采用翻译软件翻译,出现句子不通顺、语法混乱,内容与中文摘要不对应等问题。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但又不同于摘要,很多同学不清楚二者的差异,直接复制摘要作为结论。参考文献则普遍存在引用文献数目偏少、偏旧、外文文献很少、文献内容不全、英文作者姓名辨认错误、外文期刊题目缩写不正确等问题。此外,还存在一些小的格式问题,例如,图表、反应方程式和流程图绘制不美观、不清晰、Copy文献的,表格未采用三线表,化学式中上、下角标混乱,以及单位和物理量的符号标识不规范等。
1.2 论文的科学性不强
科学性是指论文的立论要实事求是,论据要翔实充分,论证要合理严密、符合逻辑。学生论文的科学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有:(1)引言部分的思路混乱、内容逻辑性不强,未写清楚论文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对实验过程的描述没有次序和主次之分;(3)分析讨论部分只是数据的罗列,结果分析不深入或缺失;(4)语句口语化、不准确、不凝炼;(5)引用文献时随心所欲,断章取义;(6)综述型论文的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性、条理性较差。
1.3论文的创新性不足
创新性不足是毕业论文中的普遍问题。在实验型论文中的主要表现是选题范围偏小,实验内容较少,表征不全面,“验证性”实验嫌疑大,研究方向和实验设计不够新颖。而在综述型论文中,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诸如论文的正文中所罗列文献内容不全面、不新,对内容的综述和分析过于肤浅,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大多是对内容的总结而非研究前景展望,文字复制比高达20~40%,达不到综述全面性和前瞻性的学术高度。
2.原因分析
2.1资源有限
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资金相对短缺,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可用的资源极其有限。(1)网络资源有限:在数据库尤其是外文数据库的投入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远远不足,这为师生了解学术前沿和动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导致教师在设计选题和实验方案时创新性受到限制,也使学生在引用文献时难以获得一次外文文献。另外,学生查阅资料需要在图书馆或机房进行,时间和空间都大大受限。(2)实验资源有限:指导教师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学生毕业论文使用教学用公共实验室和教学实验仪器,必须错开教学实验时段,场地和仪器明显不足,不光影响实验进度,也难以保证所有学生都做实验型论文。另外,还有一些大型表征仪器缺乏,例如:核磁共振仪、质谱、凝胶渗透色谱仪等,这就使得即使做出的结果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表征,影响了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3)实验经费不足:学校划拨给毕业论文的经费多年来一直维持80元/生的标准,这与省内外其他高校平均160~300元/生[5,6]的标准相差较多,这对需要消耗大量试剂和药品的化学类学科而言明显短缺。而且毕业论文经费捆绑下拨,并未明确规定经费的实际投入比例,导致指导教师不能独立、及时购置实验耗材,影响实验进程。再者,地方高校的地位决定了教师的科研经费很少,这就使实验型论文的比例一直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2.2学生不重视,基本功差
当前大学扩招导致了学生水平普遍降低,而就业的压力导致学校和学生都将就业放在了第一位。毕业论文工作在大四展开,第7学期有数周理论课,紧接着是生产实习,这期间学生又忙于找工作、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考研甚至考驾照,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而第8学期开学就是3月了,5月底至6月初答辩,实际用于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不足两个月。时间紧迫,而学生思想上却并不重视此项工作,总觉得有了工作或考上了研究生,学校还能不让毕业?还有些人觉得自己以后不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于是抱着混的态度做毕业论文。现状就是,多数同学是能写综述绝对不做实验;而做实验的同学又以研究生复试、工作面试等理由将实验时间一再缩短。如此状况,为了保证学生毕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质与量都只能被迫下降。
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缺乏积极主动性,对选题一知半解,等老师给文献、给实验方案,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不加思考,很浮躁。半数以上同学的实验基本功较差,例如,基本的称量、玻璃仪器洗涤、减压蒸馏装置搭建等操作都不过关。答辩中基本概念不清楚,甚至出现自己写的纳米材料方面的综述,说不清楚纳米材料的概念。
2.3 指导教师不足
地方高师院校普遍存在生师比过高的问题。渭南师范学院化学类学生与教师的比例约18:1,即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完成个人科研任务的同时,还需要指导8~12个以上同学的毕业论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指导教师基本没有选择权利,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都是分配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兼顾选题创新性、选题数量以及学生的专业方向,更难一对一指导每个学生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况且,毕业论文的完成过于集中,指导教师精力和水平有限,想要在短短几天内将问题百出的学生论文修改得可圈可点那是难上加难。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院校的很多老师没有研究生经历,这也对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4管理不到位
在毕业论文“选题一开题一做实验一写论文一修改一答辩一提交论文及表格”的整个过程中,学校和学院虽然制定了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和手册,但仅限于对毕业论文完成时间和类型的要求和督促,缺乏细化的规范,例如:毕业论文格式规范、重复率检测细则、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以及答辩形式要求等。开题和论文评阅工作流于形式,论文的质量全凭指导教师把关,而论文答辩还是以板书为主。在信息化程度很好的现代社会,计算机展示工作成果的方式已非常普遍,以板书为主的答辩方式显然不适应社会需求,也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3.改革对策
3.1 重视技能培养
在毕业论文中反应出来的学生基本功较差的问题源于对基础知识、实验技能、计算机操作和科技论文写作等掌握的不熟练,这需要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尤其在实验教学中,应该严格考勤制度、实验报告的批阅以及实验课程的考试,让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学会写实验报告,学着思考,学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于计算机技能和论文写作能力的问题,除了开设相关的课程,还应该在诸如专业英语、文献检索、科研训练等课程中都应涉及相关知识的教授,不断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
3.2优化选题,科学指导
毕业论文选题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新颖性,这其实是对指导教师科研水平的考验。其次,在设计选题时还应考虑学生自身的实验基础,据此确定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实习、就业或考研方向,以便据此设计出与学生后续发展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学以致用”,提高做毕业论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对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与自己科研方向贴近、相对较难、创新性好的题目;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从教学实验和生产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较小、较浅的选题。这样既能保证学生都完成论文,同时也能够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
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责任重大,必须把握好指导的“度”。对于学生的指导要“多引导,少包办”,避免直接帮学生解决问题,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多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在学生实验不顺利的时候,多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定期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定期汇报实验进展,一方面可督促实验进度,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养成定期总结的良好科研习惯。另外,指导教师应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学会诚实做人、老老实实做学问,切记弄虚作假、抄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杜绝学术不断行为的发生。
3.3鼓励学生尽早介入科研
科研能力的培养并非一夕之功,也远非一个毕业论文能够大幅提高的,必须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这对实验条件相对不足的地方院校而言的确比较困难。当前国家和各学校推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是个很好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尽早介入到科研中,通过项目的方式得到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同时可将成果作为毕业论文,可以缓解集中完成毕业论文的场地、仪器和经费压力。希望学校能够增加项目的批准数量,同时降低此类项目的准入门槛和成果考核标准,使得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并从中了解科研的过程、提高实验技能。
3.4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国内重点高校的教授在有研究生协作的情况下也不过指导2~4人的本科论文[7],与之相比,地方高校的教师本身科研水平不高且指导毕业论文的人数过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讲,地方高校需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走“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道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指导论文水平的目的。在适当引进数名高层次科研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的同时,给予在岗教师多一些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在国内国际知名大学访学的支持和机会,可以增加教师的见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并学习先进的学生管理经验,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基础。
3.5增加投入,加强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