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质量管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TS16949是国际汽车工业组(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简称为TS)为了协调、统一汽车质量系统规范,减少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成本而编制并提交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和的、适用于汽车整车厂及汽车零部件厂整个汽车供应链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规范。
在制造业中,汽车行业在科技、供应链复杂程度上不如航天或军工业;在安全、质量要求上,不如医疗、航天或军工业;行业更新速度和生产批量上,也不如通讯业、电子制造业;但从这些要求综合来看,再没有一个行业,既有复杂的供应链,又在安全、质量上关系人命,而跟新速度紧跟市场变化,批量上动不动以万甚至百万来做单位……在汽车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下,当代汽车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制造业中,超越了以上提到的各种产业,成为制造业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在这其中,囊括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思维精髓的,应该就是“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
二、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培训作为一个人力资源模块之一,和生产的其他过程类似,并不是出了钱,花了时间,就会有好的效果,现实的很多结果就是,往往企业拨出了专门的时间、场地和经费,安排了专职人员,培训人员在花费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培训完毕,但回去以后,并没有对工作或者生产带来什么改变。所以,培训的有效性,是本文探讨的企业培训的一个核心问题。
三、体系思维在培训中的应用
TS16949在内容上从质量出发,涵盖了公司管理的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思想为从顾客要求出发,识别和分析过程,通过对各过程的PDCA,达到顾客满意度最终目标。过程方法、纠正预防、持续改进的体系思想贯穿整个汽车行业始终,奠定了汽车行业在制造业的最高管理水平这一地位。
而“人”这一重要资源,在维持汽车行业高端管理水平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核心角色。本文将从人力资源六大模块中的一块,培训模块的角度,以体系的方法分析、做好培训这一模块,为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高质量人才。
1.TS16949过程方法
汽车行业质量体系的中采用的方法叫过程方法:从目标出发,识别和管理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有输入、输出、资源和活动四大要素,同时需要识别、控制、评价和改进。可以由下图表示。这个图因形状像个乌龟,所以提到过程方法,一般又会被称为乌龟图。输入、输出部分构成了这个乌龟的头和尾,活动、资源、人员和评价方式构成了乌龟的四肢。整个过程通过不断的PDCA(策划、实施、检查、纠正)来达到持续提高。
2.下面,我们用过程方法来具体分析一下如何具体分析培训这一过程,来达到培训过程的有效性
(1)输出分析(③)
根据过程方法,我们从培训这个过程的客户——公司——出发,来分析一下企业通常期望通过培训达到的目标。
公司对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期望,一般有:
新进员工:期望能在行为和认知上和企业一致,从一个新人变成一个有企业归属感的员工。
特定岗位的员工:如检验、操作、铲车等,则希望熟悉特定的岗位技能,正确完成岗位任务。
一般岗位员工:提高效率,做好本职工作。
潜力员工:管理技能的提升。
(2)输出分析(②)
从输出角度,转化成培训对应的输入,应为:
新进员工:公司规章制度培训、企业文化宣导、岗前引导(参观车间、认识新领导和新同事等)。
特定岗位的员工:特定技能培训。
一般岗位员工:通用技能培训。
潜力员工:管理技能培训。
(3)活动(如何做④)
分析完了输出和输入,我们要关注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不论何种培训,整个过程一般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培训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需要详细分析此次培训的目的,确定培训目标,方式,对象、场地、师资等,并与授课老师确定如何教学,教材是否适用,这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是确保整个过程的高效实施的基础。
第二阶段,培训实施阶段:
通知培训人员,做好授课期间各项工作。
第三阶段,培训评估阶段:
它的开展涉及到过程方法中的测量部分,虽然说这个阶段在最后进行,但这阶段的工作开展得是否好,其实贯穿第一、第二阶段始终。第三阶段构成了过程方法的测量和评估部分(图⑦),这阶段也为衡量过程是否有效提供事实依据。
(4)资源(采用何种方式进行⑤)
在如何做中,我们需要决定采用什么方式,培训,一般分为外训和内训。
外训指外部培训师在企业以外的地点实施的培训;内训即由企业内部,可能由内训师,也可能外部聘请老师,在企业内部实施。
还有一种特殊的内训,一个学员指定一个老师让其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一般称之为师徒制或者带教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通用类、基础类的课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学习门户来开展,这可以算外训的一种,这样的外训时间安排比较灵活、同时费用也较一般的外训低。
内、外训的优缺点:
外训,对于人数的限制少,但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不强,费用也相对较高。而非常有针对性的课程,如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操作步骤等,需要由内训师来完成,如要求更加深入的培训,可能要采用带教形式。
除了内训和外训,在企业内部还存着大量的,可能不为人所意识到的培训形式,比如,上级就布置的任务对你提出相应要求,或者提供样张或示范;安排员工从事不同岗位,都是培训。很多情况下,这类形式的培训,比坐在教室中的授课培训更有收获,也可能是很多小型企业中的员工能接触到的唯一的一种培训。
了解了以上培训方式,就可以针对输入,安排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建议如下:
(5)评价:关键准则(图⑦):
在培训领域,最著名的评估方法应该就是柯氏四级。柯氏四级的思路和TS质量体系的思路一样,都着眼于最终有效性,以终为始,开展工作,具体如下:
第一级:反应性评估。
即学员对课程的喜爱程度。这不仅仅体现在最后的调查问卷上,课堂上一般已经能看出端倪,如果一节课,学员们一半都趴在桌上睡觉,不睡觉的在玩手机,逃课的很多,课堂互动几乎为零,那么就反应来看,该项课程是失败的。
第二级:学习性评估。
即学员对本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通常可以通过考试来衡量,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高的课程,也可以通过实地操作,来衡量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应该也是目前最普遍,最通行,最为大家所熟识的测量方式。
第三级:行为性评估。
这一级的含义为:通过培训以后,学员们是否把学习到的技能和知识运用到了工作中去,学员们的行为是否得到了改变。
第四级:绩效性评估。
即学员们不但把技能和知识运用到了工作中,并且由于这样的改变,使得绩效结果得到了提高。
可以说,第三、四级是证明培训有效性的终极体现,但这两级的评估难度很大,要达到这两级的效果,光靠精心设计的培训课程,优秀的培训师资,良好的培训组织,都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对这一培训目标的整体认可和不断推动。才有可能将一堂课的培训目标转化为最终学员的行动和绩效。最初的设计过程,后续的实施过程,以及企业的氛围,无一不影响着培训最后的的效果。
(6)人员:(由谁进行⑥)
最后,我们来看过程方法中的第六个方面:由谁进行。
一谈起培训,第一个会被重视的,就是老师,在学区房愈演愈烈的社会大环境下,这些行为都隐含着一个理论,就是好老师才有好成绩,这固然不错,好的老师,会让学习变得事半功倍,但大家或多或少都忽视了学习的另外一方:学生。
教学两字,其实隐含着教与学两个方面,学生,在某些方面,甚至大于老师的作用,要做好培训这一过程,我们需要重视的,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生的挑选。
就学员的挑选来说,有一句话说,你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老师也不可能教会一个本身就不想学习的学生。学生的意愿,是首要考虑的第一因素,培训能改变的,只有那些自己想改变的人。
第二考虑的是学员本人的工作岗位,一个再有意愿的学员,如果送他去培训一个他工作中根本用不到的技能,那么,有效性是无论如何评价不出来的。而一个有学习意愿、有实施培训技能的岗位的学员,只要加上一个不反对他实施技能的工作环境,他的行为的改变,进而绩效的达成是可以实现的。
至此,我们已运用过程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培训这一过程的六个方面,在每一个方面中,都关系到了有效性的最终的达到。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从TS16949过程方法的角度来分析,决定培训这一过程是否有效性,是否能满足最初的设定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确定培训内容时,一定要紧扣企业的目标和要求,要根据输出、确定输入。
举例来说,在一个崇尚个性,自由弹性的IT企业讲授5S管理,讲得再好,也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和他们企业的要求和氛围并不相符,有效性也无从谈起。
在确定好输入输出以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做”问题,“如何做”涉及到了人员、测量和方式这三个方面,而确定这三个方面的绝大部分工作,也就是培训的准备阶段就会确定。这一阶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培训成功的一大半。一个前期设计准备工作不周全的培训,实施和评估过程再优秀都无法达到最初的目标。
在确定培训方式方面,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培训人员,结合培训成本,综合考虑确定。
在确定人员方面,我们首先要选择那些有技巧、熟悉企业情况的培训师,然后还要挑选有培训意愿和有实施培训技能条件的学员,同时,培养一个鼓励采用新技能的工作环境,才有可能完成企业最初的培训目标。做好了以上几个方面,最后一步:测量过程,将是非常愉快的工作,过程方法中所关注的有效性,也会水到渠成地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培训作为一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是非常必要的,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它能解决的限于那些有意愿改变、有环境支持,但没有方法的人的问题,而那些没有态度、没有资源的人的问题,则应该从其他方面来考虑解决。
【关键词】培训质量 质量管理方法 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47-01
质量管理的方法被公认为有形产品生产过程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在追求实效的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管理的对象看作有型物体,灵活运用质量管理的理念,追求管理目标的质量提升,下面我们要探讨的是培训质量的提高问题。
一、提高企业培训质量的必要性
目前,诸多企业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人员稳定之后,企业面临着员工年龄偏大, 新人员少,新老人员素质差别大;随着老职工退休老经验延续的力量减弱,一些岗位出现操作技术人员短缺;老职工接受新技术慢,换岗后适应新岗位的能力差。企业中同岗位人员知识结构差异加大。如果企业沿用以往统一计划、学、统一考试等一刀切的培训管理方法,将严重影响企业培训质量。目前企业培训管理存在着几个典型的问题:只重培训程序完整,不注重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培训课程的与岗位结合不够紧密,培训效果评价不能真实反映授课质量,
借鉴“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效改善企业培训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企业培训质量的较有效的方法。
质量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个有效的体系,培训质量也是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建立质量体系标准的企业,运用其成熟理念和管理要求同样在提高培训质量方面有所作为。
二、采用质量管理的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企业培训的程序管理标准
企业中的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服务于企业安全、生产,具有明显的企业生产特性和伴随特点。许多企业培训的系统建设并不完备,培训管理受企业活动影响变动性大,企业培训朝令夕改,缺乏必要的信誉,执行力度减弱,质量无法保证。企业培训要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使培训操作过程制度化,这是企业培训全员参与的保证,同时也是对培训要素监督检查的依据。建立企业培训程序要根据企业特点借鉴已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同类企业的培训管理体系,建立具有企业特点的培训程序或培训操作制度,所有标准和制度要体现企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的共同目标,体现企业在运行的培训流程。培训的需求调查、培训项目调查、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考评及效果评价等具体内容要连贯和可操作,才能基本保证企业培训的相对独立有效运行。
(二) 成立培训质量管理小组
每一个企业培训程序及内容都会跟随企业生产经营灵活调整,培训体现企业需要与企业需要形成共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根据分析企业与培训之间联系密切的环节、改进不同步的部分,能够有效地提高培训质量。QC小组的自主性、群众性、民主性和QC活动的科学性与企业培训教研活动的特点很吻合。企业培训机构运用QC小组的活动手段结合企业培训中教研活动的形式能够在不同范围内改进培训存在的问题。
(三) 选择培训运行问题环节的攻关课题
培训质量管理小组成功的关键是QC小组活动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要把握培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集中点。找到问题的关键又取决于于培训考评制度是否健全,它是确认问题的依据,是QC小组制定课题的导向。但并不是所有的在考评中不合格的内容都适合做质量管理小组的攻关课题,一般来讲课题选择要能够使培训某一方面的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在活动之前和之后要有明显的差异。
三、采用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的问题探讨
(一)培训评审与考核制度如何在企业培训中定位
目前培训评审与考核并不是企业考核部门的权力,可能是地区职能部门统一下发的标准。院校办学和企业办学在培训运作上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模式,考核标准如果一样,考核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或者是企业条件不具备不能改进或是院校条件不具备达不到要求。例如特种作业培训,具有资质的有院校有企业,院校培训会对教材理论性高度重视,按照系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企业会对理论相关的实际问题高度重视开展培训。但特种作业培训评审与考核是由地区安全监督部门统一定标统一考核。由此确定的培训中存在问题,往往是仅仅是企业和院校差异决定的,并不能对培训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二) 学员评审在培训评价体系中的问题
学员培训后评审能够反映培训目标值,如同评价产品质量一样,但是人的能力不能表观也不能量化。如何实施培训后对学员的评审,确定培训的质量,这在企业培训中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通常培训结束对学员所学内容进行考试,以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衡量整个培训的内容,用考试的平均成绩表示培训质量。这种评价方法普遍但与企业培训的目标实现不十分符合。企业培训注重员工能力提高和意识的改善,这些都是在培训后与实践结合才能显现出来的。培训效果滞后给企业培训质量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培训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这个问题不能忽视,尽量避免选择效果难以评价的题目。
(三) 验证培训效果的培训后抽考方法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职工教育培训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质量作为企业的战略竞争武器,是确保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所在。
美国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说过:追求质量和发挥员工优势是我们的业务不断取得成功的法宝,质量是我们获得忠实顾客最有力的保证,也是获得成长和利润的唯一途径。
人是企业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企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质量,任何质量问题都会涉及到质量管理,职工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业务技能的提高、进而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就全面质量管理与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如下探析。
一、深刻领会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彰显了当今时代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要求。
1、质量管理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运用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循环从过去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预防”,从以往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即提出影响质 量的各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各部门人员参加,运用科学的方法程序,使生产活动的诸多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在工作中将过去的以分工为主转变为以协调为主,使企业成为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
2、质量管理的要求
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满足“三全一多样”的基本要求,即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所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全企业的质量管理突出表现在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重在体现“预防为主不断改进”和“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两个思想;全员的质量管理明确要求在抓好质量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把质量责任和质量活动纳入各个部门和每个岗位;多方法的质量管理就是综合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提高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三全一多样”的基本要求诠释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是我们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质量管理的原则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首先要解决立场问题,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以及“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持续改进”这六项原则充分彰显了质量管理的严谨与务实,最后一项“与供方互利”的原则是确保上下环节、系统内外工作质量的基础所在。
二、正确认识质量与培训的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本在于其管理的思想,强调管理效率的提高,旨在提高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管理活动。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人员在工作中都有前、后或上、下的关系,都具有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双重属性。企业培训部门至上而下每个环节都可以看作是下道工序,树立下一个环节是顾客、为顾客服务、让顾客满意的培训理念,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服务思想体现在更好地为下道培训工序服务的行动上。
全面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质量活动离不开教育培训,而提高培训工作质量更离不开质量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质量管理与职工培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指导职工教育培训,强调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倡导在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职工培训质量、效率的有机统一。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特别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做指导,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科学合理地采用管理的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坚持基于事实的决策和持续改进的原则,通过对职工的培训教育最终达到企业和职工双受益的教学目的。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看服务应具备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六个方面的质量特性。服务是伴随着供方与顾客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无形产品,从服务全过程所组成的质量环来看,服务具有对象的多样、服务过程的不可储存、服务结果的不可预测等特点。职工教育培训本质就是服务,其培训的功能性目标、培训内容的时效性、培训过程的安全性、培训质量的投入产出效应和培训学习氛围的文明与舒适突出体现了培训服务的质量特性。
目前职工培训大多采用直线职能型的培训结构,在培训机构内部常常缺乏部门之间、专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导致培训过程的冲突和僵化。职工培训如果长期沿用单一“教育取向”的培训观念和模式,其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全员、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现了一种系统的视野,职工培训质量不再仅仅是职教部门追求的目标,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实现培训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能够将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联系起来形成完善的质量培训管理体系,以实现满足学员学习需求和企业培训的期望。
三、运用质量管理搞好职工培训
为高质量的完成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在深刻领会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和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服务职工为焦点
搞好职工培训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解决好培训需求点的问题,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职工在胜任本职岗位工作时又缺少那些技能?我们常说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培训需求点的工作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培训者在明确企业培训目标的基础上必须牢固把握以服务职工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要充分了解职工对本岗位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能接受培训的程度和以往培训后职工的感受程度以及培训前后职工素质的对比程度。
职工培训是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服务对象对于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需求迥异,成人学习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将个人经验、情绪、意见带入培训情境中,常常习惯于实践和应用并以自我引导的方式去学习,培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培训者的参与程度。创设培训学习的良好氛围、传输职工岗位所需、激发职工学习兴趣等等重在突出以服务职工为关注点、让职工满意为落脚点。
2、严格遵循PDCA循环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不同的阶段赋予不同的内容,承担不同的功能。职工教育培训从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开班讲练、培训考核评估方方面面渗透着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往复,其循环的特点是四个阶段一个也不能少,大环套小环成阶梯上升,其循环的过程贯穿着“预防为主不断改进”和“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
PDCA循环自始至终处于运动状态,要求培训者必须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要保证各种培训效能的充分发挥。比如:P阶段通过调查发现培训计划的制定有欠缺,重新修改完善培训计划或制定更详细的培训计划就是在 P阶段中的小PDCA循环。
3、注重培训过程控制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每个过程都有三个重要的角色:顾客、操作者、供方,衡量过程质量的三个主要尺度是效果、效率和适应性。
培训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培训的效果、效率和培训内容的时效性是衡量培训质量的重要指标,注重对培训过程每一个环节的严格把控、每一个培训角色的成功转换是确保培训过程能够增值、确保培训优质高效的关口项点。
比如: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和被培训者都存在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培训教师在接受培训任务时是任务提供者的顾客,执行培训任务进行备课、讲课时就是操作者,当培训工作完成将输出交付给顾客(被培训者)时,培训教师又成了供方;被培训者在听课时就是顾客,培训结束回到工作岗位用学到的技能指导工作实践时又变为操作者,在完成工作将输出交付下一个环节时被培训者又由操作者转为供方。显然培训活动的每个过程、每个角色的成功过渡意味着培训质量在阶梯上升、企业生产在稳步前行。
4、系统评价培训效果
系统本身是由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职工培训管理系统的整体效能决定了培训输出的质量。用系统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培训过程、每一项培训活动,某一点的缺失、某一处的不协调都可能导致培训质量链条的断裂,局部的最优可能让培训过程投入很高的代价而对培训的整体效果贡献不大。
比如:某培训班高价外聘教授讲课,由于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浪费了培训时间、培训效果很不理想。
总之,全面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基础所在,没有质量管理的理念做指导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实践与应用,培训有助于质量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培训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所以,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不高,从而不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帮助,因此,本文首先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然后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提供相关的途径,
一、现代工商管理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培训没有得到重视
很多企业虽然顺应潮流开展了相关的工商管理课程,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对工商管理培训有着足够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尤其是一些发展中的企业,对于开展工商管理培训表示不理解,这样一来,在这些企业开展工商管理课程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员工在进行培训时也只把培训当做任务,没有认真的去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
(二)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落后
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的落后,是很多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方面,国内很多的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培训方法,使得学员在进行学习时不能充分理解理论意味较强的工商管理知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每年的工商管理培训内容基本一致,没有将与时俱进的工商管理知识更新到培训中,使得工商管理培训难以引起学员的兴趣,并且也难以达成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考核制度滞后
考核是督促学员认真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的良好手段,所以也是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基本保障,而一些企业的考核内容非常简单,以便使员工顺利通过考核。这使得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本身对学习也不甚重视,因此,培训考核制度的滞后,也是影响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重要问题,
(四)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
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因为想要长期聘用一t优秀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资助教师到国外进行进修,这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没有认真的选择工商管理培训教师,而教师存在的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素质不过关等问题,将会影响培训的效果,从而使企业根本无法完成高质量的工商管理培训。
(一)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
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就可以使企业领导和员工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从而用端正的态度来进行工商管理培训,自觉的完成工商管理学习,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为了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只,首先要对企业领导阶层进行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知识普及,使企业自上而下的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视起来,其次,需要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宣传,使企业员工了解到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从而使员工将工商管理培训当成自己的责任,进而认真进行工商管理学习叭,
(二)对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进行改革
企业要积极的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改革,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首先,要采用“大脑激荡法”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方法对学员进行培训,从学员的需求角度出发,来进行培训方法的选择,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不时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将一些最新的案例加入到培训内容中,从而贴近学员的生活,使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培训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要对现有的培训考核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要为学员创造一1、好的考核环境,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其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员进行考核,从而真正了解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再者,要适当增加考核内容的难度,不以学员通过考核为考核目的,总之,只有使学员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才能真正的督促学员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
(四)注重培训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企业要注重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1、方面对现有师资队伍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建立严格的师资iU正体系,其次,要从国外引进优秀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从而提高整t师资队伍的水平,再者,要对师资队伍进行投资,保证教师的培训水平定期得到提升,另外,要促进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队伍参与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总之,只有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为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了解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存在的问题,可以找到相应的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途径,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管理素质,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管理,而在企业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来完成,所以说,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提高对于加强企业管理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问题进行的研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秀凤君.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几点思考[J].科技刨新与应用,2012,25(01):29t).
[2]曾中伟,叶建伟,白霞.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对策建议[J].神华科技,2013,03(1
[3]凤.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3,07(01):73.
关键词:质量管理 技术监督 标准化 培训
就标准培训项目管理而言,具体的操作方法为两个原则:标准化原则与个性化原则。标准化是要求在培训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按标准,使培训内容更规范,在今后的工作中实际操作更标准;个性化是指培训内容应该要有差异,因材施教,使培训能够更好满足员工需求。本文基于这两个原则的层面上,对有关质量管理类、技术监督类培训的具体操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标准化的培训内容
对于标准化这个原则而言,质量管理类和技术监督类的培训内容是相近的。这两类培训在实际的操作中,标准化都是要求培训内容的标准化和实际操作的标准化。在培训内容方面,二者都是基础理论知识、政策文件等指导文献、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的标准化内容,对于未来的工作而言,这些内容都是我们企业必须学习的而且是处于一个循环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促进今后企业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标准化。在这四个板块的学习中,理论知识、政策文件等指导文献都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的职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这个行业的基础理论,以及从事工作的指导思想等这些与职工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的学习。
在基础知识方面,标准化的内容主要是标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技术监督知识、职业道德规范等的学习,其基本上给我们行业的从业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包括技能要求和素养要求,能够便于员工的管理,从而更好的实现标准化工作。在政策文件等相关文献学习方面,主要是普及工作指导书之类的文字条款,能够很好的让员工了解到最新的政策规定或是具体的工作指导原则,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正规化、标准化,从而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目的。
就培训内容本身而言,标准化体现在其内容结构上,标准化的培训,使培训体系本身变得更为的标准,有利于培训内容的系统化、标准化,使培训更为的规范,培训管理工作更为的正式全面,能够更好的发挥培训的效用,从而最大化的实现培训的最终目的。
二、个性化的培训内容
个性化的培训内容也就要求培训过程中,培训的具体内容表现出个性化、差异化,满足培训的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培训更加的贴切员工的工作实际,能够更好的给员工实际的工作带来帮助,从而达到培训提高的目的。对于培训内容而言,标准化针对的是大体框架、基础知识的培训,那么个性化则是针对的具体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这两个内容上。当员工在培训过程中,对这两个小单元做到了个性化,体现了培训的差异化,就能很好的分开培训的方向,为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机制的要求和开展培训活动的目的。
就质量管理类培训来说,对于这一类的培训,培训更注重的是管理这个切入点。质量管理类的培训要做到其个性化,就得深挖其内涵。所谓的质量管理,则是要求员工把管理这个概念应用到质量控制中去,实现质量控制流程的规划、标准,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管理过程。那么针对这类培训,在其专业理论方面,要加强管理理念的培训以及质量控制流程的培训,并且要就如何管理质量控制,加强员工的全程管理的意识,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类专门人才。
就技术监督类培训而言,要让其具有个性,那么就还得挖掘技术监督的内涵。技术监督的工作主要是以监督为主,监督的内容是技术等方面的生产工作,那么,在制定技术监督类培训的时候,培训内容就得紧贴这两点,展开培训工作,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在专业理论的培训过程中,更多的培训内容表现在关于技术的检验标准、法律法规,对于技术监督内容要有深入的了解,从而才能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督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达到作为一个监督人员该有的精神思想高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其对机械等设备的了解,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技术监督内容的器械、知识等,要建立其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才能更好的达到技术监督的要求,为企业培养相关的专门人才。
三、创新的最佳实践做法
当然,对于企业的各类培训项目,更多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培训的有效性。那么,如何让培训更为有效,让培训更有实践的意义,企业必须要突破我们现有的培训模式,创新现有的培训方法。
在现有的培训体系中,培训模式是相近的,培训目的是更好的培养专门人才,实现企业的基本需求。而往往这种系统化的培训不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显得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创新。如何创新,要求企业必须得转变培训这个固有的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培训的目的是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进步,企业可以考虑用具有同样功能的手段来辅助培训,从而更好的激发员工参与度,达到一个更好的实践效果。在实际的生活中,企业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知识大赛,来检验员工对于自己岗位的知识体系的了解,强化专业技能知识;企业可以通过征文等形式的活动,加强员工对于自己岗位的总结反思,实现员工进步的目标;企业还能通过问答等形式的活动,针对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改进的对策,通过抢答等小比赛的形式,来强化员工的观念,从而达到培训的目标。企业要灵活的运用趣味游戏单位征文等形式,来辅助培训,使培训能够达到更深化的效果。
总结
对于企业的实际而言,要想是培训效果更能够起到作用,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要深入研究培训内容的制定。就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的培训而言,要实现标准培训内容,必须要坚持标准化和个性化原则,通过标准化建立清晰的培训脉络,使培训工作更为规范;个性化则体现出培训差异,使培训更为专门化,有利于更好的为企业输送专门型人才。在此基础之上,企业更应该有所突破,通过对标实践、跨界创新、行动学习等方式,来强化员工的培训效果,辅助我们的标准培训内容的深化。
参考文献:
[1] 吕自琳.浅谈质量管理[J].湖北农机化,201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