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法结合律练习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算理;习惯;技巧;能力
从师范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的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方面的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一、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低年级加、减、乘、除的基础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决定性作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多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基础知识如果不牢固必然会影响算不快和算不准。中高年级学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如果不能透彻理解,在简便计算中就不能灵活运用,也必然会影响计算的算不快和算不准。
二、培养学生仔细抄写、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学生计算能力要想得到提高,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学习中养成反复检查、核对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对练习题目的抄写做到反复校对。尤其是数字、符号、小数点,做到完全一致。其次,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楚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运算符号,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最后,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书写规范的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尽量口算,即使做不到口算也要认真笔算,养成打草稿的良好习惯。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数字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要求做加法时进位的数字要写在适当位置上,做减法时退位的点不能少。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近几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所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人的思维品质表现为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一、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四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四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四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四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
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让学生从情境中激发求知欲,从情境中产生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旧引新,沟通引趣;提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
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生动的问题情境。例如,教学《圆的周长》的导入部分:先出示不同圆形物体,要学生去测量它们的周长,学生感觉能够测量得出;当教师拿一根绳子在空中做圆周运动时组成的圆,学生感觉测这个圆的周长很困难,进而激发寻找更好的办法计算圆的周长的欲望。因此,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才能打开学生的“问题闸门”,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每位老师的头脑中都应该装有每个知识点各种题目。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学生情况的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比如: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充分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四、开拓思路,诱发思维的发散性
一、学生简便运算典型错题现状分析
1.受思维定势影响。
由于简便计算作为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各个教学阶段,导致简算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学生做题时数据特点的刺激远远超过运算特点的刺激,见到特殊数字就想简算,不论题目是否适合简便运算。
2.受运算定律、性质不理解的影响。
学生在做简便运算的题目,大多数错误都是由于“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和“除法的性质”的本质理解不清,不能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运算律和性质。
3.受计算意义不明确影响。
简便运算要求学生能根据运算意义,定律灵活应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由于过分追求简便性,对在运算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变化性,对于易混的式子出现错误。由于计算意义不明确,没有形成基本的计算技巧技能,不会灵活运用法则、性质计算的结果。
二、培养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对策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良好的审题习惯是计算正确的必备条件,平时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理清简便运算过程中各种数据和运算符号之间关系,告诉学生做题目时要看清题目要求,先想运算顺序,再计算。教学中不仅要找准学生“错在哪里?”,更要让学生反思“为什么错,错的根源”,并能找准对症下药的药方,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注重培养学生的对比辨析能力。
如为了排除25×4=100所产生的干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两组练习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1):24×5,25×4;(2)100÷25×4,100÷(25×4)。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预防学生看到能够凑整的数就坚定地认为一定要进行简便运算的错误思维定势。让对比辨析来激活学生头脑中错误的定势,充分暴露学生思考及反思过程,从而得出各自简便运算的薄弱之处,起到查漏补缺之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合理拆分,灵活组合”的能力。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对简便计算编排的特点是简便计算的因素十分明显。这对学生熟练地运用定律、性质,提高简便计算的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这些基本的简便计算练习题,学生还解决不了实际计算中遇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我根据班级基础,适当增加一些变式题,鼓励学生创新,打破常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合理地进行等值变形,从而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4.注重培养学生从整体把握简算知识结构。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使所学的知识结构贯通起来,从整体上沟通知识之间联系,促使学生的认识更深刻和全面。例如:让学生判断(8+75)+125和(8+75)×125这两个算式是否相等,如不相等,让学生根据运算定律分别写出和它们相等的式子。这样教学的好处:一方面使学生辨析加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区别,另一方面通过找出与之相等的式子,将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了有机结合和横向的比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从而初步建立起较好的简算思维方式,促使学生对已有的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做了完整性和合理的审视、评价和重建。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二、从教学的过程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 +28 +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