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交通建设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言
去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大力推进安徽省交通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泾县的交通建设进程也有所加快。但由于长久以来,泾县的交通建设环境并不是很理想,也遗留下很多交通顽疾,这对于泾县进行交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二、泾县交通建设的现状与评价
1、现状
(1)公路的现状。由于地域的关系,泾县现有公路布局呈鱼骨状,即205国道贯穿全县东西,县道与其紧密相接,通向城镇、月亮湾风景区和乡村,构成省道和县道为骨架的全县公路网。至2007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为1327.3km,其中205国道55.18km,322省道68.4km,县乡、村路936.62km。在公路总里程中,国、省道占路网总里程的9.31%;从技术等级上,县、乡、村道四级以上公路全长603.14km,占路网总里程的45.44%。县域内公路网密度为64.56km/百平方公里。
(2)交通建设管理现状。泾县仅有一条205国道线经过,公路大多是由省道、县道和乡村道路组成。现行的管理体制是省道建设以省补为主,地方出资为辅,一般对欠发达地区的补助标准为7:3,即省补70%、地方出资为30%。县道建设,以县为主,补助为辅,一般为4:6,即省补为40%、自筹为60%。最近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补助比例有了提高,尤其是“村村通工程”的补助标准大为提高,通村公路的路基路面二次改造省补合计达到24万元/km,即路基改造补助12万元/km,路面改造硬化补助12万元/km,并明确了乡(镇)政府作为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的主体。泾县实施近半年,完成测量设计43个项目166.2km,开工建设45个工程项目达195.1km。
2、评价
(1)公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从1997年~2007年的10年间,全县公路里程增加236.6km,平均每年增加23.66km,是泾县公路建设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并组织205国道泾县城关至南陵段拓宽改造、琴溪桥和幕山桥复桥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改建和205国道路面大中修,公路技术等级尤其是路面结构有了较快的提高,路网的密度由1997年34.8km/百平方公里提高到2007年68.424km/百平方公里。特别是抓住“十五”期间省交通厅补助修建农村简易公路的时机,扩大了公路的通达深度,公路通乡率和汽车通行政村率均有一定的提高。
(2)交通建设和交通运输对促进泾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公路道路如同毛细血管,渗透于全县各地,其作用和影响非常之大。另外,交通建设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投入,是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部分,直接对经济增长有拉动的作用。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来看,因县内没有港口,公路运输是泾县客货运送的主要方式,2007年客运周转量为218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1170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为195万吨,货运周转量3765万吨公里。各种营运汽车拥有1600辆,农用车拥有2650辆。五年来客运、货运量的平均增速都在10%以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血脉的交通运输,基本上保证了客货的进出,加快了经济的流通和循环,为泾县经济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现有交通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公路等级很低,到目前为止全县还没有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仅有52.6公里,三级公路仅有104.7公里,四级公路445.84公里,等外级公路有600.58公里。从路面的铺装情况来看,全县水泥路面138km,沥青路面130km,只占总里程的39%。
二是里程总量的不足。初看起来,公路总数好象不少,但目前可以通客运班车的很少,全县有客运班车通达的总里程为430km,通客运班车的行政村仅180个,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全县路网密度为68.424km/百平方公里,处于全市的倒数水平。
三是混合交通严重。泾县所有的公路都是混合交通,大量的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与汽车混合行驶,相互干扰,以路代市,以路代街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影响了公路的通行,也影响城镇的扩展,更是行车安全的隐患。
综上所述,泾县的交通建设不管是从网路结构还是建设的总里程,以及道路的等级和畅通情况上看,都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明确和抓紧实施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和完善建设与管理措施的长效机制已迫在眉睫。
三、泾县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泾县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经历2004~2007年、2008~2010年、2011~2015年三个发展阶段。即2004~2007年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全面交通工程的上马建设期,这是实现第一步的跨越,但基本上只能解决“通”的问题;2008~2010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二步,主要解决“畅”的问题,把景区与景区、乡与乡、乡与村及村与村的联网公路建成,是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2011~2015年为第三阶段,主要解决“快”的问题,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重要的标志是建成高速公路泾县段,为全面实现小康和全省著名的生态旅游县提供交通保障。
本时期泾县交通建设要完成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1、2007年,完成省级公路泾县段的改造工程,实现到省会合肥2小时的时间距离。
2、2008年,县城至各乡镇至少要有一条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公路,实现通乡(镇)公路硬(黑色)比率达100%,即今明两年要完成7个乡120km的水泥路面建设。
3、2009年,完成包查路等10个县乡公路通达工程和鼓楼铺——蔡村等12个交通部通达项目的改建工程,提高县内主要干线和对外的通行能力。
4、2010年,完成800km通村路基改造和硬化800km的通村公路,实现行政村撤并后的村村通水泥路。
5、2011年,完成县客运中心及各个大镇的站场建设20个,形成与泾县道路客运市场相适应的人性化客运站场体系。
6、2012年,完成省道和县内重要道路、通景公路的绿色通道370km,努力实现“建设一条公路、保护一线水土,营造绿色长廊”的目标,营造“畅、洁、绿、美”的交通环境。
通过以上六大任务的交通建设,完成本届政府交通建设总投资10亿,力争12亿元,实现总投入比前5年翻两番的目标。
四、实现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
1、规划不完善和规划执行不力。虽然每逢五年规划制订的时候,交通部门也都投入大量精力编制规划工作,泾县在“八五”和“九五”期末,也制定了交通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但每一次做了规划以后,既没有组织过严格和科学的评审,也没有经过县政府和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审批。在交通大建设时,一个全县性的、科学的、且可操作性的、适当超前的交通建设总体规划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2、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泾县的交通建设,基本上靠省交通厅补助,县里没有固定的配套资金,乡村自筹能力也十分有限。加上泾县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公路建设的造价比平原地区要高得多,建设规模越大,建设里程越长,融资的压力就越大。
3、建设队伍缺乏。队伍建设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泾县交通部门拥有的建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加起来不到10人,目前来讲,不管是外业的测量、工地现场的管理指导人员,还是内业的设计人员,都无法满足全面铺开的交通建设局面。
一些急需建设的项目,由于前期工作无法落实,只能把时间给拖下来,所以,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缺乏是影响整个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二是施工队伍缺乏。现在泾县施工队伍的主要问题是队伍杂、数量少、规模小、素质不高,县内公路建设的工程做来做去就是那么几个人,且均是挂名公司,用开介绍信的办法获得施工建设权。这种情况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因为各地都在掀起交通建设的新,外地区的大企业单位根本不来泾县做小项目。施工队伍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项目的建设进度就无法保证。去年底,水泥等原材料一涨价,几个项目就停工停料,有的至今仍未复工。
五、实施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方法和建议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泾县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全县人民更要统一思想认识,让整个县都了解、重视和支持交通建设,努力培养研究问题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县级领导的层面看,有必要建立更高层次、更强领导力量组成的“交通先行工程”领导小组,全面领导、负责和协调交通跨越发展的各项工作。各乡(镇)村要进一步承担交通建设的具体工作,负责辖区内的交通建设,对工程质量、资金和安全生产负责,真正成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
2、超前规划,加强管理。我建议泾县要从宣城全市交通网相衔接的角度考虑,从全县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角度考虑,从打造生态旅游大县的角度考虑,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的角度考虑,要深入研究交通建设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复杂的情况,制定一个适度超前、全局性、长远性的交通建设规划,并且尽可能的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认真组织实施。交通管理部门更要提高管理水平,要充分应用有限人才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减少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能,确保管理到位,加强对项目的前期、开工、建设、质量、造价、监督等全过程管理。超级秘书网
3、合力共建,兑现政策。因为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不仅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也需要土地、林业、水利、环保等诸多相关要素的支持。
4、创新机制,强化监督。在政府的机制上,要以改革促效率,以改革促成果,积极探索新机制,创立新体制。
一是突破前期工作机制。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简化审批环节和减少审批程序,特殊的建设时期实行特殊的办法,确保建设项目无障碍施工。
二是突出投融资体制。跨越式发展的建设资金需求是十分巨大的,要充分利用上级政府扶持欠发达地区基本建设的有利机遇,建设项目资金的大头要积极争取,同时要利用土地、民工等资源,引导企业家投资、华侨捐资等途径,形成多元的投资体系。
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我建议泾县应该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与有关乡镇、部门签订责任书,实行定期、定量考核,对完成目标责任好的乡镇、部门和交通行业,给予物资和精神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对完成目标责任差的,则要公开追究其责任。
5、科技兴交,人才强交。这是泾县在近几年的交通建设方面提出的一个口号。“科技兴交”,即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交通现代化。而交通信息化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有力支撑。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善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提高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改进管理方法、提高交通建设运作效率,加快信息传递、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运作成本。
1)交通建设设计环节造价管理的问题。在设计环节,设计单位通常较为重视造型新颖、技术先进、安全使用产品的设计,注重设计产值,但却往往忽视产品的经济性。与此同时,设计单位承担着新材料、新技术在交通建设工程项目内的推广与使用,但这些新材料、新技术却普遍存在着技术不成熟、产品无规模等问题,并且他们的费用还要传统材料及技术要高很多。
2)交通建设招投标环节造价管理的问题。在环节中,一些工程项目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公开招标,从而使预算存在偏高的问题。还有一些单位出于种种考虑而私自将招标流程简化,更改招标方法,同时,一些工程项目还存在着内定、串标、围标的问题。此外,虽然有一些交通建设项目进行公开的招标,然而建设材料和部分附属工程却依照暂定价格处理,并未纳入到招标考核当中,这大大降低了项目中标的竞争性,同时也增加了日后项目管理以及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难度。
2交通建设前期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交通建设前期工程造价管理在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并且极易产生问题。所以,在交通建设前期工程中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促使交通建设前期工程的论证准备工作实现规范化。在交通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研究中,建设单位需要综合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客观及主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完备的工作计划,防止由于决策原因而产生损失。与此同时,交通建设单位还应该准确分析、研究出原材料的具体供求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出各类建筑原材料的需求数量及其供货成本,方便整个交通建设工程实施全面、详尽的项目预算工作,提升工作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减少甚至防止由于建设前期决策所造成的损失,一旦在交通建设前期工程产生了决策失误的情况,那么不论以后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怎样认真、细致,都不能改变这一损失的现实。此外,政府投资建设的交通工程项目需要根据已经获批的设计资料进行实施,禁止私自更改工作规模、准则以及其它原则性内容。
2)进一步优化交通建设前期工程的设计,并实行限额设计。在我国,交通建设工程设计取费一般根据标准投资额比例进行运算,这使工程造价越高,相应的收费就越高。采用此种取费方式,很难主动使设计者减少工程造价、节省投资成本,同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必须将设计工作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实现有机结合,并且在既有设计计费的前提下,给予那些由于设计工作而节省投资的行为一定的提成和奖励。此外,由于变更设计而增加的投入也应该按照一定比例透彻设计费用,并将工程造价控制理念贯彻于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实行限额设计应根据标准可行性分析文件及投资预算控制初步设计,并根据获批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技术以及施工方案设计,在确保工程项目规定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分配投资限额来设计,集中管理并控制那些不科学的变更行为,最终确保投资总限额不至于被超出。
3)进一步加强对招投标环节的管理。对于满足政府规定规模标准的投资建设项目,一定要将其引入到招标市场中去,然后实施公开交易,其中招投标以及采购工作中所有数据信息应该最大程度向外公开,引导并鼓励市场合理竞争行为。对于那些无图纸及技术文件的工程项目,不能以暂估的形式将其列入到主体工程的招标活动中。与此同时,还应切实提升交通建设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和谨慎性。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交通建设单位人员需要对整个工程项目状况进行全面且细致的了解,避免对后续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3结语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共同体;治理理论
合作与发展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我国中小学教师正由过去劳动的个体化走向团队合作,由努力争当专业技术熟练的适应型教师转向积极成为反思型实践者、拥有教学研合一生活方式的专业工作者、教学团队的合作者。近几年来,各种各样的教师共同体在我国很多省市的中小学中出现,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去理解、定位、引导和管理这种“新鲜事物”就成了目前中小学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教师共同体的概念入手,对目前中小学在教师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从而为广大学校管理者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一、教师共同体的含义
(一)什么是共同体
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Tonnies,F.)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共同体概念。滕尼斯使用“共同体”这一概念目的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但他并没有强调其地域特征,而是强调它是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是生机勃勃的有机体。滕尼斯认为,共同体从发生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他认为其中精神共同体是最高形式的共同体。[1]教师共同体就是把共同体引入教育领域而产生的。
(二)什么是教师共同体
国内外研究中出现了众多以“教师”“共同体”等为主题词的对教师专业发展形式的表述及相应研究,如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协作学习共同体、教师研究共同体、教师实践共同体,等等。但究其实质,都属于教师共同体,只是侧重不同。教师专业共同体强调的是共同体的宗旨和目的;教师实践共同体强调的是教师发展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研究共同体则强调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即通过学习或研究获得发展。
尽管它们的名称不同,但共同的核心都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应把它们统称为教师共同体。这是一种专业共同体,这是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与其他形式共同体不同的特点。[2]教师共同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作为非正式组织存在,它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自愿组织的,是一种本意上的共同体;而另一种则作为正式组织存在,如在学校变革中经由年级组、教研组等形成的教师共同体,这是一种隐喻的共同体。这两种共同体都是旨在通过合作对话与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它们是一个诸多个体的集合,这些个体长时间地共享共同确定的实践、信念和理解,注重合作学习与发展,追求一种共同的教学理想。
(三)教师共同体的意义
教师共同体是一种校本的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将教师个体之间人的主体间性充分地体现出来,认识到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其社会性方面和认知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这种组织形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对话、共生共享、共发展的精神。
在教师共同体中,教师可以围绕教育生活及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真实地表现自我、表达自我,合作完成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工作。每一个共同体成员都可以借助彼此的力量成长,在专业发展中相互关怀与促动,使教师由原来孤立的个体性主体转变为交互主体。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获得心理上的支持,而且能够促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新思想,汲取更多的力量,从而最终实现共同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3]
二、教师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教师共同体迅速而大量地在我国中小学出现,使教师发展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给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活力。目前中小学在建设教师共同体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尝试,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不同模式。有些学校的教师打乱教研组和年级组成立学习共同体;有些学校在学校内成立不同的主题小组,教学研究者自愿组合组成教师实践共同体;有些学校通过课题的方式结成学习共同体;等等。部分学校在尝试建立教师共同体的过程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但同时,这种教师共同体的迅速、大量出现也对学校的领导与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对于这样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形式,许多学校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不知道怎样的管理才能促使其健康发展。一些校长茫然,一些校长则以惯常的科层管理手段对待教师共同体,以至于影响了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影响了教师自主发展的首创精神和积极性。
目前,学校在对教师共同体的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种。
(一)对什么是教师共同体及其存在的意义认识不清
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包括教育行政部门虽对共同体开始有些了解,但往往是望文生义,认识模糊。其表现有:不明白究竟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算是共同体;不知道共同体都包含哪些基本要素;不清楚共同体到底对学校的改进和发展具有什么作用。很多人认为:共同体就是学校的代名词,是科层结构的一部分;共同体就是教师自由的组合和学校管理没关系;共同体只是花架子,没有实际功效;等等。
(二)学校管理层与教师共同体之间缺乏协商和对话机制
在一些学校里,管理层和教师共同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对话,对出现问题的处理办法也都采取科层组织自上而下的解决办法,也就是学校管理团队全权决定,或者象征性地征询一下教师共同体成员的意见,缺少在教师共同体的全面参与下的共同协商。在这种协商和对话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是无法真正促进教师共同体的健康发展的。长此以往,教师共同体将变得徒有其名。
(三)教师共同体管理制度缺乏教师认可
目前,学校在对教师共同体的管理过程中采取的管理办法多依据学校现存的规章制度及领导自己的意见,缺乏相关具有针对性的、能够让教师共同体成员信服的规章制度的建设,导致学校对教师共同体的管理是采取科层管理的强制性办法迫使其服从,而不是由被教师共同体认可而自觉服从,严重影响了教师共同体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对教师共同体的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机制,是指管理者有预见地通过特定的外界刺激来激发和引导个体的积极性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直至目标的达成。激励机制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方式方法,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去启迪人的心智潜能。高成效地运用激励机制能够使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激励机制的建设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激励的方式和方法还都比较陈旧,还是停留在科层管理的一种方式上,缺乏针对教师共同体建立的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加入共同体的愿望和教师之间互相合作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这对于教师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是不利的。
(五)领导角色单一,缺乏民主、有效的领导方式
促进教师共同体健康发展需要支持性的领导,特别需要学校为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提供支持性条件。而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要转变单一的行政领导角色为多重角色——领导、同事、共同体成员或者共同体的促进者等。而很多学校的领导都忽视了这个问题,使得教师共同体的成员与学校领导之间存在隔阂。教师对领导为教师共同体组织的活动或请来的专家存在抵触情绪。这使得教师共同体的培育和成长大打折扣。只有民主、有效的领导方式能够增加教师共同体成员互相学习、相互合作的积极性。目前,—些中小学的领导采取旁观者的态度,对教师共同体的发展不闻不问,还有些学校领导甚至对教师共同体的活动用行政命令进行干预,严重地挫伤了教师的自主发展热情,影响了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这些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教师共同体的发展,无法最大化地发挥教师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无法使学校教师形成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发展合力来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改进。教师共同体是学校科层组织的一部分,还是作为独立的非正式组织;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还是协商合作的方式对教师共同体进行管理,这些都是学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改进。三、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改进办法
治理理论是当今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管理的新视点。自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来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以来,“治理”一词越来越被社会科学界广泛使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内涵丰富、适用范围宽广的理论。
但是,学者对治理的解释一直存在分歧,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分别从自身的学科视角对治理作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关于治理的界定是比较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该委员会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或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4]
实际上,治理就是具有不同利益的个体或组织,在沟通、协商和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制订集体选择、调和利益冲突、增进共同福利的一种社会协调机制和社会运行机制。“治理理论是关于共同决策实践的理论。”[5]它所关注的决策既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多中心以及对权力在多元化的背景中与不同组织间良性互动的强调。“治理与在一种情景下共同决策的规则有关,这种情景就是参与者和组织的多元化,并且没有正式的控制体系能够规定这些参与者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从治理论角度看,治理是一种多学科的方法。运用这一理论作为研究视野能够使人们得以从一种更为灵活的互动论视角,从学校管理团队、教师共同体、校长、教师等多维度、多层面上观察、思考教师共同体的管理问题。而治理理论中尊重、责任、合作、合法性、协商等五个要素则可以给学校领导提供新的视野。
(一)尊重
尊重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持有的一种态度。治理的核心是权力的多中心,而不是一元的主客体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主体,管理过程是一种主体间的互动过程,因此管理者应该采取充分尊重的态度。尊重作为治理的要素,是推动并提升教师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从治理理论看,没有尊重,便不会有教师的真正发展。
(二)责任
责任即管理者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公共管理中,它特别指与某一特定职位或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的义务。责任性意味着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由于其承担的职务而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地履行其应当履行的职能和义务,就是失职,或者说缺乏责任性。公众,尤其是公职人员和管理机构的责任性越大,表明善治的程度就会越高。在这方面,善治要求运用法律和道义的双重手段,增大个人及机构的责任性。[6]就教师共同体的建设而言,这种责任来自于学校领导对教师共同体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以及自身作为学校领导对促进学校发展的使命感。这种责任性对教师共同体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合作
合作,这既是管理双方应该采取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管理形式。该要素讲求管理双方应具有一致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彼此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治理是一个没有人主管的世界”,各方的身份都是平等的。教师共同体作为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团体,是学校多中心中的一个,学校在教师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与教师共同体进行充分的合作,才能够促进教师共同体更好的发展。
(四)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而非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它与法律规范没有直接的关系,从法律的角度看是合法的东西,并不必然具有合法性。只有那些被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内心所体认的权威和秩序,才具有合法性。合法性越大,善治的程度便越高。取得和增大合法性的主要途径是尽可能增加公民的共识和政治认同感。所以,善治要求有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协调各种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以便使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同意和认可。这就要求学校的相关制度真正具有合法性,建立起得到教师共同体和学校共同认可的规章制度,以保障教师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五)协商
协商是指管理双方在管理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应该采取协商解决的方式,而不能单方面做决定。在协商中,各方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顾及其他方的利益和对他人利益的认可程度,即使不能双赢,也要求得妥协,绝对要避免两败俱伤。这是教师共同体与学校管理者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
笔者认为,以这五个要素反思现在中小学对教师共同体管理,应会对教师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学校的进一步改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腾尼斯斐迪南,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5
[2]PAMELAGROSSMAN,SAMWINEBURG,STEPHENWOOLWORTH,WhatMakesTeacherCommunityDiffer—entfromaGatheringofTeachers?[EB/OL],(2000-12-01)[2009—06—15],http://depts.washing.ton.edu/ctpmail/PDFS/Com_munity_GWW_01_2001.pdf
[3]牛利华,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发展的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24):40-43
[4]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40--44
关键词:交通场站企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035.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095-01
一、交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交通文化的内涵。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在长期的交通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积累的,为广大交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具有行业特色和外在形象所遵循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交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理念,而且是交通行业上下信奉并在交通工作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的价值理念。因此,交通文化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交通文化的构成。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在各项工作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各种文化要素处于不同的层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物质文化属行业形象识别系统,是交通行业各单位在工作环境、形象标识和文化传播网络等方面所展现的外在形象,以及树立这种外在形象所遵循的价值理念。制度文化属行业行为规范系统,是交通行业规范行为的道德准则和规章制度,以及制定这些道德准则和规章制度所秉承的价值理念。精神文化属价值理念系统,包括交通行业的使命、精神、价值观、建设理念、运输理念、管理理念、用户理念、员工理念等。(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系。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物质文化是交通文化的外在表现,为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载体和基础;制度文化规范和约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提供思想基础,是交通文化的核心内容。(四)交通文化的特点。1、交通文化具有多样性。交通行业是大行业,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生产特征、服务要求和管理模式,因而具有不尽相同的价值理念,从而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2、交通文化具有层次性。有机结合形成的交通大行业,其结构和层次分明,这也就相应地形成行业层文化、部门层文化、组织层文化、群体层文化以至个体层文化。3、交通文化具有历史性。交通文化形成于交通发展的实践,并随着交通的发展而发展。交通发展过程就是交通文化形成的过程,交通发展的历史沿革就是交通文化的传承沿革。4、交通文化具有时代性。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发展都已进入新的阶段,建设交通文化,必须在秉承传统交通文化的基础上,充分融入现代意识,丰富和发展其科学的内涵,形成体现时代特征的行业精神和行业价值观。
二、加强交通文化建设推动交通事业发展
(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交通文化建设重点是要明确交通发展的目标、任务、责任和义务等,这些一旦为交通行业全体干部职工所接受,就成了广大交通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成了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的旗帜和标杆,就可以提高广大交通人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唤起广大交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引领广大交通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二)弘扬精神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行业精神是体现现代意识和行业特点的精神追求,是交通人的意识状态和思想境界,是长期发展与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精神财富。发掘和弘扬行业精神,就是要发掘交通行业的先进典型,树立交通行业的特色文化,弘扬交通行业的浩然正气。(三)强化意识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团队意识,是提高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强化团队意识,制度约束很重要,但更要依靠内在的文化约束和补充。交通文化既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更是一种重要的黏合剂,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体现的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更有利于构筑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更有利于孕育交通人的自觉意识,更有利于增强整个行业的团队意识,从而有利于提高交通行业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交通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设想
深圳市公路交通客货运输服务中心,担负着深圳市客运场站服务、货运业务和服务交通的任务。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这一自身实际,全面地、系统地推进交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思想到位,统一认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有些人认为只是喊喊口号,贴一点标语,搞一些文体活动,这是很肤浅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同样是其价值理念。因此,必须着力于端正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千方百计为提高职工素质搭建学习平台,从基层员工入手,切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才能建设真正的企业文化。(二)认真检查,大力整改。检查企业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制定目标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一件件解决,抓落实,抓到位,使之强的更强,弱的变强。(三)多经常开展一些主题实践活动。多开展有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是加强先进的交通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有效推进交通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发动基层广大员工参与。(四)开展服务品牌创建主题活动。全面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要逐步完善服务品牌创建体系,创立行业特征鲜明、社会认同感强的服务品牌,确定品牌名称、标识、理念、内涵和价值取向等。(五)开展载体培育主题实践活动。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载体并加于培育。要牢固树立争先争优的意识,学习新加坡、首尔等国际先进城市的先进经验,树立新标杆、确定新目标,争创更高级别的荣誉称号。比如,可筹备推进以罗湖车站的全省交通系统窗口之星胡苏玲为典型的十佳服务员、十佳售票员等“十佳岗位能手”评选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新载体的培育,扩大社会影响,提升企业形象。(六)深入开展对外宣传活动,提高服务品牌在社会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关 键 词:公共音乐 理论课程 建设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是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师资外,还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进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长期以来,在加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进程中,某些高校只重视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而忽视了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使得公共音乐教育成为高校音乐教育领域中的一片空白,虽然在全社会呼唤加强素质教育的大好背景下,很多师范院校在公共音乐教育方面专门设立了艺术教研室,配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和音乐教师,可是效果并不好。笔者主要从师范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理论建设方面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普通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音乐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师范院校公共音乐教学体系中,大部分师范院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循环系统,甚至会出现系统中断的常规现象,没有从整体上、宏观上去寻找和探究师范院校公共音乐的教学规律和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只开设简单的音乐欣赏课和相对应的技能技巧课,如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协会(歌舞协会、器乐协会),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停留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层面上,离高素质教育要培养一定深度的创新人才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本身强调的一些音乐艺术作品鉴赏课程开设较少,甚至没有。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同时也给我们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提供了长远的思索。
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不科学,导致了音乐教育课程理论建设的缺陷,有些公共音乐教育的理论课程在有些高校一直没有得到有关领导和相关老师的重视,致使学生在音乐理论方面是一片空白。首先是相关的音乐基础知识,这也是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乐理知识、如何识读简谱和五线谱、音乐欣赏的知识和方法;其次是更深层次的音乐发展史的综合知识(包括中国音乐史和欧洲音乐简史);再次是简单的和声写作和音乐作品分析等课程。
二、引进一支高能力的教师队伍,推动公共音乐教育的进程
其实,师范院校公共音乐教学缺少师资的现象相当普遍,和很多中小学校缺少音乐教师一样。现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发展了,学生的音乐素质也提高了,但是到了更高一等的学府,却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速度停滞不前。虽然很多院校设立了公共音乐教研室和艺术教育中心,但是没有真正经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在主持工作,或者说是很少,甚至只有一人。大多数音乐课教师都是来自院校内其他部门的一些具有音乐特长的人员,更有甚者,一些院校是让在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担任公共音乐课的教学。虽然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高校缺少公共音乐课教师的现象是不可否认的。
近些年以来,我国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加快了教师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现在,全国高校都在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希望能够改变师资紧缺和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所以,高校的人事部门应当根据需要,按需设岗,面向社会招聘具备教师资格的优秀人才从教,教师的招聘制度应当向专业化方向作进一步的发展。
三、重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理论课程的建设与完善
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虽然不是培养中等音乐教师和更高层次的音乐教师以及音乐专业的专门人才,但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科学与教育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全新型、综合型人才。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素质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推进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理论课程建设与完善,应当重视以下几点。
1.完善理论课程体系
目前,一些师范院校的公共音乐教学在理论的教学上存在不足,只开设一些类似高中课程的音乐欣赏课,学生虽然还有兴趣,但是教学从理论上来说没有深度。我们教师应当更多地从音乐作品曲式分析上下工夫,开设与之相适应的音乐基本理论课,使师范院校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不至于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全面素质。
2.选订、编写公共音乐教材
有些师范院校公共音乐在理论的教学上一直存在着游离的状态,没有制订、选订、编写相适应的教材。教学中教师的选材是最关键的,没有很好的教材,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根据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总的特点,我们可以选订全国高等院校艺术选修课的教材,如由王昌逵主编的《大学生音乐自修教程》,当然还有很多类似这样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音乐选修教程。同时,高校也可组织艺术教研室的教师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教材,如《音乐基础理论与应用》《大学生交响音乐欣赏讲座》等教材。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公共音乐的教学效果。
3.积极开展“校园音乐周”活动
高等院校的团委和公共音乐教研室可以联合开展“校园音乐周”活动。开展歌咏比赛、音乐知识讲座、音乐基础知识征答、音乐征文比赛、音乐故事、乐海拾珠、专题音乐欣赏会等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真正做到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趣味性的统一,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和审美情趣,巩固和扩大音乐课堂教学成果,推进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并通过各种集体节目的排练、演出和比赛,提高高校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