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校园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之前通过学长学姐们的经验交流,可以避免我们走弯路。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不可能完全照搬经验,应该有自己的大致规划。大学生活主要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讲讲我的规划。
关于学习:只要我们还是学生,学应该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都说大一应该打下夯实的高数和英语基础。所以在这两门科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是无可厚非的。上了一周的高数可,我感觉确实有一定难度,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习题巩固相当重要。希望通过自己踏实的学习在高数上不要挂科。马上就要开始安排晨读了,这是学习英语,练习英语口语的最佳机会。早起确实很难,但我作为学习部的一员,我不仅要以身作则更应让其他同学在晨读中有所所获。我们一周只有两天晚上有课,晚上的大把时间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去图书馆,参加各种讲座活动都可以收获很多!其它课程我想上课认真听讲,考前记下重点,考试问题应该不大。
关于工作:每一位大一新生都希望在大学找一份工作来锻炼自己。我也不例外,经历了很多次面试,进入了三个部门。肯定会累一点,忙一点,但我很充实,认识了很多人,交到很多朋友,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才是最好的。
关于生活:因为生在武汉,来到大学是我第一次完全独立生活。从打开水到洗衣物,到洗澡,到整理内务……一切都显得很不习惯。没有了父母的帮助和关心,甚至唠叨,自还给了我。多了份自由,少了份拘束;多了份辛劳,少了份关爱;多了份懒散,少了份督促……但有了寝室里同学们的帮助和关心,我同样感觉有家一般的温馨。
文化校园"核心实现力集中体现。然而,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思考如何激发大
学校园文化活力,构建现代大学文化校园应成为我国大学工作的主题。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活力文化校园
【Abstract】 Vitality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is the survival base and strength of
source, its strength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strong, its force of developing
independently and core force to advance campus culture. However, there is a problem with
insufficient vigor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how to stimulat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vigor, and construct modern university cultural university campus in China, should be the
theme of work.
【Key words】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ultural campus
一、大学校园文化活力释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自身努力及与外部环境的作用经由历史积淀而逐步形成独
特的精神力,它主要体现为大学所拥有的理念、管理、制度、学风、教风、校风等方面。同时它又是一
种良好教育氛围,为学校自身和师生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支持"。
第一,它是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 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
力在成长。"[2]它化身为大学校园文化力。也就是说大学校园文化更体现为其本身所产生的"力量",
对大学组织内部所有成员所产生的引领力、推动力、凝聚力、整合力和约束力以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
识别力、感染力、辐射力甚至征服力。
第二,它是大学校园文化人文濡化力(育人力)。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
,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3]美好的校园物质
环境是教育学生爱护美好事物,做善良和具有同情心的人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无法替代的。[4]一方面
,大学校园文化以其有形的物质实体为大学人提供物质基础,是大学不竭的资源力;另一方面,校园所
承载的物质世界的内涵丰富,它对人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施于影响,是无形的育人力。
第三,它是大学"文化校园"核心实现力。良好的大学文化不仅是一面旗帜,还是大学的精神领路者,是
弘扬一所大学的主旋律;良好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引力场,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它能够引导师生意气
风发地前进;良好的校园文化更是学校的一种个性,一种气质,一种形象,一种特色。大学文化尤其是
作为大学核心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确立后,能够增强大学师生的目标意识,引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
正确的方向前行。
二、大学校园文化中活力不足问题分析
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它是通向更加深入的变革和达到更为满意的途径……"只有对问题进行追踪,我
们才能够知道下一步必须做什么以便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5]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
程,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在现实中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不足集中体现为:
1.校园文化自身的育人力弱化。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培养人、教育人是大学作为一个社会存在
体最基本的特质,是大学在社会实现自身活动力最为鲜明的表现。然而,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作为大学文
化育人力的表现力之一,已逐渐弱化。
2.校园文化自身的引领力低弱。这主要表现在大学校园文化缺乏自觉力。当前大学校园中传统文化
的缺失,校园中弥散着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校园的氛围已变得躁动不安,无法静雅深思。不但不能在
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坚持自身的作为高等文化组织的个性品格,而且无法发挥批判社会,引领社会发展的
作用,以致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呈现逆流而上的趋势,举步维艰。
3.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力不足。在现实中,大学研究者的学术研究劲头日渐萎靡,学术造假、学术
研究力逐渐弱化、学生学习态度不端,作业糊弄,考试作弊抄袭现象日渐普遍致使大学校园的学风稀薄
;大学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态度不正,教学行为不端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体发展力,
降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力。
三、激发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促生大学"文化校园"相关路径
客观、理性地对导致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不足进行归因分析,进而探寻促生大学文化校园的可行路径
,正成为每一位关心大学问题,促进大学发展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追求。
(一)树立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理念,保证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
所谓理念,就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根本认识。理念是大学校园文化保持自主发展力
二、活动时间:复赛:4月10日 下午13:00;
决赛:4月17日 晚上7:00。
三、活动地点:复赛:北区报告厅;
决赛: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
四、活动主办方:共青团黄山学院委员会
黄山学院社团联合会
活动承办方:黄山学院外语系团总支
黄山学院大学生英语俱乐部
五、活动对象:黄山学院全校学生。
六、活动目的:
1. 为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广大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营造大学校园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 为寓学于乐,增进同学们对外文歌曲的热爱,培养大家学习英语的情趣;
3. 为展示我校大学生在外语唱功方面的艺术风采,提供大家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七、活动要求:
1. 参赛对象:参赛选手必须为黄山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复赛可为各院系在4月5日之前选派的选手;
2. 参赛内容:选手自选外文歌曲和相配背景的音乐,参赛歌曲必须是外文(复赛与决赛曲目可以重复),内容健康向上、积极进取,风格不限;
3.参赛形式:单人演唱,或组合形式(组合人数至多4人);
4.评分规则 ( 10分 )
歌曲选择2:演唱的歌曲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参赛者的音质及风格;
舞台表现3:参赛者着装得体,表情自然,不怯场,舞台表现力强,;
演唱技巧4:参赛者能正确的把握歌曲,有良好的唱功;
现场人气度1:参赛者能调动现场的气氛,有支持自己的拉拉队。
八、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并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九、黄山学院第五届外文歌曲大赛复赛预案
(一)活动时间: 4月10日 下午13:00。
(二)活动地点: 北区报告厅。
(三)活动对象: 黄山学院全校学生。
(四)活动步骤:
1.赛前对活动进行海报或赞助横幅宣传,面向全校征集选手及主持人;
2.4月7日进行邀请辅导老师王老师到现场进行主持人选拔;
3.4月8日前请邀请王老师确定评委人选;
4. 4月8日前俱乐部北区负责人确定申请到北区报告厅,策划部制作好评分表;
5.确认报名人数及演唱曲目,制作好选手名单,通知选手如期于北区报告厅进行复赛;
6.确认报名人数和选手的联系方式,如期于北区举行复赛,选拔出20名复赛选手进入决赛资格;
8.选拔结束后,干事清理现场;
9.4月14日以海报通知入围选手名单,并于14日晚召开选手会议,把碟片、服装、亲友团、灯光需要等问题向选手传达清楚,建议选手选一名灯光、音响负责人。
(五)人员分工:
1.主席团负责活动的统筹工作;
2.宣传部负责活动的海报宣传和场地的装饰工作;
3.策划部负责活动策划和细节安排总结以及游戏礼品的看护分发;
4.电教部负责音响话筒设备和照片的拍摄以及活动中节目所需要的背景音乐;
5.实践部负责活动赞助礼品和活动中需要的游戏道具的购买;
6.主席团下设四个主要负责人,监督各部的联系和协作,积极主动地协助活动的圆满举办。
(六)注意事项:
1.复赛的评委主要是由社联会及俱乐部的理事和学生会文艺股或外语系留学生担任;
2.经王老师批准,复赛邀请台风好,有主持经验的主持人;
3.选手自备光碟,提前到场试碟;
4.安排选手席与观众席,做好催场工作;
5.现场若出现选手无故缺席,取消其参赛资格;
6.安排人员分工,注意维持现场秩序。
十、黄山学院第五届外文歌曲大赛决赛预案
(一)活动时间: 4月17日 晚上7:00。
(二)活动地点: 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
(三)活动对象: 黄山学院全校学生。
(四)活动步骤:
2.决赛前对活动进行宣传,比如张贴油纸海报、挂彩虹桥和赞助横幅以及发放油印节目单;
3.召开俱乐部负责人成员会议,讨论晚会中的细节、分工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主持人彩排串词;
4.由宣传部负责设计舞台以及场景的布置,并且由实践部负责购买晚会当天所需用品;
5.4月14日确定决赛嘉宾名单,并将请柬及时送给嘉宾。
7.当评委打分完毕后,现场评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由宣传部写出获奖证书,并邀请有关领导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奖。
8.干事清理现场,合影留念。
(五)人员分工:
1.主席团负责活动的统筹工作;
2.宣传部负责活动的海报宣传和场地的装饰工作;
3.策划部负责活动策划和细节安排总结以及游戏礼品的看护分发;
4.电教部负责音响话筒设备和照片的拍摄以及活动中节目所需要的背景音乐;
5.实践部负责活动赞助礼品和活动中需要的游戏道具的购买;
6.主席团下设四个主要负责人,监督各部的联系和协作,积极主动地协助活动的圆满举办。
(六)注意事项:
1.决赛评委由校、系团委、艺术系老师及外语系老师嘉宾担任;
2.4月13号邀请学校广播台主持人,经王老师认定批准,确定决赛主持人的人选;
3.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
4.决赛中是否邀请嘉宾表演节目待定;
5.安排人员做好选手的统分工作,定好礼仪小姐;
6.决赛时要安排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决赛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
7.下次例会要求每位俱乐部干事做好活动总结。
8.复赛和决赛歌曲选手自选,曲目可以相同。
十一、经费预算:
1.节目单600元;
2.幕布700元;
3.主持人和礼仪小姐服饰及化妆400元;
4.奖项费用1900元:
一等奖1名,约350元奖品及证书;
二等奖3名,约150元奖品及证书;
三等奖6名,约100元奖品及证书;
优秀奖10名,约50元证书;
5.评委出场费:500元;
6.现场茶水及其他约300元。
——(总计约4300元)
大学生英语俱乐部
2010年3月31日
附一:复赛、决赛评分细则表
备注:
1. 评分细则:
歌曲选择:演唱的歌曲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参赛者的音质及风格;
舞台表现:参赛者着装得体,表情自然,不怯场,舞台表现力强,;
演唱技巧:参赛者能正确的把握歌曲,有良好的唱功;
现场人气度:参赛者能调动现场的气氛,有支持自己的拉拉队。
2.本细则采取十分制,评委打分请具体到小数点后两位,总分取评委的平均分并排出名次,设置奖项;
3.本次比赛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附二:关于举办第五届外文歌曲大赛的通知
各院系分团委、团总支:
为了丰富同学们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展示我校大学生在外语唱功方面的艺术风采,提供大家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经研究决定,校团委、系学生会将举办第五届外文歌曲大赛,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晨露心飞扬,唱响梦年华。”
二、主办方:共青团黄山学院委员会
黄山学院社团联合会
承办方:黄山学院外语系团总支
黄山学院大学生英语俱乐部
活动协办方:黄山“翡翠谷”风景区
“转折点”舞社
“莱卡”时尚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本次大赛分复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复赛时间、地点:2009年4月10日13:00,北区报告厅
决赛时间、地点:4月17日19:00,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
四、参赛要求
1、参赛选手必须为黄山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可为个人或组合,有一定演唱能力;
2、参赛歌曲必须是外文,内容健康向上、积极进取,风格不限;
3、伴奏CD或VCD自备;
五、评分规则 ( 10分 )
1、歌曲选择(2分)演唱的歌曲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参赛者的音质及风格。
2、舞台表现(3分)参赛者着装得体,表情自然大方,舞台表现力强,不怯场。
3、演唱技巧(4分)参赛者能正确的把握歌曲,有良好的唱功。
4、现场人气度(1分)参赛者能调动现场的气氛,有支持自己的拉拉队。
六、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并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七、报名时间、地点;
时间:即日起至4月5日(报名方式为各院系初赛选派的选手);
地点:大学生英语俱乐部办公室(外语楼301隔壁);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精神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生活的质量逐渐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就大学生而言,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发展与提高既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体现。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软环境。它对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关于校园文化,于晓阳定义为“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它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1]。白同平认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结构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校园规章制度、校园精神、校园价值取向等”[2]。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优秀的人文教育环境为基础,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生活环境。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将对生活其中的每个成员产生影响,在点滴中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校园文化通过对大学生精神的引领、思想的塑造、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展现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全面提升大学生各项能力,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现状
1.精神生活总体健康向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对我国最著名的二十所大学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做了《经济全球化中国和平发展的新道路》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各项基本政策整体上是认可并充满信心的。他们学会更加理性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在各类书籍中汲取知识,并更多的以现代化的手段去了解世界,对社会的现状以及各类问题的认识逐步成熟。从这方面看,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总体是健康积极的。
2.精神生活雅俗并存。每所大学都有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和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活更加自由和开放,这些要素都令大学生的眼界得以开阔,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例如“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健身周”等活动都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的。但是也存在通宵上网、沉迷网络游戏、上课看小说或是电视剧等不良活动。“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旷课迟到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利于健康的活动都是与构建大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的相背离的。
三、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与塑造
1.“三观”的塑造。育人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当代大学生要在大学中接受教育并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身全面发展。现代社会的环境纷繁复杂,校园环境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正值思想活跃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他们也因缺少社会经验与阅历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建设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并注重宣传传播,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思想的塑造。校园文化会给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会因为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有所不同。树立积极的校园文化,在大环境和大方向的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3.心理特征的塑造: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左右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方面,高校定期开展各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满足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际关系处理好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周围人际环境,才能帮助学生没有顾虑的完成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校园文化活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很好调节大学生心理状态并改善他们的人际交往环境。
四、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1.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当代大学生个性得到较大发展,他们需要在校园和社会中得到关注和认可。当他们的心理状态得到理解和满足时他们也会将自己得到的关注与爱给予别人。高校老师应该给大学生更多的平台,学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认可他们,形成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加的蓬勃向上。
2.发挥学校自身优势。每一所高校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所在,那么如何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而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例如我校发挥中医院校优势,举办各类中医药类有关活动,意在培养大学生的中医药思维,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3.注重人文精神。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应该在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来培养。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的一生中会有对生活的许多体会,这些体会加上人对事物发展以及为人处世的心得体会相结合形成每个人的人文素养。因此,人文素养的熏陶是校园文化构建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它能更强烈激发大学生群体性共鸣,从而培育出一种真正的大学精神。
4.注意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美化。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的习惯的手段。”高校应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美好的校园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3]
作者:朱克 陈强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于晓阳,徐淑红,周芳.校园文化建设新趋向[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大学文化;校园生活;自由及自我型;同伴及集体型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66-02
一、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大学人为主体,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 为基础,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知识权威的文化基础,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让大学外的人神往,让大学内的人心情激动。在大学文化中,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的最直观的表现。
二、当前大学生两种不同的校园生活
(一)上海大学自由及自我的校园生活
上海大学位于上海,是典型的南方城市,且是国际大都市。它要求的自主性和实效性,情味则较为淡薄。个人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取得较大的个人利益的同时,孤独感会伴随而生。
这种情形通过海派文化可见一斑。对于海派文化,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其实海派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上海的排外众所周知,或许我们可以说只要一提到排外,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上海,虽然不失为片面,但是存在即合理。上海的优越感和排外是异母同胞的胎儿,但是排外的结果是自身的孤独。
运城位于山西省的南部,是山西的南大门。运城历史悠久,是人类及中华民族文化的祖根,是人类的起源地,典型的北方城市。注重人情交际,没有斤斤计较的想法和精明。
1.大集体和小集体
笔者所知道的上海大学没有班级的概念,选课都是由自己选,奥尔森在其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专门讨论了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在谈到集团规模的时候,奥尔森赞成小集团具有更好的凝聚力和有效性。他说:“实际观察和经验以及理论都清楚地表明,相对较小的集团――‘特权’集团和‘中介’集团(‘privileged’ and ‘intermediate groups’)――具有更大的有效性。”
2.上海大学的大集体和小集体
上海大学由于推行小学期制度和鼓励多不同学科学生多交流与沟通的制度,班级这个小的组织概念在上海大学实际上是被弱化了。大一大二学生由于公选课多,专业课程较少,因此除了例行学校规定的班会或者参加学校某些大型集体活动时需要学生班级为单位组织在一起,其他时候,班级并未发挥更多的效用,在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很可能相互之间并不认识或者只是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也就是说同学之间的关系网并没有因为班级而强化,较多同学的关系网络多建立在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之中。这样的一个组织模式造成的影响有:一方面由于全校不同专业同学选课在一起从而扩大了同学的人际关系网,另一方面由于班级概念的弱化从而使得同学建立的人际关系网并不牢固,或者说强关系少,弱关系多,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
从以上现象描述中可以看出,上海大学弱化班级概念的做法实际上是试图把全校学生囊括到学校这个层面的“大集体”中,弱化班级这个“小集体”。用奥尔森在分析小集体的激励效应的时候,谈到了经济激励和社会激励的趋势。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由于这种激励并不强烈,学生在一个庞大的集体中归属感弱,我想这对于学校和学生自己的发展是不利的。一方面,班级概念的缺失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来自于班级这一个小集体的归属感和关怀。另一方面,对于不善于人际交往的同学来说,学校这一个大集体又似乎太大,无法形成一个自己的交际圈。很多关系都是淡淡的,包括和自己的同班同学,四年下来,没有积累下多少人脉,人际关系网形成可怕的透明和空白。
班级观念的弱化、独特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自己选课、自己上课、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对于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同学来说,可能是一种很好的福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合理得安排自己的生活,使其达到最好的效果。免受其他同学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是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在大学以前没有形成良好习惯的同学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过度自我的生活,对于刚刚离家的大一新生来说,似乎太过于自由了。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孤独感是必然产生的东邪,他们会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很可能要伴随他们大学四年的时光。
(二)运城学院同伴及集体的校园生活
运城学院是地处运城市的一所地区性的本科院校,其校园文化和经营模式也与上海大学有本质不同,运城位于山西省的南部,是山西的南大门。运城历史悠久,是人类及中华民族文化的祖根,是人类的起源地,典型的北方城市。注重人情交际,没有斤斤计较的想法和精明。以此可以作为上海大学的反面例子来进行讨论。
1.班级概念较强,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孤独感不会太强
运城学院采取最原始的大学经营模式,按照专业分班,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属于一个专业,上一样的课,同时考试,几乎做任何事情都是在一起。因此,班级里的各位同学交集较多。处于这样一个大集体中,离家的伤感情绪就不会那么明显。一年中几乎所有的在当下中国比较重要的节日,比如中秋节、圣诞节、元旦等,班级都会对班级成员表示自己的关心,短信自不必说,中秋节的月饼和苹果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
除此之外,班级经常旅游、聚餐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加深了了解、结下了友谊,更重要的是拥有了属于彼此的回忆。更为重要的是,宿舍的分配也是按照专业和班级,同一专业和班级的同学分到同一个宿舍,这就意味着四年的时间中,同一班级的同学会一起上课,一起完成各种活动,可以说同桌而食同榻而眠,这种长期的近距离相处必然积累起深厚的感情。
2.在拥有归属感的同时,不会剥夺太多的个人时间,想要拥有独立时间和空间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到
课堂和班级活动之外,还有大把的时光供自我选择,可以选择看书,也可以自己出外旅游,也可以我在宿舍度过一个宅的下午。当然,这种相对封闭的相处环境可能会限制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之间同学的交往,但是并不明显。各种社团就是为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来自不同专业班级的同学相处提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精神的摇篮,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运城学院并不会违背大学的这种基本宗旨。
三、孰优孰劣
这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孰优孰劣,与学生自身的性格和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对于学习自主性较强,渴望自由自在、自主安排时间和生活的学生来说,上海大学的这种生活模式较为适合,可以从中学到独立和知识。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的自主意识不是很强,害怕孤独和寂寞,害怕没有归属感、没有依靠,对于他们来说,运城学院的这种班级观念较强的管理模式可能更为适合。
不可否认,以上海大学为代表的独特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特别是学分制和选课制,有效克服了一般教学模式下的单一模式、统一计划、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弊端,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大学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的殿堂,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独立的精神,孤独更是一个人人生所必经的阶段。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多年之后对大学生活的追忆,在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下的不同表现。前段时间很火的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掀起了追忆美好大学和青春的浪潮。我不禁想到,大学的回忆来自于哪里,它不仅仅来自于学习知识的过程,它更重要的是那些和我们共同经历青春岁月的人们,大学毕业前夕的最后聚餐必须是以班级这个集体作为依托,同样的道理,待到多年后,同学聚会的时刻,班级依然是一个不变的坚实依托。但是对于班级观念如此单薄的学校来说,大学的回忆可能会不一样,可能是一个宿舍的回忆或者是对于某个人的特别记忆。如此,我们在促进大学教育模式往独立自由发展的同时,如果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其中精华的部分,作为改革道路上的补充,那就再好不过了。毕竟,大学不只是知识的殿堂,它更应是一个人一生当中的美好回忆,如何使得这段岁月充实美好难以忘怀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 语
教育家梅贻琦1931年12月3日到清华大学任校长当天,在全校大会上发表的就职演说中几个施政方略中的一项就是:“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同样,大学之好,不在于楼有多高多华丽,不在于食堂的饭菜多么的可口,更不在于校园有多大多美,大学的好就在于形成一种独特的大学精神和氛围,让身处其中的学生能够在快乐和充实中度过自己最美的四年。至少要使学生在四年后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的同时拥有一段宝贵的回忆。
参考文献:
[1] 丁建东.学分制下我国高校选课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9(6).
[2] 王福友.钱伟长与上海大学短学期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0(3).
[3]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4] 周伟,唐安国.短学期制课程设置的利弊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