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制品调查报告

生物制品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制品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制品调查报告

生物制品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预防医学;应急能力;设计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33-02

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而目前各医学高校所培养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突发事件应急队伍的后备军。本课题组前期调研发现,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理论知识缺乏,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较差,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1]。由此可见,作为培养应对突发事件人才的预防医学专业教育,其培养模式急需改革[2-3]。

因此,本研究以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主线,以学生应急能力培养为目的,打破学科的界限,重组实验内容,设计开发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希望通过探索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塑造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

【实验目的】通过开展饮用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强化学生应急处置能力,包括接报正确处理能力、证据采集筛选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生物安全防范技能、实验室理化分析技能及微生物检验检疫能力、报告撰写能力、事件防控能力等。

【课程计划】打破学科限制,按学科将实验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实现多学科的整合;打破理论与实验课的界限,将部分实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放在实践课上讲解(如各种调查处理方法、科研论文撰写、相关标准条例的解读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加校外实习学时(如自来水厂水处理过程参观等),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做实验。

【教学方法】PBL案例教学法:在典型案例的引导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法:提高学生实验内容专业英语素质,并为留学生相关学科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课程组织】由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协调安排,将各实验模块分配到相应教研室,由各教研室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工作及考核工作,具体课时安排和开展顺序可参照下文。操作过程中,一方面依托公共卫生实验中心,开放学生与科研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建成满足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综合性教学训练平台[4];另一方面实行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导师制[5],学生在实验授课教师和课外科研导师的双重指导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实验工作。

【实验流程】

1)感性认识:了解环境卫生及食品卫生基本情况(参观自来水厂、食品加工企业等),启发学生分析环境及食品中有害性物质的存在对人体的危害。

2)理论讲解:介绍各实验要掌握的内容、方法,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对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性;介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现场监测技术、现场采样的原则、方法和质量控制。

3)现场流行病调查、监测及采样:模拟现场,由学生按照理论讲解内容,分组分模块对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及采样。

4)实验室分析及数据统计处理:对现场所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汇总现场问卷调查、环境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5)总结评价:综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分析结果,全班共享,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写出综合实验评价报告。

【考核方式】

1)实验操作考核(现场演练):接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问询处理;现场采样(食品、水、生物制品等);理化

分析;生物安全防护;无菌操作;实验专业技能操作等(占总成绩的60%)。

2)调查报告撰写:基本情况、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病因分析、鉴别诊断、结论、防控措施、附件(国家标准等)(占总成绩的30%)。

3)实验理论考核: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与程序、科研论文的撰写等(占总成绩的10%)。

【课程内容】

背景资料 2006年9月23日上午10:00,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人电话报告:YYY乡ZZZ村86人发生不明原因群体性腹泻,主要症状为起病急、恶心、腹痛、腹泻(呈粘液、水样便),部分病人有低热、呕吐和里急后重等症状。接报后,当地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病工作。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亲临现场指挥,县卫生局立即抽调当地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院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10名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经详细调查及采样检测后确定这是一起水源性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暴露因素为村民饮用了被产毒型大肠杆菌污染的水源(2号水井)。通过采取病人隔离治疗、污染水源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调查处理模块汇总如下。

流行病学模块

实验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学时)

实验02: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步骤(1学时)

卫生统计模块

实验03:调查问卷设计指导(1学时)

实验17:科研论文的撰写(调查报告)(1学时)

环境卫生模块

实验04:突发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讨论课)(1

学时)

实验05:自来水厂参观(4学时)

实验06:水体污染源调查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学时)

实验07:水质检测和卫生学评价(水中硫酸盐的测定)(2学时)

食品卫生模块

实验08: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讨论(1学时)

实验09: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与技术处理原则(GB 14938―94)(1学时)

卫生微生物模块

实验10: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2学时)

实验11: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2学时)

实验12:粮食中真菌的检测(2学时)

附:综合实验评价报告模版

1)基本情况:事发地点地理位置、气象环境、人群分

布、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特点。

2)水源情况:通过饮水调查了解病例发生与水源关系,筛选可疑污染源。

3)发病情况。

①临床特征:临床症状及体症,以及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

②流行特征:人群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

4)实验室资料。

①患者致病因素的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②水、食品样品采集及检测结果(如微生物、化学物质等)。

5)病因分析: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及实验室化学分析、生物样品的检验检疫,总结分析出致病因素,并列出主要分析依据。

6)诊断依据:结合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现场流行病调查及实验室化学分析、微生物检疫等手段,做出疾病诊断。

7)控制措施:结合案例致病因素及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江敏,刘达伟.我国预防医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现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36-38.

[2]李华,万成松,郑莉,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1013-1014,1023.

[3]李乐,龙鼎新,唐双阳,等.新形势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举措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3(8):765-767.

[4]袁国保,李乐,龙斌,等.创新师资与平台建设模式 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应急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1(3):

540-543.

生物制品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然而,目前高职“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不同专业讲授内容相差无几,专业针对性和各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目的性不强。针对课程现状,结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药品生产技术3个专业的专业需求,对“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进行重新开发和建设,依据行业通用、专业适用、工作够用的原则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依据课程特点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考核评价方法。

1课程设计思路

1.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执业药师执业要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药品(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药学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发现,药学人员应掌握医药行业的有关药物研究开发、注册、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和处方调配等方面的国家药事管理要点,应具有规范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结合执业药师执业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工作所必需的药事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药学实践中常用的药事法规,了解药事活动的基本规律,具备自觉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并能综合运用药事管理的知识与药事法规的规定,指导药学实践,分析解决药学相关实际问题。

1.2以“精必修、宽覆盖”为原则,设计教学内容

依据“精必修、宽覆盖”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构建药事法规基础理论模块(各专业必选)、专业应用模块(各专业选择学习)和职业实践模块(各专业选择学习)。

1.3根据课程特点,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了“案例引入、问题驱动、思学合一”和“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学讲合一”的教学模式,设计了案例法、模拟法庭法、调研性学习和关键词卡片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还需深入探索其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4以突出能力本位,设计考核方法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规范学生的从业行为、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法规处理药事的能力,可以说能力和素质培养是该课程的重点。因此,采用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平时表现、调查报告、辩论赛、作业等纳入评价指标,注重能力评价,但目前的考核方法在能力评价方面还有欠缺,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建设。

1.5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构建立体化网络教学资源

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具备网络平台的条件下,拟建设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教案、练习题)、案例库、热点事件回放、药事在线、资料库、学生论坛和在线测试等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

2教学内容选取

药事管理领域共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40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领域,涉及到生物制药、药品经营、中药制药30余个岗位。因此,将这40部药事管理法律法规作为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将法律法规分为3个大模块,分别是基础理论模块、专业应用模块和职业实践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中的法律法规具有基础性,是药学方向(包括药学、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中药制剂、药物检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共需的法律法规和常识;专业应用模块是不同领域的不同岗位所需的法律法规;职业实践模块是具有代表性的药学实践活动。

课程的3个教学模块确定之后,第1个模块中的法规和常识按照认知规律排序;第2个模块的法律法规和第3个模块的实践活动按照工作任务进行排序。

3个模块教学内容及选取依据见表1。

专业特点和背景决定了不同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差异性,各有侧重。所以,不同专业可根据专业岗位需求不同,自由组合教学项目构建成该专业的“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

药学生物技术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可选择:基础理论模块(16学时),专业应用模块中的2.1.1新药注册过程监督管理(2学时)、2.4药品包装标识管理(2学时)、2.5药品价格管理(2学时)、2.6药品广告管理(2学时)、2.7.1医药专利保护管理(2学时)、2.8.2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2学时),组成“药事管理与法规A”(共32学时)。

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可选择:基础理论模块(16学时),专业应用模块中的2.1.1新药注册过程监督管理(2学时)、2.2.1药物制剂生产过程监督管理(2学时)、2.3药品流通管理(10学时)、2.4药品包装标识管理(2学时)、2.5药品价格管理(2学时)、2.6药品广告管理(2学时)、2.7.1医药专利保护管理(2学时)、2.7.2中药品种保护管理(2学时)、2.8.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2学时)、2.8.2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2学时)、2.9医疗器械监督管理(2学时),组成“药事管理与法规B”(共48学时)。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可选择:基础理论模块(16学时),专业应用模块中的2.1药品注册管理(8学时)、2.2药品生产管理(6学时)、2.3.2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过程监督管理(2学时)、2.4药品包装标识管理(2学时)、2.5药品价格管理(2学时)、2.6药品广告管理(2学时)、2.7药品保护(6学时)、2.8.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2学时)、2.8.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2学时)、3.1药品注册申报(4学时课外)、3.3GSP认证(4学时课外),组成“药事管理与法规C”(共48学时)。

如果产生新的专业,仍然可根据专业的需要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教学项目见图1。

3教学模式设计

过去该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在最近几轮的教学中教师已经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

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了“案例引入、问题驱动、思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即在授课之初,教师会给出热点问题或与生活贴近的案例,同时提出几个问题。例如,案例中的行为是否合法、药监部门的处罚是否过重、处罚的依据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现有法律法规中找出相应的法律规范,分析案例,给出处罚决定并说出处罚依据,如果学生中出现不同意见,可以就此展开讨论或辩论。这种教学模式可转变枯燥的法规条文学习,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进行自主学习,既锻炼了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力。

针对法规特点,还设计了“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学讲合一”的教学模式,即授课时教师会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学生感兴趣的几个问题。例如,在药店经常看到处方药区、非处方药区,什么是處方药和非处方药,为什么国家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药店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是如何管理的,普通商业企业可否卖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依据是什么。同样,学生带着问题和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别完成各个题目,而后以汇报的形式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与生产类、实践类的课程不同,其特点是法律法规繁多,且无逻辑关系,即知识点较分散。针对课程特点,不可能有一个适合于各个教学内容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阅读、总结、归纳、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多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新奇和有趣,所以还需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

4教学方法设计

该课程是法规类课程,过去很长时间都是采用讲授法教授,课堂枯燥,教学效果一直不大理想。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中,教师发现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灵活的案例法、模拟法庭法、辩论赛和调研性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表达能力和应变力。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辅助实现了课程的多重教学目标,既要学习基本知识,又要训练实务能力;既要提高理论素养,又要培养应用能力。但具体如何运用,在哪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运用哪种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探索,实施效果和可操作性有待于随着课程的开发与改革进行验证。现将已经实施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4.1案例教学法(事件回放法)

将药学领域中实际案例纪实、有关媒体节目的录像、新闻图片、新闻报道等列出,作为教学的导入;同时针对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疑惑查找相关法规、分析案例。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关键词卡片法

在归纳法律条文的框架时,学生需用最简洁的短语,即关键词来产生法律条文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4.3调研性学习

将市场调研方法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的某个内容进行专题调查分析。例如,根据GSP,调查药品经营企业具体实施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这个工作需要学生分工协作、自己设计方案、实施和成果汇报,教师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调研能力,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还能在激烈的辩论中撞击出宝贵的思想火花,在分工合作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乐趣。

4.4模拟法庭

将学生分成不同组,分别扮演法庭上的不同角色,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模拟辩论和宣判。此方法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法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模拟法庭形式生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4.5辩论赛

选取一些药品管理中较具争议性的问题或重要问题进行辩论,使学生在准备材料过程中对课程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辩论使学生思想交流碰撞,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5考核方法设计

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平时表现、调查报告、辩论赛、作业等纳入评价指标。过程考核比例占总分的40%,其中平时表现、作业、调查报告和辩论赛各占10%,终结性考核占60%。

考核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什么样的考核评价方法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体现能力培养本位,又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是目前课程改革的困惑,所以希望通过此项目建设进一步探索考核评价方法。

生物制品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结核病;流行病学;中学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63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011年2月-6月底,江西省永丰县某中学发生12例肺结核,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7例,为了查明原因,控制其蔓延流行,2011年9月1日-9月6日对在校学生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资料均为江西省永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资料,永丰县人民医院进行胸透或胸片检查。对永丰县某中学学生3511名进行检查,其中男生1714名,占48.89%,女生1797名,占51.2%。所有病例均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1]。

1.2方法

1.2.1PPD试验方法采用皮内注射法,于左前臂下段掌侧皮内注射0.1 ml(5TU)PPD,72 h后观察结果,测量硬结的横径及纵径,≥5 mm为阳性反应,≥20 mm或有水泡、坏死、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反应,

1.2.2胸透和胸片检查检查人员全部胸透,PPD试验强阳性反应者或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3周以上者,一律拍胸部平片。

1.2.3痰源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对胸片有阴影及活动性病灶者采集即时痰、夜间痰和晨痰进行镜检。

1.2.4人员参加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由永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永丰县人民医院专业人员承担,调查前分别对PPD试验,胸透、胸片的技术要求进行培训,严格掌握各项诊断标准。PPD试剂、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系北京市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号:2004050301)生产,有效期内使用。

1.2.5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PPD试验结果按照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和阴性反应3种类型进行统计,强阳性率3.8%、阳性率10.9%。PPD强阳性反应率:高三年级>高二年级>高一年级,高一与高二年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三年级与高二、高一年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2肺结核病人确诊结果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2例,患病率为341.8/10万,其中男生8例,占66.7%,女生4例,占33.3%;其中新发涂阳7例,涂阳患病率为199.4/10万,新发涂阴4例,重症结核(空洞)1例,肺结核患病率高三年级高于其他年级,与高一、高二年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1永丰县某中学3511名学生PPD试验情况

年级 检测

人数(人) 强阳性人数(人) 强阳性率(%) 阳性

人数(人) 阳性率 (%) 阴性

人数(人) 阴性率(%)

高一 1050 13 1.2 136 12.9 901 85.8

高二 1169 19 1.6 114 9.8 1.36 88.6

高三 1292 100 7.7* 113 10.3 1099 87.0

合计 3511 132 3.8 383 10.9 2996 85.3

*与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强阳性率比较,P0.05

表2永丰县某中学3511名学生肺结核病人分布情况

年级 检测

人数(人) 肺结核病人数(人) 患病率(1/10万) 涂阳患病率(1/10万)

活动性 阳性

高一 1050 0 0 0 0

高二 1169 1 0 85.5 0

高三 1292 11 7 851.4 * 541.8

合计 3511 12 7 936.9 541.8

*与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患病率比较,P0.05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笔者所在县某中学学生PPD试验强阳性率3.8%,各年级差异有显著性,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936.9/10万,涂阳患病率541.8/10万,比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分别高2.6及4.4倍,说明该校学生肺结核患病率及涂阳率处于较高水平,这与中学生机体发育特点、课业负担重、社会及家庭的压力、营养不足、居住环境拥挤、室内通风不良等因素有关。提示结核病仍然是威胁学校这个特殊群体的常见病,针对该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率高,以及生活设施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查出的12名肺结核学生建议休学治疗,我县采用新涂阳肺结核全程督导,6个月标化方案2H3R3Z3S3/4H3R3规则治疗的治愈率达92.27%,高于我国防治规划要求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治愈率85%的标准[3],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有效的干预措施。(2)对PPD试验单纯阳性学生,口服异烟肼预防。(3)加强该校结核病疫情的报告与主动搜索。(4)新生入校及时查体,防止散在结核点者入校。(5)改变学生居住环境,室内经常通风。(6)定期“84”消毒液喷洒地面,消灭致病杆菌感染。(7)加强室外活动及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及自身免疫力。(8)加强结核病防治常识宣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是特殊人群,由于正值青春发育阶段,免疫功能不稳定,属于肺结核的高发人群[4],本次调查显示我县某中学肺结核患病率处于一定的较高水平;因此,卫生行政和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建立一辖区为单位的医院、学校医务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位一体的防控网络,建立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预案;同时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居住与学习环境,做好入学前的健康体检,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例进行及时隔离与规范治疗,是防治学校结核病的最根本和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手册[S].第2版.1995:22-23.

[2]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小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66.

[3] 蔡琰,顾兴荣.提高农村地区新发涂阳病人发现率的探讨[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3):156-159.

生物制品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浦江县浦阳街道卫生院,浙江金华 322200

[摘要] 在亚健康的形成中,主要就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之为"第三状态",亚健康也是一种相对不健康的表现,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治疗方式,就会对整个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围绕亚健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阐述亚健康状态的主要临床表现,并探讨中医针灸推拿预防治疗亚健康的主要方式,通过中医针灸有效的实现对亚健康的预防治疗。

[

关键词 ] 中医;针灸;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 R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b)-0069-02

亚健康状态研究是21世纪健康和疾病预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但对其概念、分类及判定标准等问题缺乏统一认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人在生活方式上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常有人感觉浑身无力、颈椎疼痛、食欲不好,但经过医院各项指标检查均表现正常,这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现象,就是亚健康。因此,通过采用多种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能全面改善这种状态,结合中医针灸治疗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形成多样化的针灸预防治疗措施,并融合针灸中医治疗的治本原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亚健康产生原因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群只占5%,其中75%处于恶健康状态。

1.1压力过大

压力过大是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在各项调查中,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与现代化的生活、工作节奏密不可分,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每个人精神高度紧张,给每一个人心理上、身体上造成负担,影响整个人的健康状态。同时,各种快节奏的运转,加剧竞争形势,导致更多人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并长期达不到释放,最终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形成。

1.2工作方式影响

在北京的亚健康人群调查报告中显示,一些白领阶层、私营企业主以及从事高强度脑力活动的人中,是亚健康人群的集中地,由于每天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加上缺少对身体的保养,形成了缺乏综合性的运动常态,在各种化验、CT检验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生命体征的不正常现象,这些都是导致亚健康的一些主要原因。

2亚健康症状表现

亚健康人群会形成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出现疲劳症状,而且亚健康的人容易感冒,出虚汗、手足冷,在这些身体信号的表现中,并伴随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功能障碍,其次,在亚健康的心理表现中,就会呈现出意志消沉、颓废不积极、不善言辞、情绪低落等,并伴随有多疑、恐惧、容易生气等,整个人的性格上表现的相对低落,缺少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此外,在对人接物的情感表现中,会出现有冷漠无情、寂寞空虚、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等不和谐的现象,会给亚健康人带来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在整个健康状态的表现中,这些既有身体上,也有心理与情感表现的,在整个表象的控制中,会呈现出一种消极、颓废的状态,呈现的是不健康的特点。因此,要结合亚健康人群的各种症状表现,尤其是突出中医结合方面的整体表现,结合多种临床中的表现,强调亚健康状态的种种危害性。

3亚健康的中医解读

中医学虽无亚健康状态一词,但中医“谨微防病”、“消患于未然”的预防学理论形成久远,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由来已久。在中医角度的认知中,亚健康呈现的是一种“无病”的检查效果,是一种功能性失调的综合状态,因此,从中医传统药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的救赎阴阳平衡的失调,气血不足等形成一种亚健康的表现。处于亚健康的人群,都是在气血不足、阴阳失调中,正好体现的是“正气虚弱”导致风寒湿痛等症状,影响整个抵抗力的下降,尤其是在经脉、颈椎等疾病中,会呈现不同的影响。在中医的理论中,人体的气血、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在整个机构上是不可分割的。譬如,根据中医理论“肥人多痰”理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肥胖症者,常常伴随有眼花、纳呆、腹胀、头晕、月经不调等症状,多属脾虚而生痰湿,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故健脾是治疗的关键。对发汗、利水、通便等泻法绝不可乱用,否则,会导致脾气的更加虚弱。因此,在整个亚健康的整体表现中,要着重在预防治疗上下功夫,通过中医针灸推拿等方式,在颈椎疾病以及气血调理上形成科学的预防治疗,起到良好的效果。

4亚健康人群的中医针灸推拿预防治疗

4.1治疗原则

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过程中,要强调对亚健康人群的心理情绪调理,注重加强心胸治疗的运用,让他们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放慢步伐,形成劳逸结合的有效控制,在破解各种压力的过程中,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饮食上,注重适度饮食的原则,保持良好的气血,形成一种饱满的气血,避免造成正气虚弱等现象,提升身体的抵抗力。此外,在运动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采用爬上、行走、旅游等方式,在身体疲劳的时候,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减少身体重要器官的磨损与老化,从而有效促进整个深意的免疫力。

4.2 治疗方法

4.2.1针灸推拿方式运用经络学说是针灸、按摩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经络具有传导感应、调节虚实的功能,能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贯通上下。通过刺激经络、腧穴,针灸、按摩能促使机体气血流通,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指出疏通经络可防病治病,那么经络不通可以导致疾病发生。特别推荐针对阴阳气血失衡的亚健康采用传统针灸推拿疗法,避免化学药物、天然药草、生物制品带来的毒副作用,可作为自然疗法的重要手段,由于其安全且可靠,目前全球广泛掀起的"针灸热"足以说明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针灸推拿可根据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还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如针刺“足三里”既能消除胃胀引起的腹痛,又能解除胃痉挛引起的胃痛,针刺、点压“内关”穴位,可使心动过缓的加快,心动过速的减慢,总之朝着人体正常平衡位置调整;此外,一些穴位如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本身就具有强身保健的作用,古人云:“要想安,三里常不干”指得是用艾灸的方法,灸足三里发泡出水,长期刺激,达到常保健康的目的。一位长期严重失眠且使用安眠药无效的亚健康者,使用本法,失眠不仅被治好,也明显提高了体质状况。

4.2.2以情胜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不同情志之间会有相互制约的作用,提出:“悲胜怒“、“喜胜忧”、“思胜悲”、“怒胜思”、“恐胜喜”等学说,这就是“五志相胜”理论。医者可以用事物、言行激起病者的某种情感变化,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治疗手段采用与之相应的情志进行刺激,达到“以情胜情”的效果,特别针对由不同情志因素造成的亚健康病者。并可按照"五志相胜"理论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控制情绪,转移情感和注意力,减轻或化解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刺激。

5结语

在使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预防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在整个亚健康控制中的心理控制,形成思想上的整体控制,在加强中医调理的基础上,形成多方面的健康指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针灸推拿的辅助效果运用,发挥出中医治疗的整体疗效,有很大的实践效益。

[

参考文献]

[1]韩晶,胡幼平.亚健康及针灸推拿治疗概况[J].甘肃中医,2009(6):8-9.

[2]徐贞杰,邓行行,胡幼平. 针灸推拿干预亚健康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56-57.

[3]刘佳霭,王继红,苏霞辉,等.常用中医外治法在亚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0(7):120-122.

[4]唐宏亮,庞军,高丽芳,等.针刺推拿治疗亚健康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针灸,2010(8):699-704.

[5]张勇.中医外治法治疗亚健康状态临床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1(4):64-65.

生物制品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痰涂片;肺结核;诊断;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8-0099-04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1]。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关键[2]。细菌学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但是肺结核涂阴患者的诊断在临床上常由于痰涂片检测阴性、痰培养方法检测周期长和敏感性低等问题,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像学、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和分子诊断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因此寻求新方法对肺结核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主要致病原,属于胞内感染菌,诱发反应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4]。近年来,建立在以T细胞为基础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目前已列入欧美等国家结核病诊疗指南,以协助诊断结核感染的存在[5,6]。本试验主要探讨外周血结核T细胞检测在肺结核涂阴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感染科或呼吸科诊治的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有咳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CT检查或X片显示肺部有阴影;②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①妊娠;②SLE、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③艾滋病;④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肺结核诊断主要依据痰涂片检查、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症状并参照肺结核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疾病后确诊[7]。涂阴肺结核的诊断符合中华结核病诊治指南。其他肺部疾病患者通过血常规、痰培养、胸片等检查确诊或抗炎治疗排除肺结核者,如肺炎、肺部肿瘤、支气管扩张等。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肺结核组96例(含涂阳25例和涂阴71例),其中男59例,女37例,平均年龄(45.2±13.1)岁;其他肺部疾病组60例,包括肺炎34例,肺气肿9例,肺癌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9±1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选患者分别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外周血结核T细胞检测、结核抗体(胶体金法)和PPD试验。

1.2.1 外周血结核T细胞检测 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北京万泰生物公司试剂盒。(1)IFN-γ的体外释放:①在2 h内将全血标本轻柔颠倒混匀3~5次后分装到N(本底对照)、T(测试)、P(阳性对照)三种培养管中,1 mL/管。②培养:将培养管轻柔颠倒混匀5次后迅速置入37℃培养(22±2)h,培养过程中须保持培养管直立。③离心:培养后的培养管以(3000~5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进行ELISA检测,注意不可吸到细胞层。(2)IFN-γ的定量检测:采用ELISA法,以校准品(12.5 pg/mL、25 pg/mL、50 pg/mL、100 pg/mL、200 pg/mL、400 pg/mL)的抗原含量及其对应的吸光度均值制得标准曲线,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将N、T、P三种培养管培养后血浆标本的吸光度值分别代入回归方程,求得三种管中血浆标本相应的IFN-γ含量。(3)IFN-γ的阳性判定: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T管与N管含量差值即(T-N)≥14,并且≥N/4,结果判定为阳性[8]。

1.2.2 结核菌素试验 采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试剂(BCG-PPD,50 IU/mL)。①以PPD试剂0.1 mL(5IU)于左前臂内侧中上1/3处皮内注射,使局部形成皮丘。②经72 h后观察注射部位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硬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TB-IGRA试验、结核抗体和PPD试验对涂阴肺结核诊断的评价指标分析

由公式: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可知,在涂阴肺结核组中TB-IGRA试验敏感性为90.1%[64/(64+7)],与血清结核抗体和PPD试验的敏感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7,P

表1 TB-IGRA试验、结核抗体和PPD试验对涂阴肺结核诊断的评价指标比较

2.2 肺结核患者涂阴、涂阳组TB-IGRA试验定性与定量结果比较

TB-IGRA试验在肺结核涂阴、涂阳两组中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05),两组中的定量结果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t=0.59,P>0.05),见表2。

表2 肺结核患者涂阴、涂阳组TB-IGRA试验定性与定量结果比较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且难以进行病原学诊断的疾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10]。对于肺结核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控制结核病播散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痰涂片抗酸染色比培养快,能在早期为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但无法区分死活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受制于痰液中分枝杆菌的数量,故敏感性较低[11],本研究阳性率仅为26.0%(25/96),使漏检人数显著增加。肺结核常表现为午后低热、纳差、乏力、盗汗、消瘦等,呼吸道方面有咯血、咳痰、咳嗽、呼吸困难和不同程度胸闷、胸痛等症状。目前,诊断痰菌涂阴的肺结核患者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症状、PPD试验或经纤维支气管镜的肺组织活检、肺部影像检查的特征性改变等,但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肺部影像学改变、PPD试验呈阴性或弱阳性、不愿接受纤支镜检查或病情重不能耐受者,因此给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带来困扰。

我国临床实验室开展的结核病相关检查有皮肤结核菌素试验、血清结核抗体、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和结核杆菌培养等,这些方法在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结核菌素试验是基于Ⅳ型变态反应的一种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凡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杆菌的识别能力,当再次遇到少量的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素时,致敏T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导致浸润,约在48~72 h内,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的阳性反应,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则注射局部无变态反应发生[12],但该试验容易受到交叉反应、机体免疫力状况等影响[13],PPD试验阴性还可见于以下情况: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有变态反应充分建立,在变态反应前期,PPD试验常阴性;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患者对结核菌素无反应或弱阳性,是由于人体免疫力连同变态反应暂时受到抑制的结果;其他如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缺陷(如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等)患者和老年人的结核菌素反应也常为阴性。硬结直径为5~9 mm不能排除因接种卡介苗所致,本研究即使以硬结直径10 mm作为诊断临界值,特异性仅为68.3%。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也会因接种卡介苗或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等影响而出现假阳性,而在免疫力低下患者,不能产生足量的结核抗体导致假阴性结果[14]。外周血结核T细胞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结核病诊断领域的重要进展,建立在以T细胞为基础的体外IFN-γ测定方法,从而评估患者的T淋巴细胞是否被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致敏。本试验试剂盒采用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原理衡量特异性抗原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强度。主要使用两种特异性抗原,分别是ESAT-6(早期分泌抗原-6)和CFP-10(培养滤出液蛋白-10),刺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使其增殖,释放γ-干扰素。微孔条上预包被的IFN-γ抗体可与标本中的IFN-γ结合,再加入酶标试剂进行二次混育。当标本中存在IFN-γ时,将形成“包被抗体-IFN-γ-酶标抗体”复合物,然后进行ELISA显色,通过酶标仪检测吸光度,计算标本中的IFN-γ含量,从而判断该患者是否具有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或活动感染的辅助诊断。本试剂盒采用的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有卡介苗、其他分枝杆菌没有的缺失区域1(RD1)中两种基因的重组抗原[15,16],因此其结果不受卡介苗接种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影响,国内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该试验对结核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7-20]。由表1可知,TB-IGRA试验对于涂阴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90.1%)、特异性(91.7%)均较高,阳性预测值为92.8%,阴性预测值为88.7%,与其他肺部疾病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同组的PPD试验、血清结核抗体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发现TB-IGRA试验在肺结核涂阳、涂阴两组中灵敏度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指导涂阴结核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肺结核痰涂片菌阴性患者临床诊断有时较为困难,皮肤PPD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因其较高的假阳性、假阴性,常可能造成临床的误诊和漏诊。外周血结核T细胞检测作为一种新的早期诊断结核感染的免疫学方法,对涂阴患者显示出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室检测操作简便,不需要特别仪器,IFN-γ含量结果客观,也不受确诊前的预防性和经验性等抗结核治疗的影响,对临床症状不典型、PPD试验诊断不明确、涂阴肺结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五以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五以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R]. 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485-508.

[2] 唐神结,肖和平. 结核病流行趋势及治疗未来展望[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8):565.

[3] 袁丽娜,党霞,史慧敏,等. 不同检测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6):945.

[4] Tsujimura K,Koide Y. T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uberculosis antigens[J]. Kekkaku,2010,85(6):509.

[5] Denkinger CM,Dheda K,Pai M. Guidelines on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for tuberculosis infection:Concordance,discordance or confusion[J]. Clin Microbiol Infect,2011,17(6):806-814.

[6] Lalvani A. Diagnosing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New tools to tackle an old enemy[J]. Chest,2007, 131(6):1898-1906.

[7]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86.

[8] 胡勇,杨唐斌. 两种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验比较[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12):2058.

[9] 杨绍基,任红. 传染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4.

[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4[M].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282.

[1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8.

[12] 王兰兰,许化溪. 临床免疫学检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1-272.

[13] 荣兰香,马淑红,艾清,等. T.SPOT-TB试验与PPD试验对结核病患者诊断价值相关性比较[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76.

[14] Steingart KR,Flores LL,Dendukuri N,et al. Commercial serological tests for the diagnosis of active pulmonary and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 S Med,2011,8(8):e1001062.

[15] 刘旭晖,肖和平.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对于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应用[J].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5):672-674.

[16] Dr Madhukar Pai,Lee W Riley,et al. Interferon-γ assays in the immuno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A systematic review[J].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04,4(12):761-776.

[17] 李晓非,李明武,苏俊华. 体外γ-干扰素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方法的应用价值比较[J]. 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2,22(13):2952.

[18] 高孟秋,刘菲,纪滨英,等. 两种γ-干扰素释放分析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0):762-765.

[19] 郑建洲,王亚楠,俞小卫. 两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结核病的性能比较[J]. 临床检验杂志,2013,31(7):55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