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艺美术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从知识结构区分。“技师”的技术和手艺往往是拜师学艺得来的。遵从某种技艺的老艺人或者是老师傅,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一般都是子承父业,并且从小在长辈的熏陶和模式下学习,都是按照传承下来的技艺照搬、复制。学习的技艺相对单一,但保持了传统的制作手法。当下社会,除了子承父业之外,许多老艺人为了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招收了很多的学徒。这些人中许多都是“拿来主义”的典型,师傅的经验和模式直接拿来使用。其中,没有悟性和不感兴趣的徒弟就中途放弃了,其余的徒弟经过师傅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技师们。但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老艺人或者师傅都会保留自己最拿手、最精髓的部分。这样使得我国一些工艺的技巧和制作方法不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大师”的知识结构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拜师再创新。通过和老艺人或者师傅学艺,熟练和精准地掌握了某种制作工艺技巧,并通过自己良好的悟性加以深化和改进,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在工艺美术的某种工艺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取得一定得成就。第二种是先理论再实践。一些成为大师的人中,许多都是在专业的艺术院校中学习和深造,掌握了大量的艺术理论和知识,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仅有理论是不够的,必须投入到实践中,学习多种工艺的制作技法,多元化的工艺技法更丰富了自己创作的思想,精湛的工艺水准提高了作品的价值和品位。
第二,从作品区分。由于“技师”与“大师”的知识结构不同,所制作的作品当然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作品制作时间看,“技师”的主要时间用在精雕细琢上,对工艺的精益求精,对细节的深化处理上。比如人物泥塑制作的过程中,“技师”们会更多的注重人物脸部的细节,如每个细小的皱纹,每根细小的发丝。还有人物服装的褶皱等。而“大师”创作一件作品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思考整个作品体现的思想,同样的人物泥塑制作,“大师”们关注的是他所要表现人物的背景、身份、职业、特征、阅历及心理活动等方方面面,通过这些多角度的了解和思考,才开始动手制作泥塑作品。对于具体细节处理上,“大师”在表现方式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更在乎体现人物心灵的活动,人物泥塑所呈现的状态。有时需要一年两年的前期构思准备,制作时间也许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相对“技师”来说,“大师”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
第三,从作品价值区分。“技师”作品价值是在工艺美术市场上作为商品产生经济价值和纪念价值。作品本身是一种特定工艺的技法和技艺展示。“技师”的技艺手法高低决定了作品的商业价值。而“大师”作品则不完全由市场决定。“大师”的作品除了具备作品本身的材料价值外,还具有审美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这些价值往往是材料价值的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很难用金钱来衡量作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大师”的作品除了表现工艺技法外,还能人以启迪和想象。这种附加价值是“技师”的作品无法超越的。“大师”的作品更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和赞赏。第五,从精神需求区分。在工艺美术行业中,一般“技师”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多。他们制作的目的完全是为了通过制作工艺品取得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种谋生手段。他们的经济收入源于自己辛勤的工作,只有不断的制作所擅长的工艺品才能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在这种情形下,“技师”们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被用来不断的复制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审美取向的工艺作品。可见,其精神需求还停留在对物质的追求上。“大师”们通常把自己的创作建立在自己情感抒发与表达的基础上。“大师”们在行业中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都有一定坚实经济基础,财富基本自由。他们的时间和经历更多的是在思考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灵感上。为了表达自己对社会或者对某个事件的某种看法和感受,才会创作某件作品。相对“技师”,他们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但更具情感、更有生命力、也更具说服力。
二、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融合与创新
综观古今,“历史创造了艺术,艺术记录着历史”。技师和大师同样为人们创造和美化着生活。在工艺美术领域中,二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在日益发展、繁荣、传承、创新的工艺美术行业中,两者需要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使创意和技能更上一层楼。
第一,向外部学习,扩怀和格局。艺术创作是高级的心智劳动,大智慧、大格局才能够创作出经世不朽的优秀经典作品。要摈弃社会的江湖习气、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不良心理。要学会融会贯通,充分发挥所长,弥补短板,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各自价值。同时,要汲取新的力量,还必须向古人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国外大师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放大格局,开阔心胸,博采众长,才能够实现跨界融合,独树一帜,成就一代名师。
第二,向同行学习,排除门户偏见。要见贤思齐,学其所长。“技师”要学习“大师”们的工作思路和规则,加强理论学习和创意思维,不要停留在单纯的复制和模仿阶段,避免作品的庸俗化、商品化、程式化,为工艺美术作品增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附加价值。“大师”也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多学习“技师”的精湛技艺,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正是由于“技师”与“大师”的存在,工艺美术市场才能不断地稳步发展,只有二者艺术水平不断的提高,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才能提升整个行业的艺术水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市场需求。
【关键词】设计史教材 编撰体例 编撰方式 编撰内容
一、问题缘起、界定与研究意义
设计史课程是我国高校各类艺术设计专业指定的必修基础理论课,它对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各个专业方向而言是重要的知识背景,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抓好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要上好这门课,选好教材十分重要。
然而,随着艺术设计学科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出现了设计史教材编撰多管齐下的局面,教材的编撰问题亦日益凸显。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三种状况:第一,原有的工艺美术史作为专业理论的调整,着重挖掘曾经被忽视的内容,突出工艺规范与工艺加工的内容;第二,把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对应不同的历史阶段,只注重西方设计史而忽略了中国设计史,将设计史视为一种完全工业化之后形成的学科历史;第三,各类院校设计史教材选择的基础知识体系未经严格慎选,总的说来以通史型教学为主,部分高校稍涉门类史、断代史的教学。这些状况具体到各高校开设的设计史课程,更是名称不一、内容不一、教材体例不一等。①由此可见,将上述状况列举出来,很能说明设计史教材编撰探讨的意义和价值。从正式出版的现有教材来看,设计史教材的编撰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便是论题探讨的缘起。
本论题主要界定两点:
第一,随着学科设置的不断扩展,设计史教材使用的名称不一,包括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以及诸多直接产生于我国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观念变革背景中的设计门类史,如工业设计史、室内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等。这里为了论述的方便,统称设计史,并分成三类:通史、门类史、断代史。在本文讨论中,以通史型教学的设计史教材编撰为主。
就设计史教材而言,由于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是一个有机体的不同阶段的产物,研究设计史教材编撰,必然离不开对工艺美术史教材编撰的研究,由此把工艺美术史的教材编撰纳入设计史教材编撰研究的范围。本文研究的为设计史教材1960—2012年间文献综述编撰的发展,在此领域中,诸多专家学者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囿于篇幅,同时也为突出重点,笔者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史教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讨论的教材主要是指狭义的教材概念,是指教科书。
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计史教材的搜集、整理、分析,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从而对设计史教材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选题的针对性。关注设计史的研究现状,是近年来设计史学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但关注设计史教材的编撰却鲜有深度研究。通过梳理可帮助我们理解高校设计史教材的面貌,尤其是教材内容的革新、充实、推展,这也是对设计史教材资料留存的一项重要补充。同时,笔者力图依据高校设计史教材编撰的事实来揭示问题、分析问题,将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切入到相应的编撰案例之中加以论述,对下一步的教材编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设计史教材内容及知识结构的针对性。文章通过研究,以期探寻适合分层次教学的适用版本编撰体例。
3.为设计史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对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设计史教材编撰问题进行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基于论题的资料论述比较零散,笔者把查阅的资料(包括直接或间接的论述资料)分为四类:
其一,是涉及具体教学内容选取的讨论。刘汝醴于1985年明确提出“关于海外的工艺珍奇,我们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拿将过来,为我所容,为我所用”。②田自秉于1988年提出“……我们还应该把研究的范围拓得更宽一些,不仅需要有工艺美术通史、专题史,更应该有各种断代史尤其是对于近现代工艺美术史的研究……”③张孟常于1996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器以载道——中国工艺美术史分期研究》,论及早期五个教本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在课程内容上的革新、充实、推展。诸葛铠于1998年指出:“从工艺美术的范围和内容上,工艺美术史都应该得到补充,可用新的观念写工艺美术史。”④ 高丰于2000年指出:“许多艺术设计院校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或只讲西方现代设计史,或还沿用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材,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就此,探讨中国艺术设计史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区别……”⑤赵农于2001年就“艺术设计史论与工艺美术史论的本质区别等几个问题产生了明确认识”⑥ 。2007年底,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了“设计与中国设计史研究年会”,其中钱凤根的《世界设计史的中国设计史板块构建》、杭间的《中国的工艺史与设计史》、诸葛铠的《关于中国设计史学术定位的思考》、荆雷的《以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并从事设计史教育》等文章,其内容都与设计史有关,并从教学资料的搜集、教学内容的选取等层面,或直接或间接地涉及设计史教材内容。2008年,李砚祖指出:“……设计史的研究同样应在文化研究的平台上构筑起自己的体系……重写设计史需要考虑这些问题。”⑦ 这些文论给予本文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高职 设计史论 课程设置
课 题:本文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1—2012年度科研规划项目“有效教学视域下的高职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42。
我国课程理论专家陈侠在其著作《课程论》中对课程设置的定义为:课程设置一般只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教学论专家吴也显教授认为:课程设置是指为实现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综合。由此可见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保证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才能保证这种课程教学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设计史论课程作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对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贯穿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三年大学生活乃至整个设计职业生涯。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史论课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理论素养,激发学生设计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设计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设计综合素养。
一、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现状
虽然设计史论课程设置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设计类人才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少艺术设计院校里面,设计史论课程的开设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史论课程设置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1.设计史论课程安排随意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的不同,设计史论课程多达十几门,具体到每个专业课程所涉及的设计史论课程约3~5门不等。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合理安排课程的上课时间及课时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设计史论课程在设置上就显得颇为随意,在课程教学时间的设置上,有的学校将设计史论课程集中在大二学年开设,而有的学院设计史论课程则贯穿于大学三个学年的学习过程;从课程设计的课时上来看,每门课程的时间相对比较少,均在16至32学时不等;从课程选择情况来看,有的学院以设计史课程为主,而有的学院设计史课程与设计理论课程同时开设,每个专业开设有设计专史、设计通史及相应的设计理论课程。
2.设计史论课程结构不合理
设计史论课程体系里面的大部分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按照必修课程来设置的,通过把设计史论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来实施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但在高职学院“重技轻知”的环境之下,有的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短期效应,忽视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没有认识到设计史论课程的重要性,把设计史论课程当做选修课程来设置。由于高职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弱,短学时的选修课程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导致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同时从整体情况来看,史论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例较小,大多数院校设计史论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均低于20%,而国外比较成熟的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史论课程比例达到40%以上。
3.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缺乏人文关怀
在以多元化为导向、树立终身的学习理念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背景之下,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课程的专业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健康的人,这里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现有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计史论课程以及部分公共文化课程以外,大多数开设的都是专业课程。而设计史论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得课程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很多学生对专业以外的事情知之甚少,漠不关心,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目标
1.知识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是横跨多学科的专业,要求设计从业者具备多种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现在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整体设置过于专业化,过多地强调“技术性”,使得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较少,视野不够开阔。相对而言,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涉及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内容涵盖广,学科跨度大,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掌握设计的发展规律,了解设计与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哲学等学科的联系,同时还可具备“博识”“博学”“博才”的专业基础素质。设计史论课在很好地满足设计专业特点的同时也弥补了设计专业基础课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
2.能力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外联助理总干事纳伊曼指出:“如果现在约用80%的时间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在不久的未来,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可见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设计史论课程的知识涵盖面广,在有限的学时内,重点将培养学生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知识在专业方面的运用能力。这样既实现了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有针对性选择学生急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讲授。
3.素质目标
设计师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重要的是设计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因此,高职设计史论课程在设置上应注重对于学生专业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在设计作品时除了作品的美观、适用,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能做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设计作品中能体现出人文情怀,体现出对于人未来的关注。设计史论课程所具有的较强的理论性和人文性刚好可以在学生所修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正确的价值观、质疑的意识、丰富的想象力。
三、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改革策略
1.明确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特征,应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明确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有助于指导整个课程方案、教学时间、课程评价等的编制以及标准的制定。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是需要考虑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需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需要满足学生个人在专业方面发展的需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汇集、创新,从而实现对学生主动创新的设计意识的培养以及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是需要考虑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专业要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掌握职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能基本把握设计内涵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2.调整设计史论课程的结构
合理地调整设计史论课程的结构是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课程结构的调整,一是搭建一个系统化的设计史论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选课平台。首先要调整设计史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然后将设计史论课程的三大板块,即设计通史、设计专史、设计理论的课程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地分配到必修课与选修课中,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共同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张扬学生的个性,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体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史论课程虽然是理论课程,但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实践,设计史论课程也需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比例应为7:3,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三是加强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沟通,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设置来合理地安排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时间、内容等,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
3.整合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
对设计史论课程内容的整合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从横向上入手,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设计史论课程与科学、技术、心理学、市场学等专业学科的交叉,通过加强设计史论课程内容与人文、科学、技术等学科之间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调动综合知识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从纵向结构入手,强化课程的专业性。将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模块化,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素质提升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呈现出阶梯上升的趋势,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使学生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学习中不断螺旋上升,加强专业的学习效果,强化课程的专业性。
4.提供设计史论课程设置实施的保障
完善的课程设置实施保障体系将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一是重组设计史论课程资源。以“课程教材”为中心,充分开发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图片及电子资源,充分利用校外同类课程的教师资源以及与课程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等实训场地及学术讲座等相关资源来充实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与自学,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最大效率的使用。二是加强设计史论课程“双师”队伍建设。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不通一艺,莫谈艺。”设计史论课程是一门与多个学科都有交叉的学科,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要广,同时所教授学生的专业又比较专,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需要广度与深度并存;同时设计史论教师在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4).
[2]陈鸿俊,刘芳.中外工艺美术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农.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高威.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论文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 培养目标教师教育 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