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乡规划;经济社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再到2012年党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已进入了国家战略主导下的“以城带乡”阶段。国家在战略上对城乡关系的认识由“城乡分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一体化阶段。城乡关系转变为阜阳市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快推进阜阳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的龙头作用,从引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一、阜阳市城乡规划建设的总体情况
1.城乡规划编制、修编情况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随着阜阳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城乡规划工作,阜阳市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在城市规划区内现已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相辅相成的较为完善的规划编制成果体系。临泉县、颍上、阜南已率先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太和县、界首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正在进行中。小城镇规划工作进一步深化。在阜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市域交通沿线90%以上的集镇编制完成集镇总体规划,各个县市区新编制完成3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
2.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情况
阜阳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了《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先后出台了《阜阳市拆除违法建设暂行规定》、《阜阳市私人建房审批办法》、《小街巷建设项目审批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阜阳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市的道路。
3.城乡规划的实施成效
在城乡各类规划指导下,阜阳市城镇化水平、城市规模、人居环境显著提高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初步显现;颍上、临泉、阜南、太和及界首市等4县1市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长期以来城乡分割传统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城乡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城市、农村在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上不平等。城市聚集了各类城乡资源要素,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农村只是廉价提供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大量的收益最终落在了城市,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还很明显。
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上的“城市偏向”和缺乏统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化现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而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集中供水、排污、垃圾集中处理等设施配套性和共享性差,环境脏乱差问题严重。
三、推进我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1.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对于我市城乡规划重视的差距和乡村规划滞后的问题。政府要抓紧出台“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文件”,切实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
2.制定科学规划,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
一是建立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为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建议切实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以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建设。组建阜阳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形成 “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二是努力实现规划满覆盖。开展农村地区规划研究,形成城、镇、村构成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开展阜阳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形成城乡一体的空间格局,以抓社会主义美好农村规划为重点,努力实现城乡规划满覆盖。三是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为保证空间布局、资源调控、工业集中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形成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
3.坚持区域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并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4.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城乡均衡的社会事业发展机制。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四是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农产品特色产业科技示范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途径
1.加强中心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把阜阳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强大的中心城镇是带动阜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提升阜阳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加快加强工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为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持。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发动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要求,主攻外向,激活内源,紧紧抓住煤炭开发的机遇,着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运行质量。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产业信息化和现代物流业为促进手段,重点围绕煤电、煤化工、机电、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林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工业聚集区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使之成为有效转化剩余劳动力的基地。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4.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一是围绕社会主义美好新村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以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为统领,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完善带动农户的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农业龙头向基地和农户辐射,服务业向生产生活靠拢,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合理流动,加快构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强要职业培训,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城乡经济。城镇人口的扩张需要有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阜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是:着眼于苏鲁豫皖边际地区10万平方公里,5000万人口的大城镇围空区,充分利用阜阳市区位居中和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实施大商贸战略,形成大区域商贸中心城镇。
6.通过制度创新,支持城镇化进程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关键词:开埠;丝绸业;经济
1904年的周村开埠,是山东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既有维护利权的政治意义,也有发展经济的现实意义。今天山东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布局,都深受开埠的影响。长期以来,丝绸业一直在周村经济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周村经济以丝绸业而兴,不得不说商埠的自主开放,不仅是中国商埠史上的创举, 也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举措。它必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对地区经济近代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一、自开商埠促进了当地商业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兴盛
周村之所以在清展为“天下之货聚焉”的旱码头,要得意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其居于横贯山东东西大道的要冲地位,而原本周村处于泰沂山区与华北平原南北线的交界处,这使得周村成为鲁中陆路交通必经的重要枢纽,从而为周村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早在乾隆之际, 周村即为鲁东商业重镇, 开埠前该地手工业的门类和规模就已相当可观。1904年周村开埠后, 由于地理位置的适中和交通条件的便利,周村很自然地成了远近蚕丝及丝绸产品的集散地。周村丝最盛时,销路远及法、美、瑞典、瑞士等国。河南、陕西等省的商人也争相竞购周村的丝绸及其丝织品。丝绸手工业的大量外销,对周村丝织业的发展起了刺激作用,也带来了商业、服务业的繁荣。随之出现了百业俱全的大街及产业集中的丝市街、绸市街、油店街、鱼店街、棉花市、银子市、兴隆街……,文化娱乐场所相继产生;一些丝织商、银钱商、杂货商纷纷向丝织业投资, 原有的作坊也增加了设备或设立了分厂。
周村丝织业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 但不能否认1904年周村的开埠对所在地手工业乃至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自开商埠带动了商埠城市的繁荣, 加快了城市近代化的步伐
对近代中国而言,城市的发展则是以商业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前提,因为商业贸易的发展,必然带动交通运输、电讯、金融保险等事业的发展,造就了城市近代化的条件。同时,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为商贸服务的行业也逐步兴盛起来,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清末民初自开商埠后,开埠地的口岸城市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城市近代化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城市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条件, 是城市人流和物流的载体, 是发挥城市诸功能和中心作用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包括邮政、电讯等近代化的通讯设备,道路、桥梁、沟渠、车站、码头等基本的市政设施, 水电等能源系统,以及餐馆、旅舍服务设施。这些近代化城市必备的基础设施,同开埠前或尚未开埠的其它内陆城市相比,其基础设施可谓完善得多。
(二) 商品化程度高、经济重心地位逐渐加强
周村的传统工业是发达而繁荣的,不仅行业多,规模大,而且商品生产的程度高,专业化水平强。随着开埠和近代交通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周村传统工业从生产规模的扩大到生产工具的改进,都在强化这一优势。丝织业是周村的支柱产业,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一直在周村的各行业中遥遥领先。由于开埠所带来的商业繁荣,周村丝绸商的活动也越来越活跃,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且与国际市场相联系。市场的扩大,利润的提高,不仅使丝绸商积累资本,继续扩大规模,而且即使是银钱商、杂货商也纷纷向丝织业投资。原有的机坊或增加设备,或设立分场,新的机坊如雨后春笋,至1910年,丝织机迅速发展到1500余台,有技工、学徒七、八千人。
三、 自开商埠提高了商业文化兴趣,丰富了该地区的商业意识和商业生活。
周村作为一个活跃的商业重镇, 文化氛围的浓厚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历史上形成周村商埠的文化因素很多,而且丰富多彩,多种多样。
(一) 周村有独具特色的庙会文化。
庙会在中国可以说是不论东西南北都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庙为中心, 是一定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道德伦理和各种信仰观念的具体产物,所以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周村,庙宇繁多,种类驳杂,有规模宏大的玉皇阁庙群、明教寺,远近闻名的准堤庵、妈神庙、三星庙、龙王庙、奎星阁、天后阁。可以说, 在天津至南京, 济南至青岛的广大地区内, 除了曲阜外, 庙宇建筑规模之大,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教类之多, 尚没有超过周村者。
(二) 周村有赏心悦目的民俗文化。
古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周村地方因其地的富庶殷实, 工商发达而比周围其他地方文化活动活跃。以其最负盛名的元宵节玩灯的习俗来说, 即使青岛、济南也无法与其壮观独特相媲美。每逢灯期,周村大街上空都是花布彩绸交错盘络,遮天蔽日,其各主要街道,都有规模宏大的彩棚。周村几百年来形成的高跷队、狮子舞、龙灯、芯子及元宵灯会等民俗文化长盛不衰,逢年过节都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涌入周村,或观灯、或会友、或走亲戚、或作生意,这些因素也大大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且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集工业、商业、农业于一炉的集市文化。
自明末清初, 周村工商业在战争的创痛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相传长山境内及四邻各县逐渐发展起来的农副产品就在周村交换、集散,“市面活跃,交易颇盛”。自此周村设义集, 以四、九为大集,三、八为小集,二、七为粮食集。每逢集日,四方农民邻县商贩,大江南北商贾手工业者云集于此, 丰富了周村地区的商品意识和商业生活,为通商开埠创造了条件。
总之,周村商埠在中国北方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近代我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和封建社会末期农业经济开始转化的结果。
结语
周村近代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影响周村近代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比较多,地理因素、交通因素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近代化、技术进步等则始终是推动周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40多年来,这座商业古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周村地区的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教育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时代在前进,形式在发展,珍惜并发挥周村的传统优势,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徐柳凡.清末民初自开商埠简论[J]. 历史教学, 1995,(3): 8—12.
[2]陈如. 大兴商埠说. 皇朝经世文编卷10 [M]. 台北: 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1. 686.
[4]东方杂志(10卷) [Z]. 第8号.
[5]姚贤镐.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3册[ M]. 北京:中华书局, 1962.
[6]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及淄博市周村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周村商埠[Z].
[7]彭泽益.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第3卷[M].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一、突出特色优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加快“十大玉米深加工企业”、“十大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十大特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培育著名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全省基本形成了以玉米、大豆、水稻、蔬菜、中草药、瘦肉型猪、肉牛、肉鸡、肉鹅、参茸等为代表的龙型产业格局。近几年来,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都在20%以上,到2008年底有望达到2000亿元,与传统的汽车、石化两大强势产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产业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基地建设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模式。农产品企业辐射带动的粮食种植面积占全部耕地的60%以上,有一半以上玉米面积实现订单生产。建设了中部玉米带牧业经济区、西部草原牧业经济区、东部山区半山区牧业经济区和环城牧业经济区,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有了长足进展,畜禽优质品率显著提高,农畜产品生产开始向优质、安全、绿色方向转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已遍布各地,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
(三)科技支撑带动能力增强
育成并通过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达1000多个,85%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良种普及率为95%以上,增产幅度达12%左右。实现了牧业实用技术组装配套化、畜产品质量优良化和经营管理规范化,牧业科技普及率达到90%,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以上。产加研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
二、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
(一)新型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加强农业科研体系建设。目前,全省有农业科研机构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科研人员3000多人。建立转基因植物中试及产业化基地,设立国家玉米、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玉米、大豆、水稻改良分中心,以及农业部大豆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科教资源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每个市州选择一个县(市、区),开展“区域建站、双轨运行、垂直管理”的改革试点,实行科技推广和经营服务于一体、政府投资和自身创收于一体。将区域站直接划为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探索出一条适应发展现代化农业要求的、运转灵活、服务高效的科技推广新机制。
(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快速推进
建设现代水平的省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全省九个市(州)、54个县(市、区)在省级平台上建立动态网页,648个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有近1622个乡镇、农业企业及涉农部门注册使用“一站通”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在基础网络建设上,深入实施了“金农工程”,以“四电合一”为载体,进一步整合各类信息服务资源,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在服务手段上,继续完善和扩大服务功能,开通的“12316”新农村热线,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各类问题,信息服务网络正在向村、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加工和经营大户延伸。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我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专业协会型,以农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合作组织,为会员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专业合作社型,以农民利益紧密联系,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入股有息、利润返还;股份合作型,农民在兴办龙头企业和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储藏等方面采取这种合作形式。目前,全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4510个,共带动农户126万户。
同时,农产品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使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三、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一)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支持粮食生产方面,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建成600万亩优质玉米、水稻和大豆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产出水平。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标准化水田方条田700万亩。全面开展以江河堤防整治、城市防洪和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主要江河堤防长度已达4300多公里。37座城市的防洪工程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实施种子工程,省农科院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抗病的超级稻“吉粳88号”,比普通水稻增产15%以上;“杂交豆1号”单产则提高20%以上。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等重大农业示范项目,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发挥了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生猪扩繁场和养殖场(小区)、奶牛养殖场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全省养殖业得到健康发展。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重大疫病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二)围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4.2万公顷,从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3.4%,有林地面积达到81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达到8.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加大了主要江河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和小流域综合整治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00万亩。
(三)突出抓好“水、气、路、电”,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设施
一是农村安全饮水。我省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农村人口659万人。目前,全省共解决农村23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尚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28万人,计划到2010年解决22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沼气。建设户用沼气池6.51万户,其中“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4.03万户,年处理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100多万吨,使20万多户农民受益。三是农村公路。从2003年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建成53266公里农村公路,实现了全省98.7%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四是农村电力。全省建成小水电站153座,总装机38.62万千瓦。24个县(市)有了地方中、小水电,完成了12个县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五是农村扶贫。2002年以来,共组织实施3000多个扶贫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当地贫困群众就医难、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四)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支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面已达到100%。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建设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对青年农民和农村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二是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100%全覆盖的目标。实施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四是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五是农村低保。我省2004年建立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社保相衔接的农村低保制度。到2007年底,省级农村低保资金已达到1.8亿元,人均补助标准由180元提高到360元,保障人数由最初的53.5万人扩大到了80万人。
(五)实施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解决农民住房问题
在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同时,从2007年开始,实施全省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5年改造农村泥草房74.4万户。预计到2011年,全省基本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
(六)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发展空间,谋划和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
为进一步发挥吉林省优势,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粮食生产,编制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在我省中西部地区实施重大引水工程、大型灌区建设和改造、中部土地保护和西部土地整理、标准粮田建设、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农业良种培育和推广、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病虫草鼠害预防、生态保障等十大工程、29个重点项目,用5年时间将吉林全省的粮食生产能力由目前的500亿斤提高到600亿斤以上。
四、深化农村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
2002年以来,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撤乡并镇,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和对口支援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农村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教师工资由县级财政部门统一发放。
(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较大突破
2004年以来,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放开市场,放开价格,多元市场经营主体正在形成,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发挥重要作用。
(三)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积极探索农村信用联社改革,采取免税和低税率政策,鼓励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发放贷款。通过开展小额农贷、信用农户联保贷款、抵押贷款等信贷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农村信用社正在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准备上市。
(四)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全面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在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和由此衍生的其他户口类型。首先放开长春、吉林以外城市(镇)的农民进城落户限制,凡是进城农民有稳定居所、稳定就业岗位、稳定经济来源,就可以进城落户。
(五)探索了新型土地流转模式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通过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优化了农业劳动力结构,促进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殊敏感时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个时期有两种发展前景,一是有可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二是有可能出现城乡差别、贫富差距过度扩大,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拉美陷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无论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对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与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至关重要。“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应该把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正确处理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的必然要求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目前,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并在今后10年内向后期阶段过渡,也就是由工农业、城乡平行发展,向工业和城市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转变。2005年我省人均GDP预计突破1000美元,2015年达到2000美元,2020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工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是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我省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的必然要求。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
2000年我省总体上已实现了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到2020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2020年达到17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同时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惠及**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因此,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积极主动、不失时机地加快把发展的思路调整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上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小康。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
解决好新时期“三农”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清醒地看到,在全省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工农差别和地区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社区和农民是弱势群体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三农”问题仍不容乐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传统的发展思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重点突破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既不能单纯依靠农村、农业自身的发展解决,也不能依赖城市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和帮助来解决,要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把农村的进步放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省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重大创新。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制约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消费不旺、内需不足,瓶颈制约就在于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缓慢。1998年-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7%,比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7.2%低4.5个百分点。2003年,**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省28.5%。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是我省经济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因此,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拓展农村市场,突破消费梗阻,实现良性循环,才能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长久动力。
二、**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的两大跨越。目前,人均GDP超过900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0.8%,城市化水平达到33.5%。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农村消费能力下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落后等。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核心表现。当前,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过大。具体地说:
1.绝对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典型的“剪刀差”现象。1978年我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为377.7元、113.34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64.4元,2003年扩大到4651元。1998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年共增加318.7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2178.7元的14.6%,甚至低于城镇居民平均一年增加363.1元的水平。(见图)
2.相对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1985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1.72,1992年扩大为1:3.13,1997年降至1:2.54,2003年又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1:3,达到了1:3.19,虽然低于全国1:3.23水平,但比2002年的1:2.85有了明显加大。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性收入和加上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我省城乡居民的货币收入差距就更大。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我国便是其中之一。
3.内部差距。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在1:3以上的有合肥1:3.24、阜阳1:3.01、安庆1:3.11。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比值超过1:3的有合肥、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滁州、安庆等7个地市,比值最大的是阜阳市为1:3.98,比值最小的是芜湖市1:2.46。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超过5000元的是马鞍山、合肥、蚌埠。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至2003年,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五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94元、-56元、-175元、-6元、-273元。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的农民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最高的马鞍山2683元,最低的六安市1571元,两者相差1112元,2003年最高的是马鞍山3122元,最低的是阜阳仅1659元,两者相差1463元。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有阜阳、宿州、六安、滁州、亳州五市。
4.外部差距。200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是江苏、上海、天津、山东、浙江、辽宁、北京等东部及发达省市,差距最小的是江苏1:2.18;差距较大的是、云南、贵州、陕西,比值均超过1:4,最大的是1:5.18。超过1:3的省份有湖南等17省市。**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3.19,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中部最高,在全国处于第11位。
(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
1.消费数量差距不断扩大。从1981年至2003年,我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1981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差204.7元,2003年扩大到3468元。1990年,全省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比为1:2.30,2003年扩大到1∶3.17。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消费差距就更大。
2.消费质量差距明显。城乡居民精神生活等非商品消费支出差距较大。2003年,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分别是318元、503元、536元;农村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分别是87元、126元、185元,农村相当于城市的27%、25%、3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在整个生活消费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超高。2003年,城乡居民分别是44.2%、46%,相差1.8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财产差距
1.城乡居民存款差距。拥有储蓄存款多少是城乡居民差距的重要方面。2003年,全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末存款额分别为1961亿元、514亿元,后者仅相当于前者的26%。200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年末人均储蓄额分别为6565元、746元,两者相差5819元;2003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年末人均储蓄额为9945.34元、1228元,两者相差8718元,后者相当于前者12%。据1750户城市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用于储蓄、储蓄性保险、购买有价证券的支出达1262元,相当于当年农民收入的59%。
2.城乡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差距。2003年底,我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24台、冰箱89台、洗衣机93台、移动电话70部;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59台、冰箱13台、洗衣机18台、移动电话21部,农村相当于城镇的47%、15%、19%、30%。
(四)城乡社会福利差距
目前,我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为滞后,与城市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着十分大的差距。农民得到的教育、医疗、文化、水电、电信、交通等社会公用事业服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
1.城乡教育差距。2000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3年,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农村比城镇少2两年。现在农村不少地方学籍管理没有走向规范,小学、初中失学率、缀学率较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农村教师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农村学校工作条件差,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大量流向城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2003年,61个县教育支出49.92亿元、17个市本级8.89亿元。
2.城乡医疗卫生差距。从卫生发展水平来看,城乡差距更为明显。2003年全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为44571人,农村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2人;城市和县镇拥有80884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4人。2003年农村乡镇卫生院有病床37646张,每万人拥有8.6张;城市和县镇为74434张,每万人拥有36.3张。2003年,农村婴幼儿死亡率为城市的3倍多,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农村是城市的3倍多。2000年,城市、城镇和农村人口的寿命分别为77.38岁、75.63岁和71.37岁,城市、城镇比农村分别高出6.01岁和4.26岁。农民依然是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
3.社会保障差距。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占我省人口70%以上的农民除传统的“五保”供养和少数地方试点的农村大病统筹外,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之外。2003年,全省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104.28万人和10.65万,保障金额分别为60966.7万元和1747.0万元。
城乡差别扩大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措施及政策建议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坚彻底改革城市偏向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互动、工农联动,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推动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元结构转变。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机遇期。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找准抓手,突出重点,制定和用好政策,把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工作要突出“和谐**”这一主线,围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这一中心,主要在“五个着力点”上下功夫。
(一)加快统一思想步伐,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观,着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城乡关系的重大调整,是“三农”工作思路的重大创新。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我省GDP超过900美元,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调整改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重要时期。对待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还存在一些片面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我省是一个欠发达省份,现在的任务是发展而不是统筹;有的认为我省统筹城乡发展的时机还不成熟;有的人认为统筹城乡就是城市帮农村等等。要消除这些顾虑关键是要端正指导思想,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根本要求上来。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城乡统筹上。
(二)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着力构建城乡共建的新格局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十一五”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改进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建立政府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快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一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向。当前,我省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更加激烈,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已成为农业与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包括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利用工业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工业积累反哺农业,支持农村,为城镇化提业支撑。具体到每个县,并不是都要强调“工业立县”,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县域中小企业;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着力发展产业集群经济。
3.调整城乡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通过完善城市功能,强化产业支撑,增强人口和各类要素的聚集能力。主要包括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城镇特色经济。
一是全会科学准确地判断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决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的科学判断,表明了农村改革仍然是国家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发展仍然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础。
二是全会描绘了未来农村发展的美好图景。“决定”提出了今后12年,也就是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__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为核心的六大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群众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六大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对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农村发展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三是全会作出了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三大部署。“决定”指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这三大部署,既切中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有力应对了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绘制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蓝图。
四是全会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决定”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要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以这六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为重要抓手,将会从根本上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