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生的读书计划

一生的读书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生的读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生的读书计划

一生的读书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影响就业 读书计划 大学生

艺术类学生既有普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又有其区别于普通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独特个性.从而使得他们在综合性大学中.与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行为习惯、思想程度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种特殊情况也提醒我们:读书计划的开展必须具有针对性,该活动的受众群体是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实践技能的专门艺术人才。由此可见.开展高校艺术类学生的读书计划对艺术院系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高校艺术类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基础普遍薄弱

艺术类大学生考试方式以专业加试为基础.分别参加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次考试,录取方式为专业加试合格后,按分数高低排名。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类学生要低得多.这就使得艺术类学生存在对文化课重视不够的现象,势必导致多数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较窄,缺乏人文素养。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过分追求特殊性

在综合型大学里,艺术生总是能被人们一眼认出。从外表上看他们穿着迥异、行为举止尽显张扬。

由于其自身性格特质,思维敏锐活跃,对生活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但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现实基础,是大学生中最为敏感和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对问题的深度思考;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过分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发展”和“为艺术而艺术”,从而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偏离正常轨道。

(三)缺乏纪律性

不少老师反映艺术类学生的课程最为难上.上课时听课的学生极少,多数学生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尤其是早上的课,大多数同学都会讲早点带进教室,更有甚者,公然在教室内化妆,每节课老师总要反复提醒同学们不要说话。

艺术类专业的特点要求艺术生具有发散的思维、丰富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但有的学生却以为搞艺术就应该天性自由、散漫,认为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因此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性。

(四)团队意识较差

调查发现一个38人的艺术类班级.一学期中校级以上获奖人数是16人,其中只有两人获得的是团体奖项,其他均为个人奖项。艺术类学院在运动会中,也是获得单项奖居多。

艺术类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更强,更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少大学生认为,搞艺术就是要追求个性,就要放荡不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灵感,才能创造美。同时艺术类大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呈现个性化和独立化。

二、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艺术类学生大多追求自我发展、个性独立、思想活跃:追求个性才能,只有激发了灵感,才能创造与众不同的艺术成就。他们敢于竞争,他们需要在思维上创新。

一般的教学并不能将艺术生的特质激发.同样将艺术生与文化生作为同一类群体开展大学生读书计划,起到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必须将读书计划与艺术生的思维个性相结合。

(一)因地制宜的利用课堂资源

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参与.也要求教师创新原有的授课方式。

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相关的专业书籍。

对此.教师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引导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将读书活动引入课堂中来,潜移默化的引导同学。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音乐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内容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例如我校音乐学院就有着自己的阅览室.定期的更新书库的图书,而图书的品种也是由学生选取的,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图书.书库总也不能总是存放同类型的图书.艺术类学生通过不同层面的图书来获取不同的知识.从而在创作的时候就能从另一个领域来思考,想他人所未想。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艺术类学院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音乐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

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三、艺术类院校开展大学生读书活动的意义

(一)读书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途径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成长。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文化相结合的伟大过程。读书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四年是积累的阶段,是全面补充养分,全面发展身心,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全面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阶段;是构建比较完整的基础与专业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文化基础;锻炼和提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能力和素质;形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发展的独立人格的关键阶段。

(二)读书有利于端正自我态度,自我升华

现在的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浮躁的状态.不能全心全意的都置身于书本中,而阅读却要求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书中的佳酿。你会发现刚开始看书时,总是能难进入阅读的状态,但是一段时间形成习惯后,便能做到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了。而这样一个阅读的过程,也改善了学生躁动的性情。

艺术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散性思维。通过阅读所获取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各个方面,摄人大量的阅读量,无形中就是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个人能力。

一生的读书计划范文第2篇

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就更加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读书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是一个教师之必需,读书既是教师精神成长的最重要的源泉,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为此,我将“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产生的浮躁情性”,特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二、读书内容:

《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例说新课标——中学体育卷》《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研究》、《多元智能》、《教学策略》、《课程理论与课程创新》、《教育评价与测量》、《课堂管理的策略》、《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以及相关的报刊杂志,中外名著等。

三、读书目标:

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静享幸福,幸福地读着书,就如品一杯茶,香气扑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自己登高望远,高层建瓴,将读书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2、通过读书,树立一个享受读书,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使其成为一生之所需,一生以书香为伴。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3、坚持“读书促进思考,思考促进成长”的原则,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读书时及时记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将读书与反思相结合,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积极参加教改活动,并认真投稿,争取发表、交流或获奖。

四、活动内容与具体要求:

1、1~4月阅读书目:

⑴《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

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

⑶《例说新课标——中学体育卷》(李大春著)

(4)《中小学体育竞赛全书》(高宜)

2、5~8月阅读书目:

⑴《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司编著)

⑵《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傅道春编著)

⑶《挑战与对策》(杨九俊著)

(4)《你不可不知的法则》(余白)

3、9~12月阅读书目:

⑴《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等著)

⑵《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

⑶《从理解到行动》(杨九俊等著)

4、勤奋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

一生的读书计划范文第3篇

一、亲近书本,建立班级"小小读书角"

班级中每个学生捐赠出五本图书,加上图书架上原有的图书组建了班级图书角。目前班里的图书柜里的藏书琳琅满目,涉猎广泛,其中有科普知识,有寓言故事,有童话故事,有历史故事,有趣味幽默大全等等。班干部中自发地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由马一鸣和赵华镇同学主要负责,班级开展了借阅管理活动,同时也举行了好书交流会活动,同学们积极地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

二、爱上阅读,潜心博览群书。

班级规定每周末在家两个小时的阅读专用时间,潜心阅读,博览群书,吸收着人类"最高级的营养品"。家长们很配合,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共享读书乐趣,做好亲子阅读活动记录,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也收获多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看到孩子们对书如此倾心,如此爱不释手,我知道他们已经爱上读书了。

三、召开主题班会,交流阅读心得。

按照班级读书活动的计划,我们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在这次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畅谈阅读乐趣,交流阅读心得,互相介绍读书经验等,有的同学还介绍了和父母一起阅读的经历,把校园的书香带到他们的家庭中去。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更好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

四、精心设计读书手抄报。

同学们精心设计了一张张反映自己读书情况的小报。孩子们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读书内容贡献出来,其中有读书名言,有名人读书故事,有推荐阅读的书目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蔡钰欣、刘舒晴、蔡鸿森、蔡育奎完成的手抄报分别获得学校读书节手抄报二等奖,周浩、蔡文韬等人的手抄报获得三等奖。

五、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激发读书兴趣

结合学校读书节的方案,我班利用语文阅读课的时间开展了"我是故事大王"成语故事大赛、"经典与传承"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书签制作比赛。同学们兴致盎然,纷纷报名参加。报名的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准备充分,比赛表现突出。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更契合学生的心理,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从而提高阅读与写作的水平。

六、积极参加读书征文比赛,展示风采。

这个读书月里,我们班有六个同学分别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读后感","好书推荐"的征文比赛,其中周浩同学的作文获得了四年级组二等奖,蔡钰欣、蔡鸿森、赖亦馨等获得四年级组三等奖。

一生的读书计划范文第4篇

一、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由于货币通过投资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获得一定利息,每一元钱在将来和现在相比,其价值不一样。这是开展投资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在中职学生教育中可以应用。例如我班的一位同学在学校门口抽烟时被校长发现,交给我处理,为此我召开了禁止学生抽烟主题班会,谈到抽烟对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多么重的影响时,我应用了资金时间价值进行分析计算。2012年我国公布的中国公民人均寿命是75岁,预计对今天在校的同学而言,未来的预期人均寿命是80岁,今年15岁,预计生命还有65年。这位同学抽烟每天一盒,每盒18元,每月支出540元,一年支出6480元。如果静态分析评价这一生抽烟支出是421200元,即一套住宅楼被抽烟了;如果利用资金时间价值分析评价,年利率选取5%,这一生抽烟支出2960051元;年利率选取10%,这一生抽烟支出更夸张,支出31711221元,你这一生3171万元抽烟了,你看这对每一个人来讲多么可怕。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认为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一种资源被这种用途使用之后,必须放弃另外一种用途,这种放弃另外一种用途产生经济效益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理念可以这样在中职学生教育中使用。学生报到入学后,我召开第一次班会,先问同学们:“你们来学校报到花费多少钱?”同学们回答“:1800元”。这包括书本费、校服、保险费、建档费、体检费、住宿费、学费等。本学期实际上学时间不足90天,每学期一般是20周,每周5天,每学期实际在校时间是100天,国家规定法定假期国庆、中秋节、元旦以及开学第一周新生报到,剩余时间仅仅90天,那么每天平均支出费用20元,生活费一天30元,加起来每天家里负担50元。一般人认为应该是这样,但是机会成本经济学理念不是这样,如果这位同学不读书,而外出打工,每天最低工资是50元,由于读书而放弃打工,家中每天损失是50元,还得另外支出50元,这样应用机会成本理念,实际上每位同学每天上学的成本是100元。

三、经济效益观念

经济效益观念认为投入与产出一定要进行比较,而且投入要少,产出要多。中职学生之所以来职业学校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打工收入比不上学收入要高,否则,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就是没有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观念的树立,增强了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通过机会成本的概念得知,每位中职生每天在校学习成本是100元,3年在校学习时间500天,总成本应该是50000元。这么大的成本一定要有效益。例如我校09级高建班学生史某,2011年7月毕业,现就职于省建某集团公司,月薪9500元,是没有上学学生的1500元的6.3倍,这就是活生生的中职教育经济效益典型案例。

四、预算观念

一生的读书计划范文第5篇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1.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师根据每天所教的内容要讲清预习要求,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如三年级学生预习的要求主要是自学生字、新词,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四年级预习要求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及每段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圈画重点内容。预习要求明确后,就要建立检查机制,确保预习质量。生字词的检查主要通过抽读、听写的形式,完成字词句的理解。问题的提出,可通过质疑环节表现出来。这样,每节课都要检查预习效果,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阅读习惯,关键在于坚持,使学生的阅读习惯自觉地养成,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个性,要给孩子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空间,循序渐进,慢慢进入正轨。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将有极大的帮助。(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阅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不要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做小动作的陋习。(3)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4)养成默读的习惯。(5)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6)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纠正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习惯,指导学生读书时,常问“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的习惯。(7)培养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8)培养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9)培养有序阅读的习惯。总之,有的放矢地逐步培养,最终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改革作业布置的方式、内容

要改革以往机械、繁琐的作业形式,布置一些少而精的作业。如,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性、开放性的题;可以让学生背一些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写读书心得;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观察所得;可以结合学习内容,组织有趣味的学习活动;可以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或电影、电视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辩论,以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又如,学了《秋游》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到郊外采集树叶,做树叶画,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召开树叶画作品展示会,介绍自己的树叶画;还可以作树种调查等。

三、要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1.给孩子制订适宜的作息时间表

孩子每晚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每天晚上的活动计划,几点学习、几点玩、几点看电视、几点休息等等。因为孩子的自制力较弱,家长就有必要给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并严格监督孩子实施。

2.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

每天要求孩子专心做事情在30分钟至1小时之间。比如,拼图、绘画、阅读、下棋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孩子感兴趣的,也有不太感兴趣的。因为孩子上学后不能只学习他喜欢的科目,所以要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对他们不是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也要求基本完成。

3.为孩子创设安静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