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尔夫实训总结

高尔夫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尔夫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尔夫实训总结

高尔夫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高尔夫行业英语 细化教学体系 评价体系 专业优势

高尔夫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体育运动。它推崇绿色、高雅、健康、阳光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在绿色优雅的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好选择。在我国,高尔夫消费者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每年有60万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游客来华进行高尔夫旅游,且人数正在逐年增加。高尔夫运动如此迅猛的发展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高尔夫专业。我院于2005与韩国酷伦株式会社联合办学,由韩方投资1.2亿人民币,在校区内修建了占地2000亩的铁岭龙山高尔夫培训俱乐部,包括: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建筑面积近7500平方米的高标准会馆、42个打位的高尔夫室外练习场、800平方米练习果岭等设施。学院实训中心具有28个打位的室内练习场、300平方米练习果岭和高尔夫草坪实验区等实习实训基础设施。每年接待外宾旅游观光多达万人,这种前校后企、工学结合的优势,教学授课以实训基地为载体,课程设置针对企业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达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高尔夫行业英语是高尔夫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打开与世界同行对话的窗口,也是从事行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人在课题《高职高专英语通关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深感基础英语向行业英语转化的教学结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细化高尔夫行业英语教学体系,完善高尔夫英语课程知识,提高行业英语对学生的吸引力,建立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势在必行。本文将尝试从选择高尔夫行业英语教材着手,开设课时,分配教学任务,结合教师课堂个性化设计和构建多样化评价体系,探讨如何发挥高尔夫学生的专业特长。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宣传的不断增多和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表达中国特色事物的英语词汇大量涌现,英语语言本身的本土化也对英语教育提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那就是英语教育本土化。高尔夫行业英语教材应“本土化处理”,结合本院实际,提取专业相关度,对教材精心处理;一增一减,尽可能增加高尔夫行业英语词汇,同时减少基础英语中生僻词汇。为搞好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将专业英语中所涉及的生词分为三类:一类为需要“记忆”的单词;一类为需要“认识”的单词;第三类为不需要“记忆”也不需要“认识”的单词。对于需要记忆的单词主要包括英语中难度较高的一些常用词汇和高尔夫专业应用极其普遍的专业词汇,这一类单词数量较少,一般每篇课文平均5~10个,例如对于高尔夫专业的学生,必须记忆的词汇如“club”(球杆)、“course”(球场)、“hazard”(障碍区)、“bunker”(沙坑)、“swing”(挥杆)、“address”(瞄球)、“impact”(击球)、“cock”(曲腕动作)、“shift”(转换)等,这些单词的掌握对学生今后对本专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有极大的帮助作用。通过通关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尽快收集相关资料,编写出适合本院学生包括高尔夫专业词汇和日常表达、球场口语交际、高尔夫礼仪及接待、高尔夫技巧和器材知识、高尔夫管理及赛事解说、高尔夫相关知识中等程度的英汉互译等多项内容的校本教材。有关高尔夫专业英语的听说训练方面,可根据需要进行,具体方式可多种多样。比如针对学生们感兴趣的裁判员考试等专题,要求学生事先准备有关高尔夫英语定义规则,然后邀请英语讲得好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宣读或者演讲,尔后其余学生与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做总结性发言。通过这种形式,不但能加强学生对高尔夫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而且也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高尔夫专业英语的兴趣。我们将以高尔夫技术为主线贯穿整本书,以口语对话的形式将高尔夫技术、礼仪、管理等知识融入进去,重点突出日常表达和球场对话,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球场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流畅地与外宾进行日常交流、情感表达、技术切磋和指导等,以期能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脱口而出、应用自如。

在课时设置上应克服培养计划课时少,开设课时不足的困难,在单独开设高尔夫行业英语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嵌入基础课;增设选修课;同时搜集各类高尔夫音像视频,如:各大赛事与年度最佳挥杆视频、国外的高尔夫音像教程等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行业英语听力水平,定时开设讲座课;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高尔夫专业小知识、高尔夫趣闻、名人语录、赛事介绍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多样的课后练习也能让学生体会高尔夫英语的乐趣,习题可分为:情景对话、看图说话、模拟球场、模仿名人、视频听说、选择、翻译、判断、阅读等多种形式。此外我们还将增加球场实训课,将学生带到球场进行真正的情景教学,让高尔夫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学习和巩固知识,让他们从玩中学,在学中玩。零距离体验高尔夫行业英语,从而来实现基础英语向行业英语的自然过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应结合个人爱好特长,进行课堂“个性化设计”,形成个人设计,包括设计场景、设计准备、设计创意、设计表达、设计实施、设计管理、设计评估、设计人生等环节,在任务设计中如何让更多学生参与,如何贴近他们实际,如何体现行业英语特点,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设计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特质,营造生动课堂之外,还应加大学生评价体系“多样化构建”体系,基于《评估手册》,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各占50%。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高尔夫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高尔夫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应建立出科学合理的高尔夫专业英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学校监控系统、业界专家督导系统、学生信息反馈系统、合作单位信息反馈系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英语A级、B级、PETS三级、PETS四级及裁判员的各种等级考试对系统执行过程进行跟踪,通过定期的检查、诊断、考评、奖惩等手段实施改进、必要时进行目标调整,实现评价系统良性循环,保证教学质量。

总之,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增强自我教学能力,不断关注行业动态,常听相关专业课,多到企业实习,考取相关专业技术证书,争做一名双师型教师,在细化高尔夫行业英语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及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培养出一批与时俱进,有专业技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燕,戴紫明.高职院校高尔夫专业英语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0,(16).

高尔夫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体育产业是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总称,它是以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为主营业务,同时对旅游、商业、会展、建筑、通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游戏动漫、网络等产业具有显著拉动和辐射作用的综合产业链。我国体育产业近些年来持续保持跳跃式发展态势,吸纳就业劳动力人数不断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化程度低,201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3135.95亿元,为美国的1/10,人均为美国1/40;GDP占比0.6%,仅是美国的1/4。特别是在欧洲、美国,体育产业的八成收益,都集中在体育服务业上,但在中国体育服务业的所占比重,仅仅两成左右。在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提升、消费升级推动现代服务需求崛起之际,国内体育产业化空间巨大,尤其是体育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体育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做大做强体育服务业并实现现代化,而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五高”的特征,迫切需要大量体育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全国共有15所体育高职院校,共开设有社会体育、体育服务与管理、运动训练、体育保健、竞技体育、高尔夫运动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20多个体育及相关专业,在校高职生数约1.34万人。各体育高职院校都是地方体育系统举办,与体育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建有各类培训基地为体育行业及社会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有2所院校牵头组建了体育职业教育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高职教育规模较小,专业布局及设置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与课程建设改革力度不够大,成效也不够明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2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

体育高职院校应建立体育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的机制,包括建立专业调整评估机制、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强化机制、新专业培育机制、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等。体育职业类专业设置必须对接区域体育产业(链)。总体要求是:在当地政府和体育行业的指导下,依据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发展趋势来调整办学层次和优化专业布局,以体育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体育职业岗位群来开设相应专业,及时改造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创办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形成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体育产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各体育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多数是传统专业,职业定位模糊,趋同现象较明显,缺乏特色。笔者认为体育高职院校可根据本地区体育行业特色和本校优势,按单项性健身类、综合性健身类、休闲旅游类、运动防护与保健类、经营管理类、竞赛表演类等分类构建专业或专业群,进一步明确专业(群)服务的职业岗位群;对传统专业(如体育服务与管理等)应向体现现代服务业特征的方向进行改造和提升。此外,还可沿体育产业链延伸与渐进衍生和开发周边专业,如体育旅游、体育媒体、体育会展等专业,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3转变观念,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体育高职院校是体育系统办学,行业特色明显,且通常一个地区只有一两所,应培养服务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既懂体育,又懂经营和管理,并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良好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服务人才。不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不同,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专业强化运动专项技术指导、健身指导技术或运动防护技术,走技术技能服务岗位路径;有的专业侧重于经营或管理,走经营管理岗位路径。此外,体育高职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为体育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服务,同时也要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4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体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理念是需求导向、能力本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基本思路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跨学科、进阶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流程是: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标准和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编制[1]。体育职业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点如下。

4.1专业与产业对接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体育行业企业专家必须全程参与,深入调研和分析体育产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总结提炼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细化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确保所设专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2专业与职业岗位群对接

专业是面向岗位群设置,而不只是一个岗位。需求调研时,要将每个岗位分层级,不同层级表明了工作能力的不同。职场中的人欲达到一定层级,必须经历相应的年限的努力和积累,层级越高需要的年限越长。岗位层级为学生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体育职业类专业通常有三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第一条是技术技能服务岗位路径(如高尔夫教练和球童);第二条是营销岗位路径(如高尔夫俱乐部会籍销售和客服);第三条是管理岗位路径(如高尔夫俱乐部运行管理)。例如,高尔夫球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实习球童初级球童中级球童高级球童特级球童、球手。当然,职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岗位迁移,如从中级球童升迁至球童主管、客服主管或销售主管等。

4.3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是职业能力标准。从课程体系到每一门课程,甚至每一课程单元都应有职业能力标准中的职业能力与之对应。职业能力分析是开发职业能力标准的关键步骤[2]。对于体育职业类专业,一般应分别从技术技能服务、营销和管理这三个职业领域的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出发,调研并分析确定各岗位的工作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从而形成本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标准中每个职业能力都是带有层级标识的,与职业岗位的层级相对应。同一层级的一个或若干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构成一个职业能力模块,所有不同层级的职业能力模块组合成职业能力模块库。开展职业教育或培训时,只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从模块库中选取不同能力等级的模块,科学合理地搭配组成课程模块、课程及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就呈现出跨学科、模块化、组合型和进阶式的特点,便于实现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也便于开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4.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在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时,应参照社会体育指导员、营销师等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国际先进标准、体育行业企业人才培训要求、典型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及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等资料,这样开发出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必然涵盖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内容。由于课程模块的层级也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相对应,这样学完相关课程模块就可以考取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

5以能力为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各体育高职院校及专业应以一般模式为指导,借鉴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等),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创新,使之更具特色。

5.1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在工作场所以正确的方式运用所需技能的能力。以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专业为例,该专业在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建立了分项实训室(8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8个)。这些校内实训室和基地都是按照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设计的,并符合国际化标准。校内分项实训室主要用于课程教学和单项基本能力训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包括广东省体能训练中心、运动防护中心、体育馆运动防护室、轻松100工作室)主要用于专业轮岗实习,在真实的对外服务中,教师进行现场教学,边讲解边指导,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和指导进行实操。在实习方面,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根据高职学生三年制特点,实行“第一学年的体验实习+第二学年的轮岗或顶岗实习+第三学年的毕业实习”模式,强化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5.2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

以健身指导综合实践课程为例,整个课程是一个健身指导和健身俱乐部管理的大型项目,又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如操教指导、器械指导、健身俱乐部管理等),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指导。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例如,应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健身俱乐部实际岗位中扮演某个角色,工作一定时间后,采取岗位轮换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工作角色,从而提高不同岗位的工作能力;在应用案例分析法时,聘请健身俱乐部经理讲解俱乐部成功管理的案例,聘请健身教练对学生在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正意见。

5.3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大型的高尔夫俱乐部资金雄厚、条件优越,且拥有较多的技术技能岗位。体育高职院校可选择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合作俱乐部一起根据职业岗位群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共同开发职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体育高职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高尔夫俱乐部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能力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5.4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高尔夫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蔡薇:高盛在2011年投资两千万美金给达内,今年4月达内在纽约成功上市,投资回报在我们的预期范围内。我们很欣慰达内加入到纳斯达克这个汇聚了世界上最具创新和高成长企业的大家庭。我们跟管理团队一起,在时代广场按下开市钟的一刻,与公司一起感受到了经过努力后的兴奋和快乐。

创业家:高盛投资达内科技还比较早,当时类似的培训机构有好几家,为什么选中了达内?

蔡薇:我们挑选公司时,会仔细分析公司的基因,看它是否具备成为行业领导者的潜力。在投资时,我们会仔细与公司交流,观察团队想问题、做事情的方式。达内的企业基因包括诚信的文化、务实的运营、健康的财务、专业开明的管理层,我们非常欣赏。达内的管理团队专业水平很高,做事严谨,执行力强。我们凭这些特质判断,达内会成为这个行业中的领头公司。

创业家:当时达内科技还是一家小公司,你们对这家公司的前景有什么预期?

蔡薇:的确,三年前的达内规模还不大。达内那时有30来家软件实训中心,自2002年起,达内用了9年时间一共培养了7万多名中高级软件人才。我们一直看好中国IT行业的整体成长。达内创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在业内优秀的品牌影响力,一定会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就业服务。到上市时,达内一共帮13万多名大学生软件人才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个成绩很了不起。

创业家:创业者融资除了拿投资人的钱,还要看投资人能给创业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你们一般会在哪些方面帮助创业公司?

蔡薇:我们作为股东,会在管理、运营、品牌建立等各个方面深入探讨,与公司一起成长,共担风险。高盛会全力支持公司继续保持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大胆开拓培训市场,让更多的中国大学生能够公平地接受岗前就业培训,为中国的软件产业培养更多实用人才。

创业家:作为一个投资人,你认为哪些事情是需要插手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放手的?投资人对于所司的重大事务,决策的边界在哪里?

蔡薇:作为少数股权投资人,对公司管理的参与主要是在股东和董事会层面。比如公司长期战略、确定上市计划、重要高管的聘用、整体架构安排、寻找合作伙伴等重大事项。我们的风格是既然选择投资一个团队,就是基于信任。投资人过多参与到公司日常经营,效果通常不如让专业管理团队来主导。

创业家:在达内科技这个投资案例中,经历过艰难的过程吗?

蔡薇:这是一个非常顺利的投资案例。前期投资人建光和张阳都是我很好的朋友。我们常聚在一起畅谈公司大小事宜,有时在董事会上,有时在高尔夫球场上。韩总是一个智慧开明的CEO,他有梦想,有战略眼光,有创新想法,遇到各种困难时也有解决办法。他领导的整个团队也都是勤奋的实践者,我们的合作十分愉快。

高尔夫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本文作者:张志坚工作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三双一突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三双”是指“双主体、双课堂、双导师”,即“发挥学校与企业两个办学主体的作用,将校内常规教学实训和企业经营实践作为主要课堂,以校内专业指导教师与校外实习实训老师为导师”,全面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其目的在于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着力提高学校服务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的能力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从运行管理、利益驱动、风险共担三方面,促进校企共同建立人才共育、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一突出”是指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尤其注重培养工作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培养体系的核心在于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如何较好地与企业行业实现全方位的结合等实际,解决校企结合的体制、培养环境、教育主体和服务目的等问题,构成内外相互依存的开放性体系。在这一框架下,校内教育教学活动注意结合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及岗位技能需求,校外实习实训注重“做中学”,实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课堂化,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校内课堂和校外课堂的各自优势,形成企业进课堂和课堂入企业的“双课堂”培养人才环境。在教育教学改革上,注重校内专业指导老师与校外实习实训导师优势互补,促进专业课程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把“双导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主体和主要方式。总而言之,该体系的建立目的是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校与企业形成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内在共享共赢关系,缩短企业用人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距离,最终使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实力,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摸索出一条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路子。

1.确立校企育人“双主体”地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项目合作为载体,引进企业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形成校企育人“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从2008年开始,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就着手探索与企业共同开设专业人才班以全面推进企业与学院合作办学工作。首先在旅游管理系相继开设了“中天高尔夫人才班”、“喜来登酒店人才班”,由此,境内外各类企业和教育机构团体纷纷来校考察洽谈,组建各类专业人才教学班。2011年9月,学院与海南光明会计人才优配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光明会计班”,未来3年,海南光明会计人才优配管理有限公司将投入45万元作为办学的辅助经费,并为该班学生选配行业企业能手和优秀管理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和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在这些“人才班”的建设上,校企双方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改变传统高校闭门办学的局面。同时,学校发挥专业教学科研能力优势,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诊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双方共赢。积极稳妥推进校企合作,关键是从制度层面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体制。对此,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寻找校企利益切合点,形成利益驱动机制。由于校企合作未能找到利益的结合点,实现双赢,因此,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与意愿并不高。为此,学院在推动校企合作时,十分重视建立利益驱动机制,学院主要为企业输送高素质职业人才,提供培训服务、技术支持等,企业主要是吸纳学院毕业生、提供实训实习基地、参与教学方案制定等。2010年,学院与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等地方龙头企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方面展开合作。(2)加强校企制度建设,形成风险共担机制。从2010年开始,学院针对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委托学校培训员工等校企合作的重要事项研究制定并出台相关制度,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积极协调促使政府职能部门尽早建立职业教育返税制度,把企业接受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挂职、学生实习以及吸纳毕业生就业等作为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3)以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着手筹建“政校企外”理事会,通过建立吸纳政府、学校、企业与境外教育团体参加的合作办学理事会,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2.以“双课堂”为抓手,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通过引进企业行为规范,再现企业真实的经营情景,构建“双课堂”,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其职业素养。(1)将企业行为规范引进校内课堂、宿舍和教材,按照企业经营环境和具体岗位工作流程来设置课程,从而形成真实的企业经营情境,加强学生对企业行为规范的学习理解,使得学生在企业特定情境中受到熏陶浸润,得到教育,强化了环境育人的效果。(2)要求所有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从环境布置、设备操作、师生着装、岗位要求、安全防范等方面,尽可能地按照现代企业标准执行,展现职业情境和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技能学习中体验职业氛围、接受职业熏陶、增强职业认识、确立职业取向,培育良好的职业情怀。(3)通过营造企业真实经营情境,植入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行为准则,尤其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促使融汇优秀企业文化精神的育人环境的形成,使学生受到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有机统一的教育以及职业品格养成,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职业人才。3.发挥校内校外“双导师”作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1)修内功,建立校内专业指导师制。在每个专业每个年级都至少配备1名从各专业骨干教师当中挑选出来的专业背景深厚、行业知识丰富,并熟悉专业就业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校内专业指导师。要求在3年内,指导教师应跟踪了解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协助他们制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技能,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创业就业方面予以跟踪指导,随时提供服务。(2)引外力,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导师制。通过推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课堂化,建立起现代学徒制,为每一位学生在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时选配一名企业人员作为工作实践导师,帮助其尽快进入岗位角色和掌握岗位技能。2008年,学院还在海南省高校中率先实行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制度,聘请海南知名企业成功人士担任学生的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并邀请他们定期到校举办专题讲座或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意识,寻求最佳职业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促融合,调动校外兼职专业导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职业经验和熟练把握专业工作流程的优势,吸纳他们参加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堂实训,形成内外导师共同研究参与教改的良好局面,促使学校的教学与管理更为贴近实际,吻合企业以及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4.强化职业能力“一突出”要求,培养职业人才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在坚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着重培养三种能力,即工作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1)以工学结合为载体,培养工作能力。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坚持“在做中学,在做中教”。在教学形式上,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实现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工作岗位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场所上,校内实训教学采取情景化,校外顶岗实习完全企业化。(2)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培养创业能力。首先树立其创业意识,其次传授其创业知识,最后培养其创业能力。同时,建立起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机构,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自主创业指导和后续服务。从创业规划、工商登记、融资渠道等方面提供相应服务。通过创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对创业意识强、创业创意新、创业思路好的学生予以大力支持。(3)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培养创新能力。联合海南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共同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广泛开展岗位练兵。通过技能大赛的洗礼,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学院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将大赛要求的关键知识、技能和作业标准、作业流程、场地设备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科学依据。同时,逐步建立校企合作与技能大赛良性互动的机制,把技能大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积极探索构建“三双一突出”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二是学生技能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三是学生就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四是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显著增强。

高尔夫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类旅游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27-02

一、国内外高校体育类旅游等旅游类学科与别的学科结合起来的专业

在国外很多高校设置了与休闲旅游、农业旅游相关的院系和专业。如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健康与人类行为学院的娱乐公园与旅游专业;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娱乐和旅游系;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人类发展学部的人类运动・娱乐与行为学院;英国白金汉郡的休闲与旅游学部;英国的里茨・麦曲波里顿大学休闲与运动研究学院及台湾部分高校的休闲农业等专业。在国内,开设了此类领域相关的专业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长沙学院旅游与休闲专业;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的体育旅游方向;沈阳体育学院的体育旅游专业;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还有各类农业大学、农业职业学院借助自己学校的学科优势开设的相关旅游专业等。

二、体育类学生学习体育类旅游专业的优劣分析

对比别的高校,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在体育院校学习体育类旅游有来自学校的优势,又有来自自身的一些优势。综合类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涵盖体育运动开展、管理、体育人文、休闲、保健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建设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学习体育旅游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学校新兴项目,如户外运动中的攀岩、皮划艇、游泳与救生、潜水等特色项目的设施和师资,有利专业将旅游知识与体育运动知识结合得更紧密。而体育院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基础与体魄,能更好地做好户外旅游、户外活动中的岗位职责。用人单位在户外拓展的指导员、户外徒步的领队、户外活动的组织等岗位都倾向于招聘具有体育特长、身体素质过硬的人才。

体育类院校学生相对别的高校学生来说存在不重视理论类课程和学科理论学习的现象,知识面相对狭窄。学生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身体素质的锻炼、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上,但却忽视思维逻辑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由于体育活动的特点,学习体育类学生大多个性粗狂、不羁言行,在个人礼仪、仪表方面不够重视。这些对注重沟通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个人体态仪容的旅游服务业来说是不小的缺点。

三、体育类旅游的课程构成体系

一是体育学、旅游学是体育旅游专业理论构建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二是从培养角度来看,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支持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任)选修课、通识课等。所以体育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体育类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公共课、实践技能课(包括入学教育、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按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统一设置。

专业支持课的开始,应该包含体育类学科、旅游类学科和服务管理类学科的一些基础课程,学习的学科知识分为3大块。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户外运动与旅游方向)为例,专业基础课程中,体育类课程有:运动人体科学基础、身体素质锻炼方法、运动损伤及处理;旅游类课程有:休闲与旅游学概论、地貌地理;服务管理类课程有:管理学、公共关系实务等。

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支持课是承前启后的关系,专业支持课为后面专业核心课的开设奠定基础。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户外运动与旅游方向)为例,专业核心课主要包含体育类课程和旅游类课程,至于要开设哪些课程需看学校专业设置方向和特色,专业核心课程中体育类课和旅游类课程要具体体现专业的特色。

专业任(限)选课应该设置成模块,可以分为体育类课程的拓展模块、旅游类课程的拓展模块、管理类课程的拓展模块、服务类课程的拓展模块。学生应该从查漏补缺角度,或是以后就业的方向来选定选修的模块。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运动休闲服务与管理(户外运动与旅游方向)为例,专业任(限)选修模块中,体育模块课程有:高尔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保健等;旅游模块课程有:中国旅游资源概况、酒店管理、旅游心理、导游实务等;服务管理模块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技巧、体育科研方法、企业文化概论等。

全校的通识课,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别的需求来选择的课程。

四、体育旅游专业主要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开展

(一)体育类旅游课程的教学

体育类特色的专业核心课,除了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外,还需重视理论的学习。理论学习的重视,不在于用多长的课时来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在于教授学生如何把体育专业的学科知识理顺,工作中把这些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传给教授的对象,并使之易于接受。通过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让学生轮流分组授课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加上制订实践教学完整的评价方法和老师的引导作用,将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旅游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旅游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成与学生学习方向贴近的项目和方案,在旅游教材的基础上编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讲义。

旅游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高校教师不能到岗体验相应的工作,导致教师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书本层面上。由于缺乏操作性、从业工作经验,教师授课效果难免显得单调和苍白无力。所以每门课程应建立自己的教师队伍,由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组成,校内教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每位成员担任这门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讲授,这样就可以适当引进部分行业人士来参与课程的教学而又不会与其工作产生冲突。

旅游类课程的实践,往往存在简单出游1-2次,就用完实践教学的课时,教学效果不明显。对于旅游类课程的实践,外出实践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实践后做好总结工作。教师事先需实地踩点、设计好考察路线、户外活动方案、对突发事件准备预案等。重视野外考察活动的“学习”效果,而淡化“旅游”效果。并在课程中培养学生设计、组织活动的能力。对于部分旅游学科需具备的技能,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训这样的方式来培养,部分旅游行业操作的知识可以通过参观的实践方式来辅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三)服务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体育学院的学生对服务管理相关的知识接触较少,且服务管理类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疏实践的情况;或是重视实践,但是考试中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达不到标准,就业部门反馈学生服务、管理的意识和行为表现欠缺。所以服务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应通过适当地引荐部分行业人士来参与教学,通过观看优秀的授课视频和经典的真实案例分析、参与和实训教学相近的活动来实现。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与课程相关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展,如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实训课可与学校举办的演讲活动结合在一起;沟通技巧课的实践教学可以和学生的下乡活动、外出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以上提到的实践教学方法将能起到加强学生在服务管理类方面的技能的培养。

五、总结

体育类旅游专业教学需因材施教,所以做好学情分析非常重要。体育类旅游专业是一个将体育学科和旅游学科结合在一起的专业,要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需要老师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筛选,设计自己的教学、实训内容和项目,并改善课程的实践教学。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实行模块设置,让学生查漏补缺或是为以后的就业方向做好铺垫。全校的通识课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课程。充分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体育类旅游专业培养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使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需求高度匹配。

[参考文献]

[1]蔡林,李宁等.论应用型运动休闲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相关期刊更多

汽车实用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芳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岩石矿物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