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范文第1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1

不经历过水深火热的磨炼,怎能造就出一把好剑;没有流过鲜血的手指,怎能弹奏出世间绝曲;不经历强烈的风雨,怎能现出缤纷的彩虹。不,是战胜了困难,磨炼了自己。

——题记

记得有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到了家里。

妈妈叫我先到小区的广场上试试看。

到了小区的广场我看到了小区的伙伴都在骑自行车,我好羡慕,心想,我应该能把它学好吧!

我一用力的登上去了,上去是上去了,可是会摔下来。

心想,我一定学不会,可我想到老师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听了这一句话,我又有信心了。

开始我说:“我一定要学,我一定要学会,我把脚放在脚踏板上,然后就好了,还要保持重心不然会摔下去。”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2

今天放学时,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回家准备做沙包的用具,明天上课要教我们做一个沙包。一回到家里,我便按着老师的要求把针、线、布、大米、剪子一一装进书包里。

上午到了学校,终于等到第三节课了,现在可以动手做沙包了,我们立刻拿出昨天准备好的用具。老师先简单地教了我们沙包的制做方法和要点,叫我们自己独立做一个沙包。

我先拿出针和线,用剪子剪出大约2到3米的一根线,然后左手拿针,右手穿线,我虚着眼睛把线头对准针眼穿过去,第一次没有穿进去,左手还被右手扎了一下,同桌的朱楷问我:“你还好吧,小心点。”我答道“谢谢,我会小心的”。我一点也不灰心,第二次穿针,这一次倒是穿进去了,但是一不小心又把线拉出来了,“再来一次,我会成功的”。我心里给自已打气,第三次,我把线头对准针眼穿过去,右手连忙捏住穿过的线头一拉,线顺利地穿进去了。接下来,我按老师讲的步骤把穿好的针线打了个死结,把带来的布对折成一个小正方形,然后有针线开始在布的边缘缝起来,按照老师讲的要点,一定要缝得密一点,不然的话,布里面包的东西就会洒出来,我小心的密密的缝起布来,最后缝好的小布袋要留一个小口子,大米就要从这里装进去。我把大米小心地放进缝好的布袋里,用手一抖,大米全都装进去了,于是我把布袋的口用针线缝起来,再把它倒过来,看看没有米洒出来,这样,一个可爱的小沙包就做出来了,我太喜欢我自已亲手做的这个小沙包了。

这次的做沙包活动,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有些事情,看起来是非常简单,但是自己动手做起来不一定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容易。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3

从我上学以来,每年开学,妈妈都会给我的新书穿上整洁的“衣裳”。爸爸说,这是妈妈新学期的第一课。今天也不例外,吃过晚饭,妈妈就坐在灯下帮我包书皮。

妈妈认真地包着书皮,柔和的灯光给她镶上了一层银边,妈妈的手指在洁白的硬纸上舞蹈,我看得出了神。妈妈拍拍我的肩膀,说:“儿子,想什么呢?”

“妈妈,您是跟谁学的包书皮呀?”我问。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范文第2篇

[摘 要]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补充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让课堂呈现不同的精彩。

[关键词]学科整合 联系生活 拓展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28

烹饪时除基本的调料外,根据每个菜肴的特点再适时添加一点别的调味品,可以整体提高菜肴的美味,达到色、香、味俱全的境地,大大增强人的食欲。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添加一些新的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探究,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思考。

教学片断一:融入语文,感受奇妙

师:大、小月的个数比较多,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生1(边说边示范):可以用拳头来记忆。

师:这种方法大家熟悉吗?在哪见过?

生2: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

师:你的记忆力很强。是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实物投影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练习一,全班学生很兴奋地读一读)

……

师:课接近尾声了,谈谈你对时间的认识,好吗?

生3:时间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分每秒。

生4: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生5:我们应该做时间的小主人。

……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就像你们语文书上一首诗说的那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实物投影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57页上的小诗,师生一起读)

……

思考:

一堂数学课上两次出现语文书的内容,这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受,每一次学生都特别兴奋,发现原来数学与语文还有这样的联系,学生读时倍感兴奋和快乐。这样的学科整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对大、小月的记忆更为深刻,而且利于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其实,数学不仅仅可以和语文整合,还可以和所有学科进行整合,如“认识千米”一课可以和体育课整合、“美妙的杯琴”可以和科学课整合、“生日快乐”可以和音乐课整合等。把这些特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联系、整合起来,既能让学生沟通所学的知识,以获得综合知识、综合经验,又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学片断二:联系生活,品味价值

师:生活中用到年、月、日知识的地方可多了,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1:各个纪念日。

生2:我的生日。

生3:商品中也有。

师:你很善于观察。是的,商品中的日期还有很多学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过期的牛奶):看到牛奶瓶上的这个日期,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4:这是过期牛奶。因为上面的日期写着2014年2月16日,保质期是7天,今天都2月28日了,所以早就过期了。

师: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师(出示化妆品上的日期:2014年8月12日):那这个日期是什么意思呢?

生5:可能表示这个化妆品的保质期到2014年8月12日。

师:你是生活小达人。

师(出示外国食品上的日期:03 / 08 / 14):那这个日期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6:这个错了,一年只有12个月,没有14的。

生7:这可能是指2014年3月8日。

生8:不对。外国日期是按日、月、年的格式编制的,所以应该表示2014年8月3日。

(其他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瞧,年、月、日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多大啊!

……

思考:

一节课中,如果仅仅让学生掌握书上的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为此,上述课堂教学中增加了一个环节,即教师出示保质期、出厂日期、外国食品上的日期等,把年、月、日的每种类型展示给学生,于无形中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如何看日期,成为生活中的小达人。整个过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明白数学课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片断三:拓展阅读,提升素养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年、月、日是谁规定的?为什么一年有365或366天呢?

生2:为什么有些年有365天,有些年有366天呢?

生3:为什么不每个月都是30天呢?

生4:为什么我的日历卡上有两个数,这一大一小的数怎么看?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5:为什么二月的天数比较特别?

……

师:我很佩服你们,小小年纪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好!那这么多的问题,你准备怎么解决呢?

生6:问老师或爸爸妈妈。

生7:自己查资料。

生8:在百度上搜索或去新华书店查阅相关的书。

……

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你们解决刚才的一些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阅读吧。

(学生静静地阅读老师所发的阅读材料《年、月、日的来历》)

师:还有更多的疑问就交给你们自己去解决了,到时我们进行一个阅读分享会喔!

……

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数学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作为一个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师来说,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特别是课内的阅读,这样既能拓展和延伸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适时地补充一些阅读内容,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材 人文 “处处留心” 阅读视野 言语锤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92-02

语文教材中单元练习的作用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的课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文学修养。可是传统的单元练习过多地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与掌握,题目设计机械而乏味,练习味过于浓重。笔者经过教学实践与对比思考,研究新旧教材的异同,发现新教材中“处处留心”的设计合理而巧妙,有效改变了这一现状。因而思路也由困惑逐渐明朗,从而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这一版块的教学,争取形成有趣而又高效的课堂。

一 初为人师的困惑

初为人师,带领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语文,不免有些忐忑。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并能更多地掌握语文知识和学习技能?本人在自身刻苦钻研的同时,不断向前辈和周围的同事学习。但仍有困惑,且引导我不断思考。

如某同事在执教第五册练习三中“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的内容时,配合动画课件,大讲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之后抱怨:自己俨然成了一名科学老师。我在思考,既然是科学的内容,为什么要大篇幅地在语文课堂中讲解呢?

又如,一同事在执教第七册练中的“写家庭地址和走法,画示意图”时,在画示意图上花了不少时间,上完后连他自己都糊涂了:“我这样上课和品德与社会课还有什么大的区别?”

再如,面对四年级下册练习四中的中药材内容,我无奈地问前辈:“像这种内容怎么上?我可以把它当成综合实践课来上吗?”

面对这些现状,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深深感到教师不能把编者精心安排的“处处留心”版块当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背离了语文教学轨道,结果是“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所以,怎样将这些纷繁的内容用语文的方式来呈现,明明白白地上成语文课,烹制出语文味,成了我在实践中的追求。

二 “处处留心”的优势

比较新旧两种教材,我认为设置“处处留心”这一版块提升了中年级语文教材的品位,使之更生动、人文、综合。

1.更生动

“处处留心”保留着语文基础知识的渗透,如在不同语境中了解字的不同含义、形似字的巧妙记法、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处处留心”还非常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学查字典。这些原本枯燥的知识要点,“处处留心”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形象逼真的图片、生动的生活情境的再现、有趣的故事,让练习课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2.更人文

“处处留心”中许多内容饱含着民族文化,洋溢着中华文化的气息,如对歌词的了解,对京剧脸谱的初步认识,赏对联写对联,诗歌赏析和《三国演义》文字片段的赏读等。即便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也仅限于一字一词,而不探究微言大义,更没有用似是而非的东西去为难学生,而是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们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探究的愿望和兴趣被调动起来。

3.更综合

“处处留心”版块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涉及生活的方

方面面。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动物园里动物的名称、中药材的名称、药品包装上的说明、不同城市的别称都成为了“处处留心”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世界,架起了生活与语文之间的桥梁,打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

可见,“处处留心”这一教学版块的安排为整本语文书增添了许多精彩,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三 教学实践与反思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从敞亮阅读的视野和关注言语的锤炼等两个方面,用具体的实例阐述处理教材的方法,从而突出有效处理“处处留心”版块的优势与作用,最终阐明我的观点。

1.“处处留心”敞亮阅读的视野

苏教版四下单元中有课文《三顾茅庐》,练习三中安排了涉及三国故事和人物的“处处留心”及两组成语,我充分利用这些教材,进行阅读《三国演义》读书方法的指导,让两条阅读线有了交叉的机会。“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大语文思想可以在现实的阅读实践中得以实现。

练习三提供的这些材料怎样利用?可以教给学生怎样的阅读方法?这是此次教学“处处留心”着重要解决的问题。(1)由扶到放。练习三中所有的材料涉及两个人物:关羽和诸葛亮。所以先从研读关羽这个形象入手,教给阅读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利用所学方法去研读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2)由形到神。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从人物的外形、坐骑、武器入手,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建立起感性的形象,再分析人物在关键事件中的表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学习理性地思考和判断。(3)成语搭桥。本学期,为学生订阅了适合四年级学生看的青少年版《三国演义》,它以成语故事的形式,把主要事件呈现给学生。这使我深受启发:以成语形式呈现,既能抓住人物身上发生的关键事件,而且能让学生积累有故事背景和人文精神的语言精华——成语,可谓一举两得!

基于这种思考,我将本课的目标进行了定位: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认识古代“勇义”的化身——关羽这个人物,激发学生对这一美好形象的敬仰之情;过程和方法层面,阅读贵在得法,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由表及里和在关键事件中评价人物的阅读方法;知识和技能层面,知道教材中有关关羽的成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读好“温酒斩华雄”的片段。

这样的教学把握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性,通过研读《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一人物,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忠义的可贵;同时发展学生听说读思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正确认识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认知水平,满足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需要,不盲目拔高。学生能自己看懂故事,老师指导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联系前后的事件来认识一个人的性格、胸怀和品质。而且以现代青少年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读《三国演义》的著名人物——关羽这个人物的作为和内心世界。以“处处留心”中呈现的这段文字为平台,让孩子们走进关羽的世界,又以对“关羽”这个人物的解读为桥梁,促使学生走向《三国演义》中更多的精彩人物,为孩子的深度阅读打开了一扇窗。

2.“处处留心”关注言语的锤炼

四年级下册练习五中有一项关于谜语创作的练习,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三年级上册练习七中有过围绕“花”进行的学习活动,包括读花名、认花形、猜花谜、编花谜。我就在想如何使学生在原来的谜语学习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呢?原来老师们重在对语言形式的关注,此次还需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孩子的语言是稚嫩的,需要在一次次的锤炼中提升。而且原先编谜语主要针对“花”,这次编谜,内容十分宽泛,有闹钟、鞋子、藕、茄子等,这也是对学生的考验。

这次教学,我在简单回顾了谜语的语言特点后,便让学生们自由创编了,我将教学的重心放到引导学生对谜语语言进行比较,感受精确表达的魅力,而后着重指导学生们对自编的谜面进行评价修改,整个的学习过程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学习层次不断提高。

方法一:比较引路。

出示两则谜面,让学生猜一猜:(1)生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2)深山坞里一蓬青,五龙十爪摘我心;带到潼关来逼死,遭遇汤泉又还魂。

当孩子们很快猜出两者的谜底均为“茶叶”时,我就引导孩子来细读比较语言。学生们各抒己见,言辞精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两则谜语虽然都是反映茶叶的“生、采、制、泡”的过程,可是在表达上却各有特色。前者像打油诗,后者则有绝句风采。

方法二:修改提升。

出示:方方正正大脑袋,小老鼠在旁边卧。每天摸摸再点点,比尔·盖茨乐呵呵。

我让学生们自读谜语后对谜面进行修改,怎样改读起来才更加通顺流畅。学生们听后跃跃欲试,议论纷纷。

学生:四句话写出了电脑的特点,我觉得一、二两句可以改成:方方正正大脑袋,小小老鼠旁边卧。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

学生:这样读起来更有味道。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范文第4篇

还有什么,比看到这样的校园画面,更让人的内心欢呼雀跃呢?

如今,我们学校认真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和校历安排,开足、开齐、上好美术、音乐、体育等非语数学科,每天安排一定的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上足上齐了,上语数学科的课时自然少了。那么,语文老师如何在每周的六节课里,按时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让学生学懂学透厚厚的语文书里所包含的知识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如何深入课堂,优化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呢?这一话题老生常谈,经过一番研究实践反思,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实干加巧干,双管齐下,挑战课堂,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以下,是我总结的几点体会。

一、深入研究教材,掌握重点,精心备课。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平平淡淡,还是如饮醇酒,受益匪浅,关键是备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

教师在课前应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课文重点内容,认真推敲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教案。同时,课前要准备好该节课所需要的教具,如写好内容的小黑板、挂图或课件等。这样,当教师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传道、授业、解惑”时,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会被吸引,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这节课中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六年级是一所学校的龙头,作为毕业班语文老师的我深知自己肩头所担负的重任。因此,教学每篇课文之前,我都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精心备课。我先认真阅读研究课文,甚至熟读成诵,再细细研究教学用书中有关本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指导等。待心中对课文知识点有了清晰的掌握后,再参考几本从书店买回的优秀教案书,揣摩其中的教学方法。最后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设计出适合本班的教案,并形成文字。经过这一番课前精心准备,我的每一节课都饱满、丰富而精彩,力求让学生在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知识。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对有兴趣的事,学生自然都会主动去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幻灯、投影、电脑等多媒体被相续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多感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率倍增。因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中的课件资料备课,利用多媒体教室上课。

上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与课文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借助这些直观的形象,迅速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课文,领悟道理。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无需多写板书,问题无需重复,而且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迅速而方便。因此,课堂教学容量增大,平时在一般教室需花两节课的时间才能讲完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室一节课就可完成。

三年级下册的写景抒情散文《荷花》,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的名篇,短短三百多字,却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满池的白荷花盛开,像一幅活的画。可是,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满眼都是钢筋森林矗立,连蛙声都已经与他们渐行渐远了。那么,又有几个城里孩子真正欣赏过满池摇曳的荷花呢?作者那种沉浸在荷花中,幻化成白荷花的陶醉,孩子又怎么能感同身受呢?在初春二月,我们的课程就已经安排到本课的学习,即使是农村或城郊的老师,又何曾有机会带孩子去田头池边看看荷花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这一难题,多媒雪中送炭,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优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用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在屏幕上呈现千姿百态的荷花图,我还用动画的形式,让荷花荷叶在风中翩翩起舞,蜻蜓飞起来了,小鱼游过来了……在一片情不自禁的赞叹声中,学生已经深深陶醉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然后,我让音乐继续萦绕,让学生微闭双眼,张开想象的翅膀……从学生微红的脸颊上,从学生陶醉的表情中,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荷花池中飞翔,在荷叶上翩翩起舞,仿佛看见了一朵朵雪白的荷花在教室里欣然绽放……就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教师的教鞭如魔杖般灵异,化单调为精彩,化遥远为亲切,化平凡为神奇。

三、抓重点,直奔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里的重点指的是教学任务,时间要用在刀刃上,一节课就四十分钟,教师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四十分钟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