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强国梦征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赵晨 13级农业生物技术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追梦的航程中,任坎坷泥泞,任风霜雪雨,因着梦在召唤,只管快马加鞭。
因为有梦,旅途不再苦涩,征途不再遥远;因为有梦,天黑不再恐惧,陌生不再害怕;因为有梦,失败渐行渐远,内心逐渐强大。
那一年,一位饱经战火洗礼的革命斗士,在万里雪飘的北国,远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橘子洲头,金沙江岸,用他那沧桑有力的大手,挥指江山如此多娇。红彤彤的中国梦依然升腾于神州大地上。
那一夜,一位耕作田垄的花甲老人,正沉醉于一个动人的梦。谷穗如梁,稻粒似豆,夏夜暖风,禾间乘凉。他以无数个亲耕田垄的日夜,换来了百姓的食粮满仓。绿油油的农学梦激动地沐浴在万亩良田中。
那一天,一位斗志昂扬的航海青年,从日照起航。他的梦:到海上去!在古老的风帆落下六百多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环游大洋。一个人,一张帆,他在向世界宣告:古老的中国早已醒来!金灿灿的青骄傲地飘扬在浩瀚海洋里。
心若不息,梦就不止。梦不止,路就在脚下。有梦,才有魂。
敢梦,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因为梦,给予了美好和感动;传递了能量和激情;承载了执著和虔诚。
少年发奋,梁公的《少年中国说》撼动多少仁人志士的肺腑,“美哉,我少年中国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是何等的气势磅礴,是何等的惊天动地,扣人心弦。挥墨流朱地把那个时代有志青年的中国梦诠释的淋漓尽致,撼人心魄。
青年豪情,周公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怀着多么真挚热贞的心在为天下倡导。豪言壮誓,景行行止。难酬蹈海,他奔波革命;抗战救民,他兼济苍生;建国兴邦,他心系天下。他用自己的行动宣告了他强国富民,独立民主的青,中国梦。
暮年壮志,丁老以“蚂蚁爬行的方式,苦干到150岁”的精神在治学,在研究。那朴实而坚定的话语又何尝不是澎湃着对农学乃至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身教以德,敬业乐群,学农爱农,无一不是满载着宏伟的农学梦想。丁老以他的执著与坚守,升华出“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正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农学学子继往开来,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用生命和奉献传递着农学梦,践行着中国梦。
为梦长行,他们从未停息,也不会停息。因为他们的精神和毅力早已化为缕缕清风拂过几世春秋。岁月的长河划过百年,在新世纪的土地上涓涓流淌,无数个像周公丁老一样的梦正汇聚成江,滋润着中华大地。
生为九零后,正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见证着21世纪祖国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嫦娥天宫上九天揽月,航母蛟龙下五洋捉鳖;奥运北京园百年梦想,鹰隼战机了几代夙愿。从独立自主到温饱小康,从加入世贸到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强盛兴旺,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梦正逐渐变成现实。
有一种梦牵动中国,有一种梦情系电网,有一种梦荡涤我心,梦想是我们中国人不灭的灯塔,引领着我们不断超越,追求卓越。实现目标的突破。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也是每个国网人的梦想,有国才有家,国是大家,企业是小家,只有国之强大,小家才能幸福和谐。
企业的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相连,不可分离,做为电力企业,为实现“中国梦”我们肩负重大使命,企业做强做大,支撑着中国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实现强国梦想,“安全生产、和谐稳定、开拓创新”是电力企业做大做强的有力保障。
“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我局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到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查设备、查安全隐患,并要求做好整改落实工作,不定期对生产一线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试,对电网公司内发生的安全事故在全局上下组织认真学习,让安全生产话题深深扎入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从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为搞好2013年度防汛工作,确保汛期我局安全,局成立防汛指挥小组,并制定《方正林业2013年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效益的保证是每个员工家庭幸福的基石,是实现“中国梦”的支点。
“和谐稳定”是铺垫,一个文化底深厚的企业,必定是和谐稳定的,一个稳定团结环境中成长的企业,必定会健康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和谐稳定是实现“中国梦”环境所需。党建工作中,我局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使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新的提高,一个充满凝聚力、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企业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企业稳定了,社会才能稳定,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梦”。
“开拓创新”是支撑。企业的生命在于运动而不是静止的,一个健康的企业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江河,自2003年改制以来,全局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不断努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只有不断开拓创新的企业才有活力、才有生机、才能持续发展。
我局地处方正林业局高楞镇,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是一座山清水秀美丽的小城镇,从上空观看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鲤鱼地理图型。我局自建局以来历史悠久,从开始点蜡烛到有一个小小的发电厂再到现在的现代化运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年代。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局农网改造工程到农网完善工程再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都离不开上级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使这座小城锦上添花。没有一处黑暗的死角,自归佳局代管以来,我局紧跟上级局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响应“三集五大”精神。
自09年我局新班子组建以来,供电局无论是办公环境还是办公设备都在逐步改进,新接的办公楼使职工不再在拥挤的办公室里办公,职工的办公环境得到了改善,变电所院内新种的草坪配上水泥盖板非常整洁舒适,新上的校表装置,墙上的电子围栏,监控设备一应俱全,办公软硬件也是响应上级局指示配备齐全,国网品牌形像VP标识处在一进林区显耀位置,给人感觉非常温馨,让林区人民真正感觉到了“客户在用电、我们在用心”。每逢年节局长、书记亲自带上慰问品走访贫困户,有钱没钱都亮亮堂堂的过年,有困难尽量给解决和帮助。在林区百姓心里口碑非常好,都说供电局的领导好,职工做的好,是非常有潜力的一届领导班子。
做为企业,我们应该将企业梦融入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中,发挥才智、凝聚力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只要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为“中国梦”的实现插上腾飞的翅膀,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心中的科学梦
宁波市翰香小学403班 徐晨阳
《院士讲科学》是我珍爱的一本书,讲述了19位院士的科学故事,让我认识了神秘的宇宙、浩瀚的海洋、多彩的大自然和神奇的F代科技。这本书,为我点亮了内心的科学梦想,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我梦想成为一位院士,发明神奇的鞋子,给人们增添乐趣。
我想发明的鞋子名叫“任我行变速鞋”,与现在的鞋子可大有不同。它的鞋底装有6个轮子,能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而且不需用手去操控。只要喊一声“快”,它就会变快;喊一声“慢”,它就会变慢;如果要转弯,只需喊一声向什么方向转就行了。如果你想去外地游玩,但又嫌费用太高,那你就可以穿上这双神奇的鞋子,输入目的地,这样就能开启飞行模式,在蔚蓝的天空上自由飞翔,而且不用花一分钱。这真是一举两得!
神奇的鞋子不仅能带你去旅游,还可以回答你所有的问题,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你就可以问这双鞋子。鞋子会耐心地教你,直到你听懂为止。如果你到了一个景点,就可以向鞋子了解景点的历史、人流分布等。总之,不管你怎么问,都难不倒它。
神奇的鞋子还有许多其他功能,比如自动调节温度、释放氧气……但有一点,这双鞋子只有它的主人才能操控,别人连碰都别想碰!
《院士讲科学》这本书在我的心灵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同学们,让我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吧!
生活因科学而改变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丰泽小学四年级(2)班 杜思瑶
(指导老师:余丽雅)
科学,朴素而美丽,纯洁而高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因科学而改变。
衣服最初的作用是遮体和避寒。随着人类审美观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遮体演变成了装饰,避寒演变成了舒适。面料由最初的粗布演变成了丝绸,以及人工合成面料如腈纶、涤纶、尼龙、牛仔等,多样的面料给人们带来了时尚靓丽的服饰。衣,因科学而改变。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又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在过去,由于生产力不足,粮食供应有限,许多人因饥饿而全身浮肿。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种植技术的改革,“饱食”已不再是问题,人们开始追求“美食”。超市、商场里各种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现在,食物不单是保证温饱的物品,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门艺术、一种文化。食,因科学而改变。
以前,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民居是大多数人的避身之所。改革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林立而起,取代旧房。然而,平板房的内部摆设仍旧十分简陋,仅有床、桌子等基本家具。20世纪90年代,国力强盛,每家每户或盖起新房,或搬进高楼套房,拥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和舒适的居住空间,独门独院的别墅也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住,因科学而改变。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要数出行了。最原始的出行方式是步行,车轮出现后,马车、牛车也普及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磁悬浮列车、火车、飞机、直升机……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这些高科技的交通工具使人们周游全国乃至世界都不再是幻想。行,因科学而改变。
回顾往昔,科学不断进步,技术持续发展,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因科学得到了改善。我爱这些改变,我爱科学!
我有一个环保梦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第四小学三年级(1)班 黄安睿
我的家乡在雅安,它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城市,一条大河穿城而过,这里鸟语花香,气候宜人。
爷爷告诉我,以前的雅安更美丽,河里有各种鱼儿游来游去,树木茂盛,空气清新。
可现在,鱼儿越来越少,树木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汽车越来越多,工厂越来越多,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人类的发展造成了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地质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对植物有害,更深深地伤害着人类自己。这些污染会造成气候变暖、物种灭绝、重度雾霾。
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将见不到灿烂的阳光,动植物会渐渐消失,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不再美丽。我们必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关键词】通识教育;国防教育;课程建设
“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是区别于“专业教育”的一个概念,它译自英文“General Education”,19世纪以前,“General Education”一词一般是中小学教育的总称。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 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Packard) 教授[1]。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是我国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人,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强调“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 [2]。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关于通识教育概念的各种认识之后,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维度构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
国防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增强国防观念和履行国防义务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的一种活动,反映了国防与教育的有机联系,在国家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其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国防教育课程对个人的成长与成才的意义不大,上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修学分。从通识教育对国防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认识,无疑是提高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可行之路。
1.通识教育成为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新视角
当前,国内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有关必修课程的设置基本趋于一致,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体育与军事等五大类传统课程[4]。但是国防教育课程的设计并没有反映通识教育的理念,因此需要从通识教育的视角认识国防教育课程的建设。
1.1 通识教育追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
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个性、道德、情感还是身体和心理,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大学生鉴别、选择、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以健全的心智来了解整个世界。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旨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索质的提高。这个目标与通识教育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的公民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1.2 通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觉意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一种唤醒学生的主体性的一种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觉醒教育” [5]。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前提下,通识教育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进行教授、灌输一些思想、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方面的知识,而是引导和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国防教育课程中关于战争的正义性问题的探讨,可以利用当今叙利亚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战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对的战例进行分析;同时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则可以利用当今领土的热点问题进行辩论。从而揭示正义、人权、责任的真正内涵。
1.3 通识教育是培养国家公民的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我国高等教育过多注重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致使现今这批90后的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人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导致了其缺乏“社会人”的意识,缺乏国家公民必要的素质。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在社会上有责任感的公民。这为改革国防教育重理论教育轻公民教育、重政治教育轻德育教育提供了客观依据。
2.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
自1985年高校军训试点开始,经过20多年的持续教育,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较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国防教育,让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但是,在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认识不足
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居安思危意识较差。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高校的主要工作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国防教育是军事部门的事。这种观点认为国防教育在高校中可有可无,与人才培养没有很大的关系,简单地开展一些军事理论教学也就算开展了国防教育。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世界各种矛盾正在蔓延和滋长,和局部战争仍继续存在,就我们国家内部而言,各种国家分裂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活动,同样外部敌对势力对我国领土的侵犯也逐渐频繁,严重影响着我们安全稳定与发展。虽然世界的总体趋势是和平与发展,但这并不是说战争的危险己经远离了我们的国家。
2.2 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又修订并下发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文件),其中对国防教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内容以及课程建设和评价也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部分高校借口由于学生数量多、经费紧张等理由,使国防教育变得简单化。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训练内容单调等情况。随意缩减国家规定的理论教学计划,重军训、轻理论教学等,难以保证国防教育的连贯性。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由于教学时间很短,缺少系统全面的教育,军训成果难以巩固持久。军训完成以后就意味着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就己经基本完成。
2.3 组织结构和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大多数高校的军事教研室都依托于武装部、学生处和保卫处等行政部门,使其在高校的军事教育中难以发挥其自身的职能,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将武装部行政职能等同于军事教研室的职能,忽视了军事教研室的教学功能、学术研究功能和科研功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因素,教师队伍现状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与今后学科的发展。根据某项针对高校专职军事教师的调查统计,在学历结构中竟然有无学历的转业军人员担任国防理论教师,情况则令人担忧。国防教师缺乏系统的岗位培训,科研状况不容乐观。
3.通识教育视角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3.1 以通识教育为标准,提高认识,完善课程设置
在国防教育课程的设置上,首先是要具备“通”,即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现代国防教育要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探究和认识,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现代国防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精神力量的综合体,是渗透各个领域的“大国防”。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应从综合的视野出发,对教育对象进行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训练。课程的设置要力求包容性而不是专业化,从而达到“通”的目标。同时还要达到“识”,即认识、了解。包括对科学、社会、文化、历史等的认识。国防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围绕爱国主义的主线,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学生的理性,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政治责任。因此国防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应突出国家安全观、利益观和领土观等“大国防观”,让学生能够做出道德判断,去维护民族、国家、公众的利益,从而拥有健全的人格。
3.2 立足通识教育,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军事理论的教学时数为36学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军事理论的知识体系,必须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3.2.1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开展国防通识教育
课堂教学还是国防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声音、文字、图像、影像等信息融为一体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到理论讲解中,从而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资源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国防教育课程应建立网络平台,将课程教学内容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实施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吸引军事爱好者积极参与,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大学生视野,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广博性,达到“通”的目标。
3.2.2采用传统讲授和不同内容不同教法相结合开展国防通识教育
由于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课时较少,因此不能讲解过多、过细、过全,而应该讲思路、讲要点,并为学生的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例如在国际战略环境一章中采用专题授课的方式,针对战略格局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深层次探讨。同时也给学生留出讨论的时间,采用问题研讨和辩论方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文、理科学生进行交叉知识传授,如对文科类学生重点讲解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知识,而对理工科学生重点讲解国防概述、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等知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独立的理性思考和正确的分析能力。
3.2.3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渠道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相结合
要积极探索和挖掘新的教学资源,如举办国防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展览和国防教育基地;针对特殊的日子进行国防教育宣传,通过广播、板报以及专刊等进行广泛的宣传,开展以国防教育为内容的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军事兴趣社团,定期组织学生走访老战士、到革命老区慰问学习、到军营中重温军训的过程;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野外生存训练等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类,增强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感。
4.结语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时代,更新传统观念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的动力。国防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培养的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公民,这关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公民素养、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行,更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国防教育理论研究应该成为社会特别是国防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而通识教育将为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蔡则祥,张维.高校通识教育的演变与课程改革创新[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3):89—94,99.
[2] 陈晓辉.通识教育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36—38.
[3]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96—101.
关键词 新常态;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价值;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4-0024-06
一、引言
在2016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鼓励企业,尤其是制造性企业开展定制化、性化、柔性化生产,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这是我国首次将打造具有时展需求的工匠精神上升到国家层面,并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回应和热议。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表现出一系列的新常态特征,在经济增速上集中体现在由过去的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在经济发展动力导向上,由过去的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强国之本、兴国之源,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上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2]。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和挑战:一是适龄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以劳动力为首的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升;二是资源、环境对于制造业发展的约束力逐渐增强,以往靠要素拉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续;三是国际市场疲软,制造业出口增速明显减缓。为此,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提升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优势,核心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关键出路也在制造业,推动制造业的发展革新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3]。“工匠精神”作为制造业立足和发展的根基,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腾飞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4]。
从我国历史而言,素有“士农工商”四民之称,而在这之中的“工”即为工匠,代表的是技艺专长者,而工匠精神则是其精神层面所达到的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价值。新常态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的工艺、技术、产品等方面创新,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必须强化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和重视。通过对劳动者“工匠精神”的培育,进一步改善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培育“工匠精神”也是响应制造业强国战略,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必然选择。
职业教育作为技术工人培养的主阵地,也是工匠人才的主要来源,就此而言,职业教育在对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培育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要根据我国制造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培养受教者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工匠精神”的培育,努力破解“工匠精神”的制度障碍,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营造良好工匠文化氛围,积极探索“工匠精神”培育的多样化路径。
二、“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我国有着优良的工匠精神传统,自古以来崇尚工匠精神,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祖师”鲁班、水利工程巨匠李冰、隋朝造桥匠师李春、宋代纺织家黄道婆等都是我国古代优秀工匠的杰出代表,皆因具有独到的工匠技艺和精神而被世人所称道和敬仰。同时,我国《论语・学而》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益求其精也”。清代魏源所提倡的“技进乎艺,艺近乎道”,从传统思想文化中能够看出“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范畴的内容之一,是一个国家和企业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对其内涵进行准确界定尤为重要。在界定“工匠精神”的内涵之前,首先要对“工匠”一词有科学的认识。按照现代观点来看,工匠与工业文明紧密相连,是指适应和满足工业文明发展所培养的掌握专门技艺、技能和技术的人才。而“工匠精神”是指与工匠人才所匹配的精神状态。从广义来看,是指社会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价值纲领,是其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的集合体。狭义来讲,“工匠精神”是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首的工匠劳动者对于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工作执着、崇尚精品、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
具体而言,“工匠精神”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术业有专攻,具有较强的专业度和专业追求。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造诣,能潜心于专业领域内的研究,并能够坚持不懈地融入到专业化的生产中来。二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操守和专业奉献精神。忠诚于职业,不为外界诱惑所动,能够时刻坚守于自己的专业岗位。三是具有严谨与细致的工作精神。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专注于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细节,高标准、严要求地把控产品生产的每一道环节和工序,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四是对职业精益求精的价值和态度。对产品追求卓越,通过不断改善技艺、精心雕琢,以达到产品的创新和升级。总之,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要遵循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要从专业精神、职业精神、人文精神三个层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明确认识“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教育,但同时又是职业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工匠精神”理应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的灵魂,使其成为每一个职业教育受众所努力向往的一种职业精神境界。
三、新常态下“工匠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一)培育“工匠精神”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在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待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赋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来推动我国产业技术革新,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强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5]。培养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不仅能够促进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实现,而且能够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更好的服务[6]。当前,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供应来看,高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尤其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由于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并且迫于生活压力,现有的技术工人往往是出于“营生”目的从事一些技术工种,而并非“心向往之”。我国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制造业的繁荣复兴,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就显得极为重要。
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和出路在于制造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规模上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然而,我国制造业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致命的问题,表现为大部分制造业实体企业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生产,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质量层次低下,原创性不足,缺乏关键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变革,促进更多“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产品的出现,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国家全面实施了制造业强国战略,并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而以制造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不仅需要不断强化科研扶持和科技创新力度,还需要一个更为重要的精神价值支撑,即“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内生动力,必须抓紧培育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使广大劳动者以专业、专注、注重细节、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的精神从事制造业生产活动,打造出更多的民族精品、民族品牌。
(二)培育“工匠精神”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出境游人数高达5903f人次,境外消费约72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境外旅游消费国和旅游出境国。从我国境外旅游的消费特征来看,主要集中于皮具、服饰等奢侈品和生活日用品。从国内来看,由于产品质量层次不一,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而国人在境外消费火热,这从深层次上体现出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在重视经济发展规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无序化、效益泡沫化、利润最大化、生产快餐化等问题严重[7]。伴随着社会消费水平大升级的趋势,社会大众对于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依靠低价取胜,而技术含量低下、质量低端的产品在市场上难以为继。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上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市场上的低端消费品长期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社会产品的需求却长期无法得到满足。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品的供给结构和质量,以供给侧改革来带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全面优化社会生产结构、提升产品质量[8],然而生产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高端科技研发人员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线社会劳动者的支撑。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只有使社会劳动者具备了“专业、专注、执着、敬业、乐业、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工匠精神”,才能全面提升和优化我国产品与服务质量,进一步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优势。
(三)培育“工匠精神”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
职业教育作为职业导向型的教育类型之一,促进受教育者有效就业是其根本责任。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有效就业并不等同于顺利就业,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有效就业不仅包含成功就业的成分,而且涵盖促进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范畴。而能否实现受教育者的有效就业,提升其未来职业发展竞争力,促进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核心在于是否使受教育具备“工匠精神”[9]。从人才招聘市场来看,广大用人单位往往对求职者的职业精神、工作态度、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表明招聘单位不单对于员工职业技能较为重视,同时也更加看重求职者的职业综合素养。对此,培育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还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这恰恰能够适应市场对于劳动力人才的现实需要,进一步提升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力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培育工匠精神也是劳动者自我实现的现实呼唤。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生理、安全、社交、尊重需要以外,还有一个更加顶层的需要,即“自我实现需要”,每一个社会从业者要实现更大的职业发展,在具有一定归属感和成就感的基础上,还需要一种自我实现价值感的促进和激励。而这种自我实现价值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者个体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二是劳动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升华。工匠精神是促进劳动者由“成才”向“成人”转变中的内在动力,职业教育过程中培育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促使其从“有业”向“敬业”、由“敬业”向“乐业”转变,对于个体、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意义重大。
(四)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工匠精神”的鼎力支持。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来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任务,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的迫切要求,并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高度。而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变革,不仅是激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活力的必要手段,更是适应社会转型发展之变的时代要求。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变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对于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层次也将发生较大变化。因此,以就业为本的职业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潮流,更加重视内涵发展,面向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人才质量标准是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标尺,而工匠精神则是决定人才品质的重要基石。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技能培养之外,还要更加重视对受教育者职业精神和职业品格的塑造,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育工匠精神[10]。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职业观,使其能够以一种“匠人”和“匠心”思维对待工作,以提升受教育者的社会认可度和职业竞争力,并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一)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的培育通道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手段之一。培育“工匠精神”仅依靠职业院校自身的力量难以达到,需要调动多方的支持与协作,尤其是以企业为代表的产业界各方主体的支持[11]。尽管大部分职业院校建立了仿真实验中心或模拟生产中心,但这种虚拟化的操作环境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存在着一定差别,要想真正的让受教育者体味到工匠精神,并受到工匠精神的熏染,需要进一步参与到企业实际生产和产业运营当中。对此,为了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切实将工匠精神与技能教育、企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使其充分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来。从发达国家的工匠精神培育来看,德国双元制在劳动者的工匠精神培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规定受教育者要想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必须接受为期3年及以上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职业技能考核后,还需要进入工厂做3-5年的学徒,在学徒期间表现合格并通过技师资格考试后,才能获得相应的技师资格证书,这也是正式上岗的基本条件。与此同时,德国在对技能型人才考核时,除了基本的职业技能以外,还十分重视受教育者在职业素养、职业品德、团队意识、精益求精的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无形中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受教育的自身素养。
(二)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
专业实训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职业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主流形式[12]。众所周知,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并且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人素质,需要经过不断实训和实践锤炼,在此过程中只有让其感悟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才能掀起对工匠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对此,职业院校需要从专业实训入手,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训教育紧密结合,切实发挥专业实训教学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一般来看,职业院校所开展的专业实训通常是以单门课程为载体进行的,这种实训方式不仅实践性较为突出,而且也较为容易实现,教师一般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开展,但这种实训教学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多学科知识间的交叉融合。随着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需求呈现出复合化趋势,职业院校应相应地将多门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与交叉设计,以课程群的形式开展专业实训,培养“工匠精神”。
(三)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
目前,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在校期间主要以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对此,培育“工匠精神”应切实发挥专业课程的主阵地作用。职业院校应根据外部市场需求,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品格与职业综合素养。专业教师要深入研究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要求,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以及考核中来,使受教育者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养成爱岗敬业、尚品修德、至精至诚、勇于奉献等职业精神。并且面向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要求,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培育和塑造广大受教育者“专业专注、严谨细致、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四)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支撑,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基础保障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保障,也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构建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培养意义重大。相对于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生产经验,在其教育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双重提升[13]。同时,“双师型”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坚守职业本位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能够将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传递。对此,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关键在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在“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上,应坚持专职和兼职相匹配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学校专任“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提升“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占比;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还应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的外聘工作,尤其是要积极吸纳产业界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以此作为“双师型”师资的重要补充,进一步密切职业院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提供条件。
总之,“双师型”教师是“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础保障,职业院校必须更加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根据自身条件,加强与当地产业界的沟通和协作,积极开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渠道,实现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协同创新,共用培育“工匠精神”。
(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发挥“工匠精神”的熏染作用
文化对于人的品格塑造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受教育者在求学过程中,自然会受校园文化的熏染和影响。校园文化是发扬和传播“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14]。职业院校要培育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应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利用这一隐性资源,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营造一种敬业乐业、严谨专注、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加强“软”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关于职业精神的演讲和征文比赛、先进工匠人物事迹展览、工匠人物交流会或讲座等,营造一种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在长期的校园文化熏染下,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另一方面,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样本的校园器物文化,如在校园内树立工匠名人雕塑、工匠劳动壁画、工匠精神相关标语等,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和价值,进一步提高自身对“工匠精神”的坚持和追求。
(六)以现代学徒制为纽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工匠人才的重要方式,其在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塑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学徒制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以专业课程为纽带,以培养学徒(工匠型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双方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15]。与课堂教学为主导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的推广加快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变革:一是受教育者的身份更加多元化,由传统单一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二是学习地点更加灵活,不再拘泥于校内接受知识学习,还更加强调深入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接受实习实践;三是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由过去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向“工学交替”转变;四是在对受教育者的考核方式上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单一依靠教师考核向两师(师傅、教师)考评相结合转变。综上可以看出,现代学徒制为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培育发挥了纽带作用,并且现代学徒制自身蕴含着丰厚的“工匠精神”,即从企业中挑选的具有工匠技艺和工匠精神的师傅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指导,使其从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中都能感受到工匠精神,并不断内化为自身的职业修养。
总之,工匠精神不仅是对工匠提出的素质要求和殷切希望,也是整个社会对职业有分工不同、无高低贵贱的深刻认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常态背景下,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尤为重要。因此,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现实要义,多途径、多方式培育受教育者的“工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黄晓云. 工匠精神该怎样炼成――访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N]. 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3-26(003).
[2]董奇.“互联网+”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J]. 当代职业教育,2016(1):1.
[3][12]王丽媛. 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 职教论坛,2014(22):66-69.
[4]李小鲁.“工匠精神”,业教育的灵魂[N]. 中国教育报,2016-05-13(005).
[5]肖群忠,刘永春. 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 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6]于洪波,马立权. 高职院校培育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110-112.
[7]陈玉华. 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6(5):13-14.
[8]薛栋. 中国工匠精神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6(25):8-12.
[9]任宇. 培育“工匠精神”加快质量强国建设[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5):51-53.
[10]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11]程宇,樊超. 培育工匠精神:中国职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J]. 职业技术教育,2016(30):20-23.
[13]查国硕. 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 职教论坛,2016(7):72-75.